[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23_1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86263416 上传时间:2022-05-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2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23_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23_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23_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23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23_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密押题库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模拟23(一) 年月日8时20分,市化塑制品厂发生火灾,整个厂房被烧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27.6万元。 当日8时上班后,工人孙在该化塑制品厂压球车间门口西侧用电焊焊接压模。焊接现场的周围除一条3m宽的通道外,堆满了袋装成品浮球及废料,还有数个装丙酮、乙烷的铁桶。8时20分左右,拌料员谷要在孙作业处西侧约1.5m左右的地方,从铁桶中抽取丙酮,即告诉孙要先停止电焊,孙同意后便离开作业处。谷用塑料管从铁桶中向塑料桶中抽取丙酮,由于操作不当将丙酮洒在水泥地面上,谷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就离开了现场。孙回到作业处,没有检查也没有采取任何防护继续电焊。在焊接

2、约3cm长的一段接缝时,电焊溅起的火花将洒在地上的丙酮点燃。孙见起火用正在焊接的方模去压地上的火苗,但火苗仍然四溅。孙与另一名工人先后取来3只灭火器,均未启动。火借风势迅速蔓延,整个厂区被大火吞噬。直到11时,大火才被扑灭。 事故发生后,市区人民检察院受理了此案,这起火灾事故是由于违章堆放危险品遇明火而引起,谷等4人对此负有责任。经现场勘查和调查认定,谷、孙在生产过程中,违反规章制度,导致发生特大火灾,造成集体财产遭受严重损失,他们的行为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厂领导王和厂长刘身为企业管理人员,不认真履行职责,对厂内事故隐患熟视无睹,对工人的违章作业放任自

3、流,以致由于操作工人在事故隐患区域作业而发生特大火灾,他们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一百八十七条的规定,构成玩忽职守罪。 请根据以上情景,回答下列问题。13题为单选题,48题为多选题。请将正确答案代码填写到题干括号内。 1. 按照火灾统计管理规定(公安部、劳动部,1997年)的规定,这起事故构成 火灾。A.一般B.重大C.特大D.特别重大E.特级答案:C2. 消防火灾事故情况表(D1表),由 在每月15日前报送上月的事故统计报表。A.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B.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C.公安部D.公安部消防局E.武警消防部队答案:D3. 这起事故的事故性质是 事故。A.一般责任B.重大责任

4、C.非责任D.不可预料E.自然答案:B4. 这起事故的直接责任者是 。A.厂领导王B.厂长刘C.工人谷D.工人孙E.以上人员均是答案:CD5. 这起事故的领导责任者是 。A.厂领导王B.厂长刘C.工人谷D.工人孙E.以上人员均是答案:AB6. 以下属于特大火灾的情形是 。A.死亡3人以上B.死亡10人以上C.受灾30户以D.受灾50户以上E.直接财产损失30万元以上答案:BD7. 扑救B类火灾应选用 灭火器。A.干粉B.水C.卤代烷D.二氧化碳E.泡沫答案:ACDE8. 初起火灾扑救的方法是 。A.发生火灾后,要及时使用灭火器材、设备进行扑救B.有手动灭火系统的应立即启动C.断绝可燃物D.采取

5、冷却、窒息、扑打的方法E.阻止火势蔓延,防止发生爆炸答案:ABCDE(二) 199年月日23点40分左右,某客车在312国道223km+900m处翻车,造成车内乘客、驾驶员3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0多万元。 事故发生后,由省安全生产委员会牵头,省公安厅、合肥市政府、省检察院、省监察厅、省保险公司、某县政府共同组成“1.15”事故调查组,深入事故现场并调查了有关单位和人员,查清了该事故的有关情况。 该客车由个体户王某于当日凌晨驶到某县梅陇乡行南村接肥东籍民工回家过春节,半路上又超员续载至52人(该车额定载客25人)返回肥东。车至昆山路段因超载被罚款后放行。车到常州附近,王某因疲劳将车交给无驾驶

