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1年级数学下第六单元教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6049469 上传时间:2022-05-07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99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1年级数学下第六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人教1年级数学下第六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人教1年级数学下第六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资源描述:

《人教1年级数学下第六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1年级数学下第六单元教案(5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00以内的加弘和减冻(一)新知识点/A1. 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2. 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3. 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4. 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5. 连加、连减运算式题。教学要求/A1. 会口算loo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2.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建议/A1. 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它是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计算”常与“枯燥”“机械重复”相连,这是由传统数学教学上的缺陷造成的。计算

2、的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原本是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比如,借助教材设计的发新书的情境 ,让学生提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计算方法,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置入有事物、 有情节的探索中,使计算含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再如,借助教材设计的“写字” “发饮料”等,给学生创造结合实际情境提出计算问题和进行计算的空间。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 源,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兴趣和习惯,促使学

3、生形成初步的计算意识。2.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材的设 计已经努力体现了标准的理念,例如,例题、“做一做”等的插图,一般都展现了动手操作、 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学时,可以结合教材,精心设计,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独立思考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例如,教学整 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教材第62页)时,借助发书的场景,让学生进入情境,并从中发现“一共有多少本书”“左边有多少本”等计算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思考和合作交

4、流中了解到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可以用“十”作单位数出结果,还可以根据整十数的组成想出得数 ,还可以为了使学生明白算理、 掌握算法,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解决新的计算问题(教材第62页“做一做”)。之后,让学生看图,通过思考,想出得数。教学中,老师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就给了学生充分探索、思考、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就能实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知识才能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逐渐领悟数学,促使学生与同伴合作交流,才能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3. 组织好练习,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根据标准对

5、数的运算规定有具 体目标,本单元教学,要求学生会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根据一般规律,本单元的口算,学生应做到能正确进行计算,绝大多数学生应达到每分钟做 56 题。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以外,还需要组织好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组织好学生的练习,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要讲究练习形式。练习要以课内为主。注意选择好的练习形式,使每个学生在课内都有较多的练习机会。例如“开火车”“接力” “送信”“对口令” “找朋友”等,都是很好的练习形式。这些练习形式具有游戏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同时也可以给每个学生参与的机会。

6、在教学中,还要根据本班的教学实际和其他客观条件,积极创设运用新颖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练习活动中提高计算能力。(2) 要突出难点,讲究实效。练习不是越多越好。要注意练习的针对性,讲究实效。对比较难掌握,容易出错的内容,要多练,例如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中进位和退位的口算比较难,要突出练习这方面的内容 ;对比较容易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就可以适当减少练的次数。注意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安排练习,减少盲目性,讲究练习效果。(3) 多进行口头练习。小学生书写有一定的困难,并且速度较慢,减少书面练习,多进行口头练习,可以增大练习 容量,也减轻了学生的书写负担。同时 ,口头练习的

7、形式多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除上述要注意的问题外,还应加强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辅导。要注意了解他们的困难 所在,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多给他们参与的机会,帮助他们尽快赶上自己的小伙伴。4. 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是培养人才的需要。根据标准(第一段具体目标)要求,本单元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教材除了穿插编排已学过的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还专门设计编排了需要解决两种数量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教 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为学生创设发现数学问

8、题的情境,为学生创设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 问题的活动。让学生交流自己解决的方法,让学生参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才能有效地培养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不断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并促使应用意识的形成。同时学生运用 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获得的成功,会产生强烈的成就感,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2课时2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4课时3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6课时整理和复习 2课时教学内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材第62页内容及练习十四第 3题。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2

9、.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计算能力和动手能力。3.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童点难点1. 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算理。2. 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教具学具图片或投影、课件、小棒。教学过程,学生读题说出得数。6-3=9-4=5+1=8-5=(2)50里面有5个几?(4)6个十是多少?1. 小黑板或投影出示口算题3+2=2+7=5+1=7-2=2. 口答下面各题。(1) 80里面有几个十?(3)多少里面有7个十?1. 教学例1。(1)用挂图、投影或课件出示例1情景图。学生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学生看电脑演示,老师描述。开学了,老师要为同学们发书。学生

