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汇总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84918087 上传时间:2022-05-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汇总(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推动我国汽车工业绿色低碳环保发展进步的规范性文件宋广生谈我国首部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标准发布实施的意义和影响造成新车内空气污染问题的主要来源冬季注意车内环境污染问题我国近年来发生的车内环境污染案件人们翘首以待多年的车内空气质量控制标准终于尘埃落定,由国家环保部与国家质 检总局日前联合发布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GB/T27630 2011,并且规定自明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国内率先提出车内环境污染问题、多次参与车内环境污染案件的检测与审理工作、与有关汽车行业企业和专家共同进行过车内环境污染问题调查研究,亲自编写 了我国第一部车内环境污染防控指南的中国室内环境监测工

2、作委员会秘书长、国家 室内环境与室内环保产品质检中心宋广生主任就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的 发布和即将实施的意义和对我国汽车工业绿色低碳环保发展的影响进行了评价:一、指南对车内空气质量的基本要求指南中规定了车内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稀、甲醛、乙醛、丙烯醛 的浓度要求。按照HJ/T400-2007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在被检车辆中共定性检测到有机物 200多种,按照HJ/T 400-2007 标准的 分析方法能检出的物质;毒性较大,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的物质,车内检出频率较高的物质,有机物控制措施符合国家当前的技术发展水平和经济可行的原则,确1 苯 0.11 mg/

3、m3 A2 甲苯 1.10 mg/m3 D3 二甲苯 1.50 mg/m3 D4 乙苯 1.50 mg/m3 D5 苯乙烯 0.26 mg/m3 N6 甲醛 0.10 mg/m3 B17 乙醛 0.05 mg/m3 B28 丙烯醛 0.05 mg/m3 B2中国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整理定了乘用车内空气中的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乙苯、甲醛、乙醛和丙烯醛 种物质,根据车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种类、来源,以及对车辆主要内饰材料本 身挥发特性的分析,确定了这些主要控制物质。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主要控制污染指标及毒害等级序号 项目浓度要求计量单位毒性等级 -人类致癌物-动物可疑致癌物-动物可疑

4、致癌物-人类可疑致癌物-人类可疑致癌物-人类致癌物-人类可疑致癌物-动物可疑致癌物二、我国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的出台的背景为什么要制定一个车内空气质量的标准规范,宋广生主任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 方面:1、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和家庭汽车保有量快速提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进入家庭的步伐日益加快。目前全国私人轿车占总轿车保有量的76.14%。同时,中国大陆当地的进口机动车保有量也有增加 的趋势,2007年为303万5,237 辆。其中进口汽车189万6,241辆,占进口 机动车总量的62.47% ,与2006年底相比增长7万5,730辆,增长率4.1 4%。人们在充分享受驾车乐趣的同时,却不知

5、自己正长期与车内空气污染这个无形杀手”相伴,车内空气污染问题逐步显现。2、由于车内环境污染问题引发的司法案件频繁出现由于汽车内部环境与室内环境相比,车内的空间与环境更狭窄和更密闭,如在夏天 长途行车,车内材料在骄阳下长时间封闭暴晒后,有害物质大量挥发,浓度可能会 增加数倍,而消费者连续待在狭小封闭环境中达数小时,有害物质对人身的伤害不 言而喻。据调查统计,大约有65 %的驾驶员在驾车时会由于车内环境污染问题出 现头晕、困倦和咳嗽等现象,车内空气污染已成为导致驾驶员感到压抑、烦躁和注 意力无法集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近年来我国陆续发生了沈大高速公路交通事故 案、北京卢先生车内甲醛污染赔偿案、北京

6、 2003年发生轰动全国的某品牌汽车 苯中毒案、重庆消费者状告汽车厂家轿车车内环境污染致癌案件和张家港王先生的 车内环境污染造成皮肤病案件,由于没有车内空气质量标准,法庭上难以对消费者 和生产厂家作出评判。3、室内环境标准的实施和消费者保护意识的提高近年来,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室内环境健康,加强对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室内环境污 染监控和管理,国家先后发布实施了室内环境的相关系列标准。随着国家室内环境 标准和规范的实施,人们的室内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车内环境问题的重视在逐 步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汽车作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人们在车内度过 的时间正在不断增长,车内空气质量与人们的关系变得越来越

