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601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85665253 上传时间:2022-05-0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7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601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601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601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60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601(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华人民*国电力行业标准DL/T6011996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esigntechniquerequlationsforoverheaddistributionlineswithinsulatedconductors中华人民*国电力工业部1996-06-06批准 1996-10-01实施前 言 随着我国城市电网改造工作的不断推进及城网建立的迅速开展,为满足城市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及电能质量日益提高的要求,自90年代初以来在我国大中城市配电网络中普遍采用架空绝缘电线,原有SDJ20687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不能满足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的需要。根据原能源部司局电供1991131号文,

2、由全国电力系统城市供电专业工作网负责,电力工业部*高压研究所具体组织起草架空绝缘配电线路的设计规程。本标准的编写结合了各地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的实践经历,经对有代表性的供电局(电业局)屡次征求意见和*、*、*三次会议集中讨论而形成。*市区供电局王琼参加了第4章、第5章的编写,*电业局何宗义参加了第6章的编写,*电业局顾三立参加了第7章的编写,*电业局安岐参加了第8章的编写,*电业局赵有权参加了第9章、第10章的编写,*供电局李汉生参加了第11章、第12章的编写。本标准用于指导架空绝缘配电线路的设计,本标准与DL/T6021996架空绝缘配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程配套使用。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电网,农

3、村电网也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都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平安监察及生产协调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全国电力系统城市供电专业工作网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电力工业部*高压研究所、东北电管局、*市区供电局、*供电局、*电业局、*电业局、*电业局、*电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项昌富、徐德征、康应成。 本标准委托电力工业部*高压研究所负责解释。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架空绝缘配电线路、变压器台、开关设备和接户线设计的技术规则。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额定电压为610kV(中压)和额定电压为1kV及以下(低压)架空绝缘

4、配电线路工程设计。2 引用标准 以下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以下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00088 高压线路针式瓷绝缘子GB100186 盘形悬式瓷绝缘子 技术条件GB1252790 额定电压1kV及以下架空绝缘电缆GB1404992 额定电压10kV、35kV架空绝缘电缆DL/T464.1592 额定电压1kV及以下架空绝缘电线金具和绝缘部件SDJ387 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SDJ20687 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3 总则3.1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的设计应与城市的总体规划

5、相协调。 如无地区配网规划,导体截面宜按20a用电负荷开展规划确定。3.2 以下地区在无条件采用电缆线路供电时应采用架空绝缘配电线路:a)架空线与建筑物的距离不能满足SDJ206要求的地区;b)高层建筑群地区;c)人口密集,繁华街道区;d)绿化地区及林带;e)污秽严重地区。3.3 低压配电系统宜采用架空绝缘配电线路。4 气象条件4.1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所采用的气象条件,应根据当地的气象资料(采用10a一遇的数值)和附近已有线路的运行经历确定。如当地的气象资料与附录A典型气象区接近,宜采用典型气象区所列的数值。4.2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的最大设计风速值,应采用离地面10m高处、10a一遇10m

6、in平均最大值。如无可靠资料,在空旷平坦地区不应小于25m/s。在山区宜采用附近平坦地区风速的1.1倍,且不应小于25m/s。4.3 电杆、绝缘导线的风荷载按下式计算:(1)式中:W电杆或绝缘导线的风荷载,N;C风载体型系数,采用以下数值: 圆形截面的钢筋混凝土杆,0.6; 矩形截面的钢筋混凝土杆,1.4; 绝缘导线外径小于17mm,1.2; 绝缘导线外径不小于17mm,1.1; 绝缘导线复冰(不管直径大小),1.2;F电杆杆身侧面的投影面积或单根绝缘导线外径、集束线外切圆直径与水平档距的乘积,m2;v设计风速,m/s。 应按风向与线路走向相垂直的情况计算风荷载(转角杆按线路夹角等分线方向)。

