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疟疾技术方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85657406 上传时间:2022-05-06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34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消除疟疾技术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消除疟疾技术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消除疟疾技术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资源描述:

《消除疟疾技术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除疟疾技术方案(4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消除疟疾技术方案年版 为加快我国消除疟疾工作进程,指导各地科学、规地实施消除疟疾工作,确保到年全国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年、疟疾诊断标准、疟疾控制和消除标准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特制定本方案。一、基本原则消除疟疾工作应遵循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防治的原则,以传染源控制为核心,以监测工作为主导,突出重点地区,有效整合资源,完善工作机制,落实部门职责,加强能力建设,确保消除疟疾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各地要根据当地疟疾流行情况及变化趋势,适时调整消除疟疾策略和相关技术措施。二、传染源监测与控制一病例诊断诊断依据流行病学史曾有疟疾传播季节在疟疾流行区包括

2、历史流行区住宿、夜间停留史,或近二周有输血史;或有既往病史。临床表现典型的临床表现:有周期性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每天或隔天或隔两天发作一次。重症病例可出现意识障碍或昏迷等症状,主要并发症有脑损害、胃肠损害、休克、溶血、严重的肝肾损害、肺水肿、严重贫血、异常出血、低血糖、酸中毒等。不典型的临床表现:有发热、发冷、出汗等症状,但热型和发作周期不规律,有类似感冒症状或伴有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也可有头痛、妄语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根据患者是否出现严重并发症,可将疟疾患者分为普通型病例和重症病例;重症病例以脑型疟多见。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显微镜检查血涂片查见疟原虫;免疫学检测:疟原虫抗原检测阳性;基因

3、检测:疟原虫特异性基因片段检测阳性。病例诊断分类疑似病例:具有流行病学史,且临床表现不典型者。临床诊断病例:具有流行病学史,且临床表现典型者。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中实验室检查结果阳性的病例。根据感染人体的疟原虫种,确诊病例可分为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卵形疟和混合感染等。无症状带虫者:无临床症状,血涂片镜检查见疟原虫者。二病例发现与报告. 病例发现村医务室包括社区卫生服务站,下同 在一类县,乡村医生以下简称村医对发现的疑似疟疾、临床诊断病例和不明原因发热病人,采制血涂片要求每血片涂制标准厚薄血膜各个送乡镇卫生院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同镜检,并填写疟疾病例就诊登记表附表。同时,对疑

4、似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采制滤纸血样送乡镇卫生院备检。有条件的可采用快速诊断试剂盒以下简称进行检测。 在二、三类县,村医对发现的疑似疟疾、临床诊断疟疾病例和不明原因发热病人,应建议其尽快就近到乡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就诊。乡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 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和既往病史及临床表现进行初步诊断,对所有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和不明原因发热的病人,及时开具检验单进行疟疾实验室检查。 检验人员负责采集病人血标本,制作血涂片进行疟原虫镜检,有条件的地区也可采用进行检测;对疑似疟疾、临床诊断和确诊的疟疾病例应同时制作滤纸血样滴血或抗凝血样冷冻保存、备查。一类县乡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接到村医送检的血

5、涂片后,应及时进行镜检并将镜检结果反馈送检医生。在三类县中,不具备血涂片镜检条件的乡镇卫生院,检验人员负责采集病人血标本制作血涂片及滤纸血样,由县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实验室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及时反馈给送检单位。. 病例报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检验检疫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村医一旦发现疑似、临床诊断和确诊的疟疾病例,应当在小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暂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应在诊断后小时向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送寄出传染病报告卡,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传染病报告卡后,应于小时进行网络直

6、报。各地出现疟疾突发疫情时,应根据疟疾突发疫情处理预案卫疾控发号相关规定,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报告。三病例治疗.治疗原则对所有临床诊断和确诊的疟疾病例及带虫者均应进行规的抗疟疾药物治疗。 间日疟治疗首选磷酸氯喹片以下简称氯喹加磷酸伯氨喹片以下简称伯氨喹八日疗法进行治疗此疗法也适用于卵形疟和三日疟患者的治疗。治疗无效时,可选用以青蒿素类药物为基础的复方或联合用药的口服剂型以下简称进行治疗。 恶性疟治疗采用进行治疗。包括青蒿琥酯片加阿莫地喹片 、双氢青蒿素哌喹片、复方磷酸萘酚喹片、复方青蒿素片等。 重症疟疾治疗首选青蒿素类药物的注射剂型进行抢救性治疗。包括:蒿甲醚注

7、射剂、青蒿琥酯注射剂等。同时给予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以减少并发症和合并感染。待患者病情缓解并且能够进食后,可选用任意一种,再进行一个疗程的巩固性治疗。 孕妇疟疾治疗孕妇患间日疟可采用氯喹治疗。孕期在个月以的恶性疟患者可选用磷酸哌喹片治疗,孕期在个月以上的恶性疟患者可采用治疗。孕妇患重症疟疾应选用蒿甲醚或青蒿琥酯注射剂治疗。临床诊断疟疾病例的治疗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和发病史等相关信息,判断其可能的感染地点,确定治疗方案。感染地为单一间日疟流行区,可采用氯喹加伯氨喹八日疗法进行治疗。感染地为间日疟和恶性疟混合流行区,特别是由国外输入的疟疾病例,可直接采用进行治疗;若该病例进一步确诊为恶性疟原虫和其他

