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WE计算参数选用详解版pkpm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84630006 上传时间:2022-05-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SATWE计算参数选用详解版pkpm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SATWE计算参数选用详解版pkpm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SATWE计算参数选用详解版pkpm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SATWE计算参数选用详解版pkpm》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ATWE计算参数选用详解版pkpm(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0版SATW计算参数选用( 内部参考资料 )2010版计算参数的选用(PKPM及SATWE)1 、总信息:A、“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该参数为地震力、风荷载作用方向与整体坐 标的夹角。此参数一般情况下不需要修改,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不仅改变地 震作用的方向而且同时改变风荷载作用的方向, 如果平面是十字形、 L 形等不规 则平面建议输入水平力夹角,对比计算结果取最不利者,其它情况可以将周期 计算结果中输出的“地震作用最大的方向角”填到“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附加 地震数,相应角度” 。B PM里的“混凝土容重” 一般考虑取25kN/m3主要是现浇板重自动计算, 进行现浇板配筋采用,而 SAT

2、W的“混凝土容重”一般考虑取26.5kN/m3,主要 是用来计算结构中的梁、柱、墙等构件自重荷载,考虑抹灰荷载用的 (现在版本 软件PM与 SATW的“混凝土容重”是联动)。C “裙房层数” “转换层所在层号”均包含地下室层数。“裙房层数”仅用作底部加强区高度的判断。通过“转换层所在层号”和“结构体系”两项参数 来区分不同类型的带转换层结构;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需要同时填上述两项, 否则程序不执行高规的针对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规定。 “嵌固端所在层号”注 意嵌固端和嵌固端所在层号的区别,举例说明:假如嵌固端为地下室顶板,则 嵌固端所在层号为地上一层。理论上讲嵌固端以下不参与计算。D “墙元细分最

3、大控制长度”一般控制在 1米以内,软件隐含值即为1米, 设计上部结构时不允许采用 2米, 2 米只能用在计算位移等参数时采用, 配筋及 内力只能用 1 米,尽量细分网格。很长剪力墙无法计算,剪力墙开洞不能盲目, 开洞不能留小墙垛,因为墙需剖分,太短墙无法剖分。墙长与厚度之比大于 4 时,按照墙输入。跨高比大于 5 的连梁按框架梁输入,不用开洞处理。关于网 格剖分对斜板影响,板必须角点共面,如果不共面无法计算,不共面的斜板程 序自动去掉,对梁配筋影响较大,注意观察结构轴侧简图,可以加虚梁解决多 点不共面问题。“墙元侧向节点信息”程序强制为“出口”节点,内部节点计算 结果是结构柔,其与实际不符,

4、“出口”计算结果准确。E、“对所有楼层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和“强制刚性楼板假定时保留弹 性板面外刚度” 。“对所有楼层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仅用于位移比和周期比 计算,在计算内力和配筋时不选择;SATW对地下室楼层总是强制采用刚性楼板 假定;SATW在进行强制刚性楼板假定时, 位于楼面标高处(上下200mr范围内) 的所有节点强制从属于同一刚性板;对于跃层柱要用降低标高处理。 “强制刚性 楼板假定时保留弹性板面外刚度”主要用于板 -柱剪力墙体系 (弹性板 3、6),板 -柱剪力墙体系必须勾选;虚梁截而为 100x100,虚梁主要是为导荷用的,刚性 梁不要定义为100x100,SATW计算时,

5、荷载先导在梁上,注意板导荷与虚梁关 系,勾选此项时,虚梁被剖分;弹性板 6 是针对板柱 -剪力墙结构的,弹性板 3 是针对厚板转换层的厚板的,其它情况宜采用弹性膜。F、“结构材料信息”型钢混凝土及钢管混凝土属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 中关乎到风荷载下的阻尼比:0.2V0(混凝土结构)和0.25V0(钢与混凝土混合结 构)调整。G “结构体系”取消了“短肢剪力墙”和“复杂高层结构” 2010版读入旧 版数据时“短肢剪力墙结构”自动转换为“剪力墙结构” ,“复杂高层结构”转 换为“部分框支 -剪力墙结构”。 2010版高规取消了“短肢剪力墙结构” ,对于短 肢剪力墙构件本身要求从严。结构体系应正确选