10、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课件演示左边有10本,右边有20本。老师提问:从电脑上你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左边有10本书,右边有20本书) 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算一算一共有多少本书?该怎样分析呢?(左边有10本,右边有20本,求一共有多少本,就是把左边和右边的本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列式是10+20)板书:10+20 课件演示有30本书,老师把其中左边的一包发给一位同学。老师提问:从电脑上你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有30本书,其中一位同学搬走10本) 用我们学过的知识算一算现在还剩多少本?该怎样分析呢?(有30本书,从30本里去掉10本,求还剩多少本。用减法计算,列式是30-10)板书:30-10(2)探

11、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老师提问:10+20和30-10这两道题该怎样算呢?请同学们分小组进行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讨论算法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甲:我们组是这样想的,10加20,因为10里面有1个十,20里面有2个十,1个十加上2 个十是3个十,所以10加20等于30;30减10,因为30里面有3个十,10里面有1个十,用 3个 十减去1个十是2个十,所以30减10等于20。学生乙:我们组通过摆小棒进行计算。先摆一捆表示1个十,再摆上两捆表示2个十,合起来是三捆是3个十所以10加20等于30。2. 教材第62页“做一做”第1题。先让学生看图说图意并独立计算,再和同桌讨论交流,说一说这两道

12、题的计算方法。40+20是4个十加2个十,是 6个十,就是60,所以40+20=6060-20是6个十减2个十,是 4个十,就是40,所以60-20=4060-40是6个十减4个十,是 2个十,就是20,所以60-40=20。3. 教材第62页“做一做”第2题。比一比,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让学生纵向一组一组说一说计算方法。(3加2我是这样想的:3个一加上2个一是5个一 ,3加2等于5;30加20表示3个十加上 2个十是5个十,30加20等于50)比较每组上、下两道题有什么不同?(从题目本身比较,上面每道题是几个一加减几个一,下面每道题是几十加几十或者几十减几十。从计算方

13、法上看,上面每道题几个一与几个一相加、相减,下面每道题是几个十与几个十相加、相减)课堂作业新没计1. 练习十四的第3题。2. 计算下面各题。20+50=20+30=70-50=30+60=20+60=90 -30=80 -70=40 +30=40+10=10 +20=思维训练一个小组的同学站成一队,组长的前面有3人,组长的后面有4人,这个小组一共有多少 人?奕考答案课堂作业新设计1. 40 +3=4340+30=702. 705020905080601070 30思维训练3+4+1=8(人)教材习题教材第62页“做一做”1. 6040202. 550990 220 440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直接

14、将十位上的数字相加减,再在计算的结果末尾添上一个0。 国,激励每一个学生 ,引导学生思考计算 ,掌握了算法。1.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 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 在“探究新知”这一过程中,我创设了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 在动脑观察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备平果参考 教材与学情分析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与 10以内加、减法基本相同,只是计数单位不同,这里以 “十”为计数单位。例如 20+3

15、0,计算时想2个十加3个十是5个十,就是50。这样安排,有助 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教材首先呈现给学生的是一幅发书的情景图 ,生活气息浓厚,吸引学生进入情境。同时呈 现了以“十”为单位点数解决问题的方法。画面上的小精灵请同学们“说一说都是怎样算的” 显示出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相互交流的编写意图,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理念。学生已经学习了 100以内数的认识和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本节课重视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整十数加、减转化成10以内加减的过程。课堂设计说明结合教材,精心准备挂图、投影、课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进入新课

16、的学习。 由富有情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提取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很多 数学问题,增强了问题意识激发了解决问题的欲望。在教学中激励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 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算理,掌握算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知识的迁移,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新知识和10以内加、减法基本相同,只是计数单位不同,它是以“十”为计数单位,渗透了相同数位相加、减的意思。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年 龄特点,注意力开始分散,而且书写较慢,用游戏的方式多进行口头练习,既能增大练习容量,激 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减轻了学生的书写负担。( 第二课时UJ教学内客练习课教材练习十四的

