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专题一地球和地图高品质

上传人:英*** 文档编号:84449124 上传时间:2022-05-03 格式:PPTX 页数:50 大小:2.1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考地理专题一地球和地图高品质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中考地理专题一地球和地图高品质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中考地理专题一地球和地图高品质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资源描述:

《中考地理专题一地球和地图高品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地理专题一地球和地图高品质(5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会计学1中考地理专题一地球和地图高品质中考地理专题一地球和地图高品质考查,集中在比例尺和方向的判读,还有等高线地形图的考查,集中在比例尺和方向的判读,还有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培养学生阅读等高线地形图及普通地图的能力,养判读,培养学生阅读等高线地形图及普通地图的能力,养成在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成在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第2页/共50页一、经纬网的判读一、经纬网的判读1 1认识经线和纬线的特点认识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第3页/共50页 从不同角度观察经纬网,经线和纬线的形状不同。但从不同角度观察经纬网,经线和纬线的形状不同。但是所有经线等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不等长,赤道最长是所有经线等长,指示南北方

2、向;纬线不等长,赤道最长( (实地长约实地长约4 4万千米万千米)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到极点缩为,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到极点缩为1 1个点。个点。第4页/共50页2 2经纬度的判读经纬度的判读第5页/共50页 首先,应确定经纬网中,何为经线,何为纬线,经首先,应确定经纬网中,何为经线,何为纬线,经线上的度数是东经还是西经,纬线上的度数是北纬还是南线上的度数是东经还是西经,纬线上的度数是北纬还是南纬。其次,根据经纬度的分布规律,向北增加是北纬纬。其次,根据经纬度的分布规律,向北增加是北纬“N”N”,向南增加是南纬向南增加是南纬“S”S”, 向东增加是东经向东增加是东经“E”E”,向西增

3、加,向西增加是西经是西经“W”W”。第6页/共50页(1)(1)方格状的经纬网方格状的经纬网第7页/共50页 判读的关键是分清东南西北,自左向右即自西向东,判读的关键是分清东南西北,自左向右即自西向东,自下向上即自南向北。自下向上即自南向北。 例如:例如:A(140A(140E E,0 0) );B(180B(180,4040N)N);C(140C(140W W,4040S)S)第8页/共50页(2)(2)侧视位的经纬网侧视位的经纬网第9页/共50页 先根据极点找出南北方向先根据极点找出南北方向( (指向北极点就是北,指向南指向北极点就是北,指向南极点就是南极点就是南) )。再由南北方向判断东

4、西方向。再由南北方向判断东西方向。 例如:例如:A(45A(45W W,3030N)N);B(0B(0,3030S)S);C(90C(90E,E, 0 0) )第10页/共50页(3)(3)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第11页/共50页 先明确极点是南极还是北极,以北极为中心的经纬先明确极点是南极还是北极,以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纬线全是北纬,以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纬线全是南网,纬线全是北纬,以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纬线全是南纬;再根据地球自转方向,纬;再根据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和和“北逆南顺北逆南顺”的原则判读东西经。的原则判读东西经。 例如:例如:A(45A(45W

5、W,3030S)S);B(90B(90W W,6060S)S);C(135C(135E,E, 30 30S)S);D(45D(45E E,3030N)N);E(90E(90E E,6060N)N);F(135F(135W W,3030N)N)第12页/共50页二、东西半球的判读二、东西半球的判读1 1数字法判断,分以下三种情况:数字法判断,分以下三种情况:(1)(1)凡是小于凡是小于2020的经度数都在东半球。的经度数都在东半球。(0(0经线在东半球经线在东半球) )(2)(2)凡是在凡是在160160180180之间的经度数都在西半球。之间的经度数都在西半球。(180(180经线在西半球经线

6、在西半球) )(3)(3)凡是介于凡是介于2020160160之间的经度数,东经的在东半球,之间的经度数,东经的在东半球,西经的在西半球。西经的在西半球。第13页/共50页2 2图形法判断:划分界线:图形法判断:划分界线:2020W W和和160160E E组成的经线圈。组成的经线圈。2020W W0 0160160E E属于东半球,属于东半球,160160E E1801802020W W属于西半球。可以借助下图理解:属于西半球。可以借助下图理解:第14页/共50页例例1 1 读图完成表格。读图完成表格。经纬度经纬度温度带温度带南北半球南北半球东西半球东西半球A A _ _ _ _ _ _ _