6、择,影响许多规范条文执行。H “恒活荷载计算信息”:一次性加载适用于小型结构与钢结构,不能模拟 逐层找平;模拟施工加载一适用于大多数结构 (大多数结构选此项即可 ),采用 形成整体刚度,逐层加载;模拟施工加载二仅用于传基础荷载,且不给基础传 刚度,不提倡使用;模拟施工加载三适用于大多数结构,强制使用VSS求解器,不能用LDLT求解器,VSS求解不稳定特征值不收敛,局部振动不收敛,其采用 的是分层刚度,逐层加载。跃层构件对模拟三影响较大,特别是跃层支撑,支 撑一般定义铰接,容易形成机构,可变体系程序不计算,跃层节点选高处,从 上往下跃。模拟施工加载一能正常计算而模拟施工加载三不能正常计算时,应

7、注意检查模拟施工的次序是否正确。对钢结构及没有层概念的体育场馆类应采 用“一次性加载”:对于长悬臂结构应采用“一次性加载”进行复核; 2005版软 件计算转换梁时只能采用“一次性加载” , (2008 版软件引人“施工次序”结合 “模拟施工加载 3”可以解决转换梁设计 );“施工次序” 只对“模拟施工加载 3” 有意义,对其它模拟方式不起作用。J、“风荷载计算信息”大部分工程选择计算水平风荷载即可。特殊风荷载 是精细计算但不能完全依赖程序计算。水平风荷载根据规范公式计算迎风面和 风压等,不能考虑风吸力。模型不不变时保留风荷载信息是上一次风荷载计算 信息,改过模型后不能保留。K “地震作用计算信

8、息”增加竖向地震作用计算,三项选择“计算水平地 震作用”“计算水平与规范简化方法竖向地震” “计算水平与振型反应谱法竖向 地震”,“计算水平与振型反应谱法竖向地震”与后面“特征值求解方式”是关 联的,可以选择整体求解和独立求解,整体求解可以体现几个方向耦连,同时 求 XYZ 向周期位移 (振型反应谱法算竖向地震,质量参与系数 90%以上一般不 满足)。L、“规定水平力”的确定方式,主要计算位移比,倾覆力矩。有两项选择 “楼层剪力差方法(规范方法)”和”节点地震作用CQC组合方法”。规范方法适 用于大多数结构,节点地震作用 CQC组合方法适用于极不规则结构,即楼层概 念不清晰,剪力差无法做的结构

9、。2、风荷载信息:地震区无论是高层还是多层均应输入风荷载,体形复杂的高层建筑应考虑 不同方向风荷载作用,结合“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进行多次计算取大值。A、“地面粗糙度” “体形系数”,按照规范要求输入。“修正后的基本风压” 考虑地形、环境的影响乘以修正系数,如山顶、山谷、海岛等。B “XY结构基本周期”先按照程序给定的缺省值计算,然后将程序输出的 第XY平动周期值填入重新计算。主要用于风荷载脉动增大系数的计算。C “风荷载作用下结构阻尼比”混凝土结构为5%钢结构为1%有填充墙钢结构或混合结构为 2%。也用于风荷载脉动增大系数的计算D “承载力设计时风荷载效应放大系数”新高规对于敏感建筑放大1

