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套学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86031045 上传时间:2022-05-06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1.1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套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套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套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资源描述: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套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套学案(5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word选修4化学反响原理绪言学案班级【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本教材的容,即化学反响原理的研究围;2、引导学生学习“有效碰撞概念模型、活化分子、活化能的概念,并对化学反响原理的学习方法有初步的领会;3、了解催化剂的作用和研究意义。【重、难点】“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的学习。一、本书研究的主要容1化学反响与能量:反响热的计算;2化学反响速率和化学平衡;3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酸、碱、盐的本质;4电化学:原电池、电解池二、简化后的有效碰撞模型有效碰撞:能够导致化学键断裂,引发化学反响的碰撞。思考 为什么有些碰撞无效,而有些碰撞有效?_。三、活化分子和活化能1、活化分子:_。思考活化分子发

2、生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吗?_。2、活化能:_。 思考 活化能的大小决定了化学反响的难易,它会影响反响热的大小吗?_。3、活化能的作用是什么?_。4、提供“活化能的途径有哪些?_。四、催化剂1、催化剂的作用2、催化剂的研究意义【课后反思】1、查漏知识点: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反响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时学案班级教学目标:1了解焓变的含义2理解反响热与焓变的关系,与键的断裂与生成的关系教学重点:反响热与焓变的关系。教学容:回顾:1化学反响中的能量变化放热反响与吸热反响物质发生化学反响时常伴有_,在一般化学反响里,常表现_。常见的放热反响有_、_。常见的吸热反响有_、_。化学反响中的能量变化的本质原因化学

3、反响中的能量变化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响中的能量变化与反响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_有关。如果反响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在发生化学反响时_;如果反响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在发生化学反响时_引入:反响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是什么?阅读P2:一、1焓和焓变1焓2焓变H2反响热定义:在化学反响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通常叫反响热符号:用_表示 单位;一般采用_。可直接测量,测量仪器叫量热计反响热产生的原因微观讨论P2-3 以H2(g) + Cl2(g) = 2HCl(g)为例:化学键断裂时需要_,化学键形成时需要_。_即为反响热6反响热表示方法反响热是表示化学反响过程中整

4、个体系的能量即焓增加或者减少的量值,H =H产物H反响物思考:焓增加-吸热-如此用“表示;焓减少-放热-如此用“表示。填“+或“练习:1 1molC与1molH2O(g)反响生成1molCO(g)和1molH2(g),需吸收131.5kJ的热量,该反响的反响热为H=kJ/mol。2 拆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如此1molN2生成NH3的反响热为,1mol H2生成NH3的反响热为。【课后反思】1、查漏知识点:2、主要错题:作业:P6页1、2题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反响与能量的变化第2课时学案班级教学目标:掌握热化学方程式

5、的书写教学重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容:一热化学方程式-既能明确化学反响中物质的变化,又能明确能量变化的方程式。1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须知事项:需注明反响的温度和压强;因反响的温度和压强不同时,其H不同。对于25、101KPa时进展的反响可以不注明要注明反响物和生成物的状态。不同物质中贮存的能量不同如:H2 (g) + O2 (g) = H2O(g);H=-241.8 kJ/molH2(g) + O2 (g) = H2O(l);H=-285.8 kJ/mol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它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对于一样物质的反响,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也不同。详细阅读P4

6、资料如:H2(g) + Cl2(g) = 2HCl(g);H=-184.6 kJ/molH2(g) + Cl2(g) = HCl(g);H=-92.3 kJ/mol书写如下反响的热化学方程式1、1molN2(g)与适量O2(g)反响生成NO (g),需吸收68kJ的热量;2、2molCu(s)与适量O2g)反响生成CuO(s),放出314kJ热量;随堂训练:1、如下说确的是 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响一定是吸热反响B、放热的反响在常温下一定很易发生C、反响是放热的还是吸热的必须看反响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D、吸热反响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发生2、1molKJ的热量,在标准状况下,1m3

