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高等动物的体液调节专题十六概要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86084445 上传时间:2022-05-0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1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和高等动物的体液调节专题十六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人和高等动物的体液调节专题十六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人和高等动物的体液调节专题十六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人和高等动物的体液调节专题十六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和高等动物的体液调节专题十六概要(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专题十六人和高等动物的体液调节考点一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1. (2015重庆卷,3)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项目测定值参考范围单位甲状腺激素10.03.1 6.8-1(p mol L )胰岛素1.75.0 20.0(m IU L-1)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A. 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B. 血糖含量低于正常C. 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D. 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速解析 本题考查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甲 状腺激素能够提高人体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该个体甲状腺激素含量较高,神 经系统的兴奋性升高,A错误;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具有负反馈调节的特 点,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较

2、高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则促甲状腺激 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C正确;胰岛素能够促进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用于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为非糖物质,从而使血糖含量降 低,该个体胰岛素含量较低,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减缓,血糖含量高于正常 人,B、D错误。答案 C2. (2015天津卷,3)小鼠胚胎干细胞可诱导成能分泌胰岛素的胰岛样细胞。将胰 岛样细胞移植给患糖尿病小鼠,可使患病小鼠血糖恢复正常水平。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A. 小鼠胚胎干细胞可来自对囊胚内细胞团的分离培养B. 移植前,患病小鼠体内靶细胞缺失胰岛素受体C. 移植后,小鼠体内靶细胞加强了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D. 小鼠

3、体内血糖浓度对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解析本题考查胚胎干细胞的应用及血糖调节的有关知识,考查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难度中等。哺乳动物的胚胎干细胞来源于早期胚胎(如囊胚 )或原始性腺,发育成小鼠的各种组织, A 正确;移植的细胞是能分泌胰岛素的胰岛 样细胞,移植后,患病小鼠的血糖恢复正常水平,所以移植前的患病小鼠是 缺乏胰岛素,而不是靶细胞缺乏胰岛素受体, B 错误;移植后,小鼠体内胰 岛素增加,加速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贮存,从而降低血糖, C 正确;反馈调节是指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作用效果反过来作用于系统 本身,如当小鼠体内的血糖浓度降低时,会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升高,从而 导致

4、血糖浓度升高,血糖浓度的升高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降低, D 正确。 答案 B3. (2014海南卷,12)关于人体内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肾上腺素的分泌活动不受神经的直接支配B. 胰岛素的合成需要mRNA和核糖体的参与C. 肾小管上皮细胞是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之一D. 血糖调节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相互拮抗解析 肾上腺素的分泌活动受神经的直接支配, A 错误;胰岛素属于蛋白 质,合成需要 mRNA 和核糖体的参与, B 正确;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 集合管上皮细胞,促进其对原尿中的水进行重吸收, C 正确;胰岛素的作用 是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是升高血糖浓度,两者之间相互拮抗

5、, D 正确。答案 A4. (2013江苏)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在非细胞条件下也能发挥作用B. 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C. 血液中未参与免疫反应的淋巴细胞都是记忆细胞D. 神经细胞上神经冲动的传导都以局部电流为前导解析 本题考查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辨别比较能 力。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但激素必须在细胞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A 错误;抗体作用于抗原物质,并不直接作用于靶细胞, B 错误;血液中的淋巴细胞有 B 淋巴细胞和 T 淋巴细胞,它们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相应的效应细胞,如效应T细胞不一定在

6、血液中参与免疫反应,C错误;神经细胞上神经冲动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D正确。答案 D5. (2013海南卷,27)右图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其 中A、B和C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回答下列问题:f| 諭卜(1)A、 B 和 C 三种激素的名称依次是 |甲*腺|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时,血液中 C的含量增加,则机体的产热C量会,成年个体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蛊可(3)怀孕母亲缺碘时, C分泌量下降,通过反馈调节,使 A和B分泌量 ,结果甲状腺增生,胎儿的发育会受到影响,尤其 的发育受到 影响最大。反馈调节是指 解析 由图可知,甲状腺能够分泌甲状腺激素,贝UC为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的激素B作用于甲状