10、.1倍。板柱剪力墙结构,剪力墙应承担不小于 80%风荷载。位移计算时采用基本风压。 荷载效应放大在内力调整中完成。E、“用于舒适度验算的风压”取重现期为10年的风压值,而不是基本风压。F、 “用于舒适度验算的结构阻尼比”按照高规取12%G “考虑风振影响”和“构件承载力设计时考虑横风向风振影响”按照荷 载规范取值。H “设缝多塔背风面体型系数”主要用于带抗震缝的结构风荷载计算中, 设计人员可以在多塔定义中,设置风的遮挡面,此参数及“第*段体型系数”才共同起作用,如果不定义风的遮挡面,则“设缝多塔背风面体型系数”不起作 用。3、地震信息:A、“结构规则性信息”该参数目前不起作用。B “设计地震分

11、组” “设防烈度”按照规范具体规定选用。C “场地类别”采用地质报告提供的场地类别。D “框架、剪力墙、钢框架抗震等级”按照规范规定选用。“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根据规范条文中有关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是提高还是降 低选择。E “中震(或大震)设计”我国的抗震设计,是以小震为设计基础的,中震 和大震则是通过调整系数和各种抗震构造措施来保证的。但对于复杂结构、超 高超限结构,基本都要求进行中震验算。中震 (大震)弹性设计和中震 (大震)不 屈服设计是属于结构性能设计的范畴,首先需要明确是所有构件还是重要构件 (如框支结构构件、连体结构构件、越层柱等 )要进行中震 (大震)弹性设计或中 震(

12、大震)不屈服设计。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a max中震为2.82倍的多遇(即小 震),大震为 64.5倍的多遇 (即小震)。中震(大震)弹性设计实现,首先,要将 “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a max,选用中震(大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a max, 其次,选择“中震弹性”即可。中震 (大震)不屈服设计实现,首先,要将“地 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a max改为中震(大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a max其次, 选择“中震不屈服”即可。中震 (大震)弹性设计严于中震 (大震)不屈服设计。 由于按照中震设计时,没有考虑结构的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等调整系数,因此,按照中震设计的内力值不一定比小震计算的内力值大。此处

13、风荷载不参与组合F、“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附加地震数”及“相应角度”最多可以附加5组地震力,根据抗震规范规定当结构的某些抗侧力构件的角度大于15度时,应按照此方向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将周期计算结果里的地震作用最大方向角也 在此填入,对于异型柱结构最好增加45度方向进行补充验算(规范规定是0.15g 和0.2g时才验算),最后构件验算取最不利一组(程序自动验算)。G “考虑偶然偏心”计算单向地震作用时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计算位 移比时必须考虑偶然偏心影响,计算层间位移角时可不考虑偶然偏心,对于高层建筑即便是均匀、对称的结构,也应考虑偶然偏心影响,偶然偏心对结构的 影响是比较大的,特别是对于边长较大

14、结构的影响是很明显的。 H “考虑双向地震作用”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目前,普遍做法是在刚性楼板假定下,不考虑偶 然偏心,结构位移比大于1.2需考虑双向地震作用。现在软件,“考虑偶然偏心” 和“考虑双向地震作用”可以同时选择,两者取不利,结果不叠加。对于底框 计算时不应选“考虑偶然偏心”和“考虑双向地震作用”。J、“计算振型个数”高层(特别是复杂高层及超高层)考虑扭转耦联的振型 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的振型数一般不小于 15(多层可以直接取楼层数的3倍),但 也不能大于3倍楼层数,多塔结构振型数不应小于塔楼数的9倍。如果振型数取得足够多,有效质量系数达

15、不到 90%则考虑结构方案是否合理。碎语错层结 构、局部带有夹层结构或楼板开大洞、有较大凹入等按照弹性楼板计算地震作 用时,为了确保不丧失高振形的影响,振型数宜多取一些。K “活荷重力荷载代表值组合系数”抗震规范第5.1.3条规定:计算地 震作用时,建筑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应取结构和构件自重标准值和各可变荷载组 合值之和,一般情况下该参数即为第 5.1.3条的组合值系数,一般民用建筑此 参数取为0.5,但使用功能为图书馆等时,此参数为 0.8或其它值,现在程序不 能分段计算只能填一个数。L、“周期折减系数”在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及开洞剪力墙结构中,由于填 充墙存在使结构实际刚度大于计算刚度,实际周期

