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5813832 上传时间:2022-05-06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20.7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勘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勘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勘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资源描述:

《勘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勘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4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第一章编制说明首先,我公司诚恳地表示:感贵单位邀请我公司参加?荣成市2016年棚户区改造工程地质勘察工程投标活动?。施工方案编制前,我公司组织专业人员首先进展了现场踏勘工作,并翻阅了大量拟建物附近周边及以前已有的地质勘探资料和有关图纸我公司和其它公司在该区域的勘察资料进展了认真地研究和分析。在充分考虑了各种影响施工难点后,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施工手段、技术水平、施工能力、设备状况以及同类地区工程施工经历等,按照以下要求编制出本施工方案。 1、充分收集附近已有的勘察资料,力争以经济合理工作量满足设计对勘察资料的要求。2、勘察孔布置综合考虑建筑物承载力、变形计算、桩基计算和基坑支护计算等多个方面。3

2、、当建筑物相距较近时,按建筑群考虑,进展了工作量布置方案的优化。4、布置的勘探孔,在基底标高之上按鉴别孔对待,在基底标高之下按技术孔对待,以求在满足设计对勘察资料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勘察工作量。5、采用多种新技术和新工艺,对主要受力层中的粘性土层、砂类土,进展标贯、剪切波速、高压固结、回弹再压缩、静力触探、动力触探等试验,以求用多种手段准确地测定其工程特性。我单位如能被授标,将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款项要求,完成勘察分析工作和向业主提交优质的成果报告。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完毕,并提交勘察报告后,经业主及本工程设计单位认可,我单位将对本工程根底设计与施工积极提供有关的后期效劳,免费进展验槽工

3、作,该局部后期效劳工作同样是本合同的组成局部。我们深知地基根底对建构筑物平安运行的重要性,并将承当地基资料的永久责任。第二章工程概况一、建立单位:荣成市建诚置业;荣成安泰置业二、招标代理机构:荣成市诚建造价咨询三、工程地点:荣成市格庄村、黎明村、新庄村及南耩村。四、工程性质:岩土工程详细勘察五、工程概况:共分为四个标段:一标段格庄村:总建筑面积不少于95440平方米地上其中:住宅不少于88200平方米1517层高层住宅,保障性商业、公建7240平方米;二标段黎明村:总建筑面积不少于98856平方米地上其中:住宅不少于92436平方米1517层高层住宅,保障性商业、公建6420平方米;三标段新庄

4、村:总建筑面积不少于206150平方米地上其中:住宅不少于191750平方米1517层高层住宅,保障性商业、公建不少于14400平方米;四标段南耩村:总建筑面积不少于65720平方米地上其中:住宅不少于61220平方米1517层高层住宅,保障性商业、公建不少于4500平方米;根据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规程及标准,对拟建场地编制以下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方案。第三章综合说明3.1 勘察方案编制依据与原那么3.1.1勘察方案编制依据 1.招标文件中业主提供的总平图及设计提出的建筑参数; 2.邻近区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和荣成市同类工程建筑经历; 3.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规程及标准。(1)?岩土工程勘察规?(GB50

5、021-2001)2009年版;(2)?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JGJ722004); (3)?建筑地基根底设计规?(GB50007-2011);(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JGJ792012; (5)?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2007;(6)?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标准?(DBK14-S3-2002);(7)?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10);(8)?建筑桩基技术规?JGJ94-2008;9?工程测量规?GB 500262007;10其它现行的相关规程、规及标准。3.1.2勘察方案编制原那么根据本工程拟建建筑物性质,充分分析场地环境及邻近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结合同类工

6、程建筑经历,按照有关规、规程和标准的要求,合理布置勘探工作量,在确保预期勘察成果质量、满足规所需工程地质资料要求的前提下,力求表达勘察费用的经济与合理性。3.2 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及等级划分本次勘察为详勘察阶段;拟建工程的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二级、中等复杂地基,综合确定本次勘察等级为乙级。第四章场地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4.1 场地地形、地貌及现状根据现场踏勘结果,场地地貌单元属滨海剥蚀丘陵山前冲洪积小平原南耩村及剥蚀丘陵中下部地段黎明村、新庄村、格庄村,地势相对较平坦,局部地段略有起伏。4.2区域地质构造依据传统构造观点,威海市属于华北地台的一局部,位于华北地台胶东台隆和胶莱凹

7、陷的东部,近年的研究说明,它是岭大别北胶东碰撞带或高压变质带的东延局部,现今位置和郯庐断裂左旋平移有关。威海市地处胶东地盾的东北部,是一长期隆起地带。自元古代至晚第三纪一直处于隆起上升状态,遭受剥蚀,没有承受沉积,直到新生代第四纪中更新世,才开场有残积坡积、冲积洪积、海积等松散沉积物。它们的分布与厚度,明显受古地理条件的控制。图4-2 荣成市地质构造纲要图区第四系地层主要为中上更新世的残积坡积层、洪积冲积层和全新世的海相沉积层。残积坡积层和洪积冲积层,二者连续过渡,界限不易划分,且在岩性上有相似之处,分布于山区河流两岸、山间盆地、山坡及山麓地带,厚度变化较大,1-10米不等,岩性主要为粘质砂土

8、;海相沉积层,分布于滨海平原地带,厚度差异较大,一般在10-20米左右,岩性以砂土、淤泥质粘质砂土等组成。乳山威海复背斜为胶东地区古老的构造形式,是一个规模较大的强烈构造带,对胶东地区东部的构造具有骨架定型作用。荣成市处于复背斜的东北端,由于屡次受岩浆活动的影响,其褶皱形态受到严重破坏。威海北部为一单斜构造层,岩层走向一般在310-330,倾向4060,倾角5060,局部产状稍有变化详见图4-2。综合以上区域地质资料场无全新世活动断裂。4.3水文气象本区处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明显的海洋气候特征,四季变化和季节进退都比拟明显。由于三面环海,受海洋调节,与同纬度陆地区相比,具有雨水适中、空气湿

