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燃油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系统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85785188 上传时间:2022-05-0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2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燃油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燃油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燃油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燃油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燃油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系统(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word过程控制课程设计题 目: 燃油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 班 级: 学 号: 姓 名:同组人员: 任课教师: 虹完成时间: 2013年10月30日目 录一、 设计任务与要求-3二、 被控对数学模型建模与对象特性分析-3三、 控制系统设计-53.1 根本控制方案-53.2 控制仪表选型-93.3 参数整定计算-103.4 控制系统MATLAB仿真-103.5 仿真结果分析-11四、设计总结-12一、 设计任务与要求1. 在模壳浇铸、焙烧时常用燃油炉,烧制过程中需要对温度加以控制,对一个燃油炉装置进展如下实验,在温度控制稳定到500时,在开环状态下将执行器的输入燃油流量增加大约,即,持续后完毕,等

2、间隔记录炉温度变化数据如下表,试根据实验数据设计一个超调量的无差温度控制系统。t(点)0123456789100t (点)1112131415161718192021()具体设计要求如下:(1) 根据实验数据选择一定的辨识方法建立对象的模型;(2) 根据辨识结果设计符合要求的控制系统给出带控制点的控制流程图,控制系统原理图等,选择控制规律;画出控制系统SAMA图;(3) 根据设计方案选择相应的控制仪表DDZ-,绘制原理接线图;(4) 对设计系统进展仿真设计,首先按对象特性法求出整定参数,然后按4:1衰减曲线法整定运行参数。(5) 用MCGS进展组态设计。二、被控对数学模型建模与对象特性分析根据

3、矩形脉冲响应数据,得到阶跃响应数据,并进展相应的归一化处理,得: 表2t(s)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0y00.51.94y*00037t(s)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2100yy*09141如此yK= y/u=0.5336(/)Matlab画出图像: 程序如下:clear;t=0:100:2100;yi=0 0.5 1.44 2.07 1.68 1.41 1.17 0.99 0.81 0.66 0.54 0.45 0.39 0.33 0.27 0.21 0.15 0.09 0.06 0.03 0.

4、01 0.00;ys=0 0.5 1.94 4.01 5.69 7.18 8.35 9.34 10.15 10.81 11.35 11.8 12.19 12.52 12.79 13 13.15 13.24 13.3 13.33 13.34 13.34;ym=0 0.037 0.145 0.300 0.425 0.538 0.626 0.700 0.761 0.810 0.851 0.884 0.914 0.938 0.958 0.974 0.986 0.992 0.997 0.999 1 1plot(t,yi);%画出脉冲响应曲线hold on;plot(t,ys); %画出单位阶跃响应曲线h

5、old on;grid on;figure;plot(t,ym); %画出归一化阶跃响应输出曲线grid on; 脉冲响应与阶跃响应输出曲线归一化输出曲线从图中取y*(t1)=0.4,y*(t2)=0.8,得:t1=382s,t2=882s 因为t1/t2=0.4330.46,所以选用2阶传函。又因为:,。求得T1=166s,T2=419s得到对象传递函数为:对象仿真图如下:为二阶自衡对象,没有纯延迟环节。自衡率=1.88,响应速度=0.0021,三、控制系统设计3.1 根本控制方案从设计的简约性和实用性考虑,首先考虑单回路的控制方法,由于对象的容量较大,而炉温度的测量较难,所以单回路的控制方

6、法难以得到较好的效果,所以经过仔细比拟,最终决定采用虽然复杂一些,但是控制效果更好的串级控制方法。为了更好的反响串级方式相对于单回路的优点,小组决定用两种控制方法都试验一下,用事实说话。(1) 首先采用单回路控制方法,考虑到系统的速度和稳定性的要求,选用PID控制规律。单回路系统控制原理图如下:根据对象特性整定参数采用齐勒格-尼克尔整定方法变送器增益:调节阀增益:得广义对象传函:根据广义对象画出输出曲线见图5,程序:clc;K0=0.16;num=K0;den=conv(419,1,166,1);G0=tf(num,den);step(G0);k=dcgain(G0);读图可知:=60,T=7

