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铁及其化合物地氧化性或还原性教案设计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83998535 上传时间:2022-05-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6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地氧化性或还原性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地氧化性或还原性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地氧化性或还原性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地氧化性或还原性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铁及其化合物地氧化性或还原性教案设计(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word教学设计课题第二章第三节 氧化剂与复原剂课时3探究铁与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复原性作者XXX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新课程的根本理念是: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逐步树立可持续开展的思想。以此思想为指导,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利用铁与其化合物为载体,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分析铁与其化合物的氧化复原性质,利用铁与其化合物的性质设计并动手完成各种价态的铁之间的转化实验,加深对氧化复原反响的认识,关注铁与其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从

2、而进一步树立可持续开展的思想。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鲁科版化学必修I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中的第三节氧化剂和复原剂,本节课是这一节的第三课时。这节课内容的设计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要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让学生应用氧化复原反响知识,自主设计实验和有关的活动方案,探究铁与其化合物的性质。在探究的过程中,注重开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能力。该案例从介绍自然界中常见的含铁元素的物质,并根据铁元素的化合价对物质进展分类导入,预测含有不同价态铁元素的各种物质哪些具有氧化性或复原性或即具有氧化性又具有复原性。然后提出问题,怎么验证推测是否正确,并引导学生根据氧化复原反响理论设计验证

3、方案来验证推测。实施实验后,对实验结果进展分析、整理,确定含有不同价态铁元素物质具有的性质和相互转化关系。最后根据结论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新课程理念中,过去的演示和证明科学知识的活动转变为探究和分析科学问题的活动,使学生学会研究和分析科学问题的方法,提倡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学生运用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广泛获取信息,从日常现象和化学学习中提出问题,做出猜测或假设,自主设计实验和有关的活动方案,寻求解决问题的依据或证据,定性或定量的处理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在探究中学会表达和交流,善于与他人合作,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和积极的情感,养成学生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根据以上情况,结合新课程标

4、准的具体要求,确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的认知根底 在知识层面,学生已经掌握单质铁的化学性质以与氧化复原反响的实质,这为探究铁的化合物的氧化复原性质提供了根底。在能力层面上,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提取与加工能力,也在以往学习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实验设计经验,但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的能力有待加强。在情感层面,由于铁与其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比拟广泛,学生也对其用途有较多的关注,在本节课中应引导学生从铁与其化合物性质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关注其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2)学生学习本课的困难通过氧化复原反响实现二价铁离子与三价铁离子之间的转化是学生的难点所在。教学方式:1、运用分类的方法

5、,根据物质所属类别预测物质性质。2、整合实验过程,设计问题进展引导,启发式教学。技术准备: 多媒体电脑、实验试剂铁粉、稀硫酸、溶液、溶液、氯水、稀硝酸、KS溶液、锌片、铜片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运用氧化复原知识探究铁与其化合物氧化性和复原性的过程和方法。 2掌握常见的含有铁元素的物质与其具有的主要性质。2过程与方法: 通过铁元素不同价态的分析预测不同价态铁的氧化性和复原性设计实验方案进展探究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初步结论知识总结、拓展、得出一般规律的科学探究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学会预测物质的性质,并通过实验探究得到证实,体验科学探究成功的喜;培养他们善于

6、与他人合作的良好心理品质;培养他们归纳、总结的能力。并通过青砖与红砖、铁与人体健康、铁的化合物的存在,让学生知道化学的无处不在,人类可以利用化学更好的为自己服务。教学重难点 1.知识重难点:不同价态铁的氧化性和复原性 2.技能重难点:预测并通过实验探究物质性质的科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置意图技术应用时间安排创设情境【图片简介】展示工厂炼铁、铁的腐蚀以与铁的化合物等图片【思考】这些过程中铁元素发生了什么变化?写出常见铁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并标出铁的化合价。学生倾听、观看学生思考并阅读教材内容后回答如下问题。利用课本“氧化复原反响的广泛存在中的图片,加深对氧化复原反响原理的理解。多

7、媒体电脑、教材5分钟提出问题【问题】看了图片后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在铁与其铁的化合物的转化中,终究蕴藏着哪些氧化复原反响呢?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探究主题。2分钟分析问题【引导】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以金属铁、氯化亚铁、氯化铁为例进展探究。【思考1】金属铁、氯化亚铁、氯化铁三种样品的颜色特征是什么?【思考2】同学们结合刚刚标明的铁元素的化合价来思考金属铁、氯化亚铁和氯化铁中,哪些具有氧化性?哪些具有复原性?【思考3】如何证明一种物质具有氧化性或复原性?【介绍】通过探讨,师生得出结论:验证物质有氧化性,就要验证该物质与复原性的物质发生氧化复原反响;验证物质有复原性,就要验证该物质与氧化性的物质发生氧化

