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课件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85378308 上传时间:2022-05-05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8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资源描述:

《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课件(4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1第四章第四章 公共选择公共选择第一节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第一节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第二节财政决策机制第二节财政决策机制 第三节财政决策主体行为第三节财政决策主体行为第四节政府失效第四节政府失效 本章分析公共决策的过程及其困难,进而分析政府本章分析公共决策的过程及其困难,进而分析政府失效的原因与表现。失效的原因与表现。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2补充知识:关于民主中国要学习的还很多补充知识:关于民主中国要学习的还很多 1 1 公共选择理论是关于最优决策的理论,而现代最优决策的制度公共选择理论是关于最优决策的理论,而现代最优决策的制度就是民主制度关于民主中国要学习的还很多,为了让大家更重视

2、学就是民主制度关于民主中国要学习的还很多,为了让大家更重视学习公共选择理论,我们来学习下面的一些知识。习公共选择理论,我们来学习下面的一些知识。 不要讲普通中国民众,就是文化素质高的中国大学生,对西方先进的民主思想和民主理论又了解多少,又知道多少?中国人和西方人相比,对民主的兴趣与热情普遍是比较低的。 中国为什么在近代以后落后西方这么多?除了生产力的因素之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民主。科学与民主,中国人对科学的差距认识很深刻,而对民主的差距认识很肤浅。现代民主的理论和思想从根源来说主要源于西方,民主民主对于西方人来讲是一个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精神传统并浸入到他们思想血液的文明基因。而中国由于古代专

3、制统治的原因,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比较缺乏民主的基因,因此,中华民族的民主素质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一个中国人与一个西方人在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中所表现的民主意识具有天壤之别,比如父母对孩子、老师对学生、官员对百姓都有一个民主的问比如父母对孩子、老师对学生、官员对百姓都有一个民主的问题,题,但是真正能从世界历史的高度清醒认识到中国与世界存在民主差距的国民还不多。新中国虽然建立了人民的民主国家,但是中国国民的民主素质和思想精神并没有立刻得到彻底的提升,至今绝大多数中国人并没有真正意识到中国实在很有必要通过学习和借鉴西方先进的民主理论和文化来提升中华民族的文明水平,对其中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绝大

4、多数中国人还是认识不足的。 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3补充知识:关于民主中国要学习的还很多补充知识:关于民主中国要学习的还很多 2 2 如果我们能从世界历史的高度反思中国的传统文明,也许我们能对自己的弱点认识得更加深刻。中国传统文明的“旧和落后”与西方现代文明的“新和先进”,可以简单地拿两个历史人物比较一下。一个是中国的乾隆乾隆,另一个是美国的华盛顿华盛顿,如果不认真比较,许多人是不会知道他们居然是同时代的人,乾隆1711年出生,1799年死,华盛顿1732年出生,1799年死,他们是死于同一年的!所不同的是,乾隆17361795年在位当了59年皇帝,华盛顿17891797年当了两届总统。皇帝和总统

5、,一个是落日夕阳的专治统治者,像一片衰败的朽叶;另一个是旭日上升的民主领导者,像一颗划亮文明天空的彗星。乾隆与华盛顿,他们代表的是两个民族的两种不同文明,如果要反思18世纪后的中国衰落与西方崛起,那么起步时的巨大文明落差是最根本的。仅仅100多年时间,一个“新的、先进的、民主科学”的西方文明就大大超过了“旧的、落后的、专治愚昧”的中华文明,所以中国在1840年鸦片战争和1892年甲午战争中失败就不是偶然的了,腐败无能的中国封建统治者既不能民主决策也不会科学决策既不能民主决策也不会科学决策,泱泱大国就这样被两个弹丸小国打败了,要知道在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前后,大清国的GDP约是英国的4倍、日本的5

6、倍,1894年的大清帝国的财政收入是8103万两白银,日本当年的财政收入也才八千万日元。因此是政治腐败而不是经济落后才是中国甲午战争失败的真正根源。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4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 在公共部门资源的有效配置中,决策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公共部在公共部门资源的有效配置中,决策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公共部门的决策如果出现重大失误,那么必将对整个公共部门的资源配置效门的决策如果出现重大失误,那么必将对整个公共部门的资源配置效率产生严重破坏,这种破坏将是全局性的、致命的。如果公共部门的率产生严重破坏,这种破坏将是全局性的、致命的。如果公共部门的决策出现低效率,那么整个公共部门

7、的资源配置也将出现低效率。决策出现低效率,那么整个公共部门的资源配置也将出现低效率。 政府干预市场,并不意味着政府就一定会成功。财政介入市场,政府干预市场,并不意味着政府就一定会成功。财政介入市场,并不意味着财政决策就一定是有效的,这就为公共决策的经济学分析并不意味着财政决策就一定是有效的,这就为公共决策的经济学分析提出了重大的挑战。提出了重大的挑战。 政府能否有效配置资源,能否有效履行其职能,一个必不可少的政府能否有效配置资源,能否有效履行其职能,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必须对公共资源配置的决策机制及其背后的环节就是:必须对公共资源配置的决策机制及其背后的进行分析。进行分析。 财政决策与公共

8、选择54.1.14.1.1公共选择与公共选择论公共选择与公共选择论 (1)公共选择就是人们通过政治过程把个人偏好转化为集体行动的过程。 (2)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就是专门研究政府决策的经济学理论,它是对政府决策过程进行经济分析的理论。因此,公共选择论(Public Choice Theory)可以定义为对非市场决策的经济学研究,即把经济学运用于政治科学的分析(缪勒 1999 P4)。 公共选择理论是一个新兴的经济学理论,是经济学和政治学交叉研究的成功典范,它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并在80年代产生世界性影响。在公共选择理论兴起的早期,具有自由主义思想的公共选择学派经济学家在凯恩斯政府干预主