16、小于计算周期,根据较长周 期计算的地震力将偏小,使结构偏于不安全。“周期折减系数”只改变地震影响 系数。对于采用石膏板等轻质隔墙,这些墙的刚度很弱,此处周期折减系数可 以采用大值或不折减。此系数详见高规第 3.3.17条。如果结构的自振周期 很小,位于振型分解反应谱的平台段,乘以周期折减系数后仍位于平台段,则 在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基底剪力和层间位移角不会有任何变化。M “结构的阻尼比”钢筋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房屋取5%不大于12层的钢结构房屋取3.5%,大于12层的钢结构房屋取2%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房屋取 4%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取 3%采用隔震或消能技术的结构阻尼比则高 于5%T的可以达到

17、10%地震影响系数随阻尼比减小而增大,其增大幅度随周 期的增大而减小。N.“特征周期Tg”根据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按照抗震规范第5.1.4 条表选用,一般情况前面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选定后,此处计算机自动选 定数值,此数值可以根据地质报告或地震安评报告人工调整。P、“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即旧版中的“多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抗震 设计原则是采用“三水准”设防目标, “二阶段”的设计方法,即“小震 ( 基本 设防烈度减 1.55 度)不坏,中震 (基本设防烈度 )可修,大震 (基本设防烈度加 1 度左右)不倒”。第一阶段设计是在多遇 (小震)地震作用下,通过对结构 (弹性) 的承载力及变形验

18、算。第二阶段设计是在罕遇 (大震)地震作用下,要求结构具 有足够的变形能力,其弹塑性变形不超过规范限值,并采取相应构造措施,保 证大震不倒。至于第二水准设防目标 (中震可修 )的实现是通过抗震措施 (内力调 整和构造措施 ) 来保证的。第一阶段弹性设计是采用 “多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来计算地震力。Q “用于12层以下规则混凝土框架结构薄弱层验算的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即旧版中的“罕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仅用于 12 层以下规则混凝上框架结构 薄弱层验算,一般工程此系数不起作用。4、活荷载信息:A、“柱、墙设计时活荷载”及“传给基础的话荷载”(不折减)(折减)出计算书时必须选择折减。柱、墙及

19、基础活荷载折减只传到底层最大组合内力中, 并没有传给JCCADJCCA读收的仍然是荷载标准值,如果考虑基础活荷载折减, 则应到JCCA歆件的荷载参数中输入,对于工业建筑不应折减。B “墙、柱、基础活荷载折减系数”对于荷载规范表4.1.1中第1(1)项功能(如住宅、办公等)的建筑,其SATW断列的折减系数不需修改,但是对 于荷载规范表 4.1.1 中其它项功能 (如教学楼、商场、书店、食堂等 )的建 筑,其SATW所列的折减系数需要按照 荷载规范 第4.1.2条第2项修改。对 于活荷载折减还应注意在主楼与裙房整体计算的高层建筑中,要避免裙房部分 的框架柱按主楼层数取折减系数。计算错层结构时注意按

20、楼层数折减会导致柱 底内力折减过大,使柱底内力偏小。 PMCA的恒活设置中也有活荷载折减选项, 勾选此选项对传到梁的话荷载进行了折减,此折减对梁、墙、柱、基础都起作 用,如果在SATW或 JCCA冲又勾选折减,则在 PMCA中折减的活荷载,将在 SATW或 JCCA曲又重复折减,使结构便于不安全。C “梁活荷不利布置”软件仅对梁做活荷不利布置计算,对墙、柱等竖向 构件未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作用,建议钢筋混凝土结构均进行活载不利布置作 用计算,仅仅是计算量较大。D “考虑结构使用年限的活荷载调整系数”新规范规定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为 100年时取 1.1 。5、调整信息:A、“梁端负弯距调幅系数”在

