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心理学--摘抄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86183819 上传时间:2022-05-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传播心理学--摘抄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传播心理学--摘抄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传播心理学--摘抄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传播心理学--摘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心理学--摘抄(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传播心理学是研究大众传播活动中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心理及其行为规律、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对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影响及规律的科学。/2、传播心理学的基本框架 传播心理学属于心理学分支,应以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思维心理学等相关原理作为主线; 传播心理学又是传播学的边缘学科,它应以大众传播的五个层次传者、信息、传媒、受众、效果作为横向的基本构架。 3、行为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美国现代心理学主流派别之一,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第一势力,行为主义的根本特点是排斥意识,主张以行为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4、华生的古典行为主义主要观点 华生认为心理学“纯粹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实

2、验分支”,心理学的任务是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确定刺激和反应之间联系的规律,既能根据已知刺激预测可能发生的行为反应,也能根据已知反应有效地判断刺激的性质。 他认为心理、意识不可捉摸,无法证实,因而是根本不存在的,心理学必须以可以观察、可以相互证实的客观现象作为研究对象,这个客观现象就是人和动物的行为。 他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他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看来人和动物都遵循同样的规律,他还认为人的行为类型完全是

3、由于环境造成的。5、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交互决定论他认为行为、环境、个人内在因素三者是相互影响、交互决定的,构成了一种三角互动关系。这一理论的提出避免了行为主义的机械环境决定论的倾向。 自我调节论他认为自我调节是个人的内在强化过程,是个体通过将自己对行为的计划和预期与行为的现实成果加以对比和评价,来调节自己行为的过程。 自我效能论他认为自我效能是指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 6、行为主义研究范式与传播效果研究 行为主义提出可以通过可观察的外部表现即对各种环境刺激的反应来了解人类,而且行为主义并不否认人的思维、情感体验、价值判断等,通过对人的行为的客观研究,既可以预测已知刺

4、激引起的反应,也可以预测引起反应的刺激,这对观察和分析判断媒体的传播对人的影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行为主义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可观察、可测量、可控制的外显行为,这就要求所研究的现象必须是能被直接观测到的。在行为主义方法论影响下的早期传播研究把传播效果定义为可观察的态度和行为改变,采用实验法进行研究,这一研究模式局限了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传播研究思路。7、观察学习与传媒暴力研究 传媒效果的研究也许是对公众生活影响最大的传媒研究,而传媒暴力与行为暴力之间的因果关系也非常受人关注,这二者之间有无直接的因果关系一直困扰着传媒和传播研究人员,一些证据表明,攻击性原型的魅力和对攻击性原型的认同程度,加深

5、了媒体暴力的影响,有些科研人员的研究表明二者存在某种程度的关联,但我们也要谨慎对待,因为测量手段的人为性和对传媒暴力影响大小的判断也会造成一些偏差。8、 精神分析学与大众传播研究 精神分析又称心理分析,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奥地利,由维也纳医生弗洛伊德首先提出。 它起源于精神病的治疗实践而不是心理学实验室的研究,精神分析是从对精神疾病的分析和治疗实践中形成了对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新解释。因此,精神分析既是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又是研究潜意识活动的理论。9、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心理学主要观点与经典研究潜意识论 与传统心理学主要研究意识现象和内容不同,弗洛伊德把无

6、意识现象和内容作为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无意识现象,无意识现象又可以划分前意识和潜意识。前意识是指能够从无意识中回忆起来的经验,是意识和潜意识的中介层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从潜意识状态转变为意识状态。它处于潜意识与意识之间,严密防守潜意识中的本能欲望闯入意识中。潜意识则是是由各种受到压抑或者被遗忘的情绪、欲望、动机所组成的根本不能进入或很难进入意识中的经验,它包括原始的本能冲动和欲望,由于这些冲动不被社会习俗、道德、习惯所容纳,被排挤到意识阈之下,但它们并没有消失,而是在潜意识中积极活动,寻求满足。潜意识的心理虽然不为人们所察觉,但却支配着人的一生。

7、弗洛伊德认为人类心理的基本部分和基本力量都来自于鲜为人知的无意识领域,无意识不仅是一个心理过程,更是一个具有自己的愿望冲动、表现方式、运作机制的精神领域,它像一双看不见的手操纵和支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任何意识起作用的地方都暗自受到无意识的缠绕。本能论 本能论是弗洛伊德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的人格理论的动力学基础。1定义:弗洛伊德认为,本能是人的生命和生活中的基本需求、原始冲动和内在驱力。2本能的特征 、来源:任何本能都源于身体内部的需要或冲动,并将储存在体内的能量释放出来。、目的:本能的目的是消除某种本能刺激的根源,以满足体内需要状态,重建内在平衡。 、对象:本能的对象是指本能行为达到目的

