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教学设计方案五篇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4374296 上传时间:2022-05-03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6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五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五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五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资源描述: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五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教学设计方案五篇(3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教学设计方案五篇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那么优秀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教学设计方案 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教学重点:体会浓浓的亲情。教学难

2、点: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1、人人都有姥姥,她们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或白或黑,或普通或神奇你的姥姥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她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你和她的感情怎么样?2、有个叫笑源的人,她和姥姥的感情非常深厚,他的姥姥最拿手的是剪纸。为了表达他对姥姥的深切思念之情,他特地写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姥姥的剪纸。3、亮标。二、初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了解课文大意。2、指读课文,及时正音:择、猪、爽为翘舌音,屯为前鼻音,爽为后鼻音。并纠正字形:岂上下结构,下面为己,不出头。刁下面为提,不是撇。3、再读课文,给课文分

3、段。全文共13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分。1-3自然段,讲述了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深入人心。4-6自然段,讲述了姥姥在我的刁难下,尽展技艺。7-12自然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了与我的浓浓深情。13-自然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对远方的我的挂念,姥姥的剪纸是我永远的回忆。三、学习第一部分1、指读第一节,左邻右舍都贴着姥姥的剪纸,说明了什么?大家为什么都喜欢姥姥的剪纸呢?2、自由读课文2-3小节,思考上述问题。3、交流A.技艺高超 普普通通翻来折去材料平常,方法简单,居然要什么有什么无所不能,从正面表现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邻居的赞叹,下蛋、打鸣则从侧面反应了姥姥剪纸的逼真。(指导朗读,读出剪纸的

4、逼真、人们的赞叹)B.姥姥广结善缘,有求必应。任谁开口都行可见姥姥人缘极广;撩起、擦擦手可见姥姥干脆利落,说剪就剪;说吧,派啥用场?往哪儿贴?可见姥姥的爽朗,剪纸有针对性,会剪的东西多,各有用处。接着干活可见姥姥的勤劳。3、指导朗读。4、小结:作者的姥姥就是这样普通的老人,因为她有着所有普通妇女的美德勤劳善良。但是说她普通却不又普通,她身怀剪纸绝技,广结善缘。她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女性啊!四、作业1、抄写生字组成的词语。2、划去错误读音。择(ze zhai)菜 刁难(nan nan) 三伏盛(sheng cheng)夏薅(hao ru)草 机灵(ling ling) 数(shu shu)九寒冬3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搜集资料:我国还有哪些民间艺术?第二课时一、亮标1、今天我们接着学习姥姥的剪纸,这节课要达到以下目标:a、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小节。b、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刁难、挑剔、耍赖、调皮蛋的意思。c、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d、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二、学习课文4-6小节1、课文中说,姥姥的剪纸技艺深入人心,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你们想见识一下精美的窗花吗?好,现在老师就满足大家的愿望,欣赏一些精美的

6、剪纸作品。电脑展示。看了这些剪纸作品,你有什么话要说?2、是呀,姥姥心灵手巧,剪纸技艺高超。从课文第四小节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一下。3、自读交流A.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得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岂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鹊登梅便完成了。死死地捂住、摸着剪说明剪窗花难度之大,工夫不大说明姥姥动作熟练,完成速度快。由此可见她技艺高超。B.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形象生动说明姥姥的剪纸惟妙惟肖,无可挑剔是说我没有办法找到毛病,说明我打心眼里佩服姥姥的剪纸技术。展示喜鹊登梅的剪纸,这就是姥姥剪的喜鹊登梅,我们来欣赏一下。梅枝、喜鹊形象怎么样?它们的大小和

7、位置安排如何?看到这里,我们对姥姥不由产生了一种什么感情?指导朗读,读出姥姥的技术高超,以及我的敬佩之情。(谁能把作者此时的心情读出来)4、我服了,可是还找借口,我怎么说的,姥姥又是怎么说的?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5、出示我服了,可还耍赖: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 你差点把姥姥的眼珠子按冒了!姥姥用指头点了一下我的鼻子,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从这段对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评价,读得真好,听了她们的朗读,慈爱的姥姥与顽皮的作者形象已经浮现在我们眼前了。6、姥姥说,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巧的意思是?技巧,巧妙的办法。从第六节中的那句话可以看出姥姥姥姥掌