17、第1、第2、第4、第5题。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2.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和观察思考能力。3. 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晅点难点1. 理解整十数连加、连减的算理。2. 掌握整十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教具学其图片投影,课件等。教学过程基本练鸟1. 口算。8- 7=3+2=50+40=30+50=80-70=30+20= 90-60= 80-30 =2. 让学生说一说 & 7和80- 70是怎么算的。3. 口答。30里面有个十。90里面有9个。7个十是里面有6个十。 40里面有个十。 2个十是。探究新知1. 让学生说一说1+3+4和9-

18、4- 3这两道题的计算方法。把上面这两道题改为10+30+40 和 90-40-30。板书:10+30+4090- 40- 30让学生观察并比较,10+30+40和90- 40- 30与1+3+4和9-4- 3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10+30+40和90-40-30这两道题是整十数连加、连减)2. 让学生试算这两道题,再让学生分小组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10+30+40先算10加30等于40,再算40加40等于80;90-40-30先算90减40等于50, 再算50- 30等于20)3. 把10+30+40和90- 40- 30这两道题与1+3+4和9- 4- 3这两道题从计算方法

19、上进行比 较,让学生说一说从中发现了什么。(通过比较,发现它们都是连加、连减式题,分两步来计算,运算顺序相同。10+30+40和90- 40- 30是把几个十连加、连减,而1+3+4和9-4-3是把几个一连加、连减 )国|小黄獭还剩多少个花生?先让学生看图,说题意,弄清楚要解决什么问题,找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条件)。学生说图意。(猴妈妈有50个花生,小黄猴要10个,小棕猴要20个,还剩多少个花生?) 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交流自己的想法。列出算式:50-10-20、50-20-10。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并让其他学生判断这样列式可不可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老师对于学生回答给予充

20、分肯定,并告诉学生随着今后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今天这样的计算也可以用一个式子来完成,以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兴趣。2.投影或课件出示练习十四第5题。(图文题)出示第一个问题:买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需要多少钱?学生独立解答并说一说算法。(买一件上衣需要的50元和买一条裤子需要的 30元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列式为50+30=80)出示第二个问题:付给售货员100元,应找回多少元?学生独立解答后订正答案。(付给售 货员100元应找回20元)出示第三个问题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课堂作业新设计计算下面各题。40+10-20=17-9+8=70-10-20=80-50+60=12-7+2

21、0=30+40-10=20+30+40=5+4-2=7+6-3=40-30+10=雾考答秦课堂作业新设计3016 4090 2560 90710 20教材习题练习十四1. 507080 9030 3050102. 40 +30=7080-80=0 90- 40=509+30=3970+7=7720+20=4060-50=10 95-5=904. 8802205. (1)50+30=80(元)(2) 100- 80=20(元)(3) 略2彌傻券加-值難、歴十券选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整十数 教材第64页内容。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

22、算方法。2. 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寻找数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分小组合作学习并交流体会 ,主动学习的习惯。童点难点1.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 (不进位)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2. 引导学生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计算。教典学其课件、投影、图片、小棒等。教学过程学前准备1. 比一比,填一填。金逊足球比排球 3个,排球比足球 3个。2. 口答下面各题。88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26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34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57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65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3. 口算下面各题。

23、5+3+40=2+6+70=60+20+5=20+40+9=4. 计算下面各题。34 =30+() 34等于几十加几?(34等于30加4)57 =7+() 57等于7加多少?(57等于7加50)如果和上面表示方法一样,那么65=()+()。(65等于60加5)探究新知i. 教学例i。(1)演示课件。让学生说一说从画面上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小林和小红在比赛写字 小林已经写了 25个字,还要写2个字。小红才写了 20个字)课件出示两个问题: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 ?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 ?老师提问:怎样解决这两个问题 ?仔细观察画面,要想解决每一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条 件?(要想求“小林一共