9、润、气候温和的特点。但四季差异显著,春季受西南大风影响,气温上升较快,空气枯燥,蒸发量大,多春旱发生;夏季受东南季风的控制,降水适中,降水量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0%左右;秋季受蒙古高压影响,夏季风南退,降水减少;冬季受极地大陆气团所控制,冷空气活动频繁,受渤海暖阳面影响,经常出现冷气降雪天气。该区季节风比拟明显,冬季风速最大,春季次之,夏季最小。冬季多吹北风和西北风,频率10-40%,最大风速12级;夏秋季以南风和东风为主,风速较小,频率10-15%;最大风荷载 0.6kN/m2。据?威海市志?1959-1983年平均气温12.1,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8.4,极端最低气温为-13.8,年平均降

10、水量为766mm,年平均蒸发量为1930.7mm。据威海市水文监测局提供的资料,威海三市一区近三年2002-2004年平均降水量分别为589mm、930mm、680mm。4.4场地地基岩土及其工程特性据区域及邻近场地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场区地层概况如下:一、格庄村、黎明村、新庄村1、人工填土素填土;2、第四系陆相坡洪积层粉土粉质粘土、中粗砂;3、下卧基岩为下元古界燕山期花岗岩,埋深较浅。二、南耩村图4.4-1代表性地层地质剖面图1、人工填土素填土;2、第四系新近冲洪积层粉质粘土、粉细砂;3、第四系海相堆积层淤泥质土、粉细砂;4、第四系陆相冲洪积层粉土粉质粘土、中粗砂;5、下卧基岩为下元古界燕山期

11、花岗岩,埋深约10.00米左右。4.5场地地下水及其腐蚀性据区域及邻近场地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场地地下水位埋深大致在1.004.00m左右,为上层滞水、第四系孔隙潜水、微承压水及基岩裂隙水;场地中、下部砂土层为区的主要含水层,渗透性好,水量丰富;地下水位动态变化不大,水位年变幅一般在1.002.00m左右。地下水对混凝土构造微腐蚀作用,对钢筋混凝土构造中的钢筋微腐蚀作用,对钢构造微腐蚀作用。4.6场地地震效应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及?建筑抗震设计规?GB 50011-2010,荣成市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属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场地设计地震根本加速度值0.05g,设计特征

12、周期为0.35s。根据现有掌握的地质资料按相关规初步判定各标段场地类别为类,场地土类别属于中硬土中软土。第五章勘察工作目的、任务及重点5.1 勘察工作目的本次勘察属详勘阶段,目的是为拟建建筑物的施工图设计提供必要的工程地质依据。根据招标文件及相关规要求,本次勘察的主要工作目的与任务如下:5.1.1根据国家现行的规、规程和标准进展本次勘察,勘探孔布置的数量及深度应满足相关规及设计要求,并最终提供满足国家标准及符合设计要求的勘察成果;5.1.2对可供采用的地基根底设计方案进展论证分析,建议经济合理的根底型式,提供根底设计所需各种岩土力学参数:1对天然地基的可行性进展分析,并对提供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

13、值及压缩模量。2建议可行的桩基类型,提供合理桩径,及其合理的桩端持力层,分层提出桩基设计参数,并对沉桩可行性进展论证。5.1.3评价场地地震效应、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提供抗震设防烈度、设计根本地震加速度值及设计特征周期,并对饱和砂土及粉土进展液化判别本场地地震烈度为6度,可不进展液化判定。5.1.4提供基坑开挖的边坡稳定计算和支护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以及基坑施工降水的有关技术参数,提出边坡支护及施工降水方法的建议,并论证和评价其对周围已有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的影响。5.1.5对设计与施工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5.2 勘察工作任务5.2.1收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场区地面整平

14、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构造特点、根底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5.2.2查明建筑物场地地层构造及其均匀性,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提供地基承载力及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沉降。5.2.3查明场地围有无明(暗)浜(塘),可液化土层等不良地质作用,做出评价,并提出整治所需的技术参数和整治方案。并对地基的稳定性做出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5.2.4对地表下15米深度围存在的饱和砂质粉土、粉砂进展地震液化效应的判定。5.2.5查明建筑物围的地层构造、类别、厚度、坡度、工程特性,分析评价地基的均匀性与稳定性,取得各地基土的物力参数;5.2.6查明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和水位变化幅度及规律包括

15、常年稳定水位、历史最高水位、近年最高水位等,以及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提供设计抗浮与抗渗水位,提供基坑施工降水方法与控制措施及相关技术参数;5.2.7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5.2.8当需要时,应提供地基处理及加固方案;5.2.9预测施工和使用期间,可能遇到的岩土工程问题,并提出预防和处理对策。5.3 本次勘察工作的重点经分析,综合场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与场地的地层构造,综合场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与场地的地层构造,分析如下:一、基岩埋深较浅较浅地段格庄村、新庄村、黎明村:场地地形起伏较大,可考虑采用天然地基及局部采用桩基的可能性;二、基岩埋深较深地段南耩村:可考虑桩

