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液矿床类型及特征实用教案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86048126 上传时间:2022-05-07 格式:PPTX 页数:40 大小:89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热液矿床类型及特征实用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热液矿床类型及特征实用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热液矿床类型及特征实用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资源描述:

《热液矿床类型及特征实用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液矿床类型及特征实用教案(4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使热液矿床的知识系统化,清楚地反映热液矿床的自然属性;便于不同类型矿床的对比,并有利于进行成矿预测。按温度、深度分类按矿床成因、矿床模式(msh)(msh)分类矽卡岩型矿床斑岩型矿床高中温热液矿床低温热液矿床第七章第七章 热液矿床类型热液矿床类型(lixng)(lixng)及特征及特征第一节热液矿床第一节热液矿床(kungchung)分类分类第1页/共40页第一页,共40页。第七章第七章 热液矿床类型热液矿床类型(lixng)(lixng)及特征及特征第二节矽卡岩型矿床(kungchung)一、概述一、概述(i sh)产于中酸性侵入体与碳酸盐类岩石、或其它含Ca、Mg质岩石接触带或附近,由含矿

2、气水溶液的交代作用形成,并与矽卡岩在成因上和空间上有关的矿床,通称为接触交代矿床或矽卡岩矿床。接触交代矿床是富铁、富铜的主要来源。铜占富铜总储量的第二位;铁占富铁矿总储量的第一位。第2页/共40页第二页,共40页。第七章第七章 热液矿床热液矿床(kungchung)(kungchung)类型及特征类型及特征二、矿床二、矿床(kungchung)形成条件形成条件1、物理化学条件 温度:整个矽卡岩矿床形成温度在900200,矽卡岩矿物:(900300)主要在超临界状态下形成金属矿物:600200在热液作用下形成。 压力(yl):中深浅深(14.5公里)多数矿床形成在2公里几百米范围内,在该条件下,

3、石灰岩能分解为CO2、CaO,参与成矿作用。2、岩浆岩条件有利于矽卡岩矿床形成岩浆岩,主要是中酸性侵入岩,特别是钙碱性系列的钾、钠含量偏高的中酸性侵入岩。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闪长岩。第3页/共40页第三页,共40页。第七章第七章 热液矿床类型热液矿床类型(lixng)(lixng)及特征及特征2、岩浆岩条件以上种类岩石对于不同的矽卡岩矿床有成矿专属性:铁矿:(中性(zhngxng)及中酸性)闪长岩、石英闪长岩(闪长岩类)铜、铅、锌矿:(中酸性)花岗闪长岩及花岗岩W、Sn、Mo:(酸性)斜长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白岗岩在钙碱性系列岩石中,碱质越高,愈有利于成矿。铁矿与富Na的闪长岩关系密切

4、。 Cu矿富K的花岗闪长岩及石英二长岩有关。W、Sn、Mo富K的花岗岩有关。第4页/共40页第四页,共40页。第七章第七章 热液矿床热液矿床(kungchung)(kungchung)类型及特征类型及特征3、围岩条件形成矽卡岩有利的围岩,主要是各种碳酸盐岩石或含碳酸盐矿物的岩石(石灰岩、大理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泥灰岩及钙质页岩(y yn)等);其次是部分含钙质的火山岩(安山岩、英安岩、凝灰岩)。我国矽卡岩矿床的围岩,绝大多数碳酸盐类岩石。4、构造条件矽卡岩矿床形成的构造条件,可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侵入体与围岩接触带构造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带,是含矿热液活动的有利场所,同时也是形成矽卡岩矿床的

5、有利地段。接触带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第5页/共40页第五页,共40页。第七章第七章 热液矿床热液矿床(kungchung)(kungchung)类型及特征类型及特征4、构造条件 侵入体与围岩接触带构造按接触面与围岩的产状关系:整合接触:接触带的产状与围岩产状基本一致,这种接触关系多数不利于成矿(chn kun)。但有时也可形成似层状矿体。不整合接触:接触带产状与围岩产状斜交。当围岩向侵入体斜交时,更有利于矿化的形成。 根据接触面上下岩性关系: 平盖接触:围岩覆盖在岩体之上,矿体与矽卡岩体的产状十分平缓呈似层状,常与围岩的产状一致。这种情况比较少见。超覆接触:侵入体超覆于围岩之上,常形成富矿体内