24、要写多少个字?”,我从画面上发现小林已经写了25个字,还要写2个字,把已经写的25个和还要写的2个合并起来,列式是25+2)板书:25+2(要想求“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把小林已经写的25个和小红已经写的 20个合起来,列式是25+20)板书:25+20研究25+2和25+20的计算方法。 比较两道题有什么不同?(根据学生发言老师小结)25+2是两位数加一位数,25+20是两位数加整十数。 小组讨论这两道题怎样算 ?小组交流,汇报讨论结果。甲组同学通过摆小棒计算这两道题。25+2=27先算5+2=7,把单根的和单根的合并。再算20+7=27。25+20=45先算20+20=40把整捆的

25、和整捆的合并;再算40+5=45。乙组同学用分解法计算这两道题。25+2=2725里面有2个十和5个一,25加2也就是再加上 2个一,把5个一和2个一合并是7个一, 再用2个十加7个一是27。25+20=4525里面有2个十和5个一,25加20也就是再加上2个十,把2个十和2个十合并是4个 十,再用4个十加5个一是45。25 十 2 = 2725 +20 = 45丙组同学通过讨论,发现:25加2就是在25的个位上加上 2,25加20就是在25的十位上 加上2。 让学生比较两道题的算法有什么不同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两位数加一 位数和整十数,在计算方法上不同:加一位数是加几个一,在

26、个位上加几;加整十数是加几个十 在十位上加几)2. 教材第64页“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进行计算,订正结果时说一说计算方法。再让学生比较上下两组题有什么不同课堂作业新设计1. 教材第64页“做一做”第2题。2. 计算下面各题。43+5=24+60=77+2=35 +50=23+70=32+20=91 +8=80 +9=参考答案课堂作业新设计1. 809080 90889489972. 4884935279859989教材习题教材第64页“做一做”1. 88904038 889345板书设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两位数加整十数时,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就是几个一和 几个

27、一相加,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1. 在探讨算法时,我加入了图示来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起到了巩固算法的作用。2. 我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 ,并给学生交流、展示的空间。算法的多样化增加了 学生思维的活动量,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机会。备卒果参考教材与学情分析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基础是整十数加一位数和 10以内的加法。两位数加整十数 的基础是整十数加整十数和整十数加一位数。 这节课教材着重解决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问题 它也是后面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基础。教材呈现一幅写字比赛的情景图,并提出“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 ?” “小林和小红已经 写了多少个字?”两个问题。要让学生根据画面上提供的信息数据自

28、己找出解决问题所需要 的信息、数据,然后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教材在算式25+2=匚和25+20=的下面配有两个小朋友摆小棒、交流算法的插图。意在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讨论交流 ,探讨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教材的设计体 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接着,教材上直接提出:“上面两题的算法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在比较中明确两位数加一 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各自的计算方法。通过讨论、对比,突出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即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学生已经扎实掌握了 10以内的加法、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本节课着重解决的是不进位的两位

29、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把计算方法最后抽象到“相同数位的数相加”这一算法,为今后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打好基础。课堂设计说明从开始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到自主探索加法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再到 把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最后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迁移” ,都是在充分调动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紧紧抓住学生知识的生长点,促使其寻找更广阔的伸展空间。整个教学过程,老师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思考、共同探究、共同感悟、共同进步。因此,学生的学习活动必然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生成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学內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5、第6题。教学囱标教材第65页的内容及

30、练习十五第1. 引导学生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和算法。2. 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独立探索新知识的能力,体验探索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童点难点1. 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2.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算法。教具学具课件、投影、小棒等。 Nd 4 丄* 士 塞生淫出比站AAGJfa 七 Jklii 比比 N 血比生 电 N出 Mt .Mt Ate 丄 占士 竺 HUfc 比丄 *. aw mcmi an 空 土-上Mr教学过程基本练习1. 口算。(投影出示)60+15=48+50=4+81 =36+2=70+29=91+7

