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的产生课件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85390808 上传时间:2022-05-05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7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央银行的产生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中央银行的产生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中央银行的产生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资源描述:

《中央银行的产生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银行的产生课件(5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第一章 中央银行制度2第一章 中央银行制度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第三节 中央银行制度类型与组织结构主要内容3本节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的学习,要求认识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以及建立、发展、完善和强化时期的特征,进一步理解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客观必然性,掌握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 4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客观经济原因二、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n中央银行制度的初步形成(1656-1913)n中央银行制度的普遍推行(1914-1944)n中央银行制度的强化(1945年后)三、我国的中央银行制度n历史上我国的中央银行n中国人民

2、银行及其演变5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客观经济原因(一)历史背景1、商品经济迅速发展;2、商业银行的普遍设立;3、货币信用与经济关系的普遍化;4、经济发展中新的矛盾频繁出现。l银行券分散发行l票据交换和清算业务规模大l银行破产倒闭l缺乏统一的竞争规则 6(二)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1、统一发行银行券的需要2、票据交换与清算的需要3、为商业银行提供必要资金支持的需要4、对金融业统一监管的需要5、政府融资的需要7(一)中央银行制度的初步形成(1656-1913)1、产生渠道:由商业银行演变而成的中央银行n一般的私人商业银行较重要的银行唯一的发行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

3、职能健全的中央银行由政府直接组建的中央银行二、二、 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8第一家中央银行瑞典银行1、1656年,瑞典银行的前身利克斯银行成立,原为私人银行。2、1661年,开始发行银行券是欧洲第一家发行银行券的银行。3、1668年,瑞典政府出面将该银行改组为国家的银行,收归国会所有。4、1897年,瑞典政府通过法案将发行权集中于瑞典银行成为纯粹的中央银行 9瑞典银行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尽管诺贝尔奖的设立,传说是诺贝尔为了赎其发明炸药,以致成为可怕的杀人武器之罪而拨款成立的,但获颁诺贝尔奖者无疑被世人极度另眼相待,被尊崇、被羡慕是很自然的,而得奖者也大都认为得奖是一生至高

4、的荣音。尽管经济学奖并非诺贝尔本人所设,而是瑞典中央银行为庆祝成立300周年,在1968年出资创设的“瑞典中央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学奖”,于1969年开始颁发,其间也常有反对的异声出现,但诺贝尔经济学奖仍被世人极度看重,尤其在经济学界更被尊为无上成就。10现代中央银行的鼻祖英格兰银行1、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英王威廉三世特准设立)是历史上第一家私人股份制银行。2、18441844年,比尔条例的颁布使英格兰银行独占货币发行权而成为英国的中央银行。3、1928年英格兰银行成为英国唯一的发行银行。4、1854年英格兰银行取得清算银行的地位。5、19世纪中期英国经济危机期间,该行充当了“最后贷款人

5、”的角色。11最后贷款人n即在出现危机或者流动资金短缺的情况时,负责应付资金需求的机构(通常是中央银中央银行行)。该机构一般在公开市场向银行体系购买质素理想的资产,或透过贴现窗口向有偿债能力但暂时周转不灵的银行提供贷款。该机构通常会向有关银行收取高于市场水平的利息,并会要求银行提供良好抵押品。 12现代中央银行的鼻祖英格兰银行13法国的中央银行法兰西银行 1、1800年1月18日由时任第一执政的拿破仑波拿巴建立,资本金为3000万法郎,大部分是募集私资。其最初成立的目的是负责纸币的发行,帮助法国经济摆帮助法国经济摆脱法国大革命带来的萧条脱法国大革命带来的萧条。自1806年起,法兰西银行的总部设

6、在巴黎1区弗里利埃路原图卢兹伯爵官邸内。2、1808年,法国政府通过法案授权法兰西银行在全国设立分支机构和发行银行券发行银行券的权利。3、1848年,法兰西银行取得全国发行权全国发行权,奠定了民资官营的中央银行的基础。4、1994年8月颁布的法兰西银行法,赋予法兰西银行独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权力。 14法兰西银行15日本的中央银行日本银行 1、1882年6月,日本政府颁布日本银行条例,并于同年成立日本银行。2、1899年,日本银行集中垄断货币发行集中垄断货币发行权权日本银行正式履行中央银行的职责。 16日本银行大楼 17美国的中央银行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1、1791年,美国第一国民银行第一国民