7、甲烷完全燃烧可放出的热量为 A、890.3KJ B、39745.5KJ C、1979KJD、19855KJ3、1gKJ热,如下表示该反响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答案是 A、H2g+12O2g=H2 OlH=285.8 KJmol1B、2H2g+O2g=2H2O(l) H= 142.9 KJmol1C、2H2 +O2 =2H2 O H= 571.6 KJmol1D、2 H2g+O2g=2H2 OlH=571.6 KJmol1 4、 4g CO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放出 9. 6kJ热量,写出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课后反思】1、查漏知识点: 2、主要错题:作业:P6页3、4题第一章 第二节 燃烧

8、热 能源学案班级教学目标:理解燃烧热的概念,认识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开展的重要根底,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燃烧热的概念。教学容:一、燃烧热1、反响热的分类根据反响的情况不同,反响热可分多种,例如_、 _、_等,其中以跟燃料品质相关的_实际应用较广。2、燃烧热1定义: _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要点:条件:_。量:_。 对象:_。反响程度:_。产物稳定性:_不可再燃且状态稳定燃烧热是反响热的一种,H为“_或H_。3.燃烧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以燃烧1mol可燃烧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4.燃烧反响中热量的计算:关系式:热量=可燃物物质的量燃烧热练习1、写出如下可

9、燃性物质燃烧的稳定产物 C:_ H2:_ CH4:_ 金刚石:_ 乙醇:_2、依据表1-1,写出如下物质的燃烧热的化学方程式: 1CO(g) 2C2H6(g)二、能源1、能源1能源就是能提供 _ 的 _,它包括化石燃料、 _ 、 _ 、_、以与柴草等。(2)能源是 和 的重要物质根底,它的开发和利用情况,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_和 水平。2、我国目前的能源利用状况1我国目前使用的重要能源是,它们的蕴藏量 ,而且不能,最终将会。2基于我国目前的水平和水平,能源从开采、运输、加工到终端的利用效率都,浪费 。据统计,总效率仅为 。3、解决方法1_,2_。三、随堂练习1、如下性质中,能说明乙醇宜

10、作燃料的是 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响 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乙醇是一种再生能源 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A、 B、 C、 D、2、1.5g火箭燃料二甲基肼CH3NHNHCH3完全燃烧,放出50KJ的热量,如此二甲基肼的燃烧热为 A、1000KJ/mol B、1500KJ/mol C、2000KJ/mol D、3000KJ/mol3、甲醇属于可再生能源,可代替汽油作为汽车燃料。如下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响热能正确表示甲醇燃烧热的是 A、CH3OH(l)+32O2(g)CO2(g)+2H2O(l) KJ/molB、CH3OH(l)+32O2(g)CO2(g)+2H2O(l) H=- KJ/molC、CH3OH(

11、l)+32O2(g)CO2(g)+2H2O(l) KJ/molD、2CH3OH(l)+3O2(g)2CO2(g)+4H2O(l) H=-1453 KJ/mol4、家用液化气中主要成分之一是丁烷,当10kg丁烷完全燃烧并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5103 KJ。试写出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2气体时放热130KJ,如此乙烯的燃烧热为多少?写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课后反思】1、查漏知识点:2、主要错题:第一章 第三节 反响热的计算学案(第1课时)班级【教学目标】理解盖斯定律的意义,能用盖斯定律和热化学方程式进展有关反响热的简单计算。【教学重难点】理解盖斯定律的意义。【自主探究】1、 什么叫

12、盖斯定律?怎样理解盖斯定律?2、 化学反响的反响热与反响途径有关吗?与什么有关?3、 计算的步骤:【自主整理】1、盖斯定律:容:1840年,瑞典化学家盖斯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不管化学反响是_完成或_完成,其反响热是_的。也就是说,化学反响的反响热只与反响体系的_和_有关而与反响的途径无关。2对盖斯定律的理解:_,_,2、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_为根底的,二者密不可分,但以为主。3、计算的步骤:找出能量守恒的等量的关系【例题1】试利用298K时如下反响焓变的实验数据: C(s)+ O2 (g)=CO2(g) H1=-393.5 KJmol-1反响 CO(g)+ 1/2 O2 (g)=CO2