21、竖向荷载作用下,考虑混凝土粱的塑性变形 内力重分布,负弯距调幅后,程序能够自动调整正弯距,该参数大小只对竖向荷载起作用,对水平力不起作用。悬臂粱的负弯距不应调幅。转换梁及嵌固层 框架粱不应调幅。B “梁活荷载内力放大系数”当考虑了梁活荷不利布置后,此参数应填1。C “梁扭距折减系数”对于现浇楼板结构,采用刚性楼板假定时,可以考 虑楼板对梁的抗扭作用而对梁的扭距进行折减, 默认折减系数为 0.4 ,但对于结 构转换层的边框支梁扭距折减系数不宜小于 0.6 。如果单独定义子弹性楼板 3、 6,可以考虑梁的扭距折减系数 0.8左右。SATW自动考虑了梁与楼板的连接关 系,对于两侧均无楼板的的独立梁及

22、弧形梁,该参数不起作用。当梁箍筋采用 复合箍筋时,仅外圈箍筋计人受扭箍筋面积内。 边梁扣矩折减系数不宜小于 0.6。D “剪力墙加强区起算层号”人工复核剪力墙底部加强区高度时,为安全 起见,无论地下一层顶板是否作为嵌固端,起算高度均从地下室顶板以上的首 层算起,如地下一层顶板不作为嵌固端,则加强区应延伸至地下二层。软件在 计算剪力墙底部加强区高度时,总是从 0.000 开始计算,此参数目的主要是由 设计人员指定地下室的剪力墙是否计入底部加强区, 例如有三层地下室, 在“剪 力墙加强区起算层号”一项中,填入“ 3”,则表示地下一层按照底部加强区进 行设计。“结构设计信息”输出项中的”剪力墙底部加

23、强区信息”里,包含全部 地下室的层数和高度。此项新版软件去掉。E、“连梁刚度折减系数”连梁刚度折减是针对抗震设计而言的,对非抗震 设计的结构不宜折减。 设防烈度高时可以折减多些,但一般不小于 0.5,一般取0. 7 。填上此系数后,程序计算时只在集成地震作用计算刚度阵时进行折减,竖 向荷载和风荷载计算时连梁刚度不予折减,程序自动算两遍,与旧版变化较大, 连梁不易算过,连梁两侧墙刚度大,墙受力大,连梁受力也很大。该参数对于 以洞口形式形成的连梁和以普通梁方式输人的连梁均起作用。此参数输人的越 小,结构自振周期和位移越大,连梁内力降低的越明显。F、“中梁刚度放大系数”对于现浇板来说,作为梁的翼缘对

24、梁的刚度有影 响,利用梁刚度放大系数来考虑。对预制板结构、板柱体系的等代梁结构,此 系数应填 1.0 ,对不与楼板相连的独立梁和仅与弹性楼板相连的粱, 中梁刚度增 大系数不起作用。中梁刚度增大系数对连梁也不起作用。粱的刚度放大不是为 了在计算梁的内力和配筋时,按照 T 形梁设计,而是为了近似考虑楼板刚度对 结构的影响。此参数取大于 1 的系数后,结构的周期和他移有所减小,但梁的 内力和配筋有所增大,为了避免强梁弱柱,建议周期、位移计算时,该参数取 大于 1,配筋计算时该参数取 1。“梁刚度放大系数按 2010规范取值”勾选此项 后程序自动按照梁翼缘尺寸和梁截面的相对尺寸确定,仅考虑对梁刚度的贡

