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报告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85256733 上传时间:2022-05-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word1、利用SAS PROC GLM程序进展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本手册描述了如何利用SAS PROC GLM 程序进展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包括对象间变量a between-subjects variable的分析。首先解释了何时该使用改方法;描述了本手册中用到的术语;给出了研究问题;最后,用一个详细的例子阐述了如何使用改程序。假定你知道如何书写SAS的程序和导入数据文件以与运行SAS命令。此外,我们还假定你熟悉方差分析ANOVA的根本方法和假定。2、何时使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任何方差分析都一样,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也是用来检验平均值的差异的。当在许多不同的条件下测量随机取样的所有成员时,使用重

2、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由于样本是依次曝光于各个条件的,所以对因变量的测量是重复的。对此使用标准的ANOVA分析是不适宜的,因为它不符合标准方差分析的前提假定:数据之间的独立性。需要注意的是,有些ANOVA设计综合了重复测量因子和非重复测量因子。只要有一个重复测量因子存在,就应该考虑使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使用该方法有以下几个原因:1)、一些研究的假说要求重复测量。比如,经度研究测量几个年龄的样本成员。在这个例子中,年龄应该是重复的因子。2)、当取样成员之间存在很大的变异时,按标准方法得到的误差变异很大。对每个取样成员的重复测量可以减小改误差变异。3、当取样成员不宜获取时,重复测量的设计显得经济实惠

3、,因为每个成员都可以用来曝光于所有的条件。4、注意的是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不能检验随机效应!5)、当取样成员根据一些重要的特征配对后,也可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这里,每个配对的组具有一样的成员,组内每个成员都曝光于某个因子的不同的随机水平。当取样成员配对了,不同条件下的测量可以当作重复测量来看待。比如,假定你选择了一组低气压对象,测量他们的气压水平,然后将那些具有相似气压水平的进展配对。然后给予每对中的一个成员低压处理,再次测量所有成员的低压水平。对此种情况,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是最有效的。当然,这里一个配对应当当作一个单一的取样成员。应该认清重复测量设计和单纯的多变量设计之间的区别。对二者来说,

4、都是屡次测量取样成员,但是,在重复测量设计中,每次实验测量的是同一特征在不同条件下的数值。比如,你可以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来比拟橘子树在不同年份所结的橘子的数目。测量的指标是橘子的数目,这里的条件就是不同的年份。相反,对于多变量的设计,每次实验测量的是不同的特征。你不能够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来比拟橘子的数目、重量和价格。三个指标是数目、重量和价格,这些并不是代表不同的条件,只是不同的指标而已。3、术语解释对象:取样成员。对象内因子:因变量屡次测量,覆盖了所有的取样成员和一系列条件时,这一系列的条件就是对象内因子。对象间因子:因变量屡次测量,但是是基于所有成员的不同的独立的组,即成员已经分组了,这

5、里每个组曝光于一个不同的条件,这里的条件就是对象间因子。当分析里包含了双方时对象内因子和对象间因子,就称为有对象间因子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4、实例研究下面主要是举个例子来详细的说明如何使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假设你是一个健康问题专家,你期望弄清楚饮食习惯和锻炼对于脉搏速率的影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你收集了一组人的资料,并且根据他们的饮食偏好进展分组:肉食者和素食者。然后,在每个组内,又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随机配以下面三种锻炼中的一种:爬楼梯、短网拍墙球和重力训练。现在,你就设计了有2个对象间因子的实验:饮食偏好和锻炼类型。5、确实数据的处理和非平衡设计1)、对象内因子的主效应运动的强度影响脉

6、搏的速率平均脉搏率在不同的实验水平上是否改变。这就是对象内因子 运动强度 的主效应检验。2)、对象间因子的主效应饮食结构是否影响脉搏率素食者与肉食者的平均脉搏率是否相等?这就是对象间因子 饮食偏好 的主效应检验。锻炼类型是否影响脉搏速率爬楼梯的、打网球的与重力训练的平均脉搏率是否有差异?这是对象间因子 锻炼类型 的主效应检验。3)、对象间因子的交互效应锻炼类型对脉搏速率的影响是否依赖于饮食结构。这是对象间因子 锻炼类型 与对象间因子 饮食结构 间的交互效应。也可以表示成饮食结构对脉搏速率的影响是否依赖于锻炼类型,结果是一样的。4)、对象内与对象间因子的交互作用饮食对象间因子对脉搏速率的影响是否