7、紧密。有关部门在广 州市对2000辆汽车进行为期7个月的车内空气质量检测也表明,92.5 %的车辆 存在车内空气质量问题。针对不断发生的车内污染事件,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车内环 境监测中心已正式发布了 2004年第一号车内环境消费警示:警惕新车车内空气 污染。4、各地进行专项调查发现的车内环境污染的普遍性由于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消费者对汽车舒适性和感观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 生产企业和装饰企业在设计、生产汽车和提供汽车装饰服务时,为适应消费者的要 求,不断提高车内设施的新型装饰水平及车厢密闭性,使车内空气污染物更容易聚 积而产生污染;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中心对北京地区进行百辆新车检测 发

8、现,新车内污染问题高达90 %以上。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有关车内环境污染 问题的调查情况:时间 地区 检查车辆数(辆)超标比例(% )2001年北京地区100 902002年广州地区2000 92.52004年北京地区1175 93.822007年北京地区50 932009 年 深圳地区60 83.3由于没有针对车内环境中的污染控制标准,这些调查基本上都是采用了室内环境的 相关标准 二、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发布实施的重要意义宋广生主任分析,指南的发布实施,对于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的绿色低碳环保发展进 步和消费者的权益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是可以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车内空气

9、质量问题的认识。目前由于种种原因,相对 于室内环境污染,车内环境污染问题还没有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解决车内环境污染 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指南的发布实施可以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车内空气质 量问题的重视,把提高车内空气质量、保护驾车人和乘车人的身体健康成为包括政 府有关部门、行业管理部门、汽车研发生产销售企业和汽车材料内饰企业在内全社 会的共识。二是可以提高我国汽车工业影响车内空气质量的材料和产品的质量。新车内空气污 染问题与汽车生产工艺和材料密切相关,近年来国外的一些生产厂家对材料释放的 化学污染甚至气味污染都十分重视,我国还处于研究之中,特别是个别企业为了降 低生产成本,采用了有污染的胶粘剂

10、、阻尼片等有污染的材料,成为车内空气污染 的主要问题。指南的发布实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汽车生产企业对材料的选择和控制程 度。三是可以为汽车内空气质量监督检测提供科学的标准和依据。近年来,由于没有车内空气质量评价规范,频频发生的车内空气质量问题影响到消 费者对政府进行汽车质量监督管理的信心,指南的发布实施可以为各级政府的质量 监督部门提供了规范性监督检查的依据。四是可以加强我国对进口汽车的车内空气质量的控制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我国汽车进口量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据统计,我国进口车辆从2001年7.1万辆,2010年达到81.3万辆,年均增速达到30%。与 此同时,进口汽车的车内环境污染问题也是影响

11、消费者健康和权益保护的主要问题 之一,近年来国家室内环境质检中心受理了多起进口高档汽车车内空气质量投诉, 但是往往由于缺乏法律性的规范文件难以处理。指南的发布实施为解决一方面为我 国控制进口车的空气质量提供了依据,也为解决进口车的空气质量纠纷提供了有利 依据。五是可以有效的保护消费者的健康权益近年来多次消费者对车内空气质量问题的投诉案件,法庭上大都以消费者败诉为结 局。主要原因就是没有一个规范车内空气质量问题的法律性文件,所以在北京2003年某品牌汽车苯中毒事件发生以后,主审法官向国家有关部门建议制定车内空 气质量标准。指南的发布实施一方面可以有效的处理消费者由于车内空气质量问题 引发的司法案

12、件,保护消费者的产品质量权益和生命健康权益。虽然目前,乘用 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是一个推荐性的国家标准,但是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推 荐性标准一经接受并采用,或各方商定同意纳入经济合同中或者在法律法规引用, 就成为各方必须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具有法律上的约束性,在经济合同中引用的 推荐性标准,在合同约定的范围内必须执行。我国第一例室内环境甲醛污染案例就 是采用的推荐性标准。六是可以促进车内空气质量净化治理技术和产品产业的发展目前,解决车内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室内环保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出 现了一大批专业从事车内空气净化器、净化材料和解决车内环境污染问题的服务公司,通过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