13、(g) H2=-283.0 KJmol-1 反响计算在此温度下 C(s)+1/2 O2 (g)=CO(g)的反响焓变?反响方法1:以盖斯定律原理求解, 以要求的反响为基准(1) 找起点C(s),(2) 终点是CO(g),(3) 总共经历了两个反响CCO ; CCO2CO(4) 也就说CCO的焓变为CCO2;CO2CO之和。 注意:COCO2H2=-283.0 KJmol-1 那 CO2CO 的焓变就是= H2=+283.0 KJmol-15求解:H3=H1H2=-393.5 KJmol-1+283.0 KJmol-1=-110.5 KJmol-1方法2:以盖斯定律原理求解, 以反响(1)或2为

14、基准1找起点C(s),2终点是CO2(g),3总共经历了两个反响 CCO2 ;CCOCO24也就说CCO2的焓变为CCO;COCO2之和。 如此H1=H3+H25求解:CCO H3=H1H2=-110.5 KJmol-1方法3:利用方程组求解(1) 找出头尾 同上(2) 找出中间产物 CO2(3) 利用方程组消去中间产物反响反响反响(4) 列式:H1H2=H3(5) 求解可得【课堂练习1】(1) 2Cs+ O2g= 2COg H1= - 221kJ/mol (2) 2H2g+ O2g= 2H2Og H2 = - 484kJ/mol 如此C(S)+H2O(g) = CO(g)+H2 (g) 的H

15、为_。 【课堂练习2】(1)CO(g) + 1/2 O2(g) = CO2(g) H1= 283 kJ/mol (2)H2(g) + 1/2 O2(g) = H2O(l) H2= 286 kJ/mol (3)C2H5OH(l) + 3 O2(g) = 2 CO2(g) + 3H2O(l) H3=-1370 kJ/mol试计算: 2CO(g) 4 H2(g) = H2O(l) C2H5OH (l) 的H【课堂练习3】如下热化学方程式:(1)Fe2O3(s)+3CO(g)=2Fe(s)+3CO2(g) H=25 kJmol-1(2)3Fe2O3s+CO(g)=2Fe3O4(s)+CO2(g) H=

16、47 kJmol-1(3)Fe3O4(s)+CO(g) =3FeO(s)+CO2(g) H=+19 kJmol-1写出FeO(s)被CO复原成Fe和CO2的热化学方程式:_【课后反思】1、查漏知识点:2、主要错题:第一章 第三节 反响热的计算第2课时学案班级【自学探究】同学们自己看课本12、13页的例题。【例1】是利用化学方程式去解。【例2】是利用燃烧热去解。【例3】是利用盖斯定律去解。【自主整理】通过上面的例题,你认为反响热的计算应注意哪些问题?_,_。【课堂练习】1、2H2g+ O2g= 2H2Ol H = 572 kJ/molCO(g) + 1/2O2(g) = CO2(g) H = 2

17、83 kJ/mol某H2和CO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放出113.8 kJ热量,同时生成3.6 g液态水,求原混合气体中H2和CO的物质的量。2、在36 g 碳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占1/3体积,CO2占2/3体积,且C(s) + O2(g) = CO(g) H = 110 kJ/molCO(g) + O2(g) = CO2(g) H = 283 kJ/mol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是_【课后练习】1、如下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H2(g)+ O2(g)=H2O(1); H= 2858 kJmol1C3H8(g)+5O2(g)=3CO2(g)+4H2O(1);H= 2220 kJmol