7、银行成立美国第一银行是美国中央银行的雏形,也是美国早期金融管理的最初尝试,美国第一银行于1811年停业。2、1816年,美国第二国民银行第二国民银行成立美国第二银行是美国组建中央银行的第二次尝试,美国第二银行于1836年期满后因未获展期而改为一家州银行继续营业。国民银行制度3、1913年12月23日,美国国会通过联邦储备法4、1914年,美国的中央银行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建立,即能兼顾各州利益,又能满足银行业集中管理需要。 p与英国不同,美国的中央银行并不是由商业银行演变而来,而是出于国家利益及金融管理的需要,由政府最后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18美国第一国民银行1791年,美国第一

8、国民银行是在联邦政府进行注册,资本金1000万美元,20%政府出资,营业期限20年,股份制。主要业务是发行货币、接受政府存款和向政府发行货币、接受政府存款和向政府机构提供贷款以及办理票据贴现和接受私人存机构提供贷款以及办理票据贴现和接受私人存款款。拒收过度发行的州立银行券或者要求发行银行兑换黄金,以此管理州立银行、整顿货币发行纪录引起了州立银行和反对加强联邦权力的农业州反对19美国第二国民银行1812年,美国与英国开战,各州银行给财政提供贷款,结果造成货币滥发,引起金融秩序混乱1816年,第二国民银行资本金为3500万美元,联邦政府拥有20%的股权。主张建立强大中央银行的支持者与反对者摩擦不断

9、。1836年,第二国民银行依然未能延期经营。20国民银行制度美国第二国民银行倒闭后,1836-1863年美国出现了一段自由银行制度时期。至1862年,美国州银行数量达到1600多家。州银行发行的银行券上千种之多银行券上千种之多,而资本不足资本不足、信贷准备金欠缺、银行券质量差、货币贬值1861-1865年的南北战争南北战争为结束货币体系紊乱和为南北战争筹措经费,通过国民银行法旨在确立国民银行体系取代州银行,从而协调货币流通、保证金融稳定。21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历史渊源作者: 陈明ISBN: 9787500442684 定价: 20.0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简介简介 本书对美联储的历史渊

10、源作了细致的考察。作者指出,美国联邦政府建立之初,环绕美国第一银行和第二银行的建立就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政治斗争。这实际上也是一场效率优先和公平优先的矛盾冲突。这两种金融思想一直在银行领域和货币领域展开斗争,直到威尔逊政府期间,联邦储备体系作为对这两种银行思想相协调的结果,而被建立起来。全书资料翔实,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22(一)中央银行制度的初步形成(一)中央银行制度的初步形成(1656-19131656-1913)2、特点:1)从商业银行逐渐演变而来2)大部分是私人股份银行或私人与政府合股的银行3)货币发行权逐步垄断4)职能逐步形成,但在监管和调控方面不完备n这一时期的中央银行的职能较为简

11、单,绝大多数中央银行的职能是服务性服务性的,即货币发行、代理国库、充当票据交换和清算中心以及商业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并不具备控制国内金融市场和干预宏观经济的功能不具备控制国内金融市场和干预宏观经济的功能。n职能演进顺序:国家的银行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231 1、大事件、大事件(1)1920年,布鲁塞尔的国际金融会议明确了现代金融经济实行中央银行制度的必要性,建议未成立中央银行的国家应尽快成立中央银行。n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经济与金融剧烈波动,严重通货膨胀(2)1930年,在瑞士的巴塞尔成立的国际清算银行,旨在谋求各国中央银行作为本国金融机构的代表,加强国际合作。(3)新兴国家的产生 n第一

12、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伴随着许多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运动,产生了许多新兴国家。(二)中央银行制度的普遍推行(二)中央银行制度的普遍推行(1914-1944)24(二)中央银行制度的普遍推行(二)中央银行制度的普遍推行(1914-1944)1 1、大事件、大事件(4)重建币制的需要 n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各国普遍采用金本位制n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各国控制本国金融行业,禁止黄金流出,并实行浮动汇率制n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各国纷纷推行纸币本位制而放弃传统的金本位制(5)货币发行的制度化 n战后,为了解决混乱的货币发行状况,各国相继出台法案不再允许财政部和商业银行发行货币,货币发行权由中央银行