9、义占主流的经济学界处于非常渺小的非主流地位,研究经费缺乏,研究机构的生存都很困难。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对经济滞涨的反思中,公共选择理论因对政府干预中的政府失灵的独到分析而脱颖而出,并最终被主流所承认。对公共选择理论发展具有重要贡献的先驱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1972年诺贝尔经济科学奖获得者肯尼思阿罗;典型代表人物为美国经济学家1986年诺贝尔经济科学奖获得者詹姆斯M布坎南;其他重要人物有戈登塔洛克、邓肯布莱克等。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64.1.24.1.2公共选择研究方法论公共选择研究方法论 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方法仍然是经济学的方法,即“私人利益分析法”,像经济学一样,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行

10、为假设是:人是一个自利的、理性的、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人。由此出发,他们将经济交易和政治决策这两类人类行为的基本方面纳入单一的私人利益分析模式。并建立起来了一个由“个人主义的方法论、经济人个人主义的方法论、经济人假设和交易政治观假设和交易政治观”三要素构成的新理论体系。公共选择理论的私人利益分析法,一改传统政治学所谓的“公共利益分析法”,但并不是什么极端利己主义的方法并不是什么极端利己主义的方法,而是把公共利益建立在私人利益的基础上,使得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在民主政治机制中达到对立中的统一。它以个人作为分析的基本单位,而不是以集团或组织为单位。认为公众利益不过是个人利益的汇总,国家和政府并没有什么独

11、立与个人之外的特殊利益,它的利益与偏好必须是个人利益与偏好的集中反映。他们将“个人主义的方法论”连同“经济人”的假设延展到政治决策领域,认为政治家、官僚或国家代理人同私人经济中的个人一样,也是一种“经济人”,他们同样是个人私利的追求者,而不是什么超凡至圣的集体利益的化身,他们并不自动追求公共利益。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74.1.34.1.3公共选择下的财政决策公共选择下的财政决策 公共选择下的财政决策就是如何通过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产品的需求、供给和产量。它面临的两个基本问题是:(1)偏好显示问题 (2)偏好加总问题 (1 1)偏好显示问题)偏好显示问题 投票机制投票机制是公共选择的最基本偏好表达机

12、制。 (2 2)偏好加总问题)偏好加总问题 公共选择的偏好加总机制取决于投票规则,其 中简单多数票规则简单多数票规则是最常用、最常见的偏好加 总规则。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81偏好显示问题偏好显示问题 虽然有投票机制作为人们对公共产品的偏好表达机制,但虽然有投票机制作为人们对公共产品的偏好表达机制,但这一机制未必能充分和有效发挥作用。由于效用在各人之这一机制未必能充分和有效发挥作用。由于效用在各人之间的不可比较性或偏好强度的不同,不等于该项目的总收间的不可比较性或偏好强度的不同,不等于该项目的总收益一定会超过总成本,从而也未必是有效率的。益一定会超过总成本,从而也未必是有效率的。 即使单个个人有机

13、会充分表达自身的偏好,个人也未必能即使单个个人有机会充分表达自身的偏好,个人也未必能真实地将其偏好表达出来,其中主要的原因可能有:(真实地将其偏好表达出来,其中主要的原因可能有:(1 1)如果人们要如果人们要承担的公共产品成本承担的公共产品成本取决于自己所显示取决于自己所显示的对公共产品的评价,就很可能隐瞒真实的偏好以少负担的对公共产品的评价,就很可能隐瞒真实的偏好以少负担成本。(成本。(2 2)在与投票有关的信息成本较高,而自己一票)在与投票有关的信息成本较高,而自己一票无关紧要下,可能放弃投票从而不主动显示自己真实偏好,无关紧要下,可能放弃投票从而不主动显示自己真实偏好,这被称为这被称为“

14、理性的无知理性的无知”。(。(3 3)投票交易投票交易等策略性等策略性的行动的存在,会使个人对具体公共产品的偏好显示不真的行动的存在,会使个人对具体公共产品的偏好显示不真实。(实。(4 4)政治过程的结果所反映的,可能不是大多数社)政治过程的结果所反映的,可能不是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利益,而是会成员的利益,而是特殊利益集团的利益特殊利益集团的利益,即少数,即少数可能战胜多数。可能战胜多数。 公共选择下财政决策所出现的这种问题,在私人产品的私公共选择下财政决策所出现的这种问题,在私人产品的私人决策下是不可能出现的。人决策下是不可能出现的。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92偏好加总问题偏好加总问题 由于个人之间的

15、偏好和愿望不一致,在提供什么样的公共由于个人之间的偏好和愿望不一致,在提供什么样的公共产品、提供多少上存在着利益的冲突,因而需要有一套协产品、提供多少上存在着利益的冲突,因而需要有一套协调的,将调的,将不同偏好下的信息汇集不同偏好下的信息汇集起来作出决策的起来作出决策的机制,即实现偏好的有效加总机制。机制,即实现偏好的有效加总机制。 在民主社会下,偏好的加总机制也就取决于投票规则下的在民主社会下,偏好的加总机制也就取决于投票规则下的决策机制。如一致同意规则,多数票规则等,其中决策机制。如一致同意规则,多数票规则等,其中简单简单多数票规则多数票规则又是最常用最常见的偏好加总规则。又是最常用最常见

16、的偏好加总规则。 公共选择的理论分析表明,再有效的投票制度,也公共选择的理论分析表明,再有效的投票制度,也无法无法实现将每个人偏好完全真实地显示并进而无扭曲地加总,实现将每个人偏好完全真实地显示并进而无扭曲地加总,来满足这一条件从而实现完全的来满足这一条件从而实现完全的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效率。 经济学家认为,在一定的投票规则下,如果社会成员能就经济学家认为,在一定的投票规则下,如果社会成员能就公共产品的供给量及相应的税收分摊达成协议,就意味着公共产品的供给量及相应的税收分摊达成协议,就意味着实现了实现了政治均衡政治均衡。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10第二节第二节 财政决策机制财政决策机制(公共选择的制度

