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安全系统防护题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84673043 上传时间:2022-05-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生物医学安全系统防护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生物医学安全系统防护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生物医学安全系统防护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生物医学安全系统防护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医学安全系统防护题(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word减少气溶胶产生的实验操作包括接种环必须密闭含菌标本片在固定前必须完全枯燥可以用注射器移液使用塑料螺口试管禁止往感染性液体中吹气如下微生物中,属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是结核分枝杆菌炭疽杆菌艾滋病毒甲型肝炎病毒朊粒在BSL-2实验室工作,应遵循的规定包括岗前体检发生与操作病原有关的感染症状应与时报告和监测保存缺勤记录在实验室内禁止饮食定期培训实验室常见危险和实验室相关感染原因包括:气溶胶吸入皮肤刺伤、割伤动物抓伤口吸移液器基因工程包括利用载体的重组DNA技术利用理化方法将异源DNA直接导入有机体的技术细胞融合技术传统杂交技术诱变技术 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限值应包括天然本底照射包括医疗照射不包

2、括A+B包括环境污染照射 生物安全柜根据其正面气流速度、送风、排风方式分为:I级I、II级I、II、III级I、II、III、IV级 市新安装的医用X射线机应由 协助医疗单位验收检测合格后方可办理放射工作卫生许可证,投入临床使用。环保局取得资质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技术监视局卫生局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 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1/22/33/44/5大量易燃物溢出的正确处理程序除外熄灭所有明火通知安全负责人疏散现场人员关闭电源和气源防止泄漏,关闭窗户辐射剂量当量国际制单位SI是戈瑞以符号Gy表示 Sv。对 错当前世界上存在的生物危害主要包括新出现

3、的病原微生物来自动物的病原微生物耐药病原微生物生物武器基因污染防锐器刺、割伤的规X操作包括用过的注射器应重新带帽禁止用手将针头取下禁止用手清理破碎的玻璃器具注射器用后应直接放入消毒液中浸泡动物接种无需固定离心时发生离心管破裂后产生的危险包括产生气溶胶锐器刺伤皮肤接触感染吸入感染食入感染用过的注射器为防止刺伤,应重新戴上护套。对 错如下病原微生物中,危害程度属于第二类,需在BSL-3级实验室操作的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金葡菌志贺菌霍乱弧菌非流行株结核杆菌吸收剂量的国际制单位是C/kgrad 吸收剂量的专用单位remJ/kg GyPb是防护医用诊断X射线最常用的材料,这是因为它具有 的特性。无毒无害密

4、度大价格廉价单位质量厚度吸收低能X射线能力强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应当有 以上的工作人员共同进展。1名2名3名4名 HEPA滤器可过滤的微粒直径是m m mm 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限值应包括天然本底照射包括医疗照射不包括A+B包括环境污染照射 损伤性废弃物的正确处理是一次性注射器用后应直接放入防穿透容器中非一次性注射器应先浸泡消毒可将无感染性的注射器丢弃在普通垃圾箱中可将注射器丢弃在塑料袋中 外照射防护的根本原如此是放射实践正当化,放射防护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制减少照射时间,加大与源的距离,采用适当屏蔽措施包括A+B上述都不对辐射所致的随机效应包括 等白内障和寿命缩短放射烧伤和遗传效应

5、致癌效应和遗传效应放射病和皮肤癌感染性锐器刺伤或动物抓、咬伤正确处理的方法是立即停止工作,伤口挤血、消毒工作完毕后再消毒、包扎伤口直接用流水清洗伤口伤口很轻微可不做处理立即注射疫苗 不符合化学品安全操作的描述是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工作服必要时应戴防护眼镜或防溅面罩因无感染性,实验室内可吸烟或饮食操作危险化学品应在通风厨内少量有机溶剂废弃物可用水稀释后排入下水道可用于皮肤黏膜污染消毒的消毒剂除外2碘酒75酒精0.1新洁尔灭10石炭酸3双氧水 当前世界上存在的生物危害主要包括新出现的病原微生物来自动物的病原微生物耐药病原微生物生物武器基因污染使用人类病原微生物的重组体应遵循的规定是应在BSL-2与以上

6、实验室进展禁止两个病原体之间进展完整基因组的重组制作复制型重组病毒应事先进展危险度评估制作高致病性病原体重组体应经国家有关部门论证可以用脊髓灰质炎病毒、麻疹病毒的野毒株作为外源基因的载体 可重度产生气溶胶的实验操作是玻片凝集倾倒菌液烧灼接种环细菌接种超声粉碎 放射工作人员应经常检查 以便与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白细胞总数细胞总数染色体血色素什么射线内照射危险度最大射线射线射线X射线 放射防护的目的是防止 的发生,限制随机效应的发生率,使之达到认为可以承受的水平。确定性效应放射病恶性肿瘤躯体效应依照卫生部2006年公布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程度分类包括第一类第二类第三

