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综合测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4828780 上传时间:2022-05-0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7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综合测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综合测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综合测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综合测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综合测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某同学在学习“眼球折光系统”一节时,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如图所示,模型中的凸透镜相 当于晶状体,烧瓶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里放有一种透明液体表示玻璃体,则图表示的眼球模 型和应采取的矫正措施分别是()A. 远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B. 近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C. 远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D. 近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2. 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 下面关于投影仪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B. 屏幕表面粗糙,有利于光发生漫反射C. 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实像D. 若使屏幕上清晰的像变

2、大,只需使镜头靠近平面镜3. 如果物体离凸透镜 22厘米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如果物距小于11厘米时,一定成实像。B. 如果物距等于11厘米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C. 如果物距大于11厘米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D. 改变物距,当像距为 22厘米时,在光屏上得到的是放大的像4. 下列光学设备中,应用的原理与如图5所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相同的是()A. 幻灯机B. 老花镜C. 照相机D. 放大镜5.2014年最为特别的天象之一一一“超级月亮”出现于 8月11日凌晨,它比正常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

3、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B. 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C. 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D. 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镜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6.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A. 凹面镜B. 凸透镜C. 凹透镜D. 凸面镜7.如图所示,下列透镜中哪些是凸透镜()A. 1 、 2、 3B. 4、5、6C. 1、3、5D. 2、4、68. 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 成45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

4、上成一 清晰的像.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A. 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B. 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C. 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D. 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9. 如图所示,透过放大镜,观察到邮票上熊猫正立、放大的像,则邮票到放大镜的距离()A.大于放大镜的焦距B. 小于放大镜的焦距C. 位于一倍至两倍焦距间D. 等于放大镜的焦距10. 如图所示,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是因为经过调节晶状体的厚薄后,

5、远处景物的像仍落在 视网膜的前方,为使远处的景物能成像在视网膜上,则应选用以下哪种镜片进行矫正()B. 凹透镜C. 平面镜D. 平板玻璃片11. 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拿一张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从透镜处缓缓远离透镜,这时白纸上看到 的现象是()A. 白纸上有缩小的光斑(小亮点),光斑大小不变B. 白纸上的光斑先变大后变小C. 白纸上的光斑先变小后变大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2. 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针对如图所示的成像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属于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B. 属于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C. 属于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D. 属于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13.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6、. 眼睛能看到呈现在光屏上的像B. 有的虚像看的见,有的虚像看不见C. 眼睛可以直接看到凸透镜所成的实像D. 眼睛既能看到实像,也能看到虚像14.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A. 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B 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C 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D 蜡烛不动,透镜不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15. 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 潜望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7、C 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D 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二、多选题 ( 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 )16. (多选)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以 下是小明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 些特点,其中正确的是( )A 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B 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C 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D 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17. (多选)显微镜能对微小物体进行高倍数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 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体所成的像是( )A 物镜成倒立,放大实像B 物镜和目镜都成

8、实像C 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D 目镜成正立,放大虚像18. (多选)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的环境应该亮一些为好B 实验前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应使烛 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C 将器材调整好后,把蜡烛放在大于二倍焦距的某位置,移动光屏找到像,此时,如果将蜡烛 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要想找到像,光屏应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D 实验过程中,蜡烛烧短后,光屏上烛焰的像将会向上移动19. (多选)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 是( )A.

9、 甲图中成的是虚像;乙图中成的是实像B. 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 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 I倍焦距以内C. 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D. 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20. (多选)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下列操作能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是()18A. 凸透镜不动,蜡烛、光屏互换位置B. 透镜、光屏不动,蜡烛向右移动蜡烛C. 蜡烛凸透镜不动,光屏向左移动D. 凸透镜不动,蜡烛向右移动,光屏向右移动三、填空题21. 显微镜的物镜焦距 ,目镜焦距 放大倍数等于 与的乘积.22. 在下图中, 图(填“甲”或

10、“乙”)表示远视眼成像示意图,矫正远视眼应配戴眼镜(填“凸透镜”或“凹透镜”).远视眼明视距离 25m (填“大的镜片是10cm23.如图所示,小勇利用焦距为的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指纹时,应将手指放在距放大镜(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cm的位置.当他将手臂伸直,用这个放大镜看窗外远处的物体时,他所看到的是倒立的、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24. 小明找到一块透镜,用它正对太阳光时出现了如图所示的现象,他手中拿的是镜,对光有 作用.25cm 处,(填“虚”a、b、c、d25. 在凸透镜成像的观察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则在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

11、是缩小、 (填“正立”或“倒立”)的 像或实”).四、实验题26.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图中的和e点,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1) 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2) 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3) 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不会出现像(4) 把烛焰放在 点,当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屏距凸透镜最近;(5) 物体在焦点之外越是远离凸透镜,像越 ,像距越 ;(6) 当物体由a点向b点移动时,物像间距离的变化规律是: 27. 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人眼成像情况,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 实验时,应使烛焰和 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2)

