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85671445 上传时间:2022-05-06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3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3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1.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2.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情况。1.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重点)2.探究其进步思想形成的原因和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及评价。(难点)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内容索引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一、李贽的离经叛道一、李贽的离经叛道1.背景背景(1)政治:明朝后期,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2)经济:江南一带的市民工商业者已有相当强的经济实力。(3)思想:道学家为抬高自己,把 奉为神圣。(4)个人:李贽目睹了官

2、场的污浊和 的伪善,不愿与他们同流,形成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孔子道学家2.主张主张(1)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2)李贽认为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 的是非为标准。(3)李贽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他批判道学家“ ”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3.影响:影响: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孔子存天理,灭人欲1.李贽的“离经叛道”指的是什么?提示提示提示离经叛道中的“经”与“道”是传统的封建儒学思想。“离经叛道”就是指违反统治阶级所尊奉的经典和教条。学习思考学习思考二、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二、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1.经历经

3、历黄宗羲在明亡后,投入抗清斗争;抗清失败后,致力于著书讲学,代表作 。2.主张主张(1)他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尖锐地揭露 是天下之大害。(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3)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 ,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明夷待访录君主专制君权3.意义:意义: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 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封建君主专制误区警示误区警示黄宗羲只是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他的思想具有一定的民主性。但是,他的思想只停留在批判君主专制上,并未对将来社会的发展提出进一步主张。因此,作为地主阶级思想家,他只是

4、对儒学思想进行批判继承,具有阶级的局限性。2.教材P17“资料回放”体现了黄宗羲的什么观点?如何评价这一观点?提示提示提示(1)观点: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提出“以天下为主,君为客”的主张。(2)评价:这一观点适应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具有民主启蒙的作用。学习思考学习思考三、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三、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1.背景:背景:明末统治者日益腐败,朝政混乱,社会危机日益加剧。2.代表作:代表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3.思想主张思想主张(1)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形成了 的思想。(2)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4.影响:影响:顾炎武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

5、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经世致用3.“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出自哪位思想家?这体现了他的哪一主张?提示提示提示(1)顾炎武;(2)经世致用。学习思考学习思考四、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四、王夫之的唯物思想1.主张主张(1)唯物论方面: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2)认识论方面:认为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3)辩证法方面: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2.评价:评价: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3.三大思想家的历史影响三大思想家

6、的历史影响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4.在世界观方面,王夫之与王阳明的观点有何不同?提示提示提示王夫之主张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是客观存在的;王阳明主张“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外无物。学习思考学习思考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主题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特点1.李贽的离经叛道李贽的离经叛道史料一史料一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焚书答耿中丞史料二李贽说:“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藏书教你读史教你读史史料一意思是不要盲目地迷信孔子,史料二反映

7、李贽反对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问题思考问题思考两段史料反映了李贽的什么思想?从中可以看出李贽的思想具有怎样的特点?答案答案答案(1)对孔子权威的否定,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2)特点:反传统、反教条,离经叛道。答案2.黄宗羲的思想黄宗羲的思想史料史料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教你读史教你读史史料中划线部分是关键信息,体现了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问题思考问题思考史料反映了黄宗羲怎样的思想主张?具有什么特点?答案答案思想:反对君主专制。特点:具

8、有一定的民主色彩。答案3.顾炎武的思想顾炎武的思想史料史料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载之空言,不如见诸行事。顾炎武教你读史教你读史从史料中“明道”“救世”“行事”可以联想顾炎武“经世致用”的思想。问题思考问题思考顾炎武提倡的治学目的是什么?他的学术实践在当时有何意义?答案答案经世致用。批判空谈,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和传统儒学的关系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和传统儒学的关系(1)批判、继承黄宗羲批判旧儒学的“君为臣纲”的思想,继承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顾炎武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发扬孔子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积极思想。王夫之批判理学宣扬的“天命论”和“神道论”。(2)发

9、展提出的一些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是前人未曾提出的,具有民主色彩。这些思想影响了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n 史论总结记知识纲要记知识纲要课堂小结背核心术语背核心术语1.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挑战正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否定君权等主张,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2.李贽批判道学家的虚伪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黄宗羲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3.明清之际思想界的活跃使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文化的主导地位。4.进步思想家在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着重对其弊端进行批判,从而使

10、儒学获得新生。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答案1.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解析解析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提倡自由恋爱、否定男尊女卑、赞颂变革以及肯定农民起义等多层含义,反对封建礼教的虚伪。A、C、D三项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1234答案2.(2018西安高二检测)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A

11、.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B.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解析解析解析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在于它的思想遗产,其中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它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12343.王夫之认为“天下唯器而已矣”“据器而道出”“无器而道毁”“无其器则无其道”。他所说的“器”指的是A.客观存在的事物B.人们的感知器官C.科学实验的仪器D.万物发展的规律答案解析解析解析王夫之反对宋明理学的理气观,认为世界上真正存在的只有具体的事物,即“器”;“道”(事物的规律)则存在于具体的事物之中,没有“器”就没

12、有“道”。12344.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一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材料二材料二夫治天下犹曳(牵引)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材料三材料三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是非于学校。以上均为黄宗羲的观点1234(1)材料一中黄宗羲提出古代“天下为主,君为客”和“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的用意是什么?答案答案用意在于批评君主专制制度。答案(2)材料二中黄宗羲的比喻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答案答案君臣平等的思想。(3)材料三中黄宗羲提出学校应该成为什么场所?用意何在?答案答案学校应该成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用意在于探求限制君主权力的措施。123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