8、疟原虫的混合感染,须加服一个疗程八日疗法的伯氨喹。如无法判断其感染地点,可按照本地感染的疟疾病例进行治疗。抗疟药使用原则和用药方案见附件。疑似病例治疗对不能及时排除的疑似病例,可按临床诊断病例治疗,但在治疗前应采集血涂片和滤纸血或抗凝血送检。病人明确诊断后,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治疗管理各级医疗机构对发现的所有疟疾病例进行抗疟治疗时,须规开具病人治疗处方,并提示患者应全程足量服药。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组织乡镇卫生院防保人员和村医对间日疟治疗对象进行督导服药和登记工作,做好服药宣传、送药上门、看服到口、服后签名工作,确保全程、足量服药,并密切观察病人服药情况,及时报告和处理可能发生的副反应。四

9、病例核实与确认病例核实与个案调查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有专人负责每日浏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发现本辖区报告的疑似、临床诊断和确诊疟疾病例后,应当立即与报告单位联系,对报告病例的血涂片进行复核。病例诊断发生变更后,及时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进行订正。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发现的疑似、临床诊断和确诊疟疾病例,应在日组织完成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调查容应包括病例基本情况、流行病学史、治疗史以及本次发病、诊断和治疗情况。其中,病例本次治疗情况,调查人员应在病例完成治疗后一周,再次访问病例进行补充调查。负责开展病例个案调查的专业人员包括补充调查病例本次治疗情况的人员,应及时填

10、写疟疾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附表。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及时收集疟疾病例个案调查表,并在完成调查后的日将病例个案调查资料录入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专报系统。疾控机构开展个案调查时,如需其他地区疾控机构协助完成个案调查,其他地区疾控机构应予配合,并及时相互沟通信息。. 病例确认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对辖区疟疾发病率已连续三年下降到万分之一以下的县市、区的所有疑似、临床诊断和确诊的疟疾病例的血涂片进行镜检复核,对血涂片镜检复核结果为阴性的病例进一步进行基因检测确认。暂不具备基因检测条件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所负责指导或帮助该省完成对所有报告疟疾病例的确认

11、。五疫点调查与处置. 疫点定义疫点是指出现疟疾病例的自然村、居民点或施工场所等区域。. 疫点类型活动性疫点:指疟疾病例出现在疟疾流行区的传播季节,且当时疫点存在有效传疟媒介。非活动性疫点: 指疟疾病例出现在疟疾流行区的非传播季节;或虽出现在疟疾流行区的传播季节,但当时疫点不存在有效传疟媒介。假疫点:指疟疾病例出现在非疟疾流行区。输入性恶性疟病例所在疫点的传疟媒介如仅有中华按蚊,可视为非活动性疫点。如经调查发现传播证据,应按活动性疫点处理。. 疫点调查在活动性疫点和非活动性疫点,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组织在病例网络直报后周完成疫点调查,评估潜在传播风险。省、地市级疾控机构应加强对疫点调查指导,

12、尤其是二、三类县发现疫点时,省、地市级疾控机构应参与调查。疫点调查容包括:基本情况。收集疫点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年平均温度、年降雨量、户数、人口数、历史流行情况和本次疟疾发病情况等相关资料。媒介按蚊种群调查。当病例出现在疟疾流行区的传播季节时,对近年本县围没有媒介调查资料、且疫点周围存在媒介孳生环境的疫点,可在病家及周围选择个调查场所,每个场所布置盏诱蚊灯,采用诱蚊灯通宵诱蚊法,进行个通宵的媒介按蚊种群调查;或采用人诱半通宵法开展晚上调查,并通过形态学方法对捕获按蚊种类进行鉴定,以确定疫点是否存在传疟媒介。对难以鉴定的按蚊标本,可由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媒介按蚊

13、种群调查技术规见附件。病例筛查。采取逐户走访的方式,对周有发热史者采集血标本,进行疟原虫镜检或检测,同时了解居民防蚊设施使用情况。如发现例及以上本地感染的疟疾病例或带虫者,可视情况扩大至对疫点所有居民采血进行疟原虫镜检或检测。. 疫点处置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组织在病例网络直报后周完成疫点处置工作。疫点处置的容包括:健康教育。可结合对疫点居民的病例筛查一并开展。重点教育群众如出现发冷、发热等症状时,应考虑是否感染疟疾,及时就医,早诊早治;在活动性和非活动性疫点还要教育群众增强自我防护意识,避免露宿,提倡使用蚊帐、纱门纱窗等防蚊设施,减少蚊虫叮咬机会。扩大治疗。在活动性疫点,如发现漏报疟疾病例

14、或带虫者,需对发现病例和带虫者的全家以及四邻居民,采用与病例相同的抗疟疾治疗方案进行扩大治疗,以清除可能的传染源。媒介控制。在活动性疫点,采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室滞留喷洒进行媒介控制,以降低传疟媒介密度,阻断可能的传播。喷洒围为病家和四邻,如在病例筛查中发现例及以上漏报病例或带虫者,可酌情扩大到整个疫点。长效蚊帐或药物浸泡蚊帐覆盖率已达到以上的疫点,可不再实施喷洒措施。疫点调查与处置报告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疫点调查与处置工作完成后一周,将疫点调查与处置情况逐级上报至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并按要求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六休止期治疗. 休止期根治在每年传播季节前或月份,对上一年本辖区登记、报告

