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余量的确定课件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84049921 上传时间:2022-05-02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57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加工余量的确定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加工余量的确定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加工余量的确定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资源描述:

《加工余量的确定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工余量的确定课件(5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加工余量的确定一、加工余量确定(1)总加工余量)总加工余量(3)总余量为各工序余量之和)总余量为各工序余量之和(2)工序余量)工序余量1. 加工余量概念加工余量概念总加工余量是指零件加工过总加工余量是指零件加工过程中,某加工表面所切去的程中,某加工表面所切去的金属层总厚度。金属层总厚度。是毛坯尺寸是毛坯尺寸与零件图样的设计尺寸之差与零件图样的设计尺寸之差。工序余量是一道工序内切除的工序余量是一道工序内切除的金属层厚度,为相邻两工序的金属层厚度,为相邻两工序的工序尺寸之差。工序尺寸之差。第六节第六节 加工余量的确定加工余量的确定加工余量的确定(4)公称余量)公称余量公称余量是指相邻两工序的基本尺

2、寸之差。(5)余量公差)余量公差1minmaxiizTTZZT加工余量的确定1、上工序的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缺陷层(图、上工序的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缺陷层(图7-24)3、上工序各表面间相互位置的空间偏差(图、上工序各表面间相互位置的空间偏差(图726)2、上工序的尺寸公差(图、上工序的尺寸公差(图725)2. 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影响加工余量的因素4、本工序安装误差(图、本工序安装误差(图7-27)加工余量的确定图图724 加工表面的粗糙度与缺陷层加工表面的粗糙度与缺陷层 1缺陷层;缺陷层;2正常组织正常组织 本工序必须本工序必须把上工序留下把上工序留下的表面粗糙度的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缺陷层和表面缺陷层

3、全部切去,因全部切去,因此本工序余量此本工序余量必须包括这两必须包括这两项因素。项因素。加工余量的确定图图725 上工序留下的形状误差上工序留下的形状误差上工序加工表面存在形状误差,如平面度上工序加工表面存在形状误差,如平面度、圆柱度等,、圆柱度等, 其总和不超过其总和不超过Ta ,为使本工序能切去这,为使本工序能切去这些误差,工序余量应包括些误差,工序余量应包括Ta项。项。 加工余量的确定图图726 轴的弯曲对加工余量的影响轴的弯曲对加工余量的影响工件上有些形位误差未包括在加工表面工序尺寸公差工件上有些形位误差未包括在加工表面工序尺寸公差范围之内范围之内,在确定加工余量时,须考虑它们的影响,

4、否在确定加工余量时,须考虑它们的影响,否则将无法去除上工序留下的表面缺陷层。则将无法去除上工序留下的表面缺陷层。加工余量的确定图图727 三爪卡盘上的装夹误差三爪卡盘上的装夹误差如果本工序存如果本工序存在装夹误差(在装夹误差(定位误差、夹定位误差、夹紧误差),在紧误差),在确定本工序加确定本工序加工余量时还应工余量时还应考虑考虑b的影的影响。响。加工余量的确定三三.工序余量的确定工序余量的确定经验法查表法分析计算法加工余量的确定加工余量的确定加工余量的确定 1)计算法)计算法 掌握影响加工余量的各种因素具体数据的条件掌握影响加工余量的各种因素具体数据的条件下,计算法比较科学,但目前统计资料较少

5、。下,计算法比较科学,但目前统计资料较少。 2)经验估计法)经验估计法 为避免出现废品,估计余量一般偏大,用于单为避免出现废品,估计余量一般偏大,用于单件小批生产。件小批生产。 3)查表法)查表法 以生产实践和实验研究为基础制成数据表格,查以生产实践和实验研究为基础制成数据表格,查表表 并结合实际情况加以修正。查表法确定加工余量并结合实际情况加以修正。查表法确定加工余量,方法简便,较接近实际,应用广泛,方法简便,较接近实际,应用广泛。加工余量的确定简单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简单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图7-21 小轴例:如图所示小轴零件,毛坯为普通精度的热轧圆例:如图所示小轴零件,毛坯为普通精度的热