7、依赖于运动的强度对象内因子?锻炼类型对象间因子对脉搏速率的影响是否依赖于运动的强度对象内因子?饮食对象间因子对脉搏速率的影响是否依赖于运动的强度对象内因子和锻炼类型?6、零假说,Alpha,和P值记住的是,检验的无效假说都是假定所比拟的平均值之间没有差异。较大的F值对应着一个较小的P值。1)、输出类型当对象内影子超过两个水平时,PROC GLM 输出两个不同的结果:一个是使用多变量分析的结果;另一个是用单变量方法分析的结果。通常,这两种方法产生相似的结论。单变量分析来检验对象内因子的效应时要求球形假定。当至少有一个对象间因子有2个以上水平时,必须满足球形检验的条件。当你的对象内因子不满足球形假

8、定,你要么用多变量分析方法,要么就校正单变量分析的结果校正系数GG或HF。2)、转换变量球形假定是通过转换因变量来实现的。代表每次实验的原始变量根据正交比拟进展转换。转换的形式通常不影响检验的结果,只要转换矩阵是正交的。3)、Mauchly球形检验和Epsilon校正系数球形检验的结果只是决定你将要用哪种输出结果,单变量的还是多变量的。这里特别要注意:球形检验的结果不是决定你是否使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这是在实验设计时的事情,而是决定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之后你选择哪种输出结果。如果选择单变量的,要么它满足球形检验,要么你就必须对结果进展校正。通常,如果不满足,最好还是选择多变量的结果!上面已经提到

9、,另种方法就是校正你的单变量检验的自由度。通常有两种不同的校正因子,Greenhouse-Geisser Epsilon (G-G) 和 Huynh-Feldt Epsilon (H-F)。一般使用HF校正系数,因为GG校正系数被证实太保守了从而不能够观察到组间的差异。默认状况下,系统会自动对每个单变量F检验涉与到对象内因子的效应输出经GG和HF校正后的P值的。正如上面提到的,即便球形假定不成立,多变量方法检验仍然是有效的。这就是说,当球形假定成立时,单、多变量的结果都可以用,差异不大;当球形假定成立时,要么用多变量的结果,要么就用校正后的单变量的结果!在重复测量分析中,通常有四种多变量分析的

10、方法,分别是:Wilks Lambda, Pillais Trace, Hotelling-Lawley Trace 和Roys Greatest Root。通常用第一种方法Wilk。对于对象内因子的检验,上面说了可以有很多种检验的方法,单变量的多变量的,以与校正后单变量的。而对于对象间因子的检验,只有一种方法,也就是一般的线性模型。原文参考:。推荐,使用SPSS进展数据分析!演示加结果解释请教各位:我如何用SPSS将这样一组数据转换成进展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所需要的表格形式?根据其中文版教程,设置变量应为时间和浓度两个变量,但如何将各时间点和各浓度点的区分在表格中表现?是应将时间和浓度皆设为数值

11、型变量而非字符型,好似哪个环节没设好。我的分析目的是将不同时间点归为组内,不同浓度为组间,考察组内和组间显著性差异。多谢指点!3h 6h 12h 24h C0 0.7690 0.6548 0.8829 0.8480 C0 0.7730 0.6956 0.8689 0.8462 C0 0.8240 0.7088 0.9406 0.8774 C1 1.2498 0.8451 0.9808 1.0069 C1 1.3229 0.7756 0.9622 0.9869 C1 1.3665 0.8546 0.8963 0.9183 C2 0.7986 0.7022 0.9591 0.8950 C2 0.8

12、936 0.7946 0.9478 0.8929 C2 0.9013 0.7436 0.9272 0.9660 C4 0.8679 0.8109 0.9665 0.9892 C4 0.8801 0.8359 0.9883 0.9416 C4 0.9036 0.8350 0.9690 0.9453 含有一个重复测量因素,一个组间因素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数据结构如下:group time1 time2 time3 time4.另外楼主需注意你的重复测量是非等距的。8.5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8.5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指的是一个应变量被重复测量好几次,从而同一个个体的几次观察结果间存在相关