6、凹进的部位,有利于成矿(chn kun),因这一部位热液易集中,围岩破碎。第6页/共40页第六页,共40页。第七章第七章 热液矿床类型热液矿床类型(lixng)(lixng)及特征及特征平盖接剖面图1灰岩;2岩浆岩;3矿体(kun t);4钻孔第7页/共40页第七页,共40页。第七章第七章 热液矿床类型热液矿床类型(lixng)(lixng)及特征及特征超覆接触(jich)剖面图1闪长岩;2石榴石透辉石柱石矽卡岩;3蚀变闪长岩;4大理岩;5透辉石矽卡岩;6闪长玢岩岩墙;7矿体;8含黑云母透辉石闪长岩第8页/共40页第八页,共40页。第七章第七章 热液矿床热液矿床(kungchung)(kung

7、chung)类型及特征类型及特征某地锡石(x sh)硫化物矿床地质图1上三叠系泥质灰岩、灰岩互层(T2K21);2下三叠系灰岩、白云质灰岩互层(T2K12);3上三叠系灰岩(T2K21);4变辉绿岩;5含斑黑云母花岗岩及其过渡带;6矽卡岩;7矿体(Cu、Zn、Pb、Be);8断层第9页/共40页第九页,共40页。第七章第七章 热液矿床热液矿床(kungchung)(kungchung)类型及特征类型及特征4、构造条件 围岩层理、层间破碎带围岩层理本身就是一种构造薄弱带,具备很高孔隙度为矿液的流动和矿南沉淀创造了通道和场所,所以接触带附近层理发育的围岩中常有矽卡岩矿床形成。薄层碳酸盐围岩较厚层易

8、于(yy)成矿。在不同岩性的岩层之间,常有因构造活动而产生的层间断裂及层间破碎带,由于这些构造存在,为热液提供了活动场所,有利发生强烈的交代作用,常形成规模较大的矽卡岩矿床,甚至在远离侵入体的地方也能形成矿床。第10页/共40页第十页,共40页。第七章第七章 热液矿床类型热液矿床类型(lixng)(lixng)及特征及特征4、构造条件 断裂和裂隙 区域性断裂控制着岩浆活动及岩浆岩的分布,矽卡岩矿床的形成和其它类型热液矿床一样常受次一级断裂和裂隙的控制。尤其是穿过接触带的构造断裂,对矿床的形成起着显著的作用。可作为导矿构造,控制着矽卡岩体的分布,本身具微弱的矿化;可作为含矿构造控制着矿体的分布,

9、有些(yuxi)矿床中矿体几乎全部沿断层分布。第11页/共40页第十一页,共40页。第七章第七章 热液矿床类型热液矿床类型(lixng)(lixng)及特征及特征4、构造条件 断裂和裂隙 区域性断裂控制着岩浆活动及岩浆岩的分布,矽卡岩矿床的形成和其它类型热液矿床一样常受次一级断裂和裂隙的控制。尤其是穿过接触带的构造断裂,对矿床的形成起着显著的作用。可作为导矿构造,控制着矽卡岩体的分布,本身具微弱的矿化;可作为含矿构造控制着矿体的分布,有些矿床中矿体几乎(jh)全部沿断层分布。第12页/共40页第十二页,共40页。第七章第七章 热液矿床类型热液矿床类型(lixng)(lixng)及特征及特征某地