7、4.4 绝缘配电线路设计冰厚,应根据附近已有线路的运行经历确定。如无资料,除第气象区外,见附录A。5 导线5.1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所采用的导线应符合GB12527、GB14049的规定。 供计算用的导线性能参数见附录B。5.2 绝缘导线及悬挂绝缘导线的钢绞线的设计平安系数均不应小于3。5.3 绝缘导线截面确实定应符合以下要求。 应结合地区配电网开展规划选定导线截面,无配电网规划城镇地区的绝缘导线设计最小截面见表1。表1 无配电网规划城镇地区绝缘导线设计最小截面 mm2导 线 种 类中 压 配 电 线 路低 压 配 电 线 路主 干 线分 支 线主 干 线分 支 线铝或铝合金芯绝缘线150509

8、535铜芯绝缘线120257016 采用允许电压降校验时:a)中压绝缘配电线路,自供电的变电所二次侧出口至线路末端变压器或末端受电变电所一次侧入口的允许电压降为供电变电所二次侧额定电压(6、10kV)的5%;b)低压绝缘配电线路,自配电变压器二次侧出口至线路末端(不包括接户线)的允许电压降为额定低压配电电压(220、380V)的4%。5.4 校验导线的载流量时,PE、PVC绝缘的导线的允许温度采用+70,*LPE绝缘的导线的允许温度采用+90。绝缘导线载流量的参考数据见附录C。5.5 三相四线制低压绝缘配电线路的最小零线截面见表2。单相制的零线截面,应与相线截面一样。表2 三相四线制低压绝缘配

9、电线路的最小零线截面 mm2导 线 种 类相 线 截 面最 小 零 线 截 面铝或铝合金芯绝缘线50及以下与相线截面一样705095及以上不小于相线截面的50%铜 芯 绝 缘 线35及以下与相线截面一样503570及以上不小于相线截面的50%5.6 悬挂绝缘线的钢绞线的自重荷载应包括绝缘线、钢绞线、绝缘支架质量及200kg施工荷重。钢绞线的最小截面不应小于50mm2。5.7 绝缘导线的连接,应符合以下要求。 不同金属、不同规格、不同绞向的导线及无承力线的集束线严禁在档距内连接。 在一个档距内,每根导线不应超过一个承力接头。 接头距导线的固定点,不应小于500mm。5.8 绝缘导线的弧垂应根据计

10、算确定。导线架设后塑性伸长率对弧垂的影响,宜采用减少弧垂法补偿,弧垂减少的百分数为:铝或铝合金芯绝缘线,20%;铜芯绝缘线,7%8%。6 绝缘子、金具及绝缘部件6.1 绝缘配电线路绝缘子应符合GB1000和GB1001的规定。6.2 低压绝缘配电线路采用的金具及绝缘部件,应符合DL/T464.15的规定。6.3 中压绝缘配电线路紧凑型架设所使用的绝缘支架、绝缘拉棒应符合以下要求: 外表泄漏距离不小于370mm,级污秽区可适当加大泄漏距离。 交流耐压42kV,1min。 绝缘支架的平安系数不应小于5,绝缘拉棒的破坏拉力不小于导线计算拉断力的90%。且绝缘支架及绝缘拉棒的破坏应力均应满足最大短路电

11、动力的要求。6.4 不同电压等级、不同敷设方式的绝缘配电线路的绝缘子、金具及绝缘部件的使用应符合以下要求。 单根敷设的中压绝缘配电线路:a)直线杆宜采用针式绝缘子或棒式绝缘子;b)耐*杆宜采用一个悬式绝缘子和一个蝶式绝缘子或两个悬式绝缘子组成的绝缘子串及耐*线夹。 紧凑型敷设的中压绝缘配电线路:a)直线杆应采用悬挂线夹;b)耐*杆承力钢绞线采用耐*线夹,绝缘导线采用绝缘拉棒及耐*线夹;c)档距中应采用绝缘支架。 单根敷设的低压绝缘配电线路:a)直线杆应采用低压针式绝缘子、低压蝶式绝缘子或低压悬挂线夹;b)耐*杆应采用低压蝶式绝缘子、一个悬式绝缘子或低压耐*线夹。 集束敷设、带承力线的低压绝缘配

