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后习题解析汇报(第二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83709272 上传时间:2022-05-02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3.5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后习题解析汇报(第二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后习题解析汇报(第二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后习题解析汇报(第二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资源描述: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后习题解析汇报(第二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后习题解析汇报(第二版)(6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word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后习题答案1 绪论1.1电力系统如果没有配备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想象一下会出现什么情景?答:现代的电力系统离开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是不能运行的。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电源至故障点之间的电力设备中将流过很大的短路电流,假设没有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将故障快速切除,如此会引起故障元件和流过故障电流的其他电气设备的损坏;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发电机端电压降低造成发电机的输入机械功率和输出电磁功率的不平衡,可能引起电力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起电网的崩溃、造成人身伤亡。如果电力系统没有配备完善的继电保护系统,如此当电力系统出现不正常运行时,不能与时地发出信号通知值班人员进展合理的处

2、理。1.2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答:继电保护装置就是指能反响电力系统中设备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它的作用包括:1.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不动作;2.电力系统部正常运行时发报警信号,通知值班人员处理,使电力系统尽快恢复正常运行;3.电力系统故障时,甄别出发生故障的电力设备,并向故障点与电源点之间、最靠近故障点断路器发出跳闸指令,将故障局部与电网的其他局部隔离。1.3继电保护装置通过哪些主要环节完成预定的保护功能,各环节的作用是什么?答:继电保护装置一般通过测量比拟、逻辑判断和执行输出三个局部完成预定的保护功能。测量比拟环节是册来那个

3、被保护电器元件的物理参量,并与给定的值进展比拟,根据比拟的结果,给出“是、“非、“0或“1性质的一组逻辑信号,从而判别保护装置是否应该启动。逻辑判断环节是根据测量环节输出的逻辑信号,使保护装置按一定的逻辑关系判定故障的类型和围,最后确定是否应该使断路器跳闸。执行输出环节是根据逻辑局部传来的指令,发出跳开断路器的跳闸脉冲与相应的动作信息、发出警报或不动作。1.4 依据电力元件正常工作、不正常工作和短路状态下的电气量复制差异,已经构成哪些原理的保护,这些保护单靠保护整定值能求出保护围任意点的故障吗?答:利用流过被保护元件电流幅值的增大,构成了过电流保护;利用短路时电压幅值的降低,构成了低电压保护;

4、利用电压幅值的异常升高,构成了过电压保护;利用测量阻抗的降低和阻抗角的变大,构成了低阻抗保护。单靠保护增大值不能切除保护围任意点的故障,因为当故障发生在本线路末端与下级线路的首端出口时,本线路首端的电气量差异不大。所以,为了保证本线路短路时能快速切除而下级线路短路时不动作,这种单靠整定值得保护只能保护线路的一局部。1.5依据电力元件两端电气量在正常工作和短路状态下的差异,可以构成哪些原理的保护?答:利用电力元件两端电流的差异,可以构成电流差动保护;利用电力元件两端电流相位的差异可以构成电流相位差动保护;利两侧功率方向的差异,可以构成纵联方向比拟式保护;利用两侧测量阻抗的大小和方向的差异,可以构

5、成纵联距离保护。1.6 如图1-1所示,线路上装设两组电流互感器,线路保护和母线保护应各接哪组互感器?答:线路保护应接TA1,母线保护应接TA2。因为母线保护和线路保护的保护区必须重叠,使得任意点的故障都处于保护区。 图1-1 电流互感器选用示意图1.7 结合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知识,说明加快继电保护的动作时间,为什么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答:由电力系统分析知识可知,故障发生时发电机输出的电磁功率减小二机械功率根本不变,从而使发电机产生加速的不平衡功率。继电保护的动作时间越快,发电机加速时间越短,功率角摆开幅度就越小,月有利于系统的稳定。 由分析暂态稳定性的等面积理论可知,继电保护的动作速度

6、越快,故障持续的时间就越短,发电机的加速面积就约小,减速面积就越大,发电机失去稳定性的可能性就越小,即稳定性得到了提高。1.8后备保护的作用是什么?阐述远后备保护和近后备保护的优缺点。答:后备保护的作用是在主保护因保护装置拒动、保护回路中的其他环节损坏、断路器拒动等原因不能快速切除故障的情况下,迅速启动来切除故障。 远后备保护的优点是:保护围覆盖所有下级电力元件的主保护围,它能解决远后备保护围所有故障元件由任何原因造成的不能切除问题。 远后备保护的缺点是:1当多个电源向该电力元件供电时,需要在所有的电源侧的上级元件处配置远后备保护;2动作将切除所有上级电源测的断路器,造成事故扩大;3在高压电网

7、中难以满足灵敏度的要求。近后备保护的优点是:1与主保护安装在同一断路器处,在主保护拒动时近后备保护动作;2动作时只能切除主保护要跳开的断路器,不造成事故的扩大;3在高压电网中能满足灵敏度的要求。 近后备保护的缺点是:变电所直流系统故障时可能与主保护同时失去作用,无法起到“后备的作用;断路器失灵时无法切除故障,不能起到保护作用。1.9 从对继电器的“四性“要求与其间的矛盾,阐述继电保护工作即是理论性很强,又是工程实践性很强的工作。答:继电保护的可靠性、选择性、速动性和灵敏性四项要求之间即矛盾又统一。继电保护的科学研究、设计、制造和运行的大局部工作也是围绕如何处理好这四者的辩证统一关系进展的。 电