10、铁矿地质剖面图(示:断裂破坏的接触带构造)1表土(biot);2灰岩;3闪长岩;4矽卡岩化闪长岩;5断裂带;6矿体第13页/共40页第十三页,共40页。第七章第七章 热液矿床类型热液矿床类型(lixng)(lixng)及特征及特征4、构造条件褶皱构造褶皱构造常为矿体提供(tgng)赋存空间,矿体常产在褶皱轴面附近,特别是当褶皱发生弯曲,形成方向、性质不同的褶曲处,形成矿体的可能性最大。我国矽卡铜矿,几乎大部分都产在背斜翼部,与一般情况有别。 捕虏体构造岩浆岩体侵入到围岩中时,常将围岩碎块捕虏到岩体中,有的捕虏体可很大,捕虏体与岩浆的接触带可达几十米几百米。交代捕虏体可形成相当大规模的矿体。第1

11、4页/共40页第十四页,共40页。第七章第七章 热液矿床热液矿床(kungchung)(kungchung)类型及特征类型及特征三、地质三、地质(dzh)特征特征1、矿体特征形态以不规则状为主,另有似层状,巢状、脉状等,矿体规模以中小型为主。主要产生接触带附近,偏向围岩侧较多。产状:根据矿体与关系分 同时型: 矿体与围岩(矽卡岩)同时形成,金属矿物均匀地分布在矽卡岩中。矿体与矽卡岩的形态完全一致,整个岩体含矿量达到工业要求,整个岩体即矿体。 继承型:矿体晚于矽卡岩形成,矿体产在矽卡岩内部的构造裂隙(li x)中,矿体产出的空间位置没有超出矽卡岩的范围。 叠加型:矿体的形成晚于矽卡岩,矿体除了产

12、在矽卡岩内部外,还有产在矽卡岩以外的围岩中。成矿溶液和成岩溶液的侵入途径和富集地点均不同。第15页/共40页第十五页,共40页。第七章第七章 热液矿床热液矿床(kungchung)(kungchung)类型及特征类型及特征2、矿石特征矿石成分钙矽卡岩矿物:钙矽卡岩:石榴石类(CaAlCaFe)辉石类(钙铁系列)、角闪石、硅灰石、富Ca硅酸盐矿物;镁矽卡岩:镁橄榄石、透辉石、尖晶石、硼镁石、金云母等,富镁硅酸盐矿物。金属矿物:以氧化物为最普遍,特别是磁铁矿、赤铁矿、白钨矿等,锡石。常见硫化物: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Mo矿、磁黄铁矿、辉铋矿结构以粗粒结构为特征,因为有形成的温度高,有挥发性气体的

13、存在。交代作用形成的各种结构非常普遍。构造(guzo)块状、浸染状构造(guzo)为主,另外有条带状,晶洞构造(guzo)。第16页/共40页第十六页,共40页。第七章第七章 热液矿床热液矿床(kungchung)(kungchung)类型及特征类型及特征3矿床(kungchung)的分带矿床(kungchung)的矿物组合在空间上常可分带(矽卡岩分带) 内带靠侵入体一侧的主要由不含水的硅酸盐矿物组成的矽卡岩带,这一带的金属氧化物较多(气液交代岩浆岩形成)。 外带靠围岩一侧的除少量不含水的石榴石、辉石外主要由含水硅酸盐矿物组成的矽卡岩带,产金属硫化物。第17页/共40页第十七页,共40页。第七

14、章第七章 热液矿床类型热液矿床类型(lixng)(lixng)及特征及特征四、成矿四、成矿(chn kun)过程过程根据矽卡岩矿床的形成过程,一般可分为两期:矽卡岩期 n和石英硫化物期,在此两期中又可按矿物生成顺序和组合 n的不同,分为五个成矿阶段。1、矽卡岩期 主要形成各种钙镁硅酸盐矿物和铝硅酸盐矿物,无石英生成。早期矽卡岩阶段(干矽卡岩阶段)矿物在高温超临界条件下以气化作用形成的。脉石矿物以岛状、链状的无水硅酸盐为主,气水溶液中的少量(sholing)铁进入硅酸盐矿物的晶格无矿石矿物形成,故称“无矿阶段”。第18页/共40页第十八页,共40页。第七章第七章 热液矿床热液矿床(kungchu