18、1实验测得H2和C3H8的混合气体共5 mol,完全燃烧时放热3847 kJ,如此混合气体中H2与C3H8的体积比是 。 A、11 B、13 C、31 D、14 2、在1105 Pa,298 K条件下,2 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 kJ热量,如下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答案是 ( )A、 H2O(g) = H2(g)1/2 O2(g); H1+242 kJmol-1B、 2 H2(g)+ O2(g)=2 H2O(l); H2- 484 kJmol-1C、 H2(g)1/2 O2(g)=H2O(g) ; H1+242 kJmol-1D、 2H 2(g)+ O2(g)=2 H2O(g); H2

19、+484 kJmol-13、反响X+Y=M+N为放热反响,对该反响的如下说法中正确的()A、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Y的能量一定高于N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D、因该反响为放热反响,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4、250C、101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石墨 + O2 (g) = CO2(g) H= C金刚石 + O2 (g)= CO2(g) H= 据此判断,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 )A、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响;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B、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响;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C、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响;等质量时

20、,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D、 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响;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课后反思】1、查漏知识点:2、主要错题:第二章 第一节 化学反响速率学案班级教学目标了解化学反速率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掌握化学反速率的计算。 掌握化学反速率的测定方法。教学重点重点是化学反响速率的概念。教学难点难点是化学反响速率的计算。教学过程导入到目前为止,化学反响原理仍然是化学中最有魅力和挑战性的领域之一。本章我们将要学习有关化学反响_、_、_。一、化学反响速率1. 定义:_。假如浓度用物质的量C来表示,单位为:mol/L,时间用t来表示,单位为:秒s或分min或小时h来表示,如此化学反响速率的数

21、学表达式为: V =_ 单位是:_ 或 _ 或 _。例题1: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参加1molN2和3mol的H2, 发生 N2 + 3H2 2NH33,求该反响的化学反响速率。 解: N2 + 3H2 2NH3 起始量mol: 1 3 0 如此 V(N2)=_, V(H2)=_, VNH3=_。【指导阅读】阅读课本17页完成【学与问】1、_。2、_,_。【明确】理解化学反响速率的表示方法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上述化学反响速率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2、无论浓度的变化是增加还是减少,一般都取正值,所以化学反响速率一般为正值。 3、对于同一个反响来说,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该反响的速率时,其数

22、值不同,所以讲化学反响速率必须指明是哪一种物质。比拟同一反响在不同条件下快慢必须用同一物质作比较。但每种物质都可以用来表示该反响的快慢。一般是以最容易测定的一种物质表示之,且应标明是什么物质的反响速率。 4、计算例一中VN2 :VH2 : VNH3 =_可得_。 5.对于在一个容器中的一般反响 aA + bB = cC + dD来说有: VA :VB :VC :VD = _ = _ =_。 例题2:可逆反响Ag+3 Bg Cg+ Dg ,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响速率如下,其中反响进展得最快的是 A. VA=0.15mol/(Lmin ) B. VB=0.6 mol/(Lmin )C. VC=0.

23、4 mol/(Lmin) D.VD=0.01 mol/(Lm) 过渡 化学反响速率是可以通过实验测得的。测出单位时间反响中任何一种与物质浓度变化相关的性质,如气体体积、压强、颜色深浅、导电能力等,即可测出反响速率。 二、化学反响速率的测定演示课本18页实验2-1结论:用4 mol/LH2SO4 比 用1mol/LH2SO4反响-快、慢思考:装置右边局部还可以怎样改良?【学与问】课本18页_,_。 随堂练习1 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条件下进展合成氨反响。根据在一样时间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 A、(H2)=0.1 molL-1min-1 B、(N2)=0.2 molL-1min

