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分析毕业论文

上传人:be****l 文档编号:84811698 上传时间:2022-05-0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分析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分析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分析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分析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分析毕业论文(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商学院陇桥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设计)题目: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分析系 别:经济与贸易系专 业 (方 向):经济与贸易年 级、 班: 09级国贸(二)班 学 生 姓 名: 润阳 指 导 教 师: 褚军亮 2013 年 4 月 15 日声 明本人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的成果。因本毕业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后果完全由本人承担。本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归商学院陇桥学院所有。特此声明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润阳2013年5 月10日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分析摘要 服务业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服务贸易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是,服务

2、业在我国对外贸易的比重偏低,一直处于逆差状态。本文从我国服务业发展存在的影响因素入手,基于服务业发展水平、国服务业结构、国对服务贸易的有效需求与其相关和辅助产业发展和政府因素四个方面,测评了我国服务业的发展,通过对我国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探讨了我国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分析。关键词:服务业;服务贸易;比较优势(RCA) 19 / 19AbstractThe service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force in Chinas future economic development. Since the refor

3、m and opening up, Chinas trade in services has been rapid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low proportion of service trade in Chinas foreign trade has been in deficit in the state.In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ervice trade evaluation, based on the four a

4、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service sector, the structure of the domestic service industry, domestic trade in services and its related and supporting industries development and governmental factors, Chinas service tradedevelopment through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5、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ervice trade to explore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ervice trade, and on this basi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ervice trade measures analysis.Key wordsServices sector;Service trade;comparative advantage.目录一、我国服务业的发展现6(一)我国服务贸易总体发展水平相对滞后6

6、(二)与第一、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发展迅速7(三)服务贸易进出口长期处于逆差状态7(四)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8二、我国服务贸易业发展的局限因素9(一)服务业发展水平滞后10(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对服务业需求不平衡10(三)政府政策法规不完善限制服务业的发展11(四)服务业空间布局分布不合理12三、促进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对策13(一)提高国环境,促进服务业发展水平13(二)扩大国对服务贸易的有效需求14(三)政府加强法律法规建设16(四)协调服务业地区性不平衡16参考文献18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服务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当今,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已

7、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可见,现阶段大力发展服务业,有助于我国进一步参与国际分工。促进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我国服务业的发展现(一)我国服务贸易总体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我国服务贸易在过去二十年里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占世界的比重也在不断的上升。1982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仅为44亿美元,占全球服务贸易的0.6%.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特别是中国在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服务贸易也相应的得到了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3045亿美元,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0.6%,占世界服务贸易总额的4.2%,居

8、世界第五,进出口分别居世界第五位。2009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1289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3.8,居世界第五,而服务贸易进口总额1575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5.0%,居世界第四。2010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3624.2亿美元,居世界第四(前三位依次为美国、德国、英国)。2011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达4190.9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5.2%,居世界第四。服务进口2370亿美元,居世界第三(前二位依次为美国、德国)。我国服务贸易增长速度快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发展水平仍然落后。(二)与第一、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图1:2004-

9、2011年我国GDP三大产业的分布图从图1可以看出,进入21世纪,我国服务业发展迅速。2004年我国第三产业的产值为64561.3亿元,第一产业的产值为21412.7亿元,第二产业产值为73904.3亿元,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总量的40.4%;2007年我国第三产业产值为111351.9亿元,几乎是2004年第三产业产值的两倍,并且我国第三产业产值第一次上100000亿元。到了2011年,我国第三产业的总产值已达到204982.5亿元,相当于在2007年的基础上翻两翻,第三产业占我国GDP总值的43.4%,比2004年增加了三个百分点。第一产业的产值为47486.2亿元,第二产业的产值为220

10、412.8亿元,第三产业有明显的增长趋势。我国第三产业的产量迅速增长保持了我国服务业良好的发展态势。(三)服务贸易进出口长期处于逆差状态 1982-1991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额大于进口额。处于顺差状态。而从1992年至今,服务业出口额一直小于进口额(1994年除外),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见表1。2004-2007年服务贸易逆差有减缓的趋势,从2004年的97.0亿美元减少到2007年的79.0亿美元,这表明我国服务贸易出口能力有了一定的增强,但从2008年开始,我国服务贸易逆差出现增大的趋势,2011年达到高峰549.2亿美元。从我国贸易逆差的结构来看,逆差主要集中于运输服务、旅游、保

