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复合材料电杆及横担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84631589 上传时间:2022-05-0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配网复合材料电杆及横担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配网复合材料电杆及横担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配网复合材料电杆及横担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配网复合材料电杆及横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网复合材料电杆及横担(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T/CECXXXX-2015配网复合材料电杆Distribution network composite pole(征求意见稿)201X-XX-XX 发布201X-XX-XX 实施目录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产品分类 25 原材料 75.1 树脂 75.2 玻璃纤维 75.3 外加剂 76 技术要求 76.1 外观质量 76.2 尺寸偏差 76.3 巴氏硬度 76.4 电杆力学性能 76.5 复合材料性能 86.6 耐化学介质性能 86.7 耐候性能 86.8 电气性能 87 试验方法 97.1 树脂性能 97.2 外观质量 97.3 尺寸

2、偏差 97.4 巴氏硬度 97.5 电杆力学性能 97.6 复合材料性能 97.7 耐化学介质性能 97.8 耐候性能 97.9 电气性能 98 检验规则 98.1 检验分类 98.2 出厂检验 98.3 型式检验 109 标志与质量证明书 119.1 标志 119.2 质量证明书 1110 贮存、运输 1210.1 贮存 1210.2 运输 12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轴向压缩强度试验 13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电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14、八前言复合材料电杆具有质量轻、强度高、 耐腐蚀、绝缘性能好等优点, 特别适用于雷害及污 闪频繁、腐蚀严重、强风以及电杆运输和组立困难等地区的配网

3、建设、改造和抢修工程。本标准依据国内复合材料电杆的实际生产和使用现状, 参考了国家标准 GB/T4623-2014 环形混凝土电杆和玻璃钢产品相关标准编写而成。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起草人:配网复合材料电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配网复合材料电杆的分类、原材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 志与出厂证明书、贮存及运输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电力、 通讯及接触网架空线路的电杆、照明支柱和信号机桩等。 不包括电杆的其他组成部分,如卡盘、底盘等配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

4、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446-2005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GB/T 1447-2005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 1448-2005纤维增强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GB/T 1449-2005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GB/T 2567-2008树脂浇铸体性能试验方法GB/T 18369-2008玻璃纤维无捻粗纱GB/T 3854增强塑料巴柯尔硬度试验方法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4623环形混凝土电杆DL/T 899架空线路杆塔结构荷载试验GB/T 8924-2005纤维增强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GB/T 3857-2

5、005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耐化学介质性能试验方法GB/T 16422.3-2014 塑料 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GB/T 2573-2008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老化性能试验方法GB/T 1410-2006 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GB/T 19519-2004 标称电压高于1000V的交流架空线路用复合绝缘子GB 13398-2008带电作业用空心绝缘管、泡沫填充绝缘管和实心绝缘棒HG/T 21633玻璃钢管和管件3术语和定义3.1复合材料composite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微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3.2复合材料电杆 compo

6、site pole杆身采用复合材料的电杆。本标准中,复合材料指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俗称玻璃钢)。3.3缠绕成型工艺 filame nt winding process将浸过树脂胶液的连续纤维(或布带、预浸纱)按照一定规律缠绕到芯模上,然后经固化、脱模,获得制品。3.4拉挤成型工艺 pultrusi on process在牵引设备的作用下,将浸渍树脂的连续纤维或其织物通过成型模具加热使树脂固化,脱模后成型。4产品分类4.1产品按外形分为锥形杆(代号为Z)、等径杆(代号为D)和台阶形杆(代号为T)三种,见图1。若按产品的不同成型工艺方式, 可分为拉挤成型工艺电杆和缠绕成型工艺电杆, 300MPa2轴