6、轧圆钢,装夹在车床前、后顶尖间加工,主要工序;下钢,装夹在车床前、后顶尖间加工,主要工序;下料料车端面车端面钻中心孔钻中心孔粗车外圆粗车外圆精车外圆精车外圆磨削外圆。磨削外圆。 加工余量的确定表7-11 工序尺寸及公差的计算(单位:mm)工序工序名称名称工序工序余量余量工序经济工序经济加工精度加工精度工序基本尺寸工序基本尺寸工序尺寸及偏差工序尺寸及偏差磨削磨削0.3IT7 0.021 25.0025.00-0.021精车精车0.8IT10 0.084 25+0.3=25.325.30-0.084粗车粗车1.9IT12 0.210 25.3+0.8=26.126.10-0.210毛坯毛坯3.0I

7、T14 1.0 26.1+1.9=28.0 28 0.5加工余量的确定第八节第八节 工艺尺寸链工艺尺寸链尺寸链的定义、组成尺寸链的定义、组成1、定义尺寸链就是在尺寸链就是在零件加工零件加工或或机器装配机器装配过程中,由过程中,由相互相互联系联系且按一定顺序连接的且按一定顺序连接的封闭尺寸组合封闭尺寸组合。加工余量的确定(1)在加工中形成的尺寸链)在加工中形成的尺寸链工艺尺寸链工艺尺寸链A2A1A01.加工面加工面2.定位面定位面3.设计基准设计基准加工余量的确定(2)在装配中形成的尺寸链)在装配中形成的尺寸链装配尺寸链装配尺寸链A1A2A0加工余量的确定2、特征、特征3、 组成组成 1、封闭性

8、 2、关联性。环环尺寸链中的每一个尺寸。它可以是长度或角度。尺寸链中的每一个尺寸。它可以是长度或角度。封闭环封闭环在零件加工或装配过程中间接获得或最后形在零件加工或装配过程中间接获得或最后形成的环成的环。组成环组成环尺寸链中对封闭环有影响的全部环。尺寸链中对封闭环有影响的全部环。 组成环又可分为组成环又可分为增环和减环。增环和减环。 增环增环若该环的变动引起封闭环的同向变动,则该若该环的变动引起封闭环的同向变动,则该环为增环环为增环 减环减环若该环的变动引起封闭环的反向变动。则该若该环的变动引起封闭环的反向变动。则该环为减环。环为减环。加工余量的确定4、增、减环判别方法、增、减环判别方法在尺寸

9、链图中用首尾相接的单向箭头顺序表示各尺寸环,其中与封闭环箭头方向相反者为增环,与封闭环箭头方向相同者为减环。A1A0A2A3封闭环封闭环减环减环增环增环举例:举例:加工余量的确定尺寸链的分类尺寸链的分类 1、按应用范围分类、按应用范围分类1 1)工艺尺寸链)工艺尺寸链全部组成环为全部组成环为同一零件工艺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同一零件工艺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2 2)装配尺寸链)装配尺寸链全部组成环为全部组成环为不同零件设计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不同零件设计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3 3)零件尺寸链)零件尺寸链全部组成环为同全部组成环为同一零件设计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一零件设计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4 4)

10、设计尺寸链)设计尺寸链装配尺寸链与零装配尺寸链与零件尺寸链,统称为件尺寸链,统称为设计尺寸链设计尺寸链。加工余量的确定1) 长度尺寸链全部环为长度的尺寸链2) 角度尺寸链全部环为角度的尺寸链3)直线尺寸链 全部组成环平行于封闭环的尺寸链。4)平面尺寸链 全部组成环位于一个或几个平行平面内,但某些组成环不平行于封闭环的尺寸链。5) 空间尺寸链组成环位于几个不平行平面内的尺寸链。 2、按几何特征及空间位置分类、按几何特征及空间位置分类加工余量的确定尺寸链的建立尺寸链的建立 1、确定封闭环、确定封闭环 2、组成环确定、组成环确定1、加工顺序或装配顺序确定后、加工顺序或装配顺序确定后才能确定封闭环才能