12、电线路:a)直线杆应采用低压悬挂线夹;b)耐*杆应采用低压耐*线夹。 集束敷设、不带承力线的低压绝缘配电线路:a)直线杆应采用低压集束线悬挂线夹;b)耐*杆应采用低压集束线耐*线夹。6.5 绝缘配电线路的电瓷外绝缘应根据运行经历和所处地段外绝缘污秽等级选取,如无运行经历,应按附录D所规定的数值进展设计。6.6 绝缘子机械强度的使用平安系数,不应小于以下数值:棒式绝缘子,2.5;针式绝缘子,2.5;悬式绝缘子,2.0;蝶式绝缘子,2.5。 绝缘子机械强度的平安系数K应按下式计算:K=T/Tma*(2)式中: T针式绝缘子的受弯破坏荷载,N;悬式绝缘子的1h机电试验的试验荷载,N;蝶式绝缘子的破坏

13、荷载,N;Tma*绝缘子最大使用荷载,N。6.7 绝缘子的组装方式应防止瓷裙积水。6.8 金具的使用平安系数不应小于2.5。7 导线排列7.1 分相架设的中压绝缘线三角排列、水平排列、垂直排列均可,中压绝缘线路可单回架设,宜可以多回路同杆架设。 集束型低压架空绝缘电线宜采用专用金具固定在电杆或墙壁上;分相敷设的低压绝缘线宜采用水平排列或垂直排列。7.2 城市中、低压架空绝缘线路在同一地区同杆架设,应是同一区段电源。7.3 分相架设的低压绝缘线排列应统一,零线宜靠电杆或建筑物,并应有标志,同一回路的零线不宜高于相线。7.4 低压架空绝缘线台区中的路灯线也应是架空绝缘电线,低压路灯绝缘线在电杆上不

14、应高于其它相线或零线。7.5 沿建筑物架设的低压绝缘线,支持点间的距离不宜大于6m。7.6 中、低压架空绝缘线路的档距不宜大于50m,中压耐*段的长度不宜大于1km。7.7 中压架空绝缘配电线路的线间距离应不小于0.4m,采用绝缘支架紧凑型架设不应小于0.25m。7.8 同杆架设的中、低压绝缘线路,横担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和导线支承点间的最小水平距离见表3。表3 同杆架设的中低压绝缘线路横担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和导线支承点间的最小水平距离 m类 别垂 直 距 离水 平 距 离中压与中压0.50.5中压与低压1.0低压与低压0.30.37.9 中压架空绝缘电线与35kV及以上线路同杆架设时,两线路导

15、线间的最小垂直距离见表4。表4 中压架空绝缘电线与35kV及以上线路同杆架设时的最小垂直距离 m电 压 等 级垂 直 距 离35kV2.060110kV3.07.10 中压架空绝缘线路的过引线、引下线与邻相的过引线、引下线及低压线路的净空距离不应小于0.2m。 中压架空绝缘电线与电杆、拉线或构架间的净空距离不应小于0.2m。7.11 低压架空绝缘导线与电杆、拉线或构架的净空距离不应小于0.05m。8 电杆、拉线和根底8.1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的杆塔分为直线杆型、耐*杆型和混合杆型三类。直线杆型包括直线杆、直线转角杆;耐*杆型包括耐*杆、转角杆和终端杆;混合杆型包括T接杆、十字杆、电缆杆等。 直线

16、转角杆杆的转向不宜大于15。8.2 绝缘线路一般采用水泥杆,条件不允许时亦可采用铁塔和钢管塔。8.3 各种电杆,应按以下荷载条件进展计算:a)最大风速、无冰、未断线;b)覆冰、相应风速、未断线;c)最低气温、无冰、无风、未断线(适用于转角杆和终端杆)。8.4 耐*杆和T接杆应考虑断线情况,采用以下荷载进展计算:a)在同一档内断两相导线,无风、无冰(适用于分相架设单回或多回线路);b)在同一档内断一根承力索,无风、无冰(适用于用承力索架设单回或多回线路),断线情况下,所有导线*力均取导线最大使用*力的70%,所有承力索*力均取承力索最大使用*力的80%。8.5 配电线路的钢筋混凝土杆,应尽量采用