13、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控制车内环境污染问题。指南 的发布实施可以推动我国车内空气净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解决车内环境污染问 题提供高效率的服务。四、我国目前新车内空气污染问题的主要来源经过多年的车内环境污染检测,宋广生主任分析,目前我国新车内环境污染的来源 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来自于新车内的车内各种配件。按照在车内的使用条件和功能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座椅类。包括车内座椅类的座垫、座椅靠背、座椅套、和座椅面料,头枕等 材料;第二类是内饰类。包括车内地板、门内护板、侧围护板、后围护板、车顶棚 衬里、窗帘、地板覆盖层等;第三类是功能类。包括车体保温材料、防撞填料、仪 表板、杂物箱、室内货架板或后窗台板

14、、遮阳板、轮罩覆盖物、发动机罩覆盖物等 等。二是来自于汽车内饰件材料,包括由单一材料或复合材料的有机材料制成的汽车用 内饰部件,主要有塑料类、纤维纺织类、皮革类、橡胶类等四大类材料。据调查,近年来车内饰塑料材料使用量大大增加,20世纪90年代时,我国汽车平均塑料用量只有1428公斤/辆,而同期发达国家为100130 公斤/辆,此后 随着材料技术的进步以及为满足降低车重的要求,汽车塑料用量不断增加。目前塑 料用量已接近80公斤/辆,三是生产中使用的溶剂型油漆、稀释剂和粘合用的胶水油漆和涂料。一方面溶剂型 油漆的使用增加了车内和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另一方面由于由于汽车内饰 的增加,大量使用各

15、种粘合剂和有机溶剂、助剂、添加剂,据调查,目前一辆家庭 轿车使用的粘合剂的用量也达到 5公斤以上,最高的可以达到27公斤。五、加强冬季车内环境污染防控目前正值冬季是车内环境污染危害严重的季节,宋广生主任提醒消费者,除了由于 新车内的环境污染以外,在车辆使用中还要注意以下车内环境污染问题:一是车内发动机系统的污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汽车发动机产生会和排放大量地 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 是车内燃烧废气的主要来源。这些燃烧废气在空气中往往 以气态、气溶胶的形式存在,其中许多物质有致癌性,会影响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还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二是汽车暖风空调系统的污染。冬季车用空调暖风如果长时间不及时

16、清洗,其附着 的尘土、细菌等也对人体不利。研究发现汽车内 50 %以上的霉菌、70 %以上地螨 虫来自于空调过滤系统。三是车外的污染物进入车内,冬季雾霾天气比较多,如果开窗通风或者车辆密封不 严,外界环境的污染物包括可吸入颗粒物和汽车尾气等将进入车内环境,造成车内空气污染。污染物主要有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 粒物等污染不容忽视;四是车内环境中的一氧化碳中毒。特别是冬季节日期间长时间驾车出游和在车内使 用暖风取暖极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汽车停驶时长时间使用车内空调,车内外空气 很难形成对流,加之汽车门窗密圭寸性能较好,发动机产生的一氧化碳就会聚集在车 里。时间久了,一氧

17、化碳浓度超过一定数量时,就产生了中毒现象。五是人体自身的污染,主要是生物性污染和吸烟造成的车内环境污染。冬季车内通 风少,车内本身空间比较小,空气流通不好,人在车内活动时会促使细菌、病毒等 微生物大量的繁殖。六是车内香水和除味剂的污染。一些消费者为了消除车内环境污染问题,采用车内 香水、车内除味剂、净化材料和臭氧发生器进行净化,大部分车内香水是化学性的 芳香材料,臭氧是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控制的有害物质,长时间使用这些材料, 不但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而且对车内的塑料制品和橡胶制品都有加速老化的危 害。小资料:我国近年来发生的车内环境污染案件1、我国首例与车内环境污染有关的交通事故2002年1

