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材料-光电效应实验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84013020 上传时间:2022-05-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实验报告材料-光电效应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实验报告材料-光电效应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实验报告材料-光电效应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实验报告材料-光电效应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报告材料-光电效应实验(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word某某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学生某某: 学号: 专业班级:材料124班实验时间:10时00分 第十一周 星期四 座位号:28一、 实验名称: 光电效应二、 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深刻理解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理论,了解光电效应的根本规律;2、掌握用光电管进展光电效应研究的方法;3、学习对光电管伏安特性曲线的处理方法,并用以测定普朗克常数。三、实验仪器:光电效应测试仪、汞灯与电源、滤色片、光阑、光电管、测试仪四、实验原理:1、 光电效应与爱因斯坦方程用适宜频率的光照射在某些金属外表上时,会有电子从金属外表逸出,这种现象叫做光电效应,从金属外表逸出的电子叫光电子。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现象,爱因斯坦提出了“

2、光量子的概念,认为对于频率为的光波,每个光子的能量为,其中 h为普朗克常数。按照爱因斯坦的理论,光电效应的实质是当光子和电子相碰撞时,光子把全部能量传递给电子,电子所获得的能量,一局部用来克制金属外表对它的约束,其余的能量如此成为该光电子逸出金属外表后的动能。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光电方程:1式中,n为入射光的频率,为电子的质量,u为光电子逸出金属外表的初速度,为被光线照射的金属材料的逸出功,1/2mv2为从金属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由1式可见,入射到金属外表的光频率越高,逸出的电子动能必然也越大,所以即使阴极不加电压也会有光电子落入阳极而形成光电流,甚至阳极电位比阴极电位低时也会有光电子

3、落到阳极,直至阳极电位低于某一数值时,所有光电子都不能到达阳极,光电流才为零。这个相对于阴极为负值的阳极电位被称为光电效应的截止电压。 显然,有 eu0-1/2mv2=02代入上式即有 3由上式可知,假如光电子能量h+nW,如此不能产生光电子。产生光电效应的最低频率是n0=W/h,通常称为光电效应的截止频率。不同材料有不同的逸出功,因而n0也不同。由于光的强弱决定于光量子的数量,所以光电流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又因为一个电子只能吸收一个光子的能量,所以光电子获得的能量与光强无关,只与光子的频率n成正比,将3式改写为 上式明确, 截止电压是入射光频率n的线性函数,如图2,当入射光的频率n=n0时

4、,截止电压,没有光电子逸出。图中的直线的斜率k=h/e是一个正的常数: 5由此可见,只要用实验方法作出不同频率下的U0-n曲线,并求出此曲线的斜率,就可以通过式5求出普朗克常数。其中是电子的电量。1. 光电效应的伏安特性曲线图3是利用光电管进展光电效应实验的原理图。频率为n、强度为的光线照射到光电管阴极上,即有光电子从阴极逸出。如在阴极K和阳极A之间加正向电压,它使K、A之间建立起的电场对从光电管阴极逸出的光电子起加速作用,随着电压的增加,到达阳极的光电子将逐渐增多。当正向电压增加到时,光电流达到最大,不再增加,此时即称为饱和状态,对应的光电流即称为饱和光电流。由于光电子从阴极外表逸出时具有一

5、定的初速度,所以当两极间电位差为零时,仍有光电流I存在,假如在两极间施加一反向电压,光电流随之减少;当反向电压达到截止电压时,光电流为零。图4 入射光频率不同的IU曲线 图5 入射光强度不同的IU曲线爱因斯坦方程是在同种金属做阴极和阳极,且阳极很小的理想状态下导出的。实际上做阴极的金属逸出功比作阳极的金属逸出功小,所以实验中存在着如下问题:暗电流和本底电流。当光电管阴极没有受到光线照射时也会产生电子流,称为暗电流。它是由电子的热运动和光电管管壳漏电等原因造成的。室内各种漫反射光射入光电管造成的光电流称为本底电流。暗电流和本底电流随着K、A之间电压大小变化而变化。阳极电流。制作光电管阴极时,阳极