16、根底,并论证天然地基的可行性。三、根据上述情况,本次勘察的重难点处理措施:1、查明场区的地层构造及分布情况,分析各岩土层的岩土工程性质,评价建筑适宜性,为设计、施工提供准确的工程地质资料;2、重点查明基岩面以上各岩土层的岩土工程性质,分析天然地基的可行性;3、重点查明基岩面埋深,以确定桩基类型,提供桩基设计参数;4、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及侵蚀性;5、对于拟采用的根底型式提供合理的建议和作充分的论证,查明持力层并提供相关的设计参数;第六章勘察工作的容、方法6.1勘探孔的平面布置根据建立单位提供的建构物平面布置图及局部建筑的构造特征,按现行相关规要求布孔如下:勘察点的布置:根据勘察的任务和技术要求

17、,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GB50021-20012009年版及?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JGJ722004)布置勘察点,结合建筑物构造特点布置。据相关规规定:在钻探过程中,如发现主要持力层坡度超过10%或相邻孔位地层差异很大,或存在暗沟、暗塘、坡边等异常带时,应适当增加勘察孔数和调整控制孔数。6.2 勘探孔深度确实定控制性勘察孔:控制深度进入桩端持力层下不小于5.00米;取土及标贯试验勘察孔:控制深度到达稳定持力层面强风化岩面下3.00米左右;静力触探试验孔:控制深度到达稳定持力层面强风化岩面。由于上述勘探孔的布置及深度控制是按照国家及行业现行规进展确定的,勘探施工前,应根据建立单位提供的图

18、纸及各建构筑物的详细设计参数进展合理的调整,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将根据场地地质条件的变化,在征得建立方与设计部门的认可后按相应规要求及时进展勘探孔平面布置与深度控制的调整。6.3 样品采集与现场测试工作布置6.3.1样品采集拟设计采集的样品类型及相应数量原那么要求如下: 1、原状土样:拟于粉质粘土及淤泥质土中进展采集,取样数量按揭露该类层位的钻孔数量的1/4执行,且均不少于6组。 2、扰动土样:拟于砂土、碎石层及地下水位以上土层中进展采集,各砂土、碎石层扰动样采集数量不少于6组,地下水位以上各土层中扰动样采集数量不少于2组。 3、岩石试样:拟于中等风化和微风化岩层中进展采集,取样数量按揭露该类层

19、位的钻孔数量的1/4执行,且不少于6组。 4、地下水样:采集地下水样数量不少于2组。 5、采集样品的数量将视现场地质条件的变化进展合理的调配。6.3.2现场测试 1、标准贯入试验:拟于粉质粘土及细中粗砂层中进展,各单体建构筑物部位测试数量按揭露该类层位的钻孔数量的1/3执行,且均不应少于6次。2、重型动力触探试验:主要用于评价砂土和碎石土的密实度,主要一土层的测试数据不应少于6个; 3、静力触探试验:各单体建构筑物部位测试数量按揭露该类层位的钻孔数量不大于1/4执行。 4、地球物理测试:每栋建筑布设1个波速测试孔,每个场地布设2个地脉动测试点。6.4 拟采用的主要勘察手段及相应技术要求6.4.

20、1钻探图6.4.1 野外钻探施工1.钻探目的:查明土层的岩性特征和空间分布、采取岩、土试样及进展原位测试等。 2.钻探技术要求 a.钻进深度、土层分层深度的量测误差围为0.20m; b.采用回转钻进,泥浆护壁,回次进尺控制在1.00m2.00m以;c.每个钻孔均进展初见水位及稳定水位测量; d.开孔孔径不小于110mm,终孔孔径不小于91mm。6.4.2土样采集按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的规定,应根据土性选用适宜的取土器类型,以便保证各种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图6.4.2 野外取样1、取样目的:钻探取土目的是为了得到“原状土样,供室土工试验之用,以掌握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2、施工操作要点

21、 a.钻孔直径一般大于取样器外径24cm; b.钻至取土位置前必须减速钻进,以防孔底土层受到扰动,并应始终保持孔水位等于或稍高于地下水位; c.取样时应缓慢下放取土器,严禁冲击孔底; d.一般粘性土样品用厚壁敞口式取土器,锤击方式采取;流软塑状土层样品用薄壁取土器,静压方式采取; e.取土器提出地面之后,应小心将土样从取土器中取出,并及时填写标签、包装好;6.4.3标准贯入试验图6.4.3-1 标贯试验现场1、目的:标准贯入试验可采取扰动土样、鉴别和描述土样类别,按颗粒组成定名;估算土的物理状态和计算土层的承载力;判定饱和粉土、砂土的地震液化可能性等;为桩侧极限摩阻力标准值fs和桩端极限端承力

22、标准值fp的取值提供依据。 2、试验操作要点 a.至试验孔深后去除孔底残土,试验时应预打15cm后,再打入30cm并记录每打入10cm锤击数,累计打入30cm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试验实测击数;b.当在30cm锤击数已达50击时,可不再强行贯入,但应记录50击时的贯入深度,试验成果以50击表示或按公式换算为相当于30cm的锤击数。图6.4.3-2 标贯取样6.4.4静力触探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可用于确定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压缩模量、摩擦角、聚力、孔隙水压力等,且是选择桩基持力层、估算地基承载力和桩端土端阻力、桩周侧摩阻及单桩承载力设计值、以及查明土层均匀性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图6.4.4 静力触探施工6.

