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与金文书法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83577867 上传时间:2022-05-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6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青铜器与金文书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青铜器与金文书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青铜器与金文书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青铜器与金文书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铜器与金文书法(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青铜器与金文书法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文字,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所谓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称。所以金文又称为钟鼎文。金文与甲骨文相比,已经减弱和简化了文字的象形意味,且与甲骨文笔道二头尖细、直笔偏多而带有方折已经有所不同。金文因为浇铸的缘故,所以其笔道肥粗,弯笔较多,并出现了局部的并笔和团块。金文在商殷晚期业已成熟,如早期商代的司母戊鼎、我方鼎,其后西周的大盂鼎、墙盘、散氏盘、毛公鼎、虢季子白盘等等,皆古奥浑朴,凝重大度,肥瘦自若。清代碑学兴起以后,金文书法重新得到重视,吴大徵、曾熙、李瑞清等先生在临摹的基础上开辟了金书法的新

2、天地。他们用审美的眼光发掘金文的内蕴,从中摸索和发展出一些新的笔墨技巧来表现金文书法的古拙奇肆、斑驳苍茫金石气,并以此融入楷隶行草等其它书体之中。吴昌硕、黄宾虹当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司母戊鼎是商代晚期最重的青铜器,1939年在河南安阳出土。因腹内壁铸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也有释作“后母戊”者。我方鼎,甲骨文中刻成口形的“丁”字,在这里浇铸成了实心的块面。所有点线变得圆润起来了,结体也化方为圆。其中因粘并和锈蚀形成的金石气和点线面的对比,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构成关系。大盂鼎,体势严谨,字形和布局都十分质朴平实,点画保留有甲骨文的刀刻意味和尖笔特点。其特殊的肥笔和块面,强化了奇诡的别趣。其用笔方

3、圆兼备,具有端严凝重的艺术效果,是西周早期金文书法的代表作。墙盘,盘内铸有铭文二百多字,字形整齐划一,均匀疏朗,字形长方,转折多圆笔,呈现一种端庄而不呆板,活泼而不流媚的艺术风格。此外,其笔画粗细一致,笔势流畅,已有后世小篆的笔意。散氏盘,是与大盂鼎、毛公鼎、虢季子白盘被誉为“晚清四大国宝”之一的西周青铜器文物珍品。散氏盘因铭文中有“散氏”字样而得名。其铭文结构奇古,线条圆起圆收,中段饱满而凝炼,字迹草率字形扁平,体势欹侧,显得奇古生动,妙趣横生,是金文中最具书写感的作品,故有“草篆”之誉。且其字取横势而重心偏低,“浇铸”感很强烈,故愈显浓重朴厚的“金味”。毛公鼎,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传清道光

4、末年于陕西岐山出土。毛公鼎因作者毛公而得名,是现存青铜器铭文中较长的一篇。其结体长方匀称,较散氏盘稍端整。线条遒劲稳健,布局妥贴,充满了理性色彩,显示出金文已发展到极其成熟的境地。李瑞清题跋鼎时说:“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其文则尚书也,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虢季子白盘,此盘清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宝鸡,为西周著名重器。盘内底部有铭文八行长篇铭文。其字形较大,结构严谨,笔画圆润遒丽,组合形式有方有圆有三角,对比关系较为丰富,字距行间疏疏朗朗,在平正凝重中流露出优美潇洒的韵致,已具此后的石鼓文、秦公簋的韵致,是西周金文中具有代表性的书法艺术之精品。吴大徵、罗振玉等先生平生致力于古器物研究,

5、为清著名金石考古学家。他们大多写得规矩整齐而显得太理智,甚至有些刻板了。李瑞清、曾熙等先生是专业书法家,但由于过多的强调起伏跌宕,显得较为程式化而有失自然了。吴昌硕、黄宾虹先生书画兼擅,以画入书,打破了专业书法家刻意为书的作气,且写得信手洒脱,极具抒情写意而个性强烈。吴昌硕苍茫浑厚,大气磅礴;黄宾虹娴雅灵动,柔中寓刚。李瑞清先生认为金文是书法之祖,学习书法当从金文入手,并总结了金文书法的要点主要是:一者点画浑厚;二要参差错落;三是变化丰富;四则古朴大气。尽管清代碑学兴起以后,金文书法复活了,但还没能来得及普及和深入。虽然因为摹仿斑驳苍茫而发展了用笔技巧,同时提高了汉字的奇古恣肆的造型趣味,并以此融入楷隶行草等其它书体之中,丰富了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但金文书法本身和甲骨文一样,仍处于探索阶段,远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我觉得,金文书法可以立足个性特点,找正各自风格特征的对应关系,以此构建相应的笔墨技巧。此外,比如可以或篆或草、多体相参;或可借鉴画理印艺;或者从不同的形式、笔墨,不同的状态情感生发出各种不同的“新理异态”。如此,则金文书法出新的途径无数、可能正多,有待我们去探究和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