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申论分类模拟题56

上传人:住在****她 文档编号:84106587 上传时间:2022-05-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4.8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申论分类模拟题56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申论分类模拟题56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申论分类模拟题56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申论分类模拟题5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申论分类模拟题56(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申论分类模拟题56国家公务员考试密押题库申论分类模拟题56申论分类模拟题56问题:1. 给定资料 古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畔,是尼罗河的赐予,归根结底是气候的赐予。丰沛的雨水,适宜的温度,使得古埃及文明得以发展。埃及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巨大的金字塔、神秘的木乃伊等都给人们留下了回忆,但古埃及文明却衰落了。 曾几何时,每到夏季,雨水汇入尼罗河中,上游地区富含无机物矿物质和有机质淤泥随着河水漫溢到古埃及,给古埃及土地留下一层薄薄的沉积层,以补充从田地中收获作物所吸收的养分,近乎完美地满足了农田对于有机质的需要,从而使这块土地能够生产大量的粮食来养育古埃及的人口。正是这样无比优越

2、的气候和地理条件造就了古埃及漫长而辉煌的文明。然而由于尼罗河上游地区的森林不断地遭到砍伐以及过度放牧、垦荒等,水土流失日益加剧,尼罗河中的泥沙逐年增加,加之雨水逐渐减少,干旱频繁发生,昔日的地中海粮仓失去了往日的辉煌,沙漠干旱毁灭了古埃及文明。古埃及文明创造者们留给子孙后代的遗产,除了古老的文明外,还有90%完全沙漠化的土地。 古巴比伦文明距今6000年到2500年,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附近一系列城市文明的总称,后人称为两河流域文明。古巴比伦是历史最悠久的古国之一,但直到近代,辉煌的巴比伦城才由考古学家发掘出来,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 两河流域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座城市,创造了最早的文字、最

3、早的学校、最早的图书馆,出现了最早的寓言、格言、谚语和爱情诗,甚至还流传下来世界上第一部药典、第一部农人历书等。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古巴比伦人凭借着智慧和劳动,将这个地区灿烂的文明一步步推向顶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古代的两河流域并不是一片安宁的土地,这块沙漠中的新月形绿洲是各个游牧民族部落觊觎的对象,因此战争此起彼伏,朝代不断更迭,历史便在这刀光剑影中演绎。连年征战,加上无休止地垦耕、过度放牧、肆意砍伐森林等,破坏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随着气候变化,雨水减少,干旱加剧,使这片沃土最终沦为风沙肆虐之地,漫漫黄沙使巴比伦王国在地球上销声匿迹。 “生态安全”一词是20世纪后半期提出的概念,是指“

4、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状态”,通常具有两重含义:一是指生态系统自身是否安全,即其自身结构是否受到破坏,功能是否健全;二是指生态系统对于人类是否安全,即生态系统所提供的服务是否能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我国在2000年发布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目标。 作答要求 请结合给定资料,分析生态安全与国家安全的相互关系。 要求:理解准确,分析恰当。不超过200字。 答案: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埃及自然资源充沛,自然环境优美,但过度开垦、放牧,使得尼罗河泥沙增加、干旱频繁,毁灭文明;而诞生在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

5、则同样因为破坏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最终销声匿迹。 可见,生态安全关系着国家安全,我们要保证生态安全。首先,要确保生态系统自身未受破坏;其次,考量生态系统能否满足人类需要,从而进一步保证国家安全。 问题:2. 给定资料 “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谈种地。”这是在农村时常听到的一句口头禅。如今这一状况有望得到改观。日前,S省F县20名职业农民收到了某职业技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将接受为期三年的全日制高职教育。对此,有网友认为,农民没有必要跑到“象牙塔”学种地。 在A村的一位“瓜大姐”,她早年务工攒下了30万元积蓄,后来在土地流转惠民政策的感召下,满腔热忱回乡创业,流转来50亩地种植

6、西瓜,结果对现代大棚管理技术掌握不精,西瓜频遭病害,第二年就赔了20万元。“瓜大姐”如是感慨:“出身农民,未必真会种地;现代农民,天天得学种地。”这正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长期以来水平较低、产业效益不高的一个缩影。而这个问题,不仅导致了很多农民特别是年轻一代“逃离”农业,而且关系到“饭碗能否端在国人手里”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等难题,亟待求解。 随着劳动分工细化、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职业农民队伍的打造,正在促使“农民”由身份向职业转变。打个比方,培育职业农民就像训练“职业经理人”,关键在于能否运用专业水平让产业和项目发挥最大效益。那么,如何为职业化的劳动者提供“职业”的培养与

