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余知行报告心得体会范本(3篇)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84352268 上传时间:2022-05-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听余知行报告心得体会范本(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听余知行报告心得体会范本(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听余知行报告心得体会范本(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听余知行报告心得体会范本(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听余知行报告心得体会范本(3篇)(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听余知行报告心得体会范本港上镇现代社会的压力常常与我们如影随形。当我们受困于各种纷繁复杂的诱惑时,当我们的幸福感正在被巨大的、无形的压力之网吞噬之时,县教育局于_年_月_日下午特邀_学学者余知行教授在美奥大会议室为我们作报告,我有幸参加了此次会议。余知行教授是_学继教学院经管中心主讲教授,_学励行堂情商研究中心研究员,_市政府服务课题专家组副组长,国际华人心理健康学会理事。聆听了余知行教授的讲座,感受颇深,讲座一开始,余教授就很直接地问了我们一个问题:“你们为了什么而工作。”然后她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现在很多老师能够找到专业的方向,却找不到心的方向。”接着,她从“一个人听到汽车鸣笛声的反应”

2、这件日常生活中常遇的一件小事说起,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分析了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分别是如何产生和相互转变的,告诉我们该如何操控自己的情绪按钮,管理自己的情绪,使每个人成为一个“聚宝盆”,而不是“垃圾桶”。作为智慧传播者,余知行教授将博大精深的国学文化精华和自己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巧妙地糅合于一体,贯穿于她所传授的理念之中,为我们点亮了心灯。她与我们一起探寻如何提升自身的价值,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分析、总结了智慧的产生机制:人的根本需求被尊重、被认可满足后,会有愉悦的心情、宁静的内心,此时人的智慧就会极大提高,人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寻找快乐追求幸福不是从外境着手,而是从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出发。

3、同理,面对任何一个学生,我们也要尊重、认可他们,智慧地_他们智慧地学习智慧。最后,余教授饱含深情、念念不忘地拜托在座的全体教师要包容、接纳、信任、理解每一位学生,“点亮每个人的内心,外面的世界就变得光明了。”余教授博识的思想,仁爱的品质,个人的_力和智慧的言语征服了我们在座的每一位教师,洗涤了我们的心灵。也让我们每一位教师对信任、接纳和感恩有了全新的认识,这必将产生全新的教育行动。我想,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以她为标高,那我们羸得的不只是学生和家长的敬爱,领导的器重,社会的认可,更是生命的厚重。一堂教人做人做事的讲座,让我有宁静致远的收获,我想我该好好反思过去,走好明天。余教授还为我们讲述了快

4、乐的关键是什么。听余知行报告心得体会范本(二)_南湖小学贾婷婷_年_月_日下午,我有幸参加了余敏名师工作室教学研讨,受益匪浅,感受颇深。对于工作才半年的我来说,学校给予的每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我都格外的珍惜。听得第一节研讨课是-_悦老师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门课我还没有讲过,-_老师的课给了我很多可以借鉴的好方法。在这节课中,-_老师先从课题入手,直奔点明_且含义深刻的句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耐人寻味的”。先引导学生通过诵读要求背诵的重点段落,结合上下文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在感悟理解过程中感到到奇丽的景象,积累优美语句。还启发学生联系日常生活来谈一谈我们身边发生的“人人为我

5、,我为人人”的实例,这样做极大加深了学生们对这句话的以及课题的理解。-_老师在教学本文中要求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快速的引导学生抓住了课文主要内容,有利的提出了问题、解决问题。-_老师的整节课带给我们一种美的享受,所以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也格外的有感情。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就充分的表达出了作者对着奇丽风景的欣赏和赞美。第二节课是左峰老师上的草船借箭,这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左老师一种专属于教师的气场和她那干练的语言。因为这节课我是上过的,对比左老师的这节课,我有很多的不足。一、创设民主的学习气氛。左老师的课创设了民主的学习气氛。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师生交往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交流,从而增

6、强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一个过程,通过与学生互相交流能更好的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来上整节课。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左老师在讲到诸葛亮为其“借”箭做准备的期间,提出了对文章的质疑,原文“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_地把鲁肃请到船里。”把它换成“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_地把鲁肃请到船里。”问学生这样不是一目了然、更加简洁吗。学生们各抒己见,纷纷说出了自己的见解。“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质疑就是刺激学生积极思考的诱因,也是促进他们发奋学习的动力,有了质疑,学生就会产生求知欲,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追求。所以教师要保护学生

