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5.3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2020秋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检测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83856979 上传时间:2022-05-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四章5.3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2020秋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四章5.3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2020秋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四章5.3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2020秋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第四章5.3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2020秋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5.3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2020秋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检测(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3课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12018柳州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照相机成像原理的是()22019河南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如图所示,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B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C“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D“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3昆虫观察盒的盒盖是

2、一个凸透镜(如图所示),盒盖到盒底的距离为10 cm,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像的原理可以方便地观察小昆虫。在一次实验中,小明不小心把盒盖上的凸透镜打碎了。为了修好观察盒,老师分别给他提供了焦距为4 cm、8 cm、10 cm和12 cm的凸透镜各一个,他应该选择()A焦距为4 cm的凸透镜B焦距为8 cm的凸透镜C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D焦距为12 cm的凸透镜4在某些重要会议入场时,采用人脸识别系统,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0.5 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相片,通过信号线传输给计算机识别。摄像机的镜头()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5 mB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5 mC相当于凸

3、透镜,焦距可为0.2 m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2 m52019德州如图是小强用手机、透镜和纸盒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B白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C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部分,白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D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地看到白墙上的像,是因为白墙对照射到其上面的光产生漫反射6物体AB通过凸透镜成像如图所示,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造的光学仪器是()A照相机 B放大镜C幻灯机 D潜望镜72018汉阳区期末如图所示,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像是倒立的。以下有关说法

4、正确的是()A这架照相机的镜头是凹透镜B调整相机和两位照相人之间的距离,若要人像变小时,应减小相机镜头和胶片之间的距离C若要人像更亮,需要在两位照相的人身后进行“补光”D若要照全身像,应减小相机和两位照相人之间的距离8小明在旅行时用“自拍神器”给自己拍照,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物距, 人像的大小,从而 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均选填“增大”或“减小”)9如图所示,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是通过摄像机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的。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 透镜,它的成像原理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所成的像是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已知镜

5、头焦距为f,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 。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些,人应离镜头 (选填“远”或“近”)些。102019襄阳照相机是利用了凸透镜可以成倒立、 的实像的原理来工作的;小明在游玩古隆中途中,为父母拍摄时发现武侯祠没有完全进入取景框,为了将父母和武侯祠都拍摄下来,他向后退一段距离,并将照相机的镜头 (选填“向前伸”或“向后缩”)一点。112013年6月20日,我国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完成了太空授课,如图甲是她做水球实验时的情景,水球相当于 镜,通过水球可以看到她的 (选填“实”或“虚”)像,这种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李佳同学将一只透镜放在眼前1

6、0 cm处玩赏时,被别的同学拍下了照片如图乙,据此推断该透镜的焦距f满足的条件是f (选填“”“”或“”)10 cm。12如图所示,晶莹的露珠相当于一个 (填光学元件名称)。透过图中露珠,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树叶放大的“叶脉”,这是利用了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的原理,看到的“叶脉”是 (选填“实”或“虚”)像。13用光学仪器观察物体,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用凸透镜观察自己的指纹,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像B用凸透镜观察窗外远处的物体,看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像C用平面镜观察自己身后远处的物体,看到的是正立、等大的像D用潜望镜观察远处的物体,看到的是正立、缩小的像14如图所示是小芳同

7、学制作的模型照相机。通过调整内外纸筒的相对距离,可以在半透明膜上看到远处景物倒立的像。使用此模型照相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看到远处景物的像是虚像B如果看远处时很清晰,那么看近景时,应把内纸筒向外拉一些C应把内纸筒朝明亮的室外,凸透镜朝较暗的室内D凸透镜与半透明膜之间的距离相当于凸透镜的焦距15科学探究在信息化时代,相机和手机都是常用的图像采集设备。次数1234567物距/m10.005.002.001.000.500.100.05像距/cm0.5000.5010.5020.5030.5050.5260.556(1)如图甲所示,用相机拍照时,在芯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 (选填“实”或“虚

8、”)像;镜头靠近人时,像的大小将变 ,此时像会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用相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通过伸缩镜头,使像清晰地成在芯片上,这个操作过程便是“调焦”,如图乙所示。(2)小敏同学发现手机不能“调焦”,但成像也基本清晰,她将手机拿到哥哥工作的大学实验室去探究,实验数据如上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手机镜头的焦距大约为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5 m B.0.5 mC.0.05 m D.0.005 m(3)手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不需要“调焦”是因为手机镜头焦距较 (选填“大”或“小”),像距变化的范围比较 (选填“大”或“小”)。参考答案1D 2C3D 4C5C 6B 7B8增大 减小 增大9凸 照相机 缩小 2f 近10缩小 向后缩11凸透 实 照相机 12凸透镜 放大镜 虚 13D 14B 15 (1) 实 大 远离 (2) D (3) 小 小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8 / 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