17、定型产品,电杆构造的要求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8.6 钢筋混凝土杆的强度计算,应采用平安系数计算方法。普通钢筋混凝土杆的强度设计平安系数不应小于1.7;预应力混凝土杆的强度设计平安系数不应小于1.8。 混凝土及钢材的设计强度应符合SDJ3的规定。8.7 需要接地的普通钢筋混凝土杆,应设置接地螺母。接地螺母与主筋应有可靠的电气连接。 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杆时,其主筋不应兼作接地引下线。8.8 转角杆的横担,应根据受力情况确定。一般情况下,15以下转角杆,可采用单横担;1545转角杆,宜采用双横担;45以上转角杆,宜采用十字横担。 转角杆宜可不用横担,导线垂直单列式。8.9 配电线路的金属横担及金

18、属应热镀锌。 横担应进展强度计算,选用应规格化,铁横担的最小规格见附录E。8.10 拉线应采用镀锌钢绞线,其强度设计平安系数应不小于2,最小规格不小于35mm2。8.11 拉线应根据电杆的受力情况装设。拉线与电杆的夹角宜采用45,如受地形限制,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小于30。 跨越道路的拉线,对路面中心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6m,对路面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4.5m,拉桩杆的倾斜角宜采用1020。8.12 跨越电车行车线的水平拉线,对路面中心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9m。8.13 钢筋混凝土电杆的拉线从导线之间穿过时,必须装设拉线绝缘子或采取其它绝缘措施,拉线绝缘子距地面不应小于2.5m。8.14 拉线棒的直

19、径应根据计算确定,但其直径不应小于16mm。 拉线棒应热镀锌。严重腐蚀地区,拉线棒直径应适当加大24mm或采取其它有效的防腐措施。8.15 电杆根底应结合当地的运行经历、材料来源、地质情况等条件进展设计。8.16 电杆的埋设深度,应进展倾覆稳定验算,单回路的配电线路,电杆最小埋设深度见表5。表5 电杆的最小埋设深度 m杆高8.09.010.011.012.013.015.018.0埋深1.51.61.71.81.92.02.32.63.0 遇有土松软、流沙、地下水位较高等情况时,应做特殊处理。8.17 电杆根底的上拔及倾覆稳定平安系数不应小于以下数值:a)直线杆,1.5;b)耐*杆,1.8;c

20、)转角杆、终端杆,2.0。8.18 钢筋混凝土根底的强度设计平安系数不应小于1.7,预制根底的混凝土标号不宜低于200号。8.19 绝缘配电线路采用铁塔或非定型产品混凝土杆时,可按SDJ3执行。9 变压器台和开关设备9.1 配电变压器台应设在负荷中心或重要负荷附近,且便于更换和检修设备的地方,其配电变压器容量应考虑负荷的开展、运行的经济性等。9.2 以下电杆不宜装配配电变压器台:a)转角杆、分支杆;b)设有中压接户线或中压电缆的电杆;c)设有线路开关设备的电杆;d)穿插路口的电杆;e)低压接户线较多的电杆。9.3 柱上式变压器台宜安装315kVA及以下变压器。315kVA以上的变压器宜采用室内

21、布置或与其它上下压元件组成箱式变电站布置。9.4 柱上配电变压器台的底部距地面高度不应低于2.5m。安装变压器后,配电变压器台的平面坡度不大于1/100。9.5 柱上配电变压器的一、二次进出线均应采用架空绝缘线,其截面应按变压器额定容量选择,但一次侧引线铜芯不应小于16mm2,铝芯不应小于25mm2。 变压器的一、二次侧应分别装设熔断器,一次侧熔断器的底部对地面的垂直高度应不低于4.5m;二次侧熔断器的底部对地面的垂直高度应不低于3.5m。各相熔断器间的水平距离:一次侧不应小于0.5m,二次侧不应小于0.2m。9.6 熔断器、避雷器、变压器的接线柱与绝缘导线的连接部位,宜进展绝缘密封。9.7

