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84352202 上传时间:2022-05-0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双基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不知处”和“意欲”的意思及诗句的含义。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诗中意境,感受人物鲜活形象。思维发展目标:以寻隐者不遇为例,学习并运用读懂古诗的一种方法把“话”变成“画”,再将“画”

2、变成“文”。教材分析:主要内容:古诗二首第一首是寻隐者不遇,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诗中叙述了他去访问隐士没有见到的事情。所见。文章主题:寻隐者不遇通过一问三答的形式,将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所见刻画了一个机灵活泼,天真可爱的牧童形象。写作特点:寻隐者不遇采用问答体,通过寻访者与童子的问答形式写出,诗句自然质朴、通俗明快。所见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牧童歌唱和捕蝉时不同的样子。本文知识点梳理:1、字词:“隐、振、蝉”注意是前鼻音。联系上下文体会“不知处”“意欲”的含义。2、理解并背诵两首诗。3、学习将古诗改写成文。教学设计:教学时间:两课时;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寻隐者不遇。第二课时

3、:教学所见。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中意境是重点。将古诗改写成现代文是难点。教学准备:幻灯,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理解诗句含义,想象诗句意境,背诵寻隐者不遇。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它短小精悍、节奏分明、意境优美,千百年来传诵不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齐读课题。二、交流资料,检查预习:1、课前同学们都对课文进行过预习了,找到了哪些相关资料呢?(指名交流,重点放在诗人贾岛的介绍上,板书“推敲”)2、检查诗文朗读情况,相机正音。3、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读这首诗的题目,你能否知道这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寻找隐者没有遇到)4、诗人为什

4、么没有遇到隐者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三、朗读诗文,理解诗句:1、自读诗文,想想诗人为什么没有遇到隐者?2、集体交流。(引导学生说出全诗大意,对于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稍做点拨。)3、从刚才同学们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在“童子”的介绍中得知有关信息的。那么,这四句诗那些是诗人说得,那些是童子说的呢?()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4、“松下问童子”,可全诗并没有出现诗人的问题?你能将他的问题补充完整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5、连起来说说诗人寻访的过程。四、品读诗文,想象意境:1、引导想象:l古时候交通不便,诗人千里迢迢

5、前来拜访,当得知童子的师傅采药去了,他能否遇到了?此时他会怎么想?l隐者在山中采药,如果进山寻找,有没有可能遇到?此时他会怎么想?l可是山中云雾浓厚,山林高大幽深,想找隐者容易吗?此时他会怎么想?2、简短的三行诗,写出了不遇、可遇、难遇这三层意思,三次转折,既富于变化,又句句出新,耐人寻味。而诗人将这一系列的问答和心情的变化,浓缩成短短20个字,其间必定经历了许多的思考。这反复的思考、揣摩,就是“推敲”。五、诵读诗文,化诗为画:1、朗读诗文。2、背诵诗文,脑中想象画面。3、拓展:隐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你能根据诗句做出一些推测吗?4、课堂练习:将诗文改写成现代文。附板书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问言师

6、采药去。不遇推敲只在此山中,能遇云深不知处。难遇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2一、概述寻隐者不遇是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板块的第二课,这首诗写的是贾岛去访问隐士没有见到的情景。诗句浅显精练,第一句从“问”开头,后两句省略“问”只写了“答”,可见作者用词巧妙。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两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理解重点字词,进而理解诗意。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把诗的语言转化成生动形象画面,会用自己语言讲述。过程与方法目标:随文识字,鼓励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朗读、感悟、想象,进而使学生在头脑中再现画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诗意,体会诗人

7、感情变化。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虽然初步掌握了理解古诗的方法,但这首诗每句都有省略,这对学生理解诗句造成一定困难,教师要通过提示帮助学生理解。本班学生好奇心强,为此要创设一定的故事情境来协助教学。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首古诗诗句自然质朴,通俗明快,为此在教学中努力渲染诗境,在教师生动的故事情境描述中、在古典的乐曲演奏中,学生随同教师一起走进文本、一起探索感悟文本。由于三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为此在理解古诗时我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不仅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更能达到预期目标。为更深一步感悟古诗内容、意境、情感,我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填说,再现画面、大胆吟诵,再悟情感,进