23、4.5波速测试图6.4.5 野外地球物理测试1、目的:用于划分场地地基土类别、场地类别,确定地基土的弹性系数、卓越周期,判定场地与地基土的地震效应。 2、试验要点 a.试验孔钻探完成后,应确保孔底无明显沉渣; b.检查检波器探头、电缆、放大器、示波器连接可靠; c.震源距孔口距离不大于1.5m,压板上部重物不小于400公斤; d.当波形畸变严重时,应分别比拟敲击板两端的波形记录,找到相位相差180的两个最大的波峰与波谷。6.4.6室岩土水试验 1、土层的物理性质指标试验:按规要求,所有原状土样均应进展物理性质指标试验,试验容包括W、P、G、WP、WL、IL、颗粒分析粉土、砂性土。 2、岩土层的

24、力学性试验工程:a.土层的压缩试验:所施加的最后一级压力按超过土的自重压力加附加压力考虑,提供土的压缩系数及压缩模量等指标;6.4.6-1 压缩仪b.土层的直剪固快:提供Ck、k值;6.4.6-2 直剪快剪仪6.4.6-3 三轴测试仪c.岩石抗压试验:测试工程为岩石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风干单轴抗压强度,确定岩石的软化系数。图6.4.6 岩石取样岩芯3、地下水的水质分析:测试工程为PH值、SO4-2、Cl-、NH4+、HCO3-、侵蚀CO2等腐蚀性指标。 4、土腐蚀性室指标测试:进展相关土层的有机质及可溶盐分析测试。6.4.7工程测量 1、定点放样:勘探孔在施工前进展定点放样。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

25、基准点坐标,采用全站仪按设计坐标将各设计勘探孔位进展实地确定。 2、勘探孔复测:所有勘探孔均按业主方提供的测量基准点,采用全站仪进展孔位坐标的复测,复测精度满足相应规要求。图6.4.7 野外测量现场3、标高测定所有钻探孔均按黄海高程系海拔高程测设,由规划GPS测设一水准点为基准点,用水准仪进展孔口标高测量,回路闭合差满足测量精度要求。4、地下水位测量在野外工作全部完毕24小时后,测量稳定水位,并在勘探施工全部完毕后统一对勘探孔稳定水位进展测量。6.5 采用的勘察新技术及新工艺1、采用适合各地层的新型金刚石钻头,提高钻进效率及岩芯采取率,以提高勘察的准确性;2、采用物探手段配合钻探施工,以便提高

26、岩土参数的准确性与适用性,综合地球物理方法的特点:由于从不同的物性差异上给出同一地质本质的不同现象,可以使解释的可靠性得到大大的提高,综合运用的效果能取长补短,弥补一种方法解释的缺陷,提高解释的精度,而且该方法较钻探工艺相比更加快速经济有效,因此,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工程物探仪器采用岩土的FDP204PDA型工程测试仪;图6.5-1 FDP204PDA型工程测试仪3、采用静力触探试验(英文缩写CPT),该工艺是把具有一定规格的圆锥形探头借助机械匀速压入土中,以测定探头阻力等参数的一种原位测试方法。它分为机械式和电测式两种。电测静力触探是应用最广的一种原位测试技术,其优点是:兼有勘探与测试

27、双重作用;测试数据精度高,再现性好,且测试快速、连续、效率高、功能多;采用电子技术,便于实现测试过程自动化。该工艺方法对于选择桩基持力层、估算地基承载力和单桩承载力设计值、以及查明土层均匀性较钻探其他工艺方手段更加准确可靠。图6.5-2 静力触探测试电脑第七章勘察报告的主要章节容及主要图表7.1报告的主要章节容7.1.1工程概况1、包括任务来源、拟建建构筑物性质、场地位置、工程概况;2、勘察工作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3、工程地质勘探任务的依据、目的和要求,以及工作的主要容和工作量;4、高程系统及高程引测依据。7.1.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1、简述场地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及区域地质概况;2、详细描述

28、地基土的构成与特征:各土层颜色、湿度、状态、密实度、包含物、均匀性等,及土层的分布围、埋藏深度、厚度和变化等;3、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指标:各土层、砂层的压缩模量,聚力、摩擦角、孔隙率、渗透系数等物理力学性质参数,以及基坑支护所需的土层参数;4、场地地下水情况,包括地下水类型、水位,埋深等。7.1.3岩土分析与评价 1、场地与地基稳定性、建立适宜性评价:根据整个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结合拟建工程的具体情况,对地基岩土层物理力学参数、地基根底与边坡稳定性、根底的适宜性及场地的适宜性作出评价,为拟建工程的合理规划提供地质依据; 2、工程地质分层及岩土参数的统计分析:对各岩土层的适用性进展分析并提供各岩

29、土层的地基承载力参数;3、提供不良地质现象、特殊性岩土、地下障碍物等不良地质作用类型、分布、性状等情况,分析预测其开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合理预防和整治措施。4、场地地下水及水土腐蚀性评价:分析评价场地地下水土对混凝土构造及钢筋的腐蚀性影响; 5、场地与地基土地震效应分析与评价:划分抗震设防烈度,设计根本地震加速度值及场地卓越周期,划分场地土类别,并进展砂土的液化判定;6、地下室抗浮水位:通过对场地地下水水位,场地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等各方面情况的分析评价,提供地下水的抗浮水位标高;7、天然地基分析与评价:对建筑物的根底类型和埋置深度提出建议;8、桩基分析与评价:根据建筑物性质选择适宜的桩根底

30、持力层,建议适宜的桩型和桩基类型,估算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当为非嵌岩桩时,估算单桩和群桩的沉降量。9、基坑工程评价:建议基坑开挖方式与支护措施,提供开挖支护设计所需的各类参数;分析场地地下水对工程建立的影响,建议合理的控制措施。7.1.4结论与建议7.2 报告的主要图表1、图例2、勘探孔平面位置图3、工程地质剖面图4、钻孔柱状图5、基岩面等高线图6、勘探点一览表7、标贯试验成果表8、静力触探试验成果表9、土工试验成果表10、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综合统计表11、岩石试验成果表12、水土质分析腐蚀性报告13、波速及地脉动测试报告14、其他必要的分析性图表第八章设备、人员调配8.1主要物质、设备调配8