7、向压缩强度 235MPa3轴向弯曲强度 300MPa4氧指数 28%6.6耐化学介质性能复合材料电杆的耐化学介质性能应符合表6的规定。表6复合材料电杆的耐化学介质性能序 号试验项目取样样品外观弯曲模量保留率1耐酸介质,80 C 5wt%HCI溶液单独制样无气泡、无裂纹28天,80%2耐碱介质,80 C 10wt% NaOH溶液单独制样无气泡、无裂纹7天,60%3耐盐介质,80 C饱和NaCQ 溶液单独制样无气泡、无裂纹28天,85%6.7耐候性能复合材料电杆的耐候性能应符合表7规定。表7复合材料电杆的耐候性能序 号试验项目取样样品外观弯曲模量保留率1紫外老化,紫外光2(0.71W/m/nm,

8、310Nm)单独制样无气泡、无裂纹28天,85%2湿热老化,交变湿热老化测试(60 oC/93%RH 12hrs - 25 oC/93%RH 12hrs)单独制样无气泡、无裂纹28天,85%3恒温老化测试,(60 oC/93%RH)单独制样无气泡、无裂纹28天,85%6.8电气性能 复合材料电杆的电气性能应符合表8的规定。表8复合材料电杆的电气性能序号试验项目取样性能要求1表面电阻率(Q)单独制样 1.0 X 10122体积电阻率(Q. m单独制样 1.0 X 10137试验方法7.1树脂性能树脂性能按GB/T 2567-2008的规定。7.2外观质量外观质量采用目测。7.3尺寸偏差尺寸偏差的

9、检验工具与检验方法见表9。表9尺寸的检验工具与检验方法序号检验项目检验方法量具分度值/mm1杆长用钢卷尺测量,精确至 1mm12壁厚用游标卡尺在冋 断面互相垂直的两直 径上测量四处壁厚, 取其平均值,精确至 0.02mm。0.023外径用钢直尺或卡尺在冋一断面测量互相垂 直的两直径,取其平均值,精确至1mm14弯曲度将拉线紧靠电杆的两端部, 用钢直尺测量 其弯曲处的最大距离,精确至1mm0.55端部倾斜用90。角度尺及150mm长钢直尺测量,精确至1mm0.57.4巴氏硬度巴氏硬度按 GB/T3854的规定进行。7.5电杆力学性能锥形杆采用悬臂式试验方法,等径杆采用简支式试验方法。电杆力学性能

10、试验方法见附录B.7.6复合材料性能拉伸强度试验按 GB/T 1446-2005的规定进行。压缩强度试验按 GB/T 1447-2005的规定进行。弯曲强度试验按 GB/T 1449-2005的规定进行。阻燃性能-氧指数试验按 GB/T 8924-2005的规定进行。7.7耐化学介质性能耐化学介质腐蚀性能按GB/T 3857-2005的规定进行。7.8耐候性能紫外老化试验按 GB/T 16422.3-2014的规定进行。湿热老化试验按 GB/T 2573-2008的规定进行。7.9电气性能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试验按GB/T 1410-2006的规定进行。8检验规则8.1检验分类检验分为出厂检

11、验和型式检验二类。8.2出厂检验8.2.1 检验项目出厂检验项目包括树脂性能、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巴氏硬度、电杆力学性能等。对挠 度有特殊要求时,出厂检验项目还应包括协议规定弯矩时的挠度。8.2.2 批量 同材料、同工艺、同品种、同荷载级别、同规格的电杆,每 300 根为一批;但在 3 个月 内生产总数不足 300 根但不少于 30 根时,也应作为一个检验批。8.2.3 抽样、检验8.2.3.1 树脂性能 树脂的性能按本标准 5.1 规定的项目和要求进行检验。8.2.3.2 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 从受检批中随机抽取 10 根电杆,逐根进行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和巴氏硬度检验。8.2.3.3 巴氏硬度

12、 从受检批中随机抽取 10 根电杆,逐根进行巴氏硬度检验。8.2.3.4 电杆力学性能 从外观质量、 尺寸偏差和巴氏硬度检验合格的样品中, 另随机抽取 1 根电杆进行承载力 弯矩时的强度检验。8.2.4 判定规则8.2.4.1 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 外观质量、尺寸和巴氏硬度均应达到相应的要求,否则判该根电杆不合格。8.2.4.2 巴氏硬度 巴氏硬度均应达到相应的要求,否则判该根电杆不合格。8.2.4.3 电杆力学性能 电杆力学性能检验均符合本标准 6.4 规定时, 判该批产品力学性能合格。 如有一项不符 合 6.4 规定时,允许从同批产品中抽取加倍数量电杆进行复检。复检结果如全部符合 6.4 规