25、献, 承载力设计时不考虑 ( 软件自动实现 )。G “调整与框支柱相连的梁内力”高规10.2.7条规定:框支柱剪力调整 后,应相应调整框支柱的弯距及柱端梁 (不包括转换梁 ) 的剪力、弯距,框支柱 轴力不调整。由于框支性的内力调整幅度较大,因此,若相应调整框架梁的内 力,则有可能框架梁设计不下来。一般情况不调。 “特殊构件补充定义”中宜先 指定框支柱,后指定角柱。H “托墙梁刚度放大系数”针对粱式转换层结构,由于框支梁与剪力墙的 共同作用,使框支粱的刚度增大。托墙梁段刚度放大指与上部剪力墙及暗柱直 接接触共同工作部分,托墙梁上部有洞口部分梁刚度不放大。因为,现在工程 转换梁上部剪力墙都开有洞口

26、,且有的洞口靠近转换梁边,因此,建议此系数 不调整输入 1。J、“按抗震规范525条调整各楼层地震内力”该项主要是为了满足规范 中所规定的最小剪重比的要求,一般情况选是,程序仅对 0.000 以上调整,不 考虑地下室部分。当某楼层地震剪力小很多,地震调整系数过大 (大于 1.2) 时, 说明该楼层结构刚度过小,应先调整结构布置和相关构件的截面尺寸,提高结 构刚度,不宜采用某层地震剪力不足,就过多地增大该层地震剪力系数的做法。 新抗规说明指出只要底部总剪力不满足要求,则结构备楼层剪力均需要调整 ( 应 根据基本周期是位于反应谱的加速度段、速度段还是位移段,采用不同调整系 数),不能仅调整不满足的

27、楼层,地震剪力调整时,原先计算的倾覆力矩、位移 和内力均相应调整。但是 2002规范只调整剪力不满足要求楼层,倾覆力矩和位 移均不调整。剪重比不满足说明刚度太柔或重量太大。K “实配钢筋超配系数”对于 9度设防烈度的各类框架及一级抗震等级的 框架结构,框架梁和连梁端部剪力、框架柱端部弯距、剪力调整应按实配钢筋 和材料强度标准值来计算。在出施工图前,程序也不知道实配钢筋具体是多少, 因此需要设计人员根据经验输入超配系数,程序根据该值自动调整配筋面积。L、“指定薄弱层个数及各薄弱层层号”该选项指的是多遇地震下的薄弱层。 程序发现其刚度比的计算结果不满足规范要求时,程序会自动乘以 1.25 的放大

28、系数。对于结构转换层,不管程序给出的刚度计算结果如何,均应在此定义为 薄弱层,指定薄弱层后,不影响程序自动判断结构其它的薄弱层。对于框架结 构,由于一层层高高或者因为一层计算高度为基础顶面而使一层高度较高,从 而导致一层抗侧刚度小于上部楼层出现薄弱层,此种情况需对底层地震力放大 1.25 倍,不需刻意加大底层柱截面、减小上部柱截面。 “薄弱层地震内力放大系 数” 2010版采用 1.25。M “全楼地震力放大系数” 一般情况下,可以不考虑全楼地震力放大系数, 即采用默认值 1.0。当采用弹性动力时程分析时计算出的楼层剪力, 大于采用振 型分解法计算出的楼层剪力时,可以填入此参数。此参数对位移、

29、内力、剪重 比有影响,对周期无影响。N、“0.2Q 分段凋整, 调整起止层号及终止层号”此项调整框 -剪结构、框架 -核心筒结构的框架梁、柱的剪力和弯距,不调整轴力,框架剪力的调整必须满 足规范规定的楼层最小剪重比的前提下进行。主楼带有较大裙房、柱子数量变 化较多及退台较多等情况下建议分段调。指定调整的分段数,每段的起始层号 和终止层号,以空格或逗号隔开。由于程序进行 0.2Q调整时,调整系数的上限 值由参数“ 0.2Q调整上限”控制,若想高于此值则需在“ 0.2Q调整起始层号” 中的层号前填入负号。非抗震设计不需进行0.2Q调整。0.25V0调整指钢与混凝 土混合结构。一般框剪结构调整 mi

