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单位疫情应急防范措施

上传人:淡然****缘 文档编号:83886374 上传时间:2022-05-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9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监理单位疫情应急防范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监理单位疫情应急防范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监理单位疫情应急防范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监理单位疫情应急防范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理单位疫情应急防范措施(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监理单位疫情应急防范措施针对近期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我项目监理部全体职工严格按照建设单位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坚决克服麻痹侥幸心理,做好充分而周密的工作预案准备。一旦发现病例,立即隔离处置,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确保信息公开透明,加强宣传提示,增强职工自我保护意识。项目监理部要求全体员工必须高度重视,认真防范,做好自我保护,不造谣、不传谣、科学对待本次病毒事件,不制造恐慌,为此项目监理部做出以下应急防范措施:一、春节停工期间,要求项目员工尽量待在家中减少外出,避免到商场、车站等人员密集处,避免聚餐、探亲访友等集聚活动。未在津员工延缓

2、返津,已返津的人员需居家隔离14日以上,并报公司及项目总监备案。二、项目员工停工期间严格落实个人疫情防控措施,出入佩戴一次性口罩、勤洗手、勤漱口,居所保持经常通风、消毒,并通过微信每日向项目总监汇报身体情况。三、项目监理部队对项目员工姓名、住址、外出行程、日期、返津时间等登记备案。四、项目复工前,将建投集团下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手册通过项目微信群转发全体职工,责令职工认真学习。全体项目职工于项目微信群每日汇报身体情况及外出情况。五、项目复工前,项目全体职工须确认身体无异常、无不适症状后方可到岗上班,且须经过检测,无体温超过37.2、干咳、乏力等特征方可上岗。如有异常须及时就医,暂不上岗

3、,居家隔离观察14天以上,并经医院检查无误后方可到岗。六、所有返岗员工14天内的旅行居住史、行程项目监理部将进行详细记录。对于项目个别外地返津人员,项目监理部要求于3月1日前抵津,并在抵津后第一时间报告项目总监,项目监理部将进行记录,并要求职工返津后于家中隔离观察14天以上,每天通过微信视频向项目总监汇报身体情况,项目监理部将进行连续记录,观察期满确定无异常方可到岗报道。七、项目职工到岗后,项目监理部将落实如下措施:(1)建立人员健康档案,每天进行不少于两次的体温检测;(2)对项目办公生活场所、设施每日使用84消毒液(下同)进行不少于2次的消毒,宿舍、办公室要保证每天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

4、30分钟;(3)员工出门配戴口罩、勤洗手、勤漱口,项目办公、住宿区域每日勤通风;(4)办公生活场所、设施每日进行消毒,宿舍、办公室要保证每天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5)员工上下班途中尽量开私家车,项目监理部每日对员工车辆进行消毒,员工避免乘坐公共交通设施,如有需要项目监理部将安排车辆进行接送,到岗后须进行体温检测,无异常方可进入办公区域;(6)办公室内工作人员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紧密接触,并佩戴口罩;(7)做好一次性口罩回收处置。设置口罩专用回收箱,员工需将佩戴过的废弃口罩投至专用回收箱内,每天回收并妥善处理,并对口罩回收箱实施每日2次消毒;(8)减少人员聚集,减少会议。确需集

5、中召开的,宜优先选择开敞、通风地方,参会人员应佩戴口罩,进入会场前后洗手消毒,人与人之间距离至少保持1米以上;(9)办公及生活垃圾须及时清理,并对垃圾桶的每日进行消毒;(10)项目食堂每日在准备餐饮前进行消毒,每日至少3次。(11)食材采购由项目办公室统一负责,采购人员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与农场牲畜或野生动物接触,确保食材来源正宗、卫生,食材加工生熟食分离,并独立使用单独厨具。(12)员工就餐采用单独餐具,按人分餐、分批交错用餐。(13)员工外出工作须佩戴一次性口罩,并尽量避免与人近距离、长时间接触,人员返回后立即洗手、漱口、更换口罩,办公车辆回归后立即进行消毒;(14)员工咳嗽、打喷嚏时,

