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84463434 上传时间:2022-05-03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59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资源描述: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3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4-2015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下)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3 分,共 48 分)1. ( 3 分)(2015 春?武汉校级期末)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于2010 年 2 月 19 日宣布,以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确认,由该中心合成的第112 号化学元素从即日起获正式名称“Copernicium ”,相应的元素符号为“ Cn”.选择 2 月 19 日为新元素正式冠名日,也是因 为这一天是哥白尼的生日,有报道称Cn 原子含有 165 个中子下列有关 112 号元素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D.电子云图是对运动无规律性的描述6.(3 分)(

2、2015 春?武汉校级期末)四种主族元素的离子乂、bV+、cZ和df(a、b、c、d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若 mn,则下列叙述的判断正确的是 ()1a- b=n-m元素的原子序数 a b c d元素非金属性 Z R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X Y.A.只有正确B.只有正确|C.都正确D.只有正确7.( 3 分)(2008?镇江二模)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正确的组合是()该原子可表示为n112B.该元素应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7 周期HB族C.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772. ( 3 分)(2015?黄浦区一模)在下列变化过程中,被破坏的作用力正确的是()A.干冰升华一一共价

3、键B.二氧化硅熔融-范德华力C.氢氧化钠熔融-离子键、共价键D.硫酸氢钠溶于水-离子键、共价键A.可溶于水B.具有较咼的熔点C.水溶液能导电D熔融状态能导电4. (3 分)(2015 春?武汉校级期末)下列关于价电子构型为3s23p4的粒子描述正确的是 ()A.它的元素符号为 OB.它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C.D.226241s 2s 2p 3s 3p它可与 H2生成液态化合物血Mfwmii Ffnmrm其电子排布图为:飞 X5. ( 3分)(2015春?武C.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绕核作高速圆周运动3. (3 分)(2015 春?武汉校级期末)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4、)1分子晶体中都存在共价键2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3金刚石、SiC、NaF、NaCl、H2O H2S 晶体的熔点依次降低4离子晶体中只有离子键没有共价键,分子晶体中肯定没有离子键5CaTiOs晶体中(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每个Ti4+和 12 个 cf相紧邻6SiOf晶体中每个硅原子与两个氧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7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8氯化钠熔化时离子键被破坏. 丁is的畠仃昭国幡蚩(團中心以莎、吩規垃于立.芳tt的悻Oiit置顶一点)A.B.C.D.& ( 3 分)(2015 春?武汉校级期末)已知反应:Q+PtF6O2, Of为配位化合物(其中 Pt 为+5价),对于此反

5、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Q 的配位原子是 F 和 O,配位数为 8B.此反应 O 是氧化剂,PtF6是还原剂C.Q 中 Pt 与 F 之间以离子键相结合D.每生成 1mol O2,转移 1 mol 电子9.(3 分)(2015 春?武汉校级期末)人们常将在同一原子轨道上运动的,自旋方向相反的2个电子,称为“电子对”;将在同一原子轨道上运动的单个电子,称为“未成对电子.以下有关主族元素原子的“未成对电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核外电子数为奇数的基态原子,其原子轨道中一定含有“未成对电子”B.核外电子数为偶数的基态原子,其原子轨道中一定不含“未成对电子”C.原子轨道中含有“未成对电子”的基态

6、原子,其核外电子数可能为偶数D.原子轨道中不含“未成对电子”的基态原子,其核外电子数一定为偶数10. ( 3 分)(2015 春?武汉校级期末)如图是氯气的制备以及氯、溴、碘的非金属性比较实验,充分反应一段时间后,打开装置D 的活塞,将装置 D 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 E 中,振荡,观察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 E 下层呈现紫红色B.装置 B 中可盛放水吸收氯气中的HCI 气体C.F2不能与 NaCI 溶液反应置换出氯气D.装置 E 中有机试剂层呈现紫红色, 能说明非金属性Br I11. ( 3 分)(2015 春?武汉校级期末)对下列一些实验事实的理论解释,错误的是()选项实验事实

7、理论解释AP 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大于 S 原子磷原子的半径比硫原子的半径大B乙烯的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乙烯分子结构中存在n键cC向加入过量氨水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乙醇, 将析出深蓝色晶体乙醇的加入降低了 SQ?fO 的溶解度DHCI 气体极易溶于水HCI 和 H2O 均为极性分子A.AB. BC. CD.D12.( 3 分)(2015?隹安一模)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与 W 同主族,X、W 勺单质在标准状况下的状态不同.Y 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 3 倍,Z2与 W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

8、r (W r (Z) r (Y) r (X)B.元素 Y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 的强C.由 X、Y、Z 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呈碱性D.化合物 X2Z2与 WZ2所含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13. ( 3 分)(2015 春?武汉校级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是所有的共价键都具有方向性B.NN键能大于 CC的键能,所以 N=N不易发生加成反应C.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知,OF 分子的构型和 H2O 分子的构型相同D.Na 原子基态核外电子占有 3 个能层,4 种能级,6 个原子轨道,有 6 种电子运动状态14.( 3 分)(2014?可南二模)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 X、Y

9、、Z、W 四种短周期元素,X、W原子 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相等, X、Z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 Y、W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 等.甲的化学式为 YX,是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乙是由 X、Y、Z 组成的盐.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由 X、Y、Z 组成盐的水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该盐阳离子浓度小于酸根离子浓度B.丫人的水溶液呈弱碱性,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C.原子半径:ZvYvW,而简单离子半径:WYvZD.W 的氯化物熔点低,易升华,但水溶液能导电,由此推断它属于弱电解质a 1图图s图4A.钛和钾都采取图 1 的堆积方式B.图 2 为金属原子在二维空间里的非密置层放置,此方式在三维空

