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光现象汇编

上传人:zhan****gclb 文档编号:83932656 上传时间:2022-05-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6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0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光现象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0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光现象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0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光现象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2020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光现象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光现象汇编(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0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光现象汇编【光的反射、折射、直线传播、色散】1(海淀)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民间艺术“皮影戏”A景物在水中的倒影 B筷子在水中“弯折” C白光通过三棱镜色散 D【答案】B2(东城)如图所示为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光现象,其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D水中倒影C手影B海市蜃楼A透过树丛的光【答案】D3(密云)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彩虹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字经放大镜被放大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手影的形成A钢勺在水面处折断了钢勺在水面处折沙滩上有白鸽断了B钢勺在水面处折断了钢勺在水面处折沙滩上有白鸽断了C钢勺在水面处折断了钢勺在水面处折沙滩上有白鸽断了D钢勺在

2、水面处折断了钢勺在水面处折沙滩上有白鸽断了【答案】A4(2020年怀柔二模)图4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幕布上的皮影D日出东方酒店在水中的倒影C钢勺在水面处折断了钢勺在水面处折沙滩上有白鸽断了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B钢勺在水面处折断了钢勺在水面处折沙滩上有白鸽断了用放大镜看邮票【答案】D5(西城)在图中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B 树林中透过的光束玉带桥在水中的“倒影” ACD用放大镜看邮票【答案】D日晷面上呈现晷针的影子宇航员透过水球成像路面上的树影A钢勺在水面处折断了钢勺在水面处折沙滩上有白鸽断了B钢勺在水面处折断了钢勺在水面处折沙滩上有白鸽断了C钢勺在水面处折断了

3、钢勺在水面处折沙滩上有白鸽断了D钢勺在水面处折断了钢勺在水面处折沙滩上有白鸽断了6(2020年顺义二模)图5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故宫角楼在水中的倒影【答案】A7(门头沟)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浓密树荫下的圆形“亮斑”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A B C D塔在水中形成“倒影”手在墙上形成“手影”影【答案】D8(平谷)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 BCD塔在水中形成“倒影”放大镜把字“放大”屏幕上呈现人的影子花瓶在平面镜中的像【答案】C9(房山)如图所示,是人观察岸边的树木在水中倒影情况。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B10(朝阳)如图

4、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的是【答案】D【透镜成像】11(朝阳二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图是近视眼的成像光路图,近视眼可用凹透镜矫正B该图是近视眼的成像光路图,近视眼可用凸透镜矫正C该图是远视眼的成像光路图,远视眼可用凸透镜矫正D该图是远视眼的成像光路图,远视眼可用凹透镜矫正【答案】A12(东城.多选)生活中的“镜”有很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B潜望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C人在远离平面镜时,他在镜中的像逐渐变小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答案】BD13(顺义.多选)某同学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

5、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蜡烛放置在20cm刻度线处,如图所示。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0 cm 50 100 90 80 70 60 40 30 20 10 A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的虚像B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倒立的像C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放大的像D该实验现象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答案】BD14(平谷.多选)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12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等大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0cm501009080706040302010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B当蜡烛在40cm刻度线时,移

6、动光屏,光屏上没有烛焰的像,放大镜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C当蜡烛在30cm刻度线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当蜡烛在10cm刻度线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答案】ABD【实验】15(海淀)如图所示,MM为平面镜,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则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将沿着_方向射出(选填“OB”“OC”或“OD”)。【答案】OD16(东城二模)如图所示,MM为平面镜,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AON=50,已知BON=40,NOC=50,BOM=50。则入射光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角是 。(选填“BOM

7、”、“NOC”、“BON”或“COM”)【答案】NOC17(西城二模)小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她先将纸板B以ON为轴转动到与纸板A同一平面,使激光笔发出的光束EO沿纸板A照射到平面镜的O点,则在纸板B上可观察到反射光OF。纸板B平面镜O E F纸板ANG(1)小华想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是否相等。她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改变光束入射的_,进行多次实验,记录每次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取下纸板,用_测量EON和NOF,并记录实验数据。(2)若使入射光逆着原来反射光的方向射向镜面O点,进行多次实验,均可观察到反射光逆着_的方向射出。实验现象说明:_

