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与机械排烟系统核心知识点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84781432 上传时间:2022-05-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与机械排烟系统核心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与机械排烟系统核心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与机械排烟系统核心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与机械排烟系统核心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与机械排烟系统核心知识点(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与机械排烟系统一、系统组成1、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包括加压送风机、加压送风管道、加压送风口等。当 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而前室不送风时,楼梯间与前室的隔墙上还可能设有余压 阀。2、机械排烟设施机械排烟设施包括排烟风机、排烟管道、排烟防火阀、排烟口、挡烟垂壁等。二、工作原理1、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工作原理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是通过送风机所产生的气体流动和压力差,对需要保证安全 的区域(如疏散楼梯间及其前室、避难走道、避难层等)进行送风加压,使其 保持一定正压,以防止烟气侵入的防烟方式。2、机械排烟系统的工作原理当采用机械排烟系统时,通常由火场人员手动控制或由感烟探测

2、器将火灾信号 传递给防排烟控制器,开启活动的挡烟垂壁将烟气控制在发生火灾的防烟分区 内,并打开排烟口以及和排烟口联动的排烟防火阀,同时关闭空调系统和送风 管道内的防火调节阀,防止烟气从空调和通风系统蔓延到其他非着火房间,最 后由设置在屋顶的排烟机将烟气通过排烟管道排至室外。三、适用范围1、机械加压送风系统100 m 的1)建筑高度小于等于 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小于等于住宅建筑,不能满足自然通风要求时2)建筑高度大于 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 100m的住宅建筑3)人防工程应设机械加压送风的部位: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或合用前室; 避难走道的前室。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

3、设置部位:组合关系防烟部位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的楼梯间与其前室楼梯间米用自然通风的前室或合用前室与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楼梯间楼梯间米用自然通风的楼梯间与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或 合用前室前室或合用前室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的楼梯间与合用前室楼梯间、合用前室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的消防电梯前室前室总结:哪里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在哪里设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当楼梯间与其前室都不其备自然通风条件时,只需在楼 梯间设机械加压送风系统2、机械排烟系统1)建筑内应设排烟设施,但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房间、走道及中庭等,均 应采用机械排烟方式。2)高层建筑主要受自然条件(如室外风速、风压、风向等)的影响较大,一 般采用机

4、械排烟方式较多。3)人防工程以下位置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建筑面积大于50 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和大厅。?丙、丁类生产车间。? 总长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电影放映间和舞台等。4)除敞开式汽车库、建筑面积小于1000 m的地下一层汽车库和修车库外,汽车库和修车库应设置排烟系统(可选机械排烟系统)。四、系统的选择1、机械加压送风系统1)(裙房高度以上部分进行自然通风)+(裙房等高范围不能自然通风)-不能自然通风的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前室应设局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2)(半)地下室楼梯间、地上部分楼梯间均需设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时-宜分别 独立设一若必须合用-应分别计算地上、地下风

5、量,再相加。3)封闭避难层应设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4)高度大于100m的建筑,其送风系统应竖向分段设汁,每段高度!00m超过32层的建筑,其送风系统应竖向分段设计,毎段高度32层5)住宅的剪刀楼梯间可合用一个机械加压送风风道和送风机,送风口应分别设置,送风量应按两个楼梯间风量计算。2、机械排烟系统1)排烟系统与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立分开设置。当合用时,应能在15s内自动关闭与排烟无关的通风、空调系统2)走道的机械排烟系统宜竖向设置,房间的机械排烟系统宜按防烟分区设置3)排烟风机全压按排烟系统最不利环管道进行计算,其排烟量应增加漏风系 数4) 人防工程机械排烟系统宜单独设置或与排风系统合并设置