22、熔断器应选用国家定型产品,并应与负荷电流、运行电压及安装点的短路容量相配合。9.8 配电变压器的熔丝选择宜按以下要求进展:容量在100kVA及以下者,一次侧熔丝额定电流按变压器容量额定电流的23倍选择。容量在100kVA以上者,一次侧熔丝额定电流按变压器容量额定电流的1.52倍选择。变压器二次侧熔丝(片)按二次侧额定电流选择。9.9 中压绝缘配电线路在以下地区宜装设开关设备:a)较长的主干线或分支线;b)环形供电网络;c)管区分界处。 设备与绝缘导线的连接部位应装设专用绝缘罩。9.10 在配电线路上装设电容器时,应按有关行业标准的规定执行。10 防雷和接地10.1 中压绝缘线路,在居民区的钢筋

23、混凝土电杆宜接地,铁杆应接地,接地电阻均不应超过30。10.2 带承力线的架空绝缘配电线路其承力线应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10.3 柱上开关应装设防雷装置,经常开路运行的柱上开关两侧,均应装设防雷装置,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开关金属外壳应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0。10.4 配电变压器应装设防雷装置,该防雷装置应尽量靠近变压器,其接地线应与变压器二次侧中性点及变压器的金属外壳相连接。10.5 多雷区,宜在变压器二次侧装设避雷器。10.6 为防止雷电波沿低压绝缘线路侵入建筑物,接户线上绝缘子铁脚宜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大于30。10.7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绝缘线的零线,应在电源点

24、接地。在干线和分支线的终端处,应将零线重复接地。 三相四线供电的低压绝缘线在引入用户处,应将零线重复接地。10.8 中、低压绝缘配电线路在联络开关两侧,分支杆、耐*杆接头处及有可能反送电的分支线点的导线上应设置停电工作接地点。线路正常工作时停电工作接地点应装设绝缘罩。10.9 容量为100kVA以上的变压器,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该台区的低压网络的每个重复接地的电阻不应大于10。 容量为100kVA及以下的变压器,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该台区的低压网络的每个重复接地的电阻不应大于30。10.10 接地体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6m,接地体不应与地下燃气管、送水管接触。10.

25、11 接地体宜采用垂直敷设或水平敷设,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最小规格见表6。锈蚀严重地区的接地体宜加大24mm的圆钢直径或扁钢厚度。表6 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最小规格名 称地 上地 下圆 钢 直 径 mm88扁 钢截 面mm24848厚 mm44角 钢 厚 mm4钢 管 壁 厚 mm3.5镀锌钢绞线或铜线截面 mm22511 接户线11.1 本章适用于架空绝缘线配电线路与用户建筑物外第一支持点之间架空绝缘线的设计。11.2 中压接户线的档距不宜大于30m。档距超过30m时,应按中压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 低压接户线的档距不宜大于25m。档距超过25m时,应按低压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11.3 绝缘接户线

26、导线的截面不宜小于以下数值。 中压:a)铜芯线,25mm2;b)铝及铝合金芯线,35mm2。 低压:a)铜芯线,10mm2;b)铝及铝合金芯线,16mm2。11.4 中压绝缘接户线的线间距离应按7.7规定。 分相架设的低压绝缘接户线的最小线间距离见表7。表7 分相架设的低压绝缘接户线的最小线间距离 m架 设 方 式档 距线 间 距 离自 电 杆 上 引 下25及以下0.15沿 墙 敷 设水 平 排 列4及以下0.10垂 直 排 列6及以下0.1511.5 绝缘接户线受电端的对地面距离,不应小于以下数值:a)中压,4m;b)低压,2.5m。11.6 跨越街道的低压绝缘接户线,至路面中心的垂直距离

