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矫治技术在矫治替牙期错颌中的临床应用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5649570 上传时间:2022-05-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4矫治技术在矫治替牙期错颌中的临床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4矫治技术在矫治替牙期错颌中的临床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4矫治技术在矫治替牙期错颌中的临床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2=4矫治技术在矫治替牙期错颌中的临床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4矫治技术在矫治替牙期错颌中的临床应用(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4矫治技术在矫正替牙期前牙反牙合中的临床应用摘要 目的:探讨24矫治技术在矫正替牙期前牙反牙合 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810岁替牙期前牙反牙合 患者32例,分成两组,实验组16例采用24矫治技术矫正;对照组16例采用可摘式牙合 垫矫治器矫正。所有病例在治疗结束后半年、一年进行跟踪随访。结果:实验组15例取得满意效果,一年跟踪随访复发1例;对照组10例效果满意, 4例失败,跟踪随访一年2例复发。结论:24矫治技术应用于替牙期前牙反牙合 的矫正,具有操作简单,异物感不强,患者易合作,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 24矫治技术 ; 替牙期前牙反牙合 ;类牵引替牙期前牙反牙合 处于颌面

2、部发育的快速期,如不及时矫正会不同程度影响颌面部的发育和功能,且随着颌面部的生长发育呈进行性加重趋势,影响美观及咀嚼功能。进行早期的阻断性治疗,能逐渐促进颌面部正常发育,减轻畸形的严重程度,对预防畸形向严重方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意义。对需行二期治疗的反牙合 病人,可减小后期的治疗难度,缩短疗程,使治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临床通常使用的可摘式牙合 垫矫治器,制作繁琐,体积大,异物感强,固位不良,强调患者的良好合作,不能对牙齿进行各个方向上的控制,易出现矫治失败,或矫正后复发。近年来,我们将24矫治技术应用于替牙期前牙反牙合 的矫正中,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XX

3、1月至20XX1月接诊替牙期前牙反牙合 患者32例,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810岁,平均9岁。患者均为混合牙列,均萌出,磨牙关系中性、近中或轻度近中,反覆牙合 ,反覆盖,下颌可退至对刃。1.2 矫治设计及矫治方法1.2. 1. 实验组矫治设计及矫治方法常规治疗前后取记存模型,拍摄头颅侧位和全景x线片,进行常规临床分析。粘结直丝带环,粘结直丝托槽。先使用0.014英寸或0.016英寸NiTi丝排齐及整平牙列,一月复诊一次,需用时间13个月;然后使用0.016英寸澳丝在磨牙颊面管近中弯制曲,曲后端弯制后倾曲,角度为1530,弓丝末端回弯,通过曲的加力实现切牙的唇向开展,以解除前牙反牙合 。对

4、于反牙合 解除后磨牙还是近中关系、偏牙合 或中线不齐,可于粘结带环,粘结托槽,在下颌侧切牙远中弯制牵引钩,用3/8橡皮圈进行类牵引和斜行牵引。反覆牙合 达,影响上前牙托槽粘结,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在 上制作固定式牙合 垫,牙合垫高度以解除前牙锁结为宜,无咬牙合 干扰后分23次磨除牙合 垫。反牙合解除,覆牙合 覆盖达到正常后,拆除带环,用0.018英寸的澳丝弯制与切牙弧度一致的节段弓丝,将四个切牙结扎在节段弓丝上并进行8字结扎,保持12个月后拆除。浅覆牙合 及前牙拥挤伴反牙合 者可适当延迟保持时间,以免复发。治疗后半年、一年复诊观察疗效。1.2.2 对照组矫治设计及矫治方法对照组制作通常使用的可摘式

5、牙合 垫矫治器,第一磨牙设计箭头卡环,前牙设计双曲舌簧,有切牙扭转可设计双曲唇弓,舌簧每23周加力一次,每次打开1.5mm,加力不能过大,叮嘱病人全天戴用矫治器,特别是吃饭时戴用。牙合 垫高度以解除前牙锁结为宜,反牙合 纠正后分23次磨除牙合 垫,而后利用矫治器被动保持23个月即可。1.2.3统计学方法率的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2 结果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实验组16例,经过5-10个月的矫正,15例治愈,一年跟踪随访复发1例。对照组16例,10例矫治成功, 4例矫治失败,一年跟踪随访复发2例。两组间治疗效果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计算,P0.05,有