17、、规则、方式和规律)(公共选择的制度、规则、方式和规律) 4.2.1 4.2.1 公共选择的制度公共选择的制度 4.2.4.2. 公共选择的规则公共选择的规则 4.2.4.2. 公共选择的方式公共选择的方式 4.2.4 4.2.4 公共选择的规律公共选择的规律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114.2.14.2.1公共选择的制度公共选择的制度 现代国家的公共选择制度概括起来讲就是建立在代议制、普选制和政党制基础上的政治民主制政治民主制。民主制就是人民自治的制度,民主(democracy)一词源于希腊语,其希腊语的意思即为“人民治理”。亚里斯多德说:“允许所有公民共享的制度是民主的。”而在西方最常为人引用的有

18、关“民主制度”的名言就是美国总统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美国将军政治家 罗伯特议事规则的编撰者罗伯特曾说:“民主最大的教训是要让强势一方懂得,他们应该让弱势一方民主最大的教训是要让强势一方懂得,他们应该让弱势一方有机会自由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而让弱势一方明白,既然他们的意见不有机会自由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而让弱势一方明白,既然他们的意见不占多数,就应该体面地让步,承认对方的观点是全体的决定并积极参与实施,占多数,就应该体面地让步,承认对方的观点是全体的决定并积极参与实施,同时他们仍有权利通过规则来改变局势。同时他们仍有权利通过规则来改变局势。” 西方国家的民主制主要有两种:立宪君主制和

19、民主共和制。而其中民主共和制是最符合民主精神的政体。早在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者:卢梭(17121778)在他的那本被奉为革命福音书的社会契约论中就宣称:国家的主权在人民,而最好的政体应国家的主权在人民,而最好的政体应该是民主共和国。该是民主共和国。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124.2.4.2. 公共选择的规则公共选择的规则()一致同意规则()一致同意规则unanimity rule(一票否决制)。一致同意规则指的是,在民主政治活动中,所有集体行动方案只有在所有参与者都同意,或至少没有任何一个人反对的前提下,才能实施的一种公共选择规则。由于在公共选择过程中没有

20、任何一个人反对,也就是没有任何一个人利益受损,因此一致同意规则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经济市场的完全竞争对应着政治市场的一致同意。()多数裁定规则()多数裁定规则majority rule(简单多数、超多数、计点投票规则)。多数裁定规则指的是,在民主政治活动中,一项集体行动方案,必须由所有参与者中的多数认可,才可实施的一种公共选择规则。由于在公共选择过程中只是多数认可,也就是说还有少数人是反对的,存在少数人利益受损的问题,因此多数裁定规则通常达不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多数裁定规则根据“多数”的不同含义又可分为如下三种形式:一是简单多数规则,需要1/2以上的赞成票。二是超多数规则,需要2/3、3/4

21、、4/5、9/10等等以上的赞成票。三是计点投票规则,需要每位投票人按照一定规则给备选议案计点打分,获得“点”数最多的备选议案将成为获胜议案。在公共选择的规则中,由于一致同意规则只是一种较难达到的理想状态,适用范围较窄,通常适用于人数比较少,比较重要的表决。而多数裁定规则虽然只是公共选择的次优状态,但适用范围广,是民主社会运用最为普遍的公共选择规则,在西方社会,它与民主政治的联系是如此紧密,以致于许多人常常将二者混为一谈。因此,多数裁定规则当之无愧地是民主社会的最基本规则。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13 多数同意规则的优点,在于与一致同意相比决策成本相对多数同意规则的优点,在于与一致同意相比决策成本相

22、对小,容易作出决策。但它也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小,容易作出决策。但它也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1 1)存在多数人强制现象()存在多数人强制现象(多数人暴政多数人暴政)。这就是)。这就是前文所说的外部成本。前文所说的外部成本。(2 2)与一致同意规则相比,单个参与者的选择行为不再)与一致同意规则相比,单个参与者的选择行为不再具有决定性,影响个人参与投票的积极性,最终影响真实具有决定性,影响个人参与投票的积极性,最终影响真实的偏好显示。的偏好显示。(3 3)存在多种结果的可能。)存在多种结果的可能。 “投票悖论投票悖论”,即无法得出,即无法得出明确的均衡结果,而与投票次序有关。明确的均衡

23、结果,而与投票次序有关。(4 4)无法表达偏好强度。个人只能排列出对不同议案的)无法表达偏好强度。个人只能排列出对不同议案的偏好顺序,但无法反映出偏好的强度。这可能在总体上产偏好顺序,但无法反映出偏好的强度。这可能在总体上产生无效率的结果,并同时可能产生投票交易行为。生无效率的结果,并同时可能产生投票交易行为。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144.2.4.2. 公共选择的方式公共选择的方式()直接民主制()直接民主制(direct democracy)。直接民主制是指选民或投票人自己直接进行投票,参与政治决策或集体决策的最终选择的一种公共选择方式。 ()间接(代议)民主制()间接(代议)民主制(repre

24、sentative democracy)”。简称“代议制”,代议民主制是指选民或投票人并不直接对集体决策进行表决,而是选举出少数代表,由这些代表来决定所需采取的集体行动的一种公共选择方式。因此代议民主制是一种间接民主制。 在公共选择的方式中,直接民主制是一种最能充分体现大多数人的偏好的一种公共选择决策方式,但它费时费力,成本过高,事事都举行公民投票是不经济的,所以直接民主制一般用于重大问题或若干重要公共选择方面。而代议民主制由于不必事事投票,只需要交给个别受委托的人民代表进行选择,所以它比直接民主制方式程序更简单,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因此,代议民主制是民主社会的最基本决策方式。财政决策与公共选

25、择15美国总统选举美国选民投票在选举年11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二举行(2008年是11月4日),这一天被称为总统大选日。所有美国选民都到指定地点进行投票,在两个总统候选人之间作出选择(在同一张选票上选出各州的总统“选举人”)。一个(党的)总统候选人在一个州的选举中获得多数取胜,他就拥有这个州的全部总统“选举人”票,这就是全州统选制。由于美国总统选举实行“选举人团”制度,因此总统大选日的投票结果,产生的实际上是代表50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的538位“选举人”。真正的总统选举是在12月第二个星期三之后的第一个星期一举行(2008年是12月15日)。届时,各州和哥伦比亚特区被推选出的“选举人”将前往各州的