10、间里堆积,仅得简单立 方堆积C 图 3 是干冰晶体的晶胞,晶胞棱长为a cm,则在每个 CQ 周围距离相等且为:acm 的2CO 有 8 个D.图 4 这种金属晶体的晶胞,是金属原子在三维空间里以密置层采取ABCAB-C 堆积的结果16. ( 3 分)(2015 春?武汉校级期末)二甲醚(CHOCH 被称为 21 世纪的新型燃料,它清洁、 高效、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二甲醚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轻微的醚香味,其燃烧热为 1455kJ/mol ;工业上用合成气(CO H2)直接或间接制取二甲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以二甲醚、空气、氢氧化钾溶液为原料,石墨为电极可构成燃料电池.该电池中负极上的电极

11、反应式为: CHOCH- 12e+ 12OH2CQ+8H2OB.二甲醚为不可再生能源C.二甲醚分子中只含有极性键D.二甲醚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HOCH(g) +3Q(g) 2CO (g) +3H2O( g) ; H=-1455kJ/mol二、填空题17. ( 10 分)(2015 春?武汉校级期末)(1) 2000 年 7 月 19 日俄罗斯莫斯科郊区的杜布纳核联合研究所的科学家制成了第166 号新元素,该新元素在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上的位置为_ .(2)1999 年 4 月,美国劳仑斯-柏克莱国家实验室的领导人,核化学家 Kenneth E. Gregorich氟核与一个铅核融合,放出

12、 1 个中子,形成了一种新元素的原子A.写出 A 的原子符号:_.(3)氯化亚砜(SOC2)是一种很重要的化学试剂,可以作为氯化剂和脱水剂氯化亚砜分子中 S 原子是中心原子,它的几何构型是 _ ;中心原子采取 _杂化方式.(4) 五羰基铁相当活泼,吸收 H2生成四羰基铁酸四羰基铁酸与NaOH 反应生成的四羰基铁酸二钠,其水溶液呈碱性.五羰基铁吸收H2的化学方程式为 _ .18.( 13 分)(2015 春?武汉校级期末)我国化学家在“铁基(报掺杂镨氧铁砷化合物)高温 超导”材料研究上取得了重要成果,荣获2013 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宣布,在该实验室的 88 英寸回旋加速器上,研究者用高能K

13、hKh8 8 3 3离子轰击Pb 靶,一个15.( 3 分)(2015 春?武汉校级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_Fe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2)_氟、氧、砷三种元素中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 .(用元素符号填空)(3) Fe( SCN3溶液中加入 NHF.发生如下反应: Fe (SCN2+6NHF= (NH)3FeF6+3Nh4SCN1(NH)3FeF6存在的微粒间作用力除普通共价健外,还有 _ (填序号).a.配位键 b.氢键 c.金属键 d.离子键2已知 SCN 中各原子最外层均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则 C 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_.该原子团中d键与n健个数的比值为 _.(4)FeC

14、l3晶体易溶于水、乙醇,用酒精灯加热即可气化,而FeF3晶体熔点高于 1000C.试解释两种化合物熔点差异较大的原因是 _ .(5) 氮、磷、砷为同主族元素,其化合物的结构又是多样化的.1该族氢化物(RH)的某种性质随 R 的核电荷数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则Y 轴可表示的氢化物(RH)性质可能有 _ (选填序号,下同).a.稳定性 b .沸点 c . R- H 键能 d .分子间作用力2碳氮化钛化合物在汽车制造和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其结构是用碳原子取代氮化钛晶胞(结构如图)顶点的氮原子,据此分析,这种碳氮化钛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_ .團1團219. ( 9 分)(2015 春?武汉校级期末

15、)过渡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应用研究是目前科学研究的前沿之一.试回答下列问题:(1) 二氧化钛作光催化剂能将居室污染物甲醛、苯等有害气体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达到无害化.有关甲醛、苯、二氧化碳及水说法正确的是 _.A. 苯与 B3N3H5 互为等电子体,且分子中原子共平面2B.甲醛、苯和二氧化碳中碳原子均采用sp 杂化C. 苯、二氧化碳是非极性分子,水和甲醛是极性分子D. 水的沸点比甲醛高得多,是因为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2)二茂铁又叫双环戊二烯基铁,结构如1 图所示, 是一种具有芳香族性质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外观为橙色,熔点为172C,沸点 249C,100C以上能升华;不溶于水,溶于甲醇、乙晶体.

16、(3)锰类金属添加剂不仅可有效提高辛烷值,而且可大大减少汽车尾气中质排放,再经催化转化为 CQ、N?等.CMT 是一种锰类金属添加剂,其结构如图CO NO、C2H 等物3.结合上一问, GH5Mn(CO3中锰的价态Mn* Mn OC i CO CO團31汀札锰的氧化物可与镧的氧化物合成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某锰的氧化物晶胞结构如图1 个晶胞中 MrT 数目为_ .(4)铜的第一电离能(丨1)小于锌的第一电离能,而铜的第二电离能(丨2)却大于锌的第二 电离能,其主要原因是电离能/kJ?molI1I2铜7461958锌906173320.( 8 分)(2015 春?武汉校级期末)现有原子序数小于36

