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

上传人:tu****8 文档编号:85135854 上传时间:2022-05-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各们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一、教学设计理念本课的基本思路是:以生活中的实例和探究小实验为基础,以学生分组实验讨论、教师点拨为基本方法,通过“圆柱体从斜面下滑” 的学生实验、PPT录像,swf模拟演示等, 逐步建立“如果没有外力作用,一切物体将永远运动下去”的观点,最后形成牛顿第一定律,引入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逐步形成对“力与运动的关系”的定性理解。二、教材分析1、地位与作用地位: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中三大定律之一,是整个力学中的基础。牛顿第一定律也是初中力学的一个开端。本课教材的特点是既注重科学探究,又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把物理这门基础自然科学与历史、生活、社

2、会有机地结合,是培养全体学生科学素质的一次良机,又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再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作用:前面我们学习了简单的运动,又知道力学一些简单知识,牛顿第一定律正是基于此基础上将运动和力联系起来的一条纽带一座桥梁,是进一步分析和处理直线运动和力学问题的基础,起到承上 启下的作用,是本册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本节、本 章的重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在实验、讨论建立概念和规律的过程中, 感受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法,感悟观察、实验、推理、尤其是“理想实验”对形 成概念和发现规律的重要作用。2 教材特点:牛顿第一定律解决了几千年都含糊不清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对运动和力的关系进一步深

3、入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是学生第一次真正接触到的理想实验,应充分引导学生探索伽利略理 想实验的推理过程,知道理想实验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的科学方法。3、学情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是由部分实验结果,部分外推假设、部分定义所构成的一个复合体,就其定义本身的表述学生不难记住, 但初三学生因为接触物理时间比较短,学生平均年龄比较低,抽象思维水平及认知结构上尚不成熟,加上生活经验的影响, 很多学生认为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固体有惯性、气体,液体没有惯性。所以在接受 牛顿第一定律上有一定的难度,怎样形成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及这个概念的建立使其 理解由直观的感觉上升到科学理性理解则是本节的难点。

4、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过程及内容。该定律是在实验基础上推理而得,内容较难借助例证来验证。难点: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2)理解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知道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相关。2、过程与方法(1) 通过小组斜面实验、演示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及推理,注重实验、分析、推理、“理 想实验”的方法。(2)通过对生活中常见事例和实验的分析,纠正对惯性的一些错误理解,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亚里士多德、伽利略和牛顿等科学前辈对“运动和力的关系”不懈的探究历程,领略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科

5、学魅力,感悟科学道路的艰辛曲折。(2) 通过对惯性利弊的分析讨论,懂得任何事物都存有两面性。(3)通过了解安全带、安全气囊和头枕的作用,感悟生命的宝贵,体会尊重交通法规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五、教学方法及依据本课我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与“科学推理”相结合来实行教学,即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又加以科学的想象和推理,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总结规律。同时我采用“对比教学法”贯穿课堂始终,有正、反理论的对比,有惯性实验的对比,有惯性利弊的对比。总来说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六、教学过程设计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高尔基说:“好奇是了解的开端和引向理解的途径。”

6、为此,我设计了飞机投弹的 Flash动画,让学生即熟悉又好奇, 带着想知道为什么的悬念进入新课。这样即让学生感受生活的和谐,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索兴趣。由教师出示几幅动画图片:一:对课本施加一个水平方向的拉力,课本运动,撤去拉力后,课本等停了下来;二:陷入雪地里的汽车施加水平的推力,汽车就沿水平方向运动了。撤去推力车就会停下来三静止的足球用脚施加力后会飞出去;四、铁锤敲击钉子,钉子向下运动陷入木板。停止敲击,钉子就不再下陷。让学生找出以上力学现象中具有的一个共同 特征这样就引导学生提出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这样设计的目的是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也符合学生的思维,这为后面推翻这种理论打

7、下了基础,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接着教师展示“关闭了发动机的火车,虽然继续运行,但是最后也将停下来。火车为什么会停下来呢?”的火车动态图片得出“假如没有摩擦力的作用那火车的运动状态又会有什么变化呢?”的疑问,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让学生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表示怀疑。培养其质疑水平。同时指出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一提出,另一位科学家针锋相对的提出了相反的观点:运动的物体不需要力来维持。他就是伽利略为了验证他观点的准确性,并用接着以Flash的形式演示,伽利略理想实验。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两个似乎都准确的矛盾观点。2、穿越时空,感受物理发展的历程因为质疑是一切探索的开始。所以我用画面假想了一场伽俐略挑战亚

8、里斯多德的辩论赛,并展示出正、反两大观点, 让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来担当评判主席,并播放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的实验录像, 通过所设计的几个问题:“我们能使玻璃罩内达到绝对真空吗?我们又是怎样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的?该实验的实验理念是什么? ”让学生得出验证伽利略理论准确性实验的设计理念 ,“从有摩擦力的实际实验”到“无摩擦力的理想实验”引导学生完成提出问题,假设猜想,再设计斜面小车实验,为接下来的自主探究做好铺垫。这样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3、合作探究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根据刚才的引导,猜想,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大胆放手让学生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

9、。学生在实验中感受到恰恰是因为有摩擦力,小车的不能继续运动,也就是运动无法维持,从而理解了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个知识重点,为了突破了科学想象和科学推理的难点。我设计了几组动画和这样的问题:小车在表面光滑的木板上为什么比表面粗糙的木板上运动得远;让学生观看FLASH演示,总结:水平面越来越光滑,摩擦力越来越小,圆柱体运动的越来越远。让学生推理得出:在一块绝对光滑没 有摩擦力的表面上,小车将以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并用气垫导轨录像让学生感受物体在摩擦力极小的情况下的运动状态,从而验证学生推理的准确性,这样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学生的

10、科学想象和推理水平,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4、理性感知牛顿第一定律通过度析伽利略和笛卡尔等人观点的局限性,分析得出牛顿在伽利略等科学家的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力和运动关系的 第一条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教师强调内容中的重要知识要点,让学生准确理解到科学 是严密的,来不得半点马虎,更突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是本节最重要的知识点,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 基本规律,客观地理解了世界。5、感受身边的惯性现象,联系实际,画龙点睛。在讲授惯性知识点时,我先以开车撞墙的趣图,冰上运动的力与美的展示,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勾起了他们急于探索的渴望心理。接着我又设计了

11、简易又有趣的两组惯性实验: 惯性鸡蛋实验及惯性小车实验,让学生感受身边的物理,通过几个问题的设计得出了惯性的定义,并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也具有惯性的录像的播放,使学生理解到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通过引导学生的讨论,使惯性知识得到“静者恒静,动者恒动”的升华与提炼。使学生准确理解了惯性,突破解决了: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运动的物体有惯性、 静止的物体也有惯性这个教学难点。6、强化惯性利弊的对比,对学生实行情感教育最后组织学生观看惯性的利用与防止动画、 录像, 讨论:生产生活中哪些是惯性带来 的方便,哪些是惯性带来的危害。教师提示: 惯性是造成很多交通事故的原因,对学生实行 安全教育。 完成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过程。 让学生有了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并会应用知识指 导实际的生产生活,促动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起到画龙点睛效果。七板书设计八、有待深入思考的教学问题惯性实验的成败与实验者操作的速度相关, 以及讲到汽车要限速, 以免惯性带来危害 时,容易让学生误认为惯性与速度相关。 当教学中如果有学生提及惯性大小, 或问到惯性与 什么相关时, 教师要即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并举例说明惯性大小只与质量相关。 因为即时解 惑是教师的职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