13、,这样就不满足普通分析的要求,需要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模型来解决。8.5.1Repeated measures对话框界面说明实际上,如果对普通方差分析模型作出正确的设置,两者的分析结果是完全一样的,即都正确,那么,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过程有何优势呢?我们通过下面的例子来看看:例8.3 在数据集anxity2.sav中判断:anxiety和tension对实验结果即trial1trial4有无影响;四次试验间有无差异;试验次数和两个变量有无交互作用。anxity2.sav和anxity.sav实际上是同一个数据,但根据不同的分析目的采用了不同的数据排列方式。如果采用anxity.sav进展分析,我

14、们可以分析四次试验间有无差异的问题,但对另两个问题就无能为力了,因为用普通的方差分析模型,anxity和tension的影响被合并到了subject中,根本就无法分解出来进展分析,这时,我们就只能求助于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模型。在菜单中选择Analyze=General Lineal model=Repeated measures,系统首先会弹出一个重复测量因子定义对话框如下:因为是重复测量的模型,应变量被重复测量了几次,分别存放在几个变量中,所以我们这里要自行定义应变量。默认的名称为factor1,我们将其改为trail,下面的因素等级数填入4(因一共测量了四次)。单击Add钮,如此该变量被参

15、加,我们就完成了模型设置的第一步:应变量名称和测量次数定义。单击define,我们开始进展下一个步骤:具体重复测量变量定义与模型设置,对话框如下:这个对话框和我们以前看到的方差分析对话框不太一样:它没有应变量框,而是改为了组内效应框,实际上是一回事,上面我们定义了trial有四次测量,此处就给出了四个空让你填入相应代表四次测量的变量,选中trial1trial4,将其选入;然后要选择自变量了这里又将其称为了between subjects factor,将剩下的三个都选入即可。最后,根据题意,不需要检验anxity与tension的交互作用对试验次数有无交互作用,所以要在model中作相应设置

16、,把那个东东拉出来。详细的操作步骤如下:1. Analyze=General Lineal model=Repeated measures 2. Within-subject factor name框:键选入trial 3. number of levels框:键入4 4. 单击ADD钮 5. 单击DEFINE钮 6. Within-subject variables (trial)框:选入trial1trial4 7. between subjects factor框:选入subject、anxity和tension 8. 单击MODEL钮 9. Custom单项选择钮:选中 10. Wit

17、hin-subject Model框:选入trial 11. between subjects Model框:选入anxity和tension 12. 单击CONTINUE 13. 单击OK 请注意,这里没有选入变量subject,因为它实际上在这里成为了一个记录ID,要是将它选入,如此什么都检验不了了。8.5.2结果解释此题的分析结果如下:General Linear Model上表给出了所定义的4次测量的变量名,在模型中它们都代表一个应变量trial,只是测量的次数不同而已。这是引入模型的其它自变量的情况列表。上表是针对所检验的结果变量trial,以与他和另两个引入模型的自变量间的交互作用

18、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采用的是四种多元检验方法。一般他们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如果不同,我一般以Hotellings Trace方法的结果为准。可见在所用的模型中,trial的四次测量间确实是存在着统计学差异的,但它和另两个变量间的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上表是球形检验,因为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模型要求所检验的应变量服从一种叫做球形分布的东东。上面可能有些内容不好懂,不过没关系,只要看到近似卡方为9.383,自由度为5,P值为0.097就可以了。因此trial是勉强服从球形分布的,可以进展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上面又用方差分析的方法对组内因素进展了检验,注意第一种为球形分布假设成立时的结果,就是我们所要看

19、的。如果该假设不成立,如此根据不同的情况可能看下面三种检验结果之一,或放弃该检验方法。上表是非常重要的一局部:各次重复测量间变化趋势的模型分析,这里要求检验没有统计学意义,否如此说明变化趋势不服从该曲线。以trial为例,对Linear的检验P值小于千分之一,Quadratic的P值略大于0.05。只有Cubic的P值在0.5附近,因此最优的拟合曲线应为Cubic三次方曲线;但由于一共才四次测量,三次方曲线显然太奢侈了,因此如果没有任何其它提示或专业上的知识,最终的拟和曲线应为Quadratic二次方曲线。上表为最后一X,为组间效应的方差分析结果,可见anxiety和tension均无统计学意义。最后,为了再确认一下几次测量间的变化趋势,我们另外用plots子菜单作出模型估计的四次测量均数值如如下图:可见四次测量均数实际上还是近似于直线趋势的,因此前面的模型应为线性最优。12 / 1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