7、 B B _ _ _ _ _ _ _ C C _ _ _ _ _ _ _ D D _ _ _ _ _ _ _ 170170E E,4040N N 北温带北温带 北半球北半球 西半球西半球170170E, 0E, 0热带热带赤道上赤道上 西半球西半球180180,2020S S 热带热带 南半球南半球 西半球西半球170170W W,6060N N北温带北温带 北半球北半球 西半球西半球第15页/共50页【答案答案】 A A:170170E E,4040N N北温带北半球西半球;北温带北半球西半球;B B:170170E E,0 0热带赤道上西半球;热带赤道上西半球;C C:180180,202

8、0S S热带南半球西半球;热带南半球西半球;D D:170170W W,6060N N北温北温带北半球西半球带北半球西半球第16页/共50页 判断经纬度的关键是先确定图中哪些线是经线,哪些判断经纬度的关键是先确定图中哪些线是经线,哪些线是纬线,然后根据向北增加是北纬线是纬线,然后根据向北增加是北纬“N”N”,向南增加是南,向南增加是南纬纬“S”S”, 向东增加是东经向东增加是东经“E”E”,向西增加是西经,向西增加是西经“W”W”判断各点经纬度;最后根据纬度判断温度带和南北半球,判断各点经纬度;最后根据纬度判断温度带和南北半球,根据经度判断东西半球。根据经度判断东西半球。第17页/共50页例例

9、2 2(2017(2017无锡中考无锡中考) )读下面的经纬网图,回答读下面的经纬网图,回答(1)(1)(2)(2)题。题。第18页/共50页(1)(1)图中图中D D点的经纬度是点的经纬度是( () )A A(30(30N N,9090W) BW) B(30(30N N,9090E) E) C C(30(30S S,9090W) DW) D(30(30S S,9090E)E)(2)(2)根据这幅经纬网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根据这幅经纬网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C C点位于东半球点位于东半球 B BD D点位于南半球点位于南半球C CM M所在的经线和所在的经线和N N所在的纬线长

10、度相等所在的纬线长度相等 D DN N所在的纬线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所在的纬线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第19页/共50页【解析解析】 第第(1)(1)题,图中纬度的间隔是题,图中纬度的间隔是3030,因此,因此D D点为点为3030N N;图中经线的间隔也是;图中经线的间隔也是3030,因此,因此D D点的经度是点的经度是9090E E。所以,所以,B B选项正确。第选项正确。第(2)(2)题,读图可知,题,读图可知,C C点的经纬度为点的经纬度为(60(60S S,6060W)W),C C点位于西半球,故点位于西半球,故A A错误;错误;D D点位于赤道点位于赤道以北,纬度为以北,纬度为3030N

11、N,位于北半球,故,位于北半球,故B B错误;错误;M M所在的经线所在的经线和和N N所在的纬线长度不相等,故所在的纬线长度不相等,故C C错误;错误;N N位于赤道上,一年位于赤道上,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故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故D D正确。正确。【答案答案】 (1)B (1)B(2)D(2)D第20页/共50页三、地球的运动三、地球的运动1 1产生四季更替的原因:产生四季更替的原因:第21页/共50页2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每年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然后开始向北移动;夏每年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然后开始向北移动;夏至日达到最北点北回归线,再开始南移;秋分日移回到至日达到

12、最北点北回归线,再开始南移;秋分日移回到赤道,之后继续南移;冬至日达到最南点南回归线,继赤道,之后继续南移;冬至日达到最南点南回归线,继而再向北移动,于第二年春分日回到赤道。而再向北移动,于第二年春分日回到赤道。第22页/共50页第23页/共50页3 3昼夜长短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 当太阳光照如当太阳光照如A A图时,可以观察到北极圈及其以内为极图时,可以观察到北极圈及其以内为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内为极昼,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为夜,南极圈及其以内为极昼,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枣庄市昼最短夜最长,得到的太阳热量北半球的冬至日。枣庄市昼最短夜最长,得到的太阳热量最少,因此包括

