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的重要化合物铁二中赵冬梅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83988640 上传时间:2022-05-02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8.0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铁的重要化合物铁二中赵冬梅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铁的重要化合物铁二中赵冬梅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铁的重要化合物铁二中赵冬梅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资源描述:

《铁的重要化合物铁二中赵冬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的重要化合物铁二中赵冬梅(3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化学 1 1(人教版(人教版)第三章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铁的重要化合物铁的重要化合物 221教材分析教材分析1学情分析学情分析2教学目标2教学重难点确确定定设设计计3教学过程4教学反思说课内容结构图完完善善3既为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既为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又为化学材料,又为化学2介绍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介绍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

2、。章地位作用:章地位作用:节地位作用:节地位作用:1.铁是变价金属元素铁是变价金属元素氧还观建立氧还观建立2.实验丰富实验丰富 宏观到微观研究宏观到微观研究3.体现化学思维方法体现化学思维方法分类法、氧还观、转化观分类法、氧还观、转化观教材分析教材资源:教材资源:2个实验栏目,个实验栏目,1个科学探究栏目个科学探究栏目 ,学与问、,学与问、 实验配图、资料卡片、实践活动实验配图、资料卡片、实践活动课后习题的使用课后习题的使用63页页10题:印刷电路板使用高分子材料和铜题:印刷电路板使用高分子材料和铜箔符合而成,可知印刷电路时箔符合而成,可知印刷电路时.4知识上:前两章知识上:前两章学习了物质的

3、分类、学习了物质的分类、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和酸碱盐离子反应和酸碱盐和和电解质等概念原理电解质等概念原理。能力上:能力上:初步具备了观察能力初步具备了观察能力. .实验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思维能力、 情感上情感上,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妙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妙 。发展点:运用发展点:运用分类思想。分类思想。 完善完善对研究物质氧化还原方法的认识。对研究物质氧化还原方法的认识。 建立建立元素化合物的一般研究方法。元素化合物的一般研究方法。学情分析56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1认识铁的重要化合物的化学性质。认识铁的重要化合物的化学性质。2认识认识 Fe2+和和Fe3+的检验

4、及相互转化。的检验及相互转化。7教学资源应用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铁化合物的分类,通过对铁化合物的分类,初步学会从初步学会从物质分类物质分类和和氧氧化还原的角度化还原的角度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2通过通过对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实验中的对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实验中的“异常异常”现象现象,初步学会用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研究物质初步学会用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研究物质的变化的变化。3通过对铁的化合物氧化还原性的实验探究活动,初通过对铁的化合物氧化还原性的实验探究活动,初步学会通过步学会通过实验研究物质氧化还原性实验研究物质氧化还原性的思路和方法。的思路和方法。4.4.总结本节课学习过程

5、,分析总结本节课学习过程,分析元素化合物研究元素化合物研究的一般方的一般方法。法。88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通过实验观察和观察和探究,培养小组合作意识,体验探究,培养小组合作意识,体验实验研究的实验研究的奇妙和乐趣奇妙和乐趣。通过对情境通过对情境素材的研究,培养学生用化学视角关素材的研究,培养学生用化学视角关注生活,体会化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影响。注生活,体会化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影响。教学目标9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实验研究物质氧化还原性的思路和方法实验研究物质氧化还原性的思路和方法 Fe(OH)2的的制备和制备和性质、性质、Fe2+和和Fe3+的检验及相

6、互转化。的检验及相互转化。 教学重、难点10环节环节1环节环节2环节环节3环节环节4铁化合物分类铁化合物分类氢氧化物制备及性氢氧化物制备及性质分析质分析 Fe2+和和Fe3+转化转化总结思想方法总结思想方法铁化合物广泛存在实验设计实验探究总结提升分类观元素观应用形成学习元素化合物的一般方法据类别分析通性氧还性转化观氧还原理应用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环节环节5应用应用解释现象化学到生活11从生活走进化学从生活走进化学“维维C和补血剂搭档更好和补血剂搭档更好”情境引入情境引入12问题导入:问题导入:1.你知道哪些铁化合物?写出它们的化学式。2.分析化学式有哪些异同?3.根据物质分类和化合价不

7、同建立一个二维坐标图(加入Fe)。单质单质氧化物氧化物碱碱盐盐0+2+3FeFeOFe2O3Fe(OH)2Fe(OH)3FeSO4FeCl3设计意图:学生已知与所学概念理论建立联系设计意图:学生已知与所学概念理论建立联系环节环节1:铁化合物分类铁化合物分类氧还性氧还性物质通性物质通性FeCl2Fe2(SO4)313学生学案学生学案你知道哪些常见的铁的化合物?写出它们的化学式。依据你的分类,建立一个二维坐标图(加入Fe)14设计意图:Fe(OH)3Fe(OH)2Fe2O3FeCl3Fe3O4FeOFeOFeSO4铁及其化合物铁及其化合物15查阅资料:查阅资料:Fe(OH)2 :白色不溶于水 Fe

