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周边收敛监测月报大数据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86009039 上传时间:2022-05-0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隧道周边收敛监测月报大数据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隧道周边收敛监测月报大数据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隧道周边收敛监测月报大数据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隧道周边收敛监测月报大数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周边收敛监测月报大数据(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word隧道监控量测月报告 _年_月委托单位:工程名称: 监控容:拱顶下沉、周边收敛、地表沉降报告编号:_高速隧道检测预报项目组报告编号:_委 托 单 位:工 程 名 称: 监 控 容:拱顶下沉、周边收敛、地表沉降监 控 日 期:报 告 日 期:监 控 人:报 告 编 写:复 核:签 发:_高速隧道检测预报项目组目 录一、隧道概况1二、任务依据与目的要求1三、执行规与文件2四、监控量测测点布置与实施情况2五、数据的采集与处理3六、量测数据整理与分析8七、附图27八、建议3216 / 19一、隧道概况该隧道洞轴走向约为205-236,隧址区岩性分布为中-上志留统-白龙江群上部S2+3b12:中薄

2、层-厚层白云质灰岩、硅质条带灰岩夹细砂岩、板岩。为较硬岩,呈中厚层状,岩层产状901056575,岩层走向与洞轴走向呈大角度斜交,利于开挖。监控段落用的开挖方法主要是分台阶开挖法、本次主要监控的断面有ZK81+050、ZK81+100、ZK81+150、YK81+000、YK81+050、YK81+100、YK81+150共七个断面。本阶段报告中主要对ZK81+050、ZK81+100、ZK81+150、YK81+000、YK81+050、YK81+100、YK81+150共计7个报稳断面的监控结果进展汇总。二、任务依据与目的要求受_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办的委托,_高速隧道预报检测组承当了本合同段

3、隧道监控量测工作。隧道现场监控量测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判断围岩和衬砌结构是否稳定、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指导施工顺序、进展施工管理以与提重要信息的手段。在隧道施工阶段,使用各种量测仪表和工具,对围岩变化情况与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进展量测,与时提供围岩稳定程度和支护结构可靠性的安全信息,预见事故和险情,做出调整和修改支护设计的依据,并在复合式衬砌中,依据测量结果确定二次衬砌施作时间,以达到监控隧道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变位与应力不超过设计标准。隧道现场量测的任务:施工监控量测的目的:三、执行规与文件1铁道部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TB1001398;2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

4、/1-2004;3交通部公路隧道设计规JTG D702004;4交通部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JTJ04294;5交通部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JTG F602009;6岩土工程勘察规GB 500212001;7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JTJ06498;8水利部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SL3262005;9_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图设计资料;10_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11_高速公路隧道监控量测、质量检测招标文件;12_高速公路隧道监控量测、质量检测合同。四、监控量测测点布置与实施情况本次施工监控量测的容:包括洞口地表沉降变形量测、隧道净空收敛量测、拱顶下沉量测与掌子面、洞壁围岩和支护状况观察。根据公路隧道施

5、工技术规JTG F60-2009的有关规定,洞口地表沉降变形量测共布设两条测线,测点布置见图1,位于洞顶上方地表,隧道净空收敛与拱顶下沉量测布点见图2,根据围岩状况布设一条或两条净空收敛测线。断面布设间距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每50米一个断面,对于围岩变化段可视具体情况适当增减量测断面间距。图1 地表变形量测测点 图2 拱顶下沉与周边收敛测拱顶下沉量测采用托普康公司的AT-G2精细水准仪、测微器、铟钢尺等,仪器精度0.1mm;隧道周边收敛量测采用JSS30A型数显收敛计,仪器精度0.01mm;掌子面、洞壁围岩和支护状况观察采用目测观察。围岩稳定评价标准:根据GBJ500862001锚杆喷射混凝土技术

