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至明清制的演变概要实用教案

上传人:辰*** 文档编号:85279021 上传时间:2022-05-05 格式:PPTX 页数:41 大小:963.5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汉代至明清制的演变概要实用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汉代至明清制的演变概要实用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汉代至明清制的演变概要实用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资源描述:

《汉代至明清制的演变概要实用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代至明清制的演变概要实用教案(4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1页/共40页第一页,共41页。主干知识回顾一中央集权(zhn yn j qun)的演变发展第2页/共40页第二页,共41页。主干知识回顾第3页/共40页第三页,共41页。主干知识回顾二、君主专制的演进(ynjn)1.汉代(1)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2)为了加强皇权,汉武帝内(中)外朝制度。2.魏晋南北朝时期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3.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度(1)隋文帝在中央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度。三省为中央最高政府机构。唐太宗时,进一步明确划分三省的职权。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有不可行的应驳

2、回。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为尚书省下设机构。 (2)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4.宋代:两院三司制(1)宋初,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的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2)为制约宰相,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这样就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第4页/共40页第四页,共41页。主干知识回顾5.元代:一省两院制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元朝后期,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6.明朝:废丞相置内阁(1)废丞相:明太祖

3、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hungd)负责。(2)设内阁: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政务,但他们很少能参决政事;明成祖时,内阁出现;明宣宗时,大学士有了票拟权。注意:宰相(zixing)与内阁首辅的区别第5页/共40页第五页,共41页。主干知识回顾7.清朝(1)清初,沿用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dchn)会议,皇权受到很大限制。(2)康熙时,为扩大皇权,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入值,参与机要事务,替皇帝起草谕旨。(3)雍正帝时设军机处,军机大臣(dchn)只是跪受笔录,军国大事由皇帝裁决,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第6页/共40页第六页,共41页。主干知识

4、回顾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1.汉代:察举制实行察举制,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2.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ji pn zhn zhn)制选用官吏采取九品中正(ji pn zhn zhn)制,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所以他们往往不注重提高才能。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ji pn zhn zhn)制已无法继续下去。3.隋唐至明清:科举制(1)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ji pn zhn zhn)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2)唐宋元:继承并完善科举制。(3)这种

5、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的制度,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明清时期,科举制日益僵化,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文化专制工具。第7页/共40页第七页,共41页。名师考点精讲考点(ko din)二考点(ko din)三考点(ko din)一考点一从汉至元中央集权的发展角度1:汉代中央集权的加强材料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

6、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问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答案】 措施: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剥夺犯法诸侯王封地,改为郡县;颁布律令加强对诸侯王的防范。意义: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巩固了国家统一。第8页/共40页第八页,共41页。名师考点精讲考点(ko din)二考点(ko din)三考点(ko din)一角度2:唐朝的政治制度材料新唐书载:“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

7、,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问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尚书省的主要职权及三省制的影响。【答案】 职权:尚书省为行政中枢,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影响:三省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相互牵制与监督,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的统治力量;完整相权被分割,有利于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该制度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改革。第9页/共40页第九页,共41页。名师考点精讲考点(ko din)二考点(ko din)三考点(ko din)一角度3:元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材料一元初的行省性质与金朝类似,仍属中央派出机构,设置并不稳定。但随着全国的

8、统一,行省很快转化成了固定、常设的地方大行政区。摘自李志辉元朝行省制度与中央集权的加强材料二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不得彻承制署置属吏”,“十省之属自篼库(保管仓库的役吏)而上,皆命于朝”;“诸行省用及千定(锭),必咨都省”;“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可而后行”;军事上在批准调军程序、委任统军人等方面要受中央节制,布置调换戊兵、整点军队等事宜更是由朝廷直接掌握。御史台、行御史台和各道廉访司对行省的工作进行严格的监察。摘编自宋濂元史等材料三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