6、执照的乘客周某驾驶,当车行至丹阳境内312国道223km+900m处,由于该车方向机上下传动联接器损坏,导致方向失控,使车辆沿道路右倾边缘向前行驶16.5m后,车辆前保险杠中部,撞上右侧百米公路里程桩,继续向前滑行23.5m后,180翻人路边水沟中,造成车内的52人先后死亡30人的特大重大事故。 事故原因分析如下: 1报废车辆。该车系1978年4月购置并投入使用的江淮客车,无论是车况还是使用年限都达到了国家关于老旧汽车报废标准的条件。经原车辆单位申请,已于1992年 12月30日由某县车辆管理所审批“同意办理报废手续”。但有关人员并未办理报废,而是将这台已判为报废的客车擅自交给个体户王某从事客

7、运。这与事故的发生有着直接的和必然的因果关系。 2严重超载。该车核定载客25人,出事时却装载乘客51人(含驾驶员52人)严重超载,不仅造成车况恶化,而且扩大死亡人数。 3无证驾驶。王某驾车至常州附近,将车交给乘车返回肥东的无驾驶执照人员周某驾驶,且周某在无锡吃饭时又喝了酒(加饭酒)。 4312国遭丹阳段车流量大,路肩窄,路边有大大小小的水沟等原因,也是造成“1.15”特别重大事故的客观因素。 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情况: 1某县公安局车管所副所长王某,长期从事和领导车管工作,业务熟悉,但执法违法,将已报废的车交给其弟搞长途客运,严重违反了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开除党籍,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的处分。鉴于王某

8、在“1.15”特大事故中责任重大,经省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王某已交合肥市检察院立案审查。 2某县梁国镇个体修理工周某,无驾驶证,酒后盲目驾驶客车,事故发生后又逃跑,严重违反了国家有关规定,公安部门应尽快将其捉拿归案,由司法部门依法从重处理。 3某县公安局车管所所长刘某在工作中严重失职,应对本起事故负一定的责任。在事故调查时,还有抵触情绪,对自己的错误不认识,给予行政记过处分,调离车管所。 4某县保险公司业务部主任王某在没看到任何证件的情况下,违反规定仅凭关系给报废客车办理保险手续,使国家财产蒙受重大损失,由省保险公司按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并将处理结果报省人民政府。 5某县石塘镇个体汽车驾驶员王

9、某,严重违反了国家有关规定,应对这起事故负直接责任。鉴于本人已在事故中死亡,不再处理。 防止同类事故的措施 1各级地方政府和公安交通部门要加强对客运驾驶员和车辆的管理,加强路检路查,证照不齐的不能参加客运,要严把客运车辆的年检关,谁检验谁负责。对已达报废条件的客运车辆,要坚决果断的进行报废,及时收回牌证,销毁档案。 2各级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对当地的车管所和驾训单位进行一次认真的安全大检查,强化驾驶员的培训工作,严格按培训标准要求进行考核发证,严把培训质量关。 根据以上情形回答下列问题。 1. 这起事故按严重程度构成( )。A.特别重大事故B.特大事故C.重大死亡事故D.死亡事故E.特大运输事故

10、答案:A2. 这起事故按事故性质构成( )。A.偶然事故B.自然事故C.责任事故D.非责任事故E.破坏事故答案:C3. 这起事故直接经济损失20多万元,按照经济损失程度分级,该事故为( )。A.一般损失事故B.较大损失事故C.重大损失事故D.特大损失事故E.特级损失事故答案:C4. 以下有关现场物证收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现场物证包括:破损部件、碎片、残留物、致害物的位置等B.在现场搜集到的所有物件均应贴上标签,注明地点、时间、管理者C.所有物件应及时冲洗擦拭,以利保存D.对健康有危害的物品,应采取不损坏原始证据的安全防护措施E.物证材料不能进行检测、鉴定答案:ABD5. 以下应该进行