8、握了剪纸的技巧,手很灵巧?7、理解姥姥的手就是眼睛,好使的剪刀就像她两根延长的手指。说姥姥的手就是眼睛是因为姥姥的手有家数,有分寸,有把握,也就是姥姥说的有准头;说剪刀好使,就像姥姥延长的手指是因为姥姥的手非常灵巧,把剪刀运用得灵活自如。8、熟的意思是?熟悉;姥姥对什么最熟悉不过?为什么她会对喜鹊登枝最熟悉不过?她是怎么剪的呢?数九寒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这些词语看出姥姥剪得多,剪得时间长。常言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长年累月地剪,使得姥姥对喜鹊登枝非常熟悉,所以产生了一些灵巧的方法,剪得熟练。9、对于熟能生巧的道理,你有这样的体验吗?(打毛衣、包饺子)10

9、、姥姥剪纸技艺高超,除了经常练习,熟能生巧,还有什么原因呢?我看惯也记牢了姥姥剪纸时身心入境的神态,那剪刀行在纸上的刷刷声,悦耳之极。理解:身指身体,心指精神,入境是指进入某种状态或境界。姥姥剪纸是什么神态呢?请同学们看书中插图,姥姥剪纸时眼睛紧盯着手中的剪刀和彩纸,眼神专注,对手中的活儿是一丝不苟,整个的身体和精都沉浸到了非常快乐的剪纸活动中了。这就是身心入境的神态。11、姥姥的专注令我着迷,那剪刀行在纸上的刷刷声,悦耳之极。理解悦耳之极,悦耳意思是动听到了极点。姥姥剪纸的刷刷声,为什么会如同音乐般美妙动听到了极点?手法娴熟,如同行云流水,富有节奏、韵律。这句话通过我的感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姥

10、姥的剪纸技艺高超。谁来读一读这一句,表现出作者当时的感受?三、学习7-12小节1、观察姥姥剪纸简直成了一种享受。密云多雨的夏天,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拴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什么?(吸引)姥姥的剪纸竟然有这么大的魅力,可以牢牢的吸引住我,抵挡得住游泳的诱惑!可见姥姥的剪纸技艺多高啊!2、屋檐下,姥姥剪了几幅图样给我,分别是什么内容呢?它们都表达了姥姥怎样的感情?请同学们默读课文7-11小节,思考一下。3、讨论交流牛驮着兔子;牛和兔子一起啃食青草疼爱4、作者的顽皮可爱愉悦着姥姥,姥姥慈祥疼爱感染着作者,屋檐下洋溢浓浓的亲情。老师请几位同学们来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1、表现出这样其乐融融的场景。5、指名分角色朗读,评价。6、开始,姥姥是用剪纸来拴住我的心,从那时候起,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姥姥的剪纸技艺多么高超啊!这些兔子和老牛形象各异引读姥姥剪的兔子和老牛,无论形象怎么改变,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引读我摆弄着各式各样的窗花 从此段话中你体会出作者饱含了什么感情呢?(赞美、依恋)7.我们能读出作者对姥姥的感情吗?指读,齐读。评价。8、本段文字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大家可以背下来吗?出示从那时候起,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 )的兔子,( )的兔子,( )的兔子;( )的老牛,( )的老牛兔子总是在( ),老牛总是在( )。我摆弄着( )的窗花,对( )

12、的兔子和( )的老牛充满了好感。同学们可以先参考着背,再不用依靠来背。四、学习13小节1、姥姥一直用她的剪纸表达着对我浓浓亲情,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了。但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的剪纸,其中一幅是这样的:出示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连接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我知道,这是姥姥对我的期待。我明白了姥姥对我有什么期待?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是啊,无论我走多远,都走不出姥姥的目光,走不出姥姥的牵挂。出示事实上,我不管走多远,走多久,梦中都不时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

13、声有色。当我忆及姥姥的剪纸声时,我的梦境里会出现哪些声音,哪些景物?从本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3、谁能用朗读表达出作者的感情?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时映现、无论何时何地、立刻变得4、小结:顽皮可爱的作者让姥姥牵肠挂肚,勤劳善良、心灵手巧的姥姥让作者魂牵梦绕。我们再一次被她们之间浓浓的亲情感染了。齐读课文末节。五、总结课文同学们,剪纸不光展示了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更体现了姥姥对作者的疼爱牵挂,寄托了作者对姥姥的思念和依恋,它如同桥梁沟通了姥姥与作者之间的感情,宛如纽带,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让我们永远地记住这份浓浓亲情的见证姥姥的剪纸!我们的姥姥也同作者的姥姥一样,勤劳善良,心灵手巧,她们也

