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摄影测量专用数据处理平台用户手册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4906847 上传时间:2022-05-04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24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无人机摄影测量专用数据处理平台用户手册终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无人机摄影测量专用数据处理平台用户手册终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无人机摄影测量专用数据处理平台用户手册终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资源描述:

《无人机摄影测量专用数据处理平台用户手册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人机摄影测量专用数据处理平台用户手册终(3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无人机摄影测量专用数据处理平台操作手册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目录第一部分 系统简介 第一章 无人机摄影测量概述 第二章 无人机摄影测量专用数据处理平台介绍 第一节 主要功能 第二节 主要界面介绍 第三节 作业流程图 第二部分 空三数据准备 第三章 建立测区 第一节 设置测区基本参数 9第二节 建立相机文件 第三节 输入外业控制点 第四节 设置影像 第五节 设置航带 第六节 影像处理 第四章 内定向 第一节 内定向 17第五章 空三 第一节 指定航带间点 第二节 提取连接点 第三节 自动选点 第四节 交互编辑 第五节 空三平差 第三部分 生成 DEM 和正射影像 第六章 DEM 生产 第一节 D

2、EM 生产 第二节 DEM 编辑 第三节 DEM 拼接 第七章 DOM 生产 第一节 DOM 生产 第四部分 数据处理 第七章 创建模型 第一节 创建 OST 模型 第二节 创建 OPD 模型 第三节 立体选线及平断面量测 第五部分 专题数据输出 第八章 出图 第一节 裁剪影像 第二节 出图 第六部分 三维漫游 36第九章 三维漫游 第一节 创建三维漫游 CVD 文件 第二节 三维漫游 第七部分 附录 附录 A 许可 (License) 使用说明 附录 B 调绘数据( dat ,txt )格式说明 附录 C 塔位数据( txt )文件格式 附录 D 交叉跨越塔基信息数据( ext )文件格式

3、第一部分 系统简介第一章 无人机摄影测量概述随着GPS和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在电网工程勘测设计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我国的电网勘测设计的精细化程度和效率有了显着的提高, 作业模式也发生了深刻 的变化。目前,在 22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工程勘测设计中,利用航 空摄影数据进行线路路径优化和定线、 定位测量已经成为常态。 但是,常规的航 空摄影手段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受天气条件制约很大, 符合飞行和摄影标准的天 气很少,在我国的西南地区或空气污染严重的局部地区甚至整年都等不到合适的 天气;二是常规航空摄影受严格的空中管制, 常常因为不能及时取得批文而影响 工程进度; 三是常规航飞费用昂贵, 限

4、制了应用范围和深度, 目前在短距离输电 线路和发电、变电工程中基本不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手段。无人机航空遥感测量技术相对于传统航空摄影来讲, 具有快速机动, 成本低, 能云下摄影,成像比例尺大,分辨率高,无需调机费,机场协调费,可在多种场 地起飞,转场方便等特点,正好与传统航空测量形成互补。第二章 无人机摄影测量专用数据处理平台介绍无人机摄影测量专用数据处理平台主要基于利用无人机搭载数码相机获取 的输电线路及区域航空摄影数据, 实现处理带状数据、 全局性立体选线及平断面 图数据采集,是一个专业的整体数据处理平台。第一节 主要功能1.主要功能a. 无人机航飞小影像数据畸变纠正处理b. 小影像空三加密

5、:数据准备自动转点相对定向挑点模型连接平差处理与人工干预c. DEM 与 DOM 产品的高度自动化生产d. DLG 线划图量测e. 系 统选线与平断面量测:二维选线功能 主要应用于架空送电线路的可研、初设阶段三维选线功能 主要应用于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图前期阶段道亨与 TL 的连接功能专题数据输出功能2.主要优点a. 自动化程度高,作业速度快,作业效率高,极大地减轻了作业员的劳动强度;b. 高效、可靠的粗差检测功能和自动剔除粗差功能;c. 加密精度高;d. 自动处理的过程中可进行人工干预;e. 影像处理的数量多于 300 的时候程序速度也不会很慢;f. 有很强的人机交互性。第二节 主要界面介绍无人

6、机摄影测量专用数据处理平台主要由空三定向、DEM生产、DOM生产、 DLG 生产、立体选线、正射影像选线、创建 OST 模型、创建 OPD 模型、三维 漫游和工具十个模块构成,其界面分别如图 2-2-1 至图 2-2-所示。图 2-2-1第三节作业流程图本平台的整个作业流程,如图2-3-1所示。图 2-3-1第二部分 空三数据准备第三章 建立测区第一节 设置测区基本参数如图 3-1-1 所示,单击 VirtuoZo AT 主菜单下的工程 新建,可以创建新测 区。新测区的参数设置界面如图 3-1-2 所示。图 3-1-1图 3-1-2 可以新建测区,也可以打开已有测区。 输入的参数包括:相机比例

7、尺,横向影像重叠度,条带间影像重叠度, DEM 间距,DEM旋转角,等高线间距,正射影像参数。第二节 建立相机文件如图 3-1-3 所示,单击 VirtuoZo AT 主菜单下的工程 相机参数,可以创建 相机文件。相机文件的参数设置界面如图 3-1-4 所示。图 3-2-1图 3-2-2 界面共分为两个部分,左边的部分(以下简称左部)主要用于输入框标的像 点坐标。右边的部分(以下简称右部)用于输入像主点坐标、相机主距以及畸变 差改正参数等。现分别说明如下。1. 左部:相机的框标分布主要有三种情况: 4个角框标, 4个边框标和 8个框标。系统提供了三个相应的选项供用户选择:4 corner ma

8、sks (4个角框标)4 border masks ( 4个边框标)8 masks ( 8个框标) 以4个角框标为例:当用户选中此项时,右方的四个角上的文本框中的数字 即可编辑,下面列表框中的框标名也将与之相对应,单击列表框中的任一栏( x 表示横坐标、y表示纵坐标。坐标单位为:mm即进入编辑状态,可填入相应的 框标坐标值。最后一列( enable )用于设定该框标是否参与内定向:“ 1”表示 参与内定向。“ 0”表示不参与内定向。这种设定用在某个框标不清晰或者根本 没有时的特殊情形。2. 右部:X0 (mm对应的编辑栏中填入相应的像主点横坐标值。Y0 (mm对应的编辑栏中填入相应的像主点纵坐