26、首府进行投票。获270张选票以上的候选人将当选总统,并于次年1月20日宣誓就职。 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164.2.4 4.2.4 公共选择的规律公共选择的规律()阿罗不可能定理()阿罗不可能定理()投票悖论()投票悖论()单峰偏好定理()单峰偏好定理()中间投票者定理()中间投票者定理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17()阿罗不可能定理()阿罗不可能定理 阿罗在1951年出版的社会选择和个人的价值中以序数的偏好关系为前提,将个人的价值标准加以总计去求得社会的价值标准,经过逻辑分析,结果他证明,这类总计的方法在逻辑上是不能存在的,阿罗认为,在民主社会中,一个集体决策规则应满足如下条件:阿罗认为,在民主社会中,

27、一个集体决策规则应满足如下条件:1 1理性条件理性条件2 2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最优3 3无限制域无限制域4 4独立性独立性5 5非独裁性非独裁性他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我们排除效用人际比较的可能性,各种各样的个人偏好次序都有定义,那么把个人偏好总合成为表达社会偏好的最理想的方法,要么是强加的,要么是独裁性的。”这即是所谓关于社会选择的不可能定理。阿罗不可能定理的意义在于:它证明,迄今为止,人类社会还不存在一套政治体制可以把个人偏好,完美地、有效率地推动到其所能达到的最高效用界线上去,即它告诉人们,真正完美的民主选择是不存在的,绝对的民主选择也是不可能的,而人类只能追求相对之民主选择。财政决策与公共

28、选择18()投票悖论()投票悖论 投票悖论投票悖论(the Paradox of Voting)(the Paradox of Voting)又称为投票之谜、投票窘境、循环投票。所谓投票悖论,即在多数规则下,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方案可供选择,且就其中的任意两个方案进行投票时,如果出现A击败B,B击败C,C却又击败了A,即循环击败,无一方案可获胜的困境,这一现象就称之为投票悖论。 当投票之谜发生是,多数投票规则将无休止地循环下去,就象一只狗追逐它自己的尾巴,或人追逐自己的影子,永远没有尽头。投票悖论最早在18世纪80年代由法国思想家孔多塞发现,现代公共选择理论则进一步揭示了其重要的理论意义。投票悖论

29、的现代意义是:在公共选择中,议程或议事顺序是至关重要在公共选择中,议程或议事顺序是至关重要的的,因为在可能出现投票窘境时,议程对结果来说就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投票顺序实际上能够决定谁将获胜。它表明,主席和规则委员会在议会中的地位很重要,确定议程的权力常常就是决定结果的权力。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19()单峰偏好定理()单峰偏好定理由于人们的偏好结构有单峰形和多峰形之别,单峰偏好意味着人们理想的结果只有一个,而多峰偏好意味着人们理想的结果不止一个,因此多数规则下所取得的政治均衡,有时并不是唯一的。所谓“峰”,指的是在投票人的偏好顺序中最受偏好的从而效用最高的一个点,该点所有相邻的点的效用都低于它。假如

30、投票人离开这个最受偏好的“峰”点之后,其他方案的偏好程度都依次降低,则称其为单峰偏好(Single-Peaked Preferences)。它好比是只有一座山的山峰一样。如果效用没有依次降低,即投票人离开“峰”点之后,其效用先下降后上升,出现了第二峰,则称之为双峰(或多峰)偏好。布莱克证明:如果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呈单峰形,多数规则如果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呈单峰形,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就是唯一的,而不会出现循环现象。反过来说,如果下的投票结果就是唯一的,而不会出现循环现象。反过来说,如果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出现了循环现象,那就是说,在所有投票者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出现了循环现象,那就是说,在所有投

31、票者中,至少有一个人的偏好是多峰形的。或者说,在所有投票者中,中,至少有一个人的偏好是多峰形的。或者说,在所有投票者中,只要有一人的偏好是多峰形的,那么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便有可只要有一人的偏好是多峰形的,那么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便有可能出现循环现象。这就是能出现循环现象。这就是“单峰偏好定理单峰偏好定理”所揭示的规律。所揭示的规律。单峰偏好定理的意义在于:它告诉人们投票悖论如何可以避免,在现实社会个人偏好绝大多数呈单峰形的情况下,相对的民主选择是可以实现的。 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20单峰偏好和多峰偏好示意图单峰偏好和多峰偏好示意图 X X X X O O O Y Y Y Y O 图41a 图4

32、1b 图4 1c 图41单峰偏好示意图图42多峰偏好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X轴表示投票人获得的净效益(效用),Y轴表示公共品的数量,图41a、b、c表示投票人具有单峰偏好,唯有图42表示投票人具有多峰偏好。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21()中间投票者定理()中间投票者定理所谓中间投票者,指的是这样一种投票者,其最偏好的结果处于所有投票者最偏好的结果的中间状态。一般来说,投票者最偏好的政治结果是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或劳务的数量达到这样的水平:他所承担的税收份额与该种公共产品或劳务的边际效益恰好相等。布莱克以及A唐斯皆发现:多多数选举制度最终会使人们选择的政策成为符合数选举制度最终会使人们选择的政策成为符合“

33、中间中间”选民偏好的政策,即选民偏好的政策,即在投票者最偏好的政治结果中,处于中间状态的反映所谓中间投票者意愿的在投票者最偏好的政治结果中,处于中间状态的反映所谓中间投票者意愿的公共产品或劳务的产量,往往是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也就是说,中间投公共产品或劳务的产量,往往是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也就是说,中间投票者的偏好结果与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具有一致性。这就是票者的偏好结果与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具有一致性。这就是“中间投票者中间投票者定理定理”所揭示的规律。所揭示的规律。中间投票者定理在公共选择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实际上告诉人们,任何一个政党或政治家,要想赢得极大量的选票,必须使自己的竞选