6、统计学意义,统计结果见表1。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组 别 矫治人数 治愈 失败 复发 实验组 16 1593.75 16.250 对照组 16 1062.5 425.00 212.5P=0.038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头影测量值变化分析结果:两组患者SNA角治疗前较低,治疗后均略有升高,两组治疗前后测量数据变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SNB角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降低,实验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大,治疗前后数据测量分析 P0.001,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数据测量分析 P0.05, 无统计学意义; ANB角两组治疗前后变化幅度较大,实验组由负值变为正值。两组治疗前后数据测量分析,P值均0.001

7、,有统计学意义。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头影测量值变化比较s测量项目 实验组 对照组治疗前均值 治疗后均值 治疗前均值 治疗后均值SNA 78.892.080.352.11#78.782.6 79.334.21#SNB 82.151.8 79.052.3*82.052.1 80.794.66#ANB 3.261.15 1.300.57*3.271.67 -1.460.82*#: P0.05 * : P0.001典型病例:乾,男,9岁,替牙期,反牙合,反覆牙合 度,反覆盖2-3mm,磨牙轻度近中关系,下颌可后退至对刃,上前牙度拥挤,头影测量:SNA:78.86,SNB:81.75,ANB:-2.8

8、8。矫治方法:粘结直丝带环,粘结直丝托槽,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在上制作固定式牙合 垫,使上下切牙脱离牙合 接触1mm。首先使用0.014英寸和0.016英寸的NiTi丝排齐整平牙列,一月复诊一次,两个月后牙列整平,换0.016英寸的澳丝在近中弯制曲,并于曲后端弯制后倾曲,角度为1530,通过曲的加力实现切牙的唇向开展, 1月复诊一次,治疗三个月后,反牙合 解除,覆牙合 覆盖正常,磨牙关系中性,侧面型改善,降低牙合 垫,两周复诊一次,分三次磨除牙合 垫,然后拆除带环,换0.018英寸的澳丝,弯制与切牙弧度一致的节段弓丝保持,三个月后拆除托槽。3 讨论24矫治技术是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的一个衍生支,充分

9、利用了begg矫治技术细丝轻力的原则。24矫治技术中,托槽和带环之间有一段弓丝跨度,根据跳板原理,跳板长度增加一倍,仅需1/8的力即可产生相同的弯曲只要施以轻柔的力,切牙就可获得唇向开展2 , 这一原理适用于替牙期患者生长发育特点,牙周对外力刺激比较敏感,只要施以较小的力,在短期就可使细胞改变。而且,替牙期患者根尖尚未发育完成,根尖孔呈喇叭口状,轻柔的力不会影响到牙根继续发育和引起牙髓病变3。24矫治技术,其装配小巧稳固,异物感不强,不太影响患者的美观、咀嚼、发音等功能,不干扰口牙合系统的发育,患者依存性好4,矫治成功率高;传统的可摘式矫治器体积大、异物感强,配合差的患者易使矫治失败。24矫治

10、技术对牙齿具有近远中向、唇舌向、牙合 龈向的控制作用,可使牙齿产生转矩移动,不会因矫治后覆牙合浅而复发5;可摘式矫治器依靠双曲舌簧推上切牙唇倾,不能对牙齿进行各个方向上的控制,易使上下切牙形成切对切关系甚至造成开牙合,易使反牙合复发。本研究结果表明,SNB角实验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大,矫治前后测量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说明24矫治技术对于反覆盖大,磨牙关系近中或轻度近中病例,后期进行类牵引,能使SNB角明显降低,有效地改变磨牙关系和改善凹面型,这点是传统矫治器不能达到的特点。24矫治技术作用力持久,一个月复诊一次,减少患者复诊次数。该矫治技术矫治完成后保持简单,拆除磨牙带环,用0.018

11、英寸澳丝弯制与切牙弧度一致的节段弓丝,将节段弓丝结扎在切牙上进行保持,并将切牙作8字结扎。总之,24矫治技术因其独特结构和特殊施力特点在矫正替牙期前牙反牙合中发挥了较大优势,有效起到纠正反牙合,解除局部牙列拥挤,恢复正常覆牙合覆盖,调整磨牙关系,改善凹面型的作用,效果满意,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一种简单有效矫治方法。参 考 文 献1 傅民魁.口腔正畸学M:人民卫生.2000.2002曾祥龙.现代口腔正畸学治疗手册M .:医科大学.2000.309-316 3 森.现代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 164 森,鲍文化.利用24矫治技术矫治替牙期下颌后退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0.163:165-166.5袁 虹.24矫治技术的力学特点及临床应用J.口腔正畸学.1999,61:33-34.作者简介:晓荣,女,汉 1972年9月-,口腔主治医师。省民勤县妇幼保健院口腔科,733399, _:163.5 / 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