9、标值。Focal Length (mm) 对应的编辑栏中填入相机的主距。若存在畸变差的改正,用户可选中选项栏“ Have Distort Parameters ”, 此时下方的编辑栏即可编辑,用户可在此处输入相应的畸变差改正参数。3. 若用户想从已有的相机参数文件中引入,可单击 Import 按钮,然后选择相应 的相机参数文件即可。当所有的参数确认后,单击 0!按钮即弹出保存对话 框,用户填入所要保存的文件名,即可保存。第三节 输入外业控制点如图 3-3-1 所示,单击 VirtuoZo AT 主菜单下的工程 地面控制点,系统弹 出如图 3-3-2 所示的界面,用于输入外业控制点。图 3-3-

10、1图 3-3-2列表框中自左向右依次为控制点点号, 控制点的 X、Y 和 Z 坐标, 控制点 的平面号和高程组号。控制点的平面组号和高程组号都设置了 10组:19组 和 X 组。 X 组表示不作为外业控制使用。若要从已有的控制点文件中引入,可单击 Import 按钮,选择相应的控制点 文件即可引入控制点文件。当控制点的横、纵坐标输反时,可通过单击 Swap X/Y 按钮来交换其顺序。 同样的,还有 SwapX/Y 和 SwapY/Z 。若要删除其中的某控制点或多个控制点, 可选中该点或多个控制点, 然后单 击 Remove 按钮,即可将其删除。第四节 设置影像如图 3-4-1 所示,点击菜单项

11、处理 设置影像,打开如图 3-4-2 所示的界面图 3-4-1图 3-4-2点击“Append”添加影像后,再点击“ 0K”键,开始处理影像。在处理之 前,也可修改已添加的影像的属性,例如“ Camera Name等。处理完以后会弹出去如下图 3-4-3所示的 txt 文件。图 3-4-3第五节 设置航带如图 3-5-1所示,点击菜单项处理 设置航带,打开如图 3-5-2 所示的界面图 3-5-1图 3-5-2对话框左边是已加载的影像, 选择属于一条航带的影像移动到右边, 增加带 号,选择属于另一条航带的影像, 直到所有影像都设置了航带。 保存以后的结果 如下图 3-5-3 所示。图 3-5-

12、3第六节 影像处理通过点击主菜单项的处理程,添加工程里的影像。影像处理,弹出如下图 3-6-1 的对话框,打开工图 3-6-1点击弹出的对话框下的菜单项“处理” ,选择想进行的操作名字,然后点击开始处理”,如下图 3-6-2 所示。图 3-6-2彩色变灰度:选择此选项可将原始彩色影像直接转换为黑白影像旋转:相机是否进行反转翻转:影像是否进行翻转Wallis 变化:是否运用 wallis 公式进行变换 备份原数据:保留原始数据。第四章 内定向第一节 内定向点击主菜单项上的“处理” “内定向”,弹出如图 3-7-1 所示的对话框。然 后同上一节的操作一样, 先打开工程,再添加影像, 然后在处理菜单

13、下选择要进 行的操作,如图 4-1-1 所示。图 4-1-1图 4-1-2第五章 空三做完上述数据准备工作后,就可以开始空三的一系列操作了。第一节 指定航带间点在系统主菜单下,单击空三 指定航带间点,会弹出设定航带间点的模块, 如下 5-1-1 所示。图 5-1-1 在航带的最左边和最右边的两对上下航片上各选一对同名点, 系统自动为中 间的几对航片匹配出同名点,其结果如下 5-1-2 所示。如果你觉得系统匹配得不 准,也可在其他航片对上进行人工选点,使匹配更准。图 5-1-2处理完一条航带以后,点击处理 下一条航带,也可直接点击窗口上的“下 一条航带”的按钮,为下一条航带指定航带间点,直到处理

14、完所有航带。保存结 果后退出。第二节 提取连接点点击主菜单的空三 提取连接点,进入如下图 5-2-1 所示的模块。整个工程 里的影像全部自动加载进来。选中要处理的航片及操作,点击处理 自动处理, 系统便开始自动操作, 此模块最大的亮点就是可以边处理边进行人工干预, 对于 已经处理完的航片, 若结果不符合要求, 可以双击该行列表, 进入对该行影像的 编辑。如下图 5-2-2所示自动匹配; 图5-2-3所示相对定向; 图5-2-4所示模型连 接;图 5-2-5 所示航带连接。图 5-2-1图 5-2-2 自动匹配图 5-2-3 相对定向图 5-2-4 模型连接图 5-2-5 航带连接在图 5-2-

15、1 所示的模块里,操作步骤的名称对应如下:MReor :自动匹配SReor:相对定向ModelConnet:模型连接(3度点)StripConnect:航带连接(6度点)在图 5-2-2 所示的模块里。首先点击“删除所有” ,将已匹配的点都删掉。 然后在像片对上选择同名点, 在左下角的小窗口上可进行微调, 然后点击小窗口 上的“加入”按钮,最后点击“自动匹配” 。观察像片上的自动匹配结果,若不 满意可重新操作,也可多选几对同名点后再进行自动匹配。 最后,保存结果退出。 第三节 自动选点点击主菜单下的空三 自动选点,弹出如下图 5-3-1 所示的界面。根据作业 要求设置完相关参数后点击确认,完成

16、自动选点。图 5-3-1第四节 交互编辑点击主菜单上的空三 交互编辑,进入如下图 5-4-1所示的界面。系统自动 将 AT 工程转换为 PATB 平差数据。图 5-4-1第五节 空三平差预平差解算1)在 VirtuoZo AT 界面上单击空中三角测量 平差解算 预平差解算菜单项进 行航带法区域网预平差解算。2)单击空中三角测量 平差解算 剔除粗差菜单项,则系统在进行航带法区域 网预平差解算后,将自动剔除粗差较大的点。如果剔除了太多的连接点,则 可单击空中三角测量 平差解算 取消上次操作菜单项,取消最后一步的解 算与粗差剔除操作。3) 反复调整这些连接点并进行预平差解算, 检查相对定向的残差和连

