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实现发光二极管地循环点亮控制系统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83599808 上传时间:2022-05-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2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单片机实现发光二极管地循环点亮控制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单片机实现发光二极管地循环点亮控制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单片机实现发光二极管地循环点亮控制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单片机实现发光二极管地循环点亮控制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片机实现发光二极管地循环点亮控制系统(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word 某某电子科技大学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设 计 报 告指导教师:吴 兆 华学 生:钟 静 茹学 号:09210202机电工程学院2010年6月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设计报告目录一、设计题目3二、设计容与要求3三、设计目的意义3四、系统硬件电路图3五、程序流程图与源程序5流程图5源程序5程序设计思想5源程序清单5六、系统功能分析与说明9系统主要组成局部96.2指示灯显示局部106.3电路板的制作106.3.1 PCB图的制作116.3.2 电路板的腐蚀、钻孔和元器件的焊接11七、设计体会11八、参考文献12一、设计题目用8031单片机实现发光二极管的循环点亮控制。采用3个按键分别控制发光二极管的

2、启动、停止与每个灯点亮的时间的更换,定时时间有软件控制。二、设计容与要求用8031单片机控制8个发光二极管循环点亮。要求用按键控制点亮时间如每个灯点亮0.5秒或者1秒等,各灯点亮时间一样。按启动键开始循环点亮;按停止键后停止。三、设计目的意义1、掌握单片机系统中扩展简单I/O接口的方法。2、掌握单片机的硬件接口电路、8031单片机的部结构与其编程方法。3、掌握单片机的最小系统的设计。4、掌握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5、了解程序编写与调试的方法和技巧。6、综合掌握所学的单片机指令系统和硬件接口电路知识,进展简单的最小系统开发。四、系统硬件电路图系统硬件图(图1)包括单片机最小系统复位电路、晶振电路和

3、相关的控制信号、外电路接通显示局部、与电源显示局部。设计硬件电路图时,其根本思想:先通过万能板搭建试验平台,将编好的程序下载到51中,等可以达到预期要求后,最后在PROTEL中设计原理图与PCB,做出电路板。图1 系统硬件图五、程序流程图与源程序初始化判断是否进入循环判断选择循环间隔时间完毕控制二极管延迟500ms循环亮控制二极管延迟1000ms循环亮是否延迟500ms延迟1000ms开始单片机通入电源后,一直让单片机对8031的P1和P3口进展采集,将8031的P3口开关信号送入8031,以控制流水灯的亮灭与时间。 #include#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

4、fine uint unsigned intsbit KEY1 = P32;sbit KEY2 = P33;sbit KEY3 = P34;uchar Count = 0,i,k;uchar code table8 = 0xfe,0xfd,0xfb,0xf7,0xef,0xdf,0xbf,0x7f;void Delay(uint del)uint i,j;for(i=0; idel; i+)for(j=0; j1827; j+) ;void Time0_Init()TMOD = 0x01;TH0 = 0x4c;TL0 = 0x00;TR0 = 1;IE=0x82;void Time0_Int(

5、) interrupt 1TH0 = 0x4c;TL0 = 0x00;Count+;void Outside1_Init(void)IT0 = 1; EX0=1;EA=1; void Outside1_Int(void) interrupt 0EX0 = 0;Delay(3);if(KEY1 = 0) while(1) P0 = tablek; if(KEY2=0) break; Delay(30);EX0 = 1; void Main(void)uint i = 0,j=0;Time0_Init(); Outside1_Init(); while(1) for(i=0;i8;i+) P0 =

6、 tablei; k=i; if(KEY3 = 0) Delay(1); if(KEY3= 0) j+; Delay(50); if(j%2=1) while(1) if(Count = 20) Count = 0; break; else while(1) if(Count = 10) Count = 0; break; 六、系统功能分析与说明1单片机的最小系统局部包括晶振电路、复位电路、主电源引脚Vss和Vcc、控制引脚/EA。2晶振电路为单片机正常工作时提供的时钟信号,由两个30pf的无极性电容和晶体压电瓷片组成外部振荡电路,把单片机的XTAL1和XTAL2分别接到外晶体的两端,使电容的