8、力系统继电保护即是一门理论性很强,又是工程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首先继电保护工作者要掌握电力系统、电气设备的根本原理、运行特性和分析方法,特别要掌握电力系统故障时的电气量变化的规律和分析方法,通过寻求电力系统的不同运行状态下电气量变化的特点和差异来“甄别“故障或不正常状态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不同的原理和判据实现继电保护的根本方法,所以需要很强的理论性。 由于被保护的电力系统与其相关的电气设备千差万别,故障时电气量的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任何一种继电保护原理或装置都不可能不加调整地应用于不同的电气设备或系统,而应根据实际工程中设备、系统的现状与参数,对其继电保护做出必要的调整。一样原理的保护

9、装置在应用于电力系统不同位置的元件上时,可能有不同的配置和配合;一样的电力元件在电力系统不同位置安装时,可能配置不同的继电保护,这些均需要根据电力系统的工程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继电保护又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性。2电流的电网保护2.1在过量欠量继电器中,为什么要求其动作特性满足“继电特性?假设不满足,当参加继电器的电量在动作值附近时将可能出现什么情况?答:过量继电器的继电特性类似于电子电路中的“施密特特性“,如图2-1所示。当参加继电器的动作电量图中的大于其设定的动作值图中的时,继电器能够突然动作;继电器一旦动作以后,即是输入的电气量减小至稍小于其动作值,继电器也不会返回,只有当参加继电器

10、的电气量小于其设定的返回值图中的以后它才突然返回。无论启动还是返回,继电器的动作都是明确干脆的,它不可能停留在某一个中间位置,这种特性称为“继电特性。 为了保证继电器可靠工作,其动作特性必须满足继电特性,否如此当参加继电器的电气量在动作值附近波动时,继电器将不停地在动作和返回两个状态之间切换,出现“抖动“现象,后续的电路将无常工作。2.2 请列举说明为实现“继电特性,电磁型、集成电路性、数字型继电器常分别采用那些技术?答:在过量动作的电磁型继电器中,继电器的动作条件是电磁力矩大于弹簧的反拉力矩与摩擦力矩之和,当电磁力矩刚刚达到动作条件时,继电器的可动衔铁开始转动,磁路气隙减小,在外加电流或电压

11、不变的情况下,电磁力矩随气隙的减小而按平方关系增加,弹簧的反拉力矩随气隙的减小而线性增加,在整个动作过程中总的剩余力矩为正值,衔铁加速转动,直至衔铁完全吸合,所以动作过程干脆利落。继电器的返回过程与之相反,返回的条件变为在闭合位置时弹簧的反拉力矩大于电磁力矩与摩擦力矩之和。当电磁力矩减小到启动返回时,由于这时摩擦力矩反向,返回的过程中,电磁力矩按平方关系减小,弹簧力矩按线性关系减小,产生一个返回方向的剩余力矩,因此能够加速返回,即返回的过程也是干脆利落的。所以返回值一定小于动作值,继电器有一个小于1 的返回系数。这样就获得了“继电特性。在集成电路型继电器中,“继电特性的获得是靠施密特触发器实现

12、的,施密特触发器的特性,就是继电特性。在数字型继电器中,“继电特性的获得是靠分别设定动作值和返回值两个不同的整定值而实现的。2.3 解释“动作电流和“返回系数,过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过低或高各有何缺点?答:在过电流继电器中,为使继电器启动并闭合其触点,就必须增大通过继电器线圈的电流,以增大电磁转矩,能使继电器动作的最小电流称之为动作电流。在继电器动作之后,为使它重新返回原位,就必须减小电流以减小电磁力矩,能使继电器返回原位的最大电流称之为继电器的返回电流。过电流继电器返回系数过小时,在一样的动作电流下起返回值较小。一旦动作以后要使继电器返回,过电流继电器的电流就必须小于返回电流,真阳在外故障切

13、除后负荷电流的作用下继电器可能不会返回,最终导致误动跳闸;而返回系数过高时,动作电流恶和返回电流很接近,不能保证可靠动作,输入电流正好在动作值附近时,可能回出现“抖动现象,使后续电路无常工作。继电器的动作电流、返回电流和返回系数都可能根据要求进展设定。2.4 在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中,为什么要引入可靠系数,其值考虑哪些因素后确定?答:引入可靠系数的原因是必须考虑实际存在的各种误差的影响,例如:1实际的短路电流可能大于计算值;2对瞬时动作的保护还应考虑短路电流中非周期分量使总电流增大的影响;3电流互感器存在误差;4保护装置中的短路继电器的实际启动电流可能小于整定值。考虑必要的裕度,从最不利的情况出

14、发,即使同时存在着以上几个因素的影响,也能保证在预定的保护围以外故障时,保护装置不误动作,因而必须乘以大于1的可靠系数。2.5 说明电流速断、限时电流速断联合工作时,依靠什么环节保证保护动作的选择性?依靠什么环节保证保护动作的灵敏度性和速动性?答: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必须按照躲开本线路末端的最大短路电流来整定,即考电流整定值保证选择性。这样,它将不能保护线路全长,而只能保护线路全长的一局部,灵敏度不够。限时电流速断的整定值低于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短路,按躲开下级线路电流速断保护的最大动作围来整定,提高了保护动作的灵敏性,但是为了保证下级线路短路时不误动,增加一个时限阶段的延时,在下级线路故障时

15、由下级的电流速断保护切除故障,保证它的选择性。 电流速断和限时电流速断相配合保护线路全长,速断围的故障由速断保护快速切除,速断围外的故障如此必须由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切除。速断保护的速动性好,但动作值高、灵敏性差;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值低、灵敏度高但需要0.30.6s的延时才能动作。速断和限时速断保护的配合,既保证了动作的灵敏性,也能够满足速动性的要求。2.6为什么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灵敏度、动作时间需要同时逐级配合,而电流速断的灵敏度不需要逐级配合?答: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整定值按照大于本线路流过的最大负荷电流整定,不但保护本线路的全长,而且保护相邻线路的全长,可以起远后备保护的作用。当远处短路时

