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量守恒定律的典型例题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86138703 上传时间:2022-05-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动量守恒定律的典型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动量守恒定律的典型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动量守恒定律的典型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动量守恒定律的典型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量守恒定律的典型例题(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动量守恒定律的典型例题【例1】把一支枪固定在小车上,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枪发射出一颗子 弹.对于此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哪些?A .枪和子弹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B. 枪和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C. 车、枪和子弹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D. 车、枪和子弹组成的系统近似动量守恒,因为子弹和枪筒之间有摩擦力.且 摩擦力的冲量甚小【分析】本题涉及如何选择系统,并判断系统是否动量守恒.物体间存在相互作 用力是构成系统的必要条件,据此,本题中所涉及的桌子、小车、枪和子弹符合 构成系统的条件.不仅如此,这些物体都跟地球有相互作用力. 如果仅依据有相 互作用就该纳入系统,那么推延下去只有把整个宇宙包括进去才能算是

2、一个完整 的体系,显然这对于分析、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是没有意义的. 选择体系的目的在 于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这样在选择物体构成体系的时候,除了 物体间有相互作用之外,还必须考虑“由于物体的相互作用而改变了物体的动 量”的条件.桌子和小车之间虽有相互作用力,但桌子的动量并没有发生变化.不 应纳入系统内,小车、枪和子弹由于相互作用而改变了各自的动量, 所以这三者 构成了系统.分析系统是否动量守恒,则应区分内力和外力.对于选定的系统来 说,重力和桌面的弹力是外力,由于其合力为零所以系统动量守恒.子弹与枪筒 之间的摩擦力是系统的内力,只能影响子弹和枪各自的动量,不能改变系统的总 动量.所

3、以D的因果论述是错误的.【解】正确的是C.【例2】一个质量M=1kg的鸟在空中vo=6m/s沿水平方向飞行,离地面高度 h=20m,忽被一颗质量m=20g沿水平方向同向飞来的子弹击中,子弹速度v=300m/s,击中后子弹留在鸟体内,鸟立即死去,g=10m/s2.求:鸟被击中后经 多少时间落地;鸟落地处离被击中处的水平距离.【分析】子弹击中鸟的过程,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接着两者一起作平抛运动。【解】把子弹和鸟作为一个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设击中后的共同速度为u, 取vo的方向为正方向,则由Mvo + mv = (m + M)u,Mv 0 + mvm + M1X6 + 2OX1Q-3X3OO20X

4、105+ 1=11.76m/s.击中后,鸟带着子弹作平抛运动,运动时间为鸟落地处离击中处水平距离为S= ut= 11.76X 2m = 23.52m.【例3】一列车沿平直轨道以速度vo匀速前进,途中最后一节质量为 m的车厢 突然脱钩,若前部列车的质量为 M,脱钩后牵引力不变,且每一部分所受摩擦 力均正比于它的重力,则当最后一节车厢滑行停止的时刻,前部列车的速度为A. v0B.D.【分析】列车原来做匀速直线运动,牵引力F等于摩擦力f,f=k(m + M)g(k为比 例系数),因此,整个列车所受的合外力等于零.尾部车厢脱钩后,每一部分所 受摩擦力仍正比于它们的重力.因此,如果把整个列车作为研究对象

5、,脱钩前后 所受合外力始终为零,在尾部车厢停止前的任何一个瞬间,整个列车(前部+尾部) 的动量应该守恒.考虑刚脱钩和尾部车厢刚停止这两个瞬间,由(m+M)v 0=0+Mv得此时前部列车的速度为【答】B 【说明】上述求解是根据列车受力的特点, 恰当地选取研究对象,巧妙地运用了 动量守恒定律,显得非常简单.如果把每一部分作为研究对象, 就需用牛顿第二 定律等规律求解有兴趣的同学,请自行研究比较.【例4】质量mi=10g的小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以 v仁30cm/s的速率向右运动, 恰好遇上在同一条直线上向左运动的另一个小球. 第二个小球的质量为 m2=50g, 速率v2=10cm/s.碰撞后,小球m