17、接点的模 型连接差,直到绝大部分的连接点满足要求后,再量测控制点,剔除控制点 粗差。4) 量测控制点之后,再次进行预平差解算。待解算完成后,回到连接点交互编 辑界面中。5) 检查和调整控制点。若残差和中误差都很大,此时应注意检查控制点文件, 查看控制点的地面坐标是否已转换为摄影测量坐标系。检查或调整完成后, 重新进行平差计算,直到所有的残差和中误差都满足要求为止。6) 最后,检查并调整连接点,直到所有连接点的模型连接差都满足要求。 区域网平差后的成果整理使用(光束法或独立模型法) 区域网平差软件解算得到加密点的地面坐标后, 生成 VirtuoZo 格式的模型控制点文件(文件名在测区参数中已给定

18、) ,它保存 在“”下。其数据格式如图 5-1-3 所示。图 5-1-3 空中三角测量加密成果的输入和输出在 VirtuoZo AT 界面上,单击空中三角测量 输出到菜单项,可将空中三角 测量的平差结果转换为相应的区域网平差程序格式的文件。 单击空中三角测量 输入自菜单项,可将使用区域网平差程序所得的加密结果,读入到 VirtuoZo 系 统中。第三部分 生成DEM和正射影像单击无人机摄影测量专用数据处理平台上4D数据生产”按钮,弹出4D生产的主窗口,如图6-1-1所示:第六章DEM生产第一节DEM生产图 6-1-1选择“文件”菜单中“打开测区”按钮,然后单击“文件”菜单中“打开模 型”按钮。

19、更具需求可进行手动生成DEM和批处理生成DEM。手动生成DEM操作如下:选择“处理”菜单中“模型定向”选项,执行“模型定向”按钮下“绝对定 向”操作,然后依次执行“处理”菜单中“批处理预处理”、“影像匹配”、“匹配 结果编辑”,最后选择“产品”菜单中“生成 DEM ”按钮下“ DEM生成”按钮。 即可生成单一模型下的DEM文件。批处理生成DEM操作如下:选择“工具”菜单中“批处理”按钮,弹出以下窗口,如图 6-2-1所示:图 6-2-1单击批处理对话框中“添加所有模型”或是“添加模型”按钮,将需批处理 生成DEM的立体模型添加进批处理列表中。然后选中批处理的立体模型,之后 依次修改批处理的任务

20、“相对定向”、“绝对定向”、“核线影像”、“匹配”、“DEM ” (即是将以上任务的状态由“否”改为“是”),此时批处理对话框如图6-2-2所 示:图 6-2-2单击“执行”按钮,即可批处理自动生成立体模型的DEM文件第二节 DEM编辑选择“高级”菜单中“ DEM编辑”按钮,打开DEM编辑窗口,如图6-3-1所示:图 6-3-1按照按钮功能同编辑菜单内容,具体使用方法如下:平滑:选择要编辑的区域,然后在右边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合适的平滑程 度(有轻度、中度和强度三种选项),再单击平滑按钮即可对所选区域 进行平滑。拟合:选择要编辑的区域,然后在右边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合适的拟合算 法(有平面、二次曲面和

21、三次曲面三种拟合算法),再单击拟合按钮即可 对所选区域进行拟合。DEM点内插:选择要编辑的区域,然后在右边的下拉列表中选择上下 方向或左右方向,再单击DEM点内插按钮,即可对区域内的DEM点按 所选方向进行插值。量测点内插:选择要编辑的区域,再按下工具条上的添加量测点按钮 B 量测一些供内插用的量测点(选择区域和量测点时应切准地面,即在立 体模式下量测点位时,应使测标的高度和地面高度保持一致),然后在 右边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合适的插值方式(三角网或二次曲面),再单击 量测点内插按钮即可。定值平面:选择要编辑的区域,单击定值平面按钮,在系统弹出的对话 框内输入高程值,则当前编辑范围内所有DEM点按

22、此给定值赋高程。平均高(平面):先选择要编辑的区域,再单击平均高(平面)按钮即可将所选区域设置为水平面,其高程为所选区域中各 DEM点高程的平 均值。第三节 DEM拼接选择“高级”菜单中“ DEM拼接与剪裁”按钮,打开 SpDemMx窗口,如图6-4-1所示:图 6-4-11)单击“文件”菜单中“打开 DEM ”按钮,选中“文件”菜单中“添加正 射影像”按钮,或是工具栏中“添加正射影像”按钮,添加接受拼接的 正射影像进影像列表中。2)选择“处理”菜单中“设定范围”或“鼠标设定范围”按钮,或是单击 工具栏中“设定范围”按钮或是“用鼠标选择范围”按钮,然后输入拼 接的范围。3)单击“处理”菜单中“

23、拼接/剪裁”按钮,或是单击工具栏中“拼接/剪裁” 按钮,执行拼接或剪裁操作。4)选择“文件”菜单中“图幅裁切”按钮,或是单击工具栏中“图幅裁切” 按钮,可执行对DEM的裁切功能。5)选择“修补”菜单中“选择修补范围线”按钮,或是单击工具栏中“选 | 择修补范围线”按钮,然后对选中范围线进行修补。最后可选择是否更新 DEM。6)选择“处理”菜单中“拼/裁报告”按钮,或是单击工具栏中“拼/裁报告” 按钮,可查看拼接或是裁剪报告。7)选择“处理”菜单中“精度检查”按钮,或是单击工具栏中“导入检查 点进行精度检查”按钮,可对导入检查点进行检查。第七章 DOM生产第一节 DOM生产选择“高级”菜单中“正

24、射影像制作”按钮,打开根据原始影像和DEM采集正射影像对话框,如图6-5-1所示:图 6-5-1单击DEM文件后“”按钮,添加测区DEM文件。单击“添加原始影像”按钮,根据弹出的原始影像添加对话框,选择需 要生成DOM的原始影像文件,然后添加进影像列表中。输入默认相机参数、结果文件的路径。选中是否在生成原始影像中是否“产生每个原始影像的正射影像”和“GeoTIFF以象素边缘为起点”。单击“0K”按钮,执行DOM文件的生成。第四部分 数据处理第七章 创建模型第一节 创建 OST 模型 单击系统主界面中的【工具】按钮,系统弹出工具管理器界面,如图 7-1-0 所示:图 7-1-0 工具管理器选中生