30、 n(0.2V0, 1.5VFmax)。框架-核心筒结构调整 min(0.2V0,1.5VFmax)和 0.15V0。P、“顶塔楼地震放大系数起算层号及顶塔楼地震作用放大系数”当采用底 部剪力法时,才考虑顶塔楼地震作用放大系数。目前SATW软件均采用振型分解法计算地震力,因此只要将振型数给得足够,一般可以不考虑将塔楼地震力 放大。Q “指定加强层”软件自动实现加强层及相邻层柱、墙抗震等级自动提高 一级:加强层及相邻层轴压比限值减小 0.05 ;加强层及相邻层设置约束边缘构 件。R、“ 0.2v0 、框支柱调整上限”由于程序计算的调整系数可能很大,用户可 设置调整系数的上限值,程序缺省 0.2v

31、0 调整上限为 2.0, 框支柱调整上限为 5.0 。6. 设计信息:注意保护层厚度指截面外边缘至最外层钢筋 ( 箍筋、构造筋、分布筋等 )外 缘的距离,比旧版输入的数值减小。A、“考虑p-效应”对于混凝土结构,设计人员可以先不选择此项,待计 算完成后,可以查看结构的质量文件,程序会提示该工程是否计算p- 效应。对于钢结构一般宜考虑p- 效应。刚重比计算中的重力荷载设计值为1.2恒+ 1.4 活。B “梁、柱重叠部分简化为刚域”当柱截面尺寸较大 (如)1000mm或异型柱 时,宜采用梁柱重叠部分简化为刚域,一般情况选择“否” ,特别是考虑了”梁 端负弯距调幅”后,则不宜再考虑节点刚域。当考虑了

32、节点刚域后,则在“梁 平法施工图”中不宜再考虑“支座宽度对裂缝的影响” 。不作为刚域即为梁柱重 叠部分作为梁长度一部分进行计算,作为刚域即为梁柱重叠部分作为柱宽度 (柱 宽上部分 ) 进行计算。一般而言,梁、柱重叠部分简化为刚域后,结构的刚度会 增加。地震力作用下,基底剪力增大,端部内力增加,而结构的周期和位移则 相应减小。竖向荷载作用下,端部内力会减小。组合设计内力是增加还是减小 就不确定。旧版软件只考虑梁刚域,新版本是柱、梁均考虑,增加柱梁刚度, 周期变短。C “按高规或高钢规进行构件设计”高层应勾选,多层不需。勾选则按高 规或高钢规进行组合验算,不勾选则按抗规或钢规进行组合验算。D “钢

33、柱计算长度系数按有侧移计算”该参数仅对钢结构有效,对混凝土 结构不起作用。根据钢规 5.3.3 条,对于无支撑框架选择有侧移,对于有支 撑框架,应根据“强支撑”还是“弱支撑”来选择“无侧移”还是“有侧移” 。 通常钢结构宜选择“有侧移” 。E “混凝土柱计算长度系数执行混凝土规范 7311-5条”由于程序有自动 判别功能,建议一般工程尽可能勾选,对于空旷结构应勾选。柱计算长度系数 人工修改后应立即退出,不再执行参数定义和数据检查,否则柱计算长度又恢 复为初始值。此项新版软件去掉。F、“结构重要性系数”该参数用于非抗震组合的构件承载力验算,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或设计使用年限为 50年时,应取 1.

