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坝填筑碾压试验方案设计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3941438 上传时间:2022-05-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3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大坝填筑碾压试验方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大坝填筑碾压试验方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大坝填筑碾压试验方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大坝填筑碾压试验方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坝填筑碾压试验方案设计(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word 目 录1. 工程概况12. 碾压试验技术依据13. 试验目的与内容34. 试验场地规划与资源配置44.1 试验场地规划44.2 试验资源配置55. 坝体填筑碾压试验技术参数76. 碾压试验工艺和步骤76.1 试验工艺76.2 试验步骤77. 碾压单元分项试验107.1 碾压试验单元划分107.2 试验测点和取样部位107.3 分项试验117.4 试验检测方法117.5 碾压试验质量控制127.6 碾压试验安全保证措施137.7 碾压试验环境保护措施138. 试验成果与资料提交138.1 现场描述138.2 碾压试验成果整理与分析报审1313 / 141. 工程概况222。水库校核洪水

2、位1145.32m,总库容515万m3;正常蓄水位1143.00m,相应库容为442万m33,兴利库容422.7 万m3。根据防洪标准GB 50201-2014、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与洪水标准SL 252-2000与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XSL/T191-2008的有关规定,本工程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为4 级建筑物,次要建筑物为5 级建筑物,临时建筑物为5 级。枢纽布置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右岸开敞式溢洪道+左岸取水兼放空洞+供水管线。坝顶高程1145.50m,坝基最低高程1110.00m,最大坝高45.5m,坝顶宽度6m,坝顶长214m。取水钢管直径1.0m,取水口进口底板高程为1111.0

3、0m。溢洪道净宽15m,堰顶高程1143.00m,进口底板高程为1141.00m。2. 碾压试验技术依据1胜土水库设计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胜土水库填筑料主要是石料场开采毛料,岩性中厚层至厚层以灰岩为主,根据瓮安县胜土水库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本工程中厚层至厚层以灰岩,吸水率、干密度均较大,明确这类岩石受风化影响明显,抗压强度高,岩体完整性好,局部岩体破碎,裂隙发育。2设计指标1填筑料坝料颗粒级配要求坝料颗粒级配见表1。表1 坝料颗粒级配表材料分区材料颗粒级配粒径:mm1 2 5 1020406080垫层料上包线%81119263342506884100下包线%561217202430425570839

4、2过渡区上包线%510141923304152647380下包线%47914203039495762主堆石上包线%2381014202837465255下包线%41221313740材料分区材料颗粒级配粒径:mm100150200300350400500600800垫层料上包线%下包线%过渡区上包线%7993100下包线%68778495主堆石上包线%56707887919295下包线%45536172778087921002坝料颗粒级配包络线图3填筑指标填筑指标见表2表2 坝体填筑料指标表项目填筑材料设计孔隙率%设计干密度g/cm3碾压层厚cm最大粒径mm碾压遍数碾压加水量%盖重区开挖石渣料

5、30振动碾碾压8遍数铺盖区粘土30振动碾碾压4遍数垫层料加工后新鲜石料194080振动碾碾压8遍数010特殊垫层料加工后新鲜石料192040振动碾碾压8遍数010过渡料新鲜开挖石料2140300振动碾碾压8遍数010主堆石料新鲜开挖石料2280800振动碾碾压6遍数1020下游堆石料新鲜开挖石料2280800振动碾碾压8遍数10204填筑质量要求主堆石区采用料场新鲜开挖石料,最大块石粒径应小于80cm,压实后层厚80cm,用20t振动碾碾压密实,设计干容重2.15(g/m)3,孔隙率22%。下游堆石区采用料场新鲜开挖石料,最大块径应小于80cm,压实后层厚80cm,用20t振动碾碾压密实,设计