7、腺,则B为促甲状腺激素;下丘脑分泌的激素 A作 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则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2)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在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下,机体的产热量会增加,成年个体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强。(3 )怀孕母亲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分泌量会下降,通过反馈调节,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都会增加,结果甲状腺增生,胎儿的发育会受到 影响,尤其是神经系统的发育受到的影响最大。反馈调节是指一个系统中, 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2)增加增强(3)增加 神经

8、系统 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6. (2012安徽理综)机体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对维持稳态有重要作用。(1) 内 分 泌 腺 没 有 导 管分泌的激素因此,临床上可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某甲状腺功能障碍患者,检测到体内有一种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的抗体,该抗体阻断TSH的 效应,则该患者血液中 TSH 含量比正常值 。另一甲状腺功能障碍患者,下丘脑功能正常,血液中 TSH和甲状腺激素(TH)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 为诊断病因,静脉注射 TSH 后, TH 含量明显升高,表明该患者 部位发生了病变。(2)下丘脑的 受中枢神经系统活动调节并释放激

9、素,从而调节垂体激素的分泌。TH对垂体的反馈抑制作用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的刺激作用 、相互影响,共同维持机体 TSH 含量的稳定。 TH 能进入垂体TSH 分泌细胞内发挥作用,表明该细胞能通过 接受信息。解析 本题考查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 能力。 (1)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 因此,在临床上可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 TSH 需要与靶细 胞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后,才能将信息传给靶细胞。当机体内有特异性抗体与 该激素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时,该激素的效应就会被阻断,机体内该激素的 含量会比正常值高。 (2)TH

10、过多会抑制 TSH 的分泌,而 TRH 对垂体分泌 TSH 有促进作用,因此, TH 和 TRH 的作用相互拮抗、相互影响。 TH 能进入垂体 TSH分泌细胞内发挥作用,而TH要发挥作用,必须与相应受体结合,故表明 垂体 TSH 分泌细胞通过细胞内受体接受信息。答案 (1)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高 (腺)垂体(2)神经分泌细胞 相互拮抗 细胞内受体考点二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及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的应用1. (2015海南卷,17)关于动物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 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B. 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迅速而准确C. 血液中某激素的浓度可反映该激素的分泌

11、量D. 激素的分泌量可随内、外环境的改变变化解析 本题考查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知识的识记,难度小。当血液中 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 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属于反馈调节, A 正确;与神经调节 相比,体液调节较缓慢, B 错误;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 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各种信息,因此,临床上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 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 C 正确;内外环境的改变,可能引起机体代谢发生异 常, D 正确。答案 B2. (2014海南卷,1)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B.

12、体温受到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C. 甲状腺激素不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动D. 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调控解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A 正确;体 温受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 B 正确;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 性, C 错误;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的调控, D 正确。答案 C3. (2012江苏)养鸡场鸡舍中清晨和傍晚用稳定的灯光延长光照时间,以提高产蛋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多选)()A. 延长光照刺激可直接通过体液调节提高产蛋率B. 鸡的产蛋率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C. 鸡的产蛋行为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D.

13、鸡的产蛋行为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解析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某一具体生命活动调节的理解。鸡的产蛋行为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光照首 先刺激鸡的神经系统,进而通过调节雌激素的分泌提高产蛋率;鸡的产蛋行 为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答案 BCD生岬04. (2015安徽卷,30)右图为人体生长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1)细胞a分泌的激素对细胞c的分泌具有促进作用,而细胞b分泌的激素对细胞c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则这两种激素对细胞c分泌生长激素的调节呈 系。若生长激素分泌增多,将 (填“促进”或“抑制”)细胞b的分泌。(2)下丘脑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联

14、系的枢纽。如发生急性低血糖时,对血糖浓度敏感的神经元可通过细胞 a促进细胞c分泌。在这个调节的过程中,下 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的作用是将专变为。(3)激素的作用范围较广泛,如生长激素可与全身脂肪细胞和软骨细胞等靶细 胞的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这是因为(4)运动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原因之一是生长激素可作用于胸腺,促进 化。解析 本题考查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1)细胞a分泌的激素对细胞c的分泌具有促进作用,而细胞 b分泌的激素对细胞c的分泌具有抑制作 用,所以,这两种激素对细胞c分泌生长激素的调节呈拮抗关系。若生长激素 分泌