14、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我们的浓浓亲情。让我们永远地记住这个亲切而又温暖人心的名字姥姥!六、作业基础题1、查词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刁难、挑剔、耍赖、调皮蛋的意思。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拓展题1、剪纸艺术是一门易学但难精的民间技艺。有机会上网的话,可以登录中国剪纸网,进一步了解我们灿烂的剪纸艺术,也可以搜集其他品种的民间艺术的资料。2、在收到姥姥寄来老牛望着远去的小兔子的剪纸后,作者心境肯定颇不宁静,眼前肯定会浮现出和姥姥在一起时候多姿多彩的生活画卷。假如你是作者,该怎么给姥姥回信呢?试着写写

15、。板书:广结善缘,心灵手巧姥姥的剪纸 我亲 情教学设计方案 篇2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感受到新中国少年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幸福美满。2.学会课文中的10个生字,理解环绕、飘荡、凉爽、尽情等词义、并区别运用映与应、漂与飘等字的形义。3.读懂诗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中的红领巾谁指什么。教学重点难点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并通过想象说出诗歌描绘的情景。理解“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感受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1.多媒体课件;2、生字词卡。主要板书计划1.让我们荡起双桨倒映环绕(欣赏)自然迎、洒、望、听(歌唱)热爱党问谁安排(感情)祖国作业

16、设计、安排课内1、读一读,再抄写。推开 波浪 轻轻 飘荡 尽情倒映 伙伴 悄悄 环绕 凉爽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美丽的( ) 愉快的( )凉爽的( ) 尽情的( )课外背诵课文。教学过程教学随笔第一课时教学重点:初读课文,学会课后生字词。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到公园或郊外去玩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首诗,写的是北京小朋友在北海公园荡舟游玩的情形。它是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不但有优美的旋律,更有着诗一般的歌词。它的词作者,就是人称“词坛泰斗”的著名词作家乔羽。1955年,乔羽为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创作了不足200字的歌词,从此,这首

17、歌广为流传,打动了几代儿童的心。(媒体播放歌曲)2.介绍北海:(出示北海公园图片)在北京故宫西北侧,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园林之一,是首都北京的游览胜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板书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生字:桨桨:(提醒读准三拼音节jiang)荡起双桨:划船时同时划动两条桨拍击水面。二、自主读文,体验快乐1、请大家打开,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歌的歌词。2、第一次读课文,我们要完成哪三个任务呢?(自己把课文默读一遍,有不认识的字用笔做好记号;和学习伙伴一起用有效的方法解决不认识的字;和学习伙伴一起读一遍课文。)3、那就让我们在歌声中完成它们吧!(多媒体播放此曲,生自主合作读文,完成三个任务)。4、

18、巩固识字:(媒体出示生字词)波浪倒映环绕漂荡愉快凉爽尽情5.进行朗读课文接力赛,选择自己读得最好的部分读一读,赛一赛。6、.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细读第一小节。()自读课文。首先以词组形式出示复习生字掌握情况:双桨波浪轻轻飘荡(读了这一组词语,你想到什么?诗歌中谁在划船?)白塔环绕绿树红墙然后,激趣导读:读了这两组词语,你最想干什么?2、下面就让我们荡起双桨,划进美丽的北海公园。接着教师伴随音乐范读,生边听边想象:自己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再指名读,结合读,引导感悟:“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1)、小朋友们来到北海,划船时心情怎样?联系生活加深体验。(2

19、)、小船儿是怎样“推开”波浪的?轻轻的、重重的?做做动作加深体悟。“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3)这两行描写了北海公园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色彩?(这两句话描写了北海公园的湖面、塔、树、墙,这些景物有的白,有的绿,有的红)(4)“四周”是什么地方的四周?为什么用“环绕”?(四周是湖面的周围,因为绿树红墙在湖面的周围,所以用“环绕”)对照图画,读读诗句,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体会所见景物的美丽。感受白塔高大雄伟,“环绕”一词所体现绿树之茂密、红墙之绵长。“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5)正当小朋友们欣赏美景之时,小船有是怎样的状态呢?(小船儿轻轻飘