7、类第四类第一、二类病人防护中所提到的特殊人群是老年人儿童和孕妇育龄妇女包括B+C放射工作人员连续五年平均每年有效计量是10mSv20mSv50mSv100mSv 气溶胶的微粒直径X围是110m 0.110m 0.01100m 0.3100m 0.001100m实验室应当建立实验档案,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档案保存期不得少于 年。10203040 生物安全实验室中的移液操作规X包括移液管应有棉塞严禁口吸可反复吹吸混匀感染性物质移液管用后先清洗再消毒工作台面应放置一块浸有消毒液的纸或布对病原微生物进展危害度评估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致病性传播方式宿主X围当地所具备的有效防护和治疗措

8、施操作者的免疫状况 为防化学品危害,化学实验室配备的溢出物清理器具中应包括桶铲子沙子灭火器个人防护装备 正确的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规定是工作台面应每天消毒发生溢出应随时消毒实验台上可摆放水杯在生物安全柜中可进展纸质记录用过的工作服和其他衣物可挂在同一柜子里 基因工程的危险性在于制造生物武器增加微生物的致病性增加微生物的抗药性减少生物的多样性打破环境的生态平衡 以下哪些物质应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处理?病人血液病原体培养物实验动物尸体废弃疫苗 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是指:第一类病原微生物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第三类病原微生物第四类病原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程度分类主要应考虑因素是:微生物的致病性微生物的传播方

9、式和宿主X围当地所具备的有效防护措施当地所具备的有效治疗措施 放射防护的目的是防止 的发生,限制随机效应的发生率,使之达到认为可以承受的水平。确定性效应放射病恶性肿瘤躯体效应使用人类病原微生物的重组体应遵循的规定是应在BSL-2与以上实验室进展禁止两个病原体之间进展完整基因组的重组制作复制型重组病毒应事先进展危险度评估制作高致病性病原体重组体应经国家有关部门论证可以用脊髓灰质炎病毒、麻疹病毒的野毒株作为外源基因的载体如下化学物质中,属于易燃、易爆危险品的是过氧化氢丙酮乙醚乙醛甲醇离心时发生离心管破裂后产生的危险包括产生气溶胶锐器刺伤皮肤接触感染吸入感染食入感染以下属于感染性废物的是:病人血液病

10、原体培养物实验动物尸体废弃疫苗别离未知血清的规X操作包括严禁口吸可以直接倾倒操作者应戴手套带血凝块的试管不必按感染性垃圾处理操作人员需经过培训危害程度属于第三类的病原微生物包括: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金葡菌志贺菌立克次体防锐器刺、割伤的规X操作包括用过的注射器应重新带帽禁止用手将针头取下禁止用手清理破碎的玻璃器具注射器用后应直接放入消毒液中浸泡动物接种无需固定当前世界上存在的生物危害主要包括新出现的病原微生物来自动物的病原微生物耐药病原微生物生物武器基因污染危害程度属于第三类的病原微生物包括: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金葡菌志贺菌立克次用消毒剂覆盖溢出的感染性物质的作用时间是10分钟15分钟20分钟25分钟3

11、0分钟辐射剂量当量国际制单位SI是戈瑞以符号Gy表示。对 错大量易燃物溢出的正确处理程序除外熄灭所有明火通知安全负责人疏散现场人员关闭电源和气源防止泄漏,关闭窗户由于采用了隔室操作,X线工作人员的受照射剂量明显降低,无需再进展个人剂量检测。对 错如下病原微生物中,危害程度属于第二类,需在BSL-3级实验室操作的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金葡菌志贺菌霍乱弧菌非流行株结核杆菌电离辐射胚胎效应除与受照射剂量大小有关外,还与 最有关。胎儿的胎龄母亲年龄父亲年龄母亲的营养当发生感染性物质溢洒造成防护服受到污染时,处理措施的第一步是脱掉防护服对溢洒现场进展消毒对防护服污染处进展消毒洗手开窗通风医疗废弃物的X畴不包括在医学科研和教学中产生的实验废弃物。对 错X线机房选址原如此是不取地下室某某和居中建筑物的一端:安全位置不上顶层放射性疾病的最后诊断应由 作出。医院职业病科大夫医院院长医院大夫专门诊断组的大夫依照卫生部2006年公布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程度分类包括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第四类第一、二类沾有感染性物质的接种环灭菌时应首先进入酒精灯外焰处烧灼。对 错用过的注射器为防止刺伤,应重新戴上护套。对 错7 / 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