15、过多,将会使细胞b的分泌活动加强,来抑制细胞c的分泌活动。(2)根据 题意可以看出,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接受了相关神经元刺激后形成了电信 号,之后分泌了相关物质通过血液运输到达垂体起作用的,所以,下丘脑神 经内分泌细胞在这个调节过程中的作用是将神经系统活动的电信号转变为调 节内分泌系统活动的激素信号。(3)激素的作用范围较广泛,如生长激素可与 全身脂肪细胞和软骨细胞等靶细胞的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这是因为激素通 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4)运动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原因之一是生长激素 可作用于胸腺,促进T细胞分化。答案(1)拮抗促进(2)神经系统活动的电信号调节内分泌系统活动的激素信号(3)激素通

16、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4)T细胞考点三 动物激素调节相关生理实验1. (2015课标卷I, 30)肾上腺素和迷走神经都参与兔血压的调节,回答相关问题:(1) 给实验兔静脉注射 0.01%的肾上腺素 0.2 mL 后,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心脏活动加强加快使血压升高。在这个过程中,肾上腺素作为激素起作用,心 脏是肾上腺素作用的 ,肾上腺素对心脏起作用后被 ,血压恢复。肾上腺素的作用是 (填“催化”“供能”或“传递信息” )。(2) 剪断实验兔的迷走神经后刺激其靠近心脏的一端,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脏活动减弱减慢、血压降低。在此过程中,心脏活动的调节属于 调节。乙酰胆碱属于 (填“酶”“神经

17、递质”或“激素” ), 需要与细胞膜上的 结合才能发挥作用。(3) 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在作用于心脏、调节血压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答( 出 一 个 特 点 即可)。解析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知识点,考查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较 低。(1)能被特定的激素作用的器官、细胞就是该激素的靶器官、靶细胞。本 题中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因此心脏就是肾上腺素的靶器官。激素一经靶细 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既不构成细胞结构, 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 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2)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 器、传入神经、

18、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其中效应器是由传出神 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构成,本题中心肌细胞可以看成效应器的 组成成分。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发挥 作用后被灭活。 (3)作为信号分子的激素和神经递质,均需与相应受体结合后 方可发挥作用,且均具有高效性,发挥作用后均需灭活或被转移,此为两类 信号分子的共同特点。答案 (1)靶器官 灭活 传递信息 (2)神经 神经递质 特异性受体 (3)都 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2. (2015四川卷,8)进食可刺激胃腺细胞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胃酸及胃蛋白 酶,有利于消化。(1) 胃酸可以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这

19、属于机体的 疫;胃蛋白酶仅对食物中的蛋白质成分有消化作用,这体现了酶的 性。(2) 哺乳动物进食时,食物尚未进入胃内就可引起胃液分泌,称为头期胃液分 泌。该过程受神经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的共同调控,如图所示。 胃泌素通过 运输到达胃腺细胞,促进胃液分泌。若胃酸分泌过多,又可抑制胃泌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做 。 促进胃腺细胞分泌胃液的信号物质,除胃泌素外还有 。(3) 为探究两种调节机制对头期胃液分泌的影响,有人用同一只狗连续进行了 以下实验:步骤实验操作4小时胃液分泌量1假饲+2切除胃窦,再假饲+3假饲,并注射一定量的胃泌素(控制胃泌素 的注射剂量,使胃液分泌量与步骤 1相当)+4只注射与步骤

20、3相同剂量的胃泌素,但不假饲+ + + +(假饲是让狗吃肉,但吞下的肉从食道上的人工痿口掉出,不进入胃;“+”数量表示胃液分泌量多少) 步骤2中胃液的分泌是 节的结果。 步骤3的目的是。 步骤4是为了确定在 节作用下的胃液分泌量。 重复上述实验均得到相同结果,表明在头期胃液分泌的两种调节机制中,的作用效应更大;二者共同作用效应 大于/小于/等于)各自 单独作用效应之和解析 本题考查了免疫、酶的特性、神经体液调节和实验对照原则的运用, 其中重点考查识图分析和综合推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难度适中。 (1)胃酸杀灭细菌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而第一、第二道防 线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21、。胃蛋白酶只能水解食物中的蛋白质成分,而不能对 其他成分发挥消化作用,体现了酶的专一性。(2)胃泌素是胃窦G细胞分泌 的一种激素,激素的特点之一是通过体液(血液)运输。胃泌素促进胃酸的分泌,而胃酸过多又反过来抑制胃泌素的分泌,这是一种典型的负反馈调节。从图中可知胃腺细胞既可以受胃泌素的调节,也可以受传出神经的控制, 所以促进胃腺分泌胃液的信号物质除激素外还有传出神经分泌的神经递质。(3)假饲可引起神经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但步骤2切除胃窦以后再假饲相当于只有神经调节。由于是在同一只狗的连续实验,步骤3与步骤1、2作对照,可以确定在假饲条件下胃泌素的分泌量。 步骤 4 在已经切除胃窦 的情况下不