15、的所有间日疟病例包括上一年在疫点调查处置中发现的漏报病例和带虫者,采用伯氨喹八日疗法详见附件进行次传播休止期根治, 以防止病例复发。. 休止期扩大治疗流行区每年传播季节前,在上一年疟疾发病率大于的自然村或居民点,对间日疟病人的家属和四邻居民,采用氯喹加伯氨喹八日疗法详见附件进行传播休止期扩大治疗。. 组织实施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休止期根治和休止期扩大治疗的组织领导。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本省开展休止期治疗工作的地市级和县级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组织乡镇卫生院防保人员和村医具体实施。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协调财政、广电、教育等相关部门和相关乡镇参与休止期治疗工作。县级疾病

16、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制定传播休止期治疗工作方案、服药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理预案和健康教育处方;对乡镇卫生院防保人员和村医进行培训,使其掌握药品性能、用药剂量、禁忌症及毒副反应处理等相关知识。乡镇卫生院防保人员和村医根据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制定的休止期治疗工作方案对服药对象进行摸底调查,登记造册;认真做好入户宣传教育,发放健康教育处方,让群众了解休止期治疗的意义和注意事项,积极配合休止期治疗工作。由村医担任送药员,负责每日送药上门,服药前应认真核对服药对象的年龄和用药剂量,看服到口,确保全程服药,规治疗。服药过程中发现有头晕、恶心、呕吐、轻度腹泻等症状均为一般性反应,无需停药,症状可自行消失。因服药过量

17、出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药,并送当地医疗机构进行救治。本人或家族有溶血史者,禁服伯氨喹。、输入性疟疾管理定义根据疟疾控制和消除标准,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非当地感染的疟疾病例,包括外来流动人口和当地居民在外地感染,返回本地后发病的病例为输入性疟疾病例。判定依据境外输入病例:在近个月有在国外疟疾流行区住宿、夜间停留史或既往病史。境输入病例:有在境其他流行县市、区住宿或夜间停留史,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方可判断为输入病例,发病地为非疟疾流行县市、区;在非恶性疟流行县市、区出现恶性疟病例;发病时间距进入发病地周以,且其感染地当年已有本地感染病例报告;有其他证据证明为输入性病例的。当难以区分病例

18、为本地感染或输入性病例时,原则上判定为本地感染病例。输入性疟疾管理。 境流动人口疟疾管理病例发现地的医疗卫生机构负责病例的诊断、报告和治疗;并告知间日疟患者于次年月份到就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休止期根治。病例发现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病例血涂片的镜检复核、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判断其可能的感染地点,并在发现病例后一周向病例感染地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报疫情信息。病例感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通报的疫情信息后,应结合当地疟疾流行情况,开展疫点调查,包括基本情况调查、病例筛查和媒介调查,并根据疫点类型和调查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疫点处置措施。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各类工程建设项目施

19、工单位,必须高度重视疟疾的预防控制工作。当发现疟疾病例时,应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协助开展疫点调查与处置。 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管理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辖区发现的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的通报、调查和处置工作。检验检疫机构对经确诊或临床诊断的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应及时将相关信息告知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并提供同行人员境外感染地同批返回人员相关信息。各级疾控机构发现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时,除按规定进行疫情网络直报和专报外,应及时逐级上报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病例发现地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省际间的通报。病例的目的地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所有输入性疟疾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同行人员的

20、追踪调查和健康咨询,必要时视情况对病例所在地的环境进行传播风险评估和疫点处置。 输入性疟疾病例的审核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辖区报告的境外和境输入性疟疾病例应及时进行审核;对存在争议的跨省输入性疟疾病例,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所认定。八不明原因发热病人血检一、二、三类县均应开展不明原因发热病人血检。由县、乡医疗卫生机构抽取部分不明原因发热病人,采制血涂片进行镜检,或采用进行检测。在一、二类县,以乡为单位,每年抽取不明原因发热病人数不低于辖区总人口数的,传播季节抽取的不明原因发热病人数不低于血检总数的。在三类县,以县为单位,每年抽取不明原因发热病人数不低于辖区总人口数的,传播季节抽取的不明

21、原因发热病人数不低于血检总数的。九监测资料分析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定期对本辖区疟疾病例报告数据、病例个案调查数据和疫点调查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评估消除措施落实情况,及时反馈数据分析结果,并报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要根据监测数据分析发现的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疟疾消除各项关键措施的有效落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所定期对全国疟疾监测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反馈,并报卫生部。.发病率指标年疟疾发病率年疟疾报告病例数年平均人口数;发病专率:根据病例分类、人群特征等分别

22、计算。.病例诊断、报告和调查指标病例报告比例报告疟疾病例数门诊登记疟疾病例数;病例发病到诊断时间的中位数;病例诊断后小时报告比例诊断后小时报告病例数报告病例总数;实验室检测率实验室检测病例数报告病例总数;确诊病例比例实验室诊断病例数报告病例总数; 个案调查率开展个案调查的病例数报告病例总数;治疗情况追踪调查率治疗情况追踪调查病例数报告病例总数;疫点调查率开展调查的疫点数应开展调查疫点数;疫点筛查比例疫点病例筛查实际走访人数疫点常住人口数。.病例治疗指标规治疗率规治疗病人数应治疗人数。.病例镜检指标镜检复核率实际镜检复核病例数应复核病例总数;血片涂制和染色合格率血片涂制和染色合格数复核血片总数;