7、发展环境?来自S省的探索,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启示:与过去“零敲碎打”式的农技培训下乡等做法相比,以打造新型现代化农业经营主体、重构农村劳动力结构为指向的职业农民培育,提供了农民培训的一种“升级版”。专业化、系统化的培养环境,将有助于孵化出高素质的职业精英。 高等职业院校成功牵手职业农民,也是职业教育更好适应经济社会需求的有益尝试。长期以来,困扰职业教育工作的问题是:一方面,个别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生难以学以致用;另一方面,相关从业者“嗷嗷待哺”,却找不到提升的门路。而此次“职业教育+职业农民”的模式,将教育资源配置与国家政策导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效衔接,既符合职业教育本身的指向,也为农业

8、现代化建设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人力保障,打通了供需两端,溢出的是人才红利。 面向未来的农业发展,职业农民培育空间广阔,大有可为。正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所要求的,当前我国亟须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推进农民继续教育工程,创新农学结合模式,提升面向现代农业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现代农业经营是一门系统性工程,除了种植技术,宏观政策把握、市场营销管理等知识缺一不可。职业农民上大学,除了“微生物应用、植物组织培养”等现代专业技术的教习外,不可“偏科”,教与学都应有更广阔的视野。 习近平总书记说,农业出路在现代化。然而,当前我们的农业现代化程度并不高。究其原因,在于现代农业是广泛应

9、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是技术、资本和服务密集型农业,要求从业者必须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可我们的农业,偏偏缺少这个。现如今,在不少地方,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以老人为主。因此,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把职业农民培养成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 作答要求 有网友认为,农民没有必要跑到“象牙塔”学种地。请你根据给定资料反驳他的观点。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透彻,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答案:该网友的观点是错误的。农民跑到“象牙塔”学种地,将有助于培养出高素质的农业精英,对农业现代化意义重大。 长期

10、以来,我国农民技术水平不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产业效益较低,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民逃离农业。这将危及国家粮食安全。 从长远来看,未来的农业,劳动分工细化、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需要更多拥有专业水平的职业农民。高等职业院校培养职业农民,既符合职业教育本身的指向,也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人力保障。 因此,面向未来的农业发展,必须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提升面向现代农业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 问题:3. 给定资料 有一篇名为父母渐老去,独子养老压力大的报道引发了民众关于对养老问题的热议: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承担着夫妻双方父母4个老人赡养的重任,如何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如何平衡家庭、工作与情

11、感的关系,独生子女养老中所折射的独生困境,都引发了民众的思考。“前段时间老妈生病住院,虽然只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已然玩不转了。不仅要照顾,心里还在一直担心,班上不好,孩子也没法好好照顾。哎,说多了都是泪。”网友“无民”说,他们这代独生子女,小时候获得了父母的全部宠爱,可是长大了也开始感受到作为子女所要承担的压力。 针对养老问题,记者通过QQ、电话、 等方式,对50对“80后”独生子女夫妻或恋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72%的人表示要承担多位老人的养老负担,86%的人表示生活工作压力大,照顾父母力不从心。还有部分受访者表示,自己工作在外地,父母成了“空巢老人”,照顾起来有诸多不便。 “我已经嫁到四川

12、来了,父母亲还在岳阳,我想把他们接到四川来生活,但是医疗保障、养老保障,包括领退休金等,都需要核实,甚至每年要回到当地证实自己还活着,现在的制度很不完善,给我们造成很大的困难。”市民陈女士说,除了制度外,相关产业的服务也没有跟上,“假如父母遇到困难。我需要找人照顾,如果能及时在这个产业链里找到相关的服务方,我即便请不到假,也可以让父母得到相当好的安置。当然钱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陈女士认为,但是很多时候,你可以用钱来购买一些服务。 “养老的话题似乎从来都是沉重的,破解养老难题,不能全靠儿女,还要靠社会以及政府的共同努力。”有市民说,国策之下出现的问题,当然应该由政府来兜底、来化解。而这个兜

13、底政策应该尽快出台。就年龄而言,很多当年响应计划生育号召实行计划生育的父母现在已经进入养老年龄,无论是有无子女,养老负担都不可小觑,这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当老年独生子女父母需要长期照料时,政府应给予主要照料者适当经济补贴,实施有偿助老;还可通过税收杠杆,鼓励独生子女与需要长期照护的父母同住或相邻而住。另外,可以在核定个人所得税缴纳额度时,给予合适的免除额。 作答要求 给定资料描述了独生子女养老困局,请针对问题提出合理性对策。 要求:内容合理,针对性强。不超过300字。 答案:要破解养老困局,需要家庭、社会、政府共同努力,完善制度,加快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一是健全养老服务制度。逐步实现医

