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开放创新的县区路径探索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85828976 上传时间:2022-05-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常态下开放创新的县区路径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常态下开放创新的县区路径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常态下开放创新的县区路径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新常态下开放创新的县区路径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常态下开放创新的县区路径探索(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新常态下开放创新的县区路径探索新常态下开放创新的县区路径探索新常态下开放创新的县区路径探索:2015-1-25 20:25:17新常态下开放创新的县区路径探索以水城县为例今年以来,中央在认真分析和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作出了我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新常态的科学判断。中央以“新常态”定义当下的中国经济,并按照“新常态”在战略上审慎选择中国的宏观政策,是对改革开放30多年后中国经济进入新的阶段之后的战略性思考和抉择。水城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是一个最欠开发、最欠发达的地区,面对经济新常态,该如何选择好开放创新的路径,如何推动全县经济转型升级,是我们必须思考和认真研究的一个课题。一、实施开放

2、创新战略对水城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开放创新是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主动力,是推动经济循环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开放创新,就是把科技和知识作为最重要的资源,通过市场化、网络化、信息化,实现科技、知识与经济的一体化,形成产业聚集,推动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水城县要实现建设经济强县的目标,核心和重点是的加快转型升级,切实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这些都离不开改革推动、开放带动和创新驱动。(一)开放创新是水城县走出资源陷阱的关键环节。水城县素有“江南煤都”之称,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主要靠投资拉动和煤炭资源开发,资源就地转化率低,导致经济发展较为粗放。长期以来,大量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地质灾害等不利

3、于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通过创新驱动,促进资源就地转化,变资源为资本、变资源为市场,跳出资源陷阱,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全面构建持续发展的经济生态,走出一条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绿色发展,积极探索走出一条经济强县的新路子。(二)开放创新是水城县实现后发赶超的主要途径。水城县长期处于最欠开发、最欠发达的状态,后发赶超一直是全县上下始终坚持的目标。就目前来讲,境内虽然有独特的区位、凉爽的必须把科技作为创新之要,把人才作为创新之本,把教育作为创新之基,把文化作为创新之魂,着力推动发展理念、体制机制、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创新。(一)以思想观念引领开放创新。思想观念创新是创新驱动的基础和先导。在思想观念

4、上创新,就是要坚持把解放思想“十破十立”大讨论活动贯彻于各项工作中,坚持不懈地解放思想,切实用思想观念的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一是要开拓的视野。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干部教育培训方式,特别要加大“走出去”的力度,既提升领导干部能力素质,又不断开阔领导干部视野。二是要有战略眼光。进一步深化对国情、省情和市情的认识,跳出水城看水城,用发展的眼光、世界的眼光看水城,用长远的思维搞规划,用奠基的思维搞建设,既不做好大喜功、好高务远之事,也不作近功近利、杀鸡取卵之举。三是要有创新思维。着力破除因循守旧、按部就班等教条主义思想,进一步创新思维方式,培育差异性创造思维、探索式创新思维、优

5、化式创新思维和否定型创新思维,树立敢冒敢试、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理念。四是要高度重视创新。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创新驱动,亲自谋划创新驱动,围绕创新驱动的要素保障积极创造条件,全方位保障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二)以顶层设计谋划开放创新。顶层设计创新是创新驱动战略的总指挥,就是要坚持突出民生导向、问题导向和发展导向,用创新思维、科技手段、战略眼光、大家手笔搞好顶层设计创新。一是要在培育创新主体上搞好顶层设计。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创新型企业为重点,在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推动产学研合作、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大幅度提高科技投入,

6、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二是要在建设创新平台上搞好顶层设计。按照要素集中、产业集聚、政策集成的要求,加快建设一批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创新示范园区,进一步拓展创新要素进入开发区的通道,广泛吸引职业院校、科研院所、高层次科技人才进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尽快形成创新要素集聚高地。三是要在构建创新体系上搞好顶层设计。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和“三地”同城发展为重点,创新城镇空间布局和产业空间布局,加快构建人才高地、创新高地、产业高地,把六盘水建设成为深化改革的先行区、高端产业的集聚区、创新驱动的示范区。四是要在建设

7、创新型人才上搞好顶层设计。切实把培养和引进人才与转变发展方式紧密结合起来,突出加强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大规模培养培训人才,大力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实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三高联动”,在科学发展中引才育才聚才用才,以人才优先发展引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三)以科学路径指引开创新。围绕全省主基调、主战略,结合水城实际,走出一条高效、富民、可持续的发展路径。一是着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型。水城县农业发展的“山地”特色明显,但由于创新驱动不足,发展方式较为粗放,规模化、产业化推进慢。只有充分利用创新的手段,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

8、信息化融合发展,以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为平台,以龙头企业为带动,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全面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设施农业、科技农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传统农业向职业农民转型、传统农村向美丽乡村转型,才能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家乐业的美丽家园。二是着力推动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化转型。工业是我市的支柱产业,但是工业产业结构单一、发展粗放、资源就地转化率低、新兴产业少,是水城县工业转型面临的突出问题。只有坚持技术引领、创新驱动和人才支撑,坚持以传统产业生态化,特色产业规模化、新兴产业高端化为引领,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发展

9、路子,大力引进和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安全产业等新兴产业,丰富产业业态,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体系,提高资源就地加工转化率、资源循环利用率,才能真正实现“跳出煤、超越煤”,走出资源陷阱,打破“一煤独大”的局面,促进煤焦化、煤电钢、煤电铝、煤电材等传统产业向煤电油气化等新型产业转变,带动全县工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三是着力推进低端服务业向高端服务业转型。第三产业形态单一,产业融合度和关联度较低,布局及不合理,一直是水城的短板。因此,要实现第三产业与农业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只有坚持不懈地推进开放创新战略。只有应用好开放创新战略,才能

10、丰富三产业态,实现多业态融合繁荣发展,既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研发设计、动漫、文化创意、检验检等生产性服务业,又大力发展家政服务、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医疗康复、养老托幼、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既有旅游、金融、物流等高端业态,又有一餐饮、购物等一般业态。只有应用好创新驱动战略,才能优化三产布局,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城互动发展。四是着力推动传统城镇向新型城镇化转型升级。充分发挥水城独特的气候优势、地域风貌、峰丛景观、文化脉络、民族特色等山地特色,科学规划布局城市新区、产城景互动区、中心集镇、特色小城镇、城市社区和新型农村社区,走出一条“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水城路径。以“四在

11、农家美丽乡村”为载体,认真落实小康路、小康水、小康电、小康房、小康讯、小康寨“六项行动计划”,坚持“美丽乡村”建设与生态文明相结合,与乡村旅游相结合,与城镇建设相结合,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一批一大批规划整齐、错落有致、风格各异、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步伐。(四)以综合平台支撑开放创新。有多大的平台,决定了能演多大的戏。实施开放创新,更需要有一个广阔的综合平台。结合水城实际,应要重点打造好“六大平台”:一是企业平台。要加大对大企业、大公司、大集团的培育和引进力度,充分这些大企业、大公司、大集团在招商引资、产业配套、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龙头作用,使之成为推动循环经济和转型升级的平台。二是园区平台。要按照“七通一平”的要求,加强园区路网以及供水、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