31、.1.1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物质、设备根据本方案中布设的勘察工作量,结合本工程场地施工条件、招标文件的工期要求等因素,综合考量后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物质及施工机械设备如下表:主要勘察装备一览表序号主要设备名称数量1100型回转钻机4台套2WYC-20液压静力触探车1台3岩芯管896套4标准锤、标贯器、触探头6套542钻杆200米6取土器4套7全站仪1台8水准仪1台9重锤4套10FDP204PDA型工程测试仪1台套室实验室主要装备一览表序号主要设备名称数量1粒度分析仪2台2MF5002电子天平500g/0.01g1台3天平TG328B2台4数字恒温枯燥箱101-2021套5高压固结仪WG6套6三轴测

32、试仪TSZ30-2.01台7直剪快剪仪6套8光电式液塑限仪GYS-24套9渗透仪TST-553台10电动摇筛机YS-41台8.1.2进场方案按甲方要求时间,勘探孔放样设备及人员进场并开场工作;工程钻机及取土器、标贯器、静探车等在3日全部到场并开场现场勘探作业;其它需在现场使用的物质及设备如剪切波速测试仪等,视现场施工进度与情况适时进展调配。8.2人员配备根据本工程的规模和业主对勘察工期的要求,结合本工程主要物质、设备的调配方案,进展人员的合理配备。拟投入本工程的人员有:8.2.1技术力量配备审核人:1名高级工程师工程负责人:1名注册岩土工程师技术负责人:1名注册岩土工程师波速测试组负责人:1名

33、工程师持证上岗原位测试组负责人:1名持证上岗的专职记录员现场记录员:4名持证上岗的专职记录员现场质检员:1名工程师现场平安员:1名专职平安员土工试验室负责人:1名高级工程师水质分析组负责人:1名高级工程师8.2.2施工力量配备钻探技师 4人熟练技术工人及辅助工人 20人其它管理人员包括后勤效劳等 3人第九章勘察工期安排和保证措施9.1 勘察工期安排本次勘察工期,按建立单位要求,2016年3月20日前完成野外勘察工作,2016年3月30日前完成勘察报告的编制工作,为保证进度采取外业、室试验和报告编制平行穿插作业方式。9.2 进度保证措施本工程由总经理全面负责,并责成公司各管理部门生产经营、总工办

34、、物资供给、财务等负责现场施工及后勤保障工作,安排技术人员,确保设备、材料资源充足。1、做好各方面的配合及前期准备工作,每天进展实际进度与方案进度的比拟,发现偏差及时采取措施调整,协调好各部门、作业班组的关系,搞好穿插作业。2、方案安排100型钻机4台,静力触探车1台,另外多备几台100型钻机,随时准备进场调用。9.2.1勘察进度方案安排在甲方工期要求下达后,按要求完成外业施工,并加紧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制,在要求工期,力争提前向业主提交经部审查后合格的勘察成果。9.2.2工期保障措施确保人员、设备、材料调配的充足、及时与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建立健全工程管理制度,形成良好的工程运行机制,保证

35、工程施工正常进展。拟主要采取下几方面措施: 1、保证资格预审中选定的工程负责人与工程技术负责人能随时进入工程组;确保按设计方案中人员数量进展工程组的人员配备,并保证选派进入工程组的成员具有相应的丰富实践经历。 2、保证调配施工方案所要求的设备、材料种类与数量进入本工程,进场前应对所有设备进展性能检定,以保证到场的设备能正常使用。同时保证有数量足够和性能可靠的备用设备与材料,以备因现场施工情况的变化而导致的临时所需。3、细化人员分工、建立各工序工作目标和工序责任人职责达标制度,并进展工作量化考核,按工序目标值进展工程人员的收入分配,同时将量化考核结果与个人经济收益和奖惩挂勾。以充分调动与发挥人的

36、能动作用。 4、建立突发情况应急体系,根据现有经历,针对勘察施工中常有出现、并可能影响工期的突发情况进展应急预案分析,以保证工程施工的正常、有顺进展。 5、制订合理、可行的工序工期方案,各工序严格按制订的方案进展,施工中实时进展实际进度与方案进度的比照分析,以便及时对方案进展合理调整和适时调配施工力量,以保证按方案完成各工序作业。6、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做好工序间的协作协调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各工序间的有顺衔接,进而保证按期完本钱次勘察工作。第十章施工组织安排、质量承诺及保证措施10.1施工组织管理图10.2组织运行原那么 本工程按工程管理的模式进展运作,各项工作及资源由工程负责人统一安排,调

37、配,工程各级班组服从工程负责人的安排,认真负责完成各项工作。施工组织管理图总经理审定人总经理工程负责人技术审核人总工程师生产部门领导工程负责人陈劲松工程负责人注册岩土师技术组测量组实验室5个施工班组后勤组勘察是一项技术性强的工作,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及技术管理体系将直接影响到勘察成果的质量,对本项勘察工作按审定人审核人技术负责人的模式进展工程的技术管理。审定人、审核人、技术负责人分别由具有相应资格的人担任,由单位总经理审定,单位总工程师审核,工程负责人必须由注册岩土工程师担任。10.3岗位职责10.3.1施工班组严格按照工程负责人的安排进展勘察施工。承受技术负责人的技术监视和指导,按照各孔的勘察

38、施工任务书,保质保量的完成各个勘探点的勘察工作,严格按照规程进展操作,保证各项原始数据准确,真实。所取岩土芯按顺序排放,岩土水等试样均按要求编号,安放保养及运输。10.3.2后勤保障组在各钻探机具未到位前,道路、水、电应落实,保证各钻探机具设备能及时到达孔位。对需夜间施工机台,提前将电源接到孔位。对各施工机台进展不连续的后勤保障支持。负责对已验收的各种试样进展收集汇总,及时送回公司土工实验室开土。10.3.3测量组负责勘探点的测量工作,包括勘探点孔位、高程的测放工作,作好标记,注明孔号,并负责各勘探点数据的复核工作,现场各标记和各勘探点孔口高程汇总表一并交付给工程技术负责人签收。10.3.4技