13、定时, 则剔除原不合格的 1 根,判该批产品力学性能合格。 复检结果如有 1 根电杆不符合6.4 规定,则判该批产品力学性能不合格。总判定 树脂性能、外观质量、尺寸偏差、 巴氏硬度和电杆力学性能均符合标准要求时, 则判该 批产品为合格。8.3 型式检验8.3.1 检验项目 本标准 6 要求的所有项目。8.3.2 检验条件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首次制备或正常生产后,遇到材料、结构工艺有明显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b)连续停产3个月以上恢复生产时;c)正常生产12个月后;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e)国家或地方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要求进行型式检验时。8.3.3

14、抽样、检验8.3.3.1 树脂性能 同 。8.3.3.2 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同 。8.3.3.2 巴氏硬度同 。8.3.3.4 电杆力学性能从外观质量、 尺寸偏差和巴氏硬度检验合格的样品中, 随机抽取 2 根电杆进行承载力检 验弯矩时的强度检验。8.3.3.5 复合材料性能抽取 1 根经承载力检验弯矩检验合格的电杆,进行复合材料性能检验。8.3.4 判定规则8.3.4.1 树脂性能同 。8.3.4.2 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同 。8.3.4.3 巴氏硬度同 。8.3.4.4 电杆力学性能电杆力学性能检验时, 2 根电杆均符合本标准 6.4 规定时, 则判定该批产品力学性能合 格。 2 根电杆中有

15、1 根不符合 6.4 规定时,允许从同批产品中抽取加倍数量电杆进行复检。 复检结果如全部符合 6.4 规定时, 则剔除原不合格的 1 根,判该批产品力学性能合格。 复检 结果如仍有 1 根电杆不符合 6.4 规定,则判该批产品力学性能不合格。 2 根电杆都不符合 6.4 规定时,不得复检,判该批产品力学性能不合格。8.3.4.5 复合材料性能电杆切块试样力学性能检验均符合本标准 6.5 规定时,判该批产品复合材料性能合格。 如有一项不符合 6.5 规定时, 允许从同批产品中抽取加倍数量电杆进行复检。 复检结果如全 部符合 6.5 规定时, 则剔除原不合格的 1 根,判该批产品复合材料性能检验合

16、格。 复检结果 如仍有一项不符合 6.5 规定,则判该批产品复合材料性能检验不合格。其中有 2 项不符合6.5 规定时,不得复检,判该批产品复合材料性能检验不合格。8.3.5 总判定树脂性能、外观质量、尺寸偏差、 巴氏硬度、 电杆力学性能和复合材料性能均符合标准 要求时,则判定该批产品为合格。9 标志与质量证明书9.1 标志应在电杆明显的部位设置产品标牌,其位置:梢径(或直径)大于或等于190mm宜标在距根部3.5m处;梢径小于190mm的电杆,宜标在距根部3.0m处。标牌的设置不应影响产 品的力学性能,在正常装卸和安装中字迹仍应保持清楚。标牌应包括下列内容:a) 制造厂厂名或商标;b) 电杆

17、品种、规格;c) 组装杆在整根杆中的位置;d) 荷载级别(或代号)e) 制造年、月、日9.2 质量证明书电杆出厂时,应随带企业统一编号的质量证明书,其内容应包括:f) 制造厂厂名、商标、厂址、电话;g) 生产日期、出厂日期;h) 执行标准;i) 产品品种、规格、荷载级别;j)树脂性能检验结果;k)外观及尺寸偏差检验结果;l)电杆切块试样力学性能检验结果;m)电杆力学性能检验结果;n)制造厂技术检验部门盖章。10贮存、运输10.1贮存产品堆放场地应坚实平整,堆放处应远离热源,不宜长期露天存放。产品均应采用三支点堆放。电杆支点位置如图2。注:若堆场地基经过特殊处理,也可采用其他堆放形式。 一L .