13、其在内的最少,因此包括其在内的1212、1 1、2 2月为枣庄市的冬季;当月为枣庄市的冬季;当太阳光照如太阳光照如B B图时,可以观察到北极圈及其以内为极昼,南图时,可以观察到北极圈及其以内为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内为极夜,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为北半球极圈及其以内为极夜,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为北半球第24页/共50页的夏至日,枣庄市昼最长夜最短,得到的太阳热量最多,的夏至日,枣庄市昼最长夜最短,得到的太阳热量最多,因此包括其在内的因此包括其在内的6 6、7 7、8 8月为枣庄市的夏季;当太阳光照月为枣庄市的夏季;当太阳光照如如C C图时,可以观察到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点在赤图时,可以观察

14、到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为枣庄市的春分或秋分,枣庄市得到的热量适中,我道,为枣庄市的春分或秋分,枣庄市得到的热量适中,我们把包括春分日在内的们把包括春分日在内的3 3、4 4、5 5月定为春季,把包括秋分日月定为春季,把包括秋分日在内的在内的9 9、1010、1111月定为秋季。月定为秋季。第25页/共50页第26页/共50页第27页/共50页第28页/共50页4 4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高度的变化: 读下图可以看到夏至日太阳高度最高,地面得到的光读下图可以看到夏至日太阳高度最高,地面得到的光热最多;冬至日太阳高度最低,地面得到的光热最少;春热最多;冬至日太阳高度最低,地面得到的光

15、热最少;春分、秋分日太阳高度适中,地面得到的热量也适中。分、秋分日太阳高度适中,地面得到的热量也适中。第29页/共50页例例3 3(2017(2017济宁中考济宁中考) )我国我国“长征七号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成运载火箭发射成功,搭载的货运飞船功,搭载的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天舟一号”,与我国,与我国“天宫二号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第一次交会对接的时间是空间实验室第一次交会对接的时间是20172017年年4 4月月2222日日1212时时2323分,结合下面的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分,结合下面的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1)(1)(3)(3)题。题。第30页/共50页(1)“(1)“天舟一号天舟一号”与

16、与“天宫二号天宫二号”第一次成功对接时,地球第一次成功对接时,地球运行在哪两个节气之间运行在哪两个节气之间( () )A A B B C C D D第31页/共50页(2)(2)此时,济宁市昼夜长短的状况是此时,济宁市昼夜长短的状况是( () )A A昼短夜长昼短夜长 B B昼长夜短昼长夜短C C昼夜等长昼夜等长 D D无法判定无法判定(3)(3)地球公转使地球上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同时还产生地球公转使地球上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同时还产生了了( () )现象。现象。A A昼夜更替昼夜更替 B B板块运动板块运动C C四季变化四季变化 D D海陆变迁海陆变迁第32页/共50页【解析解析】 第

17、第(1)(1)题,图中是春分,在每年的题,图中是春分,在每年的3 3月月2121日前日前后,是夏至,在每年的后,是夏至,在每年的6 6月月2222日前后,所以日前后,所以20172017年年4 4月月2222日应在之间。第日应在之间。第(2)(2)题,每年的春分之后,秋分之前,题,每年的春分之后,秋分之前,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济宁应该是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济宁应该是昼长夜短。第昼长夜短。第(3)(3)题,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更替、日题,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更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间的差异。由于公转产生的现象有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间的差异。由于

18、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变化。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变化。【答案答案】 (1)A (1)A(2)B(2)B(3)C(3)C第33页/共50页四、地图四、地图1 1山谷、山脊巧判断山谷、山脊巧判断 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表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表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表示山谷。判断的方法是:沿着山脊或山谷走向处凸出,表示山谷。判断的方法是:沿着山脊或山谷走向线作一条垂线,例如图中线作一条垂线,例如图中ABCABC线,线,EFMEFM线,观察此地形中间线,观察此地形中间部分与两旁地区孰高孰低。因为部分与两旁地区

19、孰高孰低。因为B B点海拔高于点海拔高于A A、C C点,故点,故此处为山脊;此处为山脊;F F点海拔低于点海拔低于E E、M M,故此处为山谷。,故此处为山谷。第34页/共50页第35页/共50页2 2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应用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应用第36页/共50页水库修建:库址应选在有利于集水的小盆地,如图中水库修建:库址应选在有利于集水的小盆地,如图中A A处。坝址应建在工程量小,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尽处。坝址应建在工程量小,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尽量少淹良田、少迁居民等,如图中量少淹良田、少迁居民等,如图中B B处适合建大坝。处适合建大坝。河流: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

