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反思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84202174 上传时间:2022-05-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反思(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有余数的除法教案反思佛山市禅城区元甲小学 孙琳有余数的除法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的内容,它是表 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既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也 是解决关于合理分配的问题的简便方法。教材通过三个例题,让学生先理解除 法笔算的算理与表达形式,再感受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继而学习有余数除法的 笔算,接着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并解决相关的问题。教案时,我本着尊 重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出发,重组教材,沟通知识间的联 系,使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发展,运用的全过程 ,在“柳暗花明”处达到“润 物细无声”的目的。纵观整节课,择取以下片段:一、 搭景、唤醒片断一:

2、激趣之旅1、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面包店)香喷喷的新鲜面包出炉了,吸引了很多顾客。你会根据顾客的要求包装好面包 吗?第一位顾客要求:第二位顾客要求:第三位顾客要6个装一求:第一位顾客想全部买走这些面包,她对包装有什么要求?(每袋)她能把面包全部买走吗?这些面包可以装几袋呢?你是怎么想的?24里面 有几个6?怎么用除法算式表达这个故事?列竖式怎样表示?(生 :把24个面 包平均分成6袋,每袋有4个,刚好分完。)2、第二位顾客急了,别急!第2批面包也新鲜出炉了。她对包装又有什么要求?根据她的要求,能把这批面包全分完吗?这些面包可以装几袋呢?24里面有几个8?用横式和竖式怎么表达?(生:把2

3、4个面包平均分成8袋,每袋有3 个,刚好分完。)3、第3位顾客迎来了第3批面包,她的要求是否得到满足?(每 5个装一 袋)分一分,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分不完,出现跟前面两题不同的情 况,引出课题)。反思学生是在已具备了表内除法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的学习。虽 然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但还缺乏清晰的认 知和数学思考。鉴于教材的情景设计与学生生活有脱节,学生研究的兴趣不大。因此,我利用此年龄段的学生对诱人食物的喜爱,重新创设故事情节,既 为新知搭桥铺路,也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参 与学习的热情和探究新知的欲望。学生在分物的过程中不难

4、发现,无论怎么分, 分的结果总是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好分完,没有剩余;一种是有剩余的。首先由情境引入例题,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发挥学生想象力,引导学生展开观察、交流和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学生对平均分”的应用意识,为下面学习 有余数的除法”奠定基础。前面的复习既唤醒学 生对二年级除法的意义的回忆,同时通过理解表内除法竖式的含义,引申到有 余数的除法,给学生创设自主建构知识的活动空间,同时抛砖引玉,导出新知 识,到达水到渠成的效果。二、铺路、搭桥:片断二:重组教材,探索新知之旅。1、学生汇报。2、列出竖式:4商(对齐被除数的个除数5丿2 4位被除数2 04 5的积424-20

5、的差3、观察比较:看看两道竖式,比一比,从这两道题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4、 根据回答小结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步骤:试商一求积一算差5、展示“最大能填几”和“有余数除法竖式”的关系。6、帘场直接说出下面算式的商:54342 162 451 789 8 05、如果每盘有15个面包呢? 16个呢?.25个呢?反思在整个课例中,我根据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以旧知为桥,对新知 识的学习进行准确定位,既为学生创设了“跳一跳,摘桃子”的思考平台,又 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体会到探索的快 乐和成功的喜悦。如“试商”可通过二年级已经大量练习过,学生很熟悉的“最大能填几”来解决等

6、。原来教材安排是第一课时教案除法笔算,第二课时 教案有余数除法及笔算,第三课时教案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但我认为第一课时 已经大量练习了除法的笔算,学生对笔算的步骤比较熟悉,要正迁移到有余数 除法的笔算也不困难,如果本课时再把精力用在笔算练习上,难免陷入计算课 的单一练习显得枯燥乏味。加上学生都有尝新的欲望,因此我尝试把第2、3课时结合起来,解决了“试商”的难点后,就尝试让学生口算,而口算的过程 又联系着“除数”与“余数”关系的探究,一石二鸟。教案中如果让每一个学 生都来计算这一组题,势必花费学生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学生也会产生厌烦情 绪;而采用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教案效 率,又让学生真正体验到通过团队努力取得成功的快乐。4 / 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