17、 的 X、Y、Z、W 四种元素.其中 X元素的一种核素核内无中子;Y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Z 原子的质量数为 12,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 W 的基态原子核外 3d 轨道上的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 倍.请回答下列问题:(1) Z2X2中 Z 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 _.(2) 已知: W(OH3+3C5HQTW( C5HQ)3+3HO,其中 W( C5HO)3的结构如图.1W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_ .2W3+的配位原子是 _.31mol C5HO 中含有(T 键为_mol.21. ( 12 分)(2015?黄冈模拟)氮化硼(BN)被称为一种“宇宙时代的材料”,具有很大的硬 度.(1)

18、基态硼原子有 _ 个未成对电子,氮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2) 部分硼的化合物有以下转化: BNHIRNsf,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_ (填序号);A.RNBHB俗称无机苯,但不是平面分子B.BNH 与乙烷是等电子体C.HB-NH 中的硼原子、氮原子的杂化类型相同D.硼、氮、氧三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较: BVN O(3)如图的晶体结构中,黑球白球分别代表不同的原子、离子或分子,则图的粒子总数为 _ ;图 2 中的白球的配位数是 _(4)已知图 3、4 均表示 BN 晶体的2 所示,1 的晶胞中含有结构,制备氮化硼的原理为:BCl3+2NH=BN+2HCI+N4CI ,当该反应中有 1mol BN 生成

19、时,则反应中可形成 _ mol 配位键,比较氮化硼晶体与晶体硅的沸点高低并解释原因 _ (5) X 射线的衍射实验可获取晶体的结构,包括晶胞形状、大小及原子的分布等参数,从而提供了又一种实验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和元素的相对质量的方法若图4 晶胞的边长为 a nm密度为pg?cm3,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_(要求化为最简关系)2014-2015 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下)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3 分,共 48 分)1.( 3 分)(2015 春?武汉校级期末)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于2010 年 2 月 19 日宣布,以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

20、合会确认,由该中心合成的第112 号化学元素从即日起获正式名称“Copernicium ”,相应的元素符号为“ Cn”.选择 2 月 19 日为新元素正式冠名日,也是因 为这一天是哥白尼的生日,有报道称Cn 原子含有 165 个中子下列有关 112 号元素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该原子可表示为n112B.该元素应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7 周期HB族C.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77D.该原子能够稳定存在 考点: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所有专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分析:A、根据原子符号的含义;B、 根据它比第 7 周期的稀有气体的原子序数少6,而稀有气体是第 0 族的;C、 原子的

2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中子数;D、根据最外层电子数为 2 来分析.277解答:解:A、原子的质子数为 112,质量数为 165+112=277,所以原子可表示为112Cn,故 A 错误;B、 该元素比第 7 周期的稀有气体的原子序数少6,而稀有气体是第 0 族的,位于元素 周期表的第 7 周期HB族,故 B 正确;C、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心质子数 +中子数=165+112=277,所以该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是277,不是该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故C 错误;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2,容易失去电子,故 D 错误; 故选 B.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相对原子

22、质量=质子数+中子数.2.( 3 分)(2015?黄浦区一模)在下列变化过程中,被破坏的作用力正确的是()A.干冰升华一一共价键B.二氧化硅熔融-范德华力C.氢氧化钠熔融-离子键、共价键D.硫酸氢钠溶于水-离子键、共价键1)考点: 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所有专题: 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分析:般来说,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兀素之间存在离子键、非金属兀素之间存在共价键,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中存在共价键、离子晶体中存在离子键,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分 子间作用力、原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共价键、离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离子键,以此解答该 题.解答:解: A.干冰为分子晶体,升华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故A

23、错误;B.二氧化硅为原子晶体,熔融时破坏共价键,故B 错误;C 氢氧化钠为离子晶体,熔融时破坏离子键,故C 错误;D.硫酸氢钠为离子晶体,溶于水电离出氢离子、钠离子以及硫酸根离子,破坏离子 键、共价键,故 D 正确.故选 D.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键、晶体类型及熔化时破坏的作用力,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 析能力的考查,根据晶体类型确定熔化时破坏的作用力,题目难度不大.3. (3 分)(2015 春?武汉校级期末)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 )A.可溶于水B.具有较咼的熔点C.水溶液能导电D.熔融状态能导电考点:离子键的形成.所有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分析:离子化合

24、物,具有较高的熔点,含有离子键,在熔融状态下或水溶液中能导电,但共 价化合物在水溶液中也能导电.解答:解:A.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都能溶于水,与化学键类型没有关系,故A 错误;B. 具有较高的熔点的物质不一定含有离子键,如二氧化硅为原子晶体,熔点很高, 但只含共价键,故 B 错误;C.共价化合物在水溶液中也能导电,如HCI,只含有共价键,故 C 错误;D.熔融状态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故D 正确. 故选 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键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化合物的类型与性质,把握离子键与共价 键的区别.4.(3 分)(2015 春?武汉校级期末)下列关于价电子构型为 3s23p

25、4的粒子描述正确的是 ()A.它的元素符号为 OB.它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4C.它可与 H2生成液态化合物D二 LJ n,则下列叙述的判断正确的是 ()1a- b=n-m元素的原子序数 a b c d元素非金属性 Z R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 X Y.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电子云的理解,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电子云中小黑点本身没有意义, 不代表 1个电子,也不代表出现次数,小黑点的疏密表示出现机会的多少,密则机会 大,疏则机会小.A.只有正确B.只有正确|C.都正确D.只有正确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所有分析:四种主族元素的离子aX、b