6、规的规定,周边收敛速率为0.1-0.2mm/d ,拱顶下沉速率为0.07-0.15mm/d作为围岩稳定的标志之一。五、数据的采集与处理5.1.1桩号ZK81+050拱顶下沉:表1 ZK81+050拱顶下沉监控量测值桩号ZK81+050观测人xxxxx报告人xxxxx编号观测日期时间观测值mm相对于第一次沉降值mm相对于上一次沉降值mm沉降速度mm/d监测断面距离开挖面的距离m111:300210:301310:302411:305510:009610:0012715:3014810:3015910:30161015:30191115:30211211:30221310:30231410:002

7、41515:30251610:30285.1.2桩号ZK81+100拱顶下沉:表2 ZK81+100拱顶下沉监控量测值桩号ZK81+100观测人xxxxx报告人xxxxx编号观测日期时间观测值mm相对于第一次沉降值mm相对于上一次沉降值mm沉降速度mm/d监测断面距离开挖面的距离m111:300210:301310:302411:303510:004610:007715:309810:3012910:30131015:30151115:30161211:30181310:30211410:00221515:30245.1.3桩号ZK81+150拱顶下沉:表3 ZK81+150拱顶下沉监控量测值

8、桩号ZK81+150观测人xxxxx报告人xxxxx编号观测日期时间观测值mm相对于第一次沉降值mm相对于上一次沉降值mm沉降速度mm/d监测断面距离开挖面的距离m111:300210:301310:303411:305510:006610:007715:309810:3010910:30121015:30151115:30181211:30191310:30215.1.4桩号YK81+000拱顶下沉:表4 YK81+000拱顶下沉监控量测值桩号YK81+000观测人xxxxx报告人xxxxx编号观测日期时间观测值mm相对于第一次沉降值mm相对于上一次沉降值mm沉降速度mm/d监测断面距离开挖

9、面的距离m111:300210:301310:302411:303510:005610:006715:307810:308910:3091015:30121115:30161211:30191311:30215.1.5桩号YK81+050拱顶下沉:表5 YK81+050拱顶下沉监控量测值桩号YK81+050观测人xxxxx报告人xxxxx编号观测日期时间观测值mm相对于第一次沉降值mm相对于上一次沉降值mm沉降速度mm/d监测断面距离开挖面的距离m111:300210:301310:302411:303510:005610:007715:309810:3010910:30121015:3014

10、1115:30151211:30161311:30195.1.6桩号YK81+100拱顶下沉:表6 YK81+100拱顶下沉监控量测值桩号YK81+100观测人xxxxx报告人xxxxx编号观测日期时间观测值mm相对于第一次沉降值mm相对于上一次沉降值mm沉降速度mm/d监测断面距离开挖面的距离m111:300210:301310:303411:305510:006610:009715:3012810:3015910:30161015:30181115:30191211:30211311:30245.1.7桩号YK81+150拱顶下沉:表7 YK81+150拱顶下沉监控量测值桩号YK81+15

11、0观测人xxxxx报告人xxxxx编号观测日期时间观测值mm相对于第一次沉降值mm相对于上一次沉降值mm沉降速度mm/d监测断面距离开挖面的距离m111:301210:302310:304411:307510:009610:0012715:3014810:3015910:30171015:30181115:30191211:30211311:30225.2.1桩号ZK81+050周边收敛:表8 ZK81+050周边收敛测量值桩号ZK81+050观测人xxxxx报告人xxxxx编号观测日期修正后的钢尺读数(m)数显窗(mm)最后值(m)相对第一次位移值(mm)相对上一次位移值(mm)收敛速度(m

12、m/d)监测断面距离开挖面的距离m111:300210:301310:304411:306510:009610:0010715:3012810:3014910:30161015:30181115:30191211:30211310:30221410:00241515:30251610:30275.2.2桩号ZK81+100周边收敛:表9 ZK81+100周边收敛测量值桩号ZK81+100观测人xxxxx报告人xxxxx编号观测日期修正后的钢尺读数(m)数显窗(mm)最后值(m)相对第一次位移值(mm)相对上一次位移值(mm)收敛速度(mm/d)监测断面距离开挖面的距离m111:300210:3