15、ng)(kungchung)类型及特征类型及特征晚期矽卡岩阶段(湿矽卡岩阶段)在临界点附近条件下形成的,表现气水热液对早期(zoq)(zoq)形成矽卡岩进行交代,形成大量复杂链状含水硅酸盐矿物,阳起石、角闪石、透闪石等,这时由于温度降低气水热液中的铁将不再全部加入到硅酸盐矿物晶格中,而与氧结合形成磁铁矿,因此阶段出现大量磁铁矿,又称为“磁铁矿阶段”。氧化物阶段在高温热液条件下进行的(临界点以下)。脉石矿物为硅酸盐矿物,主要为层状和架状硅酸盐,云母类矿物有金云母、白云母及少量黑云母。长石类矿物主要有正长石和酸性斜长石,此外还有少量石英。矿石矿物主要为氧化物和含氧盐。白钨矿、锡石、赤铁矿、少量磁铁

16、矿及铍的硅酸盐矿物。后期有少数硫化物形成、辉钼矿、磁黄铁矿等高温硫化物。第19页/共40页第十九页,共40页。第七章第七章 热液矿床类型热液矿床类型(lixng)(lixng)及特征及特征2、石英硫化物期二氧化硅一般不再全部和钙、Mg、Fe、Al成分一起形成矽卡岩矿物,而独立形成大量石英,此外还有大量金属(jnsh)硫化物形成。包括二个矿化阶段。早期硫化物阶段在高中温热液条件下完成。形成的脉石矿物主要是层状硅酸盐绿泥石族、绿帘石族矿物,碳酸盐和石英、萤石,这些矿物主要是交代早期形成的硅酸盐矿物而成。形成的矿石矿物主要出现铁铜硫化物: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毒砂 、辉钼矿、辉铋矿等。又称铁铜硫

17、化物阶段。晚期硫化物阶段形成条件为中温热液,这一阶段中石英和碳酸盐明显增加。 硫化物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铁矿,另外还有部分黄铜矿,此阶段又称铅锌硫化物阶段。 第20页/共40页第二十页,共40页。第七章第七章 热液矿床类型热液矿床类型(lixng)(lixng)及特征及特征五、矿床五、矿床(kungchung)类型类型1磁铁矿赤铁矿矿床是我国富铁矿石的主要来源,规模以中小型为主。矿床主要与中性及弱酸性的火成岩有关(闪长岩、石英闪长石、花岗闪长岩)。矿体为似层状、巢状、透镜状等形态(xngti)。矿石以致密块状为主,矿石矿物主要是磁铁矿,部分赤铁矿及假象赤铁矿,可有少量硫化物出现(黄铜矿、黄

18、铁、方铅矿、闪锌矿、闪锌矿)可综合利用Cu、Mo。在长江中下游分布非常广,以湖北大冶铁矿最为著名。2黄铜矿磁黄铁矿矿床矿床主要与中性和弱酸性火成岩有关(如:二长岩、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矿体主要受接触带构造控制呈透镜状、脉状或不规则状。常形成致密块状硫化物矿体。矿石矿物最主要的是黄铜矿,及少量斑铜矿。矿石含铜可达28%,矿石非常富。长江中下游铜官山钙矽卡岩铜矿床,河北寿王坟镁矽卡岩铜矿床。第21页/共40页第二十一页,共40页。第七章第七章 热液矿床类型热液矿床类型(lixng)(lixng)及特征及特征3白钨矿矿床我国南岭地区分布较多,湖南瑶岗仙、柿竹园等。4锡石(x sh)

19、硫化物矿床云南个旧、广西大厂、湖南的柿竹园。5辉钼矿矿床辽宁杨家杖子6铍矿床湖南香花岭7硼矿床辽宁硼镁铁矿第22页/共40页第二十二页,共40页。斑岩型矿床:品位低、规模大,主要产于斑岩中及其内外接触带附近的细脉浸染型矿床。矿床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和岛弧构造环境;矿床出现中生代和新生代,其次为晚古生代;与矿床有成因及时空关系的有闪长玢岩、安山玢岩、花岗闪长斑岩、石英闪长斑岩等中性,中酸性浅成、超浅成侵入体;一般具有面型矿化蚀变,分带性明显(mngxin);矿石细脉浸染状构造;角砾岩筒或角砾岩脉是重要的控矿构造。第七章第七章 热液矿床热液矿床(kungchung)(kungchung)类型及特征类

