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作业29群落的结构与演替05173135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84017770 上传时间:2022-05-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作业29群落的结构与演替05173135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作业29群落的结构与演替05173135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作业29群落的结构与演替05173135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作业29群落的结构与演替0517313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作业29群落的结构与演替05173135(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时作业(二十九)第29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时间 / 30分钟基础巩固1.2017苏北四市期末 下列有关群落及其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是指群落的分层现象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地衣等低等生物逐渐消失C.即使时间允许,弃耕农田也不一定能形成森林D.人类的活动往往会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2.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A.田鼠和杂草B.豌豆和杂草C.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D.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3.下列关于落叶阔叶林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 群落水平结构与环境条件无关 B.时间结构的改变与季节变化有关C.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

2、直分层现象 D.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4.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弃耕的农田经若干年后能演替成森林。在此过程中()A.群落的结构逐渐复杂B.进行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C.群落的优势物种未发生明显变化D.苔藓和草本植物在森林形成后均逐渐消失5.土壤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某一地区人工绿地、林地、农田3种不同类型土地的地下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样地类群数个体数第1层第2层第3层第1层第2层第3层人工广场绿地14831827422某植物园13741909218农用地11849211321注:第一层为距地表05 cm;第二层为距地表510 cm;第三

3、层为距地表1015 cm。A.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数B.各样地相同土层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有明显的差异C.各样地不同土层土壤中各动物类群密度没有明显的差异D.人类活动对土壤动物的数量和分布存在影响能力提升6.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B.该种鱼的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C.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垂直结构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7.密林熊蜂直接在角蒿花的花筒上打洞,盗取其中的花蜜(

4、盗蜜),花筒上虽留下小孔,被盗蜜的花仍会开花,但影响结实率。密林熊蜂偏爱从较大、较高的花盗蜜,其身体不会接触到花的柱头。据此作出的分析,正确的是()A.密林熊蜂与正常传粉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B.密林熊蜂不影响角蒿的进化C.该盗蜜行为不会影响角蒿的种群密度D.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密林熊蜂的盗蜜频率8.2017北京海淀区模拟 森林群落中由于老龄树木死亡造成林冠层出现空隙,称为林窗。研究者调查了某森林中林窗与林下的土壤动物群落,得到如图K29-1所示的结果。据此不能推断出()图K29-1A.在各层次中林窗的土壤动物丰富度均高于林下B.光照明显影响了土壤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C.林窗和林下土壤动物种类随深度

5、的增加而减少D.林窗和林下不同层次的土壤动物种群密度相同9.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渐得以恢复。表中为恢复过程中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演替阶段群落类型植物种类数/种草本植物灌木乔木1草丛34002针叶林521213针、阔叶混交林6724174常绿阔叶林1063116A.该地能恢复到第4阶段说明人类活动未影响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B.与针叶林相比,草丛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简单,丰富度低C.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D.常绿阔叶林得以恢复与土壤条件、植物的种子等的保留有关10.生态学家常常

6、用面包虫进行各种种群生态学实验,它们的卵、幼虫、蛹和成虫都生活在面粉里。如图K29-2是两种具有捕食习性的面包虫(甲面包虫:实心点曲线;乙面包虫:空心点曲线)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情况。图(A)表示甲、乙面包虫生活在装有面粉的容器内;图(B)表示甲、乙面包虫生活在装有面粉并放入了细玻璃管的容器内。图K29-2(1)由图(A)可知,两种面包虫之间的关系是,在不改变外界环境的情况下面包虫占优势。在加入细玻璃管的情况下,两种面包虫可以共存。已知乙面包虫比甲面包虫小,请猜测两种面包虫可以共存的原因是。(2)甲面包虫和乙面包虫放在一起的时候,不论异种还是同种产下的卵,都会遭到捕食。斜吻棘头虫是一种寄生在这两

7、种面包虫上的原生生物。图K29-3是在没有寄生虫与有寄生虫的状况下,两种面包虫在实验中的表现。图K29-3在有寄生生物的状况下,处于优势地位的是(填“甲”或“乙”)面包虫。斜吻棘头虫在生态系统中所属的成分是。(3)面粉中小动物丰富度的统计方法可采用和。(4)综合分析可知,对生物间的作用有很大的影响。11.2017山东日照一模 植被恢复是遏制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关键因素和有效途径。选取黄土高原丘陵区退耕地,用样方法调查研究不同退耕时间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退耕时间(年)15101520253035物种多样性指数1.411.752.463.041.361.271.181

8、.36(1)调查该退耕地植物情况,可获得群落的垂直结构。群落具有这种特征的意义:一是;二是为动物创造了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2)退耕地最终演替至顶极阶段主要由(写出两种影响因素)等环境条件决定。在整个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的变化趋势是。(3)退耕初期115年间,物种多样性指数呈上升趋势;退耕1520年内,物种多样性指数下降,下降的原因是。综合拓展12.科研人员对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金花茶所处生态环境开展调查研究工作,首先对三处原始林群落(A、B、C)进行了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然后对23年前被破坏后的恢复群落和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不同植被类型的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物种丰富