16、,应当保证离故障点最近的过电流保护最先动作,这就要求保护必须在灵敏度和动作时间上逐级配合,最末端的过电流保护灵敏度最高、动作时间最短,每向上一级,动作时间增加一个时间级差,动作电流也要逐级增加。否如此,就有可能出现越级跳闸、非选择性动作现象的发生。由于电流速断只保护本线路的一局部,下一级线路故障时它根本不会动作,因而灵敏度不需要逐级配合。2.7 如图2-2所示网络,在位置1、2和3处装有电流保护,系统参数为: , 、,线路阻抗,=1.2 、=1.15 , ,=1.5、=0.85。试求:1发电机元件最多三台运行,最少一台运行,线路最多三条运行,最少一条运行,请确定保护3在系统最大、最小运行方式下

17、的等值阻抗。2整定保护1、2、3的电流速断定值,并计算各自的最小保护围。3整定保护2、3的限时电流速断定值,并校验使其满足灵敏度要求1.24整定保护1、2、3的过电流定值,假定流过母线E的过电流保护动作时限为0.5s,校验保护1作后备用,保护2和3作远备用的灵敏度。图2-2 简单电网示意图解:由可得=60=24,40=16,50=20,30, 20=81经分析可知,最大运行方式与阻抗最小时,如此有三台发电机运行,线路L1L3全部运行,由题意G1,G2连接在同一母线上,如此=|+|(+同理,最小运行方式下即阻抗最大,分析可知只有在G1和L1运行,相应地有=+=39图2-3 等值电路2对于保护1,

18、其等值电路图如图2-3所示,母线E最大运行方式下发生三相短路流过保护1 的最大短路电流为相应的速断定值为=最小保护围计算公式为=即1处的电流速断保护在最小运行方式下没有保护区。对于保护2等值电路如图2-3所示,母线D在最大运行方式下发生三相短路流过保护2 的最大电流 =相应的速断定值为 =最小保护围为 =即2处的电流速断保护在最小运行方式下也没有保护区。对于保护3等值电路如图2-3所示,母线C在最大运行方式下发生三相短路流过保护3 的最大电流 =相应的速断定值为 =最小保护围为 =即3处的电流速断保护在最小运行方式下也没有保护区。上述计算明确,在运行方式变化很大的情况下,电流速断保护在较小运行

19、发生下可能没有保护区。3整定保护2的限时电流速断定值为 =线路末段即D处最小运行发生下发生两相短路时的电流为=0.8098kA 所以保护2处的灵敏系数 =0.4484 即不满足1.2的要求。同理,保护3的限时电流速断定值为 =线路末段即C处最小运行发生下发生两相短路时的电流为=所以保护3处的灵敏系数 =0.4531 即不满足1.2的要求。可见,由于运行方式变化太大,2、3处的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灵敏度都远不能满足要求。4过电流整定值计算公式为 =所以有 =同理得 =406A =609A在最小运行方式下流过保护元件的最小短路电流的计算公式为 =所以有 =727.8A =809.8A 所以由灵敏度公

20、式 =可知,保护1作为近后备的灵敏度为=1.5 满足近后备保护灵敏度的要求;保护2作为远后备的灵敏度为 =1.2满足最为远后备保护灵敏度的要求;保护3作为远后备的灵敏度为 =1.2满足最为远后备保护灵敏度的要求。保护的动作时间为 =0.5+0.5=1s =+0.5=1.5s =+0.5=2s2.8 当图2.56中保护1 的出口处在系统最小运行方式下发生两相短路,保护按照题2.7配置和整定时,试问1共有哪些保护元件启动?2所有保护工作正常,故障由何处的那个保护元件动作、多长时间切除?3假设保护1 的电流速断保护拒动,故障由何处的那个保护元件动作、多长时间切除?4假设保护1 的断路器拒动,故障由何

21、处的那个保护元件动作、多长时间切除?答: 1 由题2.7的分析,保护1出口处即母线D处短路时的最小短路电流为0.8098kA,在量值上小于所有电流速断保护和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值,所以所有这些保护都不会启动;该量值大于1、2、3处过电流保护的定值,所以三处过电流保护均会启动。2所有保护均正常的情况下,应有1处的过电流以1s的延时切除故障。3分析明确,按照此题给定的参数,1处的速断保护肯定不会动作,2处的限时电流速断保护也不会动作,只能靠1处的过电流保护动作,延时1s跳闸;假设断路器拒动,如此应由2处的过电流保护以1.5s的延时跳开2处的断路器。2.9 如图2-4所示网络,流过保护1、2、3的

22、最大负荷电流分别为400A、500A、550A,=1.3、=0.85,=1.15, =0.5s,=1.0s ,试计算: (1) 保护4 的过电流定值;(2) 保护4的过电流定值不变,保护1所在元件故障被切除,当返回系数低于何值时会造成保护4误动?(3) =0.85时,保护4的灵敏系数=3.2,当=0.7时保护4 的灵敏系数降低到多少?图2-4 系统示意图解:过电流保护4 的最大负荷电流为 =400+500+550=1450A保护4的过电流定值为 时限为 =max,+2保护21 切除故障后,流过保护4 的最大负荷电流 ,在考虑电动机的自启动出现的最大保护电流 =1.05=1.365kA,这个电流

23、必须小于保护4 的返回电流,否如此1.5s以后保护4 将误切除。相应的要求=1.365,=0.535。当返回系数低于0.535时,会造成保护误动。3保护4的灵敏系数=,与成正比,当下降时灵敏系数下降,=2.635。2.10 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当两条上下、级线路安装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时,上级线路装在A、C相商,二下级线路装在A、B 相上,有何优缺点?当两条线路并列时,这种安装方式有何优缺点?以上串、并两种线路,假设采用三相星形接线,有何不足?答: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允许单相接地时继续短时运行,在不同线路不同相别的两点接地形成两相短路时,可以只切除一条故障线路,另一条线路继续运行。不