8、(OH)3 :红褐色不溶于水Fe3+ :遇硫氰化钾KSCN呈血红色 Fe2+ :遇硫氰化钾KSCN不呈血红色 Fe3+ :黄色 Fe2+ :浅绿色K3Fe(CN)6:铁氰化钾,俗称黄血盐,遇到Fe2+生成深蓝色沉淀。氧化剂:氧化剂:氯水有效成分Cl2 ,溶液颜色为黄绿色。高锰酸钾KMnO4溶液颜色为紫色,Mn2+颜色为无色 铁的化合物种类多,物质颜色丰富,提供资料,降低学生铁的化合物种类多,物质颜色丰富,提供资料,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学习的难度16 分类观:物质类别分类观:物质类别通性通性 碱性氧化物性质FeO2HFe2H2OFe2O36H2Fe33H2O2.不溶性碱 (1)性质2Fe(OH)3

9、 Fe2O3 + 3H2O碱性碱性不稳定性不稳定性Fe(OH)2 + 2H+ = Fe2+ + 2H2OFe(OH)3 + 3H+ = Fe3+ + 3H2O2Fe(OH)2 ?物质转化:氧化物物质转化:氧化物盐盐物质转化:碱物质转化:碱盐盐物质转化:碱物质转化:碱氧化物氧化物17学生填写学案学生填写学案18环节环节2:铁的氢氧化物制备铁的氢氧化物制备 2. 氢氧化物制备氢氧化物制备 物质转化:盐物质转化:盐碱碱 1.实验设计物质制备提出问题:如何制备Fe(OH)2、Fe(OH)3?方案设计:填观察表小组汇报1919每个小组汇报自己的结果,归纳结论。填观察表学生学案2020Fe33OH Fe(

10、OH)3(红褐色沉淀)(红褐色沉淀)Fe22OH Fe(OH)2 (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发现异常发现异常引发思考引发思考现象:现象: 白白 灰绿灰绿 红褐红褐2121引导思考为什么没有得到预想中的白色沉淀Fe(OH)2?如何制得较为纯净的Fe(OH)2呢?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如何避免呢?(课后思考题)FeSO4NaOH溶液溶液植植物物油油加入固体加入固体NaOH2222分析分析“异常异常”原因原因 FeCl2 Fe (OH) 2 Fe (OH) 3 NaOH 溶液 O2 H2O Fe 3+ O2 NaOH 溶液物质转化:化合价变化物质转化:化合价变化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铁为变价金属元素

11、铁为变价金属元素Fe 3+ 的检验方法:的检验方法:KSCN溶液溶液 23233、铁盐和亚铁盐、铁盐和亚铁盐方法二:(方法二:(特效试剂特效试剂)滴加)滴加KSCNKSCN溶液,溶液溶液,溶液 变为变为红色红色(1)Fe3+的检验的检验硫氰化钾(硫氰化钾(KSCNKSCNK K SCNSCN )FeFe3 3 3SCN3SCN Fe(SCN)Fe(SCN)3 3血红色血红色溶液溶液方法一:加入方法一:加入NaOH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此反应十分灵敏此反应十分灵敏,KSCN溶液是溶液是检验检验Fe3+的存在的存在的特效试剂的特效试剂小结:FeFe3+3+的检验方法的检验

12、方法24242、实验探究 - Fe2+、Fe3+间的相互转化方案设计:实验中学生可能采用的实验方案提出问题:Fe2+、Fe3+氧化还原性如何? 根据氧化还原知识 利用已学知识说明 Fe2+有氧化性 设计并实验验证 Fe2+有还原性 设计并实验验证 Fe3+有还原性环节环节3:FeFe2+2+、FeFe3+3+相相互互间的转化间的转化Fe2+Fe2+有还原性KSCN溶液观察Cl2观察Fe2+有氧化性Fe3+KSCN溶液观察足量Fe观察Fe3+KSCN溶液观察足量Fe观察2525Fe2+有氧化性Fe3+KSCN溶液观察足量Fe观察Fe3+KSCN溶液观察足量Fe观察2626每个小组汇报自己的结果,