9、度(种)生物量(g/m2)植被类型A群落B群落C群落D群落E群落乔木层2223203.51.3灌木层27213139.28.7草本层2633156515(1)调查群落中植物的物种数可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取样的关键是,取样的方法有。若要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常采用方法进行调査。结果显示A、B、C三个群落物种丰富度最高的为群落,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2)科研人员采用样方法收获D、E群落全部植物后,按照分类后,测定生物量,从上表结果分析,代表恢复群落生物量的是群落。(3)金花茶的发现填补了茶科家族没有金黄色花朵的空白,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建立国家自然保护区

10、对物种的保护措施属于。课时作业(二十九)1.B解析 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是指群落的分层现象,A正确;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地衣等低等生物没有消失,只是不占优势,B错误;弃耕的农田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才能演替成森林,C正确;人类的活动往往会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D正确。2.B解析 田鼠与杂草之间是捕食关系;豌豆和杂草的生长都需要光、无机盐、水分及二氧化碳等,因此二者间存在竞争关系;豌豆与其根中的根瘤菌之间为共生关系;细菌与其细胞内的噬菌体之间为寄生关系。3.A解析 群落水平结构是指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变化、光照强度的不同、土壤湿度和盐碱

11、度的差异、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生物,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它们常呈镶嵌分布,因此群落水平结构与环境条件有关,A项错误;季节的变化为群落中某些物种提供繁殖条件,而对另一些物种生存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时间结构的改变与季节变化有关,B项正确;群落中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C项正确;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因此群落中的动物也具有垂直分层现象,D项正确。4.A解析 弃耕的农田演替成森林的过程中,生物种类逐渐增多,群落的结构逐渐复杂,A正确;弃耕的农田含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属于次生演替,B错误;群落演替的过程中

12、,草本逐渐取代苔藓、灌木逐渐取代草本、乔木逐渐取代灌木,由此可见,群落的优势物种发生了明显变化,C错误;苔藓和草本植物在森林形成后并没有消失,D错误。5.D解析 由于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调查。由表格数据可知,各样地相同土层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差异较小,但各样地不同土层土壤中各动物类群密度有明显的差异。由表格可知,人类活动对土壤动物的数量和分布存在影响。6.D解析 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而浮游动物以浮游植物为食,因此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A正确;

13、依题意可知:该种鱼的食物结构可因发育阶段不同而发生变化,所以其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B正确;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垂直结构,C正确;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属于种群的分布,D错误。7.A解析 密林熊蜂和正常传粉者均采蜜,所以两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A正确;密林熊蜂影响结实率,进而影响被盗蜜的某基因型植株子代数量,改变种群中某基因型个体的占比,进而影响基因频率,所以会影响角蒿进化,B错误;盗蜜行为影响结实率,从而影响角蒿子代数量,可能会影响种群密度,C错误;样方法可调查活动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密林熊蜂的种群密度,D错误。8.D解析

14、 由图可知,在各层次中林窗的土壤动物丰富度均高于林下,A正确;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动物种类数逐渐减少,由此可知,光照明显影响了土壤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B正确;由图可知,林窗和林下土壤动物种类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C正确;由题图信息无法比较林窗和林下不同层次的土壤动物种群密度,D错误。9.A解析 人类活动使得群落演替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A错误;针叶林中的植物有草本植物、灌木、乔木,垂直结构较草丛复杂,动物分层也较草丛复杂,B正确;在原来有生物的地方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C正确;常绿阔叶林得以恢复与土壤条件、植物的种子等的保留有关,D正确。10.(1)竞争甲细玻璃管为乙面包虫提供了隐蔽场所(

15、2)乙消费者(3)记名计算法目测估计法(4)环境条件解析 (1)两种面包虫都以面粉为食,结合图(A)可知两种面包虫之间的关系是竞争,在不改变外界环境的情况下,甲面包虫占优势;加入细玻璃管的情况下,由于乙面包虫比甲面包虫小,细玻璃管能为乙面包虫提供隐蔽场所,使两种面包虫可以共存。(2)根据题图可以看出,在有寄生生物的状况下,处于优势地位的是乙面包虫;斜吻棘头虫是寄生在两种面包虫上的原生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属的成分是消费者。(3)面粉中小动物丰富度的统计方法可采用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4)综合分析可知,环境条件对生物间的作用有很大的影响。11.(1)不同物种的分层提高了对阳光等环境资源的利用能

16、力 (2)气候、土壤逐渐增大直至稳定 (3)具有生存优势的物种出现,使某些物种在竞争中被取代解析 (1)群落垂直结构指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故调查该退耕地植物不同物种的分层情况,可获得群落的垂直结构。群落的垂直结构提高了对阳光等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还为动物创造了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2)退耕地最终演替至顶极阶段主要由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决定。在整个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增大直至稳定。(3)据表格数据可知,退耕初期115年间,物种多样性指数呈上升趋势;退耕1520年内,物种多样性指数下降,主要是由于具有生存优势的物种出现,使某些物种在竞争中被取代

17、。12.(1)随机取样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取样器取样B物种组成(2)植被类型E(3)直接就地保护解析 (1)用样方法调查时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取样的方法有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若要调査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方法进行调查。物种丰富度是指物种数目的多少,故结果显示A、B、C三个群落物种丰富度最高的为B群落,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物种组成。(2)科研人员采用样方法收获D、E群落全部植物后,按照植被类型分类后,测定生物量。从题表结果分析,代表恢复群落生物量的是E群落。(3)金花茶的发现填补了茶科家族没有金黄色花朵的空白,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建立国家自然保护区对物种的保护措施属于就地保护。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