20、荡)指名边用手势演示,边比较“轻轻飘荡”与上文的“推开波浪”有什么不同?(“推开波浪”表明小朋友们在划桨,小船儿在行进;“轻轻飘荡”表明小朋友们停止划桨,任小船儿在水面上慢慢飘动)(6)小朋友们为什么停止划桨呢?(因为小朋友们被湖面的美景迷住了)3、指导朗读。小朋友们在悠闲自在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一段?(轻声和赞美的语气)指名读,集体读。4、小结并板书:倒映 环绕 (欣赏)四、作业:1、找出课文中左右结构的字。板书: 塔 墙 洒 悄 环 指名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形。(主要引导学生用熟字记生字)如:“消”记“悄” “西”记“洒”“不”记“环” “塔”和“墙”,指导分析字形

21、结构。 (注意“墙”的笔顺)2、指导书写。“荡、桨、墙”要写得紧凑。“爽”要居中写。3、学生练习描红。4、熟读课文第一小段。第二课时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名背诵第一段:2、默写生字:二、学习课文第二段:绿树红墙碧波荡漾小船儿在水中轻轻飘荡,此时少先队员们在干些什么?心情怎样呢?让孩子自由读2节体会。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段。提问这一段又描写哪些景物?(阳光、小鱼)、“红领巾”是谁?(“红领巾”指少先队员,因为它是少先队员的标志)、师范读“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

22、海面上,”生联系生活想象此时情景。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什么?(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中国共产党)“红领巾迎着太阳”是什么意思?(意思是少先队员心向着共产党)“阳光洒在海面上”仅仅是洒在海面上吗?(也洒在少先队员身上)“阳光洒在海面上”,洒在少先队员身上是什么感觉?(洒在海面上,一片光亮,洒在少先队员身上,他们感觉到温暖)诗中“太阳”比喻中国共产党,体会一下这一句又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呢?(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带来了光明和温暖,正哺育少先队员茁壮成长。)、想象我们此时会唱些什么歌?角色体验:现在,同学们就是水中的鱼儿,为什么会悄悄望着我们?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鱼儿真的在望着小朋友,听他们唱歌吗?

23、为什么他们会有这种感觉?(鱼儿不会真的望着他们。听他们唱歌,而是他们感到在中国共产党的哺育下无比快乐,无比幸福,就觉得鱼儿都在羡慕他们)孩子们在尽情玩耍,此时想到些什么?再自由读3节体会。A、联系文本,说说什么是“幸福生活”,联系自身生活说说什么是“幸福生活”?b、引进材料:说说三毛能像少先队员们那样自由自在地划船吗?海娃呢、张嘎子呢?为什么?3、指导朗读。小朋友们心情怎样?(高兴,自豪)我们应该怎样读?(应该以欢快的语调,读出自豪的感情)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4、小结板书:迎 洒 望 听 (唱歌)三、学习课文第三段()齐读第三小节。从文中哪一句看出划船时间?()理解诗句意思。“做完了

24、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尽情欢乐”是怎样的欢乐?(很尽兴地玩耍观赏,或者说想怎样乐就怎样乐)在旧社会小朋友们能不能这样欢乐?为什么?(不能,因为旧社会人民受压迫剥削,小孩子连饭都吃不饱,衣服都穿不暖,哪能尽情地欢乐呢)“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这里的“谁”指什么?(指社会主义国家)诗中说的小朋友是不是真的不知道是社会主义国家祖国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不是)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问“伙伴”呢?(这样明知故问,更能表达他们对祖国的感激之情)()指导朗读。读第一、二行时要用陈述语气,读出欢快的情感。读第三、四行时,语调要突然、轻,好像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似的,提醒伙伴注意。“

25、谁”要重读,“幸福生活”语调要上扬。教师范读,指名试读,自由练读,集体齐读。()小节并板书:问 谁安排 (感激) )4.小结这一段。四:作业:1口头扩词:荡()()()推()()()课()()()墙()()()2区别助词:谁()狼()消()西()推()浪()悄()洒()第三课时教学重点:继续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有感情地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一、指名读课文。二、齐读课文。课文中三小节末尾两行内容都相同,他们反复出现起什么作用呢?(表明小朋友们陶醉在欢快愉悦之中,他们忘记了划桨,任小船飘荡,只感到一阵阵凉风拂面)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想诗歌描绘的情景,说说课文中三个小节内容表达了小朋