31、= 23 +40=9+20=20 +23=15+3=2. 计算下面各题,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8+6= 7+9=8+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8 + 4 =12探究新知1. 教学例2。(1) 用课件演示联欢会场景。老师描述:在联欢会上,同学们唱歌跳舞表演节目,老师给他们搬来了饮料。(课件显示桌 上的一箱饮料有24瓶,零散的有9瓶,一名女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瓶?”)(2)求“一共有多少瓶”。 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24+9。板书:24+9 分小组讨论怎样计算 24+9。 组织交流计算方法。甲组代表回答:24+9可以这样算,先把24根小棒凑成30,从9根里面取出6根,凑成30根

32、后,再用30根加上剩下的3根是33根,所以24+9=33;也可以先把9分成6和3,用24加6等于 30,再用30加3等于33。因此算出了有 33瓶。老师板书:24 + 9 = 3324+6=3030+3=33乙组代表回答:24+9,我们是这样算的,通过摆小棒,把单根的合并,4加9是13根,满了 10根打一捆,20+10=30,30+3=33,所以 24+9=33;还可以先把 24分成 20 和 4,4+9=13再用 20+13=33,通过摆小棒想到了24+9的计算方法。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24 十 9 = 33A I20 44+9=1320+13=33丙组代表回答:24+9,我们是这样算

33、的,因为9接近10,把9看成10来算,先用24+10=34,因 为多加了 1,再用34-1 =33。老师板书:24+10=3434-1=3324+9=33同学们分小组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了24+9=33。2. 教材第65页“做一做”第2题。在学生独立计算后,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方法。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老师板书:46 + 7= 5346 + 7 = 538106+7=1340+13=5346+4=5050+3=538+2=108+3=1110+61=7111+60=715+5=1010+30=4040+17=5750+7=575 + 35 =40 48+ 9= 5718+ 封=I AA |I

34、A40 tJL 71_14?508+9=1748+2=50课堂作业新没计3.29+4= 48 +5=9+83=37+9=25+6=思维训练+468()753 ()+295 ()437 () ()()多考篆秦*课堂作业新设计1. 317+4=1120+11=31446+8=1430+14=442.思维训练+468753(54)(60)+29(53) (61)5 (34)37 (41)(33) (42)教材习题 教材第65页“做一做”2.53714057扳书设计 Ja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一位数,在用个位上的数加一位数后,还要加上整十数。1. 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自己探究解题方法,亲身经历

35、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才能发挥学 生的主动性。算法多样化充分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原有的 基础上提高。算法的优化,可使学生从比较中选择出更简便的方法。2. 教学时,我充分放手,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并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避免学生感到枯燥,进 而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另外 ,我还设计了一些开放题,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 起来,做到活学活用。3. 在数学课的教学中,我一直都特别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如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能力、 评价能力。在这节课中,我就花了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去说、去做、去想。 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材的内容分两层:第一层,呈现开联欢会的部分场面,并用图画和对话形

36、式呈现计算问 题和所需要的一个相关数据,图下配有算式。第二层,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讨计算方法。学生有前面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又有动手操作的基 本能力,计算时,不难发现:可以先把24凑成整十数 把9分成6和3,24+6得30,30+3得33;还可 以先算4+9得13,再算13+20得33。下面的两幅图,分别用小学生的话说明上述两种计算方法 用实物图(整捆和单根的小棒)分别显示动手操作的过程。在计算完成的基础上,小精灵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让学生交流自己探索的成果(计算方法)。这样的设计,由学生身边的活动实例引出计算问题,使计算教学蕴含具体的生活内容

37、,对学生产生吸引力;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并显示不同的算法,体现了课程标准 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的理念。从提出问题到动手、动脑探索解 决问题的方法,再到交流成果,都体现了让学生主动参与的编写意图。学生是在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学习本节课的,可以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新知识的生长点去学习新知识。课堂设计说明1. 充分开放教学过程,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整节课设计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参与的机会。引入阶段,在情境的支持下让学生自己提出并确定学习、研究的材料;探究阶段,通过学生自己摆小棒,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来展示、