25、成OST工具项,单击【运行】按钮,或者直接双击生成OST工具选项, 系统弹出创建OST模型界面,如图7-1-1创建OST模型所示:图7-1-1 创建OST模型 在界面中,用户需输入以下信息:正射影像 正射影像文件路径DEM DEM 文件路径OST模型指定生成的OST文件路径视角 指定视线夹角。一般情况下,由卫星影像为数据源得到的正 射影像数据,视线夹角设置为 5;由航空影像为数据源得到的正射影像 数据,视线夹角设置为 30。一般操作步骤1. 选择正射影像;2. 选择与正射影像相同地理范围的 DEM;3. 选择生成的OST莫型的保存路径和文件名;4. 选择立体模型的观测视角;5. 单击【添加任务

26、】按钮;6. 重复操作 1 到操作 5 ,可以添加多个待处理的任务7. 双击任务栏的某个任务可以将其从任务栏中删除。8. 单击【处理】按钮,系统将自动处理生成 OST模型数据来源说明 正射影像来源:可以是从测绘生产单位购买的成果正射影像,也可是自己通过航片数据生产得到的正射影像,也可是卫片经过处理后得到的正射影像。DEM 来源:可以是从测绘生产单位购买的成果 DEM ,也可是自己通过航片 数据生产得到的 DEM ,也可是卫片经过处理后得到的 DEM 。格式说明:某些格式本系统不能识别,因此需要使用工具进行引入,转换为 本系统识别的格式。OST 模型的使用OST 模型主要用于电力线路设计阶段,提

27、供观测用的立体观测环境。第二节 创建 OPD 模型 单击系统主界面中的【工具】按钮,系统弹出工具管理器界面,如图 7-1-0 所示。选中创建OPD工具项,单击【运行】按钮,或者直接双击创建OPD工具选项, 系统弹出创建OPD模型文件选取对话框,如图7-2-2创建OPD模型文件对话框 所示:图7-2-1创建OPD模型文件对话框选取保存文件名后,进入创建OPD模型界面,如图7-2-2创建OPD莫型所 示:图7-2-2 创建OPD莫型 在界面中,用户需输入以下信息:模型文件路径 需要创建的 OPD 文件保存路径地面分辨率 指定 OPD 模型的地面分辨率; 填写规则为: 0.1mm 乘 以比例尺,如果

28、比例尺是 1:10000,那么就应该填写 0.1mm*10000=1m。 生成灰度影像 指定是否生成灰度影像;如果生成灰度影像,将有助于 加快漫游速度。模型范围 鼠标左键单击输入新的范围 ( 默认为最大范围 ) 单击【完成】后程序按用户指定的范围、生成影像的地面分解率、是否生成灰度 影像,将模型拼成大场景立体配对片。 生成的OPD莫型将用电力线路设计,提供 立体场景。操作方法:1. 选择生成的OPD莫型的存储路径和文件名;2. 设置地面分辨率;3. 选择是否生成灰度影像4. 添加模型5. 选择生成模型的地理范围: 用户可通过按下鼠标左键不放, 拖拉出范围框, 也可以通过选择三个点来生成最小外接

29、矩形来进行范围选择。6.单击【完成】按钮以创建 OPD莫型。第三节 立体选线及平断面量测本莫块主要用于在立体显示图像的界面中设计电力线路。主界面 单击系统主界面中 【立体选线】 按钮,弹出如图 7-3-1 所示的打开矢量文 件的对话框:图 7-3-1 真立体选线主界面中打开矢量文件对话框选取相应的矢量文件 *.JYY ,单击【打开】,即可打开矢量文件。随即, 程序进入“真立体选线线路设计与量测”界面,如图 7-3-2 所示:图 7-3-2 真立体选线线路设计与量测系统菜单结构:文件新建打开文件操作 新建真立体莫型打开真立体莫型退出退出真立体选线程序查看查看窗口各部分工具栏查看/ 隐藏工具栏状态

30、栏查看/ 隐藏状态栏输出查看输出栏快捷键设置设置常用操作快捷键莫型列表查看/隐藏莫型列表栏帮助关于 JYYDesign查看系统信息导入真立体莫型之后,主界面为如图 7-3-3 选线界面所示:图 7-3-3 真立体选线界面菜单结构变为: 文件 保存 关闭 导入调绘地物 导入等高线 导入线路文件 导入道亨结果文件 导出线路文件 导出选中的采集地物 退出 查看 工具栏 状态栏 输出 模型列表 视图 放大 缩小 全图显示 拉框放大 1:1 显示 撤销缩放 移动影像 刷新 显示 显示矢量 显示影像 线路及其辅助矢量设计文件操作保存真立体模型关闭真立体模型 导入外部调绘成果文件 导入等高线文件 导入线路文

31、件 导入道亨结果文件 导出线路文件 导出选中的地物文件 退出真立体选线程序查看程序各部分显示/ 隐藏工具栏显示/ 隐藏状态栏 查看输出栏 查看/ 隐藏模型列表栏 控制影像显示状态放大当前客户区缩小当前客户区显示全部影像 显示矩形区域 按照 1:1 的比例显示图像 撤销最后一次缩放操作 控制是否移动影像 刷新显示影像控制显示内容 控制是否叠加显示矢量 控制是否显示影像 控制是否显示线路及其辅助矢量设计线路 左右边线 风偏线 范围线 中心线的投影线 左右边线的投影线 等高线 历史路径线路 采集 电力线路设计 采集中心线 采集左边线 采集右边线 架空线采集 居民地采集 水域采集 植被采集 道路采集