6、。当合并设置时, 必须采取在火灾发生时能将排风系统自动转换为排烟系统的措施5)车库机械排烟系统可与人防、卫生等排气、通风系统合用6) 机械排烟系统横向应按每个防火分区设置。建筑高度超过50m的公共建筑 和建筑高度超过100 m的住宅排烟系统应竖向分段独立设置,且每段高度,公共 建筑不宜超过50m,住宅不宜超过 100m。五、组件的设置要求1、机械加压送风系统1) 取风口与排烟风机排烟口应分开设置:竖向(垂直)布置时,送风机进风口应设在排烟机出风口下方 鸟.00m;水平布置时,两者边缘距离羽0m2) 送风机房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1.50h的楼板+甲级防火门与 其它部位隔开3) 除

7、直灌式送风方式外,楼梯间宜每隔2?3层设1个(楼梯间上下串通 );前室、合用前室应每层设1个,并应设手动开启装置。(前室、合用前室每层是单独的)4)余压值大小: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封闭避难层(间)与走道-压差25?30Pa;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与走道-压差40?50Pa2、机械排烟系统?1)走道的最小清晰高度不应小于其净高的1/2 ,其他区域最小清晰高度应按以下公式计算:Hq=1.6+0.1H?H- 排烟空间的建筑净高度( m)2)当排烟风机担负多个防烟分区时,机械排烟系统的设计风量应按最大一个防烟分区的排烟量、风管(风道)的漏风量及其他未开启排烟阀或排烟口的漏 风量之和计算3)

8、当烟羽流的质量流量大于150kg/s或储烟仓的烟层温度与周围空气温差小于15 C时,应重新调整排烟措施4)排烟风机应能满足 280 C连续工作30min的要求5) 排烟风机入口处应设280 C能自动关闭的排烟防火阀,该阀应与排烟风机 连锁,阀关闭风机停转6)排烟口应设在储烟仓内。每个防烟分区应分别设置排烟口,排烟口应尽量设置在防烟分区的中心部位,距本防烟分区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和手报的要求一样);排烟口的设置宜使烟流方向与人员疏散方向相反,与安全 出口边缘之间水平距离 羽.50m六、联动控制1、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自动控制报警信号 防烟分区内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 防烟分区内一只火灾探测

9、器与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防烟系统的联动控制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自动报应由加压送风口所在防火分区内的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或警系统只火灾探测器与 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作为送设计规风口开启和加压送风机启动的联动触发信号,并应由消防联动范第控制器联动控制相关层前室等需要加压送风场所的加压送风口4.5.1开启和加压送风机启动。条应由同一防烟分区内位于电动挡烟垂壁附近的两只独立的感 烟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作为电动挡烟垂壁降落的联动触发 信号,并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电动挡烟垂壁的降落。动作常闭式加压送风口顺序 火灾信号传递到消防控制室T消防控制室确定火灾发生T消防控制室远程打开着火区常

10、闭加压送风口T常闭加压送风口 向消防控制室反馈开启信号T消防控制室远程打开相应加压送 风机T加压送风机向消防控制室反馈开启信号手动就地打开T常闭加压送风口向消防控制室反馈开启信号T消防控制室确定火灾发生T消防控制室远程打开相应加压 送风机T加压送风机向消防控制室反馈开启信号常开式加压送风口火灾信号传递到消防控制室T消防控制室确定火灾发生T消防 控制室远程打开相应加压送风机T加压送风机向消防控制室反馈风机开启信号联动要求当火灾确认后,火灾自动报瞀系统应能在15s内联动开启常闭加压送风口和加压送风机。系统中任一常闭加压送风口开启时,相应加压风机应能联动启动。火警撤销由消防控制中心通过联动模块关闭加