11、确定封闭环。2 2、封闭环的基本属性为、封闭环的基本属性为“派生派生”,表现为尺寸间接获得,表现为尺寸间接获得。 关键关键 关键关键 要领要领1、设计尺寸往往是封闭环、设计尺寸往往是封闭环。2 2、加工余量往往是封闭环(、加工余量往往是封闭环(靠火花磨除外)。靠火花磨除外)。 关键关键 关键关键1、封闭环确定后才能确定、封闭环确定后才能确定。2 2、直接获得。、直接获得。3 3、对封闭环有影响、对封闭环有影响加工余量的确定尺寸链计算的关键:尺寸链计算的关键: 正确画出尺寸链图,找出封闭环,确定增环和减环正确画出尺寸链图,找出封闭环,确定增环和减环作尺寸链图作尺寸链图 按照加工顺序依次画出各工序

12、尺寸及零件按照加工顺序依次画出各工序尺寸及零件 图中要求的尺寸,形成一个封闭的图形。图中要求的尺寸,形成一个封闭的图形。找封闭环找封闭环 根据工艺过程,找出间接保证的尺寸根据工艺过程,找出间接保证的尺寸A0 为为 封闭环。封闭环。 确定增环和减环确定增环和减环 可用以下简便的方法得到:可用以下简便的方法得到: 从封闭环开始,给每一个环画出箭头,从封闭环开始,给每一个环画出箭头, 最后再回到封最后再回到封 闭环,像电流一样形成回路。凡箭头方向与封闭环方闭环,像电流一样形成回路。凡箭头方向与封闭环方 向向相反者为增环(如相反者为增环(如A2),箭头方向与封闭环方向,箭头方向与封闭环方向相相 同者为

13、减环(如同者为减环(如A1)。加工余量的确定 1.1.极值法极值法 (1 1) 极值法各环基本尺寸之间的关系极值法各环基本尺寸之间的关系 封闭环的基本尺寸封闭环的基本尺寸A A0 0等于增环的基本尺寸之和减去减环的等于增环的基本尺寸之和减去减环的基本尺寸之和,即基本尺寸之和,即1110nmiimiiAAA基基基11min1maxmax0nmiimiiAAA(2)各环极限尺寸之间的关系)各环极限尺寸之间的关系 封闭环的最大极限尺寸封闭环的最大极限尺寸A0max等于增环的最大极限尺寸之和减去等于增环的最大极限尺寸之和减去减环的最小极限尺寸之和,即减环的最小极限尺寸之和,即四、尺寸链计算的基本公式四

14、、尺寸链计算的基本公式加工余量的确定 封闭环的最小极限尺寸A0min等于增环的最小极限尺寸之和减去减环的最大极限尺寸之和,即11max1minmin0nmiimiiAAAminmiiiAEIAESAES1110)()()(1110)()()(nmiimiiAESAEIAEI (3) 各环上、下偏差之间的关系各环上、下偏差之间的关系 封闭环的上偏差ES(A0)等于增环的上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下偏差之和,即 封闭环的下偏差EI(A0)等于增环下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上偏差之和,即加工余量的确定 (4)各环公差之间的关系)各环公差之间的关系 封闭环的公差T(A0)等于各组成环的公差T(Ai)之和,即 11

15、1110)()()()(niinmiimiiATATATAT 极值法解算尺寸链的特点是:简便、可靠,但当封闭极值法解算尺寸链的特点是:简便、可靠,但当封闭环公差较小,组成环数目较多时,分摊到各组成环的公环公差较小,组成环数目较多时,分摊到各组成环的公差可能过小,从而造成加工困难,制造成本增加,在此差可能过小,从而造成加工困难,制造成本增加,在此情况小,常采用概率法进行尺寸链的计算。情况小,常采用概率法进行尺寸链的计算。 加工余量的确定 (1)正计算正计算已知各组成环,求封闭环。正计算主要用于验算所设计的产品能否满足性能要求及零件加工后能否满足零件的技术要求。 (2)反计算反计算已知封闭环,求各