20、型及特征第三节斑岩型矿床(kungchung)第23页/共40页第二十三页,共40页。矿床多产于陆相火山盆地的中酸性斑岩体及其围岩中,常成带状分布。矿体形态主要受地质条件控制,如全岩矿化,则矿体多呈柱状、筒状;若沿接触带矿化,则多呈环状、似层状;若岩体沿内外(niwi)构造破碎带成矿,则多呈脉状、不规则状等。矿石具浸染状、脉状、细脉-浸染状及块状、角砾状等构造,如钾化带为浸染型,石英-绢云母化带为细脉-浸染状,青盘岩化带为脉状。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铜矿、斑铜矿、辉钼矿、黝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磁铁矿、辉铋矿、金银等矿物,常伴生黄铁矿;非金属矿物多为石英、重晶石等。矿石品位一般较低,成分简单易

21、选,且伴生有益组分多如Mo、Au、Ag、Pb、Zn等第七章第七章 热液矿床热液矿床(kungchung)(kungchung)类型及特征类型及特征一、斑岩型铜矿床一、斑岩型铜矿床(kungchung)第24页/共40页第二十四页,共40页。第七章第七章 热液矿床类型热液矿床类型(lixng)(lixng)及特征及特征围岩蚀变蚀变:核心带钾化带石英绢云母化带泥化带青盘岩化带;矿化: 钼(铜)矿化铜(钼)矿化铅锌矿化金矿化;矿化类型(lixng):浸染状 细脉浸染状 细脉状 脉状第25页/共40页第二十五页,共40页。第七章第七章 热液矿床类型热液矿床类型(lixng)(lixng)及特征及特征规

22、模大,是目前最重要(zhngyo)的铜矿床工业类型,占已探明铜矿总储量的50%,如智利、美国、秘鲁;埋藏浅,易开采;伴生组分多,可综合利用第26页/共40页第二十六页,共40页。玢岩铁矿是指产于陆相火山岩分布区,与安山质、玄武质岩浆的火山活动有关的一组铁矿床;与辉长闪长玢岩关系非常密切的一组铁矿床。有利形成玢岩型铁矿床的构造位置是活动大陆边缘内侧受洋壳俯冲作用影响形成的陆相断陷火山岩盆地。成矿的断陷盆地内富碱偏基性的中性火山活动强烈,主要(zhyo)岩石类型为辉石闪长玢岩、闪长玢岩、钠长斑岩、辉石粗安岩、玄武粗安岩、粗面岩等。成矿主要(zhyo)与次火山岩有关,成矿作用跨越了岩浆阶段和热液阶段

23、。第七章第七章 热液矿床类型热液矿床类型(lixng)(lixng)及特征及特征二、玢岩型铁矿床二、玢岩型铁矿床(kungchung)第27页/共40页第二十七页,共40页。第七章第七章 热液矿床类型热液矿床类型(lixng)(lixng)及特征及特征第28页/共40页第二十八页,共40页。a、产于岩体中的凸镜状、囊状、网脉状及脉状矿体(陶村式);b、产于岩体顶部(dn b)及边部的脉状、筒状矿体(凹山式);c、产于接触带附近的似层状、凸镜状矿体(梅山式、凤凰山式、向山式、姑山式、);d、产于远离次火山岩体的层状、似层状矿体(龙旗山式、竹园山式)及脉状矿体(龙虎山式)。第七章第七章 热液矿床类

24、型热液矿床类型(lixng)(lixng)及特征及特征第29页/共40页第二十九页,共40页。矿石矿物组合及结构(jigu)(jigu)构造因不同成因的矿体而异:陶村式为钠柱石- -透辉石- -磷灰石- -磁铁矿组合,浸染状、细脉状、网脉状构造;凹山式为阳起石(透辉石)- -磷灰石- -磁铁矿组合,伟晶结构(jigu)(jigu),脉状、 网脉状及角砾状构造;梅山式为透辉石- -石榴石- -磷灰石- -磁铁矿组合,自形、半自形粒状交代结构(jigu)(jigu)、块状及脉状构造、凤凰山式为透辉石(阳起石、碱性长石)- -金云母- -磷灰石- -磁铁矿组合,块状、角砾状、网脉状构造;龙旗山式及龙