27、,不应小于以下数值:a)通车街道,6m;b)通车困难的街道、人行道,3.5m;c)胡同(里、弄、巷),3m。11.7 中压绝缘接户线至地面的最小距离应按12.2规定。11.8 低压绝缘接户线与建筑物有关局部的距离,不应小于以下数值:a)与接户线下方窗户的垂直距离,0.3m;b)与接户线上方阳台或窗户的垂直距离,0.8m;c)与阳台或窗户的水平距离,0.75m;d)与墙壁、构架的距离,0.05m。11.9 低压绝缘接户线与弱电线路的穿插距离,不应小于以下数值:a)低压接户线在弱电线路的上方,0.6m;b)低压接户线在弱电线路的下方,0.3m。 如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应采取隔离措施。11.10 中压

28、接户线与弱电线路的穿插应按12.7规定。11.11 中压接户线与道路、管道的穿插或接近,应按12.9规定。11.12 中、低压接户线不应从中压引下线间穿过,且严禁跨越铁路。11.13 自电杆上引下的低压接户线,应使用悬挂线夹或低压蝶式绝缘子。11.14 不同金属、不同规格、不同绞向的接户线,严禁在档距内连接。 跨越通车街道的接户线,不应有接头。11.15 接户线与主干、分支绝缘线如为铜铝连接,应有可靠的铜铝过渡措施。12 对地距离及穿插跨越12.1 绝缘导线对地面、建筑物、树木、铁路、道路、河流、管道、索道及各种架空线路的距离,应根据最高气温情况或最大垂直比载求得的最大弧垂和最大风速情况求得的

29、最大风偏计算。 计算上述距离,不应考虑由于电流、太阳辐射以及覆冰不均匀等引起的弧垂增大,但应计及导线架线后塑性伸长的影响和设计施工的误差。12.2 绝缘导线与地面或水面的最小距离见表8。表8 导线与地面或水面的最小距离 m线 路 经 过 地 区线 路 电 压中 压低 压居 民 区6.56.0非 居 民 区5.55.0不能通航也不能浮运的河、湖(至冬季水面)5.05.0不能通航也不能浮运的河、湖(至50a一遇洪水面)3.03.012.3 绝缘配电线路应尽量不跨越建筑物,如需跨越,导线与建筑物的垂直距离在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不应小于以下数据:a)中压,2.5m;b)低压,2.0m。 线路边线与永久

30、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在最大风偏的情况下,不应小于以下数值:a)中压,0.75m(人不宜接近时可为0.4m);b)低压,0.2m。12.4 中压绝缘配电线路通过林区应砍伐出通道。通道净宽度为线路两侧向外各3m。 在以下情况下,如不阻碍架线施工,可不砍伐通道。 树木年自然生长高度不超过2m; 导线与树木(考虑自然生长高度)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小于3m。 配电线路通过公园、绿化区和防护林带,导线与树木的净空距离在最大风偏情况下不应小于1m。 配电线路的导线与街道行道树之间的最小距离见表9。表9 导线与街道行道树之间的最小距离 m最大弧垂情况下的垂直距离最大风偏情况下的水平距离中 压低 压中 压低 压0.8

31、0.21.00.5 校验导线与树木之间垂直距离,应考虑树木在修剪周期内生长的高度。12.5 绝缘配电线路与特殊管道穿插,应避开管道的检查井或检查孔,同时,穿插处管道上所有部件应接地。12.6 绝缘配电线路与甲类火灾危险性的生产厂房、甲类物品库房、易燃、易爆材料堆场以及可燃或易燃、易爆液(气)体贮罐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杆塔高度的1.5倍。12.7 绝缘配电线路与弱电线路穿插,应符合以下要求。 穿插角应符合表10规定。表10 绝缘配电线路与弱电线路的穿插角弱 电 线 路 等 级交 叉 角一 级45二 级30三 级不限制 绝缘配电线路一般架设在弱电线路上方。绝缘配电线路的电杆,应尽量接近穿插点。12