23、复核一致率镜检复核一致血片数镜检复核血片总数;疑似病例血检阳性率初诊为疑似病例的血检阳性数初诊为疑似病例开展血检总数;临床诊断病例血检阳性率初诊为临床诊断病例的血检阳性数初诊为临床诊断病例开展血检总数;不明原因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初诊为不明原因发热病例的血检阳性数初诊为不明原因发热病例开展血检总数。三、媒介防制措施一杀虫剂室滞留喷洒适用围对活动性疫点,在疫点围采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进行室滞留喷洒。详见疫点处置部分的媒介控制措施。组织管理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统一采购并配备杀虫剂、喷洒设备和防护用品,对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相关技术培训,并对滞留喷洒工作质量进行抽查。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组

24、织并指导乡镇卫生院防保人员、村医和村民委员会,在病例网络直报后一周实施。喷洒前要对喷洒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逐户测量、登记喷洒面积,并做好宣传教育。喷洒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注意个人防护,确保滞留喷洒效果和人员、家畜的安全。杀虫剂室滞留喷洒技术规见附件。二杀虫剂浸泡蚊帐或长效蚊帐适用围对存在大劣按蚊、微小按蚊和嗜人按蚊的一类县,在疟疾发病率较高的自然村,可采用杀虫剂浸泡蚊帐或使用长效蚊帐作为媒介控制措施,以减少人蚊接触,降低疟疾发病率。使用杀虫剂浸泡蚊帐或长效蚊帐的人群覆盖率以自然村为单位不得低于。. 组织实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统一采购并配备杀虫剂和长效蚊帐,对县级疾病预防控制

25、机构开展相关技术培训,并对浸泡工作质量及人群覆盖率进行抽查。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组织乡镇卫生院防保人员、村医和村民委员会等相关人员,以自然村为单位,在每年传播季节到来之前,开展杀虫剂浸泡蚊帐;在实施杀虫剂浸泡蚊帐工作前,要对上述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协助当地红十字会等相关合作伙伴组织发放长效蚊帐。乡镇卫生院防保人员和村医要逐户登记蚊帐数量,并做好入户宣传教育。操作人员在浸泡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并告知用户晾晒或清洗蚊帐的注意事项,注意个人防护措施,确保浸泡效果和人员、家畜的安全。杀虫剂浸泡蚊帐技术规见附件。三个体防护在疟疾流行区的传播季节,提倡当地居民使用蚊帐、纱门纱窗、驱避剂、

26、蚊香或电子驱蚊器等防蚊设施和防护用品。各类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单位应当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为施工区集体宿舍提供蚊帐、纱门纱窗等防蚊设施。鼓励从事夜晚野外作业人员和执勤人员穿长袖衣裤,并使用驱避剂涂抹在皮肤暴露部位。尽量避免野外露宿,减少人蚊接触。四综合治理综合治理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紧密结合,和有关部门因时因地制宜,共同开展间歇灌溉、孳生地改造、稻田养鱼、微生物灭蚴等生态、生物灭蚊措施。四、健康教育措施一容应对不同目标人群,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核心信息。. 居民和学生应了解疟疾是通过蚊子传播的一种传染病;疟疾的主要症状是反复发冷、发热和出汗;使

27、用蚊帐、不露宿可有效预防感染疟疾。. 出入境人员特别是从非洲、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国等疟疾高度流行区回国的人员,除了需要了解上述信息外,还应做到回国后尽快到当地医院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疟原虫检查;如出现发冷、发热和出汗等症状,应该首先想到可能感染疟疾,做到早诊早治;要在医生指导下全程服完抗疟疾治疗药物。. 病人及其家属应了解早诊早治、全程服药、规治疗的重要意义,间日疟患者还应当了解在第二年春季要接受休止期根治。二方法对居民的健康教育在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结合每年的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制作标语、传单、宣传画或宣传折页、视听材料,或采用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对居民开展疟疾防治知识宣传;

28、也可协调相关部门,利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通讯等大众传播媒介开展健康教育。. 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各级教育部门按照其职责负责组织在中小学校开展疟疾健康教育活动。每年在夏季到来之前,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和帮助下,利用中小学健康教育课或少先队主题队会开展一次宣传教育,也可通过学校广播站、黑板报、发放小折页和宣传单等形式宣传防治疟疾基本知识和核心信息。. 对出入境人员的健康教育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可在口岸出入境现场或保健中心设立免费咨询点和咨询,设置宣传栏摆放疟疾防治宣传材料,设置电子显示屏和触摸屏,以视频、广播、图片、文字等形式,对出入境人员宣传疟疾防治核心信息。旅游和商务部门应要求各旅行

29、社或劳务派出单位对赴非洲、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国等疟疾高度流行区旅游、务工等人员发放疟疾防治宣传材料。. 对病人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流行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通过门诊咨询、健康教育处方、全国公共卫生公益热线等热线和宣传小折页等形式,向病人及其家属宣传疟疾防治知识。五、疟疾诊断实验室网络建立和完善全国疟疾诊断实验室网络和质量管理体系,为消除疟疾阶段的疟疾病例确认和病例溯源提供科学依据。各级疟疾诊断实验室的主要职能包括:一国家级实验室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建立国家级实验室,负责对省级实验室开展培训,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定期对省级实验室的镜检和基因检测能力进行考核评估;对省级实验室的检测