34、方案符合中间投票者的意愿。中间投票者定理的政治哲学含义就是:凡事不能走极端。因为集体行动最终是按照中间投票者偏好的方向进行的。这和2000多年前中国第一圣人孔子(前551前479)的“中庸之道”不谋而合。在西方,与孔子心灵相通的是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方面崇尚中庸的美德,在政治学方面也是尚中庸,他认为最好的政治社会是由中等阶级的公民组成的,以中产阶级为主的共和政体介于贫民为主的平民政体和富人为主的寡头政体之间,可以协调贫富之间的争端,较为稳定。 也许是由于亚里士多德的原因,西方人至今在政治上都非常重视中产阶级,认为中产阶级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也是决定社会发展的中坚

35、力量,从公共选择的理论解释就是:中产阶级其实就相当于社会“财富”选择的中间投票者,他们是社会财富分布的均衡代表者。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22第三节财政决策主体行为(第三节财政决策主体行为(公共选择面临的问题)公共选择面临的问题)4.4. .民主规则存在的问题民主规则存在的问题4.4. .直接民主制的问题直接民主制的问题4.4. .间接民主制的问题间接民主制的问题 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234.4. . 民主规则存在的问题民主规则存在的问题(1 1)少数人的暴政问题。)少数人的暴政问题。少数人利用全体一致规则下的一票否决权敲众人的竹杠。(2 2)多数人的暴政问题。)多数人的暴政问题。多数人利用多数裁定规

36、则下的多数优势损害少数人的利益。由于多数规则是民主社会的最基本规则,所以多数暴政是民主规则的主要问题。多数暴政问题早在18世纪末,就由美国开国政治家亚当斯、麦迪逊指出,19世纪又被法国著名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18051859)在其1835年出版的论美国民主中进行了深入分析。托克维尔说:“民主政府的本质,在于多数对政府的统治是绝对的,因为在民主制度下,谁也对抗不了多数。”多数暴政思想对理解托克维尔的政治哲学十分重要,据他说,民主的最终目的应当是保护少数和个人的权利。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24让美国叫苦的让美国叫苦的“多数暴政多数暴政”美国在联合国为了袒护以色列曾多次动用否决权,是典型的“少数暴政”。

37、但后来美国人也偿到了“多数暴政”的味道。19711971年年1010月月2525日中国恢复了日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从那以后,美国就开始失去了对联合国的控制和操纵能力,由于中国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占多数,联合国大会多次通过了美国不乐意的提案、决议。有一次美国驻联合国代表莫尼汉发火了,公开讲:“这是多数的暴政!”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就抓住这点攻击他,美国不是赞成民主吗?不是讲尊重多数吗?怎么你们能操纵多数的时候,就说是“民主的胜利”,你们不能操纵多数的时候,就变成了“多数的暴政”了呢?那还是美国要决定一切啊!你那个民主是假的嘛。 中国原外交部副部长周南 忆述在联合国的亲历事例 (摘自每

38、周文摘2007年3月20日中国外交官在联合国的奇特经历一文 )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254.4. .直接民主制的问题直接民主制的问题(1 1)合乎理性的无知)合乎理性的无知(2 2)选民冷漠)选民冷漠()幻觉行为()幻觉行为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26()()合乎理性的无知合乎理性的无知选民从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为节省投票成本,在没有掌握有关“信息” 的情况下随便投票。不过从“经济人”的本性看,这又是合乎理性的。 按照正常的公共选择规则,选民进行投票需要掌握必要的信息,但是要获得这些信息就得花时间、花精力,也就说需要付出一定的决策成本。当选民意识到他一个的投票相对于千百万人的投票可能是无足轻重的时

39、候,也就是说当选民意识他投票的精确与否,并不会对公共选择产生决定性影响,也不一定就会使自己的利益受损的时候,一个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民就完全有可能为了节省决策成本而在一种“无知”的状态中随意投票。其实这也是一种搭便车行为。一般来讲,投票所决定的事情越复杂,参加投票的人数越多,所可能产生的“合乎理性的无知”的人就越多,投票的结果就越有可能被扭曲(概率加大)。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27(2 2)选民冷漠)选民冷漠 选民冷漠是一种选民自己故意缺席投票的行为。这其中可能有多种原因,选民可能是因为在投票成本过大(如天气恶劣,地点过远等)而不出席;也可能是因为选举中侯选人或备选方案太少,范围太窄,没有太

40、多选择余地,选举结果肯定不会使他满意,因而弃权;还可能是因为选民对政治失去兴趣,因而不愿意参加;还可能是因为选民对选举的事项不满意,对侯选人不信任,因而故意缺席,以示抗议。 公民投票率就是一个很好地可以反映选民冷漠的指标。若公民投票率高,选民冷漠情况较轻,若公民投票率低,选民冷漠情况就较重。为了消除故意缺席或弃权的不参与现象,有些民主国家还规定在全国大选中投票是法定义务,这样就使投票多少带有强迫性,但这样又有违投票自由的民主精神。 2002年4月日举行的法国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中,极右翼国民阵线的勒庞成了一匹“黑马”,把原先被认为还有一争的法国现任总理若斯潘挤出了角逐圈。前有奥地利的海德尔,今有

41、法国的勒庞,多年来被欧洲舆论普遍认为不会成大气候的极右势力在欧洲选举中频频得手,屡爆“冷门”。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许多中间选民出现了选民冷漠行为。 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28()幻觉行为()幻觉行为幻觉行为是选民或个人在“错误”估价选择对象的情况下,所进行的选择行为(如税收幻觉、公债幻觉、支出幻觉等)。幻觉行为不一定是非理性的,表面上看也是前后一致的,但其结果却是不合逻辑的。幻觉行为既不是假装做自己并不真正知道的事情,也不是公开冷漠地不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而是在“错误”思想指导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要选民要想避免幻觉行为必须提高自己对所参与事物的认识。过去的统治集团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经常采取愚民