18、 J10.16L .一0.37Lrs;0.34L1;0.13LL电杆支点位置示意图图2电杆支点位置示意图产品应按品种、规格、荷载级别、生产日期等分别堆放。锥形杆梢径大于270mm和等径杆直径大于 400mm时,堆放层数不宜超过 4层;锥形杆梢径小于或等于 270mm和等径杆 直径小于或等于400mm时,堆放层数不宜超过 6层。产品堆垛应放在支垫物上,层与层之间用支垫物隔开,每层支撑点在同一平面上, 各层支垫物位置在同一垂直线上。10.2运输产品的起吊宜用柔性绳索,若用铁链或钢索起吊,必须在吊索和杆壁处衬填橡胶或 其他柔性物。产品起吊与运输时,不分电杆长短均须采用两支点法。装卸、起吊应轻起轻放,

19、严 禁抛掷、碰撞。10.2.3 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支撑要求应符合本标准10.1中的有关规定。10.2.4 产品装卸过程中,每次吊运数量:梢径大于170mm的电杆,不宜超过 3根;梢径小于或等于170mm的电杆,不宜超过 5根,如果采取有效措施,每次吊运数量可适当增加。产品由高处滚向低处,必须采取牵制措施,不得自由滚落。产品支点处应套上软质物,以防碰伤。附录A(规范性附录)轴向压缩强度试验A.1试样形状和尺寸轴向压缩强度试样形状见图A.1,试样高度方向为杆件的轴向方向。试样厚度t为杆件的管壁厚度或者杆件端部的最小厚度,试样宽度b等于试样厚度t,试样高度H等于2t。试样上下两端面应相互平行,且与试

20、样中心线垂直。图A.1轴向压缩强度试样形状A.2试样数量不少于5个。A.3试验设备、试验步骤和试验结果按GB/T 1448的规定。附录B(规范性附录)电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本附录适用于复合材料电杆的力学性能试验,包括试验用仪器设备的技术要求和试验结果评定。B.1适用范围悬臂式试验方法,适用于不同梢径锥形杆的力学性能试验。简支式试验方法,适用于不同直径等径杆的力学性能试验。B.2试件试件按出厂检验或型式检验的规定随机抽样。B.3试验仪器设备台座用于固定试件的支撑座,可采用钢支座或钢筋混凝土支座。悬臂式试验或简支式试验采用水平加荷时,为消除杆段自重影响应加设灵活的滚动支座。仪器试验用仪器,应按规定期

21、限进行检定,其技术要求见表B.1 o表B.1试验仪器技术要求测量项目仪器名称单位技术指标量程分度值精度何载荷载测力器kN0-100-200.01满程:0.5%0-1000-2000.1挠度挠度仪或长尺mm0-30001.0满程:0.5%支座位移直尺mm0-100.010.5%I级B.4试验方法悬臂式试验方法锥形电杆如杆长小于或等于10m采用一个滚动支座;如杆长大于10m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滚动支座。加荷原理见图B.1 o61混凝土(或钢制)台座;2滚动支座;3测力传感器;4挠度观测点;5 B测点百分表;6 A测点百分表;A B支座(宽150mm硬木制成的U型垫板);Pu荷载;L杆长。注:U型垫板

22、放置位置:A支座处于垫板中心线至电杆根端得距离等于150mm B支座处于右端面到电杆根端面的距离等于L2。图B.1悬臂式试验装置示意图简支式试验方法等径电杆宜采用水平加荷或垂直加荷。允许加荷点与支点互换。应考虑自重影响。加荷原理见图B.2。Pu 2Pu/2Pu/2/Jr100JaCL0a阿100FL0L1宽150mm硬木制成的U型垫板;2测力传感器;3支座位移百分表;4挠度观测点;Pu荷载;Lo跨距;L杆长。图B.2简支式试验装置示意图B.5试验加荷加荷要求加荷绳索上测力计或力传感器应尽可能地靠近荷载作用点。应使加荷绳索与试验电杆接触所造成的影响减到最小;当不可避免时,应提请委托方注意。荷载的