6、2恰好停止.那么,碰撞后小球 mi的速度是多 大,方向如何?【分析】取相互作用的两个小球为研究的系统。 由于桌面光滑,在水平方向上系 统不受外力.在竖直方向上,系统受重力和桌面的弹力,其合力为零.故两球碰 撞的过程动量守恒.【解】设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则各速度的正、负号分别为vi=30cm/s,v2=10cm/s,v2=0.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i vi +m2v2=mivi+m2v2.贝IJ10x30-50xiO-10xv +o.解得 v1=-20cm/s.即碰撞后球m1的速度大小为20cm/s,方向向左.【说明】通过此例总结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的要点如下.(1) 确定研究对象.对象应是相互作用

7、的物体系.(2) 分析系统所受的内力和外力,着重确认系统所受到的合外力是否为零,或合 外力的冲量是否可以忽略不计.选取正方向,并将系统内的物体始、末状态的动量冠以正、负号,以表示动 量的方向.(4)分别列出系统内各物体运动变化前(始状态)和运动变化后(末状态)的动量之 和.(5)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建立方程,解方程求得未知量.【例5】甲、乙两小孩各乘一辆冰车在水平冰面上游戏.甲和他的冰车的总质量 共为M=30kg,乙和他的冰车的总质量也是 30kg.游戏时,甲推着一质量为 m=15km的箱子,和他一起以大小为vo=2m/s的速度滑行.乙以同样大小的速度 迎面滑来.为了避免相撞,甲突然将箱子沿冰面推

8、给乙,箱子到乙处时乙迅速把 它抓住.若不计冰面的摩擦力,求甲至少要以多大的速度(相对于地面)将箱子推出,才能避免和乙相碰.【解】设甲推出的箱子速度为V,推出后甲的速度变为V1,取V0方向为正方向, 据动量守恒有(M + m)vo= Mvi + mv. (1)乙抓住箱子的过程,动量守恒,则Mv + mvo=(M + m)v2.(2)甲、乙两冰车避免相撞的条件是 V2VI,取v2=v1. (3)联立(1)、(2)、(3)式,并代入数据解得v=5.2m/s.【说明】本题仅依据两个动量守恒的过程建立的方程还能求解,关键是正确找出临界条件,并据此建立第三个等式才能求解.【例6】两辆质量相同的小车A和B,

9、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一人站在 A车上, 两车均静止.若这个人从 A车跳到B车上,接着又跳回A车,仍与A车保持相 对静止,则此时A车的速率A 等于零B 小于B车的速率C.大于B车的速率D .等于B车的速率【分析】设人的质量为mo,车的质量为m.取A、B两车和人这一系统为研究 对象,人在两车间往返跳跃的过程中,整个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 动量守 恒.取开始时人站在A车上和后来又相对A车静止时这两个时刻考察系统的动 量,则0= (mo + m)VA+ mvB,得久E两车速度之比空=一_m0 + m可见,两车反向运动,A车的速率小于B车的速率.【答】B.【说明】本题中两车相互作用前后动量在一直线上,

10、 但两者动量方向即速度方向 均不甚明确,因此没有事先规定正方向,而是从一般的动量守恒表达式讨论.由注为负值,可知两车运动方向相反.【例7】甲、乙两船在平静的湖面上以相同的速度匀速航行,且甲船在前乙船在 后.从甲船上以相对于甲船的速度 v,水平向后方的乙船上抛一沙袋,其质量为 m.设甲船和沙袋总质量为M,乙船的质量也为M .问抛掷沙袋后,甲、乙两船 的速度变化多少?【分析】由题意可知,沙袋从甲船抛出落到乙船上,先后出现了两个相互作用的 过程,即沙袋跟甲船和沙袋跟乙船的相互作用过程.在这两个过程中的系统,沿水平方向的合外力为零,因此,两个系统的动量都守恒.值得注意的是,题目中 给定的速度选择了不同

11、的参照系.船速是相对于地面参照系,而抛出的沙袋的速 度v是相对于抛出时的甲船参照系.【解】取甲船初速度V的方向为正方向,则沙袋的速度应取负值.统一选取地 面参照系,则沙袋抛出前,沙袋与甲船的总动量为 MV .沙袋抛出后,甲船的动量为(M-m)v甲,沙袋的动量为m(v甲-v).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V=(M-m)v 甲+ m(v 甲-v).取沙袋和乙船为研究对象,在其相互作用过程中有MV + m(v 甲-v) = (M+m)v 乙.(2)联立(I)、(2)式解得v宀忖=:y-M 乙+ m)则甲、乙两船的速度变化分别为m(Mm)M(M + m)【例8】小型迫击炮在总质量为1000kg的船上发射,炮弹