8、。【答案】(1)角度;量角器;(2)原来入射光;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18(密云二模)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先把一个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个可折叠的半圆形的屏(由两个大小相同的扇形面E、F连接而成,用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屏上的直线ON为屏F可绕其转动的轴线,且垂直于镜面。使一束光贴着屏E沿AO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就可以通过反射光OB的情况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了。A甲乙A(1)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AO方向入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纸板上OB方向射出,AO和ON的夹角为i,OB与ON的夹角为r。(2)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i减小,这时r_(选填“增大

9、”“减小”或“不变”)。在实验过程中发现r总是_i。(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在图甲所示的情景中,若使一束光贴着屏F沿BO射到O点,则经镜面反射后的光将沿OA射出,这说明了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选填“可逆”或“不可逆”)的。(4)如图乙所示,若以轴线ON(法线)为轴,在水平面内将屏F向后转动,则在屏F上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答案】(2)减小 等于(3)可逆(4)不能19(丰台二模)小兰利用激光笔、平面镜和硬纸板ABCD做“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1)她把硬纸板ABCD倾斜的立在平面镜上,如图甲所示,使一束光贴着硬纸板ABCD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

10、镜反射,在硬纸板ABCD上_看到反射光(选填“能”或“不能”)。(2)她把硬纸板ABCD竖直的立在平面镜上,如图乙所示,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平面镜,使一束光贴着硬纸板ABCD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可在纸板_部分看到反射光(选填“ADON”或“BCON”)。(3)保持硬纸板ABCD竖直立在平面镜上,小兰使光束贴着硬纸板ABCD以不同角度射向平面镜的O点,观测入射光、反射光与ON的夹角。该同学探究的问题是:光在发生反射时,反射角与_是否有关。乙入射光平面镜ANBOODCN甲入射光平面镜AOODCB【答案】(1)不能(2)BCON(3)入射角20(怀柔二模)小华用如图18所示的装置探

11、究光的反射规律,屏是由同一平面上的两个大小相等的矩形面E、F连接而成的,F可绕接缝ON转动,ON垂直于平面镜。(1)实验时,入射光线AO紧贴平面E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可在F上看到反射光线OB。如图18甲所示;如果将F向后转动一定角度,则F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OB。如图18乙所示,说明反射光线、人射光线与法线在_;(2)从图18甲可以看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射分居在_两侧;(3)从小华在表格中记录的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是_;(4)如果想利用图18甲继续证明发生光的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正确的操作应该是 _。入射角304045505560反射角304045505560【答案】(1)同一平面(2)法线(3)

12、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改BO方向为入射光线,会发现反射光线沿OA方向21(朝阳二模)某同学利用图所示的装置及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白纸透明薄玻璃板支架ABC(1)为了能够在白纸上确定像的位置,实验时需要使透明玻璃板与纸面_。(2)为了研究像距与物距是否有关,首先把蜡烛放在B点进行实验;然后再把蜡烛放在_(选填“A”或“C”)点进行实验。(3)随着蜡烛的不断燃烧,蜡烛所成像的高度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1)垂直(2)C(3)变小22(顺义二模)现利用图所示的装置及相同高度的跳棋子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其中平板透明玻璃与水平纸面垂直。白纸跳

13、棋子透明玻璃支架(1)将跳棋子放置在玻璃前某位置,跳棋子所成像的高度_跳棋子的高度。(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2)将跳棋子靠近玻璃时,跳棋子所成像的高度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答案】(1)等于(2)不变23(门头沟二模)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取一支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成像处,如图所示。BA(1)蜡烛B要与蜡烛A完全相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关系;(2)实验时,他应该在玻璃板_(选填“前”或“后”)观察蜡烛的像,所成的像是_(选填“虚”或“实”)像。【答案】大小;前;虚24(平谷二模)某同学利用图所示的装置及两支相