16、组成环。反计算主要用于产品设计、加工和装配工艺计算等方面,在实际工作中经常碰到。反计算的解不是唯一的。如何将封闭环的公差正确地分配给各组成环,这里有一个优化的问题。 (3)中间计算)中间计算已知封闭环和部分组成环的基本尺寸及公差,求其余的一个或几个组成环基本尺寸及公差(或偏差)。 中间计算可用于设计计算与工艺计算,也可用于验算。3. 3. 尺寸链计算的几种情况尺寸链计算的几种情况加工余量的确定1) 等公差原则等公差原则 按等公差值分配的方法来分配封闭环的公差时,各组成环的公差值取相同的平均公差值Tav:即 极值法 Tav=T0/(n-1)确定组成环公差大小的误差分配方法这种方法计算比较简单,但

17、没有考虑到各组成环加工的难易、尺寸的大小,显然是不够合理的。概率法 1/0nTTav加工余量的确定2) 按等精度原则按等精度原则 按等公差级分配的方法来分配封闭环的公差时,各组成环的公差取相同的公差等级,公差值的大小根据基本尺寸的大小,由标准公差数值表中查得。3) 按实际可行性分配原则按实际可行性分配原则 按具体情况来分配封闭环的公差时,第一步先按等公差值或等公差级的分配原则求出各组成环所能分配到的公差,第二步再从加工的难易程度和设计要求等具体情况调整各组成环的公差。加工余量的确定1) 按“入体”原则标注 公差带的分布按“入体”原则标注时,对于被包容面尺寸可标注成上偏差为零、下偏差为负的形式(

18、即 -T);对于包容面的尺寸可标注成下偏差为零、上偏差为正的形式(即 +T)。2)按双向对称分布标注 对于诸如孔系中心距、相对中心的两平面之间的距离等尺寸,一般按对称分布标注,即可标注成上、下偏差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形式(即T/2)。 当组成环是标准件时,其公差大小和分布位置按相应标准确定。当组成环是公共环时,其公差大小和分布位置应根据对其有严格要求的那个尺寸链来确定。工序尺寸的标注工序尺寸的标注加工余量的确定 工艺基准(工序、定位、测量等)与设计基准不重工艺基准(工序、定位、测量等)与设计基准不重合,工序基准就无法直接取用零件图上的设计尺寸,因合,工序基准就无法直接取用零件图上的设计尺寸,因

19、此必须进行尺寸换算来确定其工序尺寸。此必须进行尺寸换算来确定其工序尺寸。三、三、工艺过程尺寸链的分析与解算工艺过程尺寸链的分析与解算 1. 1. 基准不重合时的尺寸换算基准不重合时的尺寸换算加工余量的确定例 某零件设计要求如图9-24a所示。设1面已加工好,现以1面定位加工2、3两面,其工序筒图如9-24b,试确定工序尺寸A1及A3。加工余量的确定A3=A1-A02=(30-10)mm=20mmES(A02)=ES(A1)-EI(A3) EI(A3)=ES(A1)-ES(A02)=(0-0.3)mm=-0.3mmEI(A02)=EI(A1)-ES(A3) ES(A3)=EI(A1)一EI(A0

20、2)=-0.2-(-0.3)=0.1mm所以 A3= mmmm1 . 03 . 020加工余量的确定从设计尺寸链来看: ES(A03)=ES(A1)一EI(A2)=0-(-0.3)=0.3mmEI(A03)= EI(A1)-ES(A2) =(-0.2-0.3)mm=-0.5mm所以 A03= mmmm3 . 05 . 020加工余量的确定例例:图示为一零件,图纸上标注尺寸为:A1= A2= A3= 因A3不便测量,试给出测量尺寸A4的尺寸及公差。 解解: 1)确定封闭环、建立尺寸链、判别增减环。0.020.077000.04600.19020测量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的尺寸换算测量基准与设计基准

21、不重合的尺寸换算加工余量的确定加工余量的确定 只要测量尺寸的超差量小于或等于其余组成环只要测量尺寸的超差量小于或等于其余组成环尺寸公差之和,就有可能出现假废品,为此应对该尺寸公差之和,就有可能出现假废品,为此应对该零件各有关尺寸进行复检和验算,以免将实际合格零件各有关尺寸进行复检和验算,以免将实际合格的零件报废而导致浪费。的零件报废而导致浪费。假废品的出现,给生产质量管理带来诸多麻烦,假废品的出现,给生产质量管理带来诸多麻烦,因此,不到非不得已,不要使工艺基准与设计基准因此,不到非不得已,不要使工艺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不重合。假废品的出现假废品的出现加工余量的确定例例2 2 如图所示轴套,其