26、V+、cZn和dRm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贝Ua- m=b-n=c+n=d+m 若 mn,则原子序数大小顺序是:abcd,结合离子所得电荷可知, X、Y 为金属元素,Z、R 为非金属元素,且 X、Y 位于 Z 和 R 的下一周期,在同一周期 元素中,元素的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元素的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 增大而减小,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据此答题.解答:解:四种主族元素的离子aXm+bY1+cZn-和dR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贝Ua - m=b- n=c+n=d+m若 mn,则原子序数大小顺序是 a bcd,结合离子所得电荷可知, X、Y 为金属元素,Z

27、、R 为非金属元素,且 X、Y 位于 Z 和 R 的下一周期.1离子 乂: &丫+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即a- m=b- n,可得 a - b=m- n,故错误;2由题意可知,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根据阴前阳后,X、Y 在下一周期,Z、R 在上一周期,若 m n,则 Y 在 X 的前面,R 在 Z 的前面,所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a bc d,故正确;3Z、R 为同一周期的非金属元素,且元素的原子序数c d,在同一周期元素非金属性从左向右在增强,即非金属性Z R,故正确;4四种主族元素中 X、Y 为下一周期的金属元素,且元素的原子序数ab,在同一周期元素的金属性从左向右在

28、减弱,即金属性Y X,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YX,故错误;故选 A.点评: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元素,关键明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注意对元素 周期律的理解掌握,难度中等.7.( 3 分)(2008?镇江二模)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正确的组合是()1分子晶体中都存在共价键2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3金刚石、SiC、NaF、NaCl、H2O H2S 晶体的熔点依次降低4离子晶体中只有离子键没有共价键,分子晶体中肯定没有离子键5CaTiOs晶体中(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每个Ti4+和 12 个 C-相紧邻6SiO2晶体中每个硅原子与两个氧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7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

29、子越稳定8氯化钠熔化时离子键被破坏.OLTIOtfjff.lt(團中心以 3、巧拐;ti于A.B.|C.D.考点:晶胞的计算;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所有分析: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2金属晶体由阳离子与自由电子构成;3熔沸点轨道规律,一般是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中键长越长熔沸点越低,离子晶体中根据离子半径对晶格能的影响判断,分子晶体结合氢键与分子间作用力判断;4离子晶体中可能含有共价键;5以顶点 Ti4+离子研究,与之最近的 OT 位于面心上,每个 Ti4+离子为 12 个面共用;6SiO2晶体中每个硅原子与 4 个氧原子形成 4 个 Si - O 共价键;7分子稳定

30、性属于化学性质;8氯化钠属于离子晶体,微粒之间作用为离子键.解答:解: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不存在共价键,故错误;2晶体含有阴离子,则一定含有阳离子,但金属晶体由阳离子与自由电子构成,没有阴离子,故错误;3金刚石、SiC 属于原子晶体,键长 C- CvSi - C,故金刚石中化学键更稳定,其熔点更高,NaF NaCI 都属于离子晶体,氟离子比较大于氯离子比较,故NaF 的晶格能大于 NaCI,则 NaF 的熔点更高,HO H2S 都属于分子晶体,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熔 点较高,熔点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故金刚石、SiC、NaF、NaCI、HO H2S晶体的熔点依次降低,故正确;4共价化合物

31、一定不含离子键,但离子晶体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如氢氧化钠、过氧化钠、铵盐等,故错误;5以顶点 Ti4+离子研究,与之最近的 O2-位于面心上,每个 Ti4+离子为 12 个面共用, 故每个 Ti4+和 12 个 Cf-相紧邻,故正确;6SiO2晶体中每个硅原子与 4 个氧原子形成 4 个 Si - O 共价键,故错误;7分子间作用力影响物理性质,分子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错误;8氯化钠属于离子晶体,微粒之间作用为离子键,熔化时破坏离子键,故正确, 故选 D.点评:本题考查晶体结构与性质,涉及化学键、熔沸点比较、晶胞结构等,难度中等,注意掌握熔沸点比较规律,注意识记中学常见的晶胞结构.8 ( 3

32、分)(2015 春?武汉校级期末)已知反应:Q+PtFLO2, Q 为配位化合物(其中 Pt 为+5价),对于此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Q 的配位原子是 F 和 O,配位数为 8B.此反应 Q 是氧化剂,PtFe是还原剂C.Q 中 Pt 与 F 之间以离子键相结合D.每生成 1mol O2,转移 1 mol 电子考点配合物的成键情况.所有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分析根据反应中兀素的化合价的变化可知氧化剂和还原剂,利用化合价变化的数目来分析转移的电子数,再根据 Q ( PtFe)为配位化合物来分析解答.解答:解: A. Q 为配位化合物,PtFe中除离子键外 Pt 提供空轨道,F 提供孤对电

33、子形成配 位键,所以其配位数是6,故 A 错误;B.由 Q ( PtFe)为配位化合物,其中 Pt 为+5 价,而 PtFe中 Pt 为+6 价,该反应中 Pt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PtFe为氧化剂,故 B 错误;C.PtF6中除离子键外 Pt 提供空轨道,F 提供孤对电子形成配位键,则为共价键,故C 错误;D.由反应前后 Pt 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知,化合价变化数为 6- 5=1,则该反应中每生 成 ImolQ ( PtF6)则转移 1mol 电子,故 D 正确;故选 D.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配合物,明确元素化合价是分析氧化剂、还原剂、电子转移 的关键,并学会利用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来解答

34、.9.( 3 分)(2015 春?武汉校级期末)人们常将在同一原子轨道上运动的,自旋方向相反的2个电子,称为“电子对”;将在同一原子轨道上运动的单个电子,称为“未成对电子.以 下有关主族元素原子的“未成对电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核外电子数为奇数的基态原子,其原子轨道中一定含有“未成对电子”B.核外电子数为偶数的基态原子,其原子轨道中一定不含“未成对电子”C.原子轨道中含有“未成对电子”的基态原子,其核外电子数可能为偶数D.原子轨道中不含“未成对电子”的基态原子,其核外电子数一定为偶数考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所有分析:主族元素除最外层以外的各内层电子都是成对的,最外层为 ns ns2npy