14、疗保障、养老制度、退休金的领取等工作的异地联通,给异地养老的老年人提供便利条件。 二是加快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政府加强舆论宣传,增强社会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的意识;强化政策支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规模化的养老机构。 三是给予养老补助,实施有偿助老。老年独生子女父母需要长期照料时,政府给予主要照料者适当经济补贴;制定相应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独生子女与需要长期照护的父母同住或相邻而住。 问题:4. 给定资料 作为电商的最后一块肥肉,农产品电商的热度近两年一直有增元减。不过,在“2016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高层研讨会”上,某工商大学B教授表示,我国农产品电商已经进入转型的关键期。 值得关注的是,2015年农产

15、品电商不断增长,相关电商平台已超过4000家。但是目前趋同投资、重复建设非常普遍,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导致竞争无序,亏损经营,建站与关站并存。2015年12月倒闭的水果营行、特土网、采购兄弟等都是昙花一现。同时,大多数农产品商品价值较低,运输成本较高,甚至超过商品成本的100%或更多。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农产品电商不仅没有降低其流通成本,甚至会增加其流通成本,这是导致其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 农产品的品种类别较多,相应的标准不统一,导致货真价实的农产品难有市场。同时,许多农产品的安全性不高,农药残留、激素残留等不安全因素还大量存在;“三品一标”产品数量及其比例较低。这些问题都困扰着农产品

16、电商的发展。 与此同时,政府“多头”推动和市场“扭曲”混战,使得农产品电商市场复杂化,以价格为竞争手段、以疲劳促销为主要方式的“双11”使得营商环境变得恶劣,优质农产品不能够优价,农民卖农产品卖不出去或者卖不出好价钱,刷单导致的诚信体系的缺失,甚至比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的滞后更阻碍农产品电商的发展。 此外,农产品电商还存在人才的断层问题。农产品电商对人力资源的专业要求和经验要求较高,行业紧缺具有快速适应行业背景、视野与敏感度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随着当前国内农村电商经济的崛起以及电商批发市场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经过实操培训、高质量的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 B教授认为,目前我国农产品电商已进入到品牌

17、阶段,低价、低质、假冒伪劣产品的竞争已经影响到我国农业电商的可持续发展,如果农产品优质不能够优价,“劣币驱逐良币”的农业电商便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另外,与农产品电商相关的农资电商刚刚起步,发展相对滞后,交易量较小,在淘宝网上交易的农资合格率较低。 毋庸置疑,加快农产品电商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专家表示,首先要加强部门协调,探索多部门协调统一的发展,探索建立农产品电商的联席会议制度,“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贯穿到农业电子商务的各领域各环节,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B教授认为,应该引导农产品电商认真研究电子商务可持续发展模式,讲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18、避免脱离实际“传统电商”,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产品电商发展道路。探索农产品电商的有效性、可持续性、整体性、差异性、适应性的模式规律。 在目前的背景下,专家认为,各类电商企业、各类实体企业、农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应大力发展O2O模式创新,推进电商与传统实体产业的O2O融合发展,避免“两张皮”或相互冲突,探讨盈利模式。同时,农产品电商物流体系应协同创新发展,创新自建物流、第三方物流以及“自建+第三方”等形式。 B教授还提出,加强农产品交易标准、质量追溯及经营主体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认证、质检等方面的法规、标准体系。营造良好的农产品电商市场营商环境,杜绝低价竞争、疲劳促销、假冒

19、伪劣产品、刷单等现象。建立电商平台信息通报制度,加强跨地域联动,加强第三方网络平台的监管,把网络打假常态化。 作答要求 请根据给定资料,简要概括农产品电商发展中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要求:问题明确,对策全面可行,语言简明。300400字。 答案:农产品电商发展中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电商趋同投资、重复建设,同质化非常严重;二是大多数农产品商品价值较低,运输成本较高;三是农产品品种类别较多,相应的标准不统一,许多农产品的安全性不高;四是政府多头管理和市场恶性竞争,使营商环境变得恶劣,诚信体系缺失;五是人才断层,复合型人才不足。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快农产品电商的转型升级:一是引导电商研究可持续发展模式,探索具有差异性、适应性的农产品电商模式;二是推进电商与传统实体产业融合发展,协同创新发展农产品电商物流体系;三是加强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认证、质检等方面的法规、标准体系;四是探索多部门协调统一发展,加强农产品电商诚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农业电商市场生态环境;五是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培养电商复合型人才。 11 / 1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