9、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问题】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元代行省性质的演变及其权力行使的特点。根据材料三指出元代地方行政制度创新的主要内涵。【答案】 演变:由中央派出机构演化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划。特点:行省具有地方财政、军事、行政、司法等事权;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内涵:它创立了一种以行省为枢纽,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第10页/共40页第十页,共41页。名师考点精讲考点(ko din)二考点(ko din)三考点(ko din)

10、一一、中国古代三大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异同第11页/共40页第十一页,共41页。名师考点精讲考点(ko din)二考点(ko din)三考点(ko din)一二、中国古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主要方式1.加强君主权力。如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汉武帝利用新儒学神化皇权,明朝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等。2.加强思想控制。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清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3.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分化事权,使其相互节制。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等。4.注重官吏的选拔和任免。自秦废分封制后,官吏任免权由皇帝一人决定。隋唐

11、之后的科举考试,也是培养和选拔忠君之臣的重要途径。5.加强监察机制。如秦代设御史大夫,汉代设刺史,宋代地方设通判,明代的东厂、西厂、锦衣卫等。第12页/共40页第十二页,共41页。名师考点精讲考点(ko din)二考点(ko din)三考点(ko din)一典例1下面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两幅地图。下列对其表述正确的有 ()第13页/共40页第十三页,共41页。名师考点精讲考点(ko din)二考点(ko din)三考点(ko din)一图一和图二所示地方行政制度的根本目的相同图一和图二所示地方行政制度实施的结果相同图一所示地方行政机构的主要职能是监察地方图二所示地方行政机构的长官由中央直接任免

12、A.B.C.D.【解题思路】图一反映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图二反映了元朝的行省制度。二者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故正确;郡国并行制的实行导致七国之乱,行省制度的实施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二者的结果不同,故错误;郡国并非监察机构,而是地方的行政机构,故错误;行省的长官由中央任命,称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故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参考答案】 D第14页/共40页第十四页,共41页。名师考点精讲考点(ko din)二考点(ko din)三考点(ko din)一1.班固认为汉初分封以“成太宗(汉文帝)之业”,武帝推恩而致“藩国自析”。西汉末年“中外殚微,本末俱弱”,故王莽“生其奸心”。据此推断班

13、固认为 ()A.汉武帝有削藩过度之嫌B.分封有利于巩固大一统C.太宗时期实现安平四方D.外戚专权导致朝野叛乱A【解析】材料中班固认为,正是由于汉武帝推恩导致本末俱弱,使得王莽才生奸心,故A项正确。分封有利于巩固大一统的说法不能全面概括材料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中只说明太宗分封的目的,但并不能表明此时期安平四方,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是对武帝推恩的影响的分析,并没有涉及外戚专权导致朝野叛乱的情况,故D项错误。第15页/共40页第十五页,共41页。名师考点精讲考点(ko din)二考点(ko din)三考点(ko din)一2.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七三称:(元代)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据此可

14、知,元行省 ()A.军国重事,无不领之B.辖区广阔但权力不大C.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D.行使权力受中央节制D【解析】材料没有体现行省的权力,故A项错误;元代行省的权力大,故B项错误;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指的是行省制下,地方官员的权力受中央政府节制,防止其割据一方,表明了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故C项错误,D项正确。第16页/共40页第十六页,共41页。名师考点精讲考点(ko din)二考点(ko din)三考点(ko din)一考点二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角度1:汉代察举制的弊端及其变革材料阳嘉元年(东汉顺帝年号,公元132年),尚书令左雄议改察举之制于是雄上言:“郡国孝廉,古之贡士,出则宰

15、人,宣协风教。若其面墙(无真才实学),则无所施用。孔子曰四十不惑,礼称强仕。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儒有一家之学,故曰家法)。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有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帝从之,于是班下郡国。摘编自杜佑通典卷十三选举一【问题】 根据材料概括左雄改革察举制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改制的原因。【答案】 内容:被举荐者限年龄在40岁以上;察举与考试相结合,有真才实学者方可任用;对有特殊才干者,不限年龄。原因:察举制存在明显弊端,如举荐方式容易造成任人唯亲,以道德品质为主要依据,缺乏公正客观的评价标准