22、加工工序如图所示,试校验工序尺寸标注是否合理。2. 2. 多尺寸保证时的尺寸换算多尺寸保证时的尺寸换算50-0.34150.210-0.3零件图零件图51-0.410 车孔及端面车孔及端面50-0.3410.4-0.220 车外圆及端面车外圆及端面14.60.230 钻孔钻孔10-0.340 磨外圆及台阶磨外圆及台阶加工余量的确定解解:1)分析分析 从零件图上看,设计尺寸有10-0.3mm、150.2mm 以及50-0.34。根据工艺过程分析是否全部达到图纸要求.其中10-0.3、 50-0.34直接保证,150.2间接保证,为封闭环,必须校核。 2)查找组成环,建立尺寸链)查找组成环,建立尺

23、寸链10.4-0.214.60.210-0.3A0封闭环封闭环3)计算尺寸及偏差)计算尺寸及偏差 求得求得 A0=15-0.4+0.5 ( 超差超差)4)解决办法解决办法:改变工艺过程,如将钻孔改在工序40之后;提高加工精度,缩小组成环公差。5)重新标注尺寸,校核计算)重新标注尺寸,校核计算现将尺寸改为:10.4-0.1 ,14.6 0.1,10-0.1 可求得:A0= 150.2 符合图纸要求. 加工余量的确定3.有关余量的尺寸换算有关余量的尺寸换算图图9-29 精加工余量校核示例精加工余量校核示例(1)精加工余量校核精加工余量校核 当多次加工某一表面时,当多次加工某一表面时,由于所采用的工

24、艺基准可能相同,因此,本工由于所采用的工艺基准可能相同,因此,本工序的余量的变动量不仅与本工序的公差及前一序的余量的变动量不仅与本工序的公差及前一工序的公差有关,而且还与其它有关工序的公工序的公差有关,而且还与其它有关工序的公差有关。在以工序余量为封闭环的工艺尺寸链差有关。在以工序余量为封闭环的工艺尺寸链中,如果组成环数目较多,由于误差累积原因,中,如果组成环数目较多,由于误差累积原因,有可能使工序余量过大或过小,因此须对余量有可能使工序余量过大或过小,因此须对余量进行校核,进行校核, 这在制订工艺规程时是一个不可这在制订工艺规程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由于粗加工的余量一般取值较大,忽视的问题

25、。由于粗加工的余量一般取值较大,故粗加工余量一般不进行校核而仅对精加工余故粗加工余量一般不进行校核而仅对精加工余量进行校核量进行校核。 加工余量的确定如图所示的小轴,其轴向尺寸的加工过程为:车端面A;车台阶面B(保证尺寸 mm),车端面C,保证总长 ;热处理:钻顶尖孔;磨台阶面B,保证尺寸 。试校核台阶面B 的加工余量。 0.3049.500.208000.1430加工余量的确定(2)能控制加工余量的加工 能控制加工余量的加工,是指操作工人能根据切削加工的实际情况,凭经验直接判断和控制加工余量,从而间接保证工序尺寸的一类加工方式,如靠火花磨削。在此种加工方法中,加工余量为组成环,而工序尺寸为封

26、闭环。靠火花磨削能保证只去除最小的必需加工余量,而且对工序尺寸又不作测量,因此能提高生产率,但由于磨去的加工余量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动,因此,它不仅不能提高上工序所获得的尺寸精度,还使尺寸误差有所放大,这就要求前道工序的尺寸公差应比设计要求还要高,故这种加工方法只适用于设计尺寸公差较大的场合加工余量的确定例例:0.190201建立尺寸链如图所示建立尺寸链如图所示 :加工余量的确定4.有关表面处理的尺寸换算有关表面处理的尺寸换算表面处理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渗人类的表面表面处理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渗人类的表面热处理热处理(如渗碳、渗氮、氰化等如渗碳、渗氮、氰化等);另一类是电;另一类是电镀类的表面处理