13、垄断252 2、特点、特点(1)中央银行的设立普遍采用植入式n运用政府力量直接创建(2)稳定货币、控制通货膨胀成为中央银行的核心任务(3)金融监管与经济调控逐渐成为中央银行重要任务(二)中央银行制度的普遍推行(二)中央银行制度的普遍推行(1914-19441914-1944)26(三)中央银行制度的强化(三)中央银行制度的强化(19451945年后)年后)1 1、特点、特点(1)国有化国有化成为设立中央银行的重要原则(2)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相对独立性得以确定(3)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的配套运用(4)中央银行监管监管的手段不断完善(5)各国中央银行的国际金融合作合作加强 27(三)中央银行

14、制度的强化(1945年后)2、主要国家中央银行制度的介绍(1)法兰西银行n1945年12与2日法国公布国有化法令,将法兰西银行收归国有n1973年1月3日公布了法兰西银行法(2)英格兰银行n1946年,英国工党政府内阁将英格兰银行收归国有n1979年,颁布银行法,对英格兰银行的监管权力作了较为详尽的规定。(3)德意志联邦银行n1957年,德意志联邦银行根据颁布的德意志联邦银行法由当时10个州的中央银行和柏林的中央银行合并而成,并于同年8月1日正式营业。n1990年,德意志联邦银行成为统一后的德国的中央银行。(4)美国联邦储备体系28三、三、 我国的中央银行制度我国的中央银行制度(一)历史上我国

15、的中央银行n清政府时期n国民政府时期n革命根据地时期(二)中国人民银行及其演变(人民银行网站)29(一)历史上我国的中央银行1、清政府时期的中央银行1、1904年(光绪十三年),有户部奏请清政府设立户部银行。 2、1905年8月,我国最早的中央银行清政府设立的户部银行户部银行成立。 3、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9月,户部改为度支部。4、1908年7月,户部银行改称大清银行。奏定大清银行则例24条,其要点是: n1)大清银行增股600万两,总计资本金1000万两,划为10万股,依旧官商各半; n2)重申大清银行为国家发行货币、代理国库的特权银行,确认其国家银行的地位; 三、三、 我国的中央银行

16、制度我国的中央银行制度304、1908年7月,户部银行改称大清银行。奏定大清银行则例24条,其要点是:n3)明确规定大清银行的八大业务: w(1)短期拆息; w(2)各种期票的贴现或买卖; w(3)生金银买卖; w(4)汇兑划拨公私款项及货物押汇; w(5)代收取公司、银行所发票据; w(6)收存各种款项及保管紧要贵重物件; w(7)放出款项; w(8)发行各种票据。 直至清政府垮台,大清银行在全国各地设立了35家分行,是清末最大的一家新式银行。民国成立年,大清银行改称“中国银行” ,商股股金一律发还 31清光绪三十二年(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1906)印)印 大清户部银行票样大清户部银行票

17、样 32大清银行兑换券伍元大清银行兑换券伍元 33大清银行兑换券伍元大清银行兑换券伍元 34(一)历史上我国的中央银行2、国民政府时期的中央银行1、1927年10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际,着手建立中央银行,颁布了中央银行条例,同时在上海进行中央银行筹建工作。 2、1928年10月,颁布了中央银行章程,规定: n1)中央银行为国家所有,资本金2000万元; n2)享有国民政府所授予的货币发行、铸造、经理国库、募集公债四项特权; n3)中央银行的总裁由国民政府特任,理事、监事由国民政府委派; n4)受国民政府行政院的直接领导; 三、我国的中央银行制度35(一)历史上我国的中央银行2、国民政府时期的

18、中央银行3、1928年11月1日,中央银行在当时的全国经济金融中心上上海海开业。 4、1937年7月,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央银行总行由上海迁至重庆。此后,中央银行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以增强自身的实力。 5、1942年6月,中央银行开始集中各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各银行吸收存款的20作为准备金交由中央银行收存,其他三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农民银行)过去收存的存款准备金一律转存于中央银行。此外,中央银行还统一外汇管理,建立全国的国库网,实行公库制度。 6、19421942年年7 7月月1 1日起,中央银行成为全国唯一的货币发行的银行日起,中央银行成为全国唯一的货币发行的银行,所有法币发行业