32、铁路采集 地类界采集 采集风偏线 添加注记点 自动闭合 自动直角化 自动补点 锁定方向交换外设YZ驱动 编辑控制是否显示线路 控制是否显示电力线路的左右边线 控制是否显示电力线路的风偏线 控制是否显示电力线路的左右范围线 控制是否显示中心线的投影线 控制是否显示左右边线的投影线 控制是否显示等高线控制是否显示电力线路修改过程中的历史切换到设计电力线路 切换到采集中心线断面 切换到采集左边线断面 切换到采集右边线断面 切换到采集架空线地物 切换到采集居民地地物 切换到采集水域地物 切换到采集植被地物 切换到采集道路地物 切换到采集铁路地物 切换到采集地类界地物 切换到采集风偏线 切换到采集注记点

33、 开启/ 关闭采集时地物自动闭合状态 开启/ 关闭采集时地物自动直角化状态 开启/ 关闭采集时地物自动补点状态 锁定断面线采集方向为沿线方向交换用户YZ方向点位编辑删除地物闭合地物 直角化地物 翻转地物 断开地物 连接地物 移动地物 伸缩直线 双点打断 伸缩一元素到交点 伸缩两元素到交点 转角点号编辑 指定线路颜色 清除等高线工具模型切换查看当前线路坐标查看两点间断面距离量测角度量测高程差量测边线距离量测 线路缓冲区统计 区域地物统计 土方统计 多边形面积量测 平断面查看线路平断面图切换到点位编辑状态删除当前选择地物并切换到删除地物状态 切换到闭合地物的编辑状态 切换到直角化地物的编辑状态 翻

34、转当前选择地物并切换到翻转地物状态 切换到断开地物的编辑状态连接选中地物并切换到连接地物的状态 进入移动地物状态 切换到伸缩直线的状态 切换到双点打断地物的状态 切换到伸缩一元素到交点状态 切换到伸缩两元素到交点状态 切换到转角点号编辑状态 修改电力线路的颜色 清除立体模型中的等高线矢量查看线路的平断面图手动切换模型 查看,修改当前线路坐标 查看两点间的平断面图 测量两点间距离 测量两线段间的角度 测量两点间高程差 测量点到线路中心线和左右边线的距离 统计当前电力线路范围线以内的地物信息 统计区域内地物信息 统计土方数 测量多边形的面积设置立体显示切换到立体/分屏显示方式自动匹配开启/关闭自动

35、匹配人工调整切换到人工调整模式亮度/对比度设置立体影像显示的亮度和对比度测标设置设置测标的形状层状态设置查看和管理层线路参数管理修改电力设计线路的默认参数快捷键设置修改快捷键设置帮助关于 SPEIeDesign查看系统信息建立电力线路设计文件第一步:采集电力线路选择菜单中“采集”选项中的“电力线路设计”选项,或按下工具栏中【电 力线路设计】按钮,单击鼠标左键为设立塔基的位置, 连续点击左键完成电力线 路的设计。线路最多可以包含 260个塔位点,系统窗口如图7-3-4 所示:图7-3-4真立体选线模块第二步:导出线路文件完成第一步之后,择菜单中“文件”选项的“导出线路文件”选项,在弹出的设计线路

36、信息对话框中,检查数据后点击【导出并关闭】按钮,然后在导出 拐点线路文件的对话框上,选择拐点线路文件导出路径,命名后点击【保存】按 钮。在真立体选线窗口中借助程序提供的一些图标, 进行设计线路和编辑线路等 操作。下图为程序中图标:图7-3-5真立体选线工具栏图标的含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放大显示、缩小显示、矩形区域放大、满幅显示、撤销缩放、1:1显示、刷新、手动移动图像、自动高层匹配、立体显示、操作撤销、操作恢复、电力线路设计、地物米集、米集中心断面线、米集左断面线、米集右断面线、删除地物、 查看两点间距离,查看两点高程差、边线距离测量、显示 /隐藏左右边线、查看 当前线路坐标、平断面图、

37、调用道亨排位、设置窗口位置、同比例缩放。工具栏、状态栏、模型列表和用户区的显示:在真立体选线窗口中,点 击“查看”菜单下的“工具栏”、“状态栏”、“模型列表”、“输出”, 可决定其显示状态。其默认值均为显示。选择地物:程序提供了 2种选择方式:框选和点选,点选若点击到已经选中的地物节点,则程序自动进入点位编辑状态。缩放当前客户区:单击 “视图”菜单下相对应的缩放选项,或者单击工 具条上相应图标,可以对客户区进行:放大、缩小、矩形缩放、满幅显 示以及撤消缩放。1:1显示:经过缩放功能之后,可以单击工具栏中【1:1显示】按钮或是 单击“视图”菜单下“ 1:1显示”项,即可实现图像的1:1显示。模型

38、切换:右键单击模型列表,在弹出的的菜单中单击“添加模型”, 弹出添加模型对话框(如图7-3-6 添加模型 所示):图7-3-6添加模型选择要添加的模型,点击【打开】按钮,即添加进多个模型,并显示在模型列表中,如图7-3-7模型列表所示:图7-3-7 模型列表然后单击所要显示的模型即可完成模型之间的切换。显示影像:在导入真立体模型后,可点击“显示”菜单下的“显示影像”来改变模型的显示状态。其默认值为显示。显示矢量、左右边线、风偏线、范围线、历史路径:点击“显示”菜单 下的“显示矢量”,可改变真立体选线过程中相关矢量的显示状态,其默认值为显示;点击“显示”菜单下的“左右边线”、“风偏线”、“范围线

39、”、“历史路径”可确定在设计电力线路时,电力线路的左右边线、 风偏线、范围线以及在编辑电力线路时历史路径的显示状态,其中左右 边线的显示状态也可由工具栏中【显示/隐藏左右边线】按钮来修改。程 序中左右边线、历史路径和线路注记的默认值为显示,而风偏线与范围 线的默认值为隐藏。输入所放置圆的半径(默认值为 50),单击【OK按钮锁定方向:保证鼠标移动沿线路方向。交换外设YZ驱动:交换外设的丫轴和Z轴。设计电力线路:单击“采集”菜单下的“电力线路设计”或工具栏对应 按钮,即可以进入电力线路设计;鼠标单击或左脚踏开关输入电力线路 拐点,右键单击或右脚踏开关结束输入。采集其他类型的地物:采集架空线、房屋