8、所利用的对象以及所采取的手段。 、原动力:本能的原动力决定于身体欠缺的程度。人格论人格结构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组成的。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部分,它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构成。本我是完全非理性的,它遵循快乐原则。弗洛伊德认为,本我中的本能冲动是整个人格系统的能量来源和基础。 自我是本我在与现实的接触中分化出来的那部分人格。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它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帮助本我并使本我得到满足 超我:它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监督自我的部分,它遵循至善原则,督促自我控制、引导、压抑本能冲动,使人的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超我包括自我理想和良心。10、弗洛伊德的潜意识论

9、、本能论、人格论的意义弗洛伊德的这些理论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人格发展的阶段性,揭示了人格结构和人格发展的深层原因和动力,这些思想对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心理学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他过分强调性本能和潜意识的作用,忽视理性意识和社会文化环境的作用,为他的人格理论留下了明显的缺陷。/11、自我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认为,自我防御机制是个体无意识或半意识地采用的非理性的、歪曲现实的应付焦虑、心理冲突或挫折的方式,是自我的机能。 自我防御机制的类型A 压抑 压抑是指个体将引起焦虑的思想观念和欲望冲动派遣到潜意识中去。压抑有两层含义,一是压抑是一种主动遗忘的过程;二是被压抑的思想观念

10、没有消失,而是在潜意识中积极地活跃着,一旦条件许可,如前意识放松警惕,它就会经伪装进入到意识中。 B 反向作用 反向作用是指用相反的行为方式来替代受压抑的欲望。 C 投射 投射是指把自己内心中的不为社会接受的欲望冲动和行为归咎于他人。 D 否认 否认是指个体拒绝承认引起自己痛苦和焦虑的事实的存在。 E 移置 移置是指个体的本能冲动和欲望不能在某种对象上得到满足,就会转移到其他对象上,或是转变驱力,前者是对象移置,后者是驱力移置。 F 升华 升华是指将本能冲动转移到为社会赞许的方面。 G 自居作用 自居作用指个体把他人的特征加到自己身上,模拟他人的行为,又称认同。 H 倒退 倒退是指当个体遇到挫

11、折时,以早期发展阶段的幼稚行为来应付现实,目的是获得他人的同情,减轻焦虑。 弗洛伊德认为倒退有两种:一是对象倒退,二是驱力倒退。1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的意义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对人的心理结构、心理动力等方面做出了富于洞察力的探索和阐述;2、由于他的精神分析学理论主要以无意识、梦、幻想、欲望等人类的精神活动为研究对象,因此其观点早已超越了心理学的范畴,成为了一种理解人的动机、人格和精神活动的科学; 3、他的精神分析学理论在文学、艺术、美学、哲学、宗教、历史学、人类学、民俗学、教育学等西方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内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4、他的“泛性论”的观点也致使他的理论存在着片面

12、性的缺陷。12、荣格的人格结构理论 荣格把整个人格叫做“心灵”,他认为心灵包含一切意识和无意识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它由意识、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个部分组成。意识:意识是人的心灵中唯一能够被个体直接感知到的部分。自我是意识的核心,它由各种感知、记忆、思维和情感组成,意识和自我是一致的,同时意识也在不断发展,重新塑造和完善新的自我,他把这一过程叫做个性化。 个体无意识:个体无意识是发生于个体身上的个体经验,它的内容是情结,个体人格大多是有其所具有的内容、强度、来源等不同的情结所决定的。荣格认为心理治疗就是要帮助患者从情结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但他后来发现情结不只是消极的,它常常是灵感和创造力的源泉

13、。集体无意识位于心灵的最深层,它是人类历史演化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祖先经验的积淀,是人类据以作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他认为集体无意识的主要内容是本能和原型,本能是先天的行为倾向,原型是先天的思维倾向。13、荣格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童年期(从出生到青春期) 人在出生后的最初几年还不具备完善的自我,虽然有意识但意识结构不完整,他们的一切活动几乎完全依赖父母,随着记忆的延伸和个性化的作用,儿童逐渐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开始摆脱对父母的依赖。青年期(从青春期到中年) 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年轻人需要摆脱对父母的依赖,但是心理发展还不成熟,荣格认为这一阶段是 “心灵的诞生”阶段。要顺利度过这一时期必须

14、克服童年期的狭窄意识,努力培养意志力,使自己的心理和外部现实保持一致,以便在世界上生存和发展。中年期(女性从35岁、男性从40岁开始直到老年 这是荣格最为关注的时期,许多中年人虽然在社会上和家庭中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却面临着体力的衰退、青春的消逝、理想的暗淡,从而出现心理危机。荣格认为要顺利度过这一时期,关键要把心理能量从外部转向内部,体验自己的内心,从而懂得个体生命和生活的意义。老年期 老年人容易沉浸在潜意识中,喜欢回忆过去,惧怕死亡,并考虑来世的问题,荣格认为老年人必须通过发现死亡的意义才能建立新的生活目标,他强调心灵的个性化实际上要到死后的生命中才能实现,意味着个人的生命汇入到集体的