22、假饲不引起神经调节,只注射与步骤 3 相同剂量的胃泌素,相当 于只有体液调节,从而确定了神经体液调节下胃液的分泌量。 实验结果 分析可知,当只有神经调节时, 4 小时分泌的胃液最少 (只一个“”)当只有 体液调节时相同时间胃液分泌量较多 (4 个“”);当同时存在神经 体液调 节时,相同时间胃液分泌量最多 (9 个“”),由此可知,在头期胃液分泌的 两种调节机制中,体液调节效应更大,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二者共同作用效 应大于各自单独作用效应之和。答案 (1)非特异性 专一(2)体液反馈调节神经递质(3)神经 确定在假饲条件下胃泌素的分泌量体液 神经体液大于A 组 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 (201

23、5安徽“江淮十校” 11月联考)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的碘一131,可 产生B射线,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几乎是全身细胞,合成原料可以有碘 131B. 甲状腺吸收碘是一个主动运输的过程,故甲状腺中碘含量高C. 若环境受到碘-131的污染,可以服用碘丸,从而减少甲状腺对碘-131的吸收D. 过量吸收碘-131易导致细胞分裂期发生突变,增加甲状腺癌发病率解析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细胞内物质氧化分解,所以其作用的靶细胞几乎是全身细胞,合成原料可以有碘-131, A正确;甲状腺吸收碘是一个主动运输 的过程,需要载体、消耗能量,故甲状腺细胞中碘含量高,B正确;若环境受到碘一131的污

24、染,可以服用碘丸,使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产生负反 馈,从而减少甲状腺对碘131的吸收,C正确;过量吸收碘131易导致细 胞分裂间期发生突变,增加甲状腺癌发病率,D错误。答案 D2. (2015辽宁葫芦岛六校协作体模拟)激素之间作用相同,使作用效果加强称为协同作用。下列是某同学对人体内具有协同作用关系的激素所作的归纳,其中有误的是()协同作用I11生検发育产热升血撕I1 1 1 1 I11胰岛素甲狀腺議索肾上隸索 腔高血糖累 A. B.C.D.解析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都能够增强代谢,即增加产热量;胰高血糖素 可以升血糖,肾上腺素也有升血糖的功能,胰岛素是降血糖的激素,不能促 进生长发育,故

25、A错。答案 A3. (2015浙江温州十校期中联考)下列关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两种激素均由胰腺的腺泡细胞分泌B. 两种激素平衡协调,调控肝糖原的合成与分解C. 胰岛素能抑制肾小管对葡糖糖的重吸收,是降低血糖浓度的原因之一D. 胰高血糖素能抑制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是升高血糖浓度的原因之一解析 两种激素均由胰腺的胰岛细胞分泌,A错误;两种激素平衡协调,调控肝糖原的合成与分解,B正确;胰岛素降低血糖的作用机理是促进全身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并抑制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C错误;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浓度的原因是促进肝糖原分解与促进非糖物质转 化成葡萄糖,D错误。

26、答案 B4. (2014中山质检)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刚宰的家兔探究影响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的因素,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中不合理的是()A. 3号瓶、4号瓶和5号瓶对比说明甲状腺激素和下丘脑是影响 TSH分泌的因 素B. 2号瓶和5号瓶对比说明垂体对下丘脑分泌 TSH有促进作用C. 1号瓶、2号瓶、3号瓶对比说明TSH是由垂体分泌的D. 由3号瓶、4号瓶可知,甲状腺激素对 TSH的分泌有抑制作用解析 3号瓶、4号瓶和5号瓶对比说明下丘脑促进垂体分泌 TSH,甲状腺激素抑制垂体分泌TSH,A、D正确;2号瓶与5号瓶对比说明TSH不是下丘脑分泌的,B错误;由图可知,只有培养液和下丘脑,