6、干容重2.1(g/m)3,孔隙率25%。过渡料采用人工破碎后新鲜石料,最大粒径30cm,压实后层厚40cm,按前进法卸料、平料,用20t振动碾碾压密实,设计干容重2.2(g/m)3,孔隙率20%。垫层料采用人工破碎与筛分后新鲜石料,最大粒径8cm,压实后层厚40cm,按前进法卸料、平料,只允许小粒径石料占据大粒径石料的位置,不允许大粒径石料占住小粒径石料的位置,用20t振动碾碾压密实,设计干容重2.26(g/m)3,孔隙率18%。特殊垫层料采用人工破碎与筛分后新鲜石料,最大粒径4cm,应逐层铺筑,压实后层厚20cm,采用20t振动碾碾压密实,特殊垫层料的设计干容重2.26(g/m)33 ,孔隙

7、率18%。3. 试验目的与内容1通过试验,根据筑坝料的岩性,试验各填筑料的压实参数,力求得到最优压实效果,以满足最大干容重,最小空隙率、渗透系数等设计要求。2通过碾压试验对原设计的压实密度进展验证,核实坝体填筑设计压实标准的合理性,分析比拟各种填筑碾压前后的级配变化。3研究填筑工艺,检验所选用的填筑压实机械的适用性与性能的可靠性。4确定适宜、经济的施工压实参数,如铺层厚度,进料方式,平料方式,加水量,碾压遍数等。5确定压实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压实机械类型械参数、施工参数等,完善填筑施工工艺,制定坝料填筑施工方法。4. 试验场地规划与资源配置4.1 试验场地规划为确保胜土水库坝体填筑施工进度,计划

8、在2016年4月10日4月15日进展主堆石、下游堆石、特殊垫层料、垫层料和过渡料填筑碾压试验。1试验场地选择 碾压试验场地拟选择在大坝左岸侧填筑区0+0.000m0+73.000mX围,碾压试验规划面积约为2000m2。2试验场地规划1主堆石滤水坝址区、排水区与下游堆石碾压试验区规划原如此试验场地场地中按不同加水量布置试验单元面积。每个试验单元面积的长度,以能获得2个试样检查压实度为宜;其宽度以振动碾轮宽的3倍为宜,即长宽需106m。按不同加水量和不同碾压遍数布置试验组数,每组试验分3个单元。每个单元内布置22m的方格网,以测量压实沉降度和相关检测指标的试验。布置方法详见附图:大坝碾压试验规划

9、布置图。2垫层料、特殊垫层料和过渡料碾压试验区规划原如此试验场地中分不同石料、不同加水量布置试验单元面积。每个试验单元面积的长度,以能获得2个试样检查压实度为宜;单元宽度取4m,即试验单元长宽需61.5m的方格网,以测量压实沉降度和相关检测指标的试验。垫层料与特殊垫层料铺料层厚不同,可设置1m宽的过渡带。布置方法详见附图:大坝碾压试验规划布置图。4.2 试验资源配置1试验场地的准备工作 1试验用水:碾压试验用水采取从导流洞出口处河道抽取。2试验道路:料源从备料场或石料场运至大坝下游填筑区,装满料源的自卸汽车从导流洞出口至大坝下游侧碾压混凝土硬化道路进入填筑区,卸料后从左岸基坑道路至料场,形成循

10、环道路。 2试验人员配置根据试验规模与时间要求,将成立坝料碾压试验小组,由有面板堆石坝施工经验的人员组成,并由项目部总工程师担任组长。试验小组的人员配备初拟如下:专业工程师: 1人;试验人员: 2人;测量技术人员: 2人;质检员: 1人;机械操作工: 4人;其他辅助人员: 14人;共计24人。 3碾压试验机械设备20t自行式振动碾德国宝马 两台推土机SD22 一台装载机3m3 一台自卸汽车25T 八台挖掘机 四台全站仪 一套GPS测量仪器 一套水准仪 一套4碾压试验仪器设备表1铁锹方、尖把4方、尖各2把2电子天平台13计算器科学型个14烘箱台15磁盘40*25cm只106磅秤100型台1称量1