38、证明自己的计算方法,使研究过程体现开放与自主,努力营造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以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交流与发展。巩固发展阶段,学生根据不同的要求在方框里填数,加深了对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加法的认识,通过小组合作在填的过程中自己发现规律。2. 充分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与联系,使学生经历学习过程。“两位数加一位数”一课,从情境入手,把“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设计 成用学生自己创造的方法来展开和验证,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获得和理解计算方法。使学生在“探究算法一操作验证一交流评价一总结算法”等一系列的活动中感受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 ,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3. 以数学知识为载体,

39、体现课程标准精神,促进学生探索。本节课的设计力图以“两位数加一位数”这一数学知识为载体,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使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建立在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主动建构之上,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课程改革的精神,达到“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 智慧。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 ,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的要求。通过学生自己动手 研究,推导“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进行展示交流,呈现多样化的算法,能较好地使学 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功和研究的乐趣,既使学生理解、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 创新思维,又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感与价值观。*第三课时教学内

40、容练习课练习十五部分习题。教学目标1. 进行巩固练习,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法和算理。2. 提高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童点难点 邑1.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法和算理。2. 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教其学其课件、投影、题卡和信箱。解卄廉辛岩擁中*第杯 AHK塞崔卄*瞬屮科 #*iK廉黑事悔寧彌総惰瞎杯孵* 犧杯#需帯出禱命*崇禅黑卄常犠和 林粗教学过程闫基本练习口算下面各题。(投影出示)26+3=57+5=29+4=26+7=48+5=9+83=49+7=6+18=说一说26+7和9+83的计算方法。26+7=

41、 33A I20 61326+7= 339 + 83 = 929 + 83 = 9210121. 练习十五的第7题。(1)课件演示,老师描述。池塘里有一群活泼可爱的小鸭和小鹅,它们在池塘里快乐地游玩着。观察这个画面,你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有25只鹅和8只鸭)看到这些鸭和鹅,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想知道一共有多少只) 板书:鸭和鹅一共有多少只?(2)用数学知识解决上面的问题。学生独立解答,解答后交流方法。(有25只鸭、8只鹅。把鹅的只数和鸭的只数合起来,就可以求出一共有多少只。用加法计算,列式是25+8=33,所以鸭和鹅一共有 33只)老师板书:25+8=33(只)2. 练习十五的第11题。让

42、学生独立解答,订正结果。再让学生观察体会:左边三个加数不相同,每个数都加上相同 的数“6”,得数相同吗?(得数也不相同)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一个加数(6或34)不变,另一个加数 变化,得数也随着变化。3. 练习十五的第10题。分给每个同学几张题卡,制作写有得数的信箱。要求学生投递时认真计算,投准信箱,不要 把“信件”投错地方。同时,可以选出检查员把关,及时查出投错的“信件”。课堂作业新没计1. 练习十五的第1题。2. 练习十五的第2题。3. 练习十五的第9题。思维训练和分别代表什么数? + =40=()- =72=()1. 39754572317628912. 94973678888775763

43、. 80815455414271课堂作业新设计思维训练 =(20)=(92)教材习题练习十五7. 25+8=33(只)10. 80 +9=8959+8=6784+5=8947+20=6749+4=533+86=8923+30=5339+50=8911. 263183374294第四课时匕_教学内客练习课练习十五部分习题。教学目标 Jii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爱集体、维护集体荣誉的教育。童点难点1. 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2. 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44、教其学具数字卡片,课件等。教学过程综合练耳曰II1. 练习十五第8题。订正答案后,说一说下面这道题的计算方法。25+6=把25分成20和5,先用5+6=11,再用20+11=31。+ 6 = 3120 5I11(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把6分成5和1,先用25+5=30,再用30+1=31。药+爲=31A5 1I3(J2. “用数学”。(练习十五第4题)(1)课件演示。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回收箱中原有56节旧电池,小女孩儿又放进9节)求现在有多少节旧电池 ?(2)小组讨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条件?用什么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3)学生回答:根据画面,原来有56节