40、、水域、植被、道路和铁路等 地物,采集方式有两种:一是单击“采集”菜单下对应地物采集选项, 然后在地物采集下拉列表中(如图 7-3-8所示)选择相应的地物种类, 即可进入该地物的采集状态;二是单击工具栏中【采集地物】按钮,在 弹出的地物采集列表(如图7-3-9所示)中选择相应的地物种类,即可 进入该地物的米集状态。地物的米集方式同设计电力线路相一致。对于 需要自动闭合、自动补点,自动直角化的地物可以选择对应的功能。房 屋采集、水域采集和植被采集注记默认自动闭合,且房屋采集默认为自 动补点和自动直角化。图7-3-8地物采集下拉列表图7-3-9地物采集列表添加注记点:单击“采集”菜单下的“注记点”

41、,即弹出如图 7-3-10所 示的添加注记点对话框,设置注记点的属性,然后点击【确定】按钮, 再在所需添加注记处添加此属性的注记点。图7-3-10 添加注记点对话框编辑、添加或者删除节点:单击“编辑”菜单下的“点位编辑”,或是 点击工具栏中【点位编辑】按钮,即进入点位编辑状态,用户需要先选 取一个地物或电力线进行操作,如果已经选中物体或电力线,则直接进 行编辑;单击选中地物上一个节点,若出现黑色的拖拽线,即说明已经 开始点位移动,此时,按键盘上“ ”可以跳到上一个节点进行编辑,若 按键盘上“”则跳到下一个节点进行编辑;按键盘上“ DELETE或者“-” 则删除选中点,按键盘上“ +”则添加一个

42、节点并对添加点进行编辑。当 移动到新位置按下鼠标左键则对编辑完成,若在编辑过程中按键盘上“ESC键则放弃编辑并退出编辑当前选中地物。删除地物:先选中地物,然后单击“编辑”菜单下的“删除地物”或对 应工具栏的【删除地物】按钮或点击键盘上的“ DELETE,则删除所有 选中地物,并处于删除状态,退出删除状态单击右键。若没有选中地物, 在删除状态下,用户每选中一个地物,程序就立即删除该地物。闭合地物:先选中地物,然后单击“编辑”菜单下的“闭合地物”,贝U 闭合所有选中地物,若没有选中地物,在闭合状态下,用户每选中一个 地物,程序就立即闭合该地物。直角化地物:先选中地物,然后单击“编辑”菜单下的“直角

43、化地物”, 则直角化所有选中地物,若没有选中地物,在直角化状态下,用户每选 中一个地物,程序就立即对该地物进行直角化。目前仅支持房屋的直角 化。翻转地物:先选中地物,然后单击“编辑”菜单下的“翻转地物”,则 翻转所有选中地物,若没有选中地物,在翻转状态下,用户每选中一个 地物,程序就立即翻转该地物。断开地物:如果已经选中地物,单击“编辑”菜单下的“断开地物”, 然后左键捕捉断开的节点,如果为捕捉到断开的节点,则程序会在输出 窗口输出消息;如果未选中地物,需先选择地物,然后再进行操作; 连接地物:先选中地物,然后单击“编辑”菜单下的“连接地物”,则 按照选中顺序连接所有选中地物,若没有选中地物,

44、在连接状态下,用 户每选中两个地物,程序就立即连接选中的两个地物。移动地物:先选中地物,然后单击“编辑”菜单下的“移动地物”,然 后左键单击移动参考起点和终点,则地物被移动由起点和终点指定的距 离。伸缩直线:点击单击“编辑”菜单下的“伸缩直线”,即进入转角点号编辑状态,然后选中要伸缩的直线,在弹出的伸缩对话框(如图7-3-11 ) 中选中【距离】(默认值为 100)按钮,如果要改变延伸距离,则在距 离对话框中输入实际距离,按下键盘的“enter ”键,即可更改延伸距离, 再选中所需要延伸的直线和方向,在图像上会出现黑色辅助线,如果确定,则再点击鼠标左键即可,反之点击鼠标右键退出延伸状态。图7-

45、3-11 伸缩直线对话框转角点号编辑:先选中地物,然后单击“编辑”菜单下的“转角点号编 辑”,即进入转角点号编辑状态,此时,用户单击捕捉节点后弹出如图 7-3-12转角点设置所示对话框,用户输入新点号并设置相关参数之后单 击【确定】按钮,则该点转角点被修改。图7-3-12 转角点号设置指定线路颜色:选中需要改变颜色的电力线路,然后单击“编辑”菜单 下的“指定线路颜色”,在弹出的颜色盘中选择该线路的显示颜色。控制各种地物显示:单击“显示”菜单下的“显示矢量”以下的菜单, 即可控制显示/隐藏相应类型的地物,默认显示的地物类型有矢量、左右 边线。导入等高线:单击“文件”菜单下的“导入等高线”,出现导

46、入等高线 对话框,如图7-3-13导入等高线对话框所示:图7-3-13 导入等高线选取相应的等高线文件*.CVf ,单击【打开】,即可导入等高线。单 击“显示”菜单下“等高线”,可修改等高线的显示状态,其默认值为显示。调绘地物:单击“文件”菜单下的“导入调绘地物”,出现导入调绘地物对话框,如图7-3-14导入调绘地物对话框所示:图7-3-14 导入调绘地物选取相应的调绘数据文件*.txt 或*dat ,单击【打开】,即可导入 调绘地物。导入拐点线路文件:单击“文件”菜单下的“导入线路文件”,出现导入拐点线路文件对话框,如图7-3-15导入拐点文件所示:图7-3-15 导入拐点文件选取相应的拐点

47、路线文件*.txt ,单击【打开】,即可导入拐点线路。 导出拐点线路文件:单击“文件”菜单下的“导出线路文件”,出现对 话框,如图7-3-16 设计线路信息对话框所示:图7-3-16 设计线路信息单击【导出并关闭】则出现文件导出对话框,保存文件。导入道亨结果文件:单击“文件”菜单下的“导入道亨结果文件”,出现对话框,如图7-3-17导入道亨TA文件对话框所示:图7-3-17 导入道亨TA文件距离量测:先选中“工具”菜单下的“距离量测”或工具栏相应按钮,然后即可单击鼠标左键,移动鼠标,在用户区和对话框中即可实时显示 现在所在点到初始点的线段距离,如图7-3-18距离测量输出窗口所示, 单击左键可