30、结果有争议的疟疾病例的标本进行平行检测和确认;建立全国疟疾病例信息数据库,实现相关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开展疟原虫诊断相关新技术及新方法的研究。二省级实验室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立省级实验室,对地市级和县级实验室开展培训,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对地市级和县级实验室的镜检能力进行考核评估;对地市级和县级实验室的检测结果进行抽样复核;有条件的省级实验室通过评估可作为参比实验室,对其它省级实验室的检测结果或感染来源有争议的疟疾病例的标本进行平行检测,并将平行检测结果上报全国疟疾基因信息数据库;开展疟原虫诊断相关新技术及新方法的研究。三地市级和县级实验室一、二、三类县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所在地的地市级疾

31、控机构均建立实验室,对辖区的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开展培训,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对一、二类县的乡镇及以上医院、三类县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实验室的镜检能力进行考核评估;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抽样复核。六、重点地区的监测与专项调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全国疟疾疫情形势和消除疟疾工作需求,在不同类型疟疾流行区选择个县,重点加强主动病例侦查,开展人群抗体水平、带虫率调查,媒介种群、密度、抗性和疟原虫抗性调查,以及消除疟疾措施评估和研究。具体方案另行制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根据当地情况,选择部分重点地区,加强消除阶段的疟疾监测工作。七、质量控制一人员培训按照分级培训的原则,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组织对省级

3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疟疾防治专业人员进行至少次师资培训;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每年对地市级和县级疟疾防治专业人员轮训次;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结合常规例会,对乡镇卫生院防保人员及其参与疟疾防治工作的村医每年至少培训次。县级疟疾防治专业人员年接受培训的比率不低于。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高度重视疟疾专业技术培训工作,将培训工作纳入每年的工作计划,针对不同对象编制培训教材,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鼓励和提倡有条件的地区,通过组织开展疟疾防治技术练兵和镜检技术竞赛等多种形式,不断改进培训工作质量,切实提高疟疾防治专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二镜检复核.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定期对开展血检医疗机构的血涂片镜

33、检质量进行抽查复核。要求每年抽取所有阳性血涂片和不少于的阴性血涂片,进行厚、薄血膜制作、染色和镜检质量复核。. 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每年抽取每县的所有阳性血涂片和不少于的阴性血涂片进行复核。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每年对每年抽取每县的所有阳性血涂片和不少于的阴性血涂片进行复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组织次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血涂片镜检质量的抽查复核。三检查督导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承担消除疟疾工作的乡镇每年至少开展次工作质量抽查;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组织对各县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工作督导;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每个疟疾流行省每年至少进行次工作督导。各级消除疟疾工作相关数据资料的抽查合格

34、率不低于。四资料管理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资料管理制度,确定专人承担资料管理工作。消除疟疾工作的各类资料收集完整、真实、记录清晰、准确,按要求及时上报。各项工作完成后及时整理,按档案管理要求立卷归档,妥善保管。电子文档形式的资料信息应及时备份,确保数据安全。附件 发机构 的基因检测确认行镜检复核,.抗疟药使用原则和用药方案.媒介按蚊种群调查技术规.杀虫剂室滞留喷洒技术规.杀虫剂浸泡蚊帐技术规附表 . 疟疾病例就诊登记表.疟疾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疟疾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不明原因发热病人疟原虫血检登记表.疟原虫血片镜检复核登记表.疟原虫血片制片染色技术考核评分表.疟疾疫点基本情况

35、调查记录表.疫点主动病例侦查记录表.疫点发热病人检测结果记录表 .疫点媒介按蚊种群调查记录表.疫点处置室滞留喷洒记录表附件抗疟药使用原则和用药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国药品管理法和疟疾防治工作的实际需要,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抗疟药使用的有关政策,制订本方案。一 、抗疟药使用原则抗疟药的使用应遵循安全、有效、合理和规的原则。根据流行地区的疟原虫虫种及其对抗疟药物的敏感性和患者的临床表现,合理选择药物,严格掌握剂量、疗程和给药途径,以保证治疗效果和延缓抗药性的产生。一间日疟治疗药物首选磷酸氯喹片简称氯喹、磷酸伯氨喹片简称伯氨喹。治疗无效时,可选用以青蒿素类药物为基础的复方或联合用药

36、的口服剂型进行治疗。二恶性疟治疗药物以青蒿素类药物为基础的复方或联合用药,包括:青蒿琥酯片加阿莫地喹片、双氢青蒿素哌喹片、复方磷酸萘酚喹片、复方青蒿素片等。三重症疟疾治疗药物. 青蒿素类药物注射剂,包括蒿甲醚和青蒿琥酯。. 磷酸咯萘啶注射剂。二、用药方案一间日疟的治疗氯喹加伯氨喹:氯喹口服总剂量。第日顿服,或分次服,每次;第、日各服次,每次。伯氨喹口服总剂量。从服用氯喹的第日起,同时服用伯氨喹,每日次,每次,连服日。此疗法也可用于卵形疟和三日疟的治疗。二恶性疟的治疗选用以下一种方案. 青蒿琥酯片加阿莫地喹片:口服总剂量青蒿琥酯和阿莫地喹各片青蒿琥酯每片,阿莫地喹每片,每日顿服青蒿琥酯片和阿莫地

37、喹片各片,连服日。. 双氢青蒿素哌喹片:口服总剂量片每片含双氢青蒿素,磷酸哌喹,首剂片,首剂后小时、小时、小时各服片。. 复方磷酸萘酚喹片:口服总剂量片每片含萘酚喹,青蒿素,一次服用。. 复方青蒿素片:口服总剂量片每片含青蒿素,哌喹,首剂片,小时后再服片。三、重症疟疾的治疗选用以下一种方案。蒿甲醚注射剂:肌注每日次,每次,连续日,首剂加倍。若病情严重时,首剂给药后小时可再肌注。青蒿琥酯注射剂:静脉注射每日次,每次,连续日,首剂加倍。若病情严重时,首剂给药后小时,可再静脉注射。采用上述两种注射疗法治疗,患者病情缓解并且能够进食后,改用口服剂型,再进行一个疗程治疗。咯萘啶注射剂:肌注或静脉滴注,总