24、考虑同相的故障,两线路故障组合共有以下六种方式:1A、2B 、1A、2C、1B、2A、1B、2C、1C、2A、1C、2B。当两条上、下级线路安装相间短路电流保护时,上级线路装在A、C相商,而下级装在A、B相上时,将在1A、2B 、1B、2A、1C、2A和 1C、2B四种情况下由下级线路保护切除故障,即下级线路切除故障的几率为2/3;当故障为1A、2C时,将会由上级线路保护切除故障;而当故障为1B、2C时,两条线路均不会切除故障,出现保护拒动的严重情况。两条线路并列时,假设两条线路保护动作的延时一样,如此在1A、2B 、1C、2A和 1C、2B三种情况下,两条线路被同时切除;而在(1A、2C)故

25、障下,只能切除线路1;在1B、2A故障下,只能切除线路2;在1B、2C故障下,两条线路均不会切除,即保护拒动。假设保护采用三相星形接线时,需要三个电流互感器和四根二次电缆,相对来讲是复杂不经济的。两条线路并列时,假设发生不同相别的接地短路时,两套保护均启动,不必要切除两条线路的机会就比拟多。2.11在双侧电源供电的网络中,方向性电流保护利用了短路时电气量的什么特征解决了仅利用电流幅值特征不能解决的问题?答:在双侧电源供电网络中,利用电流幅值特征不能保证保护动作的选择性。方向性电流保护利用短路时功率方向的特征,当短路功率由母线流向线路时明确故障点在线路方向上,是保护应该动作的方向,允许保护动作。

26、反之,不允许保护动作。用短路时功率方向的特征解决了仅用电流幅值特征不能区分故障位置的问题,并且线路两侧的保护只需按照单电源的配合方式整定配合即可满足选择性。2.12功率方向判别元件实质上是在判别什么?为什么会存在“死区?什么时候要求它动作最灵敏?答:功率方向判别元件实质是判别参加继电器的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并且根据一定关系cos(+a)是否大于0判别初短路功率的方向。为了进展相位比拟,需要参加继电器的电压、电流信号有一定的幅值在数字式保护中进展相量计算、在模拟式保护中形成方波,且有最小的动作电压和电流要求。当短路点越靠近母线时电压越小,在电压小雨最小动作电压时,就出现了电压死区。在保护正方向

27、发生最常见故障时,功率方向判别元件应该动作最灵敏。2.13 当教材中途2.29的功率方向判别元件用集成电路实现,分别画出,和,时,各输出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波形;如果用数字式微机实现,写出你的算法,并校验上述两种情况下方向元件的动作情况。答:以角=30为例,画出各点输出电压波形如图2-5所示。 动作最灵敏条件 临界动作条件 图2-5 各点电压输出波形图可以看出,在角=30时第一种情况下动作最灵敏,第二种情况元件处于临界动作状态。数字式实现时,动作的判据可以表示为 。将第一种情况和第二种情况下的电压、电流带入该判据可以得到情况1 为动作最灵敏,而情况2 处于临界动作状态的结论。2.14为了保证在正方

28、向发生各种短路时功率判别元件都能动作,需要确定接线方式与角,请给出90接线方式正方向短路时角的围。答:(1)正方向发生三相短路时,有0a90。(2)正方向发生两相短路,当短路点位于保护安装处附近,短路阻抗时,0a90;当短路点远离保护安装处,且系统容量很大时,-30a60。综合三相和各种两相短路的分析得出,当090时,使方向继电器在一切故障情况下都能动作的条件应为30a60。2.15 对于90接线方式、角为30的功率方向判别元件,在电力系统正常负荷电流功率因数在0.85下,分析功率方向判别元件的动作情况。假定A相的功率方向元件出口与B相过电流元件出口串接,而不是“按相连接,当反方向B、C两相短

29、路时,会出现什么情况?答:角为30的功率方向元件,最大灵敏角=-30,如此动作围为-120-60,在动作围,根据功率元件出口与B相流过电流元件出口串接,当 反方向发生B、C两相短路时,B相过电流元件动作,由于该元件出口和A相功率方向元件串接,这样就会启动时间继电器,出现延时跳闸。因而电流元件和功率元件必须“按相连接。2.16 系统和参数见题2.7,试完成:1整定线路L3上不会4、5的电流速断定值,并尽可能在一端加装方向元件。2确定保护4、5、6、7、8、9处过电流的时间定值,并说明何处需要安装方向元件。3确定保护5、7、9限时电流速断的电流定值,并校验灵敏度。答:整定保护5的电流速断。保护4处

30、的母线发生三相短路时,流过保护5的短路电流为= = 2.554A 按此电流来整定,动作定值=在来看发电机1、2处于最大运行方式下保护5处母线三相短路时,有=|+|=18保护5处的电流为 远小于按躲过保护4 处母线三相短路求得的整定电流,所以保护5不必安装方向元件,仅靠定值就能保证方向故障时不误动作。现在整定保护4,保护4按躲过保护5 处母线短路最大电流整定时,定值为=2.34kA 当保护4处背侧母线三相短路是,流过保护4 的电流为2.554kA,大于其整定值,所以不会误动,必须加装方向元件。2过电流保护按躲过最大负荷电流整定,其量值较小,保护灵敏度很高,49任何一处保护正向与方向故障时,短路电