12、的质量为2kg .若炮弹 飞离炮口时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 600m/s,且速度跟水平面成45角,求发射炮 弹后小船后退的速度?【分析】取炮弹和小船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发射炮弹的过程中,炮弹和炮 身(炮和船视为固定在一起)的作用力为内力.系统受到的外力有炮弹和船的重 力、水对船的浮力.在船静止的情况下,重力和浮力相等,但在发射炮弹时,浮 力要大于重力.因此,在垂直方向上,系统所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但在水平方 向上系统不受外力(不计水的阻力),故在该方向上动量守恒.【解】发射炮弹前,总质量为1000kg的船静止,贝U总动量Mv=0 .发射炮弹后,炮弹在水平方向的动量为 mvicos45,船后退的

13、动量为(M-m)V2.据动量守恒定律有0=mvi cos45+ (M-m)v 2.取炮弹的水平速度方向为正方向,代入已知数据解得m cos 4亍M - m10002 X 600 = _ 86m Z S【例9】两块厚度相同的木块A和B,并列紧靠着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其质量 分别为mA=2.0kg, mB=0.90kg它们的下底面光滑,上表面粗糙另有质量 mc=0.10kg的铅块C(其长度可略去不计)以vc=10m/s的速度恰好水平地滑到 A的 上表面(见图),由于摩擦,铅块最后停在本块 B上,测得B、C的共同速度为 v=0.50m/s,求木块A的速度和铅块C离开A时的速度.【分析】C滑上A时,由

14、于B与A紧靠在一起,将推动B 一起运动.取C与A、 B这一系统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不受外力,动量守恒滑上后, C在A的摩擦 力作用下作匀减速运动,(A + B)在C的摩擦力作用下作匀加速运动待 C滑出 A后,C继续减速,B在C的摩擦力作用下继续作加速运动,于是 A与B分离, 直至C最后停于B上.【解】设C离开A时的速度为vc,此时A、B的共同速度为va,对于C刚要滑 上A和C刚离开A这两个瞬间,由动量守恒定律知mC/c=(mA+mB)vA+mC/C(1)以后,物体C离开A,与B发生相互作用.从此时起,物体 A不再加速,物体 B将继续加速一段时间,于是 B与A分离.当C相对静止于物体B上时,C与

15、 B的速度分别由vC和va变化到共同速度V.因此,可改选C与B为研究对象, 对于C刚滑上B和C、B相对静止时的这两个瞬间,由动量守恒定律知mCvC+mBvA=(mB+mC)v(2)由(I)式得 mCvc=mcvc-(mA+ mB)vA代入(2)式 mCvTmA+mCJvA+mBvAmB+mCJv.得木块A的速度mA010x10-(0 90 + 0.10)x0.5020 0.25m f s.所以铅块C离开A时的速度叫010x10-(0 90 + 0.10)x0.50 =m f 気2Q 0.25m f s.【说明】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时,必需明确研究对象,即是哪一个系统的动量守 恒另外需明确考察的是系

16、统在哪两个瞬间的动量如果我们始终以(C + A + B)这一系统为研究对象,并考察 C刚要滑上A和C刚离开A,以及C、B刚相对 静止这三个瞬间,由于水平方向不受外力,则由动量守恒定律知mcvc=(mA+mB)vA+mcvc=mA/A+(mB+mC)v.同样可得;_ mcvc-(mA + mB)vA7 c,垃C01x10-(2.0 + 090)x025;=-m / s,0.10=2.75m / 【例10】在静止的湖面上有一质量 M=1OOkg的小船,船上站立质量 m=50kg的人,船长L=6m,最初人和船静止.当人从船头走到船尾(如图),船后退多大 距离?(忽略水的阻力)分析有的学生对这一问题是