11、险服务与专有权利使用和特许费等服务类别。运输、保险、专有权利使用和特许费是我国服务贸易逆差产生的主要原因,并且规模逐渐增大;一直处于顺差的旅游业由于受世界经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开始处于逆差状态。其他商业服务、建筑服务、咨询、计算机服务和信息服务则实现较大数额顺差,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较大差距。表1:2004-2011年中国主要服务贸易项目进出口差额(单位:亿美元)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服务(总体) -97.0-93.9-88.3-79.0-118.1-294.0-221.0-549.2运输-124.8-130.2-133.5-119.5-11

12、9.1-230.0-290.2-346.6保险服务-57.4-66.5-82.8-97.6-113.6-97.1-140.4-187.5专有权使用费和特许费-42.6-51.6-64.3-78.5-97.5-106.4-122.9-132.3旅游65.975.496.374.546.9-40.2-91.1-130.1其他商业服务74.775.084.386.828.959.2184.7228.4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年份的数据。(四)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在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中,劳动密集度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的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很大,而以知识技术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所占比重很小,造成我国绝大部分服务

13、项目的国际竞争力不强,服务业整体水平较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总量以较快的速度发展,以当年价计算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23.9%上升到了2009年的43.4%,同期就业比重从12.2%增加到34.1%。2009年,运输、旅游、保险、金融、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电影与宣传这6个项目出现逆差,有6个项目顺差,1个项目处于平衡。值得一提的是,自1982年以来,年度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旅游项目首次出现了逆差,国际旅游收入减少3,旅游支出增长 21,逆差 40 亿美元。2009年呈现顺差的服务贸易项目有所减少。在13个服务贸易项目中,2009年,顺差主要为其他商业服务、咨询、建筑以与计算

14、机和信息服务项目。2008年有8项呈现顺差,其中旅游、电影音像和通讯服务两个顺差项目在2009年转为逆差。从服务贸易结构看,虽然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仍然以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为主,集中于旅游、运输、建筑等行业,但其在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中的占比逐年下降,而以高附加值为主导的新兴现代服务行业,如: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广告宣传等快速发展,所占比例逐步上升,增长潜力巨大。在过去的10年里,我国服务贸易形成了传统服务与现代服务全面发展的局面,贸易结构逐渐优化,这一趋势符合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方向。二、我国服务贸易业发展的局限因素(一)服务业发展水平滞后服务贸易进出口是国服务业发展的直接反映。改革开放以来,

15、在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的服务贸易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其中,服务贸易的产业基础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新产业、新部门不断涌现,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我国服务贸易向全世界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我国服务贸易虽然紫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也面临这很多的棘手问题。长期以来,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低于经济增长的平均水平,导致经济结构中服务产业占的比重明显偏低。从图2中可以看出,2003年到2011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虽然有所增加,但是增长速度十分缓慢,说明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与经济的发展水平不协调。表2:2003-2011年第三产业贡献率(单位:%)20032004

16、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国生产总值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第三产业38.140.043.345.246.345.043.639.343.7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年份的数据。(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对服务业需求不平衡从国地区结构来看,由于服务贸易的特殊性,我国服务贸易各地域发展极不平衡,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凭借自身的优越条件,在金融、技术和咨询等服务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服务贸易发展较好,而中、西部地区资源没有开发出来,配套设施不健全,服务贸易较为落后。同时,我国服务贸易市场过于狭窄,集中度较高。 据统计,我国服务贸易伙伴主要集中

17、于亚洲、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如:中国、欧盟 27 国、美国、日本、东盟等,这些地区约占我国服务贸易总额的 60%,而其他地域则相对较少,特别是拉丁美洲、非洲几乎为零,交易伙伴不能多元化。 在国培养复杂的需求群体对于刺激服务业发展提供很好的市场支撑。而当前我国的情况是城市化进程缓慢,服务消费水平低仍旧是服务业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一大制约因素。目前我国仍属于中下等收入国家行列,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并且城市化进程一直比较缓慢。城乡居民家庭受收入水平的限制,食品、衣物与其他生活必需品仍为主要开销,从而对服务业的需求有限;另一方面,由于过去人们普遍对服务业和服务消费认识上存在某些偏见,忽视其高附加值的