45、旧电池,又放进9节,求现在有多少节,就是用原来的56节和又放进去的9节合并,就可求出现在有多少节,即56+9=65(节)。课堂作啦新设计1. 练习十五的第12题。2. 练习十五的第13题。3. 练习十五的第15题。思维训练平平和芳芳都集邮。平平给了芳芳3枚后,两人的邮票同样多。原来平平的邮票比芳芳的多几枚?鑒考答案课堂作业新设计1. 1824303642 48243240 4856642. 35 +7=42(只)3. 597080379290思维训练平平只有把自己比芳芳多的邮票 ,分成同样多的两份,一份给芳芳,另一份自己留下,他俩 的邮票才能同样多。 平平给了芳芳3枚,自己留下的也是3枚,所以

46、,原来平平比芳芳多 6枚邮票。教材习题练习十五4. 56 +9=65(节)8. 203152 8183 8588 99社3再偉势裱-假数凳十券忙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和整十数 教材第69页内容。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和整十数的算理和算法。2. 引导学生独立探索,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童点难点1. 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 (不退位)和整十数的算法和算理。2. 渗透在计算中要把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的算理。教其学其课件、挂图、小棒等。 *KrK 4亠牛壬空 a*. 士 4 & * 斗宀

47、f m *、4 空土 jir比 jbom iACJih 七 ifa 电lit 丄空竺土*业垂列 士吃士 七士 弧比生出比* 出 严匹 m-气空 * 仝 & 士 空jK.rilfa ilK JK M 业mc aw Mf Afc an jH 空 亠亠thhrKt Rp nr fflth KBshs. 7 nr F:?r vT nK T* Mr t h教学过程基本练习1. 填空。73=()+394=()+9054=50+()68- 8=()49=()+() 82=()+()2. 任意说一个两位数,再说出这个两位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探究新知1. 教学例1。(1) 课件演示,老师描述。两位小朋友

48、正在统计图书室的各种图书。让学生说说从画面上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有35本故事书,借出2本。有35本动漫书,借出20本)课件出示两个问题。还剩多少本故事书?还剩多少本动漫书?课件画面显示并同时出现声音。(2) 怎样解决这两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请同学们思考这两个问题。(要解决第一个问题,还剩多少本故事书,就是用35本减去借出的2本,就可以求出还剩多 少本。用减法计算,列式是35- 2)板书:35 -2(要解决第二个问题,还剩多少本动漫书,就是用35本减去借出的20本,就可以求出还剩多少本动漫书。也用减法计算,列式是35-20)板书:35 -20(3)探究算法。老师提问:同学们会计算上面的题吗

49、 ?大家可以先用小棒摆一摆。学生摆小棒,老师巡视指导,学生操作。让学生说一说是如何通过摆小棒,计算上面两道题的。(先摆3捆和5根小棒表示35根小棒,从35根小棒里面去掉2根,也就是从5根里面去掉 2根小棒,还剩3根小棒,和 3捆合起来是3捆3根,是33根)(根据摆小棒的过程,我发现计算35-2,可以把35分成30和5,先用5-2=3再用30+3=33)35 - 2 = 33老师板书:5-2=3 30+3=33(我是这样摆小棒的,先摆上3捆和5根小棒表示35根,减去20就是从小棒里面拿走2捆表示减20,3捆小棒拿走2捆还剩1捆小棒,与5根合并是15根小棒)(根据摆小棒的过程,我发现35-20,就

50、是把35分成30和5,先用30-20=10,再用10+5=15)老师板书:30-20=1035 - 2() = 1510+5=15(4)比较两道题的计算方法。先比较35- 2和35- 20这两道题有什么不同?(35-2是两位数减一位数,35- 20是两位数减整十数) 从计算方法上进行比较,35- 2和35- 20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5- 2和35- 20从计算方法上比较,都要把35分解成30和5,35- 2就用分解出的5去减 2,35-20就用分解出的30去减20)(5)再次体会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课件演示分小棒的过程。2. 教材第69页“做一做”第1题。独立解答,并说一说第1