38、剂量均为。每日次,每次,连续日。需加大剂量时,总剂量不得超过。四孕妇疟疾治疗孕妇患间日疟可采用氯喹治疗。孕期个月以的恶性疟患者可选用磷酸哌喹,孕期个月以上的恶性疟患者采用治疗。孕妇患重症疟疾应选用蒿甲醚或青蒿琥酯注射剂治疗。五间日疟休止期根治伯氨喹:口服总剂量,每日次,每次,连服日。六预防服药选用以下一种方案。磷酸哌喹片:每月次,每次服,睡前服。氯喹:每天服次,每次服。注:氯喹、磷酸哌喹、伯氨喹和咯萘啶的剂量均以基质计。方案中剂量均为成人剂量,儿童剂量按体重或年龄递减。地喹可引起粒细胞缺乏,萘酚喹可引起血尿, 服用时如出现副反应,应立即停药。使用青蒿琥酯注射剂做静脉注射时,需先将碳酸氢钠注射液

39、注入青蒿琥酯粉剂中,反复振摇分钟,待溶解澄清后,再注入等渗葡萄糖或生理盐水,混匀后缓慢静脉推注不宜滴注。配制后的溶液如发生混浊,则不能使用。使用咯萘啶注射剂做静脉滴注时,需将咯萘啶药液注入等渗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速度不超过滴分。磷酸哌喹有肝脏积蓄作用,采用磷酸哌喹片进行预防服药时,连续服药时间不宜超过个月需要时,应停药个月后再次进行预防服药。孕妇、岁以下婴儿、有溶血史者或其家属中有溶血史者应禁用伯氨喹;葡萄糖磷酸脱氢酶缺乏地区的人群,应在医务人员的监护下服用伯氨喹。附:儿童抗疟药使用剂量参考表儿童抗疟药使用剂量参考表一、间日疟病例表 氯喹加伯氨喹八日疗法不同年龄组服药剂量年龄组岁占成人

40、总剂量的比例注:根据成人服药剂量和不同年龄组的比例折算后给予相应剂量。岁及以下儿童抗疟疾治疗剂量也可按公斤体重折算后给药,氯喹口服总剂量按计算,伯氨喹口服总剂量按计算。二、恶性疟病例一双氢青蒿素哌喹片表 双氢青蒿素哌喹片不同年龄组服药剂量单位:片年龄岁首剂小时小时小时二青蒿琥酯片加阿莫地喹片表 青蒿琥酯片加阿莫地喹片不同年龄组服药剂量单位:片年龄岁第天第天第天三复方磷酸萘酚喹片表 磷酸萘酚喹片不同年龄组服药剂量单位:片年龄岁剂量四复方青蒿素片表 复方青蒿素片不同年龄组服药剂量单位:片年龄岁首剂剂量小时49 / 49附件媒介按蚊种群调查技术规一、调查方法在疫点病例周围选取个调查场所猪圈或牛舍,每

41、个场所布置盏诱蚊灯,采用诱蚊灯通宵诱蚊法,进行个通宵日落后半小时至次日凌晨的媒介按蚊种群调查;或采用人诱半通宵法开展晚上调查。二、标本鉴定一形态学鉴定调查结束后,将集蚊盒取出,用乙醚麻醉,放入标记的平皿中标记采集时间、地点、人员等,去除非蚊虫的标本,于含有变色硅胶干燥剂的干燥器干燥,通过显微镜进行形态学鉴定,对于形态相近、难以鉴别的按蚊标本如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八代按蚊等可进一步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二分子生物学鉴定. 蚊虫基因组抽提匀浆液0.467g,2.233g,0.5g,1.121g,蔗糖5.476g,加至65预热。单个蚊虫置于离心管中,加入预热的匀浆液,用塑料研磨棒研磨至匀浆状。65

42、孵育。加5M乙酸钾至终浓度1M,混匀。4置。4,转分冷冻离心。取上清液,可抽取大约上清液,注意不要抽到沉淀。 加倍体积冰乙醇沉淀核酸。4静置。 4,冷冻离心。弃上清液,加乙醇。 冷冻离心,弃上清液,37恒温箱烘干。 加双蒸灭菌水溶解,0冰箱待用。. 分子鉴别鉴别引物引物序列见下表:鉴别所用引物引物 序列 产物长度共用引物中华按蚊种特异性嗜人按蚊种特异性八代按蚊种特异性反应体系反应体系中含 , , , ,各 ,聚合酶 ,引物各,以及模板。反应条件为:94 ;94 、45 、72 ,共个循环;72 。凝胶电泳采用 缓冲电泳液,取 产物,混合加样缓冲液 ,琼脂糖凝胶 电泳,电压 ,紫外灯下观察,记录