16、。第17页/共40页第十七页,共41页。名师考点精讲考点(ko din)二考点(ko din)三考点(ko din)一角度2:认识科举制的进步性材料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摘编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问题】 根据材料,指出“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的内涵。【答案】 追求自由平等,公平公正;打破了宗法贵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促进

17、了社会阶层之间的良性流动;有利于庶族地主的参政。第18页/共40页第十八页,共41页。名师考点精讲考点(ko din)二考点(ko din)三考点(ko din)一一、科举制的特点1.标准的客观性:以学识和考试成绩作为标准选拔人才。2.方式的公平性: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3.范围的广泛性:不论贫富贵贱,皆可参加。4.时间的延续性:从隋朝开始,到1905年正式废除。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及影响1.发展趋势(1)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2)选拔方式:由血缘、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3)选官原则:逐步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开、公平和客观。(4)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

18、素质不断提高。(5)主要启示:公开公正、德才兼备、考试录用。第19页/共40页第十九页,共41页。名师考点精讲考点(ko din)二考点(ko din)三考点(ko din)一2.影响(1)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和多民族国家的巩固。(2)把读书、考试与做官联系起来,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3)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第20页/共40页第二十页,共41页。名师考点精讲考点(ko din)二考点(ko din)三考点(ko din)一典例2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

19、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 ()A.地方无选官权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C.察举制的弊端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察举制。根据材料中“推举六名孝廉”等内容,可判断出这是在讲察举制,再结合“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可知,察举制存在裙带之风,易受到豪门贵族干扰,难以选拔出真正有才学的人,故选C项。结合所学知识,察举制是一种由地方依据孝、廉标准向中央举荐人才的选官机制,其特点是自下而上,故A项错误。B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D项错在“自上而下”。【参考答案】 C第21页/共40页第二十一页,共41页。名师考点精讲考

20、点(ko din)二考点(ko din)三考点(ko din)一1.东汉会要载:“西都(西汉)止从郡国奏举,未有试文之事;至东都(东汉)则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汉代选官制度的这一调整 ()A.扩大了官吏的人才来源B.奠定了九品中正制的基础C.有助于提高官员的素质D.使考试成为选官的主要途径C【解析】本题考查汉代选官制度察举制。由材料“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可知,东汉时期察举制不再仅以德作为选官标准,而是辅之以考试甄别对象,重视对官员文化素质的考查,故C项正确。材料仅提出了提高官员的素质,并没有扩大官吏的人才来源,故A项错误;魏晋时期实行的九品中正制,就是为了缓和中央政府与

21、世家大族的矛盾而采用的,因此B项不符合材料所述;材料中的“试家法”等并非指科举制,故D项错误。第22页/共40页第二十二页,共41页。名师考点精讲考点(ko din)二考点(ko din)三考点(ko din)一2.科举时代流传着“家贫、亲老,不能不望科举”的说法,到明代更是出现了考取功名者“强半寒素之家”的现象。由此可见科举制 ()A.禁锢了人们思想B.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C.强化了君主专制D.重视由下而上推荐人才B【解析】本题考查科举制。材料没有体现禁锢思想,故A项错误;隋唐科举制逐渐取代魏晋门阀制度后,出现了不问家世出身、以才学来选拔官员的现象,材料反映了贫民子弟对通过科举改变命运的期盼

22、以及相关史实,这在客观上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故B项正确;C项与题意无关;由下而上推荐人才是汉代察举制,故D项错误。第23页/共40页第二十三页,共41页。名师考点精讲考点(ko din)二考点(ko din)三考点(ko din)一角度1: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材料一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摘编自朱熹朱子语类材料二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

