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度尺停表专项练习试题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83932113 上传时间:2022-05-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59.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刻度尺停表专项练习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刻度尺停表专项练习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刻度尺停表专项练习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刻度尺停表专项练习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刻度尺停表专项练习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班级: 姓名:一、刻度尺读数专项练习题 3 4 cm读数:_ 3 4 cm 读数:_ 3 4 cm读数:_ 3 4 cm读数:_ 3 4 cm读数:_ 3 4 cm读数:_ 3 4 cm读数:_ 3 4 cm读数:_ 3 4 cm读数:_ 3 4 cm读数:_ 3 4 cm读数:_ 3 4 cm读数:_ 1.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量起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的尺面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2.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只要

2、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3.使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会()A.偏大 B.偏小 C.正常 D.无法比较4.由于钢的热胀冷缩,用同一把钢制刻度尺去测量同一块玻璃,在冬天和在夏天的测量结果比较( )A. 一样大B. 夏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C. 冬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D. 无法判定5在下图所示的测量中,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_,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cm(5题图) (6题图) (7题图) (第8题图)6某同学用一支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如图所示,图中A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中的位置,请指出他测量中错误之处:

3、(1)_(2)_7如图,测得圆筒的外径是_ cm,若圆筒的内径是11.1mm,则筒壁的厚度为_cm8某同学为测细铜丝直径,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地排绕30圈,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得出,线圈的长度是 cm,铜丝的直径是_cm 9.有五名同学先后对一物体进行五次精确测量,记录结果如下:14.72 cm,14.71 cm,14.82 cm,14.73 cm,14.73cm。根据数据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其中有一次记录结果是错误的,它是_,本次测量的结果应记作_。二、初中物理停表(秒表)的读数1 常见停表:实验室里常用的计时工具是停表_。(2 停表读数 (1)小盘:通常有30刻度和60刻度型。30刻

4、度型则每格代表0.5分钟,60刻度型每格则代表0.25分钟。大盘:大盘每圈代表30s,共60个大刻度,每两个大刻度之间有5个小刻度,所以每格大刻度代表0.5s,每格小刻度代表0.1s,这也是停表精确度为0.1s的原因。读数为小盘的分钟数+大盘的秒读数。先读小盘的读数,它的单位是分钟,看上面的示数可知每分钟分为前半分钟和后半分钟,要注意看它是指向哪半分钟。接着读大盘的读数,它的单位是秒, 如果是前半分钟就则读0-30s,若为后半分钟读31-60s。机械秒表的读数基本方法是: t=短针读数(t1)+长针读数(t2)3 使用方法:简称:一调(归零);二按(启动);三停;四读。4 练习:如下表显示应读

5、为:_ 0312334356378394110431214451647184920512253242655572859012678910113451213141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2,则所用时间之比为( )A、10:3 B、3:10 C、8:15 D、15:82.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可知,物体的( )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以上说法都对3.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

6、线运动C.0-8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学的速度相等4. 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和_;经过5 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_。5. 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A甲在乙前面06米处B甲在乙前面12米处C乙在甲前面06米处D乙在甲前面12米处6.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

7、运动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7.甲图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则图(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像是( )8、.如图所示,是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的人运动的路程与时间变化的图线,根据该图线能够获得合理的信息有。示例:信息一,他们同时开始运动;信息二:_;信息三:_ 。9.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和测平均速度(2)该实验原理是(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4)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

8、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选填、=)10.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 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进行速度计算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AB=_cm ;tBC= s; vAB=_ ms; vBC=_ m/s。 (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 ,是在做 运动。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

9、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选填“大”或“小”)。11某同学先后三次测量同一物体的宽度,测得的数据分别是2.57cm 、2.58 cm、2.58 cm,则测得该物体宽度为( )A、2.58cm B、2.57cm C、2.576cm D、2.577crn12.一列队伍长50m,跑步速度是2.5m/s,队伍全部通过一长100m的涵洞,需耍的时间是( )A60s B50s C40s D20s 13、某人在公路上由北向南行走,一辆汽车由他身后向他前进的方向疾驶而过,那么这个人相对汽车的运动是.( )A、向南运动 B、向北运动 C、由北向南运动 D、无法判断14、在站台前有甲、乙两列原来静止的火车

10、,突然坐在乙车上的乘客发现站台和甲车都在以相同速度运动,那么,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甲车 B、乙车 C、站台 D、无法判断15、使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会.( )A、偏大 B、偏小 C、正常 D、无法比较16、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8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0米,它在第4秒内的速度是( )A.2.5米/秒 B.20米/秒 C.5米/秒 D.8米/秒17、单位换算:54 km/h=_m/s 5 m/s= _km/h18.右图的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含义是什么?按交通规则要求,从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莆田需要多少分钟?19.小明同学从桂城乘车去南国桃园游玩

11、,所乘车的速度计如图甲所示,他也看见路边一个交通标志牌,如图乙所示,则:(1)该车的速度是多少?(2)该车以速度计上的平均速度行驶,从交通标志牌处到南国桃园至少需要多少小时? 20. 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则:(1)轿车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是多少小时?(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为多少千米/小时?(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21.一名同学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为1 800 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为3 600 m;当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时5 min,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 min,然后二人一起又经过了12 min到达学校。求:(1)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这位同学从家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22. 汽车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求:(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