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化工原理试题B(共3页)

上传人:2127513****773577... 文档编号:85390553 上传时间:2022-05-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1-2012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化工原理试题B(共3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1-2012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化工原理试题B(共3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1-2012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化工原理试题B(共3页)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2011-2012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化工原理试题B(共3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化工原理试题B(共3页)(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滨州学院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专)2010级化工原理2试卷(B)(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做答无效)一、填空(每空1分,共26分)1直接蒸汽加热的应用背景有_和_。2影响精馏操作的因素有:_、_、_(任写三种)。3全回流时,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_,提馏段操作线方程为_。4精馏操作的依据是_。实现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包括_和_。5对一定操作条件下的填料吸收塔,如将塔料层增高一些,则塔的HOG将_,NOG将_(增加,减少,不变)。6(1)解吸时溶质由_向_传递;(2)溶解度很大的气体,属于_控制;(3)在逆流操作的填料塔中,当吸收因数A

2、时,若填料层高H,则气液两相将于塔_达到平衡。7简单蒸馏过程中,釜内易挥发组分浓度逐渐_,其沸点则逐渐_。8填料塔是连续接触式气液传质设备,_为分散相,_为连续相,为保证操作过程中两相的良好接触,故填料吸收塔顶部要有良好的_装置。9任写出浮阀塔三种不正常操作情况:_、_、_。10降速干燥阶段的干燥速率主要决定于_等,而与空气的性质关系很小,故降速阶段又称_。二、选择(每空1分,共13分)1只要组分在气相中的分压_液相中该组分的平衡分压,吸收就会继续进行,直至达到一个新的平衡为止。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等于。2在常压下用水逆流吸空气中的CO2,若将用水量增加,则出口气体中的CO2含

3、量将_,气相总传质系数Ky将_,出塔液体中CO2浓度将_。A、增加;B、减少;C、不变。3二元溶液连续精馏计算中,进料热状态的变化将引起以下线的变化_。A、平衡线; B、操作线与线;C、平衡线与操作线;D、平衡线与线。4连续稳定进料操作的精馏塔,其提馏段液汽比总是大于1而精馏段液汽比总是小于1_。A、对;B、错;C、不确定。5随温度增加,气体的溶解度_,亨利系数E_。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定。6通常所讨论的吸收操作中,当吸收剂用量趋于最小用量时,_。A、回收率趋向最高;B、吸收推动力趋向最大;C、操作最为经济; D、填料层高度趋向无穷大。7某二元混合物,其中A为易挥发组分,

4、液相组成x0.6相应的泡点为,与之相平衡的汽相组成y0.7,相应的露点为T,则:_。A、t =T; B、tT; D、不能判断。8某真空操作精馏塔,因故真空度减小,则塔底残液组成xW变化为_。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确定。9下列情况中,_不是诱发降液管液泛的原因。A、液、气负荷过大;B、过量雾沫夹带;C、塔板间距过小; D、过量漏液。10浮阀塔与泡罩塔比较,其最主要的改进是_。A、形成可变气道,拓宽高效操作区域; B、简化塔板结构;C、提高塔板效率; D、增大气液负荷。三、简答及名词解释题(每题4分,共20分)1溶质渗透模型的要点。2传质过程对设备的基本要求。3吸收剂选择的原则

5、。4蒸馏分离的特点。5平衡水分与自由水分。四、计算(第1题13分,第2题14分,第3题14分,共41分)1在100 kPa压力下将组成为0.55(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数)的两组分理想溶液进行平衡蒸馏和简单蒸馏。原料液处理量为100 kmol,汽化率为0.44。操作范围内的平衡关系可表示为y=0.46x+0.549。试求两种情况下易挥发组分的回收率和残液的组成。2在连续操作的精馏塔中分离两组分理想溶液。原料液流量为50 kmol/h,要求馏出液中易挥发组分的收率为94。已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75x+0.238;q线方程为y=2-3x。试求:(1)操作回流比及馏出液组成;(2)进料热状况参数及原料的总组成;(3)两操作线交点的坐标值xq及yq;(4)提馏段操作线方程。3在总压为110.5 kPa的条件下,采用填料塔用清水逆流吸收混于空气中的氨气。测得在塔的某一截面上,氨的气、液相组成分别为y=0.032、c=1.06 kmol/m3。气膜吸收系数kG=5.210-6 kmol/(m2skPa),液膜吸收系数kL=1.5510-4 m/s。假设操作条件下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溶解度系数H0.725 kmol/(m3kPa)。(1)试计算以p、c表示的总推动力和相应的总吸收系数;(2)试分析该过程的控制因素。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