8、而升华情感,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教学环境:多媒体环境。、资源准备:自制教学课件。六、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长大后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教师针对不同的价值观进行评价)老师今天向大家介绍一种人隐者(板书隐者)2、体会隐者含义请学生自由谈对隐者的理解。可以结合注释,教师适时引导。(隐者一般隐居在风景优美、环境幽雅的深山中。一般是有学问有品德的人。3、引出诗人有一位大诗人要寻找一位隐者(板书寻)。大家知道他是谁吗?板书贾岛。(指生介绍诗人)教师:贾岛是一个读书刻苦的人,但经过几年都没考中,他心想一定是自己在某一方面做的不好,于是要请教高人。有一天他打听到大山深处

9、住着一位以采药为生的高隐士这位隐士很有学问,正是贾岛要找的人,于是他打听好住址准备好干粮,上了路。(二)展开想象创设诗境教师一边播放优美民乐及山水图片,一边叙述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三)初读古诗明诗意过渡:我们随同贾岛跋山涉水终于来到隐者的家,贾岛能不能找到他呢?1、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诗人遇到隐者了吗)2、指生回答问题引出“不遇”(板书不遇)3、引导学生质疑(诗人为什么没有遇到隐者,他的心情会怎样呢?)(四)再读古诗研词析句1、学生自由读诗2、动手标画不理解字词(1)小组交流解决疑难问题(2)各小组汇报结果过渡:同学们通过各种办法理解了字词的意思,是否想尝试一下把古人的话变成我们现

10、在通俗易懂的话呢?3、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诗意(屏幕出示配图古诗文)(五)研读诗文特点感悟作者心境过渡: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和童子的对话,在理解和解释诗意时,我们会发现诗句中少了些什么呢?1、感悟寓问于答之妙课件出示: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1)学生在组内大胆畅想畅说(2)各组代表汇报(3)明确什么是寓问于答,感悟诗文的精妙。(4)再次师生吟诵古诗2、感悟作者心境领悟古诗意境过渡:诗人千里迢迢、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才找到这里,却没遇到隐者,心情又会怎样呢?课件出示填空诗人来到山中寻访隐者,见松下站着隐者的徒弟,于是()地问:请问你师傅在吗?

11、童子答:师父采药去了。诗人有些(),又问:去哪里采药了?童子答:就在山里。诗人一听,觉得还有()找到隐者,于是又问:在山里什么地方呀?童子答:山上云雾弥漫,我也不知道在哪。唉!诗人叹口气彻底()。(1)小组交流合作完成填空(培养合作意识及感悟能力)(2)小组汇报(希望失望一线希望绝望)(3)教师评价3、师生共同吟诵古诗过渡:作者由希望失望一线希望绝望,这是一种多么复而多变的心理状态呀!这真是有些让人难以承受,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复杂的情感,再一次吟诵这首诗。4、再创情境以感促读深化诗境教师配乐创情境:当贾岛寻隐者而不遇,只好无奈地拖着疲惫的双腿往回走,边走边不时地回头望望山谷,直到看不见了,他低

12、头吟诵道:课件逐句有节奏地出示古诗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六)教师总结这一堂课大家表现特别好,可见大家对古诗文很感兴趣,我们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诗词歌赋异彩纷呈,请同学们课下再搜集几首有关“寻人”的诗文,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古诗文的意境与魅力。(七)板书设计72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希望)言师采药去。(失望)只在此山中,(一线希望)云深不知处。(绝望)(寓问于答)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3一、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诗句中的重点词语,能说出古诗的大概意思;凭借诗句,想象诗人与童子对话的情景,感悟隐者高洁的性格及诗人对他