27、镀类的表面处理(如镀铬、镀锌、镀铜等如镀铬、镀锌、镀铜等)。(1)渗入类的表面热处理渗入类的表面热处理有些零件的表面需要渗碳、渗氮、氰化等表面有些零件的表面需要渗碳、渗氮、氰化等表面热处理,其表面经热处理后通常还需进一步加热处理,其表面经热处理后通常还需进一步加工以达到零件图的尺寸及渗层深度的要求,此工以达到零件图的尺寸及渗层深度的要求,此时图样上的渗层深度应为封闭环时图样上的渗层深度应为封闭环。加工余量的确定2. 概率法概率法 特点:以概率论理论为基础,计算科学、复杂,特点:以概率论理论为基础,计算科学、复杂,经济效果好,用于环数较多的大批大量生产中。经济效果好,用于环数较多的大批大量生产中

28、。1120)()(niiATAT1110nmiimiiAAA1110nmiimiiAAA (2)(2)各环平均尺寸之间的关各环平均尺寸之间的关系系(1) (1) 各环公差之间的关系各环公差之间的关系 (3)(3)各环平均偏差之间的关系各环平均偏差之间的关系2)(ATAii 当计算出各环的公差、平均尺寸、平均偏差之后,应按将该环的公差对平均尺寸按双向对称分布,即写成 ,然后将之改写成上下偏差的形式,即22AAAAAAiiiiiiTEITES假定各环尺寸按正态分布,且其分布中心与公差带中心重合。假定各环尺寸按正态分布,且其分布中心与公差带中心重合。加工余量的确定第九节第九节 工艺过程的生产率与经济

29、性工艺过程的生产率与经济性(一)(一) 时间定额时间定额 时间定额是在一定生产条件下,规定生产时间定额是在一定生产条件下,规定生产一件产品或完成一道工序所需消耗的时间。一件产品或完成一道工序所需消耗的时间。单件时间单件时间 完成一个工件的一个工序的时间称为完成一个工件的一个工序的时间称为单件时间单件时间td一、生产率分析一、生产率分析加工余量的确定T T单单=t=t基基+t+t辅辅+t+t服服+t+t休休基本时间是指直接改基本时间是指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相对位置、表形状、相对位置、表面状态或材料性质等面状态或材料性质等工艺过程所消耗的时工艺过程所消耗的时间间。辅助时

30、间是指为实现工艺辅助时间是指为实现工艺过程所必须进行的各种辅过程所必须进行的各种辅助动作所消耗的时间。如助动作所消耗的时间。如装卸工件。操作机床、改装卸工件。操作机床、改变切削用量、试切和测量变切削用量、试切和测量工件、引进及退回刀具等工件、引进及退回刀具等动作所需时间都是辅助时动作所需时间都是辅助时间间。布置工作地时间是为使加工正常布置工作地时间是为使加工正常进行,工人照管工作地(如换刀、进行,工人照管工作地(如换刀、润滑机床、清理切屑、收拾工具润滑机床、清理切屑、收拾工具等等)所消耗的时间。一般按作业时所消耗的时间。一般按作业时间的间的27估算。估算。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是指休息和生理需要时

31、间是指工人在工作班内恢复体力工人在工作班内恢复体力和满足生理上的需要所消和满足生理上的需要所消耗的时间。一般按作业时耗的时间。一般按作业时间的间的2估算。估算。加工余量的确定在成批生产中零件批量零件批量t th h t td d t tZ Z/N/N单件核算时间准备终结时间单件时间大批大量生产时,每个工作地始终完成某一固定工序,大批大量生产时,每个工作地始终完成某一固定工序,t tZ Z/N 0/N 0,故不考虑准备终结时间,即,故不考虑准备终结时间,即 th td加工余量的确定二、工艺过程的技术经济分析二、工艺过程的技术经济分析 所谓技术经济分析,就是通过比较不同工艺方案的生产成本,选出最经