11、00KG7磅秤500型台1称量500KG8磁碗大号只109钢纤根21米、2米各一根10塑料水桶只211新标准土壤筛圆孔套112容量桶10升只113塑料薄膜宽3m卷114羊角锄把215钢卷尺把116标准砂袋217电子台秤台1约20kg18水平尺把219皮尺50m把220钢卷尺5m把221线坠100克个222铁锤把1中号锤23长把勺把124凿子把2尖口、平口25铝盒个1026毛刷2寸、4寸把10各5把27温度计只528秒表只129双环内环直径22.6cm、高15cm套1渗透试验外环直径45.2cm、高15cm30钢圈200cm*20cm个1密度试验31钢圈120cm*20cm个1密度试验32钢圈5

12、0cm*20cm个1密度试验33酒精纯度95%桶125kg34调土刀把135水表只436石灰粉代4200kg5碾压试验材料准备垫层料2A 130m3Dmax80mm过渡料3A 140m3Dmax300mm主堆石料3B 620m3Dmax800mm特殊垫层料2B 65m3Dmax40mm下游堆石料3C 620m3Dmax800mm5. 坝体填筑碾压试验技术参数参数组合时,采用逐步淘汰法,即固定其它参数,变动一个参数,通过试验得出此参数与压实效果干密度的关系曲线;然后固定此参数,变动另一个参数,通过试验求得第二个参数与压实效果的关系曲线;依此类推,使每一个参数通过试验求得最优值。最后用全部参数,再

13、进展一次复核试验。假如碾压结果满足设计、施工要求,此碾压参数组合可作为施工时的碾压参数。本次填筑碾压试验的参数选择如下:参数组合松铺厚度cm压实厚度cm振碾遍数(遍)加含水量(%)总组数组主堆石料85804、6、815、18、209下游堆石料88804、6、812、15、189过渡料43404、6、88、10、129垫层料43404、6、88、10、129特殊垫层料22204、6、88、10、129备注:主堆石、过渡料、垫层料、特殊垫层料等填筑料松铺厚度按沉降率经验值取为68%。下游堆石沉降率取810%。6. 碾压试验工艺和步骤6.1 试验工艺场地平整碾压基面测量进料后退法堆平控制铺料厚度静碾

14、沉降测量洒水振碾4遍沉降测量密度级配渗透检测回填试验坑碾压补碾总振碾6遍、总振碾8遍,分别重复上述试验检测下一层试验。6.2 试验步骤1设备工作特性记录和工器具检查检查设备的使用年限,设备特别是碾压设备的振动频率、振幅和碾重等是否满足本次试验规定的设备要求。2场地平整碾压碾压试验场地选择在大坝下游侧填筑区,在已碾压平整的找平层面上进展碾压试验,平整度不超过10cm。3填筑材料备制与运输1碾压试验用填筑料主堆石料、下游堆石料与过渡料从石料场进展开采或采用备料场料源。垫层料、特殊垫层料为加工系统生产而成掺配的骨料。经掺配的各种成品料颗粒级配满足设计要求。 所有填筑用料在上料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保证

15、试验用的填筑料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代表性。试验填筑料备制不得低于下表所示:填筑料名称单位制备量备注主堆石料m3620爆破料或备料场料下游堆石料m3620爆破料或备料场料过渡料m3140爆破料或备料场料垫层料m3130机械轧制和掺配特殊垫层料m365机械轧制和掺配 2运输设备坝料上坝全部采用自卸汽车运输。运输垫层料、过渡料和堆石料使用的车辆相对固定,并经常保持车厢、轮胎的清洁,防止残留在车厢和轮胎上的泥土带入清洁的料源与填筑区。3运输措施料源装料、运输和仓面卸料、铺料等工序持续和连贯进展,以免周转过多而导致含水量的过大变化。垫层料运输与卸料过程中,采取控制措施防止颗粒别离。运输过程中垫层料保持湿润

16、并控制卸料高度。对不合格的垫层料、过渡料或堆石料,一律不得上仓面。4填筑铺料按试验方案中拟定的松铺厚、并根据不同填料确定铺料方式,具体的铺料方式如下:1主堆石、下游堆石:采用进占法或后退法铺料,推土机整平。2过渡料:采用后退法铺料,推土机或挖机整平。3垫层料、特殊垫层料:采用后退法铺料,挖机和人工配合布料。所谓“进占法卸料,即自卸汽车行走平台与卸料平台是该填筑层已经初步推平但尚未碾压的填筑面,卸料与平料时大石块自然滚落至本层底部,小石块与细料大局部填充于大石块见,局部留在本层外表,这样有利于工作面的推平整理,提高碾压质量,同时,细颗粒与大颗粒石料间的嵌填作用,有利于提高干密度,确保填筑质量。所