6、上也会被溅射有阴极材料,所以光入射到阳极上或由阴极反射到阳极上,阳极上也有光电子发射,就形成阳极电流。由于它们的存在,使得实际IU曲线较理论曲线下移,如图6。图6 伏安特性曲线由于暗电流是由阴极的热电子发射与光电管管壳漏电等原因产生,与阴极正向光电流相比,其值很小,且根本上随电位差U呈线性变化,因此可忽略其对遏止电位差的影响。阳极反向电流虽然在实验中较显著,但它服从一定规律。因此,确定遏止电位差值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交点法光电管阳极用逸出功较大的材料制作,制作过程中尽量防止阴极材料蒸发,实验前对光电管阳极通电,减少其上溅射的阴极材料,实验中防止入射光直接照射到阳极上,这样可使它的反向电流大大

7、减少,其伏安特性曲线与图5十分接近,因此曲线与U轴交点的电位差值近似等于遏止电位差U0,此即本实验采用的交点法或零电流法。拐点法光电管阳极反向电流虽然较大,但在结构设计上,假如使反向光电流能较快地饱和,如此伏安特性曲线在反向电流进入饱和段后有着明显的拐点,如图6中虚线所示的理论曲线下移为实线所示的实测曲线,遏止电位差U0也下移到U0点。因此测出U0点即测出了理论值U0。五、实验内容与步骤:1、调整仪器(1)连接仪器;接好电源,打开电源开关,充分预热不少于20分钟。(2)在测量电路连接完毕后,没有给测量信号时,旋转“调零旋钮调零。每换一次量程,必须重新调零。(3)取下暗盒光窗口遮光罩,换上365

8、.0nm滤光片,取下汞灯出光窗口的遮光罩,装好遮光筒,调节好暗盒与汞灯距离。 2、测量普朗克常数1将电压选择按键开关置于22V档,将“电流量程选择开关置于A档。将测试仪电流输入电缆断开,调零后重新接上。2将直径为4mm的光阑和365.0nm的滤色片装在光电管电暗箱输入口上。3从高到低调节电压,用“零电流法测量该波长对应的,并数据记录。4依次换上405nm、436nm、546nm、577nm的滤色片,重复步骤1、2、3。 (5) 测量三组数据,然后对h求平均值。3、测量光电管的伏案特性曲线:(1)暗盒光窗口装365nm滤光片和4mm光阑,缓慢调节电压旋钮,令电压输出值缓慢由0V伏增加到30V,每

9、隔1V记一个电流值。但注意在电流值为零处记下截止电压值。(2)在暗盒光窗口上换上577nm滤光片,仍用4mm的光阑,重复步骤1。(3)选择适宜的坐标,分别作出两种光阑下的光电管伏安特性曲线UI 。4、探究饱和电流与光通量、光强的关系控制电压U=30.0V,波长为365nm,L=400nm时,记录光阑孔分别为2、4、8时的电流。控制电压U=30.0V,波长为365nm,光阑孔为2nm时,记录距离L分别为300nm、350nm、400mm时的电流。六、数据记录与处理:表一 UV关系波长(nm)365405436546577频率V(1014HZ)截止电压U(V)计算普朗克常量: 当利用不同频率的单色

10、光分别作光源时, 可以测出不同频率下的遏止电位U a。作出U a 与的曲线, 测曲线的斜率K 为K = h /e =U/v 便可求出普朗克常数h。K=U/10-14h=ek10-1910-1410-34 JS表二 I-UAK关系光阑孔:4mm 波长:577nmUAK(V)0I(10-10A)0026810121314151618UAK(V)I(10-10A)192022242527283031323334光阑孔:4nm 波长:365nmUAK(V)0123456789I(10-10A)069172738506273828895UAK(V)101112131415182124262830I(10

11、-10A)102110117124132137153170186195203215表三 IMP关系UAK=30.0V 波长:365nm L=400nm光阑孔nm248I(10-10A)67217805表四 IML 关系 UAK=30.0V 波长:365nm 光阑孔:2nm距离L(mm)300350400I(10-10A)473022七、实验小结思考与讨论:须知事项1、 微电流测量仪和汞灯的预热时间必须长于20分钟,连线时务必先接好地线,后接信号线。切勿让电压输出端A与地短路,以免损坏电源。微电流测量仪每改变一次量程,必须重新调零。2、微电流测量仪与暗盒之间的距离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应当一致。3、注意保护滤光片,勿用手触摸其外表,防止污染。4、实验完毕时应盖上光电管暗合遮光盖和汞灯遮光盖!6 / 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