7、另外一端接地就完成了单片机的晶振电路局部的设计。3复位电路,当振荡器正常工作时,在单片机的复位引脚连续保持出现两个机器周期以上的高电平时,就会使单片机复位。AT89S51单片机复位电路主要有上电复手动复位和自动复位两种,在本次试验中我采用手动复位。按键手动复位的工作原理是:当按下按键时,电源对外接电容进展充电,使RST端为高电平,复位键松开后,电容通过部下拉电阻放电,逐渐使RST端恢复低电平。具体电路见图2复位电路。图2 手动复位电路输入信号由3个开关提供,信号的输出采用8个发光二极管显示,相应的信号灯对应相应的开关,用共阴极的连接方法,输入低电平导通。电源上电显示局部用一个1K的电阻串联一个

8、发光二极管来显示,灯亮表示有电,反之,如此电路板没电。6.3.1 PCB图的制作采用了PROTEL DXP 电路绘图软件进展原理图和PCB图的制作,首先,安装此软件,安装完成后,打开该软件,新建工程DOCUMENT文件,而以后所建立的原理图文件*.SCH、PCB文件*.PCB与生成的网路文件*.NET都在此工程。建立原理图文件时,首先,调用库文件中常用的元器件库文件MISCELLANEOUS DEVICES.LIB可以调入常用的电阻、电容、开关、晶振、继电器等常用的电器元件,通过ADD/REMOVE按钮可以调入库文件以INTEL为开头的库文件 ,从而调入80S51芯片以与其它电子元件。原理图建

9、立后,再生成网路图,这一步骤只要通过DESIGN-CREATE NETLISTS 即可生成网络图。建立PCB图,首先应按照原理图的要求认真准确地填好每一个电器元件的封装,系统没有封装的,必须根据实物画出特别元件的封装,而且,注意元器件的管脚号必须与封装的管脚号一样比如说,三极管发元器件的管脚是B、E、C,而封装库中的管脚却是1、2、3,必须改变其中之一,使两者一致,否如此出错,生成的PCB图不正确。通过检查PCB图,如果没有元器件丢失、管脚丢失和网络连接正确便可以合理地布线,最终生成和覆铜板尺寸一致的PCB图。最终生成的PCB图如如如下图所示。图3 PCB电路图6.3.2 电路板的腐蚀、钻孔和

10、元器件的焊接将生成好的PCB 图,用电熨斗印刷在基板上,再用FECL3 进展腐蚀、钻孔、焊接相对应的元器件。便完成了电路板的制作。 七、设计体会1、通过此次单片机最小系统的应用开发,增加了我对电路控制专业的兴趣,尤其是通过单片机进展自动控制方面,在设计与单片机最小系统中,加深了对所学过的知识认识主要是编程指令的灵活应用、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理解和PROTEL DXP 软件的灵活使用,还提高了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主要是在调试程序,最后提高了动手能力主要是在电路板的制作上面,尤为可贵的是学会了查阅相关的资料,并进展独立的原理图设计,电路板的制作和程序的独立调整,以与出现问题时候,独立思

11、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很辛苦,但是最终能够达到设计课题的要求。2、初步学会了独立设计电路图的能力。我首先在图书馆查找并综合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感性的认识,并渐渐地用所学过的单片机指令主要是汇编语言编程,然后再借助试验台,将自己编好的程序一步一步地调试出来,用能够成功程序所需要的硬件电路来返回来设计自己的电路板。初步养成了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八、参考文献1 毅刚 喜元 守达 乔立岩 新编MCS-51单片机应用设计.工业大学,2003.2 黄海萍 汇编语言与微机接口技术实验教程.国防工业,2007.3 何光明 童爱红 王国全 C语言实用培训教程.人民邮电,2003.13 / 1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