18、月,消费者程某从大连保税区购买了一辆新轿车,在沈阳大连高速公路 上行驶两个多小时后偏离方向,驶入其他车道,与同方向行驶的一辆丰田车相撞, 发生了严重的车毁人伤交通事故。中国车内环境监测委员会专家分析,后经调查发 现,肇事元凶”竟是新车内高浓度的有害气体。程某购买新车正值隆冬,由于车窗 紧闭,长时间吸入新车内的有毒气体,终于导致他身体不适和大脑判断、控制能力 减弱,使车偏离方向,造成了车毁人伤的交通事故。2、北京首例因汽车车内环境污染索赔案北京卢洪祥先生于2002年3月23日从北京云龙之星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购买了一 辆进口的高档休闲车,在国内进行了车内装饰。但是他开上新车不久,就感到车内 有一股

19、怪味”不久,他和司机就出现了大量脱发、掉眼泪、头晕脑涨等症状,在 开车5个月之后,两人先后因为身体不适进医院治疗。同年8月,卢先生怀疑车内空气质量有问题,遂驱车来到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 环境监测中心做检查。车检结果令人吃惊:车内甲醛含量高达3 . 3%,而国家规定室内空气甲醛含量不能超过 0 12%。同时,由于车内装饰造成的车内甲醛高 出26倍,属于严重超标据。为卢先生接诊的医生检查发现患者的尿和血都有问 题,诊断为甲醛接触反应”卢先生先后同某汽车销售公司多次协商无效后,将对方起诉至北京市朝阳区法院, 要求其退回购车款及各种费用共计 75万元。2003年3月29日,朝阳区人民法 院经过审理查明

20、,一审依法判决被告北京云龙之星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返还卢先生购车价款、车辆购置费、养路损失费、保险损失费共计751456元整3、北京车内环境污染 苯中毒”死亡事件2003年我国发生了一例有关车内环境污染的苯中毒案”。2002年8月5日,北京李先生的妻子朱继荣从北京某汽车销售公司花 4万多元,购买了一辆小轿车。在驾驶新车一个多月后,李先生的妻子发现身上有大量的出血点;10月10日,医院确诊李先生的妻子为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病症。买车后不到一年, 李先生的妻子因治疗无效于2003年3月25日病逝。2003年7月21日,李先 生马上把购置了不到一年的小轿车送检,经中国室内环境委员会室内环境监测中心

21、检测,车内空气苯含量为0.18毫克/立方米,高于室内环境标准,证明车内空气 苯含量超标。2003年10月初,李先生来到汽车销售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经济赔偿,当时经销 商只答应赔偿检测费,车内重新装修,去掉车内异味,但李先生没有同意。2003年10月15日,李先生向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丰台分局六里桥工商所提出申 诉,10月28日,因双方就经济赔偿争议较大,终止调解。2004年1月13日,此案在丰台法院开庭审理。原被告双方就朱女士是否因苯中 毒患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是否适用于评价车内空气、朱女 士患病与奥拓车是否有关系等具体问题展开激烈争辩。案件进入实体审理。2004年4月,北京市丰

22、台区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一审判决。丰台法院判决认为,目前无法确定朱女士患再生障碍性贫血为苯中毒所致。李先生不能证明买车时车内 空气苯的含量,且国家现在对车内空气质量也没有颁布标准。据此 ,丰台法院驳回李 先生的诉讼请求。同时,丰台法院希望有关部门尽早制定汽车车厢内空气质量标 准。4、重庆发生的车内环境污染致癌案件重庆消费者状告汽车厂家轿车车内环境污染致癌案件,于2006年12月6日调解结案,消费者获得了由厂家提供的2.5万元经济补偿。重庆消费者霍康是2005年8月3日向南岸区法院起诉的,被告是某汽车生产厂 家及其重庆销售商。霍康诉称,他在 2003年1月30日购买了一辆某品牌的家庭 轿车,登记车