24、-1C、(NH3)=0.15 molL-1min-1 D、(H2)=0.3 molL-1min-12反响4NH3+5O2 = 4NO+6H2O,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展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如此此反响的平均速率x表示反响物的消耗速率或生成物的生成速率为 。A、(O2)=0.01 molL-1s-1 B、(NO)=0.008 molL-1s-1C、(H2O)=0.003 molL-1s-1 D、(NH3)=0.002 molL-1s-1【课后反思】1、查漏知识点:2、主要错题:第二章 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响速率的因素第1课时班级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浓度、压强对化学反响速率

25、的影响。2、认识浓度、压强对化学反响速率的影响的一般规律,能用有效碰撞理论等予以简单解释。学习重难点:浓度、压强对化学反响速率的影响。知识回顾与知识准备:1、影响反响速率的因素因主要因素:_(2)外因:_。2、有效碰撞:_叫做有效碰撞。3、活化分子:_叫做活化分子。4、活化能越低,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数越_,化学反响速率就会越_。教学容一、浓度对化学反响速率的影响实验目的 _实验原理_实验用品 _实验步骤1、_,2、_,3、_。实验结论 _。思考与讨论浓度对反响速率影响的本质原因什么?_。注意对于纯固体或纯液体,其浓度可视为常数,因而其物质的量改变时不影响化学反响速率。二、压强对反响速率的影响思考

26、与讨论请试根据浓度对化学反响速率的影响推出压强对化学反响速率的影响情况。增大压强,反响物浓度_,反响速率加快。结论其它条件不变时,有气体参加的反响中,增大压强,反响速率_;减小压强,反应速率_。注意:1、压强对反响速率的影响适用于有_参加的反响。2、由于固体、液体粒子间的空隙很小,增大压强几乎不能改变它们的浓度,因此对只有固体或液体参加的反响,压强的变化对于反响速率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例题1: 恒容条件下,反响N2+3H2= 2NH3中充入He气,反响速率如何改变?为什么?2、反响C(s)+H2O(g)=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展,如下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响速率几乎无影响的

27、是( )A、增加C的量; 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变大【课后反思】1、查漏知识点:2、主要错题:第二章 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响速率的因素第2课时班级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响速率的影响。2、认识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响速率的影响的一般规律,能用有效碰撞理论等予以简单解释。学习重难点: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响速率的影响。教学容:三、温度对化学反响速率的影响实验目的_。实验原理 _。实验用品 _。实验步骤1、_,2、_,3、_。实验结论 _。思考与讨论温度对反响速率影响的本质原因什么?_。四、催化剂对反

28、响速率的影响讨论:催化剂是怎样改变化学反响速率的?五、其他因素的影响:除了上述因素外,光、声、电、反响物颗粒大小、溶剂性质、紫外线、超声波、磁场等也会明显的改变化学反响速率。六、小结:影响化学反响速率的因素影响外因单位体积有效碰撞频率化学反响速率分子总数活化分子数增大反响物浓度增大压强升高温度使用催化剂对反响速率的影响程度一般是:催化剂温度浓度。【课后反思】1、查漏知识点:2、主要错题:第三节 化学平衡第一课时学案班级学习目标:1了解可逆反响,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与其特点。2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知识回顾:1、什么叫可逆反响?可逆反响有哪些特点?举例说

29、明。教学过程:一、可逆反响与不可逆反响:讨论:可逆反响为什么有“度的限制?“度是怎样产生的?看书25页以蔗糖的溶解为例说明过程分析:、开始时,v溶解 _,v结晶_。、然后, v溶解_,v结晶_。、最后, v溶解_ v结晶,建立溶解平衡,形成饱和溶液,即溶解的蔗糖的质量与结晶的蔗糖质量相等,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了。“度的产生 消耗量等于生成量,量上不再变化讨论:在一定条件下,达到溶解平衡后,蔗糖晶体的质量和溶液的浓度是否变化?溶解和结晶过程是否停止?二、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在反响CO+H2O CO2+H2中,将和0.01mol H2O (g)通入1L密闭容器中,反响一段时间后,各物质浓度不变。1、 反