18、特点而把服务业作为非物质生产,工业发展一直是工业化过程的重点,而服务业对国家产业结构整体的支撑作用受到忽视,对服务业的发展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和保护,造成对服务业发展长期滞后,使服务业供给层面产生了很大缺陷,国一些服务业得不到发展。(三)政府政策法规不完善限制服务业的发展一国经济发展中,政府作为生产力要素的组织协调者,不应当过多干预经济。制定合理的制度是政府的主要职责,没有制度的保障,任何行业都不可能健康发展。但现阶段,我国在主导服务业制度创新方面的作用非常有限,不足以推动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近年来,虽然我国政府也已经注意到了服务立法的重要性,加快了服务贸易立法的步伐,先后颁布了海商法、商业银行

19、法、保险法等一批涉与服务贸易领域的重要法律法规,对构筑真正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际通行规则需要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管理规的服务贸易体制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立法尚未形成体系,不少领域还是空白;已颁布的一些法律法规,比较抽象,缺乏可操作性;立法层次低,缺乏统一性和透明度;一些规定和国际规则还存在差距。参与产业竞争的是企业,而非政府,而我国政府实际上在服务业的很多领域,间接参与了市场的竞争。如在金融、保险、电信等行业,进入限制、审批困难等不合理的行政干预依然存在,还没有引入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这不仅影响了这些行业部的竟争格局,还会导致效率低下。(四)服务业空间布局分

20、布不合理 服务业分布区域的差异性也是阻碍服务业全面健康发展的障碍,不仅表现在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上,甚至在发展较快的一些省市围,服务业发展也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其生产总值比例超过一半,达到56%;地区甚至达到74%;而省和省该比例只有33%左右。服务业地区发展差异性,势必会阻碍服务业发展平均水平的提高,从而加大城市间贫富差距,对服务业本身发展乃至整个经济增长都是一个严重的障碍。三、促进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对策 综上所述,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但整体实力仍然较弱,通过与世界上其他贸易强国美国等比较,中国基本处于竞争劣势地位。通过对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分析和

21、实证检验,我们发现,就发达国家而言,国经济发展水平、货物贸易出口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国服务业发展水平、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与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都是影响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就发展中国家情况,只有国经济发展水平、货物贸易发展水平、国服务业发展水平与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几个要素表现了显著的正向作用,但这种正向影响效应都弱于发达国家,而且人力资本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并没有表现出显著影响。可见,发展中国家还处于服务贸易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很多需要改善的问题,我们可以就此考虑中国的问题,当前我国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发展不平衡,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并且仍以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为主。在现阶段中国服务贸易提升

22、过程中还有很多因素尚未充分发挥作用,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一) 提高国环境,促进服务业发展水平 改善国的基础环境可以为服务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一般而言,可以从硬件设施和软件基础两个方面改善服务业发展所需的基础条件。 从硬件设施方面来说,交通、通讯、网络体系都是服务业发展的必要基础设施,应该引导社会资源更多、更有效地投向这类基础设施以支持服务业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广大农村地区和中西部落后地区基础设施的覆盖面急需扩大,只有全国围完善的基础设施的支持才能真正促进服务业的腾飞。从软件基础方面来说,加大对人才培养和创新工作的支持。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处于相对劣势地位,特别是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

23、型行业更是发展缓慢。在此背景下,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成为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关键之举。首先要加快培养和引进服务业所需的各类人才,注重高等人力资本的培养。服务业较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不仅可以提高本国服务业自主创新能力,而且也有利于对国外技术外溢的吸收和模仿。与此同时,加快服务创新,促进服务类型的专业化、服务品种的多样化,不断提高服务业技术水平,拉近与发达国家服务领域的距离。在这一过程中,健全和落实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也是非常重要的。现代服务贸易的知识化、技术化趋势日益明显,新兴服务贸易的竞争更多地依赖于知识、技术的竞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促进服务业创新工作和更好地吸引外來技术是极为必要的。(二)

24、扩大国对服务贸易的有效需求 在国培养复杂的需求群体对于刺激服务业发展提供很好的市场支撑。而当前我国的情况是城市化进程缓慢,服务消费水平低仍旧是服务业吸引国际直接投资的一大制约因素。目前我国仍属于中下等收入国家行列,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并且城市化进程一直比较缓慢。城乡居民家庭受收入水平的限制,食品、衣物与其他生活必需品仍为主要开销,从而对服务业的需求有限;另一方面,由于过去人们普遍对服务业和服务消费认识上存在某些偏见,忽视其高附加值的特点而把服务业作为非物质生产,工业发展一直是工业化过程的重点,而服务业对国家产业结构整体的支撑作用受到忽视,对服务业的发展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和保护,造成对呢务业发展长