12、 图中物距u应满足 .(3) 当蜡烛远离凸透镜时,烛焰的像将落在光屏的 方.(4) 在第(3)小题的情况下,若用此实验模拟人眼的调节功能,重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A. 将光屏靠近凸透镜B. 将光屏远离凸透镜C. 换焦距更大的凸透镜D. 换焦距更小的凸透镜.(5)在第(3)小题的情况下,若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 重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只眼镜是 透镜.五、简答题28. 为了提高防火意识,消防部门当众演示了一个令人惊奇的实验:将装有水的球形鱼缸摆放在窗边,让阳光透过鱼缸照射到窗帘上窗帘上聚光点的温度迅速上升,一会儿窗帘就被点燃了请你用所学物

13、理知识解释这一现象六、计算题29. 如图所示,物体 AB经凸透镜折射后所成像为A B,已知AB的高为hi,物距u,像距V,试用hi、u、v表示像高h2.七、作图题30. AB是物体,A B是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CC是主光轴.在下图中画出凸透镜位置并标出透镜右焦点F.八、阅读理解题31. 请仔细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人类的眼睛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 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像,如图所示;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 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楚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 睛所能看清楚

14、的最近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长时间的用眼,如看书、看电视、计算机,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的常见症状是头疼脑胀、眼 睛发干,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25cm.如果眼睛长期使用不当就会造成眼睛缺陷,常见的有近视和远视,它们都需要配戴眼镜(透镜) 来矫正视力.人们通常所说的眼镜度数$和焦距f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眼镜的度数-:(其中f用m作单位)(1)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使像变得清晰(2) 小明是近视眼,则应配戴 透镜。验光师给小明验光后建议小明

15、配戴400度的眼镜,该眼镜镜片的焦距为 m.(3) 根据上文,你认为正常人眼的观察范围是 .A. 010cmB. 1025cmC. 025cmD. 从10cm到极远处(4)如何预防眼睛疲劳,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答案解析1. 【答案】 B 【解析】由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该模型是近视眼,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变 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A、C、D错误.2. 【答案】 D【解析】 A. 投影仪中的平面镜可以将透镜会聚的光反射到屏幕上,起到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作 用.故本选项说法正确;B. 屏幕做的粗糙,这样光可以在其表面发生漫反射,能够让各个方

16、向的人看到屏幕上的像故本 选项说法正确;C. 投影仪成物体放大、倒立的实像,故本选项说法正确;D. 若使屏幕上的像变大,应减小物距,所以应使镜头靠近投影片,故本选项说法不正确3. 【答案】 D【解析】根据题意: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离凸透镜22cm,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u=22cm2f,所以 fv 11cm.A. 如果物距小于 11cm时,uv 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f u 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不符合题意;B. 如果物距等于 11cm时,u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2f 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不符合题意;C. 如果物距大于 11cm时,u

17、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2f 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不符合题意;D. 当像距为22cm时,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符合题意 .4. 【答案】 C【解析】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时,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作的 .5. 【答案】 D【解析】A、望远镜的物镜是使得无限远处的物体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而显微镜的物镜是为了 使得载物片上的物体成一个放大的实像,故A错误;B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故B错误;C望远镜的物镜的目的是使得无限远处的物体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D望远镜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镜的为目镜

18、,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故D正确6. 【答案】 B【解析】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物距在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中间时,由凸透镜的成 像规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7. 【答案】 C【解析】根据透镜的结构特点,中间比边缘厚的是凸透镜,有1、 3、5;图中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是凹透镜,有 2、 4、 6.8. 【答案】 C【解析】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实像时,f v u v 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规律制作的;凸透镜成实像时,减小物距,增大像距,即减小透镜到投影片的距离,增大投影仪和屏幕间的距离,才能将 屏幕上较小的画面变大 .9. 【答案】 B 【解析】当凸透镜作为一个放大镜使用时,此时的物体

19、应该在一倍焦距以内,即物距小于焦距,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所成的像是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10. 【答案】 B 【解析】由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该人患的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 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凹透镜,使光线发散,成像位置后移.11. 【答案】 C【解析】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太阳光会聚在焦点处时,最小最亮. 当白纸由透镜逐渐远离时,形成的光斑先逐渐变小,白纸位于焦点处时最小最亮,经过焦点后,光斑又逐渐增大.12. 【答案】 A 【解析】由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该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 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

20、光线发散,成像位置后移.13. 【答案】 B 【解析】眼睛既能直接看到实像,也能够直接看到虚像;实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虚像不能够呈现在光屏上,故 A B、C说法正确,B说法不正确,所以选 B.14. 【答案】 A 【解析】根据提供的图示可知,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要使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 的实像,就要增大物距,同时减小像距,所以在凸透镜不动时,蜡烛远离凸透镜,同时光屏靠近 凸透镜15. 【答案】 D【解析】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符合题意;B.潜望镜即平面镜成像,成正立等大的虚像,不符合题意; C.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不符合题意;D.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符合题意 .16.