23、死于家。摘编自旧唐书刘祎之传【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中央权力机构的基本运作程序,并说明唐代三省六部制推广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祎之不认可王本立宣读“敕书”的原因。【答案】 (1)程序:中书省负责草拟、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作用:减少行政决策的失误;分散相权,加强皇权。(2)原因:诏敕必须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诏令被认为是违制的。考点三君主专制的强化第24页/共40页第二十四页,共41页。名师考点精讲考点(ko din)二考点(ko din)三考点(ko din)一角度2

24、:明清专制主义的加强材料一(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凡上之达下,曰诏,曰诰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上,曰题,曰奏皆审署申覆(意即审查签收,上报或发回)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大典礼、大政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摘编自明史职官一材料二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摘自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问题】 (1)根据材料一归纳明初内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责,并指出明初阁臣不能等同于丞相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军机大臣的地位

25、和职能,并分析其实质。【答案】 (1)职责:劝谏皇帝,匡正过失,讨论历代盛衰原因和典制沿革;替皇帝起草诏令和批答大臣奏章;将九卿等议定的意见经审查后报告皇帝。原因: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不能统领六部。(2)地位和职能:清代军机大臣无决策权,秉承皇帝旨意办事,传达皇帝的政令。实质: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第25页/共40页第二十五页,共41页。名师考点精讲考点(ko din)二考点(ko din)三考点(ko din)一角度3:中国君主专制强化的影响材料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

26、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问题】 你同意孟德斯鸠的上述观点吗?当时中国君主专制的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 同意。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采取高压独裁手段维护统治,显示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衰落。君主专制的强化严重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第26页/共40页第二十六页,共41页。名师考点精讲考点(ko din)二考点(ko din)三考点(ko din)一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主要方式1.加强君主权力。如秦始皇确立皇权至

27、上的皇帝制度;汉武帝利用新儒学神化皇权;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等。2.加强思想控制。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清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3.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分化事权,使其相互节制。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等。4.注重官吏选拔和任免。自秦废分封制后,官吏任免权由皇帝一人决定;隋唐之后的科举考试,也是培养和选拔忠君之臣的重要途径。5.加强监察机制。如秦代设御史大夫;汉代设刺史;宋代地方设通判;明代的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第27页/共40页第二十七页,共41页。名师考点精讲考点(ko din)二考点(ko din)三考点(

28、ko din)一二、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影响1.积极影响(1)有利于防止割据,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2)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对促进民族融合起了积极作用,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3)有利于从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兴建大型工程,奠定了中华文明的持久性。2.消极影响(1)绝对的君主专制,难免出现失误;助长了官场因循守旧之风,同时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2)导致地方人浮于事,没有相应的自主权,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3)实行文化专制,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4)专制制度下的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束缚了社会生产力,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

29、发展和进步,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第28页/共40页第二十八页,共41页。名师考点精讲考点(ko din)二考点(ko din)三考点(ko din)一典例3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A.唐朝的门下省B.宋朝的枢密院C.明朝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根据材料,给事中的职权为封驳审议,加上当时有“宰相”一职,可知给事中隶属于唐朝门下省,故A项正确。宋朝的枢密院执掌军权,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明太祖废丞相,明成祖设内阁,当时不可能有“

30、宰相”一职,故C项错误;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而无权否决皇帝的诏书,故D项错误。【参考答案】 A第29页/共40页第二十九页,共41页。名师考点精讲考点(ko din)二考点(ko din)三考点(ko din)一1.下图是唐、宋时期中央机构设置和权力运作示意图。某学习小组在观察了这两幅示意图后得出如下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第30页/共40页第三十页,共41页。名师考点精讲考点(ko din)二考点(ko din)三考点(ko din)一A.宋代的中书门下等同于唐代的尚书省B.宋代对皇权的制约与唐朝相比在强化C.中央机构分权由程序化发展到职能化D.唐宋中央机构分权都提高了行政效率C【解析】唐