17、这样解答的.由船和人组成的系统,当忽略水的阻 力时,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取人前进的方向为正方向,设 t时间内人由船头走到船尾,则人前进的平均速度为工 船在此时间内后退了通 t距离,则船后退的速度平均为工,水平方问动量守恒方程为t这一结果是错误的,其原因是在列动量守恒方程时,船后退的速度VT丝是相对于地球的,而人前进的速度上是相对于船的-相对于不同参 tt考系的速度代入同一公式中必然要出错.【解】选地球为参考系,人在船上行走,相对于地球的平均速度为口 船相对于地球后退的平均速度为二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方程 tt为L- x fm+ M - = 0,ttJ故x = L =12m.M + m【例11】一

18、浮吊质量M=2 x 104kg,由岸上吊起一质量 m=2X103kg的货物后, 再将吊杆OA从与竖直方向间夹角9 =60转到9 =30,设吊杆长L=8m,水 的阻力不计,求浮吊在水平方向移动的距离?向哪边移动?【分析】对浮吊和货物组成的系统,在吊杆转动过程中水平方向不受外力,动量 守恒.当货物随吊杆转动远离码头时,浮吊将向岸边靠拢,犹如人在船上向前走 时船会后退一样,所以可应用动量守恒求解.【解】设浮吊和货物在水平方向都作匀速运动,浮吊向右的速度为V,货物相对于浮吊向左的速度为u,则货物相对河岸的速度为(v-u)由0= Mv + m(v-u),得耳=muM + m吊杆从方位角9转到B需时L s

19、in 9 -Lsin 日 f )t =Lu所以浮吊向岸边移动的距离muM + mL(sin 9 - sin 9 J )(sin 8M +m2X1O3X82X10* +2X 103tn * 0 27m2J【说明】当吊杆从方位角9转到9 时,浮吊便向岸边移动一定的距离,这个距 离与吊杆转动的速度,也就是货物移动的速度无关。但为了应用动量守恒定律, 必须先假设浮吊和货物移动为某个速度。【例12】如图所示,一排人站在沿x轴的水平轨道旁,原点0两侧的人的序号 都记为n(n=1,2,3).每人只有一个沙袋,x0 一侧的每个沙袋质量m=14kg, x pi时,车就反向滑行.于是由2nmvn-i M + (n

20、-l)mv n-i,M -mn m48-1414=2.43.取n=3,即车上堆积3个沙袋时车就反向运动.设车向负x方向滑行过程中,当第(n i)个人扔出沙袋后的车速为vz,其动 量大小为pi= M + 3m+ (n-l)m vn-i.车经过第n个人时,扔出沙袋的速度大小为2nvn-i,其动量大小为当满足条件P2=Pi时,车就停止.于是由M + 3m+ (n-l)mv n-i = 2n mvn-i,48 + 3x14-10=8.得10所以车停止时车上共有沙袋数为N=3+ 8=11(个).【说明】本题依据的物理道理是很显然的, 由于构思新颖,使不少同学难以从具 体问题中抽象出简化的物理模型, 以致

21、感到十分棘手.因此,学习中必须注重打 好基础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例13】一个静止的质量为M的原子核,放射出一个质量为 m的粒子,粒子离 开原子核时相对于核的速度为 vo,原子核剩余部分的速率等于 C.【分析】取整个原子核为研究对象。由于放射过程极为短暂,放射过程中其他外 力的冲量均可不计,系统的动量守恒.放射前的瞬间,系统的动量 p1=0,放射 出粒子的这一瞬间,设剩余部分对地的反冲速度为v,并规定粒子运动方向为正 方向,则粒子的对地速度v=vo-v,系统的动量p2=mv-(M-m)v =m(vo-v)-(M-m)v.由P仁卩2,即O=m(vo-v)-(M-m)v 二mvo-Mv.得/ =【答】C.【说明】本题最容易错选成B、D.前者是没有注意到动量守恒定律中的速度必 须统一相对于地面,误写成o=mvo-(M-m)v.后者是已规定了正方向后,但计算矢量和时没有注意正负,误写成o=m(vo-v) + (M-m)v.2m - M对于矢量性较熟悉的读者,也可不必事先规定正方向,而根据解题结果加以判断, 如本题中,粒子对地速度可表示为 v=vo + V,由系统的动量守恒,O=mv+(M-m)v =m(vo + v) + (M-m)v.表示核的反冲速度与粒于运动速度方向相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