13、01310:302411:305510:008610:0012715:3014810:3015910:30171015:30191115:30211211:30221310:30231410:00251515:30265.2.3桩号ZK81+150周边收敛:表10 ZK81+150周边收敛测量值桩号ZK81+150观测人xxxxx报告人xxxxx编号观测日期修正后的钢尺读数(m)数显窗(mm)最后值(m)相对第一次位移值(mm)相对上一次位移值(mm)收敛速度(mm/d)监测断面距离开挖面的距离m111:301210:303310:305411:307510:009610:0012715:30

14、15810:3016910:30191015:30211115:30221211:30231310:30275.2.4桩号YK81+000周边收敛:表11 YK81+000周边收敛测量值桩号YK81+000观测人xxxxx报告人xxxxx编号观测日期修正后的钢尺读数(m)数显窗(mm)最后值(m)相对第一次位移值(mm)相对上一次位移值(mm)收敛速度(mm/d)监测断面距离开挖面的距离m111:301210:303310:306411:307510:009610:0012715:3015810:3018910:30211015:30251115:30271211:30291311:30315

15、.2.5桩号YK81+050周边收敛:表12 YK81+050周边收敛测量值桩号YK81+050观测人xxxxx报告人xxxxx编号观测日期修正后的钢尺读数(m)数显窗(mm)最后值(m)相对第一次位移值(mm)相对上一次位移值(mm)收敛速度(mm/d)监测断面距离开挖面的距离m111:3010.95000 18.12 0210:3010.97487 4.80 2310:3010.97500 18.82 4411:3011.00000 2.00 6510:0011.00000 7.62 7610:0010.99987 11.42 12715:3011.00000 12.46 15810:30

16、11.00013 12.82 18910:3011.00000 13.20 191015:3011.00000 13.36 211115:3011.00000 13.44 221211:3010.99987 13.63 231311:3011.00000 13.54 285.2.6桩号YK81+100周边收敛:表13 YK81+100周边收敛测量值桩号YK81+100观测人xxxxx报告人xxxxx编号观测日期修正后的钢尺读数(m)数显窗(mm)最后值(m)相对第一次位移值(mm)相对上一次位移值(mm)收敛速度(mm/d)监测断面距离开挖面的距离m111:3011.00000 18.12 0

17、210:3011.02487 10.70 1310:3011.02500 21.75 2411:3011.05000 5.69 3510:0011.05000 13.07 6610:0011.04987 19.42 7715:3011.05000 21.12 9810:3011.05013 21.60 12910:3011.05000 21.94 141015:3011.05000 22.08 161115:3011.05000 22.19 211211:3011.04987 22.39 231311:3011.05000 22.31 275.2.7桩号YK81+150周边收敛:表14 YK8

18、1+150周边收敛测量值桩号YK81+150观测人xxxxx报告人xxxxx编号观测日期修正后的钢尺读数(m)数显窗(mm)最后值(m)相对第一次位移值(mm)相对上一次位移值(mm)收敛速度(mm/d)监测断面距离开挖面的距离m111:300210:301310:303411:305510:007610:009715:3012810:3013910:30151015:30161115:30211211:30251311:3016六、量测数据整理与分析6.1.1桩号ZK81+050拱顶下沉:图3 ZK81+050拱顶下沉位移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图4 ZK81+050拱顶下沉位移速度与时间关系曲线图

19、5 ZK81+050拱顶下沉位移量与开挖面距离关系曲线6.1.2桩号ZK81+100拱顶下沉:图7 ZK81+100拱顶下沉位移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图8 ZK81+100拱顶下沉位移速度与时间关系曲线图9 ZK81+100拱顶下沉位移量与开挖面距离关系曲线6.1.3桩号ZK81+150拱顶下沉:图11 ZK81+150拱顶下沉位移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图12 ZK81+150拱顶下沉位移速度与时间关系曲线图13 ZK81+150拱顶下沉位移量与开挖面距离关系曲线6.1.4桩号YK81+000拱顶下沉:图15 YK81+000拱顶下沉位移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图16 YK81+000拱顶下沉位移速度与时间关系曲