27、没有TSH的生成,而有垂体则有较多的TSH生成,说明TSH是垂体分泌的,C正确。答案 B二、非选择题5. (2015江西红色六校第一次联考)下图一为下丘脑对部分生命活动调节的生理 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二为图一中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其中A、B表示有关结构。科学家为了研究下丘脑在动物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取生理状态 良好的成年家兔20只(2.5 kg/只),随机分为5组(甲、乙、丙、丁、戊),每组 4只,戊组为对照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 如图一所示,向甲组家兔体内注射 激素的生理溶液,可使甲组家兔表现出相应的性行为。将乙组家兔的结构 A切断(如图二所示),测定家兔的日均排尿量。则乙组兔的日

28、均排尿量将 。一段时间后,给乙组家兔注射 激素的生理溶液,家兔的排尿量恢复正常。该实验表明下丘脑通过,进而调节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控制尿液量。(3) 如图二所示,将丙组家兔的结构B结扎,再将家兔转移至寒冷环境中。一段时间后,从颈部位抽取静脉血,分别检测血液中激素的含量。贝U丙组兔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情况分别为、。(4) 切断丁组家兔下丘脑与大脑皮层间的联系,测定家兔的体温。则丁组家兔的 体 温 变 化 情 况 最 可 能 是0解析(1)观察图一,是性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作用

29、于性腺,促进性腺分泌性激素,性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性器官的发育,激发并维持 第二性征。所以向甲组家兔体内注射性激素(促性腺激素)的生理溶液,可使甲组家兔表现出相应的性行为。(2) 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产生、垂体释放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 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少尿量。所以将乙组家兔的结构A切断(如图二所示),神经联络断裂,抗利尿激素不能释放,测定家兔的日均排尿量。则乙组兔的日 均排尿量将增加,一段时间后,给乙组家兔注射抗利尿激素的生理溶液,家 兔的排尿量恢复正常。该实验表明下丘脑通过神经控制垂体后叶释放抗利尿 激素,进而调节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控制尿液量。(3) 将丙组家兔的结构

30、 B结扎,下丘脑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不能顺利 运到垂体,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的量减少,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量 减少,由于负反馈调节作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量增加。(4)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与大脑皮层无关,所以切断家兔下丘脑与大脑 皮层间的联系,测定家兔的体温。则丙组家兔的体温变化情况最可能是基本 保持不变。答案(1)性激素(促性腺激素)(2) 增加抗利尿神经控制垂体后叶释放抗利尿激素(3) 增加下降(略有下降)(4) 保持基本稳定B组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 (2015中原名校联考)女性孕期血糖偏高是一种常见现象。下图为进食葡萄糖 后,孕妇与正常女性(非孕妇)血糖浓度变化的数

31、据记录。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血糖浓度的升高是胰高血糖素浓度升高的直接刺激结果B. 孕妇的胰岛B细胞对血糖变化比较敏感,产生胰岛素速度较快C. 孕妇血糖浓度升高的原因可能是体内产生了与胰岛素结合的类似抗体D. 孕妇一旦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就应及时注射胰岛素解析 血糖浓度升高主要是进食后葡萄糖的吸收引起的, A错误;孕妇的胰 岛素分泌速度比正常女性慢,最高含量超过正常女性,B错误;孕妇血糖浓度升高的原因可能是体内产生了与胰岛素结合的类似抗体,导致血糖去路减弱,血糖偏高,C正确;孕妇若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需要控制糖类摄入 量,应谨慎注射胰岛素,D错误。答案 C2. (2015浙江温州十校期中

32、联考)下图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 a b和c表示人体内三种内分泌腺,、和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k 1 h b * cA. a表示垂体,b表示甲状腺,c表示下丘脑B. 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C. 血液中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激素分泌减少D. 幼年时激素和过少会导致成年后身体矮小解析 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可通过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所以,由图可知 a是垂体,b是甲状腺,c是下丘脑,A正 确;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是甲状腺激素。激 素由图中可知,能作用于c和a,B