35、, s 能级只有1 个轨道最多容纳 2 个电子,p 能级含有 3 个简并轨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各个 轨道时,优先占据不同的轨道,如两电子占据np 轨道分别占据两个轨道,形成两个未成对电子,结合选项讨论最外层电子数,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分析.(注意:s p d f 能级所含轨道数分别为 1、3、5、7 均为奇数,而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各个轨道时,优先占据不同的轨道,每个轨道最多容纳2 个电子,故核外电子总数为奇数一定具有未成对电子,为偶数可能含有未成对电子,也可能没有未成对电 子).解答:解:A.核外电子数为奇数的基态原子,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奇数,若最外层为 nsx,则 x=1,含有未成对

36、电子;若最外层为ns2npy,则 y=1 或 3 或 5, np 轨道一定含有未成对电子,故 A 正确;B.核外电子数为偶数的基态原子,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奇数,若最外层为n sx, 则 x=2,不含有未成对电子; 若最外层为 ns2npy,则 y=2 或 4, np 轨道一定含有未成对电 子,故 B 错误;C. 核外电子数若最外层为 nsx, x=2,不含有未成对电子,其核外电子数为偶数,若 最外层为ns2npy,则 y=2 或 4, np 轨道一定含有未成对电子,其核外电子数为偶数, 故 C 正确;D.核外电子数为奇数的基态原子,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奇数,若最外层为n sx,则x=1,含有

37、未成对电子; 若最外层为 ns2npy,则 y=1 或 3 或 5,np 轨道一定含有未成对 电子,原子轨道中不含“未成对电子”的基态原子,若最外层为ns*,x=2,若最外层为 ns2npy,则 y=2 或 6,其核外电子数一定为偶数,故D 正确;故选 B.点评:本题考查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主族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特点等,理解核外电子排布规 律是解答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0. ( 3 分)(2015 春?武汉校级期末)如图是氯气的制备以及氯、溴、碘的非金属性比较实验, 充分反应一段时间后,打开装置D 的活塞,将装置 D 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 E 中,振荡,观察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

38、E 下层呈现紫红色B.装置 B 中可盛放水吸收氯气中的HCI 气体C.F2不能与 NaCI 溶液反应置换出氯气D.装置 E 中有机试剂层呈现紫红色,能说明非金属性Br I考点:实验装置综合;卤素原子结构及其性质的比较.所有分析:A 中浓盐酸和高锰酸钾反应生成氯气,B 应为饱和食盐水,可用于除去氯气中的HCI,D 中氯气和 NaBr 反应生成溴,E 中溴反应生成碘,但不能排出氯气的影响,F 用于吸收尾气,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苯的密度比水小,应在上层,所以装置E 上层呈现紫红色,故 A 错误;B.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小,而微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水吸收,故B 错误;C.氟气与水溶液反应是氟

39、气与水的反应生成氟化氢和氧气,所以 F2不能与 NaCI 溶液 反应置换出氯气,故 C 正确;D. 生成的溴单质和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过量氯气也会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造成干扰,所以不能证明非金属性Br I,故 D 错误;故选 C.点评:本题考查了氯气实验室制取、氯气化学性质、实验装置的理解评价,侧重于学生的分 析、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实验的原理物质的性质,难度不大.11. ( 3 分)(2015 春?武汉校级期末)对下列一些实验事实的理论解释,错误的是()选项实验事实理论解释AP 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大于 S 原子磷原子的半径比硫原子的半径大乙烯的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乙烯分子结构中存在n键c

40、C向加入过量氨水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乙醇, 将析出深蓝色晶体乙醇的加入降低了 SQ?H2O 的溶解度DHCI 气体极易溶于水HCI 和 H2Q 均为极性分子A. AB. B|C. CD. D考点: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及应用;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 用.所有0A B分析:A、P 原子 3p 能级半充满,所以比较稳定,难以失去电子;B、根据结构决定性质分析;C、根据 SQ?H2O 的溶解度在乙醇中比水中要小分析;D、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分析.解答:解:A. P 原子 3p 能级半充满,所以比较稳定,P 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大于 S 原子,故 A错误;B.乙烯分子结构中存在n键而乙烷没

41、有,所以乙烯的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故B 正确;C.因为SQ?H2Q的溶解度在乙醇中比水中要小,所以向加入过量氨水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乙醇,将析出深蓝色晶体,故C 正确;D.因为 HCI 和 H2Q 均为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 所以 HCI 气体极易溶于水,故 D 正确.故选 A.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难度不大,注意知识的积累.12. ( 3 分)(2015?隹安一模)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 与 W 同主 族,X、W 勺单质在标准状况下的状态不同.Y 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Z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 3 倍,Z2与 W 具有相同的

42、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r (W r (Z) r (Y) r (X)B.元素 Y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 的强C.由 X、Y、Z 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呈碱性D.化合物 XaZ2与 WZ2所含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所有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丫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则 Y 为 N 元素;Z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 倍,原子只能有 2 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 6,则 Z 为 Q 元素;Z2与 W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 W 为 Na;