26、友们怎样的思想感情。相关板书:自然热爱 党祖国三、指导背诵.根据挂图,指导背诵。相机板书第一小节:倒映、环绕(欣赏美景)用轻声和赞美的语气读。第二小节迎、洒、望、听用高兴和自豪的语气朗读。第三小节问、谁安排用感激的语气朗读。同桌互背练习。四、歌曲欣赏让我们荡起双桨播放歌曲、闭眼想象,孩子在北海公园,夕阳下游玩的欢乐情景。五、作业:1、读一读,再抄写。推开 波浪 轻轻 飘荡 尽情倒映 伙伴 悄悄 环绕 凉爽2、加偏旁组词(小黑板)( )( ) ( )( )主 良( )( ) ( )( )( )( ) ( )( )肖 果( )( ) ( )(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美丽的( ) 愉快的( )

27、凉爽的( ) 尽情的( )4、选字填空1应映()照答()放()倒()2飘漂()浮()扬()荡()泊5、词语搭配美丽的风 愉快地飘荡鲜艳的白塔 轻轻地欢乐凉爽的红领巾 尽情地歌唱6、修改病句1、今天早晨下了一天的雨。2、小华加入了少先队员。3、我们热烈欢迎新同学。4、这是高大的一棵树。7、乱句成段()开始,小花苞穿着绿色的衣服。()又过了几天,花瓣盛开了,在阳光下向我们张开了笑脸。()几天后,小花苞顶破了外衣,长出几片花瓣来、()月季花开满花坛,有粉红的,有暗红的,有桃红的,还有白色的和黄色的。他们争奇斗艳,互相比美。8、填空1“红领巾迎着太阳”一句中的“红领巾”指_。2“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

28、活”一句中的.“谁”是指_。教学设计方案 篇3教学目标:1.能感受此诗优美意境, 品味古诗雅韵,尝试古诗新唱。2.能优美连贯的演唱歌曲。3.能理解并灵活运用重点乐理知识。教学重点:连线内一字多音及倚音的演唱教学难点:演唱时的气息控制和连贯性教学过程:一、 激情导入:1.欢迎大家来到“中华好诗词”的比赛现场,诵读国学经典,弘扬中国风韵。今天请同学们积极参加“咏春”古诗朗诵会,看谁的激情更高、实力最强!2.请小督学选出自己组最优秀的诵读选手参加比赛。3.师:大家读得太好了,那么今天我们来个古诗新唱春晓,请看教学目标。二、新歌教学:1我也想朗诵了,请大家给我公正的评价好吗?那么让我们一起有感情的朗读

29、这首春晓吧。2.了解此诗作者孟浩然,请学生说说,教师再简介作者。3.初听歌曲,感受情绪特点,找出乐理知识。4.重点学习“连线”,区分连音线和圆滑线,找出各有几个并唱一唱。5.自主听歌学唱,难点一字多音老师教唱。6.齐唱歌曲,找出不会的地方,着重学唱。三、 多样演唱:领唱加齐唱、男生女生PK赛、各小组接龙唱四、 课外拓展:古诗新唱我能行:找出描写春天的其他古诗尝试古诗新唱五、 作业推荐:1. 寻找春天,歌颂春天。2. 我来描绘春天,以自己的方式赞美春天。六、 本课小结:今天我们用自己的实力歌颂了春天,那么就请大家爱生活、爱古诗、爱大自然,让我们去拥抱春天吧。爱凡杰第一小学朱先梅教学设计方案 篇4

30、教材分析劳动的开端是一篇表现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艰难生活的文章,作者吴运铎根据自己的战斗经历写成传记把一切献给党,本课就是节选于本书。从课文中可以感受“我”自强自立、刻苦磨炼自己的坚强意志。教学目标1 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2初步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能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能按提纲简要复述第天挑煤的经过。3理解课文中4个比喻句表达的意思。4、了解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艰难生活,感受我自强自立、刻苦磨炼自己的坚强意志。课前准备教师: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板书设计劳动的开端生活所迫 第一次挑煤 走上艰难的生活道路决定挑煤旧社会的劳动人民生活艰难,穷孩子也被迫从事艰苦劳动的悲惨教