7、00最终整定参数如下:=0.112; kc=;Ti=2=30;参数带入PID控制器之后震荡剧烈,稳定性差,所以kc减小,适当增加Td,经过屡次调节之后取kc=3,Ti=120,Td=200;SIMULINK仿真图(带扰动)如下:很明显,调节速度慢,而且超调过大,所以舍弃这种方法。2串级控制方式:1.扰动分析:燃料:压力、流量、成分和热值等 原料:进料量、进料温度 假如炉温度作为副被调量,拥有客服克燃料油影响,如温度、成分等,其所属扰动包含了较多扰动,即可能多的扰动可进入副回路。串级控制系统中,由于引进了副回路,不仅能迅速克制作用于副回路的干扰,也能加速克制主回路的干扰。副回路具有先调、初调、快

8、调的特点;主回路具有后调、细调、慢调的特点,对副回路没有完全克制干扰的影响能彻底加以消除。2.在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副调节器所起的作用不同。主调节器起定值控制作用,副调节器起随动控制作用,这是选择调节器规律的根本出发点。 在燃油炉温度串级控制系统中,我们选择原料油出口温度为主要被控参数,选择炉壁温度为副调参数。由于原料油温度影响产品生产质量,工艺要求严格,又因为加热炉串级控制系统有较大容量滞后,所以,主回路选择PID调节作为主调节器的控制规律,而副回路由于考虑稳定性的原因,考虑用P控制规律。3.调节阀:从安全考虑,选气开,Kv为正副对象:调节阀开,炉膛温度升高,Kp2为正副调节器:Kc2为正,

9、即反作用调节器主对象:炉温升高,出口温度升高,Kp1为正主调节器:Kc1为正,即反作用调节器Kc2为正,切主调时主调不改变作用方式控制系统原理图:控制系统SAMA图:3.2 控制仪表选型变送器选用DDZ-控制仪表。在主回路的对象为原料油出口温度,约为500度,故所设计的的围为420度到750度。副对象为炉膛温度比拟高,故所选的变化的围600度到1000。主回路的变送器传函:副回路的变送器传函:根据设计要求变送器检测温度围较大,选择NHR-M32智能温度变送器,测量围为01300。控制器要求具有PID调节功能,选择HR-WP模糊PID自整定调节器 原理接线图2. 阀门的选择由于燃油具有较强的腐蚀

10、性,里面的残渣比拟多,而且由于安全性的要求,所以,经过比拟最终决定选择气动蝶阀,最大流量大于4.8t每小时。由上面讨论可知主回路选用PID控制,副回路选用P控制,所以参数整定如下: 调节副环。将主调节器设为1,和设为0,副调器设为1逐步调节副回路的kc。.此时经过微小调整得到副回路P控制器=6.2、主回路整定:将副调节器=6,主回路参加PID,逐步调节、的值,使输出符合要求,记下此时的3.4 Simulink仿真图(带扰动)如下:将两者比拟如下:分析:经过改良,串级控制系统的超调量只有约为3%,符合控制要求,并且调节时间也有很大程度上改善,通过与单回路PID控制比照可以发现系统的动态特有很大改

11、善。扰动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在2500s时分别参加幅值为2的干扰信号,串级控制对扰动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相比拟上图的单回路抗扰动输出,又可以看出的串级控制的优越性。通过仿真结果可以看到,串级控制系统可以跟好的实现工程要求,有效克制扰动,很好的实现了系统的稳定性。串级控制系统中增加了一个包含二次扰动的副回路,使系统改善了被控过程的动态特性,提高了系统的工作频率; 对二次扰动有很强的克制能力;提高了对一次扰动的克制能力和对回路参数变化的自适应能力。综上所述,本设计选择串级控制系统。四:设计总结此次课程设计-加热炉出口温度与炉膛温度串级控制系统设计,使用到了过程控制系统很多方面的知识,包括串级控制

12、系统分析、建模与仿真,串级控制系统整定方法,PID调节器的参数工程整定,串级控制系统的性能分析等。刚开始设计时,在主、副控制器选择上,考虑到主被控变量是加热炉温度,允许波动的围很小,要求无余差,主控制器选了PID控制。副控制器直接采用了P控制考虑到如果引入积分控制可能反而会降低副回路的快速性,降低控制效果。在串级系统整定时,开始准备用逐步逼近法,以为这种方法可以将系统调试到接近最优状态,但经过实际操作,发现这种方法很繁琐,费时费力,就考虑使用实践中常用的一步整定法,操作后感觉不仅操作简便,而且也可以达到满意效果,很适合本次系统设计。在PID参数整定时,也是用到了比拟常用的衰减曲线法。通过此次课程设计,让我对过程控制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有了比拟深刻的认识,提高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检查了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17 / 1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