14、同的蜡烛等器材进行实验探究,其中平板透明玻璃与水平纸面垂直。(1)他将蜡烛1竖立在玻璃板前白纸上的A点,然后他拿蜡烛2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同时在玻璃板前透过玻璃板从不同角度观察,直至看到蜡烛2与蜡烛1的像_,这时,蜡烛2的位置就是像的位置;(2)他继续实验,将蜡烛1移至玻璃板前白纸上的B点处,使其到玻璃板的距离增大了4cm,通过观察,他发现蜡烛1的像_(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_cm,而像的大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白纸透明玻璃支架AB【答案】(1)重合(2)远离 4 不变【探究光的折射规律】25(2020年朝阳二模)光遇到水面会发生反射。那么一束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光

15、又将怎样传播呢?小阳带着这个问题,找来一只激光笔,一个盛有适量水的长方形玻璃缸,进行了图所示(示意图)的实验。(1)该实验中,入射光a进入水中的传播路径大致为_(选填“”、“”或“”)。(2)若入射光靠近水面(如图23中b所示),它进入水中的传播路径将_(选填“靠近”或“远离”)水面。【答案】27(1)(2)靠近26(丰台二模)小军用蜡烛、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光屏、光具座等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0cm501009080706040302010(1)他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安放在光具座上,为了使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中央,他需要调节烛焰的中心、透镜光心、光屏的中心在_。(2)如图2

16、4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点燃的蜡烛固定在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呈现出倒立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以制成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3)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若将蜡烛移动至25cm刻度线处,在点燃的蜡烛与凸透镜之间适当位置放一个_(选填“凸”或“凹”)透镜,在光屏上可以得到清晰的像。【答案】(1)同一高度(2)放大 投影仪(3)凹27(海淀二模)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光具座放置在水平面上,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凸透镜的两侧,如图所示。(

17、1)实验前,某同学应先调整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光屏中心的位置,使它们在同一_。(2)某同学将蜡烛移到0刻线位置,光屏的位置如图25所示,为了能在光屏上找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移动(选填“左”或“右”)。(3)当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左侧时,若不移动光屏,可以在凸透镜右侧加装一块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光屏上可以再成清晰的像。(4)某同学将点燃的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45cm刻线处,移开光屏可以在光屏这一侧透过透镜观察到烛焰放大的像,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_的成像特点(选填“幻灯机”或“放大镜”)。【答案】(1)高度(2)左(3)凹透镜(4)放大镜28(东城二模)物理兴趣小组探究“凸透镜成

18、实像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刻度尺等,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在组装器材时,如果没有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中心调到同一高度,则实验中_。(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A烛焰经凸透镜不能成像B光屏接收到的像不清楚C光屏可能接收不到像(2)调整好器材后,将蜡烛放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的某点,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观察成像情况。但蜡烛所放的位置不能离一倍焦点太近,原因是 。(3)另一个小组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性质”时,将蜡烛换成了“F”形LED灯,实验装置如图26乙所示。与蜡烛相比,“F”形LED灯除了可以使像变得更亮、更清晰以外,还有哪些优点

19、?请你至少写出一条: 。【答案】(1)C(2)清晰的像有可能成在光具座外(3)可以观察像与物的左右翻转情况29(怀柔区二模)小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1)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2)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的实像;(选填“倒立”或“正立”)(3)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5cm刻度线处,小刚从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烛焰_的像。(选填“倒立”或“正立”)0102030405060708090100cm【答案】(1)缩小(2)倒立(3)正立30(西城二模)小燕用小气球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如图所示,图中甲表示正常的眼睛,在实验中测得其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注水和抽水变成乙、丙的形状,并分别观察它们对光线的折射作用。丙甲乙(1)通常远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太_;实验中模拟远视眼成因的是图_。(2)若要矫正图乙所模拟的人眼的视力,应佩戴_透镜(选填“凸”或“凹”)。【答案】(1)薄;丙(2)凹18 / 1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