11、事故现场摄影、拍照的是( )。A.受害者原始存息地B.刹车痕迹C.地面和防护栏杆的伤痕D.事故发生现场全貌E.汽车损坏情况答案:ABCDE6. 对事故发生地点绘制事故现场图,重点应标明的是( )。A.事故发生地点坐标B.涉及事故的设备各构件散落的位置C.事故发生时留在地面上的痕迹D.事故应急疏散线路E.事故伤亡人员地理位置答案:ABCE7. 在这起事故调查中,应询访的证人是( )。A.事故幸存者B.事故目击者C.事故发生之后立即赶到事故现场的人员D.道路管理者E.附近村民答案:ABCD8. 该事故在事故现场处理过程中,应做到( )。A.事故发生后,应积极救护受伤害者,采取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扩大B

12、.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C.为抢救受伤害者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志D.保护事故现场区域,不要破坏现场,除非还有危险存在E.对现场进行仔细记录或进行拍照、录像答案:ABCDE9. 该事故的事故调查报告中应当包括主要的信息有( )。A.背景信息B.事故描述C.事故原因D.事故教训及预防事故发生的建议E.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建议答案:ABCDE(三) 某年8月23日15时45分,在L省S市某城市给水管网改造工程管沟土方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发生沟壁土方坍塌事故,造成3名施工人员死亡,1人重伤,1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0余万元。 事故发生过程: L省S市

13、某城市给水管网改造工程,属于市政建设工程。由市自来水公司负责实施建设。 A建筑公司在得到该工程建设信息前两个多月,即6月19日以“便函”形式,委托外单位员工贺某以本单位项目部经理身份前往市自来水公司联系承揽该项工程。该项工程于6月27日开标,A建筑公司未能中标。但是由于中标单位缺少垫资资金,市自来水公司与中标单位经过协商之后,未报市招标办同意,擅自将该工程的部分工程环节改由A建筑公司承包建设,并通知贺某将此决定转告该公司。7月26日,市自来水公司与A建筑公司签订了该城市给水管网改造建设工程施工合同。8月10日,A建筑公司生产管理部刘某将该工程转包给无任何施工安全资质的贺某,双方并签订了“A建筑

14、公司内部项目工程承包合同书”。该市的某监理公司经理薛某派没有执业资格的徐某负责该工程监理。贺某在组织施工中发现,已开挖的管沟中心线位置略向北偏移,不符合施工要求,需要重新返工修整。8月23日,工程承包人临时雇用S市的8名流散人员承包该部分管沟清理修整工程。23日早8时,被临时招雇的8人在没有书面交底的情况下,开始清理管沟。按照工程承包人的要求,将深1.9m的管沟南侧底部向内掏挖0.6m并在1.9m的基础上深挖0.3m,挖出的土方堆放在管沟南侧顶端。15时45分,管沟清理修整已基本完成,承担清理修整工程的8名临时工人中,有5人在管沟内休息。由于管沟南侧帮底已被掏空,加之施工段为三类土质,管沟南侧

15、顶端堆积土较厚,造成管沟南侧24m长的侧壁坍塌,坐在管沟内休息的5人被突如其来的坍塌土方埋在管沟内,虽经多方抢救,仍有3人死亡、1人重伤、1人轻伤。 问题: 1. 请从技术、管理等方面分析该事故发生的原因。答案:此次事故技术方面的原因主要有: (1) 施工单位没有制定土方开挖的专项方案。 (2) 管沟直壁开挖,无任何护壁支撑加固措施。 此次事故管理方面的原因主要有: (1) A建筑公司将该工程转包给无任何施工安全资质的外单位人员贺某,使安全生产责任主体不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 (2) 施工承包、指挥人员违章指挥;施工作业人员冒险作业。 (3) 工程承包人不懂施工安全基本要求,未制定安全操