34、0 ,建议一般工程为默认值 1.0G “梁保护层厚度” “柱保护层厚度”应根据构件所处的环境类别按照混凝 土规范取值。H “钢构件截面净毛面积比”该参数用来描述钢构件被开洞(如螺栓孔) 厚的削弱情况,构件连接全为焊接时为 1.0 ,为螺栓连接时为 0.85,此项新版 软件去掉。J、“柱配筋计算原则:(单偏压计算)(双偏压计算)”当混凝土结构按照空 间结构计算时,框架柱宜采用双偏压计算配筋,因为在某种组合荷载作用下, 计算柱某一方向的配筋面积时同时考虑另一方向的内力值,这种计算方法比较 符合工程实际,理论上讲,所有混凝上柱的受力状态都是双偏压,单偏压计算 仅是双偏压计算的一个特例,但是双偏压计算

35、出来的值多解。对于异形柱结构, 无论设计人员如何选择,程序均按照双偏压计算异形柱配筋。 高规 6.2.4 条 要求“抗震设计时,框架角柱应按照双向偏心受力构件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设计” 如果设计人在“特殊构件补充定义”中指定了角柱 (凸角处框架柱两个方向均只 有一根梁与柱相连称为角柱,凹角处框架柱不是角柱 ) ,程序对其自动按照双偏 压计算。在SATWE柱平法施工图”中有双偏压验算一项, 一般来说所有混凝土 柱最好都用双偏压验算以下,以保证配筋计算的合理性,并且,一个结构能通 过双偏压验算即可。如果按照单偏压计算,而按照双偏压验算,这种方法得出 的计算值是唯一的。K “框架梁端配筋考虑受压钢筋”砼

36、规范11.3.1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 算中,计入纵向受压钢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应符合一级 x 0.25h0,二、 三级X100) 时,应复核非加密区配 箍而积是否满足计算要求。C “墙水平分布筋间距”一般情况取 200,计算结果的配筋面积是200间距 的面积,如果想加密则需要根据间距换算。D “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结构施工详图中剪力墙实配的竖向分布筋配筋 率,不应小于结构整体计算时,该参数输入的竖向分布筋配筋率值。因为,剪 力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增加,会使边缘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减小。所以, 剪力墙实配的竖向分布筋配筋率小于结构整体计算时输入的竖向分布筋配筋率 时,将使结构偏于不安全。E

37、、“结构底部需要单独指定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的层数”及“结构底部NSW层的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是新版软件增加的两个参数,主要用来提高框架-核心筒等类结构的核心筒底部加强部位竖向分布筋配筋率,从而提高核心筒底部 加强部位的延性。广东高规 10.2.4 条规定:筒体底部加强部位的分布筋最小 配筋率不宜小于 0.6%,筒体一般部位的分布筋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 0.3%。层数 应包括全部地下室层数,为了使地下一层以下地下室各层墙体的竖向分布筋配 筋更为经济合理,可以补充按一般配筋率的计算而此处不指定。剪力墙结构一 般情况下,不必单独指定。8、荷载组合:一般来说此页的系数是不需修改的,因为程序在进行内力组合

38、时是根据规 范要求处理的。只有特殊时候,要修改组合系数时,才修改。9、地下室信息:地下室剪重比不满足规范要求时,不作为结构不合理的标志。A、“土层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新版软件对地下室侧向约束的概念和 算法做了重要改动,之前软件采用“回填土对地下室约束相对刚度比” 。之前算 法侧向约束与地下室的层刚度有关,而与回填土性质无关,而由地下室结构布 置(如剪力墙和框架 ) 等因素产生的层刚度变化很大,用它们的倍数计算土的侧 向约束后,造成相同土层约束下不同结构产生很大差异,难以取得合理约束值。 新算法采用参数“土层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 M”其算法即为上力学中的M法, M取值范围稍密及松散填土 5.46.0,中密6.010,密实老填土 1022。此处不 提倡填负值,容易出现地上与地下异常情况。B “外墙分布筋保护层厚度”根据混凝土规范确定。G “回填土容重” 一般取18KN/M3D “室外地坪标高”按照实际情况填写。E、“回填土侧压力系数” 一般取 0.5。F、“地下水位标高”按照实际情况填写。G “室外地面附加荷载”建议一般取 10KN/M21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