43、数据。扩增产物的凝胶电泳图如下。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和八代按蚊种鉴别结果泳道、:中华按蚊,泳道、:嗜人按蚊,泳道、:八代按蚊,泳道: 三、注意事项一调查前,可在不同自然村进行预观察,根据结果选择按蚊密度较高和种类较多的自然村进行调查。二如遇大风降雨等异常天气,可顺延天开展媒介调查。三每次调查应将可疑或难以鉴定的按蚊标本有效保存。附件杀虫剂室滞留喷洒技术规一、喷洒围在具备传播条件的疫点,对病家、四邻或整个疫点主动病例侦查发现例及以上病例或带虫者的所有人房和畜舍。二、喷洒时间和频次病例报告一周完成室滞留喷洒。根据杀虫剂在不同墙面的持效时间,决定喷洒的间隔时间,通常年次。三、常用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

44、剂。四、喷洒前准备一测定不同墙面吸水率将喷雾器装入一定量的水,均匀地喷洒在预先划好的一定面积的墙面,达到湿而不流的程度。将喷雾器剩余水倒出计量,用原水量减去余水量,再除以喷洒面积,即得出该墙面单位面积的吸水率。一般瓷砖、玻璃表面的吸水率为 ,油漆、涂料表面的吸水率为 ,石灰面 ,水泥面 。计算公式:吸水率喷洒面积二计算杀虫剂使用浓度计算公式:杀虫剂使用浓度使用剂量墙面吸水率例如:采用氯氰菊酯进行滞留喷洒,每使用剂量为0.03g,测得墙面的吸水率为 ,则杀虫剂使用浓度 。计算公式:所需杀虫剂量使用浓度原药浓度配制的喷洒液量。例如:用氯氰菊酯进行喷洒,原药浓度,杀虫剂使用浓度,配制的喷洒液量为 ,

45、则:所需杀虫剂量 或。五、喷洒程序一在喷洒围,逐户登记需喷洒房间,并测量喷洒面积。二将喷洒房间靠墙物品移开,清扫墙面。三依据不同墙面的吸水率,在较大容器配制不同类型墙面相应杀虫剂浓度的喷洒液。四选用扇形喷头的压缩式喷雾器。 五不同墙壁在喷雾器中装入相应墙壁杀虫剂浓度的喷洒液,逐户、逐房间喷洒,并做好记录。六自上而下对墙壁均匀喷洒,墙面全部覆盖且湿而不流。六、注意事项一喷洒时室能够移动的物品,特别是食物、衣被、炊具和玩具等应尽可能搬至室外,不能移动的物品应以纸覆盖,以免污染;猪、鸡等家畜、禽要圈好,以防食用污染的食物或被杀虫剂杀死的昆虫而中毒。二橱柜等表面,原则上应喷洒,但应征得户主同意。三全部

46、操作过程应避免对地面、水源等的污染。四喷洒液配置地点要远离水塘、水井等水源,以免因操作不当污染地面后,经雨水冲刷流入水源,造成人、畜、禽、鱼等中毒。五所有配制的喷洒液及清洗器械的水均应喷洒到墙面上包括室外,切勿倾入水源或地面。六喷洒时,喷洒人员应穿长袖上衣和长裤,戴手套、帽和口罩,避免药液接触皮肤;作业结束后应及时清洗手、脸部等。 附件杀虫剂浸泡蚊帐技术规一、浸泡围存在大劣按蚊、微小按蚊或嗜人按蚊等传播能量较强传疟媒介的一类县,且疟疾发病率较高的自然村。二、浸帐时间与频次一般在当地疟疾传播季节前实施,每年一次。三、常用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四、浸泡前准备一测定不同质地蚊帐吸水率。在容器装入

47、一定量的清水,将干蚊帐浸入,待均匀湿透后拧至湿而不滴程度,以吸水率 容器装入水量量容器余水蚊帐面积计算不同质地蚊帐的吸水率。二计算不同质地蚊帐浸泡液杀虫剂使用浓度以浸泡液杀虫剂浓度 规定的杀虫剂剂量 吸水率。三计算所需杀虫剂剂量所需杀虫剂剂量浸帐液杀虫剂浓度使用的杀虫剂原药浓度配制的浸帐液量。为了操作方便,应根据以上计算方法,按当地大、中、小蚊帐面积,算出顶不同面积蚊帐所需的杀虫剂原药量。这样,在实行帐盆浸泡时,即可按蚊帐规格取一定量原药加入相应量的水中即可。四健康教育以居民组为单位,召开会议,宣传浸泡蚊帐的目的、意义和注意事项。五蚊帐登记以居民组为单位,逐户登记蚊帐,并同时告知居民清洗蚊帐、

48、晒干备浸。五、浸泡程序在居民居住较集中的地区,先在较大容器配制不同质地蚊帐浸泡液备用。再根据待浸蚊帐的质地和面积,盛适量相应质地蚊帐浸泡液于盆中,将蚊帐浸入揉搓,使蚊帐均匀浸湿,达到湿而不流程度。如蚊帐未浸透可再加浸泡液,如浸透后尚留浸泡液,可留于盆中用于下一顶蚊帐的浸泡,但勿再倒回大容器。在居民居住分散的地区,可一帐一配浸泡液。六、注意事项一浸泡后的蚊帐,挂在阴凉处干后使用,一年勿清洗。二全部操作过程应避免对地面、水源等的污染。三浸泡液配置地点要远离水塘、水井等水源,以免因操作不当污染地面后,经雨水冲刷流入水源,造成人、畜、禽、鱼等中毒。四剩余的浸泡液及清洗容器的水切勿倾入水源或地面,可刷于