31、流的量值都会超过其整定值,所以每一处都应安装方向元件。在均装方向元件的情况下,4、5、6处的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间分别与G3、G2和G1处的过电流保护时间相配合,在其动作延时的根底上增加一个时间级差;5、7、9处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间均与3处过电流时间相配合,由题2.7可知,三处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间为2s,所以5、7、9处过流保护的动作时间均应取2.5s。35处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定值应该与3、6、8处电流速断保护的定值相配合。与3 处电流速断保护的定值配合:3处电流速断保护的定值为=2.603KA,L3支路对应的分支系数的倒数为 与保护3配合时,5处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定值为 与6处和8处电流速断配合

32、: 假设装设方向元件,如此6处电流速断保护应该按躲过母线A处三相短路的最大短路电流来整定,而母线A三相短路时,发电机G1,G2所提供的短路电流不会流过保护6 ,只有发电机G3的电流才流过保护6,所以其段的整定值为=同理,装设方向元件的情况下,8处保护的定值也为 =1.048kA。按与它们配合时,5处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定值为 取三种情况的最大者,即校验灵敏度:母线B两相短路时,流过5处的最小短路电流为=2.211kA 所以灵敏度为 =1.834满足要求。在6、8处不装方向元件的情况下,它们速断保护的定值还应安躲过母线B三相短路时流过它们的最大短路电流来整定。母线B三相短路时流过6、8处的最大短路

33、电流为=这时其短路电流速断保护的整定值变为=所以5处限时电流保护的定值为 灵敏度为 =0.85 故不满足要求。2.17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发生接地短路后,试分析、总结:(1)零序电压、电流分量的分布规律;(2)负序电压、电流分量的分布规律;(3)正序电压、电流分量的分布规律。答:(1)零序电压故障点处零序电压最高,距故障点越远零序电压越低,其分布取决于到间阻抗的大小。零序电流由零序电压产生,由故障点经线路流向,其分布主要取决于送电线路的零序阻抗和中性点接地变压器的零序阻抗,与电源点的数目和位置无关。(2)负序电压故障点处负序电压最高,距故障点越远负序电压越低,在发电机中性点上负序电压为零。

34、负序电流的分布取决于系统的负序阻抗。(3)正序电压越靠近电源点正序电压数值越高,越靠近短路点正序电压数值越低。正序电流的分布取决于系统的正序阻抗。2.18 比拟不同的提取零序电压方式的优缺点。答:1电磁式电压互感器一般有三个绕组,一个一次绕组,两个二次绕组。在三相系统中,三个单相式电压互感器的一次绕组接成星形并将中性点接地,其两个二次绕组一个按星形方式接线,另一个按开口三角形接线,星形接线的绕组用来测量各相对地电压与相间电压,开口三角形用来直接获取系统的零序电压。这种方式获取零序电压的有地啊是简单方便,精度较高,不需要额外的装置或系统;其缺点是开口三角侧正常无电压,不便于对其进展监视,该侧出现

35、断线短路等故障无法与时发现,输出零序电压的极性容易标错,从而造成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不能正确工作。2采用三相五柱式互感器本身结构比拟复杂,主要应用于35kV与以下电压等级的中低压配电系统,其优缺点与1的情况类似。3接于发电机中性点的电压互感器,用一只电压互感器即可取得三相系统的零序电压,较为经济,但适用围小,同时不平衡电压较大,不够灵敏。4保护部合成零序电压的方式接线较为简单,不容易出现接线与极性的错误,其缺点是装置部必须设置专门的模块。传统的机电式保护常采用1、2、3三种方式获取零序电压;在数字式保护中,倾向于采用方式4;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也可以采用方式3。2.19 系统示意图如图2-6所示,

36、发电机以发电机-变压器方式接入系统,最大开机方式为4台全开,最小开机方式为两侧各开1台,变压器T5和T6可能2台也可能1台运行。参数为:kV,= =5,=8,=5,=15,=15,=20,=60km,=40km,线路阻抗=/km,/km,=1.2,=1.15。 图2-6 系统示意图1画出所有元件全运行时的三序等值网络,并标注参数;2所有元件全保护时,计算母线B发生单相接地短路和两相接地短路时的零序电流分布;3分别求出保护1、4零序段的最大、最小分支系数;4分别求出保护1、4零序、段的定值,并校验灵敏度;5保护1、4零序、段是否需要安装方向元件;6保护1处装有单相重合闸,所有元件全运行时发生系统

37、振荡,整定保护1不灵敏段定值。解:先求出线路的参数,即 =60km,=24,=72,=40km,=16,=48,所有元件全运行是三序电压等值网络图如图2-7所示。 (a) 正序等值图(b) 负序等值图(c)零序等值图图2-7 所有元件全运行时三序电压等值网络图2下求出所有元件全运行时,B 母线分别发生单相接地短路和两相接地短路时的负荷序网等值图。1单相接地短路时,故障端口正序阻抗为故障端口负序阻抗为 故障端口零序阻抗为如此复合序网等值图如图2-8所示。故障端口零序电流为 在零序网中按照零序导纳进展分配零序电流从而得到此时流过保护1、4处的零序电流分别为 =0.194kA 画出零序电流分布图如图

38、2-9所示.图2-8 单相接地短路复合序网等值图 图2-9 单相接地短路零序电流分布图2) 两相接地短路时,故障端口各序阻抗和单相接地短路时一样,即 ,如此复合序网如图2-10所示。|=4.77 故障端口正序电流为 故障端口零序电流为 =同样地,流过保护1、4的零序电流分别为 =0.299kA, =0.327kA。从而得到如图2-11所示的零序电流分布图。图2-10 两相接地短路复合序网等值图 图2-11 两相接地短路零序电流分布图3先求出保护1的分支系数 当BC段发生接地故障,变压器5、6有助增作用,如图2-12所示。=,对于,当只有一台发电机变压器组运行是最大,有=87当两台发电机变压器组