31、学 活 动 设 计设 计 意 图第一课时一、解题激疑,揭示新课1、“开端”是什么意思?“劳动的开端”是什么意思?2、读了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这是一次什么样的劳动?作者什么时候去参加劳动的?为什么把这次劳动称为“劳动的开端”?通过这次劳动反映了什么二、简介作者,了解背景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听课文录音,思考:(1)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作者先写自己小时候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为了解除饥饿的威胁,决心去挑煤。再写第一次挑煤的经过。最后写第二天又去挑煤,从此走上了艰难的生活道路。(2)作者参加的是怎样的一项的劳动?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2、根据“决心

32、去挑煤-第一次挑煤-第二天挑煤”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四、自学字词,读通课文1、指名认读生字新词。2、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煤藏( ) 宝藏( ) (cang zang )挑( )战 挑( )脚 (tiao tiao )半夜得( )动身 得( )了吧 (de de dei )降落( ) 落( )在后头 ( luo la )五、细读课文,加深认识1、轻声朗读课文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先写家里穷得揭不开锅,要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再写萍乡煤矿挖煤、运煤情况;最后写“我”去约小赵一起挑煤。2、课文中哪些词语说明了劳动人民生活的艰难?用“-”划在文中。重点读议比喻句,教

33、师点拨。(1)“看着一家人挨饿,我心里像油煎一样”如果不打比方,使句子意思不变,还可以怎样说?看着一家人挨饿,我心里很难过。这两种说法到底哪种好?为什么?用打比方的说法写出了“我”心里的难过程度。说明才十二岁的吴运铎就已经感受到生活的艰难和有了为家庭分担忧愁的愿望。有感情的朗读。(2)“工人进出从窑里拖出来”变换说法。工人进出连腰教学设计方案 篇5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今天有这么多人听课,彭老师真是好紧张啊!同学们能不能用掌声鼓励鼓励我呀!同学们热情的掌声,使我充满了自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课掌声。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看到题目,你都知道些什么呀?(谁鼓掌?给谁?为什么?)

34、要想解决这些难题,必须把课文读懂才行。现在我们就带着问题一起学习这篇课文。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自由读文:首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对照拼音,把不认识的生字读准。、同桌合作读:同学们刚才读得非常认真。现在同桌互读课文,读的同学把字音读准,听的同学当好小评委。评:得到帮助和帮助别人的同学分别举手示意,咱班同学真是团结互助的好孩子。、齐读字卡:生字掌握得这样好,生字宝宝可要考考你们的眼力了,有信心把字读准吗?如果你认识它就大声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吧!、词语中复现生字:生字掌握的这样好,不服气的字宝宝可带着伙伴来考验你们了,还能认识它们吗?(全班开火车读,强调多音字调、落,)谁能做好上课认真听讲的姿势?

35、、句子中复现生字:就知道这些问题难不倒你们,这次淘气的字宝宝又来到句子家族了,这次还能战胜他们吗?谁来读一读这句话。(课件)、认读要写的字:哇,你们太棒了。这次生字国王可动怒了,又派来几个字宝宝考查我们写字基本功。我真担心你们要输给它们了!(课件)快找同桌读一读,试着给它们组个词。、写上下结构和半包围结构的字:画字:生字都认识了吗?谁能快速找出上下结构和半包围结构的字?(课件展示,注意愿是半包围结构。)观察:找得真全面!现在我们就把这两种结构的字练写几个(课件)仔细观察,这3个字怎样才能写正确?写美观?(指名回答)练写:感谢同学们善意的提醒,请大家伸出手和老师共同练写这个字。(强调势的笔画。)展评:谁来评一评他的字是否正确?是否美观?练写共它字:根据我们刚才总结的写字方法,把个字中你认为写得不好的字再练写一个,然后把这两种结构中其它的字各练写一个,最后同桌互相评一评。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我们的生字学的这样好,肯定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现在我们就结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找同学读一读课文,看你能解决哪些疑问?(指名读课文)、同学们真善于思考,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本文围绕掌声写了一件什么事?评:你真是细心读书的好孩子你真是个善于总结的好孩子。(设疑:英子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我们下节课学习。)【精选教学设计方案五篇】3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