17、谓“后退法卸料,即在已压实的层面上后退卸料形成密集料堆,再用推土机或挖机平料。这种卸料方式可减少填筑料的别离,对防渗、减少渗流量有利。5布置方格网测点在主堆石和下游堆石碾压试验区各试验单元区布置2m2m的网格,在垫层料、特殊垫层料和过渡料碾压1.5m的网格,并在填筑区外设置控制基桩。在各单元的网格测点上以颜色标记和编号,安放水准尺垫,用水准仪测量并记录其初始厚度与相对高程。布置方法详见附图:大坝碾压试验规划布置图。6填筑料加水1对主堆石、下游堆石,在铺筑平整完成后即在其外表均匀洒清水,洒水量用水表计量。2特殊垫层料、垫层料和过渡料,因其含细粒多,渗透性弱,一般情况下不宜在坝面洒水。要求垫层料生

18、产存料时或上坝前按拟定含水量均匀加水,保证其在上坝前具有适宜的含水量,这样可防止粗细骨料别离,对确保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很有好处。7碾压本次碾压试验采用20t自行式振动碾进展碾压试验,碾压方向沿试验区的轴线方向进展,试验段摊铺好整平后由20t振动碾先静压2遍然后进展振压,行驶速度为低档中油门按经验控制在1.52.0Km/h,前进后退法碾压,前进时错1/2轮宽或搭接宽度控制在1020cm,再原位退回,往复至全段,即为2遍,再循环1次即为4遍,停止碾压。由专人负责记录振动碾的碾压遍数与振动碾行驶速度。本层碾压完成后,试验人员采用灌水法取样测定回填土密度。碾压6遍、8遍后再次取样测密度,直到同样满

19、足以下几个条件时停止碾压:1密度不再上升或有所下降。2标高不再下降。3取样时发现坑壁稳定,土粒嵌挤严密。第一层铺料厚度的碾压全部完成后,采用撒水车进展层间撒水,使层面湿润,进展第二层铺土厚度的摊铺、碾压、测量、取样试验,依次进展。8测量和取样试验1测量:碾压完成后,对各网格测点测量碾压后的高程值,通过碾压前后的高程变化值,计算沉降量和沉降率。2取样试验:在试验标定的取样点,采用挖坑法进展密度、孔隙率等试验检测。9复核试验通过上述分区分组试验,采用逐步收敛法,选定能满足设计指标的各项压实参数,用选定的参数进展复核试验。在复核试验区进展密度、孔隙率和透水率试验,进一步对选定的参数验证。7. 碾压单

20、元分项试验7.1 碾压试验单元划分以不同的碾压遍数,取得至少2个试坑的原如此,划分试验单元,相邻单元撒白灰控制分区线,详见大坝碾压试验规划布置图。7.2 试验测点和取样部位1主堆石、下游堆石料试验以每个试验单元面积获得2个试样试坑尺寸为:22m检查压实度和4个沉降量为准,可根据需要加密测验。每个试验单元610m试验测点与取样部位如如下图所示:2垫层料、特殊垫层料、过渡料1.5m检查压实度和3个沉降量为准,可根据需要加密检测,试验测点与取样部位如如下图所示:7.3 分项试验填料碾压分项试验见下表:填料类别检查项目取样检测次数垫层料、特殊垫层料干密度2组/每个碾压单元颗粒级配2组/每个碾压单元孔隙