25、虎山式为石英- -赤铁矿- -镜铁矿组合,块状、条带状、角砾状、脉状构造。矿体围岩蚀变强烈,通常由次火山岩体向上、向外可分为以岩体边部钠长石化为主的下部浅色蚀变带,接触带附近以方柱石化、透辉石化、石榴石化、绿帘石化、阳起石化为主的深色蚀变带,远离接触带火山岩中以硬石膏化、硅化、泥化、黄铁矿化、次生石英岩化为主的上部浅色蚀变带。第七章第七章 热液矿床类型热液矿床类型(lixng)(lixng)及特征及特征第30页/共40页第三十页,共40页。第七章第七章 热液矿床热液矿床(kungchung)(kungchung)类型及特征类型及特征第四节高中(gozhng)温热液矿床1 1、形成条件1 1)温

26、度300-600300-600,压力为2 2107107108Pa108Pa,形成深度相当于4.5-4.5-1.0km1.0km,浅成高温热液矿床形成深度可小于1km1km,压力小于2 2107 Pa107 Pa。2 2)岩浆岩:主要为深成相的酸性侵入体,浅成高温热液矿床主要与超浅成侵入岩或次火山岩有关(yugun)(yugun)。3 3)围岩:化学性质稳定的硅铝质岩石4 4)构造:区域性的深大断裂,控矿构造为花岗岩内部的裂隙、内外接触带及其附近; 一、高温热液矿床一、高温热液矿床第31页/共40页第三十一页,共40页。第七章第七章 热液矿床热液矿床(kungchung)(kungchung)

27、类型及特征类型及特征2 2、成矿作用方式(fngsh)(fngsh)充填方式(fngsh)(fngsh)为主,交代方式(fngsh)(fngsh)次之3 3、矿床特征1 1)矿体形态:主要为脉状、串珠状和不规则状,常呈定向雁行式排列,也可见扁豆状或似层状矿体;主要分布于岩体内部和顶部;矿床规模多为中小型。2 2)矿石组分:氧化物为主(FeFe、W W、SnSn),高温硫化物(辉钼矿、辉铋矿、磁黄铁矿、毒砂)3 3)矿石结构构造:粗粒结构、交代结构为主,角砾状构造、对称带状构造、梳状构造4 4)围岩蚀变:云英岩化、钠长石化、钾长石化、电气石化等。5 5)矿床类型:黑钨矿- -石英脉型(江西西华山

28、钨矿),锡石- -石英脉型第32页/共40页第三十二页,共40页。第七章第七章 热液矿床类型热液矿床类型(lixng)(lixng)及特征及特征西华山钨矿床地质略图 1第四系 2寒武系统下上部 3寒武系中统(zhn tn)下部 4寒武系中统(zhn tn)中部 5寒武系中统(zhn tn)上部 6gl-l变斑状中粒花岗岩 7gl-l中粒黑云母花岗岩 8gl-2变斑状中细粒花岗岩 9gl-8斑状细粒花岗岩 10gl-3细粒石榴石自变质花岗岩 11硅化带 12断层 13推测地层界线 14实测地质界线 15地层产状 16矿化石英细脉第33页/共40页第三十三页,共40页。第七章第七章 热液矿床热液矿

29、床(kungchung)(kungchung)类型及特征类型及特征充填交代(jiodi)(石英脉)型钨矿床模式图1-砂岩、粉砂岩、变质砂岩、板岩;2-花岗岩;3-石英脉型矿床;4-伟晶岩型矿床5-云英岩型矿床;6-花岗岩型矿床;7-“五层楼”结构(A-1线脉带;A-2细脉带;A-3细-大脉带;A-4大脉带;A-5尖灭带);8-“三层楼”结构(B-1线细脉带;B-2大(细)脉带;B-3尖灭带)第34页/共40页第三十四页,共40页。第七章第七章 热液矿床类型热液矿床类型(lixng)(lixng)及特征及特征1 1、形成条件1 1)温度压力:200-300200-300,压力为1071075 5