16、作规程。 (4) 该工程的监理单位未认真履行职责,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施工中违章指挥与冒险作业行为。 2. 分析该起事故的性质、事故责任划分并提出处理意见。答案: 这是一起工程管理中典型的承建单位非法转包、以包代管,施工现场违章指挥、冒险蛮干,监理工作严重不到位的重大责任事故。 (2) A建筑公司生产管理部刘某将工程转包给无任何施工安全资质的外单位贺某,对事故的发生负主要责任,应送交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3) 贺某违反安全生产法有关规定私招乱雇,使用未经培训的流散人员,施工前未对作业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对事故的发生负有直接责任,应送交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4) 监理公司徐某监理不到

17、位,对施工方的违规行为没有下达停工令,无监理工程师资质证书上岗,对事故的发生负有主要责任,应送交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5) 监理公司经理薛某,派没有监理工程师资格的徐某对该工程进行监理,工作严重失职,负有监理方的领导责任,有关部门应按行业管理规定对该监理公司给予在该市停止承接任务1年的处罚和相应的经济处罚。 (6) 总承包单位安全负责人,负责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对施工现场安全监督不力,安全检查不到位,对事故发生负领导责任,应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 3. 需要采取哪些整改措施?答案: 施工单位对本公司承建的工程项目必须委派具备相应施工管理资质的项目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安全与质量保证体系,严格

18、劳动用工管理与上岗培训制度,并认真落实到施工中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强化事故预防和控制,杜绝违章指挥与冒险作业。 (2) 监理单位应切实履行旁站监理责任,重视事故危险的预测与监督控制,及时纠正和制止施工中的冒险指挥与冒险作业。 (3) 建设单位工程发包要依法进行,必须将工程切实发包给具备相应施工、安全资质与管理能力的施工单位及其项目管理部,并进行有效监管。 (四)问题:1. 化工厂位于市开发区,占地3.3万m2。厂区东面1km是国道,东面1.5km是条河;南面0.5km是大片农田;西面0.5km和1km处分别有两家化工厂;北面紧邻一条公路,北面1km是一个城镇,北面3km处是一条高速公路。

19、该厂主要生产各种粘合剂,现场储存有大量的危险化学品和大量待运成品,其中丙烯腈是一种重要原料。 该厂准备开展一次应急响应的通信功能演习,计划于2005年3月31日开展。当天天气情况是:晴,最高气温17,最低气温6,风向北风,风力35级。事故应急指挥中心设在办公楼内。演习地点设在办公楼北面的一片空地,空地的北面和东南面分别有两个出口。演习计划将盛有丙烯腈的储罐运到这片空地,但是为了防止演习发生意外事故,储罐只剩余约1/5体积的丙烯腈。 演习导演人员将储罐阀门打开,让丙烯腈流出并聚集在储罐的围堤内,与空气接触后,迅速产生刺激性蒸气。储罐附近有3名工作人员因吸入有毒蒸气而昏倒在地,不省人事,剩下1名工

20、作人员在昏倒前成功报警。工厂其他工人闻到刺激性气味后,立即纷纷从东南出口自行逃离工厂。启动应急预案后,厂长立即向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环境保护局两个主管部门报警。 为增强演习的效果,该厂演习前进行了全员培训,重新复习了工厂的应急预案,让所有人员了解在紧急情况下自身的责任,并且知道自己在演习过程中应该向谁汇报、对谁负责。此外,还将演习的程序、内容和场景和演习程序向全员做了介绍。 请根据以上情景,回答下列问题:1请指出上述演习计划中四处不正确的做法。 2请依据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写出该厂编写与实施应急预案的主要步骤。 答案:1演习计划中四处不正确的做法 (1)在有毒有害气