21、率2组/每个碾压单元渗透试验2次/整个试验过渡料、主堆石料、下游堆石料干密度2组/每个碾压单元孔隙率2组/每个碾压单元颗粒级配2组/每个碾压单元注:沉降检测根据每单元沉降检测点确定。7.4 试验检测方法考虑到现场试验设备,摊铺方式与料源不均匀性的影响,在每层填料松铺前,在进展密度试验的同时辅以沉降观测。1沉降观测在主堆石和下游堆石碾压试验区各试验单元区布置2m2m的网格,在垫层料、特殊垫层料和过渡料碾压1.5m的网格,并在填筑区外设置控制基桩。在各单元的网格测点上以颜色标记和编号,安放水准尺垫,用水准仪测量并记录其初始厚度与相对高程。最后根据高程之差统计各个试验单元的沉降量和沉降率。2密度试验

22、堆石料、垫层料、特殊垫层料、过渡料密度试验参照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XDL/T5129-2013进展,具体要求如下:1.5m的网格,试坑深度为碾压层厚。1.5m的网格,试坑深度为碾压层厚。3堆石料试坑直径不小于最大粒径的23倍,最大不超过2m,本工程试验取2m2m的网格,试坑深度为碾压层厚。根据不同填筑料最大粒径,堆石料套环直径为200cm,过渡料套环直径为120cm,特殊垫层料、垫层料套环直径为50cm,上述填筑料均采用灌水法。3筛分试验颗粒分析从料源地或从试坑中取出的试样,200mm以上的颗粒用钢尺量记其代表粒径,小于200mm的用大筛现场筛分至20mm,小于20mm的细颗粒经四分法取样进展室

23、内筛分,最终计算全试样级配组成。4现场渗透试验垫层料、特殊垫层料现场渗透试样参照SL237-1999土工试验规程的原位渗透试验方法进展。渗透环为双环,内环直径22.6cm,高15cm,外环直径45.2cm,高15cm。试验时将内外环嵌入试体1520cm,用湿粘土将环下口外侧密封,防止水流向环外。加水后测记渗透速度,当渗透稳定后,在1小时内测记渗入量56次,计算平均渗透系数。用原位渗透法在垫层料复核层碾压完毕后检测特殊垫层料和垫层料渗透系数。7.5 碾压试验质量控制1碾压层厚控制为保证填料层厚,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方法一:可根据各填料铺填厚度、自卸车斗容计算出每车填料可铺填的面积,然后在仓面上画

24、出方格,控制卸料间距,例如垫层料压实层厚40cm,考虑松铺系数,松铺后层厚45cm,25T自卸车斗容12m32。方法二:可使用全站仪等测量仪器控制层厚,填料粗平之后,在仓面上放点,标出超填高度或欠填高度,然后进展精平,或在填筑X围外打桩,标示高程,拉线控制层厚。2填筑料级配控制在试验前对各种填筑料进展筛分试验,并绘制筛分曲线,检测其颗粒级配在设计的包络线内。3洒水量控制根据不同碾压单元计算填筑料体积,用通水软管接水表计量,加水量为水量与填筑料的体积比。7.6 碾压试验安全保证措施1设立专职安全员并建立旁站制度,与时纠正和消除施工中出现的不安全苗头。2对施工人员定期进展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识的考核。

25、3试验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牌。4各类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无证人员或非本机人员不得上机操作。7.7 碾压试验环境保护措施1在机械化施工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噪音、废气、废水与尘埃等的污染,以保障人民的健康,运转中尘埃过大时要与时洒水。2清理施工机械、设备与机械的废水、废油等有害物质以与生活污水,不得直接排放于河流中,也不得倾泻于饮用水源附近的土地上,以防污染水源和土壤。8. 试验成果与资料提交8.1 现场描述1记录使用的运输设备、卸料方式与铺料方法。2对于堆石料应观察外表石料压碎与堆石架空情况。8.2 碾压试验成果整理与分析报审将上述各种大坝填料的运输、卸料方式、平料方法、加水量、碾压遍数、压实度、干密度、孔隙率、渗透系数的每次试验资料进展系统整理,绘制相关图表,并根据试验条件进展分析,得出结论,将施工中所必要的铺料厚度、进料方式、平料方法、加水量、碾压遍数、行进速度、压痕尺寸等主要施工参数报监理审批。当得到批准后,在大坝填筑时,必须严格遵照执行,不得任意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