25、期滞后,使服务业供给层面产生了很大缺陷,国一些服务业得不到发展。扩大国服务消费,培养居民服务业消费能力,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这是提高居民生活支出中服务性消费的能力的根本举措,只有当人民在满足日常的生活必需品的需要后仍有剩余消费能力时,消费能力才会转向服务业,以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二是对那些可以真正提高民众生活品质的、发展前景好、增长潜力强的服务业要大力支持,如在居民特别是城镇居民生活升级进程中快速推进消费类电子与通讯设备、保险、教育融资等产业的发展;三是引导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作为服务消费的集中地,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另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为服务行业发展所需的

26、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便利,比如通讯、电信等网络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过程中可以得到更好的完善和利用。 在服务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当做的是弥补企业无法控制和市场无法自发调节的缺陷,即降低外部成本,如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畅通的资本渠道、加强对市场的监管等在贸易自由化过程中,政府的积极参与和推动是不可或缺的。同样,政府的政策选择对国服务业以与服务贸易的发展至关重要。(三)政府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具体而言,目前我国应借鉴美国的服务贸易立法经验与做法,一方面,加速国务院各部门和各地方的法律进程,保证所有对外开放的部门都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另一方面,加强国务院立法,对于与各部门都有关联的共同问题,制定成条例适

27、用于各部门,或把在一定围试点成果的做法通过制定条例的形式向全国推广。在上述立法工作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我国最高立法机关就可考虑制定一部统一的服务贸易基本法。到那时,我国才有可能建立一个较完备的国际服务贸易法律体系。 此外,我国政府也应吸取美国的成功经验,积极组织、参与服务贸易双边和多边的谈判,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尽可能争取有力的国际环境。我国是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起草者和创始方,已与其他各缔约定就服务贸易减让进行了谈判,而且在服务贸易的政策立法上,也充分考虑了总协定的原则和要求。现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继续在互惠原则基础上进行服务贸易谈判,就越发显得重要,通过谈

28、判,可以创造机会使我国经济更好地融入到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中去,给我过的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四)协调服务业地区性不平衡针对当前我国服务业地区性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应适当稳歩地调整各地区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尽快促进服务业各地区协调发展。充分挖掘地区性资源优势,使得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地区的潜力行业的发展能够获得适当的政策性优惠,从而刺激产业发展。特别是发展落后的地区,很多潜在的资源没有被发现或者没能引起重视,比如中西部地区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是非常有价值的旅游资源具有发展旅游服务贸易的巨大潜力。可以从这些领域对该地区给予支持和引导。但由于该地区发展落后,交通条件等旅游业发展所需的配套

29、设施非常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该地区潜在行业的发展,所以要充分发展落后地区的服务行业,必须从根本上制定促进该地区全面发展的政策措施。同时充分发挥服务业发 达地区的带动作用,在资金和技术上给予落后地区支持。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在人才吸引和技术开发方面都存在很大劣势,这严重阻碍该地区的服务行业的发展。所以国家可以出台剌激发达地区服务企业向西部地区开拓市场与建立相应分支机构的政策措施,当地制定相应的福利奖励措施吸引人才向西部地区流动。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的提高会西部地区服务行业的发展注入关键的活力。参考文献1 陆 燕: 加入WTO十年来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趋势 J. 国际贸易,2011(9):3

30、5-412 胡景言: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开启引领经济复新动力 N, 国际商报 2010年第7版3 莹颖:服务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影响 D, 20094 季成: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与其影响因素与提升对策分析基于跨国数据的比较分析 D,20125 宫晶晶: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 D,20106 怀政: 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与国家竞争优势战略 J,国际贸易问题 2003年第2期, 52-57。7 蔡茂森、谭荣: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J, 国际贸易问题 2005年第2期,38-42。8 晓钟、小蒂:我国对外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J,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7期, 17-23

31、。9 郭瑞燕: 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对策分析 D 200910 殷凤 宪: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测度 C 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 200911 向前, 福金: 我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 N,工商大学学报,2010年 第25卷 第6期12 何亚东: 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与发展战略研究 N,WTO与中国 2010年 第17卷 第3期13 琳 丽娟: 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与发展对策 J, 中国商界 2010年 第11期14 何莎: 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年 第400期15 夏正荣: 提升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J,国际商务研究 2007第6期 16 万红先:入世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变动分析 J, 国际贸易问题 2005 年 第5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