21、体泄漏时,事故指挥中心不应该设在事故现场的下风向。 (2)演习泄漏时不应该采用真正的有毒化学品。 (3)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启动应急预案后,用人单位应立即报告当地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和公安、环境保护、质检部门,而本演习只汇报了两个部门。 (4)开展演习响应行动人员培训时不应该介绍演习的场景。 2该厂编写与实施应急预案的主要步骤 (1)预案编制准备:成立预案编制小组;制订预案编制计划;收集资料;进行危险辨识和风险分析;应急能力与应急资源评估。 (2)应急预案的编写。 (3)应急预案的评审和发布。 (4)应急预案的实施。 (5)应急预案的演习。 (6)应急预案的修订与更

22、新。 (五)某县一工厂有生产科、技术科、销售科、安全科和工会等。2009年5月3日,该厂氨气管道发出泄漏,3名员工中毒。在事故调查时,厂长说:因管道腐蚀造成氨气泄漏,为不影响生产,厂里组织了几次在线堵漏,但未成功,于是准备停车修补;生产副厂长说:紧急停车过程中,员工甲未按规定程序操作,导致管道压力骤增、氨气泄漏量增大,采取补救措施无效后,通知撤离,但因撤离方向错误,致使包括甲在内的现场3名员工中毒;员工甲说:发现泄漏后没多想,也没戴防护面具就进行处理,再说厂内的防护面具很少而且很旧了,未必好用;员工乙说:当时我是闻到气味,感觉不对才跑的,可能是慌乱中跑的方向不对,以前没人告诉过什么情况下该往哪

23、跑、如何防护,现在才知道厂里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科长说: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厂下达给安全科的任务,由安全科员工组成编制组,预案经我审查后,由生产副厂长签发。事故调查人员调查确认厂长、生产副厂长、员工甲、员工乙和安全科长所说情况基本属实,并发现预案签发人为已调离该厂的原生产副厂长,签发日期为2008年7月8日,预案没有在属地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备案。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 按照应急准备要素的要求,指出该厂在应急准备工作中的不足。答案:应急准备包括各应急组织及其职责权限的明确、应急资源的准备、公众教育、应急人员培训、预案演练和互助协议的签署等。 通过以上场景描述,该厂在应

24、急准备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没有成立相应的应急组织。 (2)防护面具陈旧、数量不够,说明该厂对应急资源准备不足。 (3)对相关人员教育、培训不够,导致出现氨气泄漏时,不知如何处理、向什么方向疏散。 (4)未进行应急预案演练,员工对应急预案不熟悉。 (5)应急组织权限不明确。 2. 指出该厂在预案编制和预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答案:该厂在预案编制和预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1)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仅由安全科来编制是不合适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该由生产、安全、技术、人力资源、卫生环境等部门共同组成编写组来编写,预案编制完成之后,要征求各部门的意见,包括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

25、人力资源部门,工程与维修部门,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部门,邻近社区,市场销售部门,法律顾问,财务部门等。 (2)预案经安全科长审查,由生产副厂长签发也是不合适的。预案应经本单位各级管理人员、应急管理人员和应急响应人员充分讨论、修订和评审,就是要进行内部评审。如果涉及外单位,还应该进行外部评审。经过评审的预案,由单位主要负责人(厂长)批准、签发。 (3)预案没有在属地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备案是不正确的,应该按规定报送有关部门备案。 (4)员工不知道厂里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说明该厂对预案没有进行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预案经批准发布后,应组织落实预案中的各项工作,如开展应急预案宣传、教育和培训,落实应急资源并定期检查,组织开展应急演习和训练,建立电子化的应急预案,对应急预案实施动态管理与更新,并不断完善等。 3. 结合此次氨气泄漏事故,说明该类应急救援预案中人员紧急疏散、撤离应包括的内容。答案:当出现氨气泄漏事故时,应当进行紧急疏散和撤离,这时应确定疏散区域、疏散距离、疏散路线、疏散运输工具、安全蔽护场所等细节,同时应该考虑疏散人群的数量、所需要的时间和可利用的时间、风向等环境变化,确保疏散能顺利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不会出现慌乱、盲目的情况,更不会出现因疏散导致次生事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