48、设置线段拐点,单击右键结束此次测量,但程序仍处于距离 测量状态,可继续进行第二次的测量,若退出距离测量状态,单击右键。图7-3-18 距离测量输出窗口高程差量测:先选中“工具”菜单下的“高程差量测”或工具栏相应按钮,然后即可单击鼠标左键指定需要查看的2点,点击第二个点后,程序计算出这两点间的高程差,在用户区和对话框中显示两点间距离,高 程差和坡度,如图7-3-19所示:图7-3-19高程差量测输出窗口边线距离量测:先选中“工具”菜单下的“边线距离量测”或工具栏相应按钮,然后即可单击鼠标左键需要测量的点,程序计算出点到两条边 线和中心线的距离,在用户区和对话框中显示点到两条边线距离和中心 线距离

49、,如图7-3-20所示:图7-3-20边线距离量测输出窗口线路缓冲区统计:先选取电力线路,单击“工具”菜单下的“线路缓冲 区统计”,程序自动计算出该电力线路涉及的所有房屋和架空线的相关 信息并以txt文档方式在窗口中显示,如图7-3-21所示:图7-3-21 缓冲区统计输出窗口区域地物统计:单击“工具”菜单下的“区域地物统计”,鼠标绘制多 边形,对多边形内的地物进行统计。土方统计:单击“工具”菜单下的“土方统计”查看当前线路坐标:单击“工具”菜单下的“查看当前线路坐标”或工 具栏相应按钮,弹出当前线路坐标,如图7-3-22查看当前线路坐标所示:图7-3-22查看当前线路坐标 可单击塔基号,在单

50、击【显示影像位置】按钮找到影像上对应的塔基。亦可通过对塔基的基本属性如塔基位置 X、丫、Z的编写来修改塔基,修 改完毕,单击【应用坐标修改】。查看线路平断面图:先选中需要查看的设计线路,然后单击“平断面” 下的“查看线路平断面图”或工具栏对应的按钮,弹出线路断面起始终 止号,如图7-3-23线路断面起始终止号所示:图7-3-23 线路平断面起始终止号设置完起始塔号、终止塔号,单击【0K按钮,弹出平断面图,如图7-3-24 线路平断面图所示:图7-3-24 线路平断面图查看两点间断面:先选中“工具菜单下的“查看两点间断面”,然后即可指定需要查看的两点,点击第二个点后,平断面图窗口即自动更新显 示

51、指定两点的平断面图,如图7-3-25两点间平断面所示:图7-3-25 两点间平断面立体显示设置:单击“设置”菜单下的“立体显示”,或点击工具栏中【立体显示】按钮,即可设置影像立体显示或者分屏方式显示立体。分屏方式显示如图7-3-26所示:图7-3-26 分屏方式显示自动匹配设置:单击“设置”菜单下的“自动匹配”,或是点击工具栏中【自动匹配】按钮,即可设置自动匹配高层,可在高层错误时恢复高 层使用。人工调整设置:单击“设置”菜单下的“人工调整”,即可设置是否可以人工调整高层,如果没有勾上,则高层不会变化。亮度/对比度设置:单击“设置”菜单下的“亮度 /对比度”,或是按下 快捷键“H,即弹出亮度/

52、对比度设置对话框,可通过该对话框来设定 图像显示的亮度和对比度,如图 7-3-27亮度/对比度设置对话框所示: 图7-3-27亮度/对比度设置对话框测标设置:单击“设置”菜单下的“测标设置”,弹出测标设置对话框, 可通过该对话框来修改测标,如图 7-3-28测标设置对话框所示:图7-28测标设置对话框 层状态设置:单击“设置”菜单下的“层状态设置”,或按下快捷键“L” , 即弹出层状态设置对话框,可通过该对话框来修改图像的层状态,如图 7-3-29层状态设置对话框所示:图7-3-29 层状态设置对话框线路参数设置:单击“设置”菜单下的“线路参数设置”,弹出线路参 数设置对话框,可通过该对话框来

53、修改线路参数,如图7-3-30 线路参数设置对话框所示:图7-3-30 线路参数设置对话框快捷键设置:单击“设置”菜单下的“快捷键设置”,弹出快捷键设置 对话框,修改操作的快捷键,如图 7-3-31快捷键设置对话框所示:图7-3-31 快捷键设置对话框用户可点击需要修改的功能,直接输入修改的快捷键即完成了快捷键的修改。可点击文本栏的“按键名称”对快捷键进行排序,可查看是否有重复的快捷键设置。平断面菜单栏:文件:系统支持多种格式文件的平断面导出,单击菜单“文件”,弹出菜单如图7-3-32文件菜单所示:图7-3-32文件菜单确定好文件存储路径后,系统开始生成要导出的文件,结束时会有导出成 功的提示

54、框。显示:查看平断面图对线路信息的显示。单击菜单“显示”,弹出菜单 如图7-3-33显示菜单所示:图7-3-33显示菜单借助菜单的前五项实现平断面窗口的移动,点击角度显示将线路旋转角由弧度制显示转变为角度制显示,点击裁切地物对平断面的地物进行裁切显示,菜单最后三项用于控制线路中心线和各辅助线在断面图部分的显示与隐藏。排位:单击菜单“排位”,弹出菜单如图7-3-34塔基排位菜单所示:图7-3-34塔基排位菜单选择添加塔位或修改塔位会弹出添加塔属性对话框,如图7-3-35所示:图7-3-35添加塔属性可以在此对话框中修改要添加或修改的塔位信息。若要删除塔位,选择该菜单项后,直接在断面图部分选择要删