8、复原反响。【知识回顾】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学过的氧化剂和复原剂都有哪些吗?【投影简介】常见的氧化剂和复原剂【探究实验】请用以下实验试剂设计并完成实验探究铁与其化合物的氧化复原性,完成实验报告【实验试剂】铁粉、稀硫酸、溶液、溶液、氯水、稀硝酸、KS溶液、锌片、铜片【引导】1、首先我们来探究单质铁的氧化复原性,同学们有什么好的方案?【点评】同学们的方案很好,都具有可行性,那么现在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方案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填写实验报告。【引导】2、接下来我们进展氧化复原性的探究,请同学踊跃发言,说说你们的方案。【点评】非常好,那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方案进展实验。【追问】在验证复原性实验中,同学

9、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何?明显吗?如果现象不明显我们该怎样检验产生的Fe3+呢?【知识支持】如何检验溶液中Fe3+的存在?往待测溶液中参加KS溶液,如果溶液的颜色变为血红色,如此溶液中含有Fe3+离子。请同学们继续完成实验。【引导】3、最后我们来探究的氧化复原性。这一次同学们又有什么见解呢?【点评】不错,请同学们开始实验前想一想怎样检验Fe2+ ?【知识支持】如何检验溶液中的存在Fe2+?看颜色,如溶液变为浅绿色,如此含有Fe2+;参加NaOH溶液,白色沉淀变为灰绿色沉淀最终变为褐色沉淀;参加KS不显色,滴加氯水变成血红色溶液。【组织】学生实验汇报学生回答:金属铁是银白色,氯化亚铁溶液是浅绿色,

10、氯化铁溶液是棕黄色。学生思考并提出假设金属铁复原性氯化亚铁氧化性和复原性氯化铁氧化性学生回答常见的氧化剂和复原剂学生回顾学生小组讨论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动手进展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完成实验记录。学生设计可能的方案:铁+硫酸、+硝酸、+氯气、+硫酸铜溶液学生可能的答案:1、氧化性+Zn2、复原性+硝酸、+氯水学生回答:溶液有浅绿色变为黄色,但结果不太明显。学生可能的答案:氯化铁+Cu、Fe、KI培养学生学会研究物质性质的根本程序,进展第一个环节: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引导学生从化合价的角度预测物质性质使学生明确探究的整体思路和探究方法巩固所学知识,为实验探究作理论依据培养学生应用氧化复原知识实验验证

11、物质氧化复原性的过程与方法以与实验设计、操作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以实验事实为根底,从中得出结论。多媒体电脑实验用品:铁粉、稀硫酸、溶液、溶液、氯水、稀硝酸、KS溶液、锌片、铜片25分钟解决问题【归纳总结】1、铁三角2、研究物质性质的根本程序: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预测物质的性质实验和观察解释和结论。学生聆听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10分钟拓展应用【学以致用】1、 为什么在、溶液中常常参加铁钉或铁粉?2、 为什么在生活中提倡使用铁锅炒菜?【课堂延伸】 人体能够吸收的是几价铁元素?补贴营养品中铁元素的价态是多少?怎样补铁才是科学的?【练习题】【课后作业】1、 探究身边的

12、食物中的铁元素2、 上网搜索缺铁性贫血的症状。学生聆听、思考完成教材迁移应用局部和本节课开头衔接,让学生把氧化复原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多媒体电脑3分钟板书设计三、 探究铁与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复原性 1、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研究物质性质的根本程序 2、预测物质的性质 验证Fe的复原性 3、实验和观察 验证Fe2+的氧化性和复原性 验证Fe3+的氧化性 4、解释和结论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实验内容操作步骤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Fe具有复原性铁+稀硫酸Fe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复原性氯化亚铁+氯水氯化亚铁+锌Fe3+具有氧化性氯化铁+铜学习效果评价设计本节课的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包括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自

13、身教学效果的评价分析两局部。学生采用问题回答形式,教师采用评价表格形式:学生问题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铁与其化合物的哪些性质?设计意图:考查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图示的方法总结金属铁、氯化亚铁和氯化铁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写出相互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每个反响中中的氧化剂和复原剂。设计意图:考查学生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掌握和应用情况简述你对生活中的铁与其化合物的认识。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可持续开展思想建立情况教师自身教学效果评价表为:评价指标评 价 内 容 与 要 求评 价 等 第优良合格不合格评定教学目标1、目标明确、具体2、目标达成度教学内容1、内容正确2、富有思想性、教育性教学策略1、学习线索清晰2、学习环节流畅3、问题设计难度适宜4、针对实际情况对教学策略进展优化学生学习状态1、学生参与课堂欲望2、学生合作交流情况自评总结自评反思课名 课堂教学组织者 授课班级11 / 1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