6、用纸巾、手掌等将口鼻完全遮住;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咳嗽打喷嚏后,用肥皂和清水或含酒精洗手液清洗双手,并严禁随地吐痰;八、疫情应急处置(一)于总监办设置隔离室,两标监理组利用标段隔离室,用于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可疑症状的员工临时隔离观察。(二)提前与辖区卫生健康部门联系,明确收治医院,确保一旦发现员工出现疑似症状,能及时送院诊治。(三)员工一旦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要第一时间采取隔离、现场消毒等措施,及时报告辖区卫生防疫部门,在辖区疾控中心指导下遵循分类处置原则,完成处置工作。(四)经定点医疗机构确认为疑似或确诊病例的,直接交由属地定点医院收治,并在辖区疾控机构指导下,严格落实

7、各项防控措施,开展疫情防治,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建设单位、公司应急组报告。(五)出现疑似或确诊病例后,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排查本项目密切接触者,对密切接触者要采取隔离管理措施,并做好思想工作。积极配合当地疾控机构,做好终末消毒。(六)积极做好隔离人员的心理疏导工作,排除恐慌心理,服从和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做好防治工作。九、员工轻症发热病例的居家隔离:(1)病人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2)限制看护人数,尽量安排一位健康状况良好且没有慢性疾病的人进行护理,拒绝一切探访。(3)家庭成员应住在不同房间,如条件不允许,和病人至少保持1米距离。(4)限制病人活动,病人和家庭成员活动共享区域最小化。确保共享区域(

8、厨房、浴室等)通风良好(开窗)。(5)看护人员与病人共处一室应带好口罩,口罩紧贴面部,佩戴过程禁止触碰和调整。口罩因分泌物变湿、变脏,必须立即更换。摘下及丢弃口罩之后,进行双手清洗。(6)与病人有任何直接接触或进入病人隔离空间后,进行双手清洁。十、就医流程1、何时就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表现,并不意味着已经被感染了。但如果出现:(

9、1)发热 (腋下体温37.2)、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2)且有武汉旅行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出现小范围聚集性发病;应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2、就医时注意事项(1)如果接触者出现症状,要提前选择有发热门诊的定点医院。(2)前往医院的路上,及就医全程应该佩戴口罩。(3)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应该呼叫救护车或者使用私人车辆运送病人,如果可以,路上打开车窗。(4)生病的密切接触者应时刻保持呼吸道卫生和进行双手清洁。在路上和医院站着或坐着时,尽可能远离其他人(至少1米)。(5)任何被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污染的物体表面都应该用含有稀释漂白剂的消

10、毒剂清洁、消毒。(6)就医时,应如实详细讲述患病情况和就医过程,尤其是应告知医生近期的武汉旅行和居住史、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接触史、动物接触史等。十一、项目各级岗位人员到岗后,在确保自身疫情防控措施到位的前提下,每日监督、检查施工单位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实,重点做好以下工作的监督:(1)是否对工地进行封闭管理,建立务工人员实名制管理制度、建立务工人员名册并明确人员流向、来源。(2)是否对进出场人员进行严格管理,在工地出入口落实人员、车辆、器具出入登记、体温检测、冲洗消毒等防控措施。(3)对复工返回工地人员是否进行了切实、有效的疫情防控教育,并在各功能区域悬挂、张贴疫情防控宣传标语、标牌。(4)生活

11、区、办公区、宿舍、食堂、厕所以及集中作业区等是否按拟定防控方案、应急预案定时消毒、通风,并留有记录。(5)是否按要求做好食堂及食品卫生防控工作,用餐人员要有独立自用餐具,实施分餐、错时用餐等措施,避免集中用餐。食材加工要做到生、熟食分离,确保食材卫生,并落实食品留样制度。(6)监督施工单位每日对项目在职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员工是否配电口罩、勤洗手、勤漱口,确保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无死角。(7)是否对返津人员进行隔离处置,隔离措施是否有效落实;(8)检查隔离记录,是否有隔离人员出现身体异常,如有异常须督促施工单位及时组织就医,并对病人使用房间、工具等彻底消毒,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最终消毒。(9)监督施工单位对疫情患者及时按规定及时上报,并配合后续处置工作,对疫情患者接触者按处置方案进行隔离处置。以上应急防范措施,请项目监理部全体人员须高度重视,做好自身防控及监督工作,如有疫情及时汇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