31、代对行政事务处理的程序是拟旨审批执行,体现的是程序上的分权,宋代是财政、行政、军事三部门相互独立,体现的是职能上的分权,C项正确。宋代的中书门下不管理户部和军事,这与唐代尚书省的管辖范围明显不同,A项错误;宋代皇帝直接处理财政、行政、军事等事务,三个部门都直接对皇帝负责,对皇权的制约与唐代相比是弱化了而不是强化了,B项错误;宋代的职能化分权形成冗官局面,降低了行政效率,D项错误。2.明朝中后期,内阁首辅掌有对谕旨的“封还执奏”之权。至清初,内阁进本拟签,经皇帝定后,由学士照签以朱笔批于本面。这些史实反映出当时 ()A.皇帝疏于朝政造成大权旁落B.决策过程具有一定制衡色彩C.决策制度僵化官员拘泥

32、规制D.君主乾纲独断专制达到顶峰B【解析】A项表述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根据材料“内阁首辅掌有对谕旨的封还执奏之权”以及清朝的“内阁进本拟签,经皇帝定后,由学士照签以朱笔批于本面”可知,明朝的内阁首辅和清朝的内阁在一定程度上都对皇帝有所约束,故B项正确;从明到清的决策制度发生了变化,因此“决策制度僵化”的说法不正确,故C项错误;明清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但在材料中并未强调皇权的加强,故D项错误。第31页/共40页第三十一页,共41页。易错考点探究一、唐代三省六部制与雅典民主政治、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异同【辨析】 三者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分权,但唐代分权的目的在于皇帝集权;雅典的民主政治本质上是奴隶

33、主专政;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则是为了防止专制和独裁的出现,维护资产阶级民主。【检测】 唐朝中央机构实行三省六部制。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台议军国大事于政事堂。唐朝设立政事堂的主要功能是 ()A.防止三省专权以加强皇权B.防止三省推诿,提高工作效率C.突出政务公开和相互监督D.发挥集体智慧,做出集体决策【解析】 本题易错选B或C项。根据(gnj)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防止三省专权,加强皇权是设立三省六部的目的,故A项错误;设立政事堂的目的正是为了防止出现三省互相推诿,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故B项正确;政事堂仅仅是三省集体办公,不涉及政务公开,故C项错误;决策权属于皇帝,不涉及做出集体决策,故D项错误

34、。第32页/共40页第三十二页,共41页。易错考点探究二、唐代中书省与元代中书省的职权不同【辨析】 唐代中书省负责起草政令,其职能是参与决策;元代中书省则是全国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中书省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两者名称相同,但职权差别较大。【检测】 贞观元年,唐太宗李世民下旨:“自今中书、门下及三品以上入阁议事,皆命谏官随之,有失辄谏(监督伺察)。”其目的在于 ()A.缓和三省矛盾B.分割宰相权力C.评议皇帝得失D.加强君主集权【解析】 本题易错选A或B项,出错原因在于未能从根本目的上去分析问题。古文大意(dy)为:从今天开始,中书省、门下省和三品以上的官员到朝堂上议政,都要命

35、令谏官跟随着,如果官员有过失,需要其监督伺察。监督官员与缓和三省矛盾无关,故A项错误;监督官员特别是三品以上官员,并不是为了分割相权,故B项错误;谏官评议的是官员的得失,故C项错误;监督官员的目的在于维护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第33页/共40页第三十三页,共41页。易错考点探究三、明代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辨析】 内阁制下,阁臣是皇帝的侍从咨询者,本身并无决策权,尽管有的阁臣一度大权在握,但权力来自皇帝的支持(zhch)和信任,而非制度设置的授权;宰相制下,宰相地位是“百官之首”,拥有一定决策权,对皇权形成一定的制约。【检测】 明万历朝,内阁首辅赵志高曾说:“同一阁臣也,往日势重