43、X 与 W 同主族,X、W 的单质在标准状况下的状态不同,则X 单质为气体,故 X 为 H 元素,据此解答.解答:解:短周期主族元素 X 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 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则 Y 为 N 元素;Z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 倍,原子只能有 2 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 6,贝UZ 为 Q 元素;Z2与 W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 W 为 Na;X 与 W同主族,X、W 的单质在标准状况下的状态不同,则X 单质为气体,故 X 为 H 元素,A. 同周期自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氢原子比较最小,故原子半径 r ( Na) r

44、( N) r (Q) r ( H),故 A 错误;B.非金属性 Z (Q) Y ( N),元素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因此H2Q 的热稳定性大于 NH,故 B 错误;C. 由 X ( H)、Y ( N)、Z ( Q 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一水合氨的水溶液呈碱性,故 C 正确;D. 化合物 fQ 含有共价键,而 NQQ 含有共价键、离子键,所含化学键类型不完全相 同,故 D 错误,故选 C.点评: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综合应用,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注意对你元素周期律的 理解掌握,题目难度不大.13. ( 3 分)(2015 春?武汉校级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是所有的共

45、价键都具有方向性B.NN键能大于 CC的键能,所以 NN不易发生加成反应C.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知,OF 分子的构型和 H2O 分子的构型相同D.Na 原子基态核外电子占有 3 个能层,4 种能级,6 个原子轨道,有 6 种电子运动状态考点:键能、键长、键角及其应用;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判断简单分子或离 子的构型.所有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分析:A、不是所有的共价键都具有方向性,如s -S3键就没有方向性;B、NN键能很大,所以NN很稳定,不易发生加成反应;C、OF 分子的构型和 HbO 分子的构型都是 V 形;D、Na 原子基态核外电子占有 3 个能层,4 种能级,6 个原

46、子轨道,有 11 种电子运动 状态;解答:解:A、不是所有的共价键都具有方向性,如s - s3键就没有方向性,故 A 正确;B、N-N键能很大,所以N-N很稳定,不易发生加成反应,故 B 正确;C、OF 分子中有 2 个3键电子对,孤电子对数丄(6 - 1X2)=2, H2O 分子中有 2 个32键电子对,孤电子对数 2 (6 - 1X2) =2;二者构型都是 V 形,故 C 正确;2D、 Na 原子基态核外电子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1,所以 Na 占有 3 个能层,4 种能级,6 个原子轨道,每个原子轨道有两种不同的运动状态,因此有 11 种电子运动状态,故 D 错误;故选

47、D.点评:本题考查了共价键的性质、分子的空间构型、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涉及内容较多, 注意对基础知识的复习,难度较大.14.( 3 分)(2014?可南二模)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 X、Y、Z、W 四种短周期元素,X、W原子 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相等, X、Z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 Y、W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 等.甲的化学式为 YX,是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乙是由 X、Y、Z 组成的盐.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由 X、Y、Z 组成盐的水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该盐阳离子浓度小于酸根离子浓度B.丫用的水溶液呈弱碱性,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C.原子半径:ZvYvW,而简单离子半径:WYvZ

48、D.W 的氯化物熔点低,易升华,但水溶液能导电,由此推断它属于弱电解质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所有专题: 兀素周期律与兀素周期表专题.分析:1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 X Y、Z、W 四种短周期兀素,X、W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 子层数相等,甲的化学式为 丫用,是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甲是NH,所以 X 是 H元素、Y 是 N 元素,W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相等且原子序数大于N,所以W 是 Al 元素,X、Z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 Y、W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所以 Z 是 F 元素,乙是由 X、Y、Z 组成的盐,则乙是 NHF,结合物质的结构和性质解答.解答:解:原子序

49、数依次增大的 X、Y、Z、W 四种短周期元素,X、W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相等,甲的化学式为 YX,是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甲是 NH3,所以 X 是 H 元素、Y 是 N 元素,W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相等且原子序数大于N,所以 W 是 Al 元素,X、Z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 Y、W 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所以Z 是 F 元素,乙是由 X、Y、Z 组成的盐,则乙是 NHF,A.由 X、Y、Z 组成盐为 NHF, NH4F 的水溶液呈酸性,则 c ( H+) c (OH),根据电 荷守恒得 c (NH+)vc (F),故 A 正确;B. NH 的水溶液呈弱碱性,石蕊遇

50、碱变蓝色,所以氨水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故 B 错误;C.原子半径:ZvYvW 而简单离子半径:WZvY,故 C 错误;D.氯化铝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所以氯化铝是强电解质,故D 错误;故选 A.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及应用,根据原子结构确定元素,根据物质的性质及原子结构来分析解答,知道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方法,注意氯化铝是强电解 质,但为共价化合物.15.( 3 分)(2015 春?武汉校级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钛和钾都采取图 1 的堆积方式B.图 2 为金属原子在二维空间里的非密置层放置,此方式在三维空间里堆积,仅得简单立 方堆积C 图 3 是干冰晶体的晶胞

51、,晶胞棱长为a cm,则在每个 CO 周围距离相等且为acm 的2CO 有 8 个D.图 4 这种金属晶体的晶胞,是金属原子在三维空间里以密置层采取ABCAB-C 堆积的结果考点专题分析:A.根据图 1 判断紧密堆积方式判断;B.在二维空间里的非密置层放置, 在三维空间堆积形成A2型紧密堆积,据此判断;C. 判断晶胞类型,根据配位数判断;D. 根据晶胞类型判断密置层堆积方式.解答:解:A.图 1 表示的堆积方式为A型紧密堆积,K 采用A型紧密堆积,故 A 错误;B.在二维空间里的非密置层放置, 在三维空间堆积形成A2型紧密堆积,得到体心立 方堆积,故 B 错误;C.干冰晶体的晶胞属于面心立方晶