42、政策,总是尽力创造财政幻觉。现代政府虽然不再敢有意识地通过愚民政策,创造财政幻觉,但是他们却会有意地通过政治技巧使选民产生乐观的幻觉或悲观的幻觉,从而影响选民的公共选择意向。 日本小泉纯一郎内阁(2001年4月26日 2006年9月26日)在财政经济陷入极度困难的时期,利用历史问题挑起与中国、韩国的矛盾,多次强硬参拜靖国神社,转移选民注意力,使日本选民陷入日中、日韩矛盾的幻觉中,而小泉政府则趁机成功地推行痛苦的国内结构改革,使日本暂时渡过了经济难关。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294.4. .间接民主制的问题间接民主制的问题()投票交易问题()投票交易问题()特殊利益集团问题()特殊利益集团问题()没有

43、代表性的政府()没有代表性的政府()具有内部效应的官僚()具有内部效应的官僚()政客和官僚的寻租行为()政客和官僚的寻租行为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30()投票交易问题()投票交易问题投票交易(vote trading)也称“互相帮忙”、“互投赞成票”(logrolling)。在这种交易中,结盟的双方或几方在投票时相互间作出安排,使投票结果对参与者相对有利,但却可能损害其他选民的利益。投票交易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有时候它可以增进社会福利,有时候它也会降低社会福利。一般来讲,投票交易会使投票者的多数形成一个联盟,对那些能为自己带来利益的项目投赞成票,而让少数派来主要承担这些成本。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31(

44、)特殊利益集团问题()特殊利益集团问题特殊利益集团一词,指的是谋求增加对其成员有利的政府支出的院外活动集团,或压力集团。其活动常常左右公共选择的结果,由此引发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是,特殊利益集团在为它们自己争取到行业保护措施,或获得补助的同时,必然要以其他人的境况因此而变坏为前提。一般来讲,幕后的特殊利益集团活动会导致社会资源的配置与通常所接受的平等和公正准则相违背的结果,并且往往会损害经济效率。 格林斯潘说:2003年的伊拉克战是为石油而打的。 美国小布什政府的石油集团、军工集团利益背景是决定美国发动2003年伊拉克战的主要因素,萨达姆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根本就是谎言,这是特殊利益集团是让美国

45、人民付出代价的圈套。 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32()没有代表性的政府()没有代表性的政府没有代表性的政府也称为被俘获的政府,政府失去“公共利益”代表的本质,而沦为特殊利益集团的代言人时,没有代表性的政府就产生了。或一旦政府被特殊利益集团的寻租活动所控制,一个被俘获的政府也就出现了。这样公共利益将受到侵害。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33()具有内部效应的官僚()具有内部效应的官僚 当官僚为了谋求其“内部”私利,而违背其向外界公开宣称的“公共利益”时,这种现象就称为官僚的内部效应。官僚谋求私利的行为主要有:不合理地扩大部门预算;过多的政府冗员薪金支出;奢华的办公室开支,不必要的会议开支和差旅支出等。其结果便是

46、导致公共支出成本的增加,社会资源的浪费。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34()政客和官僚的寻租行为()政客和官僚的寻租行为当政府通过政治干预帮助创造、提高或保护一个集团的垄断地位,从而提高它所偏爱的那个集团的垄断租金,就导致了人为租金的产生。寻租是为了获得人为创造的收入转移支付而造成的稀缺资源的耗费。只要政府有授予租金和其他特殊优惠的权力,厂商和个人就会发现,从事寻租活动是合算的;政治家为了自身的利益会对特殊利益集团的寻租行为做出反映,政府决策因而被扭曲。 寻利与寻租的区别寻利与寻租的区别P79P79、8080 在价格制度中,人们对租金或超额利润的追求行为,往往被称为“寻利”(Profit Seeking

47、)。人们对政府管制行为下而人为产生的租金的追求,往往被称为“寻租”(Rent Seeking)。因此,“寻利”与“寻租”的区别就在于:寻利是生产性的活动,是正常市场竞争机制的反映,其作用是降低成本和鼓励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人们自发寻利的结果会增加社会福利;而寻租活动则是一种非生产性活动,这时的租金来源于政府干预和管制而带来的人为创造的租金。这种租金的存在并不是新价值的创造,而是利益的重新分配和财富的转移。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35第四节政府失效第四节政府失效4.4.14.4.1政府失效分析政府失效分析4.4.24.4.2政府失效的矫正政府失效的矫正政府失灵现象的存在和市场失灵一样真实。公共部门官僚机

48、构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也不是没有任何摩擦和成本就能运转的。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364.4.1政府失效分析政府失效分析 、政府失灵的含义、政府失灵的含义政府失灵是指政府行为不能增进效率或政府把收入再分配给那些不应当获得这种收入的人。 2 2、政府失灵的表现、政府失灵的表现 政府失灵的表现发生在诸多方面: 政府决策失灵 (财政决策规则导致的无效率、财政决策过程的无效率、决策特殊性造成的无效率)政府工作效率低下 政府的腐败行为(寻租行为)政府提供的信息不及时或失真 政府职能的越位或缺位 政府的低效率、腐败等等,都是确确实实地存在着。政府失灵揭去了长期笼罩在政府身上的“神圣光环”,它告诉人们,政府并不是超

49、然私利之外、大公无私的“神”,而是一个具有自身利益及缺陷的“凡夫俗子”。正是因为政府有缺陷,所以即使对于最好的人民公仆,信任还是不能代替必要的监督。托马斯杰弗逊(Thomas Jefferson,17431826),有句名言:“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忌而不是信任之上的。”人民对于他的“仆人”,必须想办法防止其行为失灵。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374.4.24.4.2政府失效的矫正政府失效的矫正 为了纠正政府失灵,提高公共选择的效率,基本对策主要有两条:一是完善民主宪法规则,二是完善政府的管理与监督制度。1 1、改革政治,建立真正民主的宪法规则,切实保障民主宪法的实施。、改革政治,建立真正民主的宪法规则,