23、主是他家人,但一直是他在使用。2004年6月,他在体检时发现肝部异常,医生要他请家属,但他告诉医生自己有知情权,医生遂告之有癌变,后诊 断为肝癌。记者看到西南医院的诊断结论是:原发性肝癌。霍先生反思:虽然多年前就发现自己有乙肝病毒存在,但属于乙肝病毒慢性无症状携带者”传染指标HBV - DNA属于阴性,这种情况报考公务员都不受限。根 据现有理论,乙肝治愈后不会突然恶化,更不会突然病变成肿瘤,何况自己生活习 惯很好,从不抽烟、喝酒。经过苦思冥想,他突然想到同事坐自己的车时,曾经常 问你这个车怎么有股异味? ”为此,他怀疑是车内空气污染所致。2004年8月1 6日,他将车送到重庆市质量监督检验所测

24、试。这份检测报告表明,参照GB /T18883 2002车内空气质量标准,该车车内环境污染浓度中,甲醛超过标准 值3倍。霍先生在咨询重医附一院专家盛教授时,盛教授认为超标甲醛直接影响肝脏,癌症 与此有关。查出癌症后,霍先生借钱进行了肝脏移植手术。于是,他在诉状中列出 了 3项主要诉讼请求:一是退还轿车,二是返还 11万余元的购车款和购置费,三 是赔偿医疗费26万余元、精神抚慰金10万元等。第一次开庭时,霍康代理人、重庆德正天泽律师事务所律师向治冰作为全权代理人,在征求霍的意见后,将索赔数额确定为 37万元。霍先生的代理律师认为,要20直接证明产品缺陷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很难。没有检测标准

25、检测的产品并 不说明它没有缺陷,只要对消费者的财产和人身具有危险性,就是缺陷。最终 06年12月6日,在法院协调下,霍康妻子到法院领走 2.5万元经济补偿。5、车内环境污染引发牛皮癣案件2008年12月4日,中央电视台重要栏目今日说法以张家港王先生的车内环 境污染问题为例进行了车内环境污染问题的专题报道,新车内环境污染问题再次引 起全社会关注。王先生检测发现购买 6年的轿车环境中甲醛超标,怀疑自己身染 牛皮癣可能与所开私家车有关,将汽车厂告上法庭。2002年,当时做木材生意的王先生因业务的需要购买了一辆某品牌的私家车,由 于公司事情比较多,每天要在车内呆好几个小时,虽然感觉车内味道很重,但却没

26、 有引起他重视。3个月后,王先生接到汽车销售商的电话,通知其替换汽车座椅内 的海绵。王先生虽然不很清楚原因,但还是如期的更换。销售商也没有对此作任何 解释。之后不久,王先生发觉自己头皮瘙痒,经医生诊断是牛皮癣。由于家族中并 无患牛皮癣的先例,王先生对自己无故患上恶疾心生疑窦,最后他将怀疑目标锁定 在自己的私家车上。但这已经是两年半之后的事情了。据王先生回忆,一些客户在 他车上时常也会感到有异味,但王先生一直没有在意。王先生还说,如果几天不用 车,身上的病痛就会好一些,如果持续开车,病就会重很多。经过查询资料并咨询 相关人士,王先生认为是车内空气污染所致。联想到在他车子买后不久,汽车销售 公司主

27、动通知他前去免费更换座椅上的海绵垫子一事,他更加怀疑车子的环保有问 题。身染牛皮癣后,王先生的生意受到很大影响,许多知情的老客户都离他而去。 更痛苦的是,这种病很难治好,他虽然先后跑了南京、苏州、上海治疗,但都无明 显效果。2008年3月,王先生来到张家港一室内环境污染净化公司咨询,公司经理陈辉告 诉他,因为车子买了 6年,时间太长,最好到国家权威机构检测一下。于是王先 生到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中心检测,结果6年后车内空气污染依然十分严重,甲醛含量超标4 . 4倍。随后,他前往位于某品牌汽车有限公司交涉,要 求退车并把自己的病治好,结果无果。据了解,目前王先生已经准备通过司法渠道 解决车内环境污染问题。aasgoo盖甘笹社区盖世汽车社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