32、.8 绝缘线与绝缘线之间穿插跨越的最小距离见表11。表11 绝缘线与绝缘线之间穿插跨越最小距离 m线 路 电 压中 压低 压中 压1.01.0低 压1.00.512.9 绝缘配电线路与铁路、道路、通航河流、管道、索道、人行天桥及各种架空线路穿插或接近的根本要求见表12。表12 绝缘配电线路与铁路、道路、通航河流、管道、索道、人行桥及各种架空线路穿插或接近的根本要求工程铁路城市道路电车道通航河流弱电线路电力线路特殊管道索道人行天桥标准轨道窄轨电气化线路有轨及无轨主要次要一、二级三级1kV及以下610kV35110kV154220kV330kV导线在跨越档内的接头不应接头不应接头不应接头不应接头穿

33、插不应接头穿插不应接头不应接头导线支持方式双固定双固定双固定单固定双固定单固定单固定双固定双固定最小垂直距离m工程线路电压至轨顶接触线或承力索至路面至承力索或接触线至5a一遇洪水位至被跨越线至导线电力线在上面至路面至最高航行水位的最高船桅顶电力线在下面电力线在下面至电力线上的保护设施中压7.56.0平原地区配电线路入地7.02.0223454.0低压7.56.0平原地区配电线路入地6.01.0123453.0最小水平距离m工程线路电压电杆外缘至轨道中心电杆中心至线路边缘杆中心至路面边缘与拉纤小路平行的线路,边导线至斜坡上缘与路径受限制地区,两线路边导线间与路径受限制地区,两线路边导线间与路径受

34、限制地区,至管、索道任何局部导线边线至人行天桥边缘杆外缘至轨道中心中压穿插:5.0平行:杆高加3.0平行:杆高加3.00.5最高电杆高度2.02.52.55.07.09.02.01.0低压1.01.51.0备注山区入地困难时,应协商并签定协议开阔地区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得小于电杆高度1)两平行线路在开阔地区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电杆高度2)弱电线路分级见附录E两平行线路在开阔地区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电杆高度1)在开阔地区,与管、索道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电杆高度2)特殊管道指架设在地面上输送易燃、易爆物管道附 录 A典型气象区 典型气象区见表A1。表 A1 典型气象区气 象 区大气温度最高+40最低-5-

35、10-5-20-20-40-20导线覆冰-5最大风+10+10-5-5-5-5-5风 速m/s最大风30252525252525导线覆冰10最高、最低气温0覆冰厚度mm555101015冰的比重0.9附 录 B导线的性能参数B1 铝线的性能参数见表B1。表 B1 铝线的性能参数单 线 根 数最 终 弹 性 系 数N/mm2线 膨 胀 系 数1/75900023.010-6195600023.010-6375600023.010-6615400023.010-6注:1.弹性系数值的准确度为3000N/mm2;2.弹性系数适用于导线受力在15%50%导线计算拉断力时。B2 铝合金线的性能参数见表B

36、2。表 B2 铝合金线的性能参数导 线 种 类最 终 弹 性 系 数N/mm2线 膨 胀 系 数1/铝 合 金 线549006570023.010-6注:1.铝合金线根据其所含合金成分不同而最终弹性系数有差异,故可在此范围内选择。2.弹性系数适用于导线受力在15%50%导线计算拉断力时。B3 铜线的性能参数见表B3。表 B3 铜线的性能参数导 线 种 类最 终 弹 性 系 数N/mm2线 膨 胀 系 数1/硬 铜 线1270001710-6软 铜 线980001710-6注:1.弹性系数值的准确度为3000N/mm2;2.弹性系数适用于导线受力在15%50%导线计算拉断力时。附 录 C架空绝缘

37、电线长期允许载流量及其校正系数C1 低压单根架空绝缘电线在空气温度为30时的长期允许载流量见表C1。表 C1 低压单根架空绝缘电线在空气温度为30时的长期允许载流量导体标称截面mm2铜 导 体铝 导 体铝 合 金 导 体PVCAPEAPVCAPEAPVCAPEA1610210479817375251381421071119910235170175132136122125502092161621681491547026627520721419119895332344257267238247120384400299311276287150442459342356320329185515536399

