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探讨

上传人:妈**** 文档编号:84800703 上传时间:2022-05-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4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探讨(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探讨摘要:在服装行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培养高质量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成为服装专业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按照“需求导向、高端定位、专业特色、国际视角”的办学标准,加强产教融合,以“三化融合、三大建设”为举措,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培养满足服装产业智能制造及个性定制需求的人才。关键词:产教融合;产业转型;服装设计与工程;人才培养在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人工智能技术逐渐融合到传统制造产业中,数字化和智能化成为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这对服装行业的生产模式和产业形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我国是全球纺织服装生产和出口

2、大国,但离纺织服装强国还有一定距离。目前,由于国内人工、土地和生产等成本的快速上涨,同时消费者对服装的需求正在向个性化、多样化和品类化转变,服装流行周期不断缩短,传统服装制造业已经不能再依靠劳动密集型生产优势,而需借助数字化、智能化设备和人才进行转型升级。为了适应服装企业的需求和转变,服装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应作出相应的改变,以培养满足服装行业智能制造和个性化需求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一、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国内外服装产业发展现状面对数字时代的到来以及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挑战,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关国家战略。包括数字经济战略,如澳大利亚(年)、捷克(年)、英国(年);信息和通信技术

3、发展战略,如美国(年)、挪威(年)、日本(年);数字议程,如欧洲(年)、葡萄牙(年);数字化战略,如加拿大(年)、英国(年);等等。同时把振兴制造业作为重大国策,如德国“工业”、美国“重振制造业”计划、英国“现代工业战略”,以及我国的“中国制造”。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以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和基础能力为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朝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发展。在服装产品设计、营销和品质等方面,发达国家一直非常重视提高服装的附加值要素,在服装流行趋势、先进材料、品牌管理、智能制造、跨文化营销和优质人才培养方面都处于优势地位并拥有良好的口碑。目前发达国家消费

4、者对服装定制的需求急剧上升,部分在线平台提供定制服装的价格远低于线下商店的价格,服装电子商务领域正在扩大。美国很多高端服装定制品牌,如、和都纷纷进军服装电子商务领域,很好地实现了在线平台与线下实体店相互融合,以降低流通成本,提高企业利润率。我国服装产业在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产业结构优化的情况下,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使得我国传统服装产业走上转型升级的道路。如何优化企业生产模式,逐步走向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是服装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缝制设备更新换代,中国创造具备的知识产权,逐步替代进口设备成为趋势。在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利用高科技生产设备,优化用工总量,改善生产流程

5、,是提高生产效率和提升产品质量的关键,也是实现智能工厂的核心,将有助于提升我国服装行业的国际地位。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必要性服装产业的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离不开服装领域高质量人才的支撑,人才培养一直是各国关注的重点,大力培养服装专业人才,以保障产业对各类中高端人才的需求。如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伦敦时装学院、圣马丁艺术学院,美国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意大利科菲亚国际时装学院、马兰欧尼设计学院,日本东京文化服装学院,法国高级时装学院、巴黎时装业公会学校等,这些世界知名的服装院校为产业输送了大量设计、运营、管理等方面的人才。服装专业具有艺术性、技术性和应用性非常强的特点,一方面为服装企业提供大量高素质人

6、才,另一方面引领着服装制造业的变革。面对当前专业人才的急迫需求,高校服装专业人才培养应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培养方案,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服装高等教育要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紧紧把握服装业的发展趋势。服装智能制造个性化定制模式对高校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应用型高校服装专业面临的崭新课题。二、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建设改革思路我校(浙江理工大学)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紧扣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需求,服务浙江省八大万亿产业之一的时尚产业,围绕服装个性化设计、工业化定制技术和功能服装方向,在育人机制、课程改革、师资队伍、产教联盟、教学实训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持续改进。完善人才培养定位和机

7、制改革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纺织服装行业发展需求,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潜力,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及知识,能够在服装及相关领域从事产品设计与研发、结构与工艺、测试与评价、运营与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我校紧密围绕国家和行业发展需求,不断调整与优化人才培养机制,积极组织行业专家、教育专家、毕业生代表和专业教师对本专业的毕业要求进行修订,确定专业毕业要求覆盖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和纺织类专业工程认证补充标准的要求。专业毕业要求在毕业生整体达成能力上提出了掌握与运用知识能力、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通用能力及素养四个方面的明确要求

8、,紧扣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的项毕业要求。同时,专业毕业要求所规定的学生知识、能力、素养高于认证标准的要求,以培养学生工程技术能力以及解决服装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为主要目标,完全能够覆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以及纺织类专业工程认证补充标准的要求。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资源遵循(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依据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毕业要求,建立既适应行业需求又适度前瞻的课程体系,明确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支撑毕业要求的达成;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中心,扩大网络平台课程的辐射面和覆盖度,增设数字经济、智能制造、时尚传播和信息领域的定制课程;加强跨校合作、校企合作,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等环节开展学科交叉