36、而权有所归,则相率附之以谋进。今日势轻而权有所分,则相率击之以博名。”材料所述现象 ()A.表明内阁大臣有职无权B.是皇权专制加强的结果C.说明内阁内部矛盾尖锐D.表明内阁大臣相互制约【解析】 本题易错选A或D项,出错原因一是直接从所学知识来得出结论,没有联系材料本身,二是片面理解材料内涵。材料中“往日势重而权有所归”表明内阁是有权力的,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内阁同僚时而“附之以谋进”,时而“击之以博名”现象,归根到底取决于该阁臣是否能得到皇权的信任,故B项正确;材料只是说明了内阁官场趋炎附势的现象,不能表明内部矛盾是否尖锐,故C项错误;“制约”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故D项错误。第34页/共40页

37、第三十四页,共41页。真题随堂检测1.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ndng)的重要因素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A【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汉宣帝的意思是“与我共同治理天下的,就是那些称职的郡守啊”,这意味着地方吏治状况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故A项正确。材料只谈到地方治理,没有涉及其与中央集权关系的对比,排除B项;材料并未详细涉及地方政治构建及其影响力,故C项与题意不符;材料表明,古代政治家认可汉宣帝对地方管理观点,而

38、不是把汉宣帝作为他们的治国榜样,故D项排除。第35页/共40页第三十五页,共41页。真题随堂检测2.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定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A【解析】本题考查(koch)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秦汉到宋元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地方权力不断削弱,A项正确;“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是指君主专制的强化,是在明清时期,B项不正确;宰相退出权力中心是在明代,C项不正确;世卿世禄在秦朝被取代,D项不正确;故选A项。第36页/共40页第三十六页,共41页。真题随堂检测3.光绪大清会典载

39、:“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 ()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dny)B【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的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故A项中“专管军务”、D项中“专理刑狱”的说法与史实不符;C项中“设有官衙”的表述在材料中无法看出,故排除;由材料可知,清朝的军机大臣可参与政务,但无决策权,需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故B项的表述符合题意。第37页/共40页第三十七页,共41页。真题随堂检测4.从隋朝开始的科

40、举制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至1905年被宣布废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摘编自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材料二(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摘自丁韪良西学考略材料三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摘编自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材料四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shngyun);省聚万数千生员(sh

41、ngyun),而拔百数十人为举人;天下聚数千举人,而拔百数人为进士;复于百数进士,而拔数十人入翰林,此其选之精也。然内政外交,治兵理财,无一能举者,则以科举之试以诗文楷法取士,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故也。摘自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第38页/共40页第三十八页,共41页。真题随堂检测材料五1905年全国工矿企业已达400家左右,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事业也逐渐(zhjin)兴办,这些无疑需要大量科学技术人才来操作和管理。同时,新式学堂的急剧增加需要众多的具有新知识的教师;清末新政中增设的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商部、学部也都需要懂得相关专业的干员。显然,科举制无法培养、选拔这类新式人才。摘编自徐辉废

42、除科举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1)根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3)根据材料四,概括梁启超对科举选才的基本看法,分析梁启超上述议论的目的。(4)在近代,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而在中国却难逃被废除的命运。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述。(1)特点: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答出三点即可)(2)积极影响:被西方国家借鉴;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社会稳定。(答出五点即可)(3)看法:科举制层层精选人才;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所选人才缺乏

43、实际治国能力。目的:改革科举制,培养实用人才;挽救民族危机。(4)西方:用考试方式选拔人才,体现公平择优,符合西方平等观念。中国:八股取士束缚思想;民族危机加深;西学东渐,近代工业发展和近代学堂创办。(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科举考试难以适应近代实用人才培养和选拔的需要。第39页/共40页第三十九页,共41页。谢谢您的观看(gunkn)!第40页/共40页第四十页,共41页。NoImage内容(nirng)总结第1页/共40页。材料二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2.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七三称:(元代)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1.标准(biozhn)的客观性:以学识和考试成绩作为标准(biozhn)选拔人才。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助长了官场因循守旧之风,同时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辨析】 三者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分权,但唐代分权的目的在于皇帝集权。D.发挥集体智慧,做出集体决策。谢谢您的观看第四十一页,共41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