38、416369384240615641476497440459C2 低压集束架空绝缘电线的长期允许载流量为同截面同材料单根架空绝缘电线长期允许载流量的0.7倍。C310kV、*LPE绝缘架空绝缘电线(绝缘厚度3.4mm)在空气温度为30时的长期允许载流量见表C2。表 C210kV、*LPE绝缘架空绝缘电线(绝缘厚度3.4mm)在空气温度为30时的长期允许载流量导体标称截面mm2铜导体A铝导体A铝合金导体A导体标称截面mm2铜导体A铝导体A铝合金导体A25174134124120454352326352111641531505204033745025519818318560046543270320

39、24922524071255351395393304282300824639608C410kV、*LPE绝缘薄绝缘架空绝缘电线(绝缘厚度2.5mm)在空气温度为30时的长期允许载流量参照绝缘厚度3.4mm,10kV、*LPE绝缘架空绝缘电线长期允许载流量。C510kV集束架空绝缘电线的长期允许载流量为同截面同材料单根架空绝缘电线长期允许载流量的0.7倍。C6 当空气温度不是30时,应将表C1、表C2中架空绝缘电线的长期允许载流量乘以校正系数K,其值由下式确定:式中:t0实际空气温度,;t1电线长期允许工作温度,PE、PVC绝缘为70,*LPE绝缘为90。 按上式计算得到的不同空气温度时的校正系

40、数见表C3。表 C3 架空绝缘电线长期允许载流量的温度校正系数t0-40-35-30-25-20-15-10-50+5+10+15+20+30+35+40+50K11.661.621.581.541.501.461.411.371.321.271.221.171.121.000.940.870.71K21.471.441.411.381.351.321.291.261.221.191.151.121.081.000.960.910.82注:1.t0实际空气温度,;2.K1PE、PVC绝缘的架空绝缘电线载流量的温度校正系数;3.K2*LPE绝缘的架空绝缘电线载流量的温度校正系数。附 录 D架空线

41、路污秽分级标准 架空线路污秽分级标准见表D1表 D1 架空线路污秽分级标准污秽等级污 秽 条 件泄漏比距cm/kV污 湿 特 征盐 密mg/cm2中性点直接接地中性点非直接接地0 大气清洁地区及离海岸50km以上地区00.03(强电解质)00.06(强电解质)1.61.91 大气轻度污染地区,或大气中等污染地区; 盐碱地区,炉烟污秽地区,离海岸1050km的地区,在污闪季节中枯燥少雾(含毛毛雨)或雨量较多时0.030.101.62.01.92.42 大气中等污秽地区:盐碱地区,盐烟污秽地区,离海岸310km的地区,在污闪季节潮湿多雾(含毛毛雨)但雨量较少时0.050.102.02.52.43.

42、03 大气严重污染地区:大气污秽而又有重雾的地区,离海岸13km的地区及盐场附近重盐碱地区0.100.252.53.23.03.84 大气特别严重污染地区,严重盐雾侵袭地区,离海岸1km以内的地区0.253.23.83.84.5附 录 E铁横担的最小规格 铁横担的最小规格见表E1表 E1 铁横担的最小规格 mm线 路 电 压高 压低 压铁 横 担635505附 录 F弱电线路等级 一级首都与各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及其相互间联系的主要线路;首都至各重要工矿城市、海港的线路以及由首都通达国外的国际线路;由邮电部指定的其它国际线路和国防线路。 铁道部与各铁路局及铁路局之间联系用的线路,以及铁路信号自动闭塞装置专用线路。 二级各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与各地(市)县及其相互间的通信线路,相邻两省(自治区)各地(市)、县相互间的通信线路,一般市内线路。 铁道局与各站、段及站段相互间的线路,以及铁路信号闭塞装置的线路。 三级县至区、乡、乡人民政府的县内线路和两对以下的城郊线路;铁路的地区线路及有线播送线路。. z.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