50、切实保障民主宪法的实施。2 2、改革政府,建立科学高效的政府管理制度,规范政府的公共行为。、改革政府,建立科学高效的政府管理制度,规范政府的公共行为。民主宪章只是为公共选择提供了“政治规则”,但还不能就此保证政府获得“正义”、“效率”和“公平”。建立和完善政府的管理与监督制度是落实民主宪法、防止政府失灵的重要保障。正是出于对于政府的不信任,所以必须设立一系列对政府的管理和监督制度,无论是民主竞争制度、阳光法案,还是审计监督制度,目的都是为了让政府权力在阳光下行使,避免政府失灵。对于人治传统根深蒂固的中国来说,完善制度和健全机制不失为防止政府失灵一个对症下药的好办法。 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381

51、1、改革政治,建立真正民主的宪法规则,切实保障民主宪法的实施。、改革政治,建立真正民主的宪法规则,切实保障民主宪法的实施。 民主宪法的基本原则民主宪法的基本原则 a主权在民(人民主权)。 b法治原则(法律至上,法大于权) c分权与制衡原则(行政、司法、立法三权分立) d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生命权、财产权、平等权、自由权、受益权、参政权)宪法的保障制度宪法的保障制度 a宪法的修改制度(全部、局部) b宪法的解释制度(行政解释、司法解释、专门机关解释) c违宪审查制度(审查、制裁) 对财政对财政货币政策的制定进行宪法规则约束(财政货币政策的制定进行宪法规则约束(财政货币宪法)货币宪法) 财政货币宪法

52、是约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制定过程的根本性规则。这种规则是经一致同意形成的,而且规则一旦确 立,随后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就应按这种规则来制定。这个宪法规则对政治家和政府官员来说是外在和“高高在上”的,是有约束力的。我国自2006年3月首次引入“中央财政国债余额限额”的制度。2009年中央财政国债余额限额亿元。 改革和完善民主宪法规则是公共选择学派解决政府失灵的一个理论上的根本办法,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内容在西方被称为Constitutional Economics,即立宪经济学或宪法经济学。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392 2、改革政府,建立科学高效的政府管理制度,规范政府的公共行为。、改革政府,建立科学高

53、效的政府管理制度,规范政府的公共行为。 民主竞争制度民主竞争制度 公务员制度、竞选制度、投标制度。公务员制度、竞选制度、投标制度。阳光法案阳光法案 政府官员收入申报、财产登记制度,政府官员收入申报、财产登记制度, 政府政务公开、财务公开制度。政府政务公开、财务公开制度。 1976年美国通过了阳光下的联邦政府法。 财产申报制度是有关财产申报、登记和公布的制度。该制度最早起源于230多年前的瑞典,随后一直延续下来,被世界许多国家借鉴,成为极具约束力的反腐机制,被称为“阳光法案”、“终端反腐法案”等。 中国的阳光法案刚刚起步,1995年4月中国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的

54、规定。2000年12月,中纪委决定,要在省部级现职领导干部中首先实行家庭财产报告制度。2001年,中纪委和中组部联合发布了关于省部级现职领导干部报告家庭财产的规定(试行)。 审计监督制度审计监督制度 独立审计、离任审计制度、要害岗位强制休假制度。独立审计、离任审计制度、要害岗位强制休假制度。1921年美国在国会里设立了独立的国家审计机构会计总署1949年10月至1983年8月的34年间,我国一直未设立独立的政府审计机关,对国家财政收支的监督工作主要由财政部门内部的监察机构完成。1983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成立,是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也相继设立审计机关,1994年8

55、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正式颁布,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国虽然没有实行独立审计制度,但已经在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建立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1995年我国开始在部分地区试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1998年5月起在全国推行。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40三名法学博士的违宪审查上书与三名法学博士的违宪审查上书与收容办法的终结收容办法的终结 1982年5月12日国务院发布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2003年3月20日27岁的孙志刚在广州收容所因遭8名被收容人员殴打而死亡。2003年5月14日三名法学博士一份“关于审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建议书”上书至全国人大常委会法

56、制工作委员会,建议人大对收容办法进行违宪进行违宪审查审查。2003年6月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381号令,国务院公布实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8月1日,新办法正式施行,同时1982年国务院发布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被废止。 年月一件“躲猫猫”事件在国内外再次引起震动。2009年月日24岁的云南玉溪青年李明乔在晋宁县森林中被人逮个正着,显然他打算盗伐林木,晋宁县公安局将其拘捕并关入看守所。2009年2月8日,警方将李明乔送进医院,李明乔2月12日因“重度颅脑损伤”抢救无效死亡。当地公安局随后声称,李明乔与同监室的狱友玩“躲猫猫”,因被蒙上双眼,头部不慎撞到墙壁

57、。不少人猜测,警方在审讯时将李明乔打了个半死,随后李明乔因刑讯所受的伤在医院死亡。这件悲惨的事件再次引发社会对公民生命权的关注。网上讽刺性评论到:珍爱生命,远离“躲猫猫”,远离危险的监狱、警察!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41补充知识全球腐败指数,中国排第几?补充知识全球腐败指数,中国排第几?“透明国际”于1993年由德国人彼得艾根创办,总部设在柏林,以推动全球反腐败运动为己任, “今天已成为对腐败问题研究得最权威、最全面和最准确的国际性非政府组织,目前已在 120 个国家成立了分会。它的研究结果经常被其他权威国际机构反复引用。自1995年起,“透明国际”每年发布全球腐败感指数。腐败感指数采用 10分制