39、术负责人及技术组成员工程技术负责人承当本工程的全面技术工作和协助工程负责人作好组织工作。每天必须到现场催促和协调各项工作,解决施工过程中的一般技术问题,对于重大的技术问题,及时地向审核人及审定人汇报,并共同协商解决。工程技术负责人在勘察期间编写的施工纲要,向各施工班组下达的各项施工任务书及土样布置单等,待工程审核人、审定人审阅后付诸实施。并负责编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整个工程中,领导技术组成员实施对各施工小组的技术管理。技术组成员协助技术负责人展开技术管理工作,具体容包括:按技术负责人提出的勘察任务书指导施工班组的施工;各勘探孔的野外施工编录工作;将已完成的勘察工作资料及时汇总至技术负责人;将

40、施工中出现的特殊情况及时向工程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进展汇报,并按技术负责人调整后的任务要求指导施工。在外业施工完毕后,技术组协同技术负责人进展资料整理,勘察报告编写。另外,技术组成员还负责协助工程技术负责人对勘探孔的验收工作,在验收合格后配合后勤保障组将所有的岩土、水等试样,及时送至实验室,原始资料交工程技术负责人。10.3.5工程技术审核、审定人工程审核人、审定人是本工程的技术把关人员,对本工程中的技术方案和各项工程指标负责认定,全面地指导工程技术负责人解决本工程技术问题和编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10.3.6工程负责人工程负责人负责本工程的全面工作,包括合同管理、联络协调、工程实施等。10.4

41、外业工作质量承诺质量承诺:确保野外数据与样品采集的准确可靠率达98%;确保野外原始资料100%符适宜用规、标准及筹划文件的规定要求。钻探要求:根据?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详细勘察阶段:钻探孔平面位置允许偏差为0.25m,高程允许偏差为5cm;在钻探施工时,成孔直径不小于100mm,采用108mm钻具成孔,在钻探过程中应防止出现斜孔,如果发现应及时纠正。同时采用泥浆护壁,要求泥浆的比重在1.2-1.4之间,采用膨润土和纯碱配合造浆,防止钻进时出现塌孔,采用盘旋钻近的方法。在采用盘旋钻进时,回次进尺不宜超过1.0m,在主要持力层中或重点研究部位,回次钻进不宜超过0.5m,

42、并应满足鉴别厚度小至20cm的要求。现场记录:应在钻探过程中同时完成,记录容应包括岩土描述及钻进局部,记录按标准格式每项填写,在某个回次中发现变层时,应分项填写,不得假设干回次或假设干层合成为一行。记录不得撰录转抄,误写可以划去,在旁边更正,不得在原处涂抹修改。对本工程各类地层的描述应符合以下要求:粘性土:颜色、状态、包含物、构造;砂性土:颜色、状态、包含物、磨圆、分选及层理特征;基岩:颜色、主要矿物、构造、构造和风化程度,包括构造面、构造体特征和岩层矿物10.5外业工作质量保证措施严格按照勘察纲要进展各项勘察手段,认真负责地把好现场质量关,制订具体的质量控制细那么如下: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和钻探

43、、测试等操作规程进展钻探,取样和测试工作。保证岩土样的采取率,土样和岩样要按顺序有条理地摆放在岩土样列盒中,以便于编录和检查。所取的试样按照要求封存并及时进展相关试验。认真记录和鉴别各岩土层,准确、详细及时地记录各岩土层的岩性、土性、深度和野外鉴别特征包括颜色、状态、湿度和包含物等以及各项测试数据,水位等。建立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各负其责。建立签证验收制度,各原始资料,经施工班组、记录员签名后再由工程技术负责签名验收。标准贯入试验及动力触探试验采用自动落锤装置。所有现场作业必须由岩土工程师在现场督导进展,工程技术负责人及时掌握现场进展情况,并解决相关的技术问题,对于重大技术问题,及时向审核人、审

44、定人汇报,以便及时地解决。工程技术负责人要检视和汇总工程所有资料,保证各种资料的准确和完整。对所有钻孔所取岩土芯按顺序排放,岩土水等试样均按要求编号,安放保养及运输,岩芯摆放整齐,每回次标签标注,拍照验收后终孔。对取土孔重点岩土层如岩石预留岩样。10.6业工作质量承诺质量承诺:确保各项成果、成图、报告书符合法律、法规及筹划文件的规定要求;检验和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处臵返工不得超过两次;确保各项成果、成图、报告书评审验收一次性通过率95%;确保提交成果、成图、报告书的完整率及合格率100%。10.7业工作质量保证措施一、室试验土工试验严格按?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2007要求进展。