7、的积极性,哪怕回答的是一些幼稚、肤浅的说法。三、张扬儿童创造的天性。在我之前的教学中,我往往只注重教育学生确信书上写的、老师讲的,如果有学生提出异议,就很生气,即使学生意见是对的,也顶回,其实这样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更要多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余敏老师在最后的的总结中提出了两点建议:一、切记“一课一得”。不管是上研讨课或者比赛课,切记要注意教学课时,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分配合理,大部分精读课文一节课是不可能上完的,所以没有必要为了上一节完整的课,最后导致抓不住重点。二、写字教学的重要性。写字是学生们在学习阶段必须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学生们在学习阶段除了要认识字外,还必须会写

8、它,把它写好,处处都能灵活的应用。所谓把字写好,就是要写正确、写端正。一部分同学写得入体,写得美观,是他们长期努力的结果。所以余敏老师提出,无论是低段还是高段,都必须要在黑板上至少画上两个田字格。而我认为,写好汉字,不仅是书法家的事,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事,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写字教学,这是汉语自身特点和学生全面发展给我们提出的要求,这是继承的发扬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培养民族感情给我们提出的要求。所有教师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把它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以此为突破口,带动整个语文教学的进步。总之,这次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听余知行报告心得体会范本(三)行在先而知,知再行则成读陶行知

9、教学思想研讨会学习资料有感借我校_周年校庆之际,有幸拜读了陶行知先生的部分教学思想,掩卷沉思,启发颇深。先生当年的一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字字珠玑,鞭辟入里,时至今日依然觉人觉世,发蒙启蔽。所谓“行是知之始”,我的理解是:应该首先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还未获得抽象的理论知识之前,先有一个动手体验的过程,进而在实践中学习和积累。所谓“知是行之成”,我想它说的是:学生经过亲身实践、体验之后,再将所获得的知识,以此检验所学知识的适用性,从而达到行与知的高度统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学的讲台不同于高中、初中,它不单纯为了应付考试而生,它更多的功能体现在_学生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动手,如何

10、掌握好一门过硬的技能。这一点,对于三本院校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人文社科系系主任刘路老师曾有一段富有远见卓识的表述:一二三本院校本无优劣之分,一本院校是高音部,二本院校是中音部,三本院校是低音部,只有这三个音部共同和声才能奏出最美的乐章。那么,作为三本院校的我们,只有找准自己的定位,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才能在这场演奏盛宴中发光出彩。作为我校广播电视学专业的一名普通教师,自_年起,专业的每一次规划和建设我都参与其中,经过几年时间的摸索与发展,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的道路上不断在探索,当中有进步也有不足。_年,对于我们广播电视学专业而言,是一个改革年。在刘路老

11、师的提议下,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师生率先开启了对毕业生毕业形式的变革,_级的_位毕业班学生采用了以“拍摄影视作品”的方式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在新的一年里,采取此种形式毕业的人数又翻了一番,超过了毕业总人数的_%,预计在未来几年里,广播电视学专业的所有毕业生都将以“影视作品”的形式获得毕业证书。这一变革,对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无疑是一次大的冲击。以此为导向,单纯的书本知识、单一的灌输式教育,显得越发无力和不合时宜。个人认为,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几点已达到行与知的高度结合:一、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陶行知曾经说到“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12、因此,教师要想交给学生一身过硬的动手本领,自己先要变成一个实践的“高手”。二、教师要有一套教授学生的好法子。在我看来,我认为以下两点尤为重要:一是,要因材施教。对此,陶行知先生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予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每一个学生的脾气、性格、爱好、家庭教育等等都各有不同,所以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应该首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有所了解,尊重每一个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二是,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陶行知先生说过这么一段话:“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这是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单纯的填鸭式教育,既害了学生,也害了教师自己。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要树立以“学生为本位”的思想观念,尽可能多的鼓励学生去思考、去体验,注重学生的反馈,把课堂氛围搞活,以此达到“知行一体”。当然,对于我们这些青年教师来说,要走的路还很长,专业建设要迈的步子还很大。第6页共6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