30、107Pa107Pa,形成深度相当于2.0-0.5km2.0-0.5km左右2 2)岩浆岩:矿床(kungchung)(kungchung)多与中小型、中深成、中酸性侵入体有关,但也可见部分矿床(kungchung)(kungchung)与岩浆岩没有明显的成因和空间联系3 3)构造:区域性深大断裂的次一级构造大断裂地区,控矿构造为围岩中的裂隙4 4)围岩:沉积岩(如硅铝质岩、碳酸盐岩)、变质岩或火山岩2 2、成矿作用方式交代方式为主,充填方式次之二、中温热二、中温热(wn r)液矿床液矿床第35页/共40页第三十五页,共40页。第七章第七章 热液矿床类型热液矿床类型(lixng)(lixng)

31、及特征及特征3 3、矿床特征1 1)矿体形态:因成矿作用的不同而不同,充填作用形成的矿体多为规则脉状、网状、鞍状;由交代作用形成的矿体常见似层状,次为扁豆状、囊状和柱状;矿床规模以大中型居多。矿体产于侵入体内外接触带,尤其是侵入体外围的岩石中2 2)矿石成分:矿石矿物(kungw)(kungw)成分复杂,但主要以金属硫化物为主,氧化物次之,自然元素3 3)矿石组构:中等粒度结构为主,交代溶蚀结构,浸染状、带状、脉状构造4 4)围岩蚀变: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等第36页/共40页第三十六页,共40页。第七章第七章 热液矿床类型热液矿床类型(lixng)(lixng)及特征及特征桃林铅

32、锌矿区地质(dzh)构造图1第四系;2上白垩统第三系;3寒武系志留系;4震旦系;5冷家溪群第五组;6冷家溪群第四组;7冷家溪群第三组;8冷家溪群第二组;9冷家溪群未分组;10燕山期侵入体;11NW向压性断裂;12NW向倒转向斜;13NW向扇状背斜;14EW向向斜;15EW向扭性断裂;16新华夏系压扭性断裂;17华夏式扭性断裂;18地质(dzh)界线;19地层不整合界线第37页/共40页第三十七页,共40页。第七章第七章 热液矿床热液矿床(kungchung)(kungchung)类型及特征类型及特征第五节低温(dwn)热液矿床1 1、形成条件1 1)温度压力:200-50200-50,压力小于

33、107Pa107Pa,形成深度多为几百米至地表范围2 2)岩浆岩:矿区附近较大范围内基本无岩浆岩出露,矿床与岩浆岩无明确关系3 3)构造(guzo)(guzo):往往受褶皱和围岩层间断裂等小规模构造(guzo)(guzo)控制4 4)围岩:主要以碳酸盐岩、火山岩为主2 2、成矿作用方式充填方式为主,交代方式次之第38页/共40页第三十八页,共40页。第七章第七章 热液矿床类型热液矿床类型(lixng)(lixng)及特征及特征3 3、矿床特征:矿体形状脉状、似层状1 1)矿体形状:由充填作用(zuyng)(zuyng)形成的矿体主要呈脉状、透镜状、似层状;由交代作用(zuyng)(zuyng)形成的矿体主要为囊状、似层状和层状浸染体等。矿产规模大小不等,多为中型。2 2)矿石成分:低温矿物组合:Hg-As-Sb Hg-As-Sb 辰砂、雄黄、雌黄、辉锑矿3 3)矿石组构:矿石多为细粒结构,具细脉状、网脉状、角砾状、胶状、皮壳状、晶洞状等构造。4 4)围岩蚀变:高岭土化、明矾石化、重晶石化、石膏化等第39页/共40页第三十九页,共40页。感谢您的观看(gunkn)!第40页/共40页第四十页,共40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