20、线图17 YK81+000拱顶下沉位移量与开挖面距离关系曲线6.1.5桩号YK81+050拱顶下沉:图19 YK81+050拱顶下沉位移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图20 YK81+050拱顶下沉位移速度与时间关系曲线图21 YK81+050拱顶下沉位移量与开挖面距离关系曲线6.1.6桩号YK81+100拱顶下沉:图23 YK81+100拱顶下沉位移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图24 YK81+100拱顶下沉位移速度与时间关系曲线图25 YK81+100拱顶下沉位移量与开挖面距离关系曲线6.1.7桩号YK81+150拱顶下沉:图27 YK81+150拱顶下沉位移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图28 YK81+150拱顶下沉位移速度

21、与时间关系曲线图29 YK81+150拱顶下沉位移量与开挖面距离关系曲线6.2.1桩号ZK81+050周边收敛:图31 ZK81+050断面周边位移量与时间变化曲线图32 ZK81+050断面周边位移速度与时间变化曲线图33 ZK81+050断面周边位移量与开挖面距离关系曲线6.2.2桩号ZK81+100周边收敛:图35 ZK81+100断面周边位移量与时间变化曲线图36 ZK81+100断面周边位移速度与时间变化曲线图37 ZK81+100断面周边位移量与开挖面距离关系曲线6.2.3桩号ZK81+150周边收敛:图39 ZK81+150断面周边位移量与时间变化曲线图40 ZK81+150断面

22、周边位移速度与时间变化曲线图41 ZK81+150断面周边位移量与开挖面距离关系曲线6.2.4桩号YK81+000周边收敛:图43 YK81+000断面周边位移量与时间变化曲线图44 YK81+000断面周边位移速度与时间变化曲线图45 YK81+000断面周边位移量与开挖面距离关系曲线6.2.5桩号YK81+050周边收敛:图47 YK81+050断面周边位移量与时间变化曲线图48 YK81+050断面周边位移速度与时间变化曲线图49 YK81+050断面周边位移量与开挖面距离关系曲线6.2.6桩号YK81+100周边收敛:图51 YK81+100断面周边位移量与时间变化曲线图52 YK81

23、+100断面周边位移速度与时间变化曲线图53 YK81+100断面周边位移量与开挖面距离关系曲线图54 YK81+100断面周边位移速度与时间变化回归曲线6.2.7桩号YK81+150周边收敛:图55 YK81+150断面周边位移量与时间变化曲线图56 YK81+150断面周边位移速度与时间变化曲线图57 YK81+150断面周边位移量与开挖面距离关系曲线七、附图7.1.1桩号ZK81+050拱顶下沉:图59 ZK81+050拱顶下沉变化值7.1.2桩号ZK81+100拱顶下沉:图60 ZK81+100拱顶下沉变化值7.1.3桩号ZK81+150拱顶下沉:图61 ZK81+150拱顶下沉变化值

24、7.1.4桩号YK81+000拱顶下沉:图62 YK81+000拱顶下沉变化值7.1.5桩号YK81+050拱顶下沉:图63 YK81+050拱顶下沉变化值7.1.6桩号YK81+100拱顶下沉:图64 YK81+100拱顶下沉变化值7.1.7桩号YK81+150拱顶下沉:图65 YK81+150拱顶下沉变化值7.2.1桩号ZK81+050周边收敛:图66 ZK81+050断面周边位移值7.2.2桩号ZK81+100周边收敛:图67 ZK81+100断面周边位移值7.2.3桩号ZK81+150周边收敛:图68 ZK81+150断面周边位移值7.2.4桩号YK81+000周边收敛:图69 YK81+000断面周边位移值7.2.5桩号YK81+050周边收敛:图70 YK81+050断面周边位移值7.2.6桩号YK81+100周边收敛:图71 YK81+100断面周边位移值7.2.7桩号YK81+150周边收敛:图72 YK81+150断面周边位移值八、建议1从本阶段监控量测的结果看,围岩变形逐渐趋于稳定。2建议仰拱与二次衬砌的施做与时进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