32、济的工艺方案。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工艺成本工艺成本制造一个零件或一台产品的一切费用的总和。与工艺过程直接有关的费用。加工余量的确定工艺成本工艺成本可变费用可变费用+不变费用不变费用可变费用可变费用不变费用不变费用可变费用与零件(或产品)年产量有关,它包括可变费用与零件(或产品)年产量有关,它包括材料费或毛坯费、操作工人的工资、通用机床的材料费或毛坯费、操作工人的工资、通用机床的折旧费、维护费、万能机床和万能夹具及刀具的折旧费、维护费、万能机床和万能夹具及刀具的折旧费。折旧费。不变费用与零件(或产品)年产量无关,它是指不变费用与零件(或产品)年产量无关,它是指专用机床和专用夹具、刀具的折旧和维护费用

33、,专用机床和专用夹具、刀具的折旧和维护费用,调整工人的工资等。调整工人的工资等。加工余量的确定 一种零件(或一道工序)的全年工艺成本一种零件(或一道工序)的全年工艺成本E E(单位为元)(单位为元)和单件工艺成本和单件工艺成本E Ed d(单位为元件),可用下式表示:(单位为元件),可用下式表示:E E NVNV C CNCVEd 式中式中 VV每个零件的可变费用,单位为元件;每个零件的可变费用,单位为元件; NN工件的年产量,单位为元件;工件的年产量,单位为元件; CC全年的不变费用,单位为元。全年的不变费用,单位为元。加工余量的确定E NV C加工余量的确定NCVEd加工余量的确定2.工艺

34、方案的经济评比工艺方案的经济评比(1 1)采用现有设备或基本投资相近)采用现有设备或基本投资相近 1 1)两方案多数工序同计算少数不同工序单件成本来评比)两方案多数工序同计算少数不同工序单件成本来评比 St1=V1+C1/N St2=V2+C2/N可直接计算比较或根据可直接计算比较或根据曲线进行比较曲线进行比较NNk时,可选方案时,可选方案2; NNk时,可选方案时,可选方案 1加工余量的确定(1 1)采用现有设备或基本投资相近)采用现有设备或基本投资相近 2 2)两方案多数工序不同少数同以全年工艺成本进行比较)两方案多数工序不同少数同以全年工艺成本进行比较 S1=V1 N +C1 S2=V2

35、 N +C2可直接计算比较或根据可直接计算比较或根据曲线进行比较曲线进行比较 NNk时,可选方案时,可选方案2; NNk时,可选方案时,可选方案 1; N = Nk时,时, S1 = S2 ,则,则 Nk =V1 V2C2 C1加工余量的确定 若两种工艺过程方案的基本投若两种工艺过程方案的基本投资差额较大:资差额较大: 这时,在考虑工艺成本的同这时,在考虑工艺成本的同时还要考虑基本投资差额的回收时还要考虑基本投资差额的回收期限。回收期愈短,则经济效果期限。回收期愈短,则经济效果愈好。愈好。 加工余量的确定(二)提高机械加工生产率的工艺措施(二)提高机械加工生产率的工艺措施 1. 缩短基本时间缩

36、短基本时间2. 缩减辅助时间、工作地点缩减辅助时间、工作地点服务时间、准备终结时间服务时间、准备终结时间3.实行多台机床看管实行多台机床看管4.新工艺、特种工艺新工艺、特种工艺(1) (1) 提高切削用量提高切削用量,但受到刀具寿命,但受到刀具寿命和机床刚度的制约。和机床刚度的制约。(2) 缩短工作行缩短工作行程长度程长度 (3) (3) 多件加工多件加工(l) 直接缩减辅助时间直接缩减辅助时间(2) 使辅助时间与基本时间重合使辅助时间与基本时间重合(3)减少换刀次数,并缩减每次换刀所需时间减少换刀次数,并缩减每次换刀所需时间(4)扩大零件的生产批量减少调整机床、刀具扩大零件的生产批量减少调整机床、刀具 和夹具的时间和夹具的时间 在单件小批生产中广泛采用在单件小批生产中广泛采用各种数控和柔性制造系统及各种数控和柔性制造系统及推广成组技术等,都可以缩推广成组技术等,都可以缩短单件时间,有效地提高劳短单件时间,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动生产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