58、, 10 分为最高分,表示最廉洁 ; 0 分表示最腐败 ; 8.0 10.0 之间表示非常廉洁 ; 5.0 8.0 之间为轻微腐败 ; 2.5 5.0 之间腐败比较严重 ; 0 2.5 之间则为极端腐败。我们国家的腐败指数一直在我们国家的腐败指数一直在3 3点几徘徊。点几徘徊。20032003年中国在年中国在133133个被调查国家中个被调查国家中排名第排名第6666,得分,得分3.43.4分;分;20052005年中国在年中国在159159个被调查国家中排名第个被调查国家中排名第7878,得分,得分3.23.2分;分;20062006年中国在年中国在163163个被调查国家中排名第个被调查国

59、家中排名第7070,得分,得分3.33.3分,分,20072007年中国在年中国在179179个被调查国家中排名第个被调查国家中排名第7272,得分,得分3.53.5分。分。以10分为满分,6分以下为不及格,中国3分多一点何止不及格啊!腐败破坏国民对政府的信任,危害一个民族的信仰。而一个民族的信仰决定了其在社会中的行为,决定了一个国家整体的执行力与精神水平。 2005年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05年全球竞争力排名 显示中国位列第49名,比2004年下降了3位。 其中技术革新和公共机构质量技术革新和公共机构质量拖了中国竞争力的后腿,2005年中国的技术革新指数排名第64,比2004年下降2个位次;

60、公共机构质量排名第56,较2004年低1个位次。其实年年拖后腿的就是它俩。公共机构质量公共机构质量走低,主要的毛病是政府低效和权力腐败。走低,主要的毛病是政府低效和权力腐败。在在2005年的竞争力报告中,腐败赫年的竞争力报告中,腐败赫然被列为影响中国全球竞争力的然被列为影响中国全球竞争力的“最有问题因素最有问题因素”之一。之一。 近年来,中国明显加大了反腐败力度,虽然海内外分析家普遍认为,中国的反腐努力已经收到一定成效。但中国的反腐败形势不容乐观,反腐之路还任中国的反腐败形势不容乐观,反腐之路还任重道远。重道远。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42补充知识补充知识20072007年度全球腐败指数排行榜新鲜出

61、炉年度全球腐败指数排行榜新鲜出炉2007年度全球腐败指数排行榜聚集了世界上179个国家和地区,是迄今规模最大的一次(指数0是非常腐败,指数10是无腐败)。该组织就今年的调查结果指出,“179个国家及地区中有四成不足三分。可见贪污腐败正在不断蔓延”,要求各国加以改善。透明国际指出,贫穷国家绝对要对它们国内的贪污问题承担责任,让公共财务管理更透明和结束对贪污官员们的姑息。透明国际的报告也建议,有关国家需要发展独立和专业的司法系统。报告说,贪污腐败往往有其国际性元素,因为一些贪污贿赂是来自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同时,一些国际金融中心在防止受贿官员隐藏不法金钱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 今年的指数排行显示,

62、丹麦、芬兰和新西兰并列为全球最清廉的国家(指数9.4),而缅甸居排行榜末位。第14位中国香港第34位以色列中国台湾第第7272位中国(位中国(3.5 3.5 比去年倒退两位)比去年倒退两位) 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43小结小结公共部门的资源配置遵循的是公共选择机制。公共选择论是对非市场决策的经济学研究,即把经济学运用于政治科学的分析。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经济人假设和交易政治,构成了公共选择研究方法论三要素。公共选择下的财政决策,始终面临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偏好显示,二是偏好加总。一致同意规则具有帕累托效率,但决策交易成本太高,难以成为财政决策普遍规则。如果某些选民的偏好不是单峰的,多数票规则就可能

63、出现投票悖论。阿罗不可能定理认为,不可能存在一种决策规则,能同时满足符合现代民主制度的一些合理条件,从而否定了社会福利函数的真实存在。如果所有投票人都具有单峰偏好,在单维方案的决策下投票均衡是存在的。相应的,投票均衡的结果将是中间投票人的方案。理性选民假说有助于解释“选民理性的无知”和“投票冷漠症”现象。政治家作为经济人,追求选票最大化。官僚作为经济人,追求预算最大化。在“集体行动逻辑”下,小集团可能战胜大集团。分利集团的活动将降低经济效率,对长期经济增长造成影响。寻租活动通常与政府管制有关,并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公共选择机制同样存在政府失效问题。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强化宪法约束是纠正政府失效的

64、两个主要途径。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44思考题思考题1、从两种投票规则看,“少数人专政”和“多数人专政”各适用于哪一种?2、假定有5个人甲、乙、丙、丁、戊,他们对A、B、C、D四个方案的偏好不同。要求: (1)参照图3-2、3-3,画出各个人的效用曲线。 (2)通过多数票规则,会有方案被选中吗?如果有,是哪一个?如果没有,请说明为什么。3、正在进行区人大代表选举的当天下起了大雨,张三不去指定的投票地点投票,而李四坚持要去投票以履行自己神圣的公民权利。从理性经济人这一公共选择论的基本假设出发,如何解释这一相反行为?张三和李四效用函数有何不同?4、请用本章的公共选择原理说明以下问题:为什么现实中要求少

65、数服从多数?少数服从多数总是有效吗?少数服从多数总是合理吗?人多一定力量大吗?5、厦门市对出租车实行营业执照管理。这一制度存在什么问题。假如要取消牌照管理的话,谁将赞成?谁将反对?哪种结果可能性更大? 财政决策与公共选择45阅读与参考文献阅读与参考文献1、奥尔森,国家兴衰探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2、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3、布坎南,民主过程中的财政,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4、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5、布朗、杰克逊,公共部门经济学,北京:中国人大出版社,2000年。6、邓子基、林致远. 财政学. 北京:清

66、华大学出版社,2005.7、方福前,公共选择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8、罗森,财政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9、缪勒,公共选择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10、史蒂文斯,集体选择经济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11、沃尔夫,市场或政府,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年。12、杨志勇、张馨,公共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14、张馨,财政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13、15、Downs,An Economic Theory of Democracy,New York:Harper and Row,1957.16、Niskanen,Bureaucrats and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Chicago: Aldine-Atherton,197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