55、除的塔即可, 只能删除后添加的塔,不能 删除原线路的转角塔。设置:单击菜单“设置”,弹出菜单如图 7-3-36设置菜单所示:选择“设置平断面参数”示:图7-3-36设置后,系统弹出平断面设置对话框,如图7-3-37所图7-3-37平断面设置可以对安全线咼,最小塔间距,咼程的最咼和最低标尺,格网线和格网点 的间距进行设置。第五部分专题数据输出第八章出图单击无人机摄影测量专用数据处理平台上“专题数据输出功能”按钮,弹 出出图窗口,如图8-1-1所示:图 8-1-1第一节裁剪影像选择“文件”菜单中“新建”按钮,选择出图的基础文件,然后打开裁剪影 像的窗口,如图8-2-1所示:图 8-2-1选择裁剪的

56、区域范围,如图8-2-2所示:图 8-2-2单击工具栏中“矩形裁剪”按钮,输入保存路径保存裁剪之后的影像。而后 退出裁剪窗口。第二节 出图进过裁剪操作之后,出图窗口如图 8-3-1所示:图 8-3-1此时,将裁剪之后的影像按照东西向显示。此时按照按钮功能同编辑菜单 内容,具体使用方法如下:导入调绘地物:选择“文件”菜单中“导入调绘地物”按钮,即可导入 显示所选导入的调绘地物。导入CVF文件:选择“文件”菜单中“导入 CVF文件”按钮,即可导 入显示影像区域内的等高线文件。导入JYY文件:选择“文件”菜单中“导入 JYY文件”按钮,即可导 入显示选线线路文件。单击工具栏“显示设置”按钮,弹出显示

57、设置对话框,选择是否选中“显 示的格网公里网格”,选择输入“格网颜色”、“格网线宽”、“等高 线颜色”、“等高线注记颜色”,手动输入格网间距,单击“确定”按 钮。执行注记、画线、编辑和删除操作:分别单击工具栏上“注记”、“画 线”、“编辑”和“删除”按钮,即可进行以上图像操作。单击工具栏“出图”按钮,即可按照图像显示情况输出图像。第六部分三维漫游第九章三维漫游单击无人机摄影测量专用数据处理平台上“三维漫游”按钮,三维漫游主窗口,如图9-1-1所示:图 9-1-1第一节创建三维漫游CVD文件选择“文件”菜单中“新建”按钮,弹出生成三维场景对话框,如图9-2-1所示,输入DEM文件和对应的正射影像

58、文件,输入是否选中生成地形、生成纹 理,输入采样率,然后单击“确认”按钮,即可自动生成三维漫游场景。图 9-2-1或是选择“文件”菜单中“批量新建”按钮,弹出批量生成三维场景对话框, 如图9-2-2所示,输入CVD目录、DEM目录、添加批量生成三维场景的 DEM 文件(自动引入对应测正射影像和原始影像),选中批量生成 CVD三维场景的 任务列表,单击“处理”按钮,即可进行批量生成CVD三维场景。图 9-2-2第二节三维漫游打开三维场景之后,即弹出显示三维漫游窗口,如图9-3-1所示。图 9-3-1此时,按照按钮功能同编辑菜单内容,具体使用方法如下:设置塔位:选择“设置”菜单中“设置塔位”按钮,

59、或是单击工具栏中“设置塔位”按钮,弹出塔基信息设置对话框,即可导入线路塔位信息。 交叉跨越设置:单击工具栏中“交叉跨越设置”按钮,弹出塔基信息设 置对话框,编辑消除交叉跨越,避免三维漫游时出错。载入注记点:选择“设置”菜单中“载入注记点”按钮,或是单击工具 栏中“载入注记点”按钮,即可弹出导入注记点文件,打开后,即可显示该注记。显示设定:选择“设置”菜单中“显示设定”按钮,或是单击工具栏中“显示设定”按钮,即可弹出显示设定对话框,选择输入电塔标记字体、 典韦注记字体、电塔、建筑物、注记、辅助线路,输入漫游速度即可。 查看杆塔信息、杆塔距离:单击工具栏中“杆塔信息统计”或是“杆塔 距离显示”按钮

60、,即可弹出电塔信息统计对话框或是塔位距离对话框。 线路飞行:单击工具栏中“线路飞行”按钮,即弹出沿线飞行对话框, 输入起始电塔、终止电塔、相机高度、相机倾角、飞行速度,单击“开 始飞行”按钮,即可进入线路飞行漫游状态。录制AVI录像:选择“设置”菜单中“录制 AVI录像”按钮,或是单 击工具栏中“录制AVI录像”按钮,即可弹出AVI文件保存路径对话框。 输入路径,即可保存AVI文件。第七部分 附录附录 A 许可 (License) 使用说明在您使用软件以前,为确保许可的有效性,请确认如下操作:1. 确认系统时钟没有修改过; 因为临时许可会检查系统时钟,如果系统时钟被修改过,那么程序是无法运行的

61、。2. 确认加密狗的驱动已经安装完毕;3. 确认许可文件已经拷贝到相应的安装程序路径中(即和 bin 目录同级) ;4. 确认许可文件的后缀名必须是 *.lic ;5. 确认许可文件没有被编辑过;6. 确认许可文件的生效及失效日期(可使用文本编辑器查看) ;如图 A-1 许可失效日期所示,选中部分为失效日期:图 A-1 许可失效日期如图 A-2 许可生效日期所示,选中部分为生效日期:图 A-2 许可生效日期7. 确认许可文件中是否存在所选模块的关键字和版本号(可使用文本编辑器查看) ;如图 A-3 许可关键字和版本号所示,选中部分为模块关键字和版本号:图 A-3 许可关键字和版本号8. 确认程

62、序安装路径下仅包含一个许可文件,多于一个可能导致软件无法正常运行;请确认加密狗已插在未损坏的 USB接口上。附录 B 调绘数据( dat , txt )格式说明文件中每行记录一个点, 如果是注记点,则单独一行, 如果是线路,则每行记录该线路 的一个节点。具体文件格式如图 B-1 调绘数据文件所示:图 B-1 调绘数据文件注记:线或点的注记,如220v , 380v,通信塔等,注意注记中不能有减号 “-”如图B-1-2 调绘数据注记所示,选中部分为注记:图 B-2 调绘数据注记分隔符“ - ” :减号,用于区别开注记与关键字。如图 B-3 调绘数据分隔符所示,选中 部分为分隔符:图 B-3 调绘数据分隔符关键字:指明数据为点还是线,线为 L,点为P。如图B-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