20、状水河流: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河流一般形成于山谷,山脊处是河流的分水岭,不能系。河流一般形成于山谷,山脊处是河流的分水岭,不能形成河流,如图中乙处画出河流就错了。形成河流,如图中乙处画出河流就错了。第37页/共50页引水渠:应遵循水可自流的原则,由地势高处向地势引水渠:应遵循水可自流的原则,由地势高处向地势低处引流,如图中向疗养院引水,方案就比方案更低处引流,如图中向疗养院引水,方案就比方案更合理。合理。道路修建:山区道路多沿等高线或山谷修建,地势尽道路修建:山区道路多沿等高线或山谷修建,地势尽量要低,地形尽量要平坦,尽量少打隧洞。如图中公路量要低,地形尽量要平坦,尽量

21、少打隧洞。如图中公路丁的修建。丁的修建。第38页/共50页例例4 4(2017(2017福建中考福建中考) )图图1 1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2 2为某为某同学绘制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同学绘制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第39页/共50页(1)(1)地形部位名称:地形部位名称:A A是是 ,B B是是 。图中陡崖顶部的。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高度不低于海拔高度不低于 米。米。(2)A(2)A地位于王庄的地位于王庄的 方向;若两地图上直线距离为方向;若两地图上直线距离为4 4厘厘米,则实地水平距离为米,则实地水平距离为 千米。千米。(3)(3)图图2 2是沿

22、图是沿图1 1中中 (aa(aa或或bb)bb)绘制而成的地形剖面绘制而成的地形剖面图。图。(4)B(4)B、C C两处河段,流速较快的是两处河段,流速较快的是 ,判断理由是,判断理由是 。第40页/共50页【解析解析】 第第(1)(1)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A A处等高线闭合且处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B B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读图可知,此图的等高距是为山谷。读图可知,此图的等高距是5050米,陡崖顶部的海米,陡崖顶部的海拔应不低于拔应不低于150150米。第米。第(2)(2)题,此图没有指向标

23、,也没有经题,此图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线,所以应根据纬线,所以应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辨别方向。此辨别方向。此图的比例尺是图上图的比例尺是图上1 1厘米代表实地厘米代表实地2 2千米,所以千米,所以4 4厘米为厘米为8 8千千米。第米。第(3)(3)题,图中沿题,图中沿bbbb剖面线经过山谷剖面线经过山谷山脊山脊山谷山谷第41页/共50页山脊山脊山谷山谷山脊,而沿山脊,而沿aaaa线地势是逐渐降低的。第线地势是逐渐降低的。第(4)(4)题,题,B B、C C两处河段,两处河段,B B处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河流落处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河流落差较大,流速较快。差较大

24、,流速较快。【答案答案】 (1) (1)山顶山谷山顶山谷150150(2)(2)西北西北8 8(3)bb(3)bb(4)B(4)BB B处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河流落差较大,流速处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河流落差较大,流速较快较快第42页/共50页3 3指向标平移法判断方向。指向标平移法判断方向。第43页/共50页如图判断如图判断A A在在B B的什么方向?的什么方向?步骤:将指向标平移到参考点步骤:将指向标平移到参考点B B点。点。再根据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确定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再根据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确定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连接连接A A、B B两点,即可得出两点,即可得出A A点在点在

25、B B点的东北方向。点的东北方向。第44页/共50页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同一幅图上等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同一幅图上等高距一致。等高线疏密表示坡度陡缓。等高线稀疏,坡高距一致。等高线疏密表示坡度陡缓。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度较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第45页/共50页例例5 5 读某地略图回答下列各题。读某地略图回答下列各题。第46页/共50页(1)(1)小河流向是:自小河流向是:自 向向 流。流。(2)(2)沿公路由沿公路由A A到到B B是由是由 向向 方向走。方向走。(3)(3)沿公路由沿公路由B B到到C C是向是向 方向走。方向走。【答案答案】 (1) (1)南北南北(2)(2)西南东北西南东北(3)(3)东东第47页/共50页一标二连三判断一标二连三判断 一标:标方向一标:标方向( (但要明确标哪个点的方向和依据什么标但要明确标哪个点的方向和依据什么标方向方向) ) 二连:连接要判断的两个点。二连:连接要判断的两个点。 三判断:读出结果。三判断:读出结果。第48页/共50页第49页/共50页感谢您的观看!感谢您的观看!第50页/共50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