45、如同一土样夹有多种土样时,应向工程负责人汇报,便于确定试验位置。岩土样品的分析测试工程:天然含水量w、天然容重r、天然孔隙比e、液限wl、塑限 p、压缩系数a1-2、压缩模量E1-2、凝聚力e、摩擦角、塑性指数、液性指数、变形模量、压缩指数、固结系数、先期固结压力、相对密度、天然坡角、固结系数、颗粒不均匀系数、岩石极限抗压强度。 分析测试方法:主要分析测试方法为:常规试验、静三轴试验、相对密度试验、击实实验、承载比试验、渗透试验、固结试验、膨胀试验、颗粒分析试验、易溶盐试验、有机质试验、岩石力学试验。分析测试要求:样品的制备、测试、计算应严格执行?土工实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46、操作认真、细致、确保数据的准确无误。如发现土样扰动严重,土样开启失败时应将土样废弃保证试验数据准确无误。二、报告整理根据工程要求和合同的规定,由技术负责人制定业整理考前须知,明确报告书的具体章节容、图件的具体要求及有关的考前须知;图件全部采用CAD和工程勘察的相关软件,在资料整理过程中,随机检查成果的容与原始资料的符合性、各参数指标的选择方法和准确性;初步完成程过后,由校对人员先进展校对,再由审核人审核所有的资料,最后经审定人审定后,才能进展复制装订。第十一章质量目标、管理目标与勘察成果的质量控制11.1质量目标积极采用国外先进工程勘察技术,保证有关的规、规定和质量要求都能在勘察中得到贯彻,从

47、而使本次勘察的深度到达国家有关规、规定及设计部门所要求的标准。勘察成果报告应资料充足、可靠、图件清晰和容丰富、重点突出、分析合理、结论正确。提交的勘察成果满足相关规与设计要求。11.2 管理目标保证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保证施工过程平安,高效,保证施工质量,保证报告容的准确、方案合理,并力争获取威海市年度评审的“优秀工程勘察奖。11.3 勘察成果的质量控制11.3.1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为确保本工程质量与进度,拟对本工程实行目标管理,分为施工、进度、质量、平安、工作量等五个分目标,每个分目标设有目标值、对策、责任者,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制度。11.3.2工序质量管理和工程质量审查制度本工程设立由审

48、定人、审核人、工程技术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分序负责的四级质量审查制。 1、审定人代表单位对本工程进展技术把关,并最终审定勘察工程的成果资料及最终质量等级。 2、审核人代表专业部门对本工程进展质量监视,确保全部勘察过程严格按投标方案和专家优化意见实施,及时进展必要的现场检查,指导解决技术上的疑难问题,审核成果资料及最终质量等级。 3、工程技术负责人负责勘察方案的具体实施,并对各工序实施质量管理,检查原始资料质量,负责业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写。 4、各施工工序严格按国家现行相关规、规程及标准进展,同时工序间实行自检与互检,一旦出现质量隐患问题,立即进展纠正,对现场人员难以处理的质量问题,会同公司总工办

49、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协商进展解决。以确保各工序质量。11.3.3主要质量保证措施 1、选调经历丰富的技术人员进入工程组,从根本上保证工程的勘察质量。 2、采用合理的勘探手段,选用适宜的、先进的钻探及试验设备。 3、根据岩土层工程特性的不同,针对性地布置适宜的勘察与测试手段。 4、勘探工作前检查各种设备的性能状态,确保各种设备的使用性能,保证不因设备而降低各类数据的可靠性。 5、针对性的采用适宜的钻探工艺,如:对第四系松散层采用冲击跟管钻进,对基岩采用XY-100型或GY-150-1型工程钻机金刚石钻头回转钻进。 6、各类试验的操作严格按有关规程、规、标准执行。 7、严格控制钻探施工回次进尺,按要

50、求的岩芯采取率进展钻探取芯,岩芯顺序摆放并做好清晰的标识,送检样品的采集严格按相关技术要求进展,并及时进展密封包装和送检。8、先施工少局部一般性勘探孔,以便有目的地了解场地地层情况,同时与已有掌握的资料比照分析,进而对勘察方案进展合理调整后,再全面展开勘探作业。 9、野外编录由有经历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现场记录做到及时准确,描述应按回次进展;样品的采集严格按相关技术要求进展,并及时进展包装、送检,从而保证第一手资料的准确性。 10、施工前进展技术交底,明确各工序质量目标与技术要点,施工中采取严格的质量检查和纠正对策,一但出现质量问题及时采取纠错措施,直至满足要求,并及时消除影响质量的不利因素,

51、确保工程质量。11.4 勘察成果的质量保证措施11.4.1前期准备阶段选派得力的施工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人,搜集现有资料,编制事先指导书、勘察纲要,做好工作调度,并对各作业班组成员进展开工前的质量意识教育和技术交底,下达钻探任务书。11.4.2业资料整理阶段严格按照设计单位的具体要求进展资料整理,对各项测试数据进展综合分析和评价,提出准确、详细的各项设计参数。勘察成果的质量保证实施细那么有:勘察成果需由工程技术负责人、审核人各负其责共同完成,并需经公司专家组审定前方向业主提交最终成果报告。明确设计单位要求,严格按照要求进展整理,提交指定的相关图件。其规格、容均要满足要求。11.4.3

52、资料提交归档阶段报公司资料归档清单提交相应原始记录,计算书,方案报告审定,审核底稿等并由审定审核人填写质量评定等级表。第十二章平安生产与文明施工12.1平安生产保证平安是保障生产的根本所在,我单位一贯奉行“以人为本,平安第一平安管理理念。为确保“无伤亡事故发生的平安目标,本次勘察严格执行以下平安规定。12.1.1建立健全工程平安管理体制 1、成立工程平安管理小组,工程平安管理网络见以下图由工程负责任第一平安责任人,全面负责本次勘察施工与队伍的平安。 2、设立专职平安管理员,对工程平安第一责任人负责。 3、制定严格平安生产制度,各作业组负责人具体负责平安制度的落实与执行。 4、建立严格的事故责任