13、归纳结论。填观察表学生学案2727(2)Fe2+的检验的检验方法一:加入方法一:加入NaOHNaOH溶液,生成白色絮状沉淀,该沉淀迅速变成灰溶液,生成白色絮状沉淀,该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方法二:滴加方法二:滴加KSCN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新制氯水,溶液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新制氯水,溶液立即变为血红色。立即变为血红色。小结:FeFe2 2+ +的检验方法的检验方法2828资料:资料:方法三:特效试剂方法三:特效试剂K K3 3Fe(CN)Fe(CN)6 6 (称为铁氰化钾,(称为铁氰化钾,俗称赤血盐,它可溶于水,水溶液带有黄绿色荧俗称赤血盐

14、,它可溶于水,水溶液带有黄绿色荧光。光。) 在在酸性酸性环境中环境中,遇亚遇亚Fe2+生成深生成深蓝色沉淀蓝色沉淀。赤赤血盐溶液遇到血盐溶液遇到Fe2+离子,立即生成名离子,立即生成名为普鲁士蓝(为普鲁士蓝(Prussian blue)的深蓝)的深蓝色沉淀,其化学式为色沉淀,其化学式为KFeFe(CN)6六氰六氰合亚铁酸铁钾:合亚铁酸铁钾:铁氰化钾铁氰化钾铁氰化钾溶液铁氰化钾溶液2929引导思考你设计Fe2+和Fe3+相互转化选择试剂的依据是什么?你如何判断Fe2+和Fe3+之间发生了转化?填观察表填观察表每个小组汇报每个小组汇报Fe2+(还原还原性性)产物产物(检测产物检测产物)氧化氧化剂剂

15、Fe3+(氧化性氧化性)产物产物(检测产物检测产物)还原剂还原剂环节环节4:总结思想、方法总结思想、方法3030总结研究物质氧还性的一般方法总结研究物质氧还性的一般方法分析元素分析元素化合价化合价预测氧化还原性预测氧化还原性选择合适试剂选择合适试剂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方案实验、观察现象实验、观察现象(验证产物存在)(验证产物存在)分析讨论现象分析讨论现象得出结论得出结论修改、完善修改、完善3131(3)小结:Fe 、Fe2+ 、Fe3+的相互转化FeFe2+Fe3+H+Cl2 、KMnO4FeZnFeFe2+Fe3+氧化剂氧化剂氧化剂氧化剂还原剂还原剂还原剂还原剂3232 出口?出口?33单质

16、单质氧化物氧化物碱碱盐盐0+2+3FeFeOFe2O3Fe(OH)2Fe(OH)3FeCl3氧还性氧还性物质通性物质通性FeCl2回顾学习过程回顾学习过程:Fe元素元素铁化合物铁化合物元素化合价元素化合价氧化还原性氧化还原性元素组成元素组成物质分类物质分类通性通性化学性质化学性质(物质转化)(物质转化)Fe3O42Fe(OH)2 ?点点线线面面各种转化反应各种转化反应分类观分类观转化观转化观研究元素化合物的一般方法研究元素化合物的一般方法3434从化学走向社会从化学走向社会-用化学解释生产、生活的中现象用化学解释生产、生活的中现象了解FeCl3制作印刷电路板制作过程: 先在塑料板上镀上一层铜,

17、然后在设计好的铜线路上涂上一层石蜡,把板浸到氯化铁溶液中,没有在线路上的铜即没有被石蜡覆盖住的铜就被反应掉。请说出其中发生的反应原理,写出化学方程式。书后习题资料的使用书后习题资料的使用63页页10题:印刷电路板题:印刷电路板“维维C和补血剂(琥珀酸亚铁)搭档更好和补血剂(琥珀酸亚铁)搭档更好”3535从化学走向社会从化学走向社会-用化学解释生产、生活的中现象用化学解释生产、生活的中现象为何茶水变墨水?推测这种自来水中含什么离子?如何为何茶水变墨水?推测这种自来水中含什么离子?如何用你所学的知识进行验证?用你所学的知识进行验证?茶水变墨水?茶水变墨水?墨水变茶水?墨水变茶水?36请解释实验室配

18、制FeSO4溶液时加铁粉的作用。课后作业1从化学走向社会从化学走向社会-用化学解释生产、生活的中现象用化学解释生产、生活的中现象37教学反思1.以回忆、复习方式引入新课,使学生已有知识系以回忆、复习方式引入新课,使学生已有知识系统化,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统化,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2.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变变物质中心模式为以元素为核物质中心模式为以元素为核心心的教学,更具有普遍性。的教学,更具有普遍性。3.形成研究物质氧化还原性的一般方法,指导学生形成研究物质氧化还原性的一般方法,指导学生其他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其他元素化合物的学习。4.氢氧化亚铁制备实验和探究实验要详略得当,有氢氧化亚铁制备实验和探究实验要详略得当,有所侧重。所侧重。感谢倾听!感谢倾听!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