39、运行时最小,有 =对于,当T5,T6只有一台运行时最大,=20;当T5,T6两台全运行时最小,=10. 因此保护1的最大分支系数 =9.7,最小分支系数为=同样的分析保护4的分支系数。当AB段发生接地故障时,T5,T6YOU 助增的作用,如图2-13所示。=对于,当只有一台发电机变压器组运行是最大,有=63当两台发电机变压器组运行时最小,有 =对于,当T5,T6只有一台运行时最大,=20;当T5,T6两台全运行时最小,=10. 因此保护4的最大分支系数 =7.3,最小分支系数为=图2-12 BC段故障时变压器的助增作用 图2-13 AB段故障时变压器的助增作用4保护1整定计算零序段: 根据前面

40、的分析结果,母线B故障流过保护1的最大零序电流为 =0.229kA 故段定值 =3为求保护1的零序段定值,应先求出保护3零序段定值,设在母线C处分别发生单相接地短路和两相接地短路,求出流过保护3 的最大零序电流,因此有=|(单相接地短路时,有 =从而求得流过保护3的电流为 连相接地短路时,有 =正序电流 =7.6kA 零序电流 从而求得流过保护3 的电流 这样,流过保护3的最大零序电流 保护3的零序段定值为 =这样,保护1的零序段定值为 =校验灵敏度:母线B接地短路故障流过保护1 的最小零序电流 灵敏系数 保护4 整定计算:零序段 根据前面的分析结果,母线B故障流过保护4的最大零序电流为 =0

41、.327kA 故段定值 =3为求保护4的零序段定值,应先求出保护2零序段定值,设在母线A处分别发生单相接地短路和两相接地短路,求出流过保护2 的最大零序电流,因此有=|(单相接地短路时,有 =从而求得流过保护2的电流为 两相接地短路时,有 =正序电流 =9.17kA 零序电流 从而求得流过保护2的电流 这样,流过保护2的最大零序电流 保护2的零序段定值为 =这样,保护4的零序段定值为 =校验灵敏度:母线B接地短路故障流过保护4 的最小零序电流 灵敏系数 2.20 系统示意图如图2-6所示,发电机以发电机-变压器方式接入系统,最大开机方式为4台全开,最小开机方式为两侧各开1台,变压器T5和T6可

42、能2台也可能1台运行。参数为:kV,= =5,=8,=5,=15,=15,=20,=60km,=40km,线路阻抗=/km,/km,=1.2,=1.15。其相间短路的保护也采用电流保护,试完成:1分别求出保护1、4 的段、定值,并校验灵敏度;2保护1、4 的、段是否安装方向元件;3分别画出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的功率方向判别元件与零序功率方向判别元件的交流接线;4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的功率方向判别元件与零序功率方向判别元件的角有何不同;5功率方向判别元件必须正确地按照电压、电流同名端接线后,才能正确工作,设想现场工程师是如何保证接线极性正确的。解:1保护1的、段整定。最大运行方式为G1、G2全运行,

43、相应的 =5最小运行方式为一台电机运行,相应的 =10母线B处三相短路流过保护1的最大电流 保护1 的段定值为 母线C三相短路流过保护3的最大电流 保护3 的段定值为 保护1 的段定值为 母线B两相短路流过保护1的最小电流 保护1电流断的灵敏度系数 =0.83 灵敏度不满足要求。保护4的、段整定。最大运行方式为G3、G4全运行,相应的 最小运行方式为一台电机运行,相应的 =13母线B处三相短路流过保护4的最大电流 保护1 的段定值为 母线A三相短路流过保护2的最大电流 保护2 的段定值为 保护4 的段定值为 母线B两相短路流过保护4的最小电流 保护4电流断的灵敏度系数 =1.01 灵敏度不满足

44、要求。2计算母线A背侧三相短路时流过保护1 的最大短路电流,即=由于2.747kA=,并且2.036kA=,故保护1 的、均不需要加装方向元件。计算母线C背侧三相短路时流过保护4的最大短路电流,即=由于3.54kA=,并且1.97kA=,故保护4的、均不需要加装方向元件。3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的功率方向判别元件与零序功率方向元件的交流接线图分别如图2-14 、2-15所示.图2-14 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的功率方向判别元件交流接线图图 2-15 零序功率方向元件的交流接线图4对相间短路电流保护功率方向判别元件而言,当090,使相间短路电流保护功率方向判别元件在一切故障时都能动作的条件为:角应满足3

45、060。对某一已经确定了阻抗角的送电线路而言,应采用=90-,以便短路时获得最大灵敏角。而对零序功率方向判别元件而言,在保护围故障时,最大灵敏角=-95-110,即角一般为95110。5现场测定互感器极性的常用原理图如图2-16 所示。一般采用直流电池组配合直流毫安表的简单工具,将电池正极接在互感器的一次同名端,直流电表的红笔正极接在二次同名端,当电路接通时一次电流由同名端流入,二次电流由同名端流出,指针向右摆动,稳定后电路断开是指针向左摆动,如此同名端标识正确。假设指针摆动方向相反,如此二次同名端应在另一端。当电压、电流互感器的同名端极性被正确标定以后,按照功率方向元件接线原理图仔细地接入后

46、,还可以采用电压、电流、功率和相角一体化测量仪表进展测量,根据以上电量的幅值、相位关系和各读数值对接线校核。图2-16 现场测定电流互感器极性的常用原理接线图2.21 对于比.2.19复杂得多的实际电力系统,设想保护工程师是如何完成保护定值计算的?如果你今后从事保护整定计算,如何借助现在计算工具提高你的劳动效率?答:由于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多种不同的运行方式,要对不同地点、不同类型的故障进展屡次计算,既要计算出各个继电保护元件不同段的动作值,还要进展灵敏度校验,计算的工作量非常的大,特别是在网络结构特别复杂的实际电力系统中,人工计算几乎不可能完成。保护工作者曾今发明了“直交流计算台,用集中的电阻阻