15、生命中,个人的意识汇入到集体潜意识中。14、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的渐成论原则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发展依照渐成论原则进行,人格发展的每个阶段都由一对冲突或两极对立所组成,并形成一种危机,危机的积极解决会增强自我的力量,危机的消极解决会削弱自我的力量,影响人格的健康发展,阻碍个人对环境的适应。他认为前一阶段危机的积极解决能够增加后一阶段危机积极解决的可能性,反之则反。健康的人格发展必须综合每一次危机的正反两个方面,否则就会有弱点,人的发展阶段是以一种循环的形式相互联系着,一环扣一环,形成一个圆圈。15、精神分析心理学对传播学研究的影响一、潜意识与广告说服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潜意识研究为广告人提供

16、的极好的机会,广告人很快意识到采用更微妙的说服方式的重要性,他们将广告诉求通过心理层面隐藏起来,使广告可能在完全意识不到的层面上起作用。 二、人格发展阶段论与大众传播的对象性 大众传播的对象性是指针对特定的受众提供特定的内容以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启示我们,大众传播要取得预期的传播效果,不仅要考虑到受众个体的认知发展水平,在节目定位、节目内容与形式等方面还应遵循不同阶段的个体人格发展的特点。16、格式塔心理学核心思想 格式塔心理学派强调整体并不等于部分的总和,整体乃是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这一观点在一定范围内来说是符合客观事实的。格式塔心理学家们从这

17、一观点出发,坚决反对对任何心理现象进行元素分析,这对于揭示心理学内的机械主义和元素主义观点的错误具有一定的作用。 17、信息加工心理学核心思想、人脑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寻找信息、接受信息、信息编码、存贮信息的过程;、信息加工心理学以整体论的观点看待人的认知过程,这样有利于将人的认知活动的各个环节联结为整体来探索其各自的特点和规律,也有利于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改变了过去对认识过程作简单划分和片面理解的做法;18、认知心理学对传播学研究的影响 认知心理学强调认知过程的整体性以及人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行为和当前认知活动起决定作用。与认知心理学的发展相应的是,各种传媒理论

18、也越来越多地将传播过程看作信息的加工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研究传媒致效的中介因素,并更多地考虑了受众个体的认知结构等个别差异。一、认知观点与传播理论研究 认知心理学特别是信息加工心理学自产生以来,就对大众传媒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从认知结构、信息加工的角度出发对传媒致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二、认知结构与接收分析 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行为并不能视为对外部刺激纯粹的被动反应,主体的选择、加工在受众与大众传媒的互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的发挥与受众个体的认知结构密切相关。三、态度改变研究 态度是由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的内在结构,它是外

19、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个体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受其态度的调节19、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西方心理学思潮和革新运动,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思潮。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主观活动,主张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创造力及自我实现等。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等人。19、马斯洛需要的层次理论1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两大类、五个层次,如同一座金字塔。 人在满足高一层次的需要之前,至少必须先部分满足低一层次的需要。 第一类需要属于缺失性需要,可引起匮乏性动机,为人与动物所共有,一旦得到满足,紧张消除,兴奋降低,便失去动机。第二类需要属于生长需要,可产生成长性

20、动机,为人类所特有,是一种超越了生存满足之后,发自内心的渴求发展和实现自身潜能的需要。马斯洛理论把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类。20、罗杰斯的自我论 罗杰斯将一个人的经验和内心世界称为“现象场”,认为自我是主体在与环境和他人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是现象场的产物; 每个人都具有一种固有的、先天的维护自我、提高自我、 自我实现的动机,这是人最基本的、也是唯一的动机和目的,它指引人朝向 满意的个人理想成长。在罗杰斯看来,每个人心中都有两个自我,一个是他的自我概念,即实际自我;一个是他打算成为的自我,即理想自我。如果两个自我重合或相当接近,则人的心理是健康的;反

21、之如果两种自我评价差距过大,心理问题就容易出现。21、“使用与满足”研究概况 在过去的传播效果研究中,研究的中心都是媒介对他们的受众作了什么,但是受众并非总是被动的,受众常常是相当主动的。 在美国经验主义传播学历史上,“使用与满足说”得到确认的时间大约是在上世纪70年代,流行于80年代。该理论认为,受众(或一般的媒体使用者)是具有支配能力的,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使用与满足研究”考察的是使用传媒的“动机”和传媒使用所满足的“需要”。它将关注的焦点从传播者转向接受者,试图确定大众传播的哪些功能可以为受众所用。 21、使用与满足说的独特意义 使用与满足说在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都有独特的意义。 使用与满足说采纳了两个新角度人们如何使用大众媒介、大众媒介内容能够满足人们什么样的需要;它也是后来崛起的批判学派的关注对象,蕴含着形成有关现代社会的某种理论的方向。 其中最重要的是,这种研究传媒效果的方法,正在与现代几乎成为考虑传播效果是必不可少的因素结合起来,那就是传播关系中有一个活跃的接受者,这方面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信息传播和大众交往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