11、压送风机,送风口通常由手动复位手动控制火灾防烟系统、排烟系统的手动控制方式,应能在消防控制室内的自动报消防联动控制器上手动控制送风口、电动挡烟垂壁、排烟口、警系统排烟窗、排烟阀的开启或关闭及防烟风机、排烟风机等设备的设计规启动或停止,防烟、排烟风机的启动、停止按钮应米用专用线范GB5路直接连接至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联动控制器的手动控0116-制盘,并应直接手动控制防烟、排烟风机的启动和停止2 0 17?第 4.5.3条开启系统开启着火区区域的排烟系统、补风系统及相应疏散区域的加压送风系统2、机械排烟系统自动控制报警信号 防分火区内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 防火分区内一只火灾探测器与一只手动火灾

12、报警按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第4.5.2条排烟系统的联动控制方式应符合卜列规定:应由同一防烟分区内的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的报 警信号,作为排烟口、排烟窗或排烟阀开启的联动 触发信号,并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排烟口、 排烟窗或排烟阀的开启,同时停止该防烟分区的空 气调节系统动作顺序火灾信号传递到消防控制室t消防控制室确定火灾 发生-消防控制室远程打开排烟口(排烟窗、排烟 防火阀,或手动就地打开)t排烟口 (排烟窗、排烟 防火阀)向消防控制室反馈开启信号t消防控制室远程打开相应排烟风机、相应补风机T排烟风机、补风机向消防控制室反馈开启信号当进入管道的烟气温度达到 280 C时,排烟防火阀应

13、 熔断关闭并向消防控制室反馈开启信号-消防控制 室远程关闭相应排烟风机、相应补风机-排烟风机、补风机向消防控制室反馈开启信号联动要求当火灾确认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在15s内联动开启同一排烟区域的全部排烟阀(口)、排烟风机 和补风设施,并应在 15s内自动关闭与排烟无关的 通风、空调系统担负2个及以上防烟分区的排烟系统,应仅打开着 火防烟分区的排烟阀(口),其他防烟分区的排烟阀(口)应呈关闭状态系统中任一排烟阀(口)开启时,相应排烟风机、补风机应能联动启动。火警撤销由消防控制中心通过火警联动模块停排烟风机、补风机,关闭排烟阀(口)手动控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 范GB50116-2017?第

14、4.5.3条防烟系统、排烟系统的手动控制方式,应能在消防 控制室内的消防联动控制器上手动控制送风口、电 动挡烟垂壁、排烟口、排烟窗、排烟阀的开启或关 闭及防烟风机、排烟风机等设备的启动或停止,防 烟、排烟风机的启动、停止按钮应采用专用线路直接连接至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联动控制器的手动控制盘,并应直接手动控制防烟、排烟风机的启动和停止开启系统开启着火区区域的排烟系统、补风系统及相应疏散区域的加压送风系统建筑内部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可降低的情况民用局部放宽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放宽单、多层建筑内面积小于100川的房间, 当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窗 与其他部位分隔时,整

15、体可降 低一级装有自 动灭火 系统 时,除 顶棚 夕卜,其 他部位 可降低 一级;同时装有火灾自动报警 装置和自动灭火系统 时,所有部位可降低 级高层裙房内面积小于500川的房间, 当设有自动灭火系统,并且采 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窗与其 他部位分隔时,顶棚、墙面、 地面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设有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和自动灭 火系统时,除顶棚外,其内部装 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可降低一 级。可降低一级地下单独建造的地下民用建筑的地上部分,其门厅、休息室、办公室 等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可降低一级。厂房除本规范第4章规定的场所和部位外单层、多层丙、丁、戊类厂房内同时设有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灭 火系统时,除顶棚外,其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可降低一级。补充:规范第四章规定的是特殊场所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如地上、地下建筑内的疏散走道和安全门厅;建筑内消防水泵房等设备用房;建筑内厨房等例外情况524电视塔等特殊高层建筑的内部装修,装饰织物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材料,其他均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6.0.3 ?当厂房的地面为架空地板时,其地面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6.0.4 ?附设在工业建筑内的办公、研发、餐厅等辅助用房,当采用现行国家标 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规定的防火分隔和疏散设施时,其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可按民用建筑的规定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