47、抗代表电网元件的电阻抗,按照电网的实际连接关系连接成模拟的电网,在电源点接上直交流电压,用仪表测量短路后的电流、电压。因为接线复杂、精度低,目前实际电力系统已经广泛推广应用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软件,只要整定人员按要求输入电网结构和参数,就可以由计算机快速准确的计算出需要的短路电流与不同保护装置隔断的动作值,并可以由计算机完成灵敏度校验。今后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主要由计算机来完成,但整定计算人员必须了解计算的原理和原如此,再出现一些整定计算软件无法涵盖的特殊情况时,还素人工手动计算作为补充。2.22 图217所示系统的变压器中性点可以接地,也可以不接地。比拟中性电直接接地系统与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发

48、生单相接地以后,在下属方面的异同:1零序等值网络与零序参数的组成;2灵虚电压分布规律;3零序电流的大小与流动规律;4故障电路与非故障线路零序功率方向;5故障电流的大小与流动规律;6故障后电压方向机对称性变化;7故障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危害;8对保护切除故障速度的要求;图2-17 系统接线图答:1零序等值网络与零序参数的组成:以线路AB末端发生单相接地为例,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零序等值图如图218所示。由图218可见,从故障点看进去的零序阻抗为母线B引出的三个分支的并联,等值阻抗值较小,出现单相接地后系统中会有较大的零序电流。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零序网络由同级电压网络中元件对地的等值电容构成通路,

49、其零序等值图如图219所示。图2-18 线路AB末端故障时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零序等值图图2-19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零序等值图由图219可见,故障点的等值阻抗为三个对地容抗的并联,由于分布电容的容值较小、阻抗较大,因此故障点的零序等值阻抗也较大,接地不会产生较大的零序电流。零序电压分布规律: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故障点零序电压最高,距离距离故障点越远下降越多,在变压器中性点处降为0。 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假设不计微小的零序电容电流在线路阻抗上产生的微小压降,如此统一电压等级的整个系统的零序电压都一样与三相变压器之间的一局部系统。3零序电流的大小与流动规律: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零序电

50、流的大小同系统的运行方式和系统各局部的零序阻抗的大小都有关系,零序电流在故障点与变压器中性点之间形成回路。 非直接接地系统中,零序电流的大小依赖于系统地相电动势和线路的对地电容。零序电流从故障点流出通过线路的对地电容流回。非故障元件的零序电流就是该线路本身的对地电容电流,故障元件中流过的零序电流,数值为全系统所有非故障元件对地电容电流值之和,再有消弧线圈的情况下,如此是全系统所有非故障元件对地电容电流值与消弧线圈中的电感电流值相量和。4故障线路与非故障线路灵虚功率方向: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在故障线路上零序功率方向表现为线路流向母线;在非故障线路上,靠近故障点的一侧,零序功率方向由母线流向线

51、路,而远离故障点的一侧,零序功率方向由线路流向母线。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故障线路上电容性无功功率方向为线路流向母线;在非故障线路上,电容性无功功率方向为母线流向线路。5故障电流的大小与流动规律: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由于故障点和网络中变压器中性点形成回路,因此故障相电流较大。故障电流有故障电流向中性点。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由于不构成短路回路而只经过对地电容形成回路,因此接地相电流很小。由于接地电流相对于负荷电流较小,根本上不影响负荷电流的分布、6故障后电压的变化与对称性变化: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故障后三相的相电压和线电压都不在对称。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故障后接地相电压降为0,

52、非接地相对于低电压升高至原电压的倍,但三相之间线电压依然保持对称。7故障对电力系统的危害: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故障相电流很大,对系统危害很大。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故障相电流很小,而且三相之间的线电压任然保持对称,对负荷的供电没有影响,一般情况下,对系统危害不大。8对保护切除故障速度的要求: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由于接地相电流很大,为防止损坏设备,应迅速切除接地相甚至三相。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由于故障点电流很小,切三项之间的线电压仍对称,可以允许再运行12h,同时发出信号。17所示系统中变压器中性点全部不接地,如果发现单相接地,试回答:1比拟故障线路与非故障线路中零序电流、零序电压、

53、零序功率方向的差异。2如果在接地电流过的电容电流超过10A35KV系统、20A10KV系统、30A36KV系统时,将装设消弧线圈,减小接地电流,表示用零序电流实现选线的困难。3表示用零序功率方向实现选线的困难。4表示拉路停电选线存在的问题。答:1零序电流、零序电压、零序功率的方向:零序电流:在非故障线路中流过的电流其数值等于本身的对地电容电流,在故障线路中流过的零序电流数值为全系统所有非故障元件对地电容电流之和。零序电压:全系统都会出现量值等于相电压的零序电压,个点零序电压根本一样。零序功率方向:在故障线路上,电容性无功功率方向为线路流向母线;在非故障线路上,电容性无功功率方向为母线流向线路。

54、2装设消弧线圈后,上述零序电流的分布规律发生变化,接地线路中的零序电流为消弧线圈补偿后的参与电流,其量值较小,零序过电流元件将无法整定;零序电流的量值有可能小于非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所以零序电流群体比幅原理也将无法应用。3用零序功率方向选线困难:由于一般采用的是过补偿,流经故障线路的的零序电流是流过消弧线圈的零序电流与非故障元件零序电流之差,而电容无功功率方向是由母线流向线路实际上是电感性无功功率由线路流向母线,零序功率方向与非故障线路一致,因此无法利用功率方向来判断故障线路。4拉路停电选线存在的问题: 1需要人工操作,费时、费力,自动化程度低; 2需要依次断开每一条线路,影响供电可靠性,假设