19、务由中央银行办理。 至此,中央银行凌驾于其他金融机构之上,到抗日战争结束时,中央银行已具备了应有的职能,中央银行制度基本建立起来了。 7、1949年12月,中央银行撤往台湾。 三、我国的中央银行制度3637(一)历史上我国的中央银行3、革命根据地的中央银行1、1926年10月中国共产党最早设立的人民的银行柴山洲特区第一农民银行成立,发行白布印制的票币,发放贷款,促进生产。 2、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决定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第一人行长毛泽民。 三、我国的中央银行制度38(一)历史上我国的中央银行3、革命根据地的中央银

20、行3、1932年2月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正式营业,资本金定为140万元,开业时实际资本为20万元,毛泽民任行长,行址在江西瑞金江西瑞金,在中央革命根据地所辖各地建立了分行和支行。4、1935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与原在陕北的陕甘晋银行合并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西北分行,由中央财政部长林伯渠兼任行长。 5、1948年12月1日,华北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建立中国人民银行和发行人民币的公告,决定把华北银行(石家庄)、华北银行(石家庄)、西北农民银行(延安)、北海银行(山东临沂)合并为中西北农民银行(延安)、北海银行(山东临沂)合并为中国人民银行国

21、人民银行。 三、我国的中央银行制度39华北银行样币华北银行样币40晋察冀边区晋察冀边区银行伍角和拾圆银行伍角和拾圆41西北农民银行货币西北农民银行货币 421、中国人民银行的创建与国家银行体系的建立(1948-1952年)2、计划经济体制时期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国家银行(1953-1978年)3、从国家银行过渡到中央银行体制(1979-1992年) 从1984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 4、逐步强化和完善现代中央银行制度(1993年至今)(二)中国人民银行及其演变(人民银行网站) 1948年12月1日,以华北银行为基础,合并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组建了中国人民银行.4

22、31993年,按照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强化金融调控、金融监管和金融服务职责,划转政策性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政策性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1995年3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1998年,改革人民银行管理体制,撤销省级分行,撤销省级分行,设立跨省区分行设立跨省区分行,同时,成立人民银行系统党委,对党的关系实行垂直领导,干部垂直管理。2003年,分离监管职能分离监管职能成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4 4、逐步强化和完善现代中央银行制度(、逐步强化和完善现代中央银行制度(19931993年至今)年至今)44历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至今共11位)南汉宸(1895-1967)

23、山西洪洞人。1911年入太原师范学校。辛亥革命期间,参加太原起义。1914年考入北平政法学校。 从从19491949年至年至19541954年一直担任中国人民银年一直担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行行长,是中国人民金融事业的创建人之一。1950年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任副主任委员。1953年任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席,后又任党组书记。1954年起连续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受到了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诬陷和迫害,1967年1月逝世。1979年得到平反昭雪。 45历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曹菊如(1901-1981)福建龙岩人,中学文化。1930年8月参加革命,同年

24、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1954年年1111月月-1964-1964年年1010月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月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九位新中国金融事业的创始人,他们是毛泽民、曹菊如、郭金水、钱希钧、曹根全、任志远、黄亚光、黄秋胜、莫钧涛。 46历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胡立教(1915)江西吉安县(现青原区)富田乡陂下村人。1915年1月出生,1928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1929年秋加入共青团,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19621962年年1 1月月19681968年年8 8月月,任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党组书记、代行长。 47历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w陈希愈 (1911-2000)w男,汉族,山西霍州人,大学

25、文化。 w193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8月参加革命。 w19731973年年5 5月月-1978-1978年年1月任财政部副部长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48历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李葆华(19092005) 1909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在父亲李大钊的引导和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 19781978年年3 3月至月至19821982年年4 4月月李葆华同志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1979年12月被推举为中国金融学会名誉会长。1980年5月被委派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理事。1982年6月当选为中国钱币学会名誉理事长。1982年9月至1992年10月当选为十二届、十三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4

26、9历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吕培俭(1928年8月-)男,汉族,江苏洪泽人,大专文化。 1944年7月参加革命,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 19821982年年5 5月月-1985-1985年年3 3月月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50历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陈慕华 (1921年6月-)女,汉族,浙江青田人。 1938年3月参加工作,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51985年年3 3月月-1988-1988年年4月任国务委员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51历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李贵鲜 (1937年8月-) 男,汉族,1937年8月生,辽宁盖州人,196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8月参加工作,苏联莫斯科门氏化工