53、与失误责任惩罚制度,实施责任到人。12.1.2实施工程平安管理保证措施针对本勘察工程的特点及施工场地与气候环境条件,结合我公司的平安管理制度,拟采取如下管理与保证措施。12.1.2.1人员平安加强平安教育,提高工程人员的平安意识,切实做好岗前平安培训工作,并详细做好培训记录。培训容如下:1、“以人为本,平安第一的平安理念;2、施工作业平安审批制度;3、施工行为和交通平安要求与规定;4、个人平安防护条例;5、施工机具平安使用规定;6、平安事故和隐患记录、汇报、通报和整改规定;7、平安事故应急处理措施;8、违反平安规章的处分规定。12.1.2.2施工机具平安 1、所有施工机具在进入现场前必须进展性

54、能平安性检查,并做好相应记录,严格杜绝存在平安隐患的施工机具进入施工场地。 2、各类机具的使用人员必须是经过相关技术培训、且具有专业书的人员。 3、此处所指的机具包括且不仅限于以下种类:交通运输车辆、钻机、发电机、水泵、吊索、钢丝绳、配电设施等。12.1.2.3施工行为和交通平安 1、各类施工人员均应严格执行各项平安规章制度,合理利用人力与机具,处处、时时、事事以平安为重,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平安第一。 2、认真研究各种平安技术措施,改善劳动条件,消除施工中的不平安因素。 3、所有人员不得在工程施工现场随意奔波、打闹,场外行走和出入应遵守现行交通法规。 4、钻探设备的搬迁应做到“慢、稳、准三点

55、,严禁用设备自身动力托吊进展设备的搬运。 5、工人必须带上经过检测的平安带上下钻塔。 6、现场用电必须由专职电工进展线路的敷设,且必须配备上漏电保护系统前方能使用。 7、施工现场假设搭设临时住所且需用火时,应严格遵循院用火平安管理工作规定。 8、应注意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的其它平安隐患因素,如:通过场地的高压电线、场地可能分布的地下管线、场地分布的沟、塘、湖、叉等,防止意外平安事故的发生。 9、施工时应充分作好施工人员与机械设备保养与维护工作。 10、在涉及与附近居民发生关系时,应细心解释,耐心劝说,以免发生纠纷,造成不心要的冲突。12.2文明施工勘察施工虽然一般规模较小,对周边环境及居民的影响也

56、小,但做到施工文明仍是施工工作重点之一。针对勘察工作的特点结合拟建工程现场情况,施工中拟采取如下措施,规本次勘察施工的文明行为: 1、积极开展文明施工达标活动,做到便民利民不扰民。2、施工中保持现场整洁畅通,场地无积水、枯燥。3、施工器材要堆放整齐有序。4、弃土、废渣及时堆放到指定位置。5、每天进展文明卫生巡视,发现问题立即处理解决。6、钻孔施工完成后,及时做好现场清理及回填工作第十三章与建立方、设计及施工单位配合事项 1、我公司严格履行本工程投标资格预审文件、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及与建立单位签定的勘察合同,保质、保量按期提交勘察成果资料。 2、施工过程中,与建立方、设计单位保

57、持密切联系,及时汇报工程进展情况,必要时提交中间性报告,如地质条件异常,需局部调整勘察方案,将及时与业主、设计单位商定。 3、在设计、施工中有关勘察工作之容,随时提供咨询效劳。 4、需建立单位协调解决与当地居民和企业发生的拆迁等问题。 5、需建立单位提供勘察施工钻孔放样所需的坐标控制点3-4个。6、在必要的时候,需请建立单位帮助协调解决钻探用水事宜。第十四章后期效劳的保证措施及承诺14.1 后期效劳的保证措施及承诺我公司如承当本次勘察工作,将以重点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进展运作,确保为业主提供优质效劳,以实际行动为荣成建立作出努力。、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效劳,由于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岩和土,它们高分散性和不

58、确定性,很有可能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出现与岩土相关的技术问题,我公司将在充分研究的根底上负责任的给予解决和处理,在勘察全过程中加强信息反应体系的功能,严格把关,提交高质量的勘察技术成果报告,为设计单位做好效劳。、提供高质量的工作效劳,在以公司总经理、总工直接负责的前提下积极配合业主和作业现场人员做好周边协调,确保有问题及时解决。、主动听取业主和监理、设计的意见和要求,及时把业主和监理、设计方的意图贯穿到我公司本次勘察工作中,在有限的工作围尽最大努力,提取尽可能多的地下信息,以便于业主的决策和监理、设计方的专业需求,以我公司数十年积累的专业知识与经历配合业主和设计方的要求,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4、

59、提供优质的后期效劳,在本次勘察完成后,我公司将随时保持与业主和设计方的密切联系,负责对勘察报告的答疑及对下一步岩土工作的分析及咨询,保证随叫随到。14.2 与本工程有关的其他效劳:我公司本着“随叫随到、无偿效劳、业主满意的原那么,在工程建立期间,按照工程的需要,配合各部门做好,验槽、验收、检查等各项工作。并配合建立及施工单位做好各项资料。对每个工程进展后期效劳。不管是现场工作还是提供相关的资质或资料,我公司均派出相关工程负责人到位。第十五章勘察合理化建议一、建筑场地选址:1、对于建立场地处于坡地及地形起伏较段,为建筑物的平安,规划时建筑位置应尽量避开不稳定斜坡或能产生斜坡的地段,以及地形起伏较大的地段;2、建筑场地应尽可能避开地下水水位埋深过浅的地段;3、建筑场地应尽可能避开淤泥质土、饱和粉细砂、厚层填土等可能产生较大沉降的地段。二、应充分调查当地的建筑经历包括根底方案、建筑构造、地基处理方案、场地整治方面的经历,这比用勘察、测试等手段取得的资料更为珍贵。三、勘察报告中关于地基处理形式及施工方案方面的建议极为重要,虽然勘察与设计隶属不同部门,但勘察部门与设计部门的互动要贯穿于整个过程,以充分重视地基处理情况以及合理分析岩土情况。43 / 4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