51、列第2道题的计算方法。(老师板书)26 4 = 226-4=220+2=223. 判断对错,并说一说错在哪儿。37+2=57(? )(37+2应在7上加2把7个一和2个一合并)66-50=61(? )(66减50,是减5个十。所以要用6个十减5个十是1个十,66减50等于 16)98-20=96(? )(98减20,是减2个十。所以要用9个十减2个十是7个十,98减20等于78)39-9=30( )39-30=9( )66-5=61()课堂作业新没计教材第69页“做一做”第2题。思维训练用10颗棋子摆成一个三角形,你能移动其中的3颗,使三角形颠倒过来吗?OO OO O OO O O O课堂作业

52、新设计2030 30思维训练10 2837 3619教材习题教材第69页1. 2224“做一做”44 48436板书设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在两位数的个位上减几;两位数减整十数,在两位数的十位上减几。1. 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创设整理图书的生活情境,既激发了学生探 索数学问题的欲望,同时又给了学生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2. 让学生在根据自己的数学经验收集相关的信息的基础上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着解决 问题,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和理解了数学知识。3. 在这个充满探索和自主体验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好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也培养了学生

53、的创新思维。备卒果参考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系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教学的,既是前面已学加减法知识的进一步扩展 ,同时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最 直接的基础。一年级的学生 ,已经掌握了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材安排的是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退位减法,利用图上提供的情景信息引出可用减法解决的问题,并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列出35-2和35-20两个减法算式。这两个算式一方面反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两种不退位减法;另一方面又为学生在后面的笔算加减法学习中理解为什么要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提前做了铺垫。教材中的情景

54、图为学生提供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它不仅引出了例1和例2的计算,同时还给学生发现其他的数学问题留下了空间。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与过程,教材还安排了两个小朋友摆小棒的插图,插图提示学生也可以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上面的不退位减法。课堂设计说明1.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 ,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使计算教学 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

55、的兴趣与 习惯,促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计算意识。2.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在“探究新知”这一过程中,创设了有意义的问题情 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个学生在动脑观察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 进行交流。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 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3. 组织好练习,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外,还需要组织好练习。第二课时一UJ教学內容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4题。教材第70页内容及练习十六第教学目标1. 掌握两位

56、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2. 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计算方法的过程。3. 感受退位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童点难点1. 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2.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教其学具课件或挂图、小棒等。教学过程学削准备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14-5=13-7=?(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退位减法)我们来11-2=13-8=17-9=15-7=12-3=16-8=老师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做几道题,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27-3=95-4=66-6=老师谈话:将上面的三道题改为 27-8、95

57、-9和66-7,能不能用学过的知识计算这三道题 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如果把两位数分解,分解出的一位数都比要减的数小,不能直接进行 计算)同学们发现两位数个位上的数都比要减的数小,如果直接减,够不够减?(不够减)这三道题该怎样进行计算呢?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探究新知1. 教学例2。(1)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列出减法算式。课件演示例2情景图。让学生仔细看情景图,说一说从情景图中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共有36个足球,其中一个男生借走8个)课件出示:还剩多少个足球?老师提问: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一共有36个足球,借走8个,从36个里面减去8个就可以求出还剩多少个足球。列

58、式是36-8)板书:36- 8(2)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动手摆小棒,分组讨论36-8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说一说摆小棒的过程。 (先摆3捆6根表示有36根小棒,6根里面不够减8根,不 能用6减8,打开1捆和6根合并,是 16根,从16根里面去掉8 根,还剩8根,再和另外2捆合并 是28根)还有没有其他摆小棒的方法 ?(从6根单根的里面不够拿 8根,就打开1捆从里面拿8根, 还剩2根,再和2捆还有6根小棒合并是28根小棒)在摆小棒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 36-8的计算方法。说一说你的方法。方法一:先把36分成20和16,用16-8=8,再用8+20=28。16-8=820+8=28方法二:还可以把36分成26和10,用10- 8=2,再用26+2=28。(1)用不同的方法都可以计算出36-8=28。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2. 教材第70页“做一做”第2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