21、 【答案】 ABC【解析】A、实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故A正确.B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实像有放大的、缩小的、等大的.故B正确.C实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因此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故C正确.D虚像是正立的,不可以是倒立的,故D错误.17. 【答案】 AD 【解析】显微镜的物镜焦距短,载物台上的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位于目镜的焦点之内,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18. 【答案】 BCD【解析】A、为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实验环境应该比较暗,这样成的蜡烛的像更加清晰故A错误;B、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

22、,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可使实验中的实像基本能成在光屏中心,故B正确;C、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此时,如果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要想找到像,光屏应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故C正确;D由于成的实像是倒立的,所以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就应该越向上移动,故D正确.19. 【答案】 AC【解析】A.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甲图中成的是虚像;乙图中成的是实像,故A正确;B. 甲图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小于焦距;乙图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故B错误;C. 甲图成虚像,物距变小,像变小;乙图成实像,物距变大,像变小,故C正确

23、;D. 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放大镜;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故D错误.20. 【答案】 AD【解析】 (1)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一下位置,根据光路的可逆性,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符合题意;(2)由题意知,此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在一倍焦距 和二倍焦距之间,故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放大的像,则物距应符合:f v u v 2f,像距处于2f之外.故BC不符合题意;故 D符合题意;21. 【答案】短;长;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解析】显微镜的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所以放在载物台上的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

24、距和二倍 焦距之间,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位于目镜的焦点之内,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 的虚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22. 【答案】甲;凸;大于 【解析】从由远视眼的成因,即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 后方可知,甲图是远视眼成像情况,要想使像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提前会聚,应佩戴会聚透 镜,即凸透镜.25cm是正常人眼睛的明视距离,大于25cm时为远视眼,小于 25cm时为近视眼,因此远视眼的明视距离大于 25cm.23. 【答案】小于;缩小【解析】放大镜是利用了凸透镜在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的成像情况工作的看自己的手指纹时, 凸透镜

25、作为一个放大镜使用,因为焦距为 10 厘米,故应将凸透镜放在距手指小于 10cm 的位置; 用凸透镜去观察窗外远处的景物,此时的物体距凸透镜的距离要大于该透镜的2 倍焦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24. 【答案】凸;会聚【解析】根据图示可以看出,该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是凸透镜.25. 【答案】倒立;实【解析】由题意知,凸透镜的焦距 f=10cm贝U 2f=20cm;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5cm处,则物距u=25cm2f .所以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6. 【答案】(1) c; (2) a; ( 3) d、e; (4) a; (5)小;小;(6)物距减小,像距增大

26、,像增 大【解析】根据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外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1) 由图可知,c点在一倍焦距以外,物距最小,像最大.(2) a 点在一倍焦距以外,物距最大,像最小(3) e点在一倍焦距以内, U2f ;(3)前;(4)C;( 5)凹.【解析】( 1)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在图中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蜡烛应放在大于2倍焦距的位置,故 u2f;( 3)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物距增大,像距减小所以当蜡烛远离凸透镜时,烛焰的像将落在光 屏的前方;(4)像成在光屏的前方说明焦距较小,为了能得到清晰的像应换用焦距更大的凸透镜,故选C(

27、 5)已知在第( 3)小题的情况下,烛焰的像将落在光屏的前方;当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重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说明这只眼镜对光线有发散作 用,这只眼镜是凹透镜.28. 【答案】因为装有水的球形鱼缸相当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将太阳光会聚于窗帘某点 处,温度上升,窗帘被点燃【解析】透明球形鱼缸装水后,中间厚而边缘薄,类似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当 阳光透过球形鱼缸时,将会聚于窗帘上某点处,窗帘上的聚光点温度上升,窗帘被点燃29. 【答案】解:由图可知, AB3A AB OAB7srBOS0AB x BP BOA x v已知AB的高为hi,物距u,像

28、距v,则像高h2=答:像高h2为【解析】已知 AB的高为h,物距u,像距v,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求得像高h.30.【答案】【解析】连接 AA并延长与主光轴的交点就是凸透镜的光心位置,即凸透镜位置;过A点作主光轴的平行线,交凸透镜上的某点,过此点连接A并延长,交主光轴上的位置就是焦点F.31.【答案】(1)焦距;像距;(2)凹,0.25(3)D ; (4)做眼保健操,不在过强或过暗的光线下看书 等【解析】(1)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 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通过视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物体成一 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2) 近视眼的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为了使像正好成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 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因为眼镜的度数等于焦距的倒数乘100,所以焦距f=-;(3) 根据题干可知: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睛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所以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10cm到极远处;(4) 预防眼睛疲劳眼睛保健很关键,不要到过强或过暗的光线下看书,不要躺着、坐车看书,以及 做眼保健操等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