13、的仰慕,感受古诗的语言魅力。二、教学过程(一)走近诗人知“贾岛”1同学们,人们写文章时的用词造句都要反复推敲。你们知道“推敲”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吗?这里边还有个故事呢!(师讲述贾岛因斟酌“推”、“敲”而冲撞韩愈的故事,并简介贾岛生平。)2唐代诗人贾岛的创作态度极为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他的诗自然质朴、高度凝练、耐人寻味,一首寻隐者不遇便可见一斑。你看,唐朝大诗人韩愈是这样称赞他的(课件出示: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风云顿觉闲。天恐文章浑断绝,再生贾岛在人间。)再看看,北宋诗人梅尧臣又是怎样评价贾岛的(课件出示: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3贾岛的诗为什么能写

14、得这么好呢?他是把诗当做生命的,用他自己的话说:“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他写诗以刻苦认真著称,常为得一个好字而费尽苦心。请看(出示贾岛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4唐朝后期,还有不少诗人成了贾岛的超级“粉丝”,把贾岛的画像和诗歌供奉起来,烧香膜拜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五言绝句。(课件出示:笛声悠悠,宁静的高山深林中,浮现寻隐者不遇的诗句,动情的配乐诗朗诵在耳畔响起)故事,是学生最喜爱的。悠扬的音乐,美妙的画面,动情的朗诵,能迅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学习古诗的情境。而对诗人的了解,可以为进一步领悟诗歌作铺垫。(二)走进诗句识“童于”1理解诗意。师:这首

15、诗读来琅琅上口,简单易懂,老师相信同学们自己就能读懂。请四人小组合作学习,遇到不懂的地方互相讨论讨论。2观察图画。诗人贾岛前往山中寻访隐者,可惜没有遇到,于是他以这首诗记录下了与隐者的徒弟的对话。请观察插图,结合诗句想象诗人与童子是怎样一问一答的。3引导推测。学情预设:“松下问童子”,是怎样问的?(师父在家吗?)你怎么知道诗人是这样问的?(根据童子答的“言师采药去”推断。)请用简练的表达还原诗人的问话。(在何处采药?在山中何处?)小结:诗人的写法多妙啊,寓问于答,言简而意丰。4。角色扮演。教师扮诗人间,学生扮童子答。5揣摩心理。和童子对话的过程中,诗人的心理经过了怎样的变化过程。(出示填空题:

16、诗人来到山中寻访隐者,见松树下站着隐者的徒弟,于是满怀地问:“请问你师父在吗?”童子答:”师父采药去了。”诗人有些,又问:“去哪里采药?”童子答:“就在这山里。”诗人一听,觉得还有找到隐者,于是又问:“在山里的什么地方呀?”童子答:“云雾弥漫,不知道在哪里。”唉!”诗人叹了口气,彻底了。)走近诗人走进“诗”6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诗只能让人明白诗句写了什么,仅得“象”;体会了诗中情,才得“意”。“意”与“象”相融合,才有意境。学古诗,既要显“象”又要得“意”。这一教学环节,利用多种手段,意在让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诗情,感悟诗的意境。教学时要让学生领悟到:区区20个字,既描绘了有趣的情

17、景,又隐含了诗人的情绪变化。这样才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古诗语言的无穷魅力。(三)走出诗歌寻“隐者”1吟诵演画,品诗味。(1)同学们,我们的古诗多美啊!它的语言美,美在简练、生动;它的节奏美,像音乐般鲜明、优美;它的意境美,让人身临其境、陶醉其中。一样好东西,你爱它,会反复地看,反复地摸;一首好诗,我们也要反复玩味。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玩赏这首诗的韵味,可以深情地朗诵,可以配上调子吟唱,可以编故事,可以找同学演一演,可以简要勾勒诗中的画面(2)学习成果展示。(3)小结。师:一首好诗,激活了同学们创造的智慧,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享受,诗人的才华令我们赞叹。阅读欣赏是个性化的行为。让学生用自己喜爱