52、胞,配位|h3晶胞的计算所有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图1图3数为12,即每个 CO 周围距离相等且为acm 的 CO 有 12 个,故 C 错误;D.该晶胞类型为面心立方,则堆积方式为A 型密堆积,即金属原子在三维空间里以密置层采取 ABCAB-C 堆积,故 D 正确;故选 D.点评:本题考查晶体结构的堆积模型和晶胞结构,难度不大,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16. ( 3 分)(2015 春?武汉校级期末)二甲醚(CHOCH 被称为 21 世纪的新型燃料,它清洁、 高效、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二甲醚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轻微的醚香味,其燃烧热为1455kJ/mol ;工业上用合成气(CO Hz)直接或间接制取

53、二甲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以二甲醚、空气、氢氧化钾溶液为原料,石墨为电极可构成燃料电池.该电池中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CHOCH- 12e+ 12OH 2CO+8H2OB.二甲醚为不可再生能源C.二甲醚分子中只含有极性键D.二甲醚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HOCH (g) +3Q(g) 2CQ (g) +3H2O( g) ; H=-1455kJ/mol考点: ,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所有分析: -二甲醚分子中含有 C- H、C- O 等共价键,工业上用合成气(CO H2)直接或间接制取 二甲醚,说明二甲醚可再生,以二甲醚、空气、氢氧化钾溶液为原料,石墨为电极可 构成燃料电池,二

54、甲醚应被氧化生成碳酸钾,结合燃烧热的定义解答该题.解答: :/1/解: A.二甲醚生成的二氧化碳会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所以该电池中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CHOCH- 12e +16OH =2CQ2+11H2O,故 A 错误;B.工业上用合成气(CO H)直接或间接制取二甲醚,二甲醚为可再生资源,故B错误;C 二甲醚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存在极性键,碳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极性键,故 C 正确;D.该反应方程式中水烝气不是稳定氧化物,应改为液态水,故D 错误.故选 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键的判断、电极反应式和燃烧热方程式等知识点,难点是书写电极反 应式,注意书写电极反应式时要结合

55、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判断生成物.二、填空题17. ( 10 分)(2015 春?武汉校级期末)(1) 2000 年 7 月 19 日俄罗斯莫斯科郊区的杜布纳核联 合研究所的科学家制成了第166 号新元素,该新元素在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上的位置为第八周期第WA族 .(2) 1999 年 4 月,美国劳仑斯-柏克莱国家实验室的领导人,核化学家 Kenneth E. Gregorich宣布,在该实验室的 88 英寸回旋加速器上,研究者用高能;Kr 离子轰击-:Pb 靶,一个3682氟核与一个铅核融合,放出1 个中子,形成了一种新元素的原子A.写出 A 的原子符号:_A .113(3)氯化亚砜(SOC2)

56、是一种很重要的化学试剂,可以作为氯化剂和脱水剂.氯化亚砜分子中 S 原子是中心原子,它的几何构型是三角锥形 :中心原子采取 SP3杂化方式.(4) 五羰基铁相当活泼,吸收 H2生成四羰基铁酸.四羰基铁酸与NaOH 反应生成的四羰基铁酸二钠,其水溶液呈碱性.五羰基铁吸收H2的化学方程式为Fe (CO5+H2=fFe (CO4+CO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原子轨道杂化方式及杂化类型判断所有分析:(1)根据原子结构规律不变,第八周期可以排50 种元素,所以第 166 号元素,的位置应是第八周期 VIA 族;(2)形成的新元素质量数为:86+208 -仁 293,质量

57、数为:36+82=118,所以 A 的原(3)根据价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微粒的空间构型,SOCb中 S 原子成 2 个 S- Cl 键,1 个 S=Q 杂含有 1 对孤对电子,所以杂化轨道数是4,据此分析;(4) 氢化羰基铁为二元弱酸,结合原子守恒分析书写化学方程式.解答:解:(1)根据原子结构规律不变,第八周期可以排50 种元素,所以第 166 号元素,的位置应是第八周期 VIA 族,故答案为:第八周期第WA族;(2)形成的新元素质量数为:86+208 -仁 293,质量数为:36+82=118,所以 A 的原子符号:習;A,故答案为:習;A;(3)根据价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微粒的空间构型,SO

58、C2中S原子成 2个 S- Cl键, 1个S=Q含有 1 对孤对电子,所以杂化轨道数是 4,故 S 原子采取 SF3杂化,分子形 状为三角锥形,故答案为:三角锥形; SF3;(4)Fe 与 CO 可形成五羰基铁,该化合物相当活泼,易于吸收 H 生成氢化羰基铁.氢 化羰基铁为二元弱酸,可与NaOH 反应生成四羰基铁酸二钠,依据题干信息推知,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 (CO5+H=HFe (CO4+CQ 故答案为:Fe (CO5+H=HFe (CO4+CO点评:本题是一道结构化学知识的综合题目,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18.( 13 分)(2015 春?武汉校级期末

59、)我国化学家在“铁基(报掺杂镨氧铁砷化合物)高温 超导”材料研究上取得了重要成果,荣获2013 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1)_ Fe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2)氟、氧、砷三种元素中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F OAs .(用元素符号填空)(3)Fe (SCN3溶液中加入 NHF.发生如下反应: Fe (SCN2+6NHF= (NH)3FeF6+3NHSCN1(NH)3FeF6存在的微粒间作用力除普通共价健外,还有ad (填序号).a.配位键 b.氢键 c.金属键 d.离子键2已知 SCN 中各原子最外层均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则 C 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 .该原子团中b键与n健个数的比值为1:

60、 1 .(4)FeCIs晶体易溶于水、乙醇,用酒精灯加热即可气化,而FeFs晶体熔点高于 1000C.试解释两种化合物熔点差异较大的原因是FeCI3是分子晶体,FeF3是离子晶体.(5) 氮、磷、砷为同主族元素,其化合物的结构又是多样化的.1该族氢化物(RH)的某种性质随 R 的核电荷数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则Y 轴可表示的氢化物(RH)性质可能有ac (选填序号,下同).a.稳定性 b .沸点 c . R- H 键能 d .分子间作用力2碳氮化钛化合物在汽车制造和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其结构是用碳原子取代氮化钛晶胞(结构如图)顶点的氮原子,据此分析,这种碳氮化钛化合物的化学式为Ti4CN

61、 .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晶胞的计算所有分析:(1)铁为 26 号元素,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2) 同周期自左而右电负性增大,同主族自上而下电负性减小;(3) ( NH)3FeF6是离子化合物, 铵根离子与六氟合铁酸根之间是离子键, 氮与氢 之间是共价键,铁与氟之间是配位键;SCN 中各原子最外层均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所以该原子团的结构式为;(4)FeCb 晶体易溶于水、乙醇,用酒精灯加热即可气化,所以FeCb 是分子晶体, FeF3晶体熔点高于 1000 C,所以 FeF3是离子晶体;(5) a.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b 由于氨气分子间存在氢键

62、,因此氨气的沸点最高,AsH 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 PH,AsH 沸点较高;c 非金属性越强与氢元素形成的共价键越强,键能越大;d 三种氢化物生成的晶体均是分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增 大;根据均摊法计算晶胞中碳、氮、钛原子数目,进而确定化学式.解答:解:(1)铁为 26 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2) 同周期自左而右电负性增大,同主族自上而下电负性减小,所以氟、氧、砷三种元素中电负性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FO As,故答案为:F O As;(3) ( NH)3FeF6是离子化合物,铵根离子与六氟合铁酸根之间是离子键,氮与氢之间是共价键,铁与氟之间是配位键,故答案为:ad;SC

63、N 中各原子最外层均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该原子团的结构式为,其结构与二氧化碳相似,其中含有 2 个b键与 2 个n键,所以 C 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sp,d键 与n键个数的比为 1:1,故答案为:sp; 1: 1 ;(4)FeCb 晶体易溶于水、乙醇,用酒精灯加热即可气化,所以FeCb 是分子晶体,FeF3晶体熔点高于 1000 C,所以 FeF3是离子晶体,分子晶体中分子之间是范德华力, 作用力比较小,而离子键的作用力较大,所以两者的沸点相差较大,故答案为:FeCb是分子晶体,FeF3是离子晶体;(5) a. N P、As 位于周期表同一主族,从上到下排列,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非金属性越强

64、,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因此三种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降低,a 正确;b 由于氨气分子间存在氢键,因此氨气的沸点最高,AsH 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 PH,,故答案为:AsH 沸点较高,故 b 错误;c 非金属性越强与氢元素形成的共价键越强,键能越大,因此R- H 键能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故 c 正确;d 三种氢化物生成的晶体均是分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增 大,故 d 错误,故答案为:ac;利用均摊法可知,晶胞中含有碳原子数为8x3=1,含有氮原子数为 6x3 =3,含有S 2钛原子数为 12x1=4,所以碳、氮、钛原子数之比为1: 3: 4,则化合物的化学式为4Ti4CM,故答

65、案为:Ti4CN 点评:本题是对物质结构的考查,涉及核外电子排布、电负性、化学键、杂化方式、晶体类 型与性质、晶胞的计算,题目综合性较强,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难度中等.19.( 9 分)(2015 春?武汉校级期末)过渡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应用研究是目前科学研究的 前沿之一.试回答下列问题:(1)二氧化钛作光催化剂能将居室污染物甲醛、苯等有害气体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达到无害化.有关甲醛、苯、二氧化碳及水说法正确的是ACD .A. 苯与 BsNH 互为等电子体,且分子中原子共平面B.甲醛、苯和二氧化碳中碳原子均采用sp2杂化C. 苯、二氧化碳是非极性分子,水和甲醛是极性分子D. 水的沸点比甲

66、醛高得多,是因为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2)二茂铁又叫双环戊二烯基铁,结构如 1 图所示,是一种具有芳香族性质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外观为橙色,熔点为172C,沸点 249C,100C以上能升华;不溶于水,溶于甲醇、乙醇等有机溶剂中.其中 F/离子与两个环戊二烯基是依靠配位键连接.二茂铁属于 分子 晶体.(3)锰类金属添加剂不仅可有效提高辛烷值,而且可大大减少汽车尾气中CO NO、C2H4等物质排放,再经催化转化为 CQ、N2等.CMT 是一种锰类金属添加剂,其结构如图 3 .结合上一问,GHMn(CQ3中锰的价态是 +1 .MnOC i COCO團3锰的氧化物可与镧的氧化物合成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某锰的氧化物晶胞结构如图2 所示,1 个晶胞中 MrT 数目为 2.(4)铜的第一电离能(11)小于锌的第一电离能,而铜的第二电离能(12)却大于锌的第二10 1 + +电离能,其主要原因是Zn 失去一个电子变成结构为3d 4s 的Zn,Cu 失去一个电子成为 Cu后,核外电子排布为 3d10,属于能量较低的稳定结构,所以Cu 第二电离能相对较大.电离能/kJ?molI1I2铜7461958锌90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