33、正确;激素水平低,反馈作用弱,激 素分泌增多,C错误;幼年时甲状腺激素过少会导致成年后身体矮小,D错误。答案 C3. (2014湖北襄阳模拟)如下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下列与该图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II;A. 寒冷会促使X分泌激素aB. Y除能分泌激素b外,还能分泌生长激素以及多种促激素,因而是机体调节 内分泌活动的枢纽C. 缺碘地区人的血液中激素b含量低于正常值D. 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通过反馈调节作用,间接地促进自身的合成与分泌 解析 由图形特点确定本题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类试题。对比标准图解可知,X是下丘脑,Y是垂体,Z是甲状腺。机体的某些冷觉感受器感受 到寒冷刺激后,相应

34、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就会产生促甲状腺激素 释放激素(即激素a),且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产生促甲状腺激素 (即激素b), 促甲状腺激素进一步促进甲状腺产生甲状腺激素。碘是甲状腺激素的组成元 素,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合成少,通过负反馈调节使X、丫的活动加强,激素a、b增多。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反馈抑制下丘 脑和垂体的活动,所以甲状腺的活动不仅受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的调 节,同时还受神经控制和碘含量的影响。答案 A4. (2013保定一模)如图表示人体对刺激的反应,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刺激可能来自内环境理化性质的改变或外界环境的变化B. 和均表示神经调节C. 内环

35、境中血糖和pH调节均主要与途径有关D. 剧烈运动时,、途径共同发挥作用维持内环境稳定解析当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发生改变或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机体可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A、D正确;、表示神经调节,B正确;内环境pH调节主要与内环境中的酸碱缓冲对有关,与 内分泌腺联系不大,C错误。答案 C二、非选择题5. (2015江苏如皋模拟)正常人空腹血浆胰岛素浓度为 520卩U/mL,人体血浆 胰岛素浓度的相对稳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给空腹的人口服100 g葡萄糖,正常人、非糖尿病肥胖者及U型糖尿病肥胖者与I型糖尿病人血浆胰岛素浓度 变化对比结果见下图,分析回答:0 153045609

36、() 120150 18(9 时頂加込口服IDO E荊菊糖7二三鏗总镐関鱼疑吕(1)正常人空腹口服葡萄糖后,若同时检测胰高血糖素和血糖含量,变化曲线的峰值分别出现在胰岛素峰值 (填“之前”、“之后”或“同时”),这是因为(2)图示数据说 明,U型糖尿 病肥胖者 分泌胰岛素 量较非糖 尿病肥胖者且高峰(填“提前”或“延迟”)出现。(3)肥胖者血浆胰岛素浓度高于正常人,原因是肥胖者体内脂肪细胞变得肥大,体内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密度 (填“增加”、“降低”或“基本不变”),脂肪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会 ,形成胰岛素抵 抗,易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肥胖者尽早减轻体重,会减少患糖尿病的风险(4)胰岛素含有两条

37、肽链,由51个氨基酸组成。有关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有(填序号) 在胰岛A细胞中合成 含有49个肽键 胰岛素的分泌与内质网和高尔 基体有关胰岛素能促进细胞中糖原的分解解析(1)正常人空腹口服葡萄糖后,血糖浓度先升高,胰岛素接着升高,一段时间后,血糖浓度下降,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浓度上升。原因是口服的 葡萄糖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即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血糖浓度升高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并释放进入血液,胰岛素浓度的升高导致血糖浓度降低,血 糖浓度的降低会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2)据图分析:n型糖尿病肥胖者分泌胰岛素量较非糖尿病肥胖者低,高峰延迟出现。(3)肥胖者血浆胰岛素浓度高于正常人,原因是肥胖者体内脂肪细胞变得肥 大,体内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密度降低,脂肪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会降 低。(4) 胰岛素是在胰岛B细胞中合成的,错误; 由于胰岛素由两条肽链组成,形成时需要脱去49个水分子,形成49个肽键,正确; 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其形成与分泌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正确; 胰岛素能够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错误。答案 (1)之后和之前 口服的葡萄糖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即导致血糖浓度升 高,血糖浓度升高刺激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并释放进入血液;胰岛素浓度 的升高导致血糖浓度降低,血糖浓度的降低会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低延迟降低降低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