49、门帘或纱窗上。五操作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作业时穿长袖上衣和长裤,戴手套、帽子和口罩;作业结束后应及时清洗,防止中毒。六对浸泡时因故未浸泡的蚊帐,做好扫尾补浸。附表疟疾病例就诊登记表乡镇村医务室序号就诊日期性别年龄体温主要症状发病时间初步诊断联系是否采制血涂片是否采制滤纸血医生签名填表说明:.主要症状填写发冷、发热、出汗等主要临床表现;.初步诊断填写疑似疟疾或临床诊断病例或不明原因发热;其中不明原因发热指排除其他明确原因的发热;.是否采制血涂片和是否采制滤纸血样项仅一类县村医务室填写。附表 疟疾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编号.病例基本情况 患者: ;户主:;_ ; 年 龄: 周岁;性别: 男 女;职

50、业: 幼托儿童散居儿童 学生 农民 境外务工人员 其他;文化程度: 学龄前 文盲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专及以上;户籍所在地:省县乡镇行政村自然村;如为境外,填国家或地区名;现住址: 省县乡镇行政村自然村。 .本次发病、诊断和报告情况主要临床表现:发热发冷出汗 头痛腹泻 ;* 有无并发症:无 有 , 如有请填项;* 主要并发症:脑损害 胃肠损害休克溶血严重的肝肾损害肺水肿严重贫血 酸中毒其他;最初发热时间:年月日发热情况:持续发热 隔天发热发热间隔时间不规则发病地点: 省县乡镇行政村自然村; 如为境外,填国家或地区名;* 镜检结果:未做 阴性 间日疟原虫 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 卵形疟 混合感染;

51、* 检测结果:未做 阴性 间日疟原虫 恶性疟原虫;* 开展实验室检查单位:,该单位属于:个体医生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县级医疗机构县级疾控机构 地市级医疗机构 地市级疾控机构 省级医疗机构 省级疾控机构 其它;初次就诊单位: ,该单位属于:个体医生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县级医疗机构县级疾控机构 地市级医疗机构 地市级疾控机构 省级医疗机构 省级疾控机构 其它;初次就诊时间:年月日;初次就诊诊断结果:疟疾其他疾病;做出疟疾诊断的单位: ,该单位属于:个体医生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县级医疗机构县级疾控机构 地市级医疗机构 地市级疾控机构 省级医疗机构 省级疾控机构 其它;* 病例诊断分类:疑似病例 临床诊断病

52、例 确诊病例 带虫者;* 病例报告时间:年月日;* 报告单位: ,该单位属于:个体医生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县级医疗机构县级疾控机构 地市级医疗机构 地市级疾控机构 省级医疗机构 省级疾控机构其它。 .本次治疗情况服用抗疟药物名称:氯喹加伯氨喹青蒿素类复方青蒿素类注射剂型其他 不知道;是否住院治疗:是否;获取药物方式:村医每天送药 每天从村医处取药 一次性从村医或医院取药 其他方式;第一次服药时间:年月日;最后一次服药时间:年月日;服药天数:天。.既往病史和治疗情况 上次患疟疾时间:年月日;上次抗疟治疗药品:氯喹加伯氨喹青蒿素类复方青蒿素类注射剂型其他不知道;上次使用药物天数: 天;上次是否休根治

53、疗: 是否。.感染来源调查 发病前月是否有境外居留史: 是否, 如是,请填项境外居留地点: 国家或地区发病前周是否有境其他流行区居留史: 是否, 如是,请填项境其他流行区居留地点:省县乡镇行政村自然村发病前周是否有输血史: 是否 近月家庭成员或来访亲友是否有人发热: 是否感染来源分类:本县感染 省外县感染 外省感染 境外感染填表说明:. 请在应选项数字处打;. 本表编号由县疾控中心统一编排,仅做为保存和查阅资料使用;. 、4.4项中上次指本次患病前最近一次患疟疾;. 本表中带*的选项,调查人员可在有关机构或单位获取相关信息。调查单位:;调查人员:;调查日期:年月日 附表疟疾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

54、例和不明原因发热病人疟原虫血检登记表县 医院乡镇卫生院 序号患者性别年龄详细地址初步诊断发热日期血检日期血检结果检查人附表 疟原虫血片镜检复核登记表血片来源单位: 省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序号血片编号血检结果复核结果评分制作染色清洁度总分复核人员 复核时间附表 疟原虫血片制片染色技术考核评分表被考核单位名称:项目检查容质量标准考核分值分值分值分值血片制作分厚血膜分血量分略多或略少过多或过少位置分玻片右 稍偏右偏右过多直径分1.0cm 或1.2cm1.2cm外观分圆形厚膜均匀,边缘整齐圆形稍不均不整齐厚薄不匀影响着色薄血膜分血量分略多或略少过多或过少位置分玻片处稍偏右或偏左偏右或偏左过多直径分2.0cm稍大或稍小 过多或过少外观分舌状厚薄均匀,无划痕舌状稍不均 厚薄不匀呈波浪型,有划痕血片染色质量分外观分厚血膜完整厚血膜半脱落厚血膜全脱落血片清洁度分外观分光洁无油灰稍有油污油灰粘连附表 疟疾疫点基本情况调查记录表.疫点地址.疫点经纬度.主要地形.年平均气温.年降雨量 . 人口. 卫生服务. 过去年报告疟疾病例 病原分类感染来源分类.本次疟疾发病人数本次首例疟疾病例 发病时间省县乡镇行政村自然村东经度 , 北纬 度平原 山区 水网 丘陵 盆地 河谷 城市 其他总户数户 , 总人口数人村卫生室个, 乡村医生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