55、重合闸拒动,可能造成较长时间的停电。2.24 小结如下电流保护的根本原理、使用网络并阐述其优缺点:1相间短路的三段式电流保护;2方向性电流保护;3零序电流保护;4方向性零序电流保护;5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的电流电压保护。答:1相间保护的三段式保护:利用短路故障时电流显著增大的故障特征形成判据构成保护。其中速断保护按照躲开本线路末端最大短路电流整定,保护本线路的局部;限时速度按保护按躲开下级速度按保护末端短路整定,保护本线路全长;速断和限时速断的联合工作,保护本线路短路被快速、灵敏切除。过电流保护躲开最大负荷电流作为本线路和相邻线路短路时的后备保护。主要优点是简单可靠,并且在一般情况下也能满足

56、快速切出故障的要求,因此在电网中特别是在35KV与以下电压等级的网络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缺点是它的灵敏度受电网的接线以与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变化的影响。灵敏系数和保护围往往不能满足要求,难以应用于更高等级的复杂网路。2方向性电流保护:与利用故障是电流复制变大的特征,有利用电流与电压间相角的特征,在短路故障的流动方向正是保护应该动作的方向,并且流动幅值大于整定幅值时,保护动作跳闸。适用于多断电源网络。优点:多数情况下保证了保护动作的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要求。缺点:应用方向元件是接线复杂、投资增加,同时保护安装地点附近正方向发生是你想短路时,由于母线电压降低至零,方向元件失去判断的依据,保护装置据

57、动,出现电压死区。3零序电流保护:正常运行的三相对称,没有零序电流,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中,发生接地故障时,会有很大的零序电流。故障特征明显,利用这一特征可以构成零序电流保护。适用网络与110KV与以上电压等级的网络。优点:保护简单,经济,可靠;整定值一般较低,灵敏度较高;受系统运行方式变化的影响较小;系统发生震荡、短时过负荷是不受影响;没有电压死区。缺点:对于短路线路或运行方式变化较大的情况,保护往往不能满足系统运行方式变化的要求。随着相重合闸的广泛应用,在单项跳开期间系统中可能有较大的零序电流,保护会受较大影响。自耦变压器的使用使保护整定配合复杂化。4方向性零序电流保护:在双侧或单侧的电源

58、的网络中,电源处变压器的中性点一般至少有一台要接地,由于零序电流的实际流向是由故障点流向各个中性点接地的变压器,因此在变压器接地数目比拟多的复杂网络中,就需要考虑零序电流保护动作的方向性问题。利用正方向和反方向故障时,零序功率的差异,使用功率方向元件闭锁可能误动作的保护,从而形成方向性零序保护。优点:防止了不加方向元件,保护可能的误动作。其余的优点同零序电流保护。缺点:同零序电流保护,接线较复杂。5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的电流电压保护: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保护相间短路的电流、电压保护与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是完全一样的。仅有单相接地时二者有差异,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形成了短路,有短路

59、电流流过,保护应快速跳闸,除反响相电流幅值的电流保护外,还可以采用专门的零序保护。而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时,没有形成短路,无大的短路电流流过,属于不正常运行,可以发出信号并指出接地所在的线路,以便尽快修复。当有单相接地时全系统出现等于相电压的零序电压,采用零序电压保护报告有单相接地发生,由于没有大短路电流流过故障线路这个明显特征,而甄别接地发生在哪条线路上如此困难得多。一般需要专门的“单相接地选线装置,装置依据接地与非接地线路基波零序电流大小、方向以与高次谐波特征的差异,选出接地线路。3 电网距离保护3.1距离保护是利用正常运行与短路状态间的哪些电气量的差异构成的?答:电力系统正常

60、运行时,保护安装处的电压接近额定电压,电流为正常负荷电流,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为负荷阻抗,其值较大,阻抗角为功率因数角,数值较小;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时,保护安装处的电压变为母线剩余电压,电流变为短路电流,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变为保护安装处与短路点之间一段线路的短路阻抗,其值较小,阻抗角为输电线路的阻抗角,数值较大,距离保护就是利用了正常运行与短路时电压和电流的比值,即测量阻抗之间的差异构成的。 3.2什么是保护安装处的负荷阻抗、短路阻抗、系统等值阻抗?答:负荷阻抗是指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保护安装处的电压近似为额定电压与电流负荷电流的比值。因为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电压较高、电流较小、功率因数较高即电压与电

61、流之间的相位差较小,负荷阻抗的特点是量值较大,在阻抗复平面上与R轴之间的夹角较小。短路阻抗是指在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时保护安装处的电压变为母线剩余电压,电流变为短路电流,此时测量电压与测量电流的比值就是短路阻抗。短路阻抗即保护安装处与短路点之间一段线路的阻抗,其值较小,阻抗角交大。系统等值阻抗:在单个电源供电的情况下,系统等值阻抗即为保护安装处与背侧电源点之间电力元件的阻抗和;在由多个电源点供电的情况下,系统等值阻抗即为保护安装处断路器断开的情况下,其所连接母线处的戴维南等值阻抗,即系统等值电动势与母线处短路电流的比值,一般通过等值、简化的方法求出。3.3 什么是故障环路?相间短路与接地短路所构成的故障环路的最明显差异是什么?答: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故障电流流过的通路称为故障环路。相间短路与接地短路所构成的故障环路的最明显差异是:接地短路的故障环路为“相-地故障环路,即短路电流在故障相与之间流通;对于相间短路,故障环路为“相-相故障环路,即短路电流仅在故障相之间流通,不流向。3.4 构成距离保护为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