30、响刚开始时:反响物浓度_,正反响速_,生成物浓度为_,逆反响速率为_。2、反响过程中:反响物浓度_,正反响速率_,生成物浓度_,逆反响速_。3、一定时间后,必然出现_4、t1时刻后, v正 v逆即正反响消耗的量与逆反响生成的量相等,反响物和生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化学平衡三、化学平衡状态1、概念: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条件下,_反响进展到一定的程度时,_速率与_速率相等,化学反响进展到_限度,反响物和生成物的_不再发生变化,反响混合物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2、化学平衡的性质:前提条件:_反响实质:_标志:反响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3、化学平衡的特征:(1)逆:可逆反响(2)动:动态平

31、衡正逆反响仍在进展(3)等:正反响速率=逆反响速率(4)定:反响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各组分的含量一定。(5)变:条件改变,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4、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直接标志:速率:v正=v逆即任何一种物质的生成速率等于其消耗速率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间接标志:混合气体的总压、总体积、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延长而改变(x+yz)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不随时间的延长而改变练习:1、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如下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明确反响:A(固)+3B(气) 2C(气)+D(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C、B的物质的量

32、浓度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2、如下说法中可以充分说明反响: P(气)+Q(气) R(气)+S(气) , 在恒温下已达平衡状态的是A、反响容器压强不随时间变化,B、P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C、反响容器P、Q、R、S四者共存,D、反响容器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变化。3、如下说法可以证明反响N2+3H2 2NH3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形成,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生成。【课后反思】1、查漏知识点: 2、主要错题:第三节 化学平衡第2课时学案班级教学目标:1.化学平衡移动的意义。2.描述浓度

33、、压强、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学重点:1.描述浓度、压强、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学难点:教学过程:1、化学平衡移动研究的对象:可逆化学反响的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是有条件的动态平衡,当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改变时,原来的平衡被破坏,进而在新的条件下逐渐建立新的平衡,这个原平衡向新平衡的转化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观察试验2-5:结论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响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移动。减小反响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移动。注意:固体物质和纯液体无所谓浓度,其量改变,不影响平衡。练习1、FeCl2溶液呈浅绿色,其中存在着如下平衡:Fe2+2H2O Fe(O

34、H)2+2H+往该溶液中滴加盐酸,发生的变化是 A平衡向逆反响方向移动B 平衡向正反响方向移动C 溶液由浅绿色变成黄色 D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深绿色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任何反响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放热或吸热;所以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也有影响。大家观察试验2-7,得出结论:如果升高温度,平衡向的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的方向移动。三、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响来说,气体的压强改变,也能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对于3H2g+N2(g) 2NH3(g) 在反响中1体积的N2与3体积的H2反响生成2体积的NH3,即反响前后气态物质的总体积发生了变化,反响后气体总体积减少了。

35、下表列入的是450时,N2与H2反响生成NH3的实验数据。压强/MPa15103060100NH3/%由上表实验数据可以算出:对反响前后气体总体积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移动。对于有些可逆反响里,反响前后气态物质的总体积没有发生变化,如2HI(g) H2(g)+I2(g)在这种情况下,增大或减小压强都不能使化学平衡移动。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的体积,受压强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如果平衡混合物都是固体或液体,可以认为改变压强不能使化学平衡移动。注意:参加惰性气体后平衡体系是否发生移动,取决于平衡体系所占据的体积是

36、否发生变化。假如在恒容的条件下参加惰性气体,它并不能引起体系中其它物质的浓度改变,所以平衡不移动;假如在恒压情况下参加惰性气体,必然引起平衡体系占据的体积增大,体系中其它物质的浓度发生变化,使平衡发生移动。复习:对平衡N2+3H22NH3 ,如果在恒温恒容下参加氮气,平衡向移动。2如果在恒温恒容下参加氨气呢?参加氩气又怎么样呢?_。四、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由于催化剂能够地改变正逆反响的速率,所以使用催化剂_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但是可以到达平衡所需要的时间。五、小结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可以概括为平衡移动的原理,也叫勒夏特列原理:。练习1、能引起化学平衡移动的是 A、化学反响速率发生