23、施加应避免冲击效应,注意避免接头处的滑动。荷载级别按标准检验弯矩 20液差加荷至承载力检验弯矩,试验荷载的级别按20% 40% 60%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选取。如果委托方要求可增加荷载级别。若要进行超载破坏性试验,其荷载达到标准检验弯矩的200%后,应按5%的级差加至破坏。荷载误差试验时,加荷值的允许偏差为2%加载速率和荷载持续时间对于每一级荷载,加荷应尽可能平稳、均匀。每次静停时间不少于3min,观测并记录各项读数。对于蠕变敏感材料制成的杆塔,可用不同的加载速率和荷载持续时间。承载力的确定当在加载过程中出现本标准所列的情况之一时,应取前一级荷载值

24、作为承载力荷载的实测值;当在规定的荷载持续时间内出现上述情况之一时,应取本级荷载值与前一级荷载值的平均值作为承载力荷载的实测值;当在荷载持续时间结束后出现上述情况之一时,应取本级荷载值作为承载力荷载实测值。B.6试验结果计算弯矩计算锥形杆采用悬臂式试验时,实测弯矩按式(B.1 )计算:MuiPui?J(B.1)式中:M ui 任一级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值,单位为千牛米(kN - m);PUi 任一级荷载加荷值,单位为千牛(kN);荷载点高度,单位为米(m。等径杆采用简支式试验时,实测弯矩按式B.2式B.4计算:水平加荷时:M讪Pui ?a (清除自重影响)(B.2)2向下加荷时:M uiPujQ?

25、a 1qL0(B.3 )2 8向上加荷时:MuiPui Q qLg1 2?a qa(B.4)2 2式中:M ui 任一级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值,单位为千牛米(kN - m);L0跨距,单位为米(m ;a加载点至支座中心线的距离,单位为米(m ;q电杆单位长度的自重,单位为千牛每米(kN/m);Q试验设备总重,单位为千牛(kN);巳一一由测力器测得的加荷值,单位为千牛(kN)。B.6.2挠度计算B.6.2.1悬臂式试验时,任一级荷载作用下的梢端挠度,按式(B.5 )计算:aAi aBiasia。L aAi(B.5)式中:asi 悬臂梁试验时,任一级荷载作用下的梢端挠度值,单位为毫米(mm ;mmaA

26、i由测量仪器测得的任一级荷载作用下A测点处的变形值,单位为毫米mm ;aBi由测量仪器测得的任一级荷载作用下B测点处的变形值,单位为毫米mm ;aci 由测量仪器测得的任一级荷载作用下梢端的变形值,单位为毫米(L电杆总长度,单位为毫米(mr)i ;L2电杆支持点高度(见本标准图4.1),单位为毫米(mr)i。简支式试验时,任一级荷载作用下的跨中挠度按式asiaci池细详2Pi(B.6)式中:_aA1aB1aci2(B.7)asi 简支式试验时,任一级荷载作用下的跨中挠度值,当向下加荷时取“+”,向上mm ;加荷时取“-”,水平加荷时,忽略不计由于电杆自重所产生的挠度,单位为毫米(Po仪表为零读

27、数时,已作用于电杆上的荷载。如电杆自重和加荷设备的总重,单 位为千牛(kN);第一级荷载(不包括F0),单位为千牛(kN);aAi由测量仪表测得支点A处任一级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值,单位为毫米(mm ;aBi由测量仪表测得支点B处任一级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值,单位为毫米(mm ;aci 由测量仪表测得中点任一级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值,单位为毫米(mm ;a1 电杆在第一级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值,按(B.7)计算,单位为毫米(mm ;aAi由测量仪表测得支点 A处第一级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值,单位为毫米(mm ;aBi由测量仪表测得支点 B处第一级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值,单位为毫米(mm ;aci 由测量仪表测得中点第一级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值,单位为毫米(mm。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