27、学院工程物理化学系电真空化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工程师。 19881988年至年至19931993年年国务委员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党组书记。1993年至1994年国务委员。1994年至1998年国务委员兼国家行政学院院长。1998年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2003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52历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朱镕基 (1928年10月-) 1928年10月生,湖南长沙人,94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12月参加工作,清华大学电机系电机制造专业毕业,大学文化,高级工程师。 1993年6月至1995年6月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1997年9月19日

28、在中共第十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1998年兼任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组长。1998年3月至2003月3月任国务院总理。 53历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 (1944年10月-) 1944年10月生,江苏省仪征市人。197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高级经济师。1967年毕业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会计系。1967年毕业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会计系。1968年8月参加工作。历任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副科长,江苏省丰县副县长,中国农业银行江苏省分行副科长、副处长、副行长。 1995年6月在全国人大第八届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上被任命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1997年7月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一届

29、主席。19981998年年3 3月月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20022002年年12月任天津市副市长、代市长。 54历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出生年月:1948年1月29日学历:博士单位:中国人民银行籍贯:江苏宜兴市毕业院校:北京化工学院2002年起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55本节小结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中央银行制度的初步形成(1656-1913)渠道n(1)从商业银行商业银行逐渐演变而来n(2)大部分是私人股份私人股份银行或私人与政府合股私人与政府合股的银行n(3)货币发行权货币发行权逐步垄断n(4)职能逐步形成,但在监管和调控方面不完备监管和调控方面不完备中央银行制度的普遍推行(1914-194

30、4)特点n(1)中央银行的设立普遍采用植入式植入式n(2)稳定货币、控制通货膨胀稳定货币、控制通货膨胀成为中央银行的核心任务n(3)金融监管与经济调控金融监管与经济调控逐渐成为中央银行重要任务中央银行制度的强化(1945年后)特点n(1)国有化国有化成为设立中央银行的重要原则n(2)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独立性得以确定n(3)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的配套运用n(4)中央银行监管中央银行监管的手段不断完善n(5)各国中央银行的国际金融合作国际金融合作加强56英格兰银行的诞生引自货币战争1625 年以来的两次内战和政局动荡使英国国库空虚,当1689年威廉一世入主英国(由于娶了英王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

31、丽才得到的王位)的时候面对的是一个烂摊子, 再加上他与法国路易十四正在进行的战争,使得威廉一世四处求钱几近饥不择食的程度。这时,以威廉.帕特森(William Paterson)为首的银行家向国王提出一个 从荷兰学来的新生事物:建立一个私有的中央银行 英格兰银行,来为国王庞大 的开支进行融资。57英格兰银行的诞生引自货币战争这家私人拥有的银行向政府提供120万英镑的现金作为政府的“永久债务”(Perpetual Loan),年息8%,每年的管理费4000英镑,这样每年政府只要花10万英镑就 可以立刻筹到120万英镑的现金,而且可以永远不用还本钱!当然政府还要提供更多的“好处”,那就是允许英格兰

32、银行发行国家认可的银行券(Bank Note)。 58英格兰银行的诞生引自货币战争英格兰银行的核心理念就是把国王和王室成员的私人债务转化为国家永久债务,由全民税收做抵押,由英格兰银行来发行基于债务的国家货币。这样 一来,国王有钱打仗或享受了,政府有钱做自己爱做的事了,银行家放出了他们日思夜想的巨额贷款和得到了可观的利息收入,似乎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只有人 民的税收成了被抵押品。 59英格兰银行的诞生引自货币战争更妙的是,这个设计把国家货币的发行和永久国债死锁在一起。要新增货币就必须增加国债,而还清国债就等于摧毁了国家货币,市场上将没有货币流通,所 以政府也就永远不可能还清债务,由于要偿还利息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必然导致需求更多的货币,这些钱还得向银行借债,所以国债只会永远不断增加,而这些债务 的利息收入全部落入银行家的钱袋,利息的负担则由人民的税收来负担!果然从此以后,英国政府就再也没有还清债务,到2005年底,英国政府的欠债从1694年的120万英镑增加到了5259亿英镑,占英国GDP的42.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