18、的方式玩味古诗,可以激发创造潜能,张扬学习个性。多角度展示学习成果,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感受。2拓展延伸,赏诗文。(1)读贾岛的寻人不遇。“闻说到扬州,吹箫有旧游。人来多不见,莫是上迷楼。”要读出”诗人寻人,亦是赏景,景美心怡,虽不遇人,亦可品味其中乐趣”的情致。(2)读韦应物的寄全椒山中道士。“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恃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思考:诗中哪两句诗与寻隐者不遇的“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相对应。(3)读僧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教师要为学

19、生解释最后四句诗的意思。语文教学应当有情感关怀的使命,应当有价值引导的功能。在欣赏诗文的同时,学生对诗人严谨认真的创作态度也会深有感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悄然达成。语文课程的价值得以有力开掘。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4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教学前,我使用多媒体制作出以前所学过的一些古诗的画面,让学生观图吟颂其诗句,谁背得多,谁最棒。精美的图画一下子就把学生深深地吸引住了,我适时启发学生“你是怎样学会这些古诗的?”让学生回忆,总结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学进入下一阶段。二、读写结合,扩展思维读写结合是本课重点环节,我做了如下安排:读:范读、初读、细读、赏读、诵读。写:写字词意、画简笔画、

20、默写古诗。(一)范读:我出示古诗插图,配着优扬的轻音乐范读古诗。(二)初读: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画出难点字,要求读准字音,再由我简介诗人及所处的时代背景,然后把难点字词写一写。(三)细读:学生读通每行诗句,并借助字典理解字词在诗句中的真正含义,配合画面展开想象,串说句意。(四)赏读:学生读通整首古诗,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串说诗意。(五)诵读:在优扬的轻音乐声中,学生闭上眼睛背诵整首古诗,接着想象其诗景,结合诗意,把自己所想到的情景用简笔画板书在黑板上,最后再次伴着轻音乐默写古诗。三、剧本表演,感悟诗意到此环节,学生已完成了本课的学习内容,但是教师要注意提高学生继续学习,主动发展的能力,在

21、学生吟颂、板画、默写的基础上,又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将整首诗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上台表演,这样发挥他们相互合作、协作的精神。在讨论、表演的过程中,使学生对诗意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在各小组汇报表演后注意从学生的评价中引导全班学生进一步理解诗人当时起伏的心情。通过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单一的知识注入无法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联想与想象,分析与综合思维等活动的积极性,根据教学目的要求,设计好教学活动,使学生学得愉快,记得牢固,得到全面发展。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5教学要求:1寻隐者不遇描写诗人松下问童子的生活画面,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借助字典、辞典理解诗句的意思.3能朗读,背诵课文并能

22、默写,培养读背古诗的兴趣。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新课听教师讲唐代诗人贾岛“推敲”的故事板书:贾岛小结:唐代诗人贾岛是很讲究“推敲”的,他的诗自然质朴,是历来为人所传诵的名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诗寻隐者不遇二按小组学习,编演对话情景1、齐读诗句2、下面同学们按四人小组,首先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两个两个的表演,看谁对诗句的意思理解正确。分组表演,教师巡视.(1)指名表演(2)其他同学提出异议三理解诗意,体会感情1、指名说出诗句的意思(说说描绘了怎样一幅图景)只:只是深:深度,指云雾很多“只在此山中“之前隐去了一句问话。我寻隐者,在松树下遇到了一个孩子,那是他的小徒弟,我问他师傅的去向,他说师傅采药去了。师傅就在这座山里,山上云雾迷蒙,我也不知道他究竟在什么地方。2、体会感情这首诗写的是一次寻访,有两点值得注意,一个是被寻访的是隐者,理解“隐者”即隐居山林的人;一个是寻访的结果是不遇,即没有遇到;指名说说题目的意思(视频展示台)这首诗采用问答体,是通过寻访者向童子打听师傅的去向,童子作了回答的形式写的,这三番问答,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四齐读古诗,练习背诵五补充阅读贾岛剑客六作业1、理解诗句的意思2、填空(练习册3)【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1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