37、了变化。 B、有气态物质参加的反响达到平衡后,改变了压强。C、由于某一条件的改变,使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D、可逆反响达到平衡后,使用催化剂2、在密闭容器中,反响2HI =H2+I2正反响吸热,当达到平衡时,欲使混合气体颜色加深,可采取的措施有 A减小容器体积 B降低温度 C参加催化剂D恒容下充入HI气体3在HNO2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HNO2 H+NO2- ,向该溶液中参加少量的如下物质后,能使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的是 ANaOH溶液B硫酸溶液CNaNO2溶液DNaHSO4溶液4对于任何一个平衡体系,采用以下措施,一定会平衡移动的是 A参加一种反响物B升高温度C对平衡体

38、系增加压强D使用催化剂【课后反思】1、查漏知识点: 2、主要错题:第二章 第三节 化学平衡第3课时学案班级2.知道转化率的表达式,并能进展简单的计算2.知道转化率的表达式,并能进展简单的计算教学难点: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与其表示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化学平衡常数:1、化学平衡常数的表示方法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响:mA+nBpC+qD。其中m、n、p、q分别表示化学方程式中个反响物和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当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时,这个反响的平衡常数可以表示为:_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响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反响物的浓度的关系依上述规律,其常数用K表示叫该反响的化学平衡常数2、化学平衡常数的

39、意义1、平衡常数的大小不随反响物或生成物的改变而改变,只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即K=f T。平衡常数表示的意义:可以推断反响进展的程度。K很大,反响进展的程度很大,转化率大;K很小,反响进展的程度很小,转化率小。跟踪练习1.可逆反响2NO(g)N2(g)+02L-1,C(O2L-1L-1 该反响的平衡常数为_。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缩小一半,如此平衡常数为_。:_。跟踪练习1、x、y、z都是气体,反响前x、y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响x+2y2z达到平衡时,测得反响物总的物质的量等于生成物总的物质的量,如此平衡时x的转化率( )A、80 B、20 C、40 D、60450时,

40、反响H2g+I2g2HIg的K为50,由此推断出在450时,反响2HIgH2g+I2g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A、50 B、0.02 C、100 D、无法确定3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2molSO2和一定量的氧气发生反响,当反响进展到4min时,测得此时SO2为,问在反响进展到2min时,密闭容器中SO2的物质的量是A、1.6mol B、1.2mol C、大于1.6mol D、小于【课后反思】1、查漏知识点: 2、主要错题:第二章 第四节 化学反响进展的方向学案班级【教学目标】1、了解熵的根本涵义与能量判椐和熵判椐的根本容。 2、能说出化学反响 的焓变与熵变对反响进展方向的影响。 教学难点、重点:能说

41、出化学反响的焓变与熵变对反响进展方向的影响。【教师导航】同学们一定清楚如下实例: 自然界中水总是从高处往低处流; 电流总是从电位高的地方向电位低的地方流动; 室温下冰块自动融化; 墨水扩散; 食盐溶解于水; 火柴棒散落等。【知识清单】自发过程:在一定条件下,不借助外部力量就能自动进展的过程。自发反响:在一定条件下不需外界帮助就能自动进展的反响,称为自发反响。一、判断化学反响方向的依据如下反响在一定条件下都能自发进展,你知道这些反响能自发进展的主要原因吗?C3H8(g) + 5O2(g) = 3CO2(g) + 4H2O(l) H = -2217.5 kJmol-12Na(s) + Cl2(g) = 2NaCl(s) H = -822 kJmol-14Fe(s) + 3O2(g) = Fe2O3(s)H = -1648.4 kJmol-1H2(g) + F2(g) = 2HF(g)H = -546.6 kJmol-1 共同特点:_。原因:_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