9、式能力培养;设立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根据学生学习状况、学习能力的评价结果,提出改进意见,满足面向产出的课程目标达成需求。在对原有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修订的基础上,组织任课教师和专家、学者共同制定新增课程的教学大纲,为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提供规范的指导性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专业新课程设置完整,涵盖服装材料、服装设计、服装生产和服装商品企划等整个产业链中各个关键环节,立足服装产业特色。共建“双师型”和跨界型师资队伍与浙江省时尚产业产教融合联盟深度合作,通过兼职、互聘等方式与企业、行业协会共同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同时制定青年教师企业工程化背景锻炼制度;通过引入材料、

10、信息、自动化等专业背景的师资,以及跨专业公共平台课程的建设,构建具备个性化设计、定制以及智能制造等新领域技能的跨界师资队伍;打造培养基地,通过课程建设、教材编写、教改项目研究等方式,加强应用型“双师”队伍建设。本专业进一步完善专业师资队伍,着力团队建设,营造合作、创新的氛围,形成基于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学团队和不同研究领域的科研团队。以科研促教学,建立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机制,加强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合作,积极开展系列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充分利用时尚产教联盟优势资源围绕服装产业高端人才培养需求,紧密对接培养链、产业链、创新链,增强以服装技术为核心的艺工结合的专业特色,完善“四位一体”时尚产教协同育人

11、体制,培养高素质创新、创意、创业卓越人才。与国内龙头企业共建时尚共享智慧工厂实践教学基地,共同实施数字化、信息化和大数据时尚产学研协同项目,完善本科阶段的企业参观实习项目介入系统实训机制。与国外科技创新团队、企业、科研院所等深度合作,建立学生海外实习、教师锻炼基地。鉴于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加强专业教师与企业的技术合作和交流,了解现代服装产业发展的动态和趋势,确保专业教师的知识不断更新,使得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产业实际。每位教师除了坚持教学外,还要花大量时间开展项目研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生产一线保持密切联系,探索产学研结合的良性机制,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打造国内一流的科教平

12、台在我校服装学院多个国家级及省部级科教平台基础上,继续扩大服装个性化设计、工业化定制、智能制造、功能服装、时尚文化传播等教学实训平台,打造国内服装信息化教学示范性平台,以浙江省时尚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和服装产业研究院建设为载体,联合企业建设时尚教育产业研发机构、培训基地和教育合作平台。同时,加强与本校或兄弟院校其他专业的研究合作,跨学科强强联合,争取不同级别的科研项目,使教学队伍与科研队伍相互协同,真正落实以科研促教学,实现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三、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按照“需求导向、高端定位、专业特色、国际视角”的办学标准,采取“三化融合、三大建设”举措(见

13、图),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深化产教融合,建设服装智能制造实践教学平台我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经过长期的建设,逐步建立起具有服装专业特色,呈现系统性、多层次、模块化、立体化的实验教学体系,主要分为认知实践、工程技术、产品设计、创新创业四大模块。在内容设计上,融入了多年来学科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的成果,比如增加个性化定制、商品企划、生产管理等子模块。整合新设备和新系统,改革实践教学模式,与国内知名服装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开设面向真实环境的实践教学系列课程(见图),联合成立教学及科研实验实训基地。以强化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建设实验室预约信息管理系

14、统,实行实验室全开放。优化培养方案,建设系列课程改革和教学制度管理平台基于应用性强、与产业关联紧密的特点,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理念为指导,与企业导师一起成立教学改革专家委员会,建立校内校外持续改进体系、校友返校座谈等制度,明确专业培养定位和目标(图)。以“成衣工艺学”等精品课程为龙头,形成以服装结构、服装材料、服装生产为中心的三大核心课程群,并建立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由教学院长、系主任、任课教师负责的分流分层教学过程质量保障体系。强化科研训练,建设时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平台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以

15、服装行业前沿科技为抓手,组建导师团队,对学生实施系统的科研指导,制定各种奖励政策,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建立教师定期赴企业调研与锻炼、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时装技术学院培训的制度,拓宽教师国际视野。通过合作办学的方式扩大教师互访的深度和广度,吸收国内外优良的办学经验,引进更多国外的新兴专业课程。课程内容注重学科交叉,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应用型和研究型相结合。四、结语在服装行业智能制造、个性化定制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深度融合前沿科技与行业技术,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高效配置教学资源,同步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

16、设,培养满足服装产业智能制造及个性定制需要的人才,为服装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持续的技术、人才和智力支持。参考文献:张娜新工科背景下的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计算机时代,():陈卓然,华振兴新工科背景下独立学院产教融合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徐平华,邹奉元,杜磊服装大规模个性化定制需求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探析纺织服装教育,():朱小行,吕昉,张敏,等国家级服装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创新思路实验技术与管理,():刘素琼,黄向群产教融合背景下服装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实践黑龙江纺织,():程朋朋,陈道玲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服装专业教学改革探索纺织服装教育,():陈莉芳浅析我国服装制版行业现状及人才培养研究戏剧之家,():曾建华与地方行业企业深度融合的高职特色专业共建模式的实践纺织服装教